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有豆瓣,让我找到了最经典关于此片的评论.:"烂片,写长篇影评的是脑残".想想看,正因为脑残居多,所以我国近期电影其烂无比.和所有烂片一样,刚首映完就有一大票白看电影的弱智脑残来写装逼影评.所有的演员台词表演都带着浓重的话剧腔装模作样.所有的面部表演都好像便秘加前列腺发炎在往脑门上憋青筋.所有的动作表演都要模仿精神病患者.这些,和所有的烂片一样具有同样风格的表演技法.再说剪辑,和所有烂片一样具有节奏缓慢,故意整一些和剧情无关的弱智画面.这些画面无非一个意思:不要快进哦,范冰冰说不定会露点哦,拙劣的好像电视购物广告卖丰胸药的.其实屁都没有.有人拿这些当艺术,真是被脑残骗了的2代脑残患者.当然也和所有烂片一样,企图用貌似宏伟无比的"中心思想"迷惑大众,好像只要和和平,人道,反战,古典,沾边烂片也能变成好片,好蒙混过观众,放狗屁.故事说不好,您就连基本及格都没有.别拿这些东西武装自己白痴的剧本,只有白痴轻易上当.你们这些烂片导演饶了这些"伟大题材"吧.还嫌霍霍的不够啊!好了说多了,我都很白痴了.其他细节bug就不挑剔了,只有好片值得大家去挑剔细节,烂片直接给予系统的否定也就够了.
《麦田》走的是荒诞路线,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战争本来就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但演员的表演手法的荒诞似乎是形式大于意义,所来才找来范冰冰和黄觉的组合,因此荒诞这一外衣不知是掩饰其表演的真功夫,才是成全了演员们的本色演出。
关于影片背景选在“长平之战”,应该也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史书上记载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而且此战的意义是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同时还为中国贡献出“纸上谈兵”的这么一个成语。
而编剧推出秦国锐士逃兵回家收麦子这一场,无非想告诉观众,其实战胜国的勇猛兵士也有厌战的情绪,并有杀人封爵还不如回家收麦子实在的人生原则,由此可见这位锐士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还是特权阶级,老百姓不过去他们的棋子,所以特权阶级才会用诛九族,连十里的酷刑来防止兵勇作逃兵。
影片发展到两个秦国逃兵进入赵国小城潞邑,使人不禁想起韩国影片《欢迎来到冬莫村》,不过韩国这部影片由于朝鲜战争的背景,人物的刻画要比《麦田》更立体化,故事情节的铺垫也更加复杂化,到最后也更使人记忆深刻,更有好感。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两者的不同,《麦田》是用荒诞表现荒诞,《欢迎来到冬莫村》则是用现实拯救荒诞,至于孰优孰劣,观众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本人不怎么喜欢范冰冰,所以评价时要做到绝对客观是一件很难的事。
而这次看《麦田》,对范姐的演出也只是定位在花瓶的期望值。
不过这次何导手下的范姐尚未洗尽铅华,已是化作望夫石,成孤城之嫠妇,所以雨天思春的一场戏,看起来令人浑身难受,胜似AV表演的前奏,但又有令人不可原谅的假高潮。
而黄觉与杜家毅与众女人的打打闹闹,犹如今日女粉丝机场接某男明星,恶俗地难以忍受,以前只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如今在何导的眼中才知晓赵国多风流倜傥之寡妇,大开眼界,受教了。
影片中的“女人”和“五行日”,我粗浅地解读为“人类的繁衍”和“自然的延续”。
战争代表人类的毁灭,而女人和麦子则是人类的生命延续的希望。
