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罗罗》是部尴尬的作品。
盐田明彦这部动作巨制在多数人看来,似乎是物无所值:一方面认为与其把成本挥霍在CG制作上,不如多花点工夫传达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一方面则认为耗费巨资做出来的也不过如此(导演会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吧)。
多罗罗在中国不会比蜘蛛侠、变形金刚更著名,看这部电影的人要么冲着手冢治虫,要么冲着妻夫木聪、瑛太等熟面孔。
两者对我都具吸引力,所以《多罗罗》早被列入“想看及必看电影”名单。
先不管故事说什么,光是表情忧郁、动作精悍的妻夫木聪就很好看;而充满异质美感的新西兰风景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造出的神幻氛围也令我迷恋;至于被很多人视为败笔的配乐,我听来也与影片颇为合衬。
好话说到这里。
不太明白为什么片名叫“多罗罗”而不是“百鬼丸”,全片的主角根本就是百鬼丸嘛。
按理说,悲惨如百鬼丸,挣扎如多罗罗,本应着力刻画其内心能量的积聚过程,却都不了了之。
一个很酷的忧郁主角,一个任性妄为的活宝,两颗孤独心灵在旅途中渐渐生出对彼此的信赖,本该颇具感染力,然而本片里这种患难情深却更像来自于某种神秘的缘分。
起初我以为是个古典悲剧,到后半部,悲剧气氛越来越弱,那种古典的宿命感,也随着大boss的自杀性爆炸而灰飞烟灭了。
在过去四十年里,《多罗罗》也曾是一部“不可能映画化”的作品,然而终于在CG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被映画化了。
现在我想,“不可能映画化”乃在于技术与内涵的难以协调:人物心灵的蜕变是缓慢细腻的过程,但偏重心理描写会失于沉闷;一旦仰赖技术,又会因为太追求视觉效果而削弱其精神性。
顾此失彼便是很多改编电影所面临的问题。
这类取自漫画的真人电影已快让我厌倦。
虽然下载了《虫师》,却不抱多大期望,据说改编得面目全非,这是意料之中。
其实,一种已经证明成功的艺术作品,何必再用另一种艺术改头换面重新表现呢?
也许导演想把钟爱之物变成自己的作品,然而遗憾的是,任何一种转换之后,原先的作品都将不复存在,他最终占有的只是一件别的东西罢了。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82.html
电影的副标题叫做——除妖总动员加寻找自我。
不过非要从中看出点除了fans们热衷的主角之外的东西必须抛开这些表面。
恶魔是由前世的因缘而来,人在世就是要去斩杀困扰生命乃至肉体的妖魔鬼怪,将之一一除去,自我才能渐渐显现,寻找自我、完善自我、洗涤他人,救赎肉体到灵魂,都要归结到世世轮回的因果和恶念,什么一统天下什么为这为那不过是表象的借口和浅薄的表白。
记住只要心还在,经历斩魔的苦痛寻找到的才是自我!
(续集不会脱离这个方向,如果愿意导演在内心的情感深度上下点功夫会是另外的收获。
)
如果你较真来看这个片子的话,那还是建议你不要看了,缺点毛病一大堆。
不过你纯粹把它拿来消遣,那还是不错的。
1。
帅哥美女,妻夫木聪,瑛太,柴绮幸都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两大帅哥多养眼啊。
2,看完里面的妖怪,你就会得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力比较高深。
要不就是中国的妖怪有自知之明,知道法力不够,不轻易献身。
3,日本在拍妖怪这块,化装技巧不行,实在不堪入目啊!
4,打妖怪的水准和思路还停留在奥特曼时代,不得不让人一边看一边想起奥特曼,勾起儿时不少回忆,蛮搞笑。
所以笑着看看就好,觉得还是很有趣的。
“整个世界都背弃你、蔑视你,唯有魔鬼对你展露笑容,你选择言听计从,还是誓死与之周旋到底?
”看完《多罗罗》,写在萨丰小说《天使游戏》开头的这句话,又一次浮现在我脑海中。
我不是漫画迷,对手冢治虫不熟悉,《多罗罗》这部漫画更是没听说过,只最近连续看了妻夫木聪的几部电影,这是其中一部。
也许中国人被那些形而上的大片搞到感官麻木了,我对这部日本所谓的大片的场景和音乐并没有特别感觉。
但这个故事感动了我,一个儿子找回被自己父亲献给魔鬼的48个器官的故事,在这个魔幻故事中,每个人都面对着不同的抉择,但同样的艰难。
百鬼丸: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他,他是追随魔鬼成为不死之身,还是与魔鬼周旋找回真身?
