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演员,熟悉的套路。
唯一的亮点是导演终于不在饰演接盘侠了,直接当了把原配,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汽车撞死的命运。
女主角在老爷们儿被撞死后立即开启了仙人模式。
包容能力加100,体力加100,智力减100。
我估计编剧是于丹的粉丝或者是学生,甚至有可能剧本都是于丹改过的,
这部剧,个人认为女主角表演痕迹太重,她的笑,她的哭,她的方言,女主角很擅长这种表演,相比与其他之前她的剧,我认为没有更进一步,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部剧,表演节奏太快,一部剧将一个女主角从少女到少妇到中年妇女到事业有成全部包含其中,人多事情没有表演充分,有点感觉走流程。
当然我认为这部剧表达的乡村情感很真实,乡村的环境,生活条件,邻里关系,乡村人的质朴,有啥说啥,简简单单,不想现代剧的勾心斗角。
这个电视剧想传达的是什么?
丧气?
倒霉?
负能量?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女人,被男人救了就死活要嫁给他,然后这个男人死了,这位女人周围又多了一堆围着她转的男人?
那她当初为什么被退婚?
明明自己干男人的活也干不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被别人碰瓷了反而还要给人家钱?
想表达什么?
鼓励碰瓷?
鼓励做二癞子?
普通的家庭伦理剧婆婆妈妈我都忍了,这个电视剧让我忍无可忍,我妈还非要看,看的一直叹气,心里难受,这是什么东西?
老人家一把年纪了,信任央视才来看央视的电视剧,什么东西都能在央视播出吗?
老人家天天看的长吁短叹还劝不住,请问这部剧宣传的是什么?
完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为什么要播出来?
请问是编剧还是主角和央视有关系?
之前的电视剧我都忍了,就这个我忍无可忍一定要把豆瓣下回来给个极差!!
给这个电视剧负分都多了!!
什么东西?!!
智商堪忧的片子,看了十几集就再看不下去了。
原来,央视一套首播时,是因为我老爸特别喜欢看中央一黄金档的电视剧,我也跟着看。
《岁岁》首播时,当时跟着看,我也就大概看了十几集,只记得个大概。
最近怀旧又去重温一下,然后看了十几集再看不下去了。
男主兼导演,王长安,我真是觉得他哪哪儿都不对劲。
本来这部剧讲乡村剧,人人都说标准普通话,为了现在大众收视也可以理解,但是男主真是一个特别理想化的人物,虽说他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时候他对着其他人,一些农民说的话都是文邹邹,一点也不接地气。
男主的事也就这样,关键是导演设计的一些情节让人觉得太刻意,观众看了难受。
比如长安过年前被拘留,老娘在村口盼望他回来,老二和媳妇、女主刚领完猪肉菜年货啥的,就听说老娘在村口摔倒了,这三人急忙跑过去,就把条子肉搁门口,让狗叼走了,我觉得你们已经到家门口了就把肉放屋里不行吗?
而且老娘摔倒了,不用三人全去吧,老二长全去不就行了,关键二媳妇和女主都怀孕了,天下大雪,老娘都摔倒了,你俩怀孕的女的咋就不怕摔倒呢?
回到家后,二媳妇在门口发现肉没了,回屋里再问其他人肉咋没了,不是你都发现肉没了还不把篮子拿回家里,还在门口放着?
其实后面还有不少这样安排的强行剧情,让角色强行降智,毫无逻辑,全是bug,满满的槽感。
我看到男主长安死的时候就再看不下了,不是他死了有多可惜,而是死的太离谱了,男主长安骑自行车送学生去县里上学,学生刚进校门,男主转头就被车撞死,这个画面让我看的满脸黑人问号❔????
那是一个学校门口,就剩男主一人在门前,突然就来了一辆车,看样子还是一个军队用的那种老式吉普车,也符合时代背景,但是这么宽的一条路,中间是男主推着自行车刚在转身,你这辆车就不能往旁边开开,转弯没有,减速没有,直直的,正正的撞向男主,这真就是把观众的智商狠狠地摁在地上摩擦啊!!!!!
这就是导演(男主)没想好咋让他这个角色下线然后强行让车撞死,强行专场到家庭联产承包分田到户,连家里人,女主对男主突然去世的反应都没有,真是突出了一个草率。
这真就是尼玛一个大烂片!!!!!!!!
央视一套黄金档曾经播出过那么多的优秀电视剧,我真想问问导演你是有啥关系,能在黄金档播这么个烂片?!?!
