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评论迈克尔·贝证明了自己,不需要靠大爆炸也能搞定一部黑色喜剧。
——IGN Movies 幕后制作 爆炸贝的幽默小品 或许是拍腻了超级大片,又或许是迈克尔·贝真的有这样的艺术诉求来表达,他选择了一个小众的题材,拍摄了这部一样小众的《健男抢钱团》。
影片的故事改编自《迈阿密新时代报》1999年的系列报道。
当时,在迈阿密发生了一系列的抢劫勒索案。
案犯非常有经验,所有的犯罪都经过了细密的计划。
后来,这起案件被警方侦破,轰动了整个美国。
因为案犯中的主要成员都是“太阳健身馆”(Sun Gym)健身教练,所以他们也被叫做“太阳帮罪犯”。
后来,这群人中的两位,丹尼尔·鲁果和艾德里安·道波尔被佛罗里达州的法院判处了死刑。
这个故事非常打动迈克尔·贝,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故事里拥有黑色幽默、铤而走险、峰回路转、咎由自取等等激动人心的元素。
迈克尔·贝说:“这个故事非常令人振奋,原来的报道非常详细,加在一起一共有30多页,细节异常丰富。
我觉得,这里的人物和故事,是那么的典型,又是那么的具有故事性。
整个故事看起来,很有原创性,也很有意思。
其实,想到这个故事和其中的人物,我就决定一定要拍摄这部电影了。
”影片和报道一样,充满了各种细节,迈克尔·贝说:“我们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就决定要这么来塑造这部电影的外形,它是充满了细节和小场面的。
场景和场景之间的切换飞快,对白一点也不拖沓。
或者说,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智慧。
” 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迈克尔·贝获得了难得的快乐。
他说:“我很爱这部电影,也很爱拍摄的过程,因为根本没有压力,而且我一点也不需要去想什么机器人大战、爆炸和花掉了几亿美元的事情。
我们就是很单纯的拍摄电影,每天考虑电影的事情。
而且我的演员们也非常给力,送出了不一样的表演。
回到迈阿密拍片,我就会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拍摄的《绝地战警》。
这两部电影的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 马克·沃尔伯格猛练健身 这么一个好故事,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才能有料想之中的戏剧的张力和效果。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迈克尔·贝找来了马克·沃尔伯格和巨石道恩·强森两个演员来扮演那对智商令人着急的案犯。
迈克尔·贝说:“演员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整个电影的戏剧和情节,几乎都是靠演员的表演在支撑。
如果这一环塌掉了,整部电影就不存在了。
沃尔伯格是演技派的演员,他的表现自然不用多说。
让我觉得很吃惊的是强森,他的表演很有突破,也很有看点。
其实,我需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能吸引人的东西,让观众惊讶、兴奋、目不转睛。
” 为了扮演好健美教练这个角色,沃尔伯格吃了不少苦,他说:“为了准备这个角色,我增重了40磅,一天吃十顿饭,每天都撑的要死,然后还要锻炼、训练自己的肌肉。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我想把自己从里到外都换成那个角色。
只有这样,我才能体会到这个人物当时的种种心理。
我觉得这是我扮演一个人物的时候的主要想法。
”而强森,一直就是迈克尔·贝的选择。
强森说:“大概在十几年前,我就知道迈克尔要拍摄这么一部电影了。
只是,当时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而他也在拍摄《变形金刚》。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他一定要拍摄的电影而到了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这个愿望了。
我被吸引到这部电影里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剧本。
这个故事,这个人物非常具有原创性。
一开始这两个健身教练只是想抢钱,但是后来事情就变大了,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很疯狂,也很有趣。
这部电影在迈阿密拍摄,这很酷。
迈克尔就是从这里起家的,重新回到了这里,这感觉很棒。
而且,整个城市,似乎都像是这部电影中的另一个角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花絮·影片的总成本只有2000万美元,这是迈克尔·贝从自己的处女作《绝地战警》以来,拍摄过的制作成本最低的影片。