潞邑城里的赵国人一死,其女人收获的麦子随之也失去了对于人的价值,而“五行”意味大自然的并没有因人的行为而停滞,而作为自然界中一片望不到边际的金色麦田是令人惬意的景象。
长平之战前夕,秦兵伐赵,白起为将都需秦王秘密任命,白起之名令敌军闻风丧胆,令敌将用兵更加谨慎。
秦王的谨慎,敌军和敌将怯懦都可以用之后长平之战的结果来映衬解释。
那是一个士卒有名无姓的年代,暇和辄两个名字很酷,性格不同,但走在同一条不归路上的战友--无论之前还是之后。
血染河水的坑杀,使得锐士暇征战多年已经充满疲惫的心再也无法背负更多。
丢盔弃甲的胜利之士-充满讽刺意味的逃亡之路开始了。
辄--一个近乎累赘的同行者,一个运气很好的胆小怯懦者。
令人敬仰或者说发指的秦军锐士和一个遭战友唾弃的怕死鬼被命运所选中,噩梦萦绕的时候到达了洛邑-无法否认的乌托邦。
战争和屠杀对于消息闭塞的小城洛邑都是虚幻的存在,任何一个捷报都可以被信奉,任何一个噩耗都可以毁灭。
一个本该丰收的时节,收割反倒不是大事了。
人人都是有着无尽欲望的,有能力的,没能力的,能力强的,能力差的,在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几十年前,人们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丑角辄和强盗首领都是想要占城为王的。
但是他们的行径让这梦想显得那样飘渺和搞笑,不自量力的感觉。
秦军是强悍的,锐士暇一人轻易摆平强盗团伙可以侧面反映出秦军无以比拟的战斗力,加之战争思想超脱于时代的白起,赵国芸芸众生的命运已经提前被书写,无论他们自己是否可以感触到,那些个被死亡惊吓而还得娃娃兵是明白的,所谓的希望恐怕不足以抹平那已经入骨的恐惧,必将背负终生了。
被遗弃的女人们,被描绘的是那么愚昧,那么的渺小。
但战争于她们同样是苦难,愚昧表象后也是无尽的悲凉,光鲜的城主夫人只是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漂亮女人,那些被辄述说为应该杀掉的娘们,也同样的苦难,她们之前的生活已经全然不复存在,之后的日子也并无法期待更多,她们是否欲望强烈,是否想要得到更多,无论如何,她们只是拥有短短的今日了。
金黄的麦田总让人心里宁静,有着强烈的依存感,暇双手张开轻抚麦穗飞驰的景象与角斗士拉塞尔克罗当时的神情如出一辙。
那种安详,实在是让人向往。
这是一个麦穗金黄的时节,收获的季节,但也终究只是一年中短短的数日。
战争的创伤和对于战场外人们人性的打击也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无论如何,她们和他们是存在的
如果没记错,我看完蝙蝠侠之后很快相信。
这将是我2009年最喜欢的电影。
那么我在今晚我也很确定2009年我最不喜欢的当属今天看的麦田。
我写这篇评论其实并不是为了诋毁麦田或者导演兼编剧何平,毕竟电影这东西是艺术,而每个人对艺术都有自己的理解。
是好是坏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我也完全算不得资深专家,只是在浪费60块人民币和两个小时之后想要给后来的同学提个醒,还是去簋街和朋友聊天吃烤串来的合适。。。
下面说电影,大凡电影。
必然有一条故事线。
如何讲一个或者多个精彩的故事。
将生活中的故事沉淀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是考验导演和编剧功力的一个标准。
麦田讲的一个什么故事?
通过影片最后的字幕 ,终于明白过来导演原来是打算给我们讲乱世中两个普通人命运的故事。
我一直还以为是一个男性导演YY片呢,片中的男性赤裸的躯体,裸露的屁股,大红内裤,包的紧紧的阳具,被女人们撕扯过无数次的衣服,对美丽女演员赤裸裸的语言强奸。
关于角色和演员黄觉演的精英战士甲(对不起我没记住他角色的名字,况且也不重要)是打算回家收麦子的。
我越看到后来越迷茫,他怎么开始收起了赵国的麦子了?
