我看过的第1451部电影,《忠诚》我给7.3分。
飞行员题材中的不错作品。
曾在《壮志凌云:独行侠》中饰演“刽子手”的演员格伦·鲍威尔,在本片中饰演美国海军飞行员托马斯·哈德纳中尉。
演员乔纳森·梅杰斯饰演美国海军首位黑人飞行员杰西·布朗少尉。
《壮志凌云:独行侠》“爱国者”机队的L-39航拍机加盟《忠诚》剧组,剧组从全美协调到了11架均处于适航状态的半岛战争时期美军和苏式飞机,如F8F、F4U、A-1、HO5S-1和MiG系战斗机等等,并按照剧本中的设定,还原各自中队的涂装。
影片制作成本9000万美元。
作为中国观众,可能重点很容易放到朝鲜战争,但其实朝鲜战争真的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这是一部讲美国首位黑人飞行员的故事,朝鲜战争真的是背景板而已。
按理说,飞行员,特别战斗机飞行员应该是地位很高的职业了,应该受人尊重,但是Jesse还是处处受到歧视,而电影的表现手法也很克制而巧妙,一开始就来了一段连在家里讲话大声都会被白人邻居投诉的情节。
电影里面遇到法国女明星那一段也很有意思,女神居然主动邀请Jesse去晚会,编剧安排这一段想说什么呢?
歧视产生于无知与见识短浅么?
越是底层的人越容易歧视,比如门童和航母艇员,反而上层的一些人见过世面,能够更平等的对待黑人?
最后,个人的真实经历,有一次晚上下班回家刚刚进地铁口,迎面走过来一个黑人女生,我第一感觉是下意识的感到很害怕,这是我面对面第一次见到黑人。
所以,也不能无脑苛求种族歧视,一下子看到黑人其他种族的人天性就是害怕的,这个东西只能说见识多才能改善的吧。
和凌云的明亮豪壮相比,本作在呈现上属实有点阴郁,当然,这种乌漆嘛黑的色调或许是为了烘托战争的残酷并以此纪念布朗的缘故,整体显得严肃而沉闷,如果单纯想看战机翱翔天际的话,恐怕要略过中间很长一段的友谊培养及黑人之痛,通俗来说就是煽情环节,私认为编剧给力的话,拍的阳光点也能震撼人心吧……关于逝者的纪念,表达敬意切莫要夸大事实,乱赋表现,否则又何谈尊重呢,如果为了所谓的英雄主义就弃历史于不顾,则更显居心叵测,就像片中那句:“还有比黑人的成功更好的展示吗”……最后,就算人物是虚构的,我也能猜到黑人男主大概率阵亡了……
作为用真实的历史背景所改编而成的传记型电影,首先你就要做到真实,但看下来,真人是有了,但他的那些“光辉”的战绩真的有吗?
说句折寿的话,他有的也只是在那个他的祖国发动战争,侵略他国时,他在那支空军中所代表的一个吉祥物般的符号,而且这个“吉祥物”还刚好在那场战争中去世,而且连尸体都没有回到故乡,这看起来就是他所有的意义。
这里所扣的两星就来自上述的不真实,不带有什么个人色彩的东西,不真实的承认历史,靠编造历史来为现代的矛盾做缓和,也为自己过去错误的行径找借口,当真是美国现在社会舆论场上的风格,相当的无耻。
以前是傲慢的无视,现在是疯狂的欺骗。
其实最好笑的还是评论区中的“妙语连珠”:“美军以人为本,从来不用人海战术”,“这是一部反战电影”,“当美国在朝鲜土地上时,我们是不是也在别国的土地上?
”“这是真人真事改编,好感动,都是真的!
”是反战,还是反战败,这个简单的概念其实很容易看清。
这部电影里面有讲述这场战争真正的原因吗?
哪怕一丁点,他有表露出所谓“不义”之感吗?
有哪怕一丁点的忏悔吗?
