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宝小分队一人给一颗星,五星整体给镜头前的摄影师,电影整体看下来并没有那些或恶意或无聊之人打的一星那么糟糕,剧情本身容后再说。
先聊聊我给整体的镜头和画面构图,我自诩平时也算看过不少电影,但这样使用镜头的还是很少见,当然不排除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极少看到或是没有注意到过类似的。
很早前接触这种镜头还是《漂流者》里的快递包,某镜头以快递为视角前行,但也就这一个这样的镜头,之后就再没注意到过了。
《极致》影片镜头的转换位移很多时候都有种在随着某个人或实物跟进的感觉,再加上人物很多都是大特写,坐在影院里看3D反倒有点身临其境,坐在护宝小分队旁边参与行动,而不是以上帝视角审视着他们计划斡旋。
再说画面构图,人物特写如果太过分就会把画面搞成大头贴,但是电影很巧妙的避开了这一缺点,人物特写并不会让人脸居中,而是以一定比例错开位置虚化背景,画面既不会太拥挤,又不会削弱主体,主体切换时虚化部分转换流畅视觉效果非常自然。
再说电影本身,题材确实过于普通和老套,属于看到开头猜得到结局的故事,如若放在十年前,播放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客观点讲,剧情还算比较连贯,当然也有bug,也许是时长有限的缘故故事并没有介绍护宝小分队是如何组队到一起的,马赫只暗示自己曾经很不堪,却没有实质性阐述;叮当看起来应该还是学生年纪,怎么会和他们一起;关于JJ也没有任何叙述。
再有,如此重要的宝贝为何要让这么简单的队伍护送,不是不可以,而是隐线太散不够明确,也未见竞争对手。
武打动作看起来确实生猛有力,爆发力较高,但不够拳拳到肉,更多的是一击制敌和速战速决;无人机只有一架而且市集上随便就能买的到,未免欠缺高科技技术含量,跳绳的桥段尤其豪宅外部分未免略显尴尬,私闯豪宅过于容易,服装准备也有点草率。
关于评论里不少吐槽只有奥兰多一个外国人,为啥影片全英文的,个人感觉只想说,面对一个来华的外国人,不管是同道中人还是对手,想要让其明白自己的意思,这个大环境下难道不该跟人用外语说话,这是起码的尊重和常识吧,更何况在没有丹尼出现的部分还是有说中文的。
对于全英文,毕竟不是母语,台词方面确实有不够流畅不够熟悉精准的地方,但并不影响整体观感。
也看得出每个演员对于每个角色都够花心思,开花和任达华的搭配很有意思,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昆凌,角色很出彩,JJ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吴磊的第一个大荧幕虽然戏份超少,但是叮当确实很可爱,不管是认怂吃瘪还是死撑自夸,小表情和小神态足够丰富到位,年纪轻轻参与到国际团队确实不容易,不管结果如何总是历练学习的好机会。
整部电影虽然没有预期的那样好,但也没有风评里的那般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到底怎样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随意品评的,总要看了才知道,国内电影平台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总需要时间和学习,总要有所尝试和挑战,我还是想要支持一下的
老梗老人!!!
精灵王子缺钱到这份上了??
当了安保不说,智商下限,装扮萎靡,还跑到贫民窟里了,真是醉了!
任达华老伯胡子白了,还倚老卖老呢?!
昆凌是来打酱油的吧,就那三脚猫功夫好笑死了,竟然穿十厘米的高跟鞋打匪徒!
吴磊的蹩脚英语在追击抢匪时急死个人!
还有那个无人机,灰来灰去,当对方都是瞎子啊!
英达叔从开始就不像好人,没有一点悬念!
里面梁静演坏女人还凑合点
真是太无语了,今晚看的又一部超级大烂片,剧情平淡的都淡出个鸟来了。
当年的“精灵王子”来到我“东土大唐”不是来交流进步的,完全是为了“US刀乐”吧,这种不中不西七拼八凑的“伪(好莱坞)合作片”,简直是在愚弄中国的影迷朋友们呐!!!
个人觉得这都不能称之为是电影了,这种玩意儿(姑且称只为玩意儿吧)放在哪个国家放映也都是“糟粕”,绝对的糟粕!!!!
那,这个玩意儿是不是“洗钱”片的新高度新追求呢,还真不好说,呵呵……
毫无例外,这烂片也是毁了几位不错的演员。
尤其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任达华先生,参演这样的玩意儿简直是暴殄天物啦。
又不禁让我想起来了当年孙红雷参演的《战国》了,这都是他们演艺生涯中犹如挥之不去的噩梦呐,呵呵……
剧情就不多做评价了,因为烂的根本就不值得去解析它。
就像是一个无脑儿患头痛一样,你硬是要给他开颅也看不到一丁点脑子呀,无意义,完全垃圾,浪费时间……
还有再提一下昆凌和熊黛林。
虽然确实是参与了这么一个电影“垃圾”的制作,而且是“没必要回收”的那种垃圾片……,还是希望他俩在今后能有选择性的尽量少接拍类似这样的玩意儿……
好了,不说了。
像这种不伦不类,不要脸的垃圾中的极品垃圾片,豆瓣要是有负分的话,我给负五颗星,满满的负能量送给编剧和导演!!!!!!