他天生喜欢收麦子么?
还是收麦子的男人看起来很有魅力?
另外他拿个鞭子抽人挺来劲,没看出对收麦子有很大热情啊?
人民百姓爱好收麦子,其实说白了是爱好和平,向往丰衣足食生活的原因吧?
他个秦国农民跑到赵国收麦子。
到底为的什么啊?
要说他对城主夫人有痴心妄想,那他们也没感情基础啊。。
他对城主夫人的意淫,在我眼中就如同大二食堂对着漂亮妹妹流口水的同学没什么区别。
对一个勤奋上进的好士兵造型来说。
显然不是很有说服力。
范冰冰演的城主夫人,范的缺点在我看来十分明显。
一直认为范是个美女,同时也是工作态度相当认真的女强人。
但她似乎受限于天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演的角色总是有点雷同类似的感觉。
片中的角色总是摆脱不了她本人的形象,一个成功的角色在于角色的说服力。
演一个人能觉得像是住你们家对门的谁谁。
那叫到位,虽然咱都没见过赵国贵族夫人的模样。
但显然赵国夫人做些掩嘴偷笑,抬头擦汗,悲伤莫名之类的动作时候最好少点现代感。
特别苛责范冰冰也许是要求过高,找章子怡来演赵国贵妇必然更糟糕。。
王志文演的强盗头子,我打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花这么多时间去拍他的头发和背影。
强盗头子在片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女人们这俩人有可能是骗子。
出场花去十分钟。
死只用了30秒。
观众也许需要关注王志文同志是不是又多了两条抬头纹。
但对于这部作品来看。
整个就是为了撑时间浪费胶片呢。
唔。
我又回想了一下。
导演花去5分钟描述范冰冰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老公。
难道这部片子就是为了潜规则一下谁谁而拍的么?
我很佩服何平导演六年磨出的这一剑。
这一剑的确雷到我了,以后你何平的片。
我必然是在迅雷上看。
我就不打算对再您一亿的票房期望做什么贡献了
陈导想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得与失、欲望与惩罚的故事,结果有了《无极》何导想讲一个故事,一个比双旗镇刀客更有厚重感、一个比天地英雄更深刻、一个公元前反战花儿青年、一个关于谎言最终会被揭穿的故事,结果有了《埋汰》。
我很理解这二位都想讲好故事的意思,很理解电剪子之下无完裙的意思,很理解大锤子之下无完卵的意思,但绝大多数群众都喜欢把这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
绝对有人哭着喊着骂版权保护,骂互联网,骂divx,rmvb,emule...让现在随便薅一群众都能辨析一下塔可夫斯基和巴赞,口儿那叫一个叼。
没辙。
暂且臆测一下何导到底想说什么罢。
电影学习班上,老师反复强调,艺术作品应当具备三个代表性,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不能因为思想性而生硬,也不能因为艺术性而让观众不知所云。
(老师没有强调观赏性,估计是因为绝大多数国产电影都没有观赏性)于是乎,一个好汉三个帮,一部电影三个爹,再怎么说也得把这些都代表足了。
主题先行,1 仿照赛金花“大豆“:无论人事变迁,大豆仍旧是大豆——差不多能用,但用大麦替换大豆——那玩意没画面表现力;2 仿照萝卜托贝尼尼,谎言拯救世界。
但放这儿就不合适了,改改,得,结尾吊死个骗子;3 七武士保护村民,你没看见海报都跟撒马癞似的,不过找七个人……娘的,人呐?
都见大爷去了?!
算了,找个制片人充男2罢,就是他娘的忘了让那孙子减肥了;形式辅助1 画面一定要漂亮,从七品桂冠那片子,就是让刘大官人扛刀把子熬过四季的,不错,照那路子来一个,找一温带平原种点麦子;2 演员一定要招人,赶紧白读一下,看看谁的排名在前面,呦,范姨儿成啊,档期有么?