完全没有,这样的电影在国内就是妥妥的“历史虚无主义”,而在美国就能看成是“好的主旋律电影”,真是讽刺啊。
战斗中的“丰功伟绩”就不说了,评论区里的差评君都已经梳理的一遍,这些就和壮志凌云2一样,我的心里早有的预期,也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期待,在这部电影预告出来时,我就是想看看他是否会对“朝鲜战争”有哪怕一丝的反思,甚至是给出客观的评价,但是很可惜,美国还是那个美国,美宣框架下的主旋律电影永远不可能是尊重历史的。
善良的观众总是会被无良的电影自媒体欺骗!
本片刚刚上映的时候,由于中国电影《长津湖》系列大火,所以本片的宣发把这本《忠诚》比作是美版的《长津湖》。
当时挺想找来看的,但长达二个小时的片长,使得它一直呆在网盘里,没有被临幸。
终于在昨天观赏完了电影,原来,宣传里的,永远不是,现实中那一个!
1、电影是有原作小说,讲的是一个黑白兄弟友情长存的故事。
电影据说有原型,讲的是真人真事,一个黑人飞行员与他的僚机白人飞行员在战争中结成的深情厚意,两个家族至今仍是好朋友,友谊世代长存。
美国电影大多都是这样。
前段时间看的《伟大的啤酒运送》,在片尾也播放了这个故事的原型。
真人真事给电影带上了不少纪录片的色彩,使得故事更有可信度;而且电影聚集于普通的美国人,在情感上也容易与观众共情。
电影被誉为光影作品,除了少部分的纯艺术,不需要观众,大多数投资方、导演还是希望电影能够大卖,大家能够赚钱。
票房高,也意味着作品好,故事受到普通人的认可,而且更能够宣传电影中的宣扬的价值观。
毕竟人总是有立场的!
2、长津湖只是故事背景,而非故事的核心。
吴京拍长津湖有我们中国人的叙事脉胳,虽然有人物感情方面的细腻描写,但主题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军人在长津湖大破了美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这个既是故事的背景,同时也是故事的内核。
可是在这版美剧的《长津湖》中,不要说长津湖了,甚至连朝鲜战争也不过是故事的背景。
没有朝鲜战争,也可以有美苏对抗。
电影的开头就讲到了一架美国飞机被苏联人给打了下来,在波罗的海。
作为美国全球配置的航母编队,是全球巡航的。
今天在欧洲的法国,明天就可以亚洲的日本,后天就能够出现在朝鲜的天空。
所以,战争背景是不重要。
这也是为啥长津湖不过是在电影的最后半个小时才出现的原因,想看美版长津湖的朋友怕是要失望了。
中国人、美国人,大家文化不一样,很多时候并不是在一个频道上。
所以价值观很重要。
3、主人公杰西作为一批想要爬到美国主流社会中上阶层群体的代表,他的理想实现了吗?
前几日,美国移民局发一则声明,说将包一架大客机把没有合法居留美国资格的116名中国公民遣返回中国,此事得到了中国移民局的大力合作。
通俗一点讲,通过走线偷渡到美国的中国润人们被人家给送回来了。
这是一起想要加入美国大家庭但失败的例子,说的是即使只想混在美国底层,人家也不答应。
毕竟移民是一代接着一代融入美国社会的。
非法移民进入美国——成为美国的少数族群——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融入后能够进入主流社会的中上阶层——成为真正的美国人。
这是很大一批润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的想法,奋斗目标。
这本《忠诚》电影的核心讲的是“融入主流社会后爬到中上阶层”的故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还没有发生民权运动,美国黑人在社会里地位极低。
他们能够从事的工作都是体力活,粗重活,受到白人的指挥的压迫。
这是电影发生的时代背景。
也正是在朝鲜战争,一个美国黑人连成建制地投降志愿军的案例,使得美军不再单独将黑人编成一个战斗单位,必须黑白混编,当然指挥官自然是白人。
杰西,电影主角,黑人飞行员。
他能够选派到航母上当飞行员,肯定优秀的一逼!
从电影说他会飞熊猫型号飞机跟玩似的、会讲法语、能够接受女电影明星邀请,这些事都能说明他属于厉害的人。
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在当时不可能出现在你眼前的人出现了,这个极小的概率就说明出现的这个人的非凡之处。
但杰西能够混到这一步,他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把侮辱他的言语记在小黄本上,痛苦的时候就拿出来念给自己听,让自己更努力一些;可是极小的失误,哪怕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战斗目标,但他能够获得晋升机会确很少;简报上轻飘飘的一句评语都会断送他的前程!