多罗罗:是跟随真爱,还是坚持报仇?
醍醐景光: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还是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
每个人都做了自己的决定,即使有些决定在观众看来是那么不可接受。
——这是一个关于艰难选择的故事。
妻夫木聪在这部电影里无数次特写镜头中出现的忧郁英俊面庞,这与他在《泪光闪闪》中的亲切温暖和《恶人》中的敏感木讷的形象塑造完全不同,满足了类似我这种花痴观众的心理需求。
其实之所以会看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手塚治虫大神的名号去的,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是冲着柴崎大姐去的。
关于手塚治虫,我想完全不用介绍了,这位日本漫画的奠基人,他不仅仅开创了日本的动漫产业,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我想我们80年生人多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他作品的影响,《铁臂阿童木》、《怪医秦博士》、《火鸟》……当然还有这部《多罗罗》,都曾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犹记得我上小学时学弹电子琴,第一次上台给大家弹奏的就是“阿童木”的动画主题曲呢。
至于《多罗罗》,我则是通过一本别人赠予的一本旧连环画上认识的,不过仅有一本,不全,所以没给年幼的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只是当时觉得这故事“好看”,在那时的我的心中似乎对一本书的最高评价也就是“好看”二字了,也难怪,这种与鬼怪战斗的故事总会受到少年的喜爱。
后来真正接触这部作品还是通过PS2上的一款同名游戏,这是一款类似《鬼武者》的动作游戏,素质一般,手感差强人意,不过当时的我没其它游戏可玩,也就饶有兴致地玩了这款游戏,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还因为这作有中文版,能看懂剧情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
我有个习惯,玩一款游戏时总喜欢了解与之相关的东西,比如背景、相关文化等,所以玩了这个游戏我也相应地看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东西,包括手塚先生的原著(这个我承认,并没有完全看完,只看了约2/3,汗!
),觉得这部作品还是很有意思的,但对其并没有太深的感情。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作品也就慢慢被我抛之脑后了,直到不久前看到这部电影DVD版的出现。
纵观《多罗罗》的剧情,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无非男主角百鬼丸为了取回自己被恶魔夺去的身体的48个部位,而与48个恶魔战斗的故事。
这个曾经非常吸引少年眼球的故事如今已有烂俗的趋势,后来的似曾相识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做成动作游戏还好,每个魔兽就是一个BOSS,你所做的就是不停地杀怪发展剧情,让玩家体验战斗所带来的快感,只要手感不太烂,画面别太渣,有手塚和SEGA的名号,再加入一些原创的系统,最低限度保本应该没问题。
然而要拍成一部电影,如何在有限的2个小时之内将这个漫长的故事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本非那么简单,如果要求更高一些,要多赚票房收入,或者走艺术路线拿个XX奖之类的,那就一定要下些苦工了。
从电影的表面来看,该影片的投入不小,日方竟耗资20亿日元,由知名导演盐田明彦执导,演员阵容也颇为豪华,男女主角分别由当红影星妻夫木聪和柴崎幸担当,配角里面也有瑛太、中井贵一、土屋安娜这样的知名演员,武术指导也请来了程小东(其实我想说“黄金甲”打斗场面很渣)。
这样的大手笔充分表现出了日本人对于手塚治虫的敬畏,而这部片也被誉为“众人期待了40年的真人版电影”。
而实际情况呢?
就本人的观感而言,影片的前半部分相当不错,节奏紧凑,铺成得当,很是吊人胃口,让人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影片从乱世中的醍醐景光为了统一天下甘心接受和魔兽签订契约,将自己儿子身体的48个部位作为代价出卖给恶魔这段开始,中间穿插了百鬼丸的成长以及多罗罗对百鬼丸的追随,二人开始踏上了与魔兽战斗的征程。
这一段安排得不错,特别是借琵琶法师之口道出百鬼丸的成长,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用一种旁观者的语气讲述这个悲惨少年的遭遇,似乎更能让人对百鬼丸产生同情,更能勾起人们对多罗罗斩魔之旅,更确切地说是自我重生的经历产生兴趣。
然而影片的中段就开始变得松跨跨的了,甚至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情节也只剩下简单的杀戮和漫画式的对话,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让人很是失望。
特别中间那段与“人皮怪兽”战斗的桥段,怎么看怎么像特摄片,看来日本人始终摆脱不了“凹凸曼”情节啊,这出现在这种高成本的电影中实在是搞笑,那特效也太那个啥了,太那个“陈凯歌”了……到了故事最后,程式化的决斗场面,实在提不起人的兴趣啊,特别是一些武打处理上,简直有让人笑喷的冲动,看着多宝丸(瑛太)被断刀误杀的桥段,我再也忍不住了,笑瘫在屏幕前。
而与最终BOSS醍醐景光(中井贵一)的决斗也太搞笑了,明明都胜负已分,早该翘脚了,但导演非要安排他说完最终的台词,对主角百鬼丸进行一番忏悔,然后交待后事了才爆掉,还能再俗些么?