不用见大爷?
志文也成,就是有点各色,艹,那直接把丫写死3 长平一定要大场面,可听说陈可辛那长毛片子被总急评议了,说”过于血芯“,得,狠狠心,剪辑时哥们多ctrl+v几回罢4 激情戏得有。
但上线档期不允许太劲爆的,算了,群众们意会罢,想看那些的家里也有盘,两口子看的时候锁好门就行了。
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吧,反正看过大爷有听过风声儿的这8天也没地儿去,看一个是一个罢。
(换票时前面群众的表述如此)
豆瓣免费观影,要求观影两天内写300字以上影评,以此作为以后免费观影的参考,可电话过来确认是否到场时又礼貌地说道,请观影两日内不要写负面的评论。
何苦呢?
既是试映,就应该让想写的人去写,想骂的人骂,想赞的人赞,如果真是好片,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豆瓣作为每一个zhuangbility或不zhuangbility的文艺青年聚集地,注册用户量高达2000多万,这足以影响很大一部分习惯在看电影前先来豆瓣看影评的人的观影选择。
也因为豆瓣的影响力,其越来越受到电影发行方的重视。
自然,我们这些天天上豆瓣的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甚好的事情。
我们开始关注保利博纳,因为不仅可以免费甚至可以提前观影,我们认真填写那些对电影期待的话,也期待自己能选中,为了让未来也能参加此类甚好的活动,选中后还认真完成300字以上的作业,并且不写负面评论。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整个流程,那么恭喜你,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奉旨守法的乖孩子在我看来,电影一直是很私人的事物,你喜欢是因为那会你共鸣了,共鸣后你就想写字了,写出来的还是特诚恳的字如果没有共鸣你也写字,那就只能是骂了嗯,现在切入正片。
我是个没看过黑泽明的肤浅之人,何况个人也不喜欢电影这种小品式的表达方式,所以仅能表达一下浅薄的感受。
看得出是何平用心之作,金木水火土依次对应叙事,以麦田开头以麦田收尾,却是虎头蛇尾。
嫣儿上吊前的铺成似乎太少,结尾处城中女人的集体服毒自杀和范小姐的时疯时好来得太过突然,以致现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就剩下影片前半部分的惊艳。
到现在我依然没搞清楚这片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
但我知道,电影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女人都需要一个男人,无论他是好男人还是坏男人甚至是傻男人。
至于演员。
范小姐永远都是在“演”电影,一开头与妇人的那段对话依然是那副金锁的表情,她永远撑不起一部电影,倒是最后疯掉后的那段不错。
不知何平是否正是因为她这种演戏方式,而将她安插在这部需要用力表演的电影里,或是因为她实在美貌确实适合那些缱绻的无声镜头。
丑角和黄觉都很卖力的在演,他们撑起了这部电影。
王姬还是老样子咦?
王志文大叔呢,他自了了那王学圻呢?
他戏份太少生气跑了最后,如果你喜欢黑泽明,可以一看。
影院可以让此片多一颗星。
字写完了,提交作业,睡觉
影片结束时候的一排字幕显示:“骊和暇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不得而知。
”历来对于战争场面的刻画,是多情又无情的,既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也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的荒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怆。
《麦田》从活生生的“思妇”形象入手,重现了长平之战的残酷。
四十万赵国士卒,一夜之间,被秦国军队统统活埋。
历史冷冰冰的,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却无法冷冰冰。
她们必须要耗尽自己的全部体温,然后趋于最后的,决绝,和,放弃生命。
中晚唐诗人陈陶不算有名,但是他的《陇西行》却相当有名——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看《麦田》的时候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两句诗。
虚虚实实之间,搞不清到底,孰是孰非,却是很强大的张力,如果早知道这样的结局,就不会奔走相告,弹冠相庆,当做一场庆祝,而被全知视角的观影者,却能感受到,一旦这个美丽的谎言破灭,会产生什么样的毁灭力量,足以摧毁一切。
不但不能察觉悲剧已然降临,反而当做了喜剧,这才是真正震撼心灵的悲剧。
随着剧情的延宕,一点点的,撕裂。
在麦田中,暇不过是个传统的农民,战时战,闲时耕,他的全部愿望,不过是娇妻,和收获。
可是,战争能带给他的,是什么?