黑人与白人之间的不公平,电影就是想讲这个。
最后,黑人杰克死在朝鲜战场,他的死让他的兄弟汤姆很难过,他安慰杰克的遗孀黛西,他们将在今后的岁月记住杰西。
也许,忠诚的意义就是指这个吧。
说完电影剧情,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我所理解的美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离中国物理距离很远,但心理距离很近。
每年关于美国的新闻充斥在社交媒体,但它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因为没有近距离踏上它的领土,看过它的人民,所获得的信息都是间接的,只有用自己的想像来拼凑出它在我脑海里的形象。
“它是由13块英国移民殖民地组建起来的国家。
它的意识形态底色仍然植根于当年来到这片大陆的英国清教徒思想,即使如今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思潮,但我还是认为这个他们主流价值观的基础。
它是一个以白人意识形态为主体建立的国家,其他人接受了这一套并形成了包容并蓄的文化。
”黑与白的问题,或者“谁是美国主人”的问题,依然是美国潜层次的国内问题。
谁是美国的主人呢?
白人,黑人,或者愿意接受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人,但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美国最终掌握在谁手里?
也许这个问题无关人种,最终美国会被资本俘获,资本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但没有“人”的国家,真的好吗?
2023.02.06
这是一部描写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首位黑人飞行员杰西·布朗中尉和白人汤姆·哈德纳中尉之间友谊和忠诚的故事。
这部电影源自朝鲜战争的一个真实事件:美国海军第一位黑人飞行员杰西布朗,在那个时代因肤色受到各方面的歧视,他的僚机是白人哈德纳,他们在长津湖上并肩战斗,布朗被志愿军火力击中油箱迫降在长津湖畔的山上,飞机变形卡住布朗,哈德纳为了救布朗,损失一架完好的海盗战机迫降附近,试图营救布朗,但还是失败了。
2013年88岁的哈德纳经过北京去朝鲜寻找布朗的遗骸,也没能成功。
电影改编自2015年马库斯著作《忠诚:英雄主义、友谊、牺牲的史诗故事》,其反映的主导思想是人要忠诚于谁?
从书和电影看到的是夫妻之间的忠诚,看到的是战友之间的忠诚,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美国空军基地星座点罗德岛北金斯敦,奉命调到32战斗机营的汤姆·哈德纳中尉报到后来到更衣室,进门就听见有人在洗漱间大声呵斥“你一文不值,是的,我在跟你说话,你宁愿逃跑,我说跑”,还有摔打声,接着一个黑人飞行员从里面若无其事的出来,里面再没别人。
如果是现在,汤姆会认为他在和人手机通话,可是那个年代哪有那玩意呀?
所以猜测黑人是趁没人在里面自我发泄。
汤姆问“一切还好吗”?
黑人没回答他,哈德纳主动上前握手自我介绍,黑人飞行员回道“杰西·布朗”,两人算认识了。
分配搭档时,新来的哈德纳成了布朗的僚机。
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下,两人驾驶着飞机沿着海岸线尽情的飞翔,还不时的抖动翅膀,做出各种动作,低空飞行大秀身手。
空军飞行员是时代的佼佼者,社会的宠儿,那个年代的女孩多崇拜英雄,谁获得过勋章谁就是英雄。
哈德纳坦言他出生晚了,生不逢时,没有赶上二战。
那个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布朗成为一个黑人飞行员,遭受了种种歧视、偏见和不公,背后战友的议论,和邻居打招呼被傲慢无视,夫妻俩开玩笑打闹的动静大了点竟遭到投诉,这些布朗都忍了,忍是那个时候黑人最好的选择。
海军换装新型飞机F4u海盗船,它被称作“寡妇制造者”,还称她为“军官的破坏者”,总之是恶名远扬。
杰西好像从一开始见到这架飞机就打怵,别人很快喜欢上了它,杰西却左看右看,犹犹豫豫,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坐进去。
杰西对妻子黛西说出心里的顾虑“这架飞机将是我的死亡”。
杰西几次飞行后直觉不好,感觉不能像驾驶“熊猫”一样自由飞翔,这让同样相信直觉的黛西忧心忡忡。
所以在汤姆第一次来杰西家时,黛西就托付他一件事,一旦杰西上了航母和飞机,请你在杰西身边。
黛西是个有思想的女人,他问汤姆“除了上帝,祖国和荣誉,你为谁而战?