这主要归功于巨石道恩·强森和马克·沃尔伯格没有要片酬,而是从影片的票房中分红才降低了成本。
·本片是《绝地战警2》之后,迈克尔·贝拍摄的第一部R级电影。
·为了自己的角色,马克·沃尔伯格在开拍前疯狂的锻炼身体,把自己的体重锻炼到了212磅(约合96公斤)。
212磅是专业健美比赛的体重的分水岭。
·沃尔伯格表示说,自己的儿子爱死了影片中的那些大肌肉,而且他也很支持自己的老爹进行的那些颇有些“非人道”的锻炼。
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女儿恨死了这些肌肉。
·为了拍摄《变形金刚》,迈克尔·贝几次推迟了本片的拍摄时间。
四肢发达却无脑的人见多了,不过这么衰的第一次见着,这么衰还能干出如此荒谬之事的更是奇观,如此奇观电影拍出来都觉得不可置信的,居然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迈克尔·贝执导,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大场面,实在是怀疑这样狗血又无下限的故事竟然是依据真实案件改编,片中三个笨家伙的行为举止太像萧言中漫画中的角色了,而我朝数次躺枪也着实好笑。
因为连续指导了几部机器人A片,爆炸贝现在似乎名声不太好,但是因为这部片子我怎么都讨厌不起迈克尔贝。
我在里面看到了一个成熟有能力的创作者在掌握完全的自主权时肆意发挥自己灵感所能体现的彻底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虽然这只是他的玩票之作,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是一个玩票之作,最后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是却尽是些极其荒诞的情节。
我不知道主创是从哪个旮瘩把这个案件挖出来的,但是光靠这个故事这部电影就几乎成功了一半,这样一个充满着讽刺与黑色幽默还带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本,有时候你得承认现实比戏剧更出彩。
当一个故事脑洞开的太大,会因为不切实际而被扣分,但是当你知道这是真实事件改编后,嗯,那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了。
你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仔细审视它,然后惊叹于它逻辑的自恰,感叹于现实的荒诞和可笑,最后只能彻底拜服并达到审美上的愉悦。
有了好的故事,接下来是亮眼的人物。
三个健男和佩佩都塑造的生动可爱,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就是由他们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事实上,这部电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在有意或无意间都到了一个十分细致的程度。
他们的所念所想在电影里有充足的篇幅去进行非常具体的展现,除去张力十足的剧情,很多段第一人称的自白也对人物塑造进行了相当充实的补充。
对成功渴望到偏执并且心术不正的沃尔伯格,脑残窝囊没有主见的黑哥,呆萌“善良”的巨石强森,阴险刻薄但是意志强大的佩佩,还有诸多有趣的配角,在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长里这些人物都充分立了起来。
同时,三个主人公都在不同程度上不可救药地愚蠢,这带来了大量的喜剧戏份。
也正是因为他们二逼的特质,所以他们能够说干就干不经大脑地犯罪。
很多情况下深思熟虑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但有时候想太多反而会造成桎梏。
结果就是在诸多巧合之下,三个蠢蛋用极其粗暴的方式竟然阴差阳错地实施了一起几乎没有漏洞的天才犯罪,让你彻底感叹于上帝特别的幽默感。
看着他们被自身性格所驱使在极端环境下做出的种种二逼却又异常可信的行为,真是讽刺并且趣意十足。
最后三人都被绳之以法,当然还是归结于他们的性格。
三个人都有不劳而获的倾向,就算一时得逞,这个致命的问题终将把他们带向毁灭。
这个故事也是某种意义上美国梦的诠释,一个拍着爽的电影竟然探讨了十分深刻的社会问题,最后带来的思考完全不亚于诸多苦大仇深的电影。
也许,这就是黑色幽默吧。
就在天朝才提出天朝梦的时候,美国梦已然存在了百余年。
百余年来,无数怀揣着财富梦想的人,踏上美利坚的沃土,去追寻美国梦这个虚幻却又现实的名词。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神马,笔者并不知道。
这并不是笔者无知,而是笔者实在只是一个平凡的有些平庸的人。