原著这里应该表现出一种激情和大义啊,然而影片结尾这种气氛却半点也感觉不到,唉,失望了,完全没有手塚先生作品的神韵啊。
虽然故事没有太多让人玩味的地方,但影片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比如说电脑特技作为一个卖点,的确有不俗的表现,有些画面还是相当美的。
就镜头的整体感觉,我觉得和《百人斩少女》差不多(国民彩主演的,讲述一个少女杀手的故事,整部影片还算差强人意吧,冲着国民彩都要看口牙呀呀呀……),这种忧郁灰暗的色调我比较喜欢。
我个人认为影片另一个最重要的看点就是由柴崎大姐扮演的多罗罗,虽然多罗罗从原著中的一个正太变成了影片中与百鬼丸差不多大的少女,但多亏了柴崎幸优秀的演技,为这个人物赋予了许多活力。
话说这种活泼可爱、又带着几分假小子气、大大咧咧的女孩很是对我的胃口,印象中这还是柴崎第一次扮演这种角色,不过确实拿捏得很到位,无论动作还是表情都相当传神,这让屏幕前的我不住叫好,这或许也是我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收获吧?
另外还有人认为男主角妻夫木聪才是影片的一大看点,虽然我承认这小子是有点帅,影片中也频频耍酷,但男人眼中无帅哥,自然不会认为他是多么大的一个看点了,凑合吧。
后来据说通过此片传出了柴崎幸和妻夫木聪交往的绯闻,这让我无不痛心疾首啊,多好的一朵鲜花又插在牛粪上了啊?
(被暴走的妻夫木聪FNAS口水淹没,相对而言,我对他这个奇怪的姓氏更感兴趣==)其实瑛太本身还是很帅的,看过他好几部日剧的我得出了这么个结论(不过《交响情人梦》中那个单细胞的黄毛小提琴手除外),但说实话,这部影片中他的造型确实够傻,基本与“帅”字绝缘,他根本不适合演古装啊。
而土屋安娜的出现则让我稍感意外,《下妻物语》中的她是多么漂亮啊,而这次居然饰演了一个老妖精,妖气十足啊,不过即使是怪兽也是个美兽啊,随后我又随手查了一下她演的一些片子,这才发现,她原来演过不少这种妖气十足的角色啊,当真是一朵妖艳的罂粟花么?
啰啰嗦嗦谈了这么多,发现真正的影评部分并没有多少,貌似说了不少无关轻重的废话,看来这非常不好影评习惯要改啊。
其实是这部影片要说的东西并不多,于是我就用废话来凑字数了。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影片,那就是:“看上去很美,这是一部地道的商业片,没什么营养,不过对于看过原著,喜欢日本电影,喜欢动作片,或是喜欢柴崎幸、妻夫木聪的朋友们来说,这部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对于普通观众,就当无聊打发时间的工具好了,相信你也能从中得到些许的快乐(因为特摄怪兽那段实在太搞笑了……)。
BLOG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c527c01000beb.html
看過手冢原著漫畫。
對比電影版一開始百鬼丸的“三無”(無口無心無表情),漫畫里的百鬼丸還是相當有感情的(而且完全看不出雙眼盲目)不過我更喜歡電影版的改動。
更符合劇情。
在沒有取回自己真正身體的時候,自然不懂得理解人間各種各樣的感情(讓我想起《空之境界》里的藤乃)。
隨著身體的逐漸取回,感情也漸漸取回。
妻夫木聰飾演的百鬼丸前后表情的變化最高!