掏心掏肺地讲,国语版真的太难看了,每一句台词都是碎碎念都是无病呻吟,像拼凑,像拉家常,简直是智障。
打斗和追逐儿戏般吵吵闹闹,别说速度与激情了,连起码的丁点刺激都没有。
小青年们花式跳绳是什么鬼?
梁静的妃子护甲又想雷死谁?
一架无人机搞定一切麻烦也是醉得不醒人世!
全片无时无刻、争分夺秒地在向你展示“逗你玩”的戏码。
惟一的亮点大概只剩下了浦江两岸的建筑和风景了吧,南浦大桥、上海展览中心,还有……昔日鲜肉,今朝大叔变身安保专家,无奈水土不服,配合欠缺,尽显尴尬。
开花最近咋了,很缺钱吗?
沦落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他的粉丝,还是绕路吧。
不好意思,淘票票8.8元的票价我都觉得不值,可能为我的蚂蚁森林贡献的180g绿色能量是本片唯一的意义所在。
脑补周星星魔性笑声(国语配音)后,是时候打开钱包看看剩下的粉红色毛爷爷了。
是不是有一种被湾湾诈骗集团诈骗后有苦难言的感觉。
记得看之前,我在短评里写,希望不要想长城那样,结果,除了长城胡扯历史,xjb扯淡来说,还tmd不如长城的,人家好歹有特效啊,就当掏钱买了个3D游戏攻略行吧。
追击这片,如果是个游戏攻略,那是要多笨的人才需要去看这攻略啊。
任何经常看电影的人,如果智力正常,看了20分钟基本剧情可以自己往下写,可能和电影不太一样,因为我觉得大家很有可能写的更好就是了。
空天猎都比这个片子强两条街不止啊。
动作戏全程低能尬舞,比绿箭侠,铁拳还懒,问题是人家就是个电视剧啊。
追击实在浮夸,既不是华丽风,也不是实战风,看的让人捉急。
人物,可谓集人类花瓶电影镜头精华于大成,熊黛林每每傻戳在边上做楚楚可怜状的样子,我见犹怜瓶子?
我只能说,够了。
不够,再来一出赫本骑摩托,清纯少女瓶子?
还有叛逆少女瓶子,甚至还有反派严小姐sm瓶子,我猜没准有人看严小姐虐熊(胸)大美女起生理反应。
但统统都是瓶子,因为她们没有真正的推动剧情,更可怕的是剧中要保护的也是一个瓶子!
莫非导演在打一桌很大的麻将牌?
当然最后讲了讲,天大地大爱情最大,身边人才是最重要的老套路,问题是过千八百年,这个瓶子保存的好,还是个瓶子啊!
熊黛林就···难道真的有深意?
龙套演员们,也是傻的一塌糊涂,看到it男和他女神在那,生怕对面没发现自己,一阵狂叫大喊,站住啊,站住,站你老母啊,人家没动,你过去把人按倒不就行了吗,隔着十米就开始喊。
智商捉急吗?
没办法导演交代的吧。
it男还要回头卖萌,吃爆米花的观众要吐了吧。
多大了?
里面从反派到正面角色到龙套,每一个人都幼稚傻缺到极点,如果无人机有人工智能,估计也笑的要短路。
每个人的台词都像是从美剧美国电影里copy出来的,但是最后我要说,起码这片没有反人类啊。
比陆川熊一郎拿角川书店的钱拍抗日题材,实际是在洗地不是强太多了吗?
追击应该是属于好心办坏事吧,真的是想好好吹一把上海,讨好一下中国人民。
不过China就是瓷器啊,就是那个瓶子啊,反派一脸变态的说爱情比不过3500年的瓷器,特意强调3500,而那个瓶子显然不是3500年以前的,说的工艺诞生时间,但是这样放在一起又太牵强了,而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恰恰就是自3500年以前。
所以难得真的有深意?
强拉爱情伟大压历史自豪感?
恩,逗你玩。
同学选的电影,不好意思早走,看完了全片………感觉被人按在座位上吃屎。
梵高的画只让一个人押送,押送的人连把枪都没带就开心地上路了。
结果不仅画被一个没带武器的中国人抢走了,人也被打晕了…后来中国最珍贵的花瓶居然选了男主这样有前科的人押送。
妈的这个后门也走得太过了吧,还是你在嘲笑中国博物馆都很穷,只能让一个有前科的人开辆suv押送宝物,还美名其曰“低调押送”……说到低调押送…请了两个人恭恭敬敬地把装着花瓶的箱子在博物馆门口抬上了suv的后备箱。
馆长还一脸欣慰地看着他们。
你这低调个屁虽然馆长是个坏人…但这也坏得太表面了吧……博物馆里都没人怀疑馆长的吗(三个人开了三辆suv就美滋滋地上路了,路上被一群开摩托车的人抢劫(从这里开始我就完全放弃这个电影了)…………………………整个电影的笑点啊不仅完全不好笑,还让电影更尴尬了强烈建议大家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这个电影!!!!!!!!