”汤姆一时没有回答上来,不过经历了残酷的现实后,他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在美国莱特号航空母舰上进行着陆测试前,布朗躲在卫生间等着战友们都离开后才出来,他又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发泄了一通才离去。
看来他的心理压力一直很大,这是他释放压力的一种方法。
哈德纳一次着陆成功,他的飞机稳稳的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赢得同伴赞许。
现在轮到布朗开始着陆了,航母上的黑人水兵兄弟都出来为布朗加油助阵,可是布朗还是紧张的不知所措,没有听从着陆安全员的引导,第一次降落失败,还好及时拉起了飞机。
沉下心来的布朗终于第二次降落成功。
虽然全部通过着陆测试,但是哈德纳获得满分,布朗列全队最后一名。
莱特号航空母舰来到意大利海岸外的地中海,在一次飞行测试中,战友莫林飞机降落时失控跌入大海,机毁人亡。
杰西向汤姆第一次道出他的恐惧和担忧源自种族歧视,在飞行学校游泳考试,教官不相信黑人会游泳,强迫杰西考了十次,他们往水里扔雪,给他泳衣上加了重物,长时间把他留在冰冷的水里,杰西感觉他死在水中他们都不会在意的,好在每次他都通过了测试。
驾驶熊猫飞机他可以看到一切,掌控自己,降落时从高空看到跑道,准确降落。
可是驾驶海盗船飞机他什么都看不见,一切都要听着陆安全官的,你可以指望着陆安全官,曾经多少人告诉他放弃和退出,甚至遇到过死亡威胁,他很难相信那个安全官不会故意毁了他。
你们可以不按照规定去做,他如果自行其是,就不会在这里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在法国的戛纳,美国海军大兵们度过了开心的一天,杰西在沙滩上偶遇电影女明星丽兹·泰勒,泰勒邀请他们参加一个酒会,在酒会上他们和女明星开怀畅饮,共同豪赌,汤姆输光了钱,但是很开心。
接着他们来到另一处酒吧,杰西给汤姆戴上自己的勋章,怂恿他去和不远处钟意的法国女人搭讪。
遇到来挑衅杰西的水兵,他们一起出手打架,共同进退,非常开心,打架是最能促进男人之间友谊的行为,有时候是对手,要不咋说“不打不成交”,更何况是队友。
他们之间的友谊一下子加深很多。
朝鲜战争爆发,32战斗机营被紧急调往韩国,他们的任务是消灭朝鲜新义州的防空炮,说好的轰炸鸭绿江大桥由B-29轰炸机负责,杰西在配合汤姆击落一架米格战斗机后,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冒着密集的防空炮火,擅自离队单独低空去攻击鸭绿江大桥,汤姆咋劝都劝不住,还真让他歪打正着了,看着得意洋洋的杰西,汤姆直摇头。
汤姆递交的战斗总结报告中实事求是的叙述了杰西无视指挥官的命令,擅自行动的事实,指挥官托马斯·西森一席话让汤姆也受益匪浅“战争很快会被遗忘,所有参加战斗的英雄以及他们获得的所有荣誉都在历史中消失了,而战争永无休止,没有胜利的一天,没有终止线,而战友间的友谊和信赖是不是一瞬间可以定义的,要靠一生去争取,所以最重要的是带他们回家”。
杰西因汤姆的报告而没有得到晋级,汤姆找到指挥官对报告做了修正。
杰西并不买账“你要真想救我就放下救生衣下到水里来”,对汤姆震动很大。
而航母上的黑人士兵兄弟在法国戛纳筹钱给他买了一块手表让杰西很感动。
32战斗机营执行一项为被围攻的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任务,本来没有多少危险的任务,不想杰西的飞机挨了两颗步枪子弹竟然打中油箱了,迫降后杰西的腿卡在了飞机驾驶舱里,汤姆也冒险迫降,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救出杰西,夜幕降临,救援飞机赶到时杰西已经不行了。
汤姆离开杰西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会回来找你”。
没有想到汤姆再也没有能够回来,他的战友奉命去摧毁了那两架迫降的飞机。
好看,落一架飞机下去救另一架飞机,生命比财产重要,好看,很感人。