笔者心中只有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梦想,只要能够实现这微不足道的梦想,笔者已然无憾此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而每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就形成了国家的民族的梦想。
那么,美国梦,也许就只是每一个踏上新大陆的淘金者,那小小的黄金梦。
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三位美国合伙人,追逐美国梦的寻梦旅途。
人们说,实话比幻想更离奇。
这句电影中ED的台词,恰如其分的形容了笔者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
如果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原创的故事,那么笔者绝然不会浪费时间写写这篇影评。
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尤其是故事中那些重口味的情节的真实性,让笔者着实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正如电影的名字,付出与收获,很好诠释了电影的主题。
这部美国合伙人,同前不久的中国合伙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中国合伙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而这部美国合伙人却是从头到脚调戏了一番淘金者的美国春秋大梦。
影片讲述了丹尼尔,阿德里安和保罗三位美国合伙人怎样在怀揣梦想的丹尼尔的领导下聚在一起,为了自己的财富梦想而努力。
在所有奔赴美国寻梦的人中,亚裔确实是最成功的。
于是约翰尼吴这个角色的设置实际是反映了美国人对于外来淘金者的看法。
美国人向来对亚裔不待见,认为他们的成功都是靠见不得人的手段。
而约翰尼吴所提倡的Do'er和Don'ter的理念,正是导致丹尼尔实施计划的最终动力。
虽然实干精神确实是美国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从电影中看来,还真是一种讽刺啊。
丹尼尔只是一个平凡的健身顾问,却又偏偏遇到了一个人品极烂总爱炫富的顾客佩佩。
于是他被激起了仇富心理和暴富梦,但他自己却美其名曰为美国梦。
他又意外看见了铺天盖地病毒营销的约翰尼吴。
于是,他毅然走上了自己的寻梦的不归路。
丹尼尔三人攫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历程非常迅速,非常容易,可以用一夜暴富来形容。
这恰恰是大多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
三位合伙人开始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
恶习一旦养成,便再难戒掉。
暴富得来的财富,总不如辛辛苦苦挣来的让人更加珍惜。
所以保罗和阿德里安很快便耗尽了钱财。
而新的抢钱计划势在必行。
当然,这也成为了他们彻底失败的导火索。
本来之前丹尼尔高能的抢钱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就算佩佩未死,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人的贪欲始终是无法克服的。
计划之外的计划,永远会露出马脚。
而这一漏,就把丹尼尔将死了。
传奇的经历,到此为止。
这部电影折射出一个很现实的东西,就是潜藏在美国梦背后的罪恶。
电影的片名Pain&Gain其实是化用了一句谚语——No Pain ,No Gain,付出才有收获,美国梦是需要一步一步去追寻的,只有踏踏实实的去拼搏,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地位。
不劳而获,一夜暴富,都只会引发出让自己身陷囹圄的邪念。
美国梦本是美好的,而现实是,美国梦引发了大量的犯罪,这构成了对美国梦最大的讽刺。
电影中的丹尼尔和佩佩其实并无本质差别,他们都是曲解了美国梦的含义,只看到了对财富的追求,而忽略了追逐财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
佩佩通过灰色途径获取的财富,被丹尼尔活生生抢走,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影片结尾,丹尼尔被判刑后在星条旗下的旁白,真让人惋惜。
如果让他们侥幸逃脱,也许他们的美国梦就真正得以实现,按照丹尼尔的计划,也许他就真的会去造福国家。
但是笔者并不同情他们!
正是他们的愚蠢造成了这一切。
他们计划了这么多,却忽略的这最大的导致他们失败的阻力,就是他们的愚蠢!
他们愚蠢的想靠犯罪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笔者不得不说,有时候低智商犯罪,更加能让笔者目瞪口呆啊!