柴崎幸的多羅羅跟原著漫畫相差太遠,改動太大,幾乎成原創人物了,不作評論。
去年日本映画票房第二,第一当然是武士的一分。
哪个更好看?
我喜欢虹之女神,笑。
多罗罗和武士的一分完全走了两种路线,一个朴实敦厚,一个鬼神乱力。
对妻夫木毫无兴趣,可是歌曲很好听,这能不能构成看片的理由?
结果发觉也只有预告片那段好听,所幸片子不坏。
简单的故事,杀死一个妖怪重获身体一部分,投资虽大,场面也并不很精致,请了香港武指,到底还是不能和港片相提并论。
大半眼光落在柴崎幸身上,很可爱的小男生性格
一、故事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父亲甘心牺牲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换取无上的权力?
那是潜藏在心中吞噬一切的欲望,或者说,是不甘于被灭族的绝望。
为了延续家族血脉,一统天下,亲生骨肉变成了与妖魔交易的筹码。
从契约生效的那一刹开始,人性就已经淡漠,内心开始被黑暗侵蚀。
血脉、家庭、天下,全都被一个人的野心吞噬。
一个充满杀戮的黑暗时代由此刻开始。
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作为献给恶魔的祭品,本不应该存在于人世间,他的生,只是出于父亲的一念之仁。
因缘际会,碰上了巫术高明的养父,这条残破的小生命才得以延续。
已不成人形的他,从战场上的亡魂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终于被养育成人,踏上征途,寻回自己被鬼怪夺走的躯体。
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迷惑、仇恨、痛苦都被一一化解,转为生存的力量。
最终邪恶被人性所战胜,不再孤独的男孩也继续在找寻自我的道路上前进。
二、演员作为主角的两个青年演员对中国观众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饰演父亲的中井贵一却不得不提。
此人曾在多部武士题材的电影中担纲重要角色,饰演的常常是武功高强但却命运坎坷的武士或忍者,也曾在同为鬼怪题材的《阴阳师》中出演大反派,演技称得上炉火纯青。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双锐利的眼睛,如两点寒星,透射出隐忍与坚决的气质,再加上干净利落的动作和浑身散发出的冷静气势,使其成为当代演绎此类角色的不贰人选。
相形之下,年轻的男主角演技略显生涩了一些,不过那张笑起来嘴角微微上扬、略带稚气的脸还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再加上武指设计的那些夸张绚丽的动作和后期的剪辑,使他对这个角色的诠释也并不令人失望。
女主角是个标准的漫画人物,从长相、表情、语气、动作直到个性无不充满戏剧化的夸张。
但正是这种脸谱型的角色,却给阴沉灰暗的影片带来了几许阳光和活力。
令观众和男主人公一起在灭妖惩奸的道路上缓一口气。
三、电影有了良好的故事结构和出色的演员,影片本应该拥有更强的表现力度,可惜一加一有时并不等于二,再好的演员和原作,在不够恰当的剧本安排之下也会流于平庸,这部电影就遇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片节奏略显拖沓,花了大量的精力来描绘千奇百怪的妖魔,使中间部分变成了一场“日本之鬼”的介绍演出,鬼怪的出场力求凸显恶心与恐怖,过多的特写镜头不但不能表现出主人公的勇武,反倒暴露出鬼怪制作的纰漏,使这一部分显得极不真实,仅仅成为漫画书的翻版。
与其这样,倒不如纯粹利用电影语言的力量,用镜头和光线来营造真实恐怖的气氛。
导演的功力在这里显得有所欠缺,令人遗憾。
如果说影片本来想表现出史诗般的战斗历险故事,要把这样的平庸之作算作成功就有些困难,但若仅作为一部充满视觉刺激的娱乐片来观赏,它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
对我来说,即便有许多不足,作为向手冢治虫大师的致敬之作,本片也还值得一看。
ps:刚刚大概搜了一下,发现妻夫木聪原来是最近被各界看好的日剧新天王!