拍得不错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字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
其实有一说一,这部电影非常的合格,既没有特别的出彩,有没有特别的不堪,非常的平庸。
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已经说烂了、拍烂了,全片看着没有波澜。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全片围绕着两个飞行员展开,使用了名暗线交替开展。
在195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黑人飞行员与白人飞行员的肤色带来了强烈的对比与视觉冲击。
与其说是一部战争电影,不如说是一部带着种族歧视的片子。
白人哈纳德越是对黑人杰西示好,杰西越是觉得哈纳德在可怜自己,白人对黑人的可怜,白人永远不知道黑人的苦。
毕竟常年的肤色歧视一时半刻也无法解开。
同类作品《红色机尾》和《怒海潜将》表现的更为更为深刻。
但是借着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凸显出杰西深爱着妻子与孩子证明了对家庭忠诚,哈纳德与杰西兄弟情证明了对友谊的忠诚,两人参军保卫祖国证明了对责任的忠诚,也算是扣题了。
1月17日更新:有些人好急啊,是被踩到尾巴了吗?
好几个拿这片跟《长津湖》做对比的,还有想看我评价《长津湖》的?
那咱就来说说这两部电影。
论还原历史,长津湖里主角团击落F4U用的是巴祖卡,本片中用的是莫辛纳甘,一枪入魂。
相比之下哪个可信度更高不用多说了吧?
还是说煤粉为了帮《忠诚》洗地,选择相信中国队长的存在了?
关于鸭绿江大桥,就像我下面正文里说的,一共两座桥,美海空军炸了三年,到头来只炸断了一座,还是Primary Objective之外的Secondary,还是空军的战果。
本片中直接改成了海军战果,一击必杀,两座桥全部炸断,顺便把马润两年后取得的MiG-15战果也抢了,真的好意思么?
《长津湖》里的水门桥好歹是真的被炸断过的,美军靠空运部件修复,在电影中也有所表现。
两部《长津湖》战斗场面确实魔幻,但好歹对历史还是*比较*尊重的。
论票房,《忠诚》这片子是某些人所谓的“环大陆”上映,Open Weekend票房不到600万美元,打破了美国几十年来感恩节假期票房的最低纪录,最终全球票房21,372,645美元。
《长津湖》上下两部共计约15.3亿美元,平均每部7.65亿美元,大约是你们深爱的细节严谨的故事感人跌宕起伏的《忠诚》的70多倍。。。
总而言之,现在你们是救不了《忠诚》这部美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的魔幻片啦,至于战争结果,朝鲜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鸭绿江大桥也仍然屹立不倒。
你们说美军飞行员如何如何,也改变不了二战朝战双王牌戴维斯的Dog Tag被放在军博里供人欣赏的事实。
建议还是go get a life吧~~~- 分割线,以下是原影评 -槽点实在太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先从几场打戏分析一下吧。
一、鸭绿江大桥本片第一场战斗是轰炸鸭绿江大桥。
片中严重夸大了各类空对地武器的精度与威力,经典烂片大轰炸也只能自愧弗如。
本片里仅仅4架A-1天袭者与1架F4U的一轮打击就将两座大桥全部炸断。
且不说小当量铁炸弹和航空火箭弹有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和精度,美国海军如此明目张胆地抢空军的功劳,真的好吗?
现实中的鸭绿江姊妹桥只有一座被炸断,而且还是空军的B-29炸的。
另外一座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现在名为中朝友谊桥。
鸭绿江大桥分为上桥和下桥,下桥是公路桥,而作为公路铁路两用的上桥则是美军轰炸的主要目标。
1950年11月8日美国空军先派遣了100多架B-29对鸭绿江大桥进行轰炸,将下桥炸断,形成了今天的鸭绿江断桥。
为什么一次派出100多架?