他们在该努力的时候欠了一把火候,用佩佩的话说就是他们都他妈的没上过大学。
像他们这样的人就该这样一穷二白,就该同财富绝缘,哪怕给他们一大笔财富,也会很快败光。
他们就只有这么大的桶,还能装多少水!
早上躺在床上用手机看pps,看到了《健男抢钱团》,立马去电脑下资源。
从一开始映入眼帘的就是白人马克,其实我就是等待巨石强森的出场,这也是我为什么期待这部电影的原因。
但是一开始的警察的抓捕并没有让我想到这是一部倒叙的电影,知道影片即将结束时才明白,这也说明导演这是力求大制作,费心血的倒叙拍摄,并没有完全成功,因为哥哥没看明白。
终于等到强森出场了,说实话,出来有点晚,竟然在小黑后面,这三个人还是强森肌肉漂亮,但是剧情节奏让我想到了《怒火攻心》,顺便说一下,如果马克和小黑随意换斯坦森都能给本片至少加20分。
节奏感是由三个健男耍贱卖萌,超快语速,火急火燎产生的结果,英语不过关,跟不上字幕会立刻被剧情甩开,只是贱男无敌,吸引眼球。
我的标题是“片拍歪了”,但并不是说片不好看,只能说导演所有意图都是想拍部大制作,但的确,放在中国喜剧效果超冯小刚没问题,剧情一般,国产电锯是整片爆点。
3个壮硕的汉子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坑蒙拐骗不得不说他们是3个逗比,片中的笑点由此而来这是一部黑色喜剧,所以看完后我想了很多。
pain and gain 这个名字真好3逗比付出时间精力信仰道德人性,然后他们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但最终他们为自己抛弃的东西付出了代价以为巨石在片中的表现,我现在看他的电影都立马想到那个带着哭腔喊着佩佩的逗比,然后就会笑出来凡是都有代价,不是吗
All I ever wanted out of life, was everyone else had. Not more, just not the less I was used to. Well I took a real swing for it, you know?And for a while, it was like I always thought it would be.I was one of you, and it felt good.People finally saw me like I saw myself.And you can't ask for more than that.Maybe I did, though.Maybe it got so I didn't want to be "equal to" anymore.I wanted to be "better than".And that's recipe for injury.
拍腻了《变形金刚》的迈克尔·贝,终于有了喘息之机玩点另类花活。
寻到一个真实故事的本子,组织三名大块头肌肉男来演绎一场及喜剧又动作的各种绑票惊悚案。
在美国电影中,真实故事改编是炙手可热的类型片。
不管是真还是假,也不管被添油加醋改的面目前非到何种程度,只要是粘上“真实故事”,都会有一大群的死忠们狂热追捧,比如老夫就是其中的一枚。
因为老夫坚信,真实故事永远都会超于常人的想象力。
真实永远比小说更荒谬,人们虚构故事总会遵循一定的逻辑,而现实事件总会超越所有的逻辑思维。
这也就是真实故事最吸引人的一大看点。
至于影片的看点,除去短暂的香艳场面热场外,三大型男全程展露各种肌肉角度,绝对会让喜爱肉肉的观众们大饱眼福。
巧克力男安东尼·麦凯有点跟班的赶脚,道恩·强森像个无脑人士,唯独马克·沃尔伯格飙起的最凶,前后左右都被骂个臭够,《斗士》之后,奔四的大男沃尔伯格突然一身肌肉嘎达猛起,如打了激素一般,再次挥舞起动作片的猛力。
是因为最近动作老年队们的频频亮相,让年轻人不服气了吗!
无论如何,道恩·强森那五星级的肌肉块子,沃尔伯格的疯狂咒骂,还有安东尼·麦凯的小样,最终引出63岁高龄的老将埃德·哈里斯出马,立马摆平年轻人的气焰。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至于影片的剧情,在美式主旋律如此高涨的当下,反恐反到压力锅的份上,此片却逆潮流而上,把打砸抢当成是“美国梦”的真谛,并且还夹带真实的种族歧视言论私货,影片得不到媒体大佬们的正面评价也在意料之中。
但被《华尔街日报》评价成“让人不愉快的怪胎(Freaks)”,还是有点出人意料。
难不成,《宿醉》和《春假》那样式的“怪胎”才是美式的正胎?!