锐士,不过是蜗角虚名。
在麦田中,骊一度幡然醒悟:两三年一场战争,就算赵国打胜了,也回来不了几个男人。
这城里,一半都是寡妇,也许我也是。
只是现在,我还不知道。
所以,最后她知道剧葱已然亡败之后,才会走向崩溃,男人都没有了,女人还有何存在的价值?
所以,留个空城给秦国,彰显自己的力量。
可是,最终,他们这些小人物,和他们的命运,Who cares?
这才是,让人掩面之处。
无意间在悠悠鸟上看到了《麦田》这部剧作,不想它会如此的感人肺腑,但却在意料之外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认为它是一部很成功的影视作品,剧中透露出来的淡淡的忧情很难不让人去思考一些最为本能的人性幻灭!
故事情节我就不再此赘言了,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网友亲自观看!
归于它的成功之处,我想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它未曾像《建国大业》,《风声》那样做过如此大的灌人心田般地浩瀚渲染,也为经媒体的任意煽风点火肆意炒作,但却收获了令人可观的票房!
2.它不曾把高投入作为其谋求高票房的手段,但却像《士兵突击》一样令人为之震撼!
3.导演采取了一个很独特的视角麦田,贯穿剧中,至始至终,一开场便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田,令人处于一种宏大的场景之中,实现了小笔调大场面的理想诉求,实为令人心悦!
悠悠的曲调,淡淡的曲子,再配上这幅绝美的画卷,足可以净化人心!
4.再则,我最为成功的就是剧中人物的刻画,真知灼见,洞察人性!
由范冰冰主演的赵国城主剧葱夫人骊,一改以前的妖艳之美而为一个淡定从容识大体稳健而能为自己的子民谋利益的女主人,她在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可称之为她在演艺圈中的一次突破和飞跃,就像陈坤在《建国大业》中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苏有朋在《风声》中扮演一样!
还有秦国的两个逃兵暇和辄!
暇,一个英勇的秦国锐士,但在秦国灭亡了赵国之后,却想着一地的麦子亦然逃出兵营回家收庄稼!
而辄则是一个贪婪的奸诈之徒,胆小如鼠,迷恋于享受!
我们来看一段他们在赵国的一段对话-辄:把难看的老的女人都杀掉,留下最年轻最漂亮的,成为我的女人!
不,是成为咋俩的女人。
咋俩留下来过公侯的日子!
暇:我回去报信,你把想杀的都杀了!
辄:不不不,你是秦国的锐士,杀人的活你比我顺手 暇:是你狗日的想要过公侯的日子,对吧?
辄:对呀,我也是为你好啊 暇:我就想回家收庄稼 辄:别走别走,让一步!
足可以看到一个卑贱贪婪的辄!
而暇则是一个正义之士,或者说在他的骨子里就有着一种与邪恶相抗行的力量,杀死强盗解救了赵国的夫人,又在秦国攻来之时本可以逃之夭夭与妻儿团聚完成最朴素的人生追求---回家收庄稼,却以一名秦国人的身份救出了骊夫人!
他的人性完成了一次复活的过程,就像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一样从罪恶的梦幻中醒来!
以上只是鄙人的一些粗疏的见解,有感而发!
至少中国的电影事业在进步,一批批优秀的影人在发挥他们演艺的极致,塑造更完美的形象!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优秀影视作品!