就是因为轰炸精度太差,只能用数量来弥补。
即便如此B-29还是炸偏了,作为主要目标的上桥几乎没有受损。
因此在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34架各型战机组成混合编队再次轰炸,再次将上桥炸伤。
然而第二次轰炸也未能将大桥炸断,在当地工人协助下,受损的桥面很快被修复。
同时,由于江面结冰,志愿军不需要大桥就能跨过鸭绿江,因此美军于12月5日停止了轰炸行动,直到1951年2月才恢复轰炸,从那时起一直炸到朝鲜战争停战,最终也没能将上桥炸断。
本片时间点在11月,因此讲的应该是11月14日的事,当天的行动可以说是徒劳无功。
然而经过电影的改编,不仅空军炸断的下桥变成了海军的战果,连一直存续至今的上桥都被炸了。
主角团飞临大桥上空时两座桥均完好无损,再加上Briefing时的一句"But they missed",彻底抹去了空军的战果。
如果现实中真正炸断大桥的飞行员看到自己的战绩,被海军以政确的名义送给了征服者康,可能会蛮无语吧?
二、F4U击落米格-15朝鲜战争中有过数次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机的记录,能确认的战果有F4U击落MiG-15,Sea Fury击落MiG-15,La-11击落F-86,Po-2击落F-94等。
其中F4U击落MiG-15的唯一战果由海军陆战队航空兵Jesse Gregory Folmar于1952年9月10日取得。
记载中1950年11月14日的空袭并没有遇到战斗机拦截。
本片中为了凸显Hangman的技术,特意安排了架MiG来打,完全不考虑二者之间的代差(这是搞壮志凌云2上瘾了?
)如果MiG真的这么容易对付,开战初期P-51和P-82这对螺旋桨兄弟也不至于被单方面屠杀,迫不得已转行CAS不是?
看来海军这帮人抢了空军的战果还不够,还要来抢陆战队的击杀记录。。。
三、志愿军的火力本片中志愿军有三次出场,第一次是守卫鸭绿江大桥,使用防空火机攻击美机;第二次是夜袭美军基地,第三次是莫辛纳甘对空射击,将主角击落。
其中第一次出场,中方对空火力直接拉满,密度远超中途岛,美机编队前后左右都不断有炮弹爆炸,而没有一架飞机哪怕受损一点。
其观感仿佛防空炮是故意避开主角团一样。
第二次出场,夜袭美军基地,直接给我看傻了,照明弹开路后,瞬间无数挺机枪同时开始射击,子弹仿佛打不完,火力近乎血战钢锯岭里日美双方之和,压的美军抬不起头。
之前喷长津湖是神剧的要是看了这片子,估计得去美国找这片的军事顾问决斗吧。
还是说美国人拍出来就可以接受了呢?