没有笑点情节弱智演员尴尬(求求你别让吴磊弟弟穿宅男衣服了,后面换了件棒球外套就好看很多)要。
看也别看3d的。
个人认为这个电影根本没有3d的必要。
总结:这个电影就是在明目张胆地骗钱,希望大家别上当&这个电影你让我怎么认真写影评
烂出天际,烂到银河系的一部电影。
几个槽点不得不说下:1.路边随便就能买到的续航能力无敌的无人机。
2.国宝级的青花瓷交给开着比亚迪的四人安保小队,而且是辆翻车都不弹安全气囊的比亚迪SUV。
3.强生出租车的司机连防爆玻璃都不装,基本断定这是辆黑车。
4.取景地除了中苏友好大厦基本就没出过黄浦区。
5.下车连六百万美元都会忘记拿的捷捷基本可以确定是狼。
6.梵高的向日葵没任何保护措施随便拿来拿去。
7.中国演员英文说两句随意切换中文。
8.布鲁姆在片中就像个被几个中国人刷来刷去的傻老外。
看这场之前刚看好托马斯火车头,境界都比这部电影高。
一、这种体裁是我会喜欢的类型,轻松刺激,紧张,可以放松心情。
但这部影片,之所以买票,不得不说还是因为有吴磊,其它不说,最起码,养眼。
我就是这么肤浅!
二、影片拍的差强人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只能说,我就记住了吴磊有出演这部电影。
三、里面有跑酷?
(是是这么说吧?
)挺帅的。
四、半中文半英文,好像还是英文居多?
很别扭!
剧情bug太多槽都无从吐起,制作粗制滥造拜垃圾熙颐所赐。
但是!!!
开花很够看啊,整个卡司也都很认真。
Danny该帅气的时候帅气,该颓废的时候丧得不行,该耍宝时可爱满分,动起手来满身杀气拳拳到肉,深情起来心都要被他化了……达叔的角色打人超狠其他时候超可爱,要照料一时失意的boss,要哄着队里唯一的妹子,还要给追女朋友的叮咚出谋划策……达叔你辛苦了!
大嫂的角色任性泼辣,三石弟弟的小叮咚可爱担当,彦能叔的戏份重点就是和开花的打戏了,话不多但是大佬气势很足啊2333。
至于静姐的角色,我只能说严女士你个单身狗你不懂爱╮( ̄▽ ̄"")╭PS:Danny最后说"I love this city."时我都要哭了,这句话里包含了开花最深的感情吧。
从一开始接戏到进组拍摄,他在上海呆了那么久,见过上海繁华都市的模样也走过黑夜里寂静无人的小巷,每次来中国都迫不及待地发微博分享他的所见所闻,他真的是很爱上海了。
希望开花和其他卡司的辛苦付出能有所收获,也希望熙颐这样要什么没什么只会秀下限的公司也别再祸害演员们了。
这不是影评,只是吐槽。
槽点1.故事过于俗套,剧情简单,全程没有爆点影片用一句话概括:一个业绩良好的保安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工作经历后失去了爱情和事业最终找到了导致他失败的原因并且重新干了一票好的业绩重获前女友芳心。
动作片的目的是能取悦观众的视觉感官,但对于此片,我毫无快感。
影片按照线性的时间轴叙事,中间有闪回最初的回忆。
开篇便是主人公的陈述,大意是时间流逝如此之快他在追寻什么东西。
结尾也是独白,伴随着线条流动、高速旋转城市的升格。
大意是寻找到他所追寻的,是对自我价值还是记不太清楚了,算是首尾呼应。
可片中算是高潮的部分:男主角深爱的前女友被绑架,他对大boss表明了立场:爱情是比几千年文物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主题?
激励事件是上一次运送藏品被盗的回忆,导致他失去了名誉、事业和爱情,所以这是他追寻所窃文物的原因。
所以主题y又是锲而不舍?
槽点2.语言别扭全片只有奥兰多一个外国人,却是全英文对话。
一些演员中文台词说不好,还要硬生生发着绕口的英语,sorry,并不internatioal槽点3.人设塑造不讨喜熊黛林这个前女友的花瓶人设很想塑造那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的独立白领女性,但有些差强人意。
存在感不足,还是花瓶,花瓶,花瓶。
重点就是我们的男主人公了,一个失意的男人重新挽尊,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好感度逐渐累加的,然而在男主角在展开系列事件中的举措并没有让人感到过人的勇气,忍辱负重的沉稳或者诸如此类。
看完电影对于男主角的性格完全没有印象。
豆瓣三点几的评分是有原因的,原来8块8的一张电影票,并没有低价的开心,而是吃亏。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摄影很美...但是...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