2009/10/27
何平越来越精致了。
我得承认,影院黑下来那一刻,那片美丽精巧的麦田真的迷住了我……可是,只是这么一小会儿啊。
接下来的时间,我的意识总是出出进进,定不下神来。
没那么生猛了,是吗?
我记忆里的“孩哥”“一刀仙”哪里去了?
怎么看不到一丝丝的风沙?
算了,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的期待又能和多少人相同呢。
那个时候过去了。
我要集中精神,来面对现时的何平和他的《麦田》。
容易记起的,是接近影片结尾,摄影机擦着金黄的麦穗滑行,慢慢没入田野之中。
这样的低角度的机位,我来臆测一下的话,应该是何平导演特意的表达。
对于电影来说,画面的角度多少都会反映出导演或者是老板的意图。
“麦田”之中,影像的雕琢清晰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可能迷了很多人眼的麦田,只关注何平那些有趣的拍摄角度。
电影中,人在麦田里的行动,总是低着头,甚至躬伏其中,潞邑城的女人们如此,秦国那两个逃兵如此。
他们收上麦子,这是粮食,他们匍匐其间,这是逃脱的屏障,仿佛这麦田就是他们的母体,须臾都离她不得。
镜头就是这样,以麦秆的高度展现这一切。
小津的摄影机总是处于日本人日常作息的高度,去描写他眼中的生活。
牵强一点儿,“麦田”里,何平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劳动者的高度来表达自己。
只是在这个时候,镜头开始俯视这群乱世中的普通人,让她们和他俩也变得疯癫诡异,范冰冰是漂亮的,她伏在镜头之下,裹着大红的绸子,那分明是蠢动的欲望呵。
两个误入敌国的逃兵,也这般被潞邑城的女人们拉来扯去,已是褴褛的衣服遮不住战争中的疯癫荒谬。
我原以为,电影会以这样狂乱的姿态结束。
后来那诡异阴霾的影像,生生撕裂了我的期待,把我抛到了银幕之外。
那些女人们殉城的时候,我又感到了战争的冷酷无情。
可是这样的结束,于我来讲,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麦田”这个故事,本来是讲战争的荒诞,最后却这样板起面孔说事,这样的讲法,实在让我诧异。
何平这样急切切的变脸,总让人觉得沉不住气,这个故事一定要玉石俱焚才好吗?
我倒是希望“麦田”能慌乱到最后,荒谬到最后,也许还有机会让何平破茧重生,只是现在这个样子,放不开手脚,却没了之前积攒的味道。
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反映战争的惨烈和对人性的摧毁,大多数电影会采用震耳欲聋的炮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刀光剑影、血脉喷张、乌起码黑摇晃不止的镜头等手法。
集结号、拯救大兵瑞恩甚至Transformer无不如此。
而麦田却从另一个角度,同样展示了战争的无情以及对人性的折磨。
秦赵长平之战,坑埋数十万将士。
如此震撼血腥的战争,影片里却几乎没有多少冷兵器肉搏,摇旗呐喊、血流成河的场面。
取而代之的是如画的麦田,市井的城镇,一群没了爷们的娘们。
影片里为数不多的两位男性主人公还都是衣衫褴褛、光着屁股乱跑的逃兵……仅仅靠这些元素,麦田同样为我们呈现了那场战争对民生的摧毁,甚至更敏感,更细微。
战争带走了所有的男丁,剩下的女人们只能扛起男人留下的担子,种麦子、收麦子。
但苦累得不是身体,而是脑子里的那根筋。
时时刻刻要想着自己的男人是否还活着,什么时候能回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盼的神经都出了毛病。
哪怕听到一个战场的地点都能叽叽喳喳兴奋半天。
她们对男人的渴望如此之强烈,甚至两个陌生的男子出现都能给她们带来无比的享受。
她们贪婪的闻着这两个锒铛男人身上的酒臭味,摸着他们那脏兮兮、肥腻腻的身体。
恨不得把这两个男人吃了。
试想如果没有战争,如此褴褛的两个男人出现在城里时,哪个女人会正眼看他们一眼呢?