第三次出场,短小精悍而不失惊艳,大概就是主角团从天上飞过去,地面上一个班长喊了句什么,然后三四名战士拿莫辛纳甘对空射击,几枪过去把主角油箱打漏了。
然后主角就掉下去摔死了。
这下咱也不知道谁拍的是神剧了。
四、Miscellaneous最后放一些有趣的细节吧1. 在战前Briefing时美军特意强调不能进入中国领空或袭击中国人员设施,搞得好像他们很无辜似的,呵呵。
2. 本片和长津湖里都拍摄了美军基地的场景,道具布景都很相似。
但本片为了体现条件艰苦使用了比较阴间的滤镜,而长津湖为了表示美军后勤补给充足使用了比较阳间的滤镜,使得两者区别明显。
3. 本片中志愿军对空火力直逼中途岛,步兵火力直逼诺曼底,还有能一枪打下一架战斗机的神枪手,令人感慨。
图懒得补了,等啥时候再整吧。。。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忠诚》。
片名Devotion / Devotion: An Epic Story of Heroism, Friendship, and Sacrific (2022),别名忠诚:英雄主义、友谊、牺牲的史诗故事 / 决战38度线(台)。
我早就听闻美国人拍摄了一部有关朝鲜战争的《忠诚》,里面还明确提到了长津湖战役。
最近刷完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提名影片后,我第一时间补上了这部电影。
先说结论,观众想看美国人美化自己的话可以来瞧个乐子,不喜欢黑人闹着要平权的话,那就忽略这部电影。
影片中朝鲜战争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片段,主旨还是和那些黑人要战胜种族主义的电影一样,不能说黑人不好,要说是黑人英勇无畏,是这个国家的栋梁。
本片改编自2015年亚当·马库斯(Adam Makos)的畅销书《忠诚:英雄主义、友谊、牺牲的史诗故事》(Devotion: An Epic Story of Heroism, Friendship, and Sacrifice)。
主人公杰西·布朗少尉是美国海军的第一位非裔美国飞行员。
美国海军为纪念杰西·布朗少尉命名了一艘船,即杰西·布朗号FF1089。
这是一艘诺克斯级护卫舰,于1973年2月17日投入使用,1994年7月27日退役。
我特地查了一下亚马逊的销售情况,本书荣登朝鲜战争航空史上的畅销书第一名,并且本书强调这不是小说,而是基于真实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
《忠诚》围绕两名美国海军飞行员展开。
他们一个是来自乡村俱乐部的白人新英格兰人汤姆·哈德纳,另一个是来自密西西比州美国佃农的儿子黑人杰西·布朗。
汤姆·哈德纳放弃了哈佛大学,成为战斗机飞行员。
杰西·布朗是海军第一位黑人航母飞行员,保卫一个甚至不会在酒吧为他服务的国家。
这个时期,美国大部分地区还闹着种族隔离,但这一对黑人白人还是在第32战斗机中队组成搭档,开始了最危险的工作。
杰西·布朗忍受着周围人的种族歧视苦练技术,影片绝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讲述海军的首位黑人航母飞行员自强不息的故事。
驾驶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在地中海参与富豪聚会、在执行任务时逞强,这些都是黑人获取身份认同所做的各种努力,依旧包含着一股冲劲和鲁莽。
汤姆·哈德纳在这部黑人为绝对主角的电影中担任辅助角色,他要在杰西·布朗身陷敌后的情况下,尝试进行单人救援行动,无脑和莽撞程度丝毫不逊于黑人。
关于导演J·D·迪拉德(J.D. Dillard)的身份定义,他除了是一名导演,更多地是一名社会活动家。
《忠诚》是J·D·迪拉德又一次以种族主义为核心的电影。
在这部影片中,黑人和白人在种族隔离期间的形象颠覆了以往《绿皮书》《为黛西小姐开车》《隐藏人物》中的设定。
在以往那些电影中,主角都是充满神奇力量的黑人,白人同行者只要看到黑人身上的力量,黑人就成了战胜种族主义的胜利者,其实在潜意识里,黑人白人还是处于不平等的位置。
《忠诚》则换了一个角度,讲黑人白人同台竞技,通过黑人能够顺利完成飞机降落航母甲板、获得好莱坞女星青睐、完成别人不能完成的任务,来对比白人降落坠海身亡、被意大利侍卫拒之门外、无法完成炸桥任务。
美国篡改历史的记录早已有之,他们可以说自己把美国国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同样可以说自己没有攻击鸭绿江另一边。