难道美国人不是向来以大胆出格为人生崇尚准则吗!
当然,以恶趣味为骄傲的美国人还是有底线的,无论怎么肆无忌惮,丑化自己的国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2013年好莱坞演员里的“吸金王”不是“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不是“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不是约翰尼·德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是道恩·强森,凭借《速度与激情6》、《特种部队2》与《健男抢钱团》,有他出演的片子,总带来了全球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这个曾经的无脑男,居然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票房巨无霸,真让人吃惊。
话说回来,在《速度与激情6》及《特种部队2》里的道恩·强森可算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肌肉,将强悍、勇猛的劲道发挥的很好、很霸气。
而在《健男抢钱男》里,他似乎又回归到了无脑男的本色,比较衰,比较笨,比较坑,出尽了洋相,而且还害惨了自己的小伙伴。
尽管他的角色笑料十足,充满了违和感,很富有喜感,但无奈强森的入戏感并不太强烈,并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不过,可能责任也不完全在道恩·强森一个人的身上。
因为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一部玩票性质的作品,有凑的嫌疑,道恩强森凑上马克·沃尔伯格,然后加上一个大导迈克尔·贝,在嘻嘻闹闹中就出炉了。
所以,你看到不是一部经典,而是玩票。
对于名导演的玩票类的电影,其实有很多了。
眼下的《私人定制》就是,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自己认认真真拍一部电影,结果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而随随便便拍一部吧,却带来票房的大卖”,这让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玩票,就是拍惯了大制作的大导演,突然拍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片子,而且风格也会与以前的作品大不一样,它可能仅仅是导演日常想拍而不能够拍的类型,而现在去拍摄,不过在刚拍完一部大片之后,在下一部大片开拍之前,利用暂时的闲暇迅速拍就的。
所以,他可能有些好玩,但未必十分好。
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3》与《变形金刚4》之间,一时兴起,拍下了《健男抢钱团》,就是典型的玩票性质。
但最大的收获就是与马克·沃尔伯格建立了默契,而且敲定了《变形金刚4》里合作关系。
不过有些导演,即便是玩票,也是一丝不苟,像马丁·斯科塞斯,拍惯了黑帮片,突然拍一部《雨果》,可能看起来与他以前的任何一部片子都不相同,但依然是精心制作的精品,全无应付的痕迹,同样的还有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也是一丝不苟的去做。
但有些导演却不是这样,可能也用了心,但收获却并不符,像彼得·杰克逊的《可爱的尸骨》,其实品相并不差,但口碑与票房却不是那么的好。
而国内,杜琪峰就善于玩这个,在一部精彩的黑帮片之余,就会拉上刘德华去拍一部有些庸俗的低趣味浪漫喜剧来,不过票房居然也不差。
其他的像宁浩,在“疯狂系列”之后,捣鼓出了一部《黄金大劫案》,结果把自己的口碑折腾的够呛,好在被拖延了4年的《无人区》终于得到了上映,好歹算是为他挽回了不少的名声。
希望他下部的《玩命邂逅》不那么坑,但从目前流露出来的剧照看,很有可能比较坑。