骊是一城之主的女人,自然不能像他人一样如此直接裸露的放荡自己的情欲。
但她同样迫不及待的把两个男子请来为她讲述战场的情况,同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幻想着与城主的肌肤之亲。
她高贵、坚强、矜持,有礼节。
但她内心深处那种因男人出征而留出来的企盼与欲望不比门外那些粗鲁的娘们们少一丝少一分。
再来看两位男主。
秦人,战争胜利的一方。
可是又好到哪里去么?
一个疯疯癫癫,贪生怕死。
另一个虽是万人中的锐士,却也同样当了逃兵。
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回家收麦子。
可就是为了实现这么一个简单的农夫的梦想,他要当逃兵,要时刻提防着背后射来的箭,砍过来的刀,冒着诛九族的危险,要欺骗。
不敢挺身昂头的走,只能鬼鬼祟祟的爬。
不能理直气壮的说,只能小心翼翼的骗。
他勇猛、锐利,但内心却对战争无比耻恶。
他想的只是踏踏实实的去收麦子,收他的粮食。
他想的不是把冰刃扎进他人的身体,他想得是踏踏实实的活。
影片的配乐是一大亮点,揪人心魄的弦乐几乎贯穿了影片的始末。
把战争中后方家属那种紧张、焦虑、恐惧、企盼复杂混合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甚至影片里刻意而为的蝇虫之声也对气氛的烘托起了奇妙的作用,表达出了人物不安、焦虑的心里。
也许很多人会遗憾这部影片没有预想中的大场面,没有一个完整、流畅、有始有终的故事主干。
但我想这正是导演所要展现的另一个角度的战争。
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没有血流成河。
只有一群割麦子的男人、女人。
就像他在影片结尾写的,秦国统一六国,结束了战争,但骊和暇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我们不得而知。
是啊,小人物为什么要战争呢?
他们不想当英雄,不想当锐士。
他们想的只是安安心心伺候自己的男人,踏踏实实收获自己的麦子,没事打打酱油就好了。
最后感谢豆瓣组织的观影活动,第一次参加,还抽中了海报,很高兴。
8排5座,交个作业,留个纪念:)
看的时候感觉一般,而看完之后却回味其中的画面以及内容。我觉得这个电影就是金色与黑色的对比,金色的麦田平静安宁,而黑色的战争却残忍血腥。两种强烈的对比是对观众视觉的冲击。但是故事情节过于单调,演员过于做作,导致整部电影不能与普通观众有心的交流,只能停留在视觉的物质冲击而已。
裸男+丁字裤,还有裸男可以长得再好看点么,弄得基情四射该多好
2011.4.18
黄觉,你是特崇拜三船敏郎大爷吧。
似乎大家还不懂得欣赏文艺片?
那两个男的 笑死了 一堆大婶大妈级的yy。。。剧透:村里n年没男人 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因此 当村中来了两个男人也是仅有的两个男人时。。她们笑了。。
感谢豆瓣组织的免费观影。何大导六年就磨出了这么一把小匕首而已么……
如果能沉下心来坚持把它看完,也会是一部很受用的片子。
范冰冰的表演这么差还能在演艺圈走红,她一定具备表演以外超于其他女演员的东西~~~
太TMD男权了
这里的范冰冰很美。注意,是 美!
多棒啊,分低的离谱
影片總體還是比較吸引人看下去的,可是勾引到最後,卻是個屁~一座空虛寂寞的城喔!!!
范冰冰演技巅峰
摄影不错
这片子太抽象,咱一般人不太好接受!
黄觉屁股上的肉多了点
节奏很慢,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被风吹起的一浪一浪的麦田,很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剧葱女人们起伏不定的心理状态
赶脚像是一部话剧。。。。。。且狗头蛇尾
叽叽喳喳一群女人,情节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