随便翻看历史书都能知道,在1950年8月27日到11月19日,近两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151次侵入我国境内,疯狂地扫射和轰炸我地面目标及无辜百姓,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美国就是有脸把虚构的事情当做纪实文学、拍成电影,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用虚构的历史欺骗大家。
从整体来看,影片《忠诚》想通过表现首位海军黑人飞行员的故事,来争取种族主义斗争胜利。
黑人白人在他们自己国家里随便折腾,他们闹腾得开心就好,但碍眼的地方就在于故事选择了我们十分熟悉的抗美援朝做背景板,那就让人看得一眼假了。
黑人导演学不好历史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没怎么正经上过学,凭着肤色和政治正确,他们就能获取资源,甚至不会考虑故事的真实性。
在这里的历史事实和志愿军的形象全靠导演想象,美军大言不惭地颠倒黑白和志愿军令人害怕的火力压制着实能把人逗笑。
影片的荒诞之处不仅于此。
《忠诚》里大量篇幅都在介绍杰西·布朗在被歧视的环境中努力。
他作为一名海军飞行员,想的最多的并不是技术理论探讨,而是把别人对他说过的粗鲁言语全部记在小本本上,有事没事就拿出来“鞭策”自己……这样一个充满斗志的黑人飞行员,把所有的悲愤化作力量,只是这股力量并没有打向压迫他的白人,而是转化成子弹和炸弹射向东亚的黄种人。
结果也很符合杰西·布朗的预期,只要自己杀的黄种人够多,白人就能认同自己,加官进爵戴上奖章。
《忠诚》表现方式比起《绿皮书》《为黛西小姐开车》《隐藏人物》等同类作品要新颖,但内核却是换了一个方向。
影片所表达的价值观很直白,黑人可以通过杀黄种人完成投名状,实现被白人认同。
本片自以为找到了一条平权新路径,但实际上还是把黑人置于走狗位置,需要替主人咬人才能完成身份认同,可以说是平权电影上的一大退步。
表面看起来空战很精彩,实际上都是在吃黄种人和黑人的人血馒头。
不知道黑人大兄弟们在替杰西·布朗在影片里莽来莽去感到兴奋的同时,能不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地位是不是变得更狗了。
虚无历史中的忠犬,沾满献血的投名状。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故事完整,节奏恰当。Kang w/ Hangman <3
一场非正义的霸权侵略战争,还没打赢,只能靠政治正确和兄弟情来洗白,感觉恶心,却没有愤怒,因为美帝真的没啥可演的了!
剧情真的很差,垃圾侵略者的电影
哥们最后拿的是MOH啊…拿MOH的事迹…电影咋能把故事讲成这样……
平庸,而且在鼓吹侵略战争?
抛开意识形态,可看性很一般😐有必要说一下的是,这个大鼻子黑人现在超级红,到处都是他😦蚁人3里的康。。。
长津湖里的美军拍得可不弱,这一部里面的志愿军会是什么样呢/不适合当成商业战争片来看,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战争题材剧情片,在人物感情塑造和战争场面塑造方面还算认真吧。另外片里的志愿军只是个背景,甚至连清晰的正脸都没有😅
老左都可以接受黑子拯救世界了,荒謬的笑出聲
直接就刷好看的人是什么成色?打赢了就拍大场面胜利,输了就拍小人物的感人故事。这次就更厉害了,直接根据真实故事瞎编了。[点赞]
四星…本以为是主旋律商业片,结果发现完全是被名字和海报坑害了的误会。本片其实是以人物为主轴的传记电影,具体模式有点像集结号,是以个人经历drive战争的宏大叙事。地面与飞行场面都还算精彩,虽然特效和部分战争场面所用滤镜有点像中国制作。感觉口碑若是发酵凭借这个题材应该能在颁奖季有所斩获。不过我更大的私心还是希望观众能够借此忘记壮志凌云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虚无商业片。
本来长津湖是依托答辩,现在是凉拖答辩了
太不符合年代了。
米格大战海盗那段有点刻意渲染了,其他的都很不错
不太好看的电影,不知为啥IMDB能到6.8?心理素质不好、情绪化的黑人飞行员,勇敢地违背命令,倒霉地被流弹击中,迫降时倒霉地被卡住,最后也没明白想说什么?关键是政治上还不正确。几乎没什么看点,不看也罢。
就……一般吧~
征服者康还是被寡妇制造者带走了!(关于长津湖美国人似乎只能找到这么值得一书的人物!哪怕这是真人真事,还获得的荣誉勋章)
和《长津湖》属于是卧龙凤雏了。
1. 没懂故事的主旨是什么。2. 黑人男主演技爆表,期待他演的征服者Kang。
战争加种族歧视题材,剧情离谱至极。but这居然是个真实的故事!僚机真的是不顾生命危险迫降救战友!我们的志愿军也真的是用三八大盖打下的飞机 !实话这么刁钻的题材也就拍成这样了!
中国当时有这火力,美国现在都要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