其实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就是在拍摄《唐山大地震》之余的玩票,但也能够凭借自己的品牌再次敛钱,大赚了一笔。
在《健男抢钱团》里,迈克尔·贝的玩票实在太过于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根本没有压力,而且我一点也不需要去想什么机器人大战、爆炸和花掉了几亿美元的事情。
我们就是很单纯的拍摄电影,每天考虑电影的事情。
”而且剧本是真实事件的改编,所以在想象力不会太出格,只要拍的好玩就足够了。
整个故事就是沿着“笨贼一箩筐”的架构去的,几个健身教练,想敲诈有钱的健身会员。
结果原本设计的天衣无缝的抢劫案,却因为一系列的岔子变的不可控制起来,结果最后搞的鸡飞蛋打,所有人都得到了惩罚。
就像一客点心,在吃惯了迈克尔·贝的机械大餐之后之后,突然他给了你这样一份点心,而且看起来面向还挺一般,但吃起来还不错,酸酸甜甜,不霸道,但恰好处于甜与腻之间。
整个故事的设定都恰到好处,该峰回路转时就峰回路转,该坠向深渊时就继续坠向深渊。
有够贱,有够可爱,足够了。
即便是玩票,也一定得对得住自己,对得住观众。
一開始我祇把這個片子當作一個一般噠喜劇片來看。
但看到他們眞噠動手殺人暸才意識到這個片子沒鬧著玩。
這是根據眞事兒改編。
看來看去我總算明白它想表達個甚麼中心思想。
那就是無論是中國夢還是美國夢趕上那種沒腦子噠都白搭。
影片中那仨就是。
其實他們噠計劃不見得不會成功。
就是三人太業餘。
Lugo說拿到錢後想把美國變成a better place。
他確實還在努力。
但無奈那倆豬隊友…總之。
成功不僅和個人能力有關還和合作伙伴有極大噠關係。
有必要这样黑天朝吗?
事实上,唯一一件没被追究的反倒是他们最大的罪过——愚蠢至极。
笨贼一箩筐,好莱坞的翻案风间歇性抽风,这个在车轮上的持枪大国,奇葩案件层出不穷,岩石才是这部怀旧片的最大看点,本色演出的大傻大块头,怎么傻怎么来,顺带卖个萌,随着三个合伙人事业的展开,让人目瞪口呆那得是多倒霉的家伙才会这样神的效率。德军军官专业户这次演了个神探,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Made in China亮了
也许是所谓的美国价值观我不太喜欢吧,整个篇幅都在不断重复的美国梦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有些许不耐烦了。不过三个傻瓜式的小伙伴组合还是被卖拷贝拍出新意来了。本来就是一个几近荒诞的故事加上三个萌货,电影的后半程实在是欢乐无比啊,喜欢美式贱格喜剧的各位,你没理由错过的!
在看到海报时我完全被骗到以为是肌肉男励志健身片,到影院发现赫然写着R级。全片充斥着大量F-word和Dirty talk、夜店毒品露点脱衣女郎一应俱全,之后的开车碾人和连环伤人杀人分尸一次次挑战着观众的承受底线,这样骇人的故事被迈克尔·贝妙手回春竟拍出了跑酷的质感。观影需谨慎,意志力差者勿戳
一个真人真事儿改编的电影可以表现的这么娱乐,电影很慢热越往后面看越好看,而且很多镜头多少透着点儿英国电影的味道。看到最后才相信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没仔细看,比较无聊
2013.9.22 看的好累 各种元素混合在一起 有点黑色喜剧 不过既然是真实改变的就不吐槽剧情了 排成90分钟会更紧凑
大导演出品就是不一样啊。肱四头肌是哪块啊。
两星半,该故事更适合科恩兄弟,卖拷贝运用了早期的广告片手法,过分浮华炫目;美式贱精喜剧的荷尔蒙和墨菲定律则有点儿用力过猛,甚至有些超现实;表现的美国梦和价值观很直白(这是卖拷贝主旋律的特色)。
my name is Daniel Lugo, and I believe in fitness
没文化就没妈泥。
一个有意思的真实事件,被整成了一部很重口味的犯罪喜剧,虽说很多情节都有点儿拖,也狠R级喜剧,但最后那个“美国梦”破碎的注解还是点出了这个片子的魂。
岩石在里面成功出演了一个胸大无脑的家伙~~
好无聊,即使夹带着黑色幽默。
天朝被黑出翔
这本子其实真的很好玩儿
烂片
代入感超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