以前居然完全没听说过,看来我真的已经老了……稍微检讨一下……
这是手冢治虫大神漫画大作的真人电影版,导演是有过《害虫》、《黄泉路》和《金丝雀》等多部优秀作品的盐田明彦,而演员阵容更是强大:妻夫木聪、柴崎幸、瑛太和中井贵一。
不过电影拍出来有些失望,除了发现妻夫木聪真的很帅还有隐藏的同人YY点之外,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
首先,怪物做的太潦草,那个巨龙什么的还以为让我回到了70年代的恐龙特急克塞号,程小东的武打设计也显得黔驴技穷,没什么新意;其次,虽说是在《指环王》的新西兰外景地取景,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恢弘壮阔的背景,如果不是看到介绍,我还以为就是在日本某个山头拍的呢;还有就是我知道是为了表达旅途和斩妖除魔的艰辛,可是为啥一定要帅哥美女的脸上身上都脏兮兮破烂烂的,不搞得清爽点增加点美感啊。
RP之处在于电影的一些让人YY的萌点,比如瑛太扮演的多宝丸看到妻夫木聪的百鬼丸第一句就是:去我家吧。
(两个帅哥啊,看得我星星眼)整个故事里柴崎幸扮演的多罗罗都是男装扮相,最后也哭着说:我不做女生,我会一直是男生。
结果妻夫木聪诡异的笑着说:正合我意。
(我一下子倒塌了,原来百鬼丸哥哥你的确是有这种嗜好的呀……囧rz)其实我没有看过手冢大神的漫画,也就不好对改编的情节做太多的评价,但是我还是喜欢这种日式的鬼怪除魔故事的,尤其是杀掉一个魔物就换回自己的一个器官这个设定我很喜欢。
一直很喜欢日式魔怪的感觉,很有东方色彩,多半都是有情有义的,而且涉及到心理恐怖的因素要远远的超过欧美的妖魔鬼怪。
电影里也能看到导演的矛盾,一方面在一些画面视觉效果上做得很有B级片Cult电影的感觉,比如弗兰肯斯坦式的装置,百鬼丸每次换掉的旧器官,一些镜头可以做得更有邪典电影的风范,但是另一方面受“大片”内容的限制,盐田明彦不得不又费尽心思表现一些壮阔宏丽的好莱坞式景色和动作场面镜头,找不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就使电影显得不伦不类,两头都不讨喜。
看这个片子的唯一感慨。
哈哈。
很早就下载了。
试了几次也没看完中井贵一做交易的那一段,所以一直没有啥。
今天实在无聊,一个人在家就耐着性子看完了。
除了开头和蜘蛛精斗的那一段有点水准,其他的打斗场面都太搞笑了,还是奥特曼的水平,完全没有进化啊。
特技和新龙门客栈无法比,故事铺陈比一般港产国产武打片也还要差,妖怪也缺乏想象力。
唯一支持我看下去的就是小7的美貌了。
真是漫画式的美貌啊。
开头酷的时候更不错。
片尾又退化成邻家美貌温柔的小孩了。
唉。
和瑛太比,才会觉得个子可能不高,不过没关系,看脸就好了,长发造型不错,经常摆个pose,秀下无敌侧颜。
哈哈。
演顾朝夕的那位看硬照和截图好像和他长得很象,个子也更挺拔些,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大红。
不过我还没看过逆水寒,对演技无从知晓,或许应该下载一下。
这片有下集吗?
多罗罗2?
再看看美貌,发发HC,也是可以的。
哈哈。
片子最喜欢的还是主题曲,没看过大神的原作,就真人版来讲感觉也就一般般吧
有些CG场景比较僵硬,整剧太说教了。节奏感也差,重点也乱七八糟,就是风景还不错。。。
到后面完全看睡着了……
柴姐用力过猛地飙演技却无法阻止聪聪小受气质hold住全场,一点都不悲催甚至颇为喜感——话说那些假肢变成真肉之后不是更容易被妖怪吃了吗?
做作的女人。和我的男人。
中规中矩
看老黑白片看得有点目光呆滞的时候,找来刺激一下视力,效果和色彩不错,CG技术挺成熟,但是实在太长也太猪了!可能认为观众都是小孩子,解释又解释,冗长拖沓!
动漫or电游赶嚼 ~
妻夫木和柴姐啊~~~哎~
多一星给柴崎幸
跟漫画和游戏比还是感觉差多了
柴xiao幸深男孩子真是可惜了。。。
盐田明彦怎么会拍这个。。
AsianDVDClub
拍得不好。特效很一般。故事也拼凑改编的很仓促。
要用多久才能寻回自我?
比同名游戏烂多了
忧郁少年+男人婆+CG+因CG耗费过量资金而用奥特曼怪兽救场的特摄片。。。-____-!
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这个片子。
还是很有爱的,看妻夫木聪和瑛太是兄弟什么的,还有柴崎幸~| 场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