有三个特别郁闷的片段。
一个是长安考上大学不去。
你付出那么多去考,为啥不去,不去你干嘛考,占用名额。
读完大学再做社会主义贡献也行啊,你家那么穷,也得为自己家里人考虑下吧。
圣父过头。
第二个是,长青他儿子不愿意叫突然冒出来的长青妈妈,柿红直接给人一巴掌。
我寻思你要是被人养了十八年,突然出现个陌生人要你叫她妈,是个人也不会叫啊。
你都十几年不管我不照顾我,出来就要人管她叫妈,正常人谁会叫啊。
柿红还给人一巴掌,简直智障。
考虑人家小孩心理了吗。
圣母第三个是,柿红女儿明明考上大学不去读书,把通知书藏了说自己没考上。
想在农村种地。
我天啦完全被编剧惊呆了。
读书和种地难道不能共存吗,她去读个农大出来也行啊,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啊。
为什么一定要凸显她为了农村做贡献连书也不读了,是智障吗。
雷点太多。。
不想回忆
这剧拍来就不是给玩豆瓣的人看的,受众不是你们,大多都是跟着家长们看的,你们是不会理解的,中央电视台就是播主旋律的地方,我父母看的入迷,我爸就是那个时候高考的,没考上,就出去打工,有自己的工程队,大炼钢铁,饥荒,文革,工分,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所以这打一分的,都是跟着看没什么发言权,我也是跟着看的,但是打三星
每次看到这种立足农村的题材总会觉得能看到一些好的剧,比如白鹿原比如平凡的世界,但是可惜,很多都是一些假大空的立意,披了个幌子最后结尾强行上升高度来体现这部剧的内核。
回到这个电视剧,一个圣母一样的女主,在农村首先是一个“少女”,且不提这个外表,演技也实在不敢恭维,其次到了最后带领全村一起种柿子成功发家致富就很不合常理,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例子,但是这不能说明适用于所有的场合。
看了这个评分我讶异的是居然还能上4.
这部剧刚开始年代感真实性是有的,但是越后来越差。
你比如说他们村的人去打工那段,不存在的。
北方这边普遍出去打工迟,不是改革开放大家就出去打工了,我们村大概最早出去打工的是有个同学他爸,大概在98年左右才出去打工。
而且不存在去南方打工,那时候都是南方的来北方打工,因为那是做的重工业,南方没有发展重工业的。
你再说有一段他们做电商,时间分析上大概是2000年之前,那时候网络没有普及,电商刚开始的主流是百度单页竞价,所以就是说没有钱做不了电商。
后面的就更扯了,新农村在北方基本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以后也很难解决,土地越来越值钱大家不会说搬走就搬走的。
一般是买房,家里老房子不会丢掉。
至于什么办厂,国家会贷款几万块几十万,现在这个钱吧,做不了什么。
国家现在鼓励回家创业,但是百分之八十死翘翘。
三观不正!
安上个看似宏大的主基调,就以为怎么作都是对的!
我可爱的父母操劳半生,看着他们看这种剧,我心疼!
这感觉,应该很像小时候父母跟我们一起看剧,不小心看到亲热镜头时父母的心情!
生怕跟剧里学坏啊!!!
痛心疾首状。。
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正能量而正能量,硬要营造戏剧冲突,编剧没下限,各种道德绑架!
处处都是道德绑架!
一句“她也不容易”就赢了,一句“都是为了你”就赢了,一句“为了你死都行”就赢了,9012年了,还有这种东西。
看3分钟心里堵一次!
求放过我善良单纯的父母!
不要荼毒他们,瞎洗脑了!
我谢谢您!
(ps咋没有负分)
给父辈农村出身的人看特别有年代还原感,父辈们都天天追着央视一套看,我也陪着看,剧里面的细节,跟年代背景一直同步,不跳戏,13集的分田到户父辈们边看边说当年分田到户抓阄场景,14集交公粮也回忆起小时候跟父亲去交公粮,这剧看了差不多两遍了,第一次是我老婆看(90后)陪着看,第二次是我母亲过来玩在机顶盒找出来看(只出了28集)
放假陪爸妈,意外地觉得还行,角色鲜明演技在线,镜头也很有风格,剧情emmm起码能让我看进去。原来这部是柿红长安的夫妻店,简直王茜华专属农村励志玛丽苏剧,全村就女主最穷最惨最智慧最能干,最招十里八乡男人喜欢。为了强行命苦好好的角色都给写死了,每集都在咋呼呼,格局还是没撑起来。
好尴尬,好惊悚。
凭借女主村花小姐这么高的觉悟,编剧不觉得让她当个村主任太委屈她了吗?我觉得应该这么写。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听闻了她的故事,不禁青衫,哦不是,西服都哭湿了,主动请求辞职,让位于我们的村花女士,我们的村花女士说,我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你们这些旧社会的剥削者都去死吧!
内容我不想评论,客观上说节奏还不错,大小冲突一个接一个,除去个别地方没办法进旁白拖沓外,总体观感还可以,当然我也很想吐槽二三十岁柿红的满脸褶子和脂肪。总之,很少看这种题材的剧,没想象的那么难看,跟着我妈看了两集,我就一直跟着看下去了。
虽然有点强植入正能量的意思,但是也是一部挺有意味的成长型农村主题剧。大女主。
王茜华,烂片专业户啊,有人说不要用现在眼光看这部剧,说这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老人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每个观众都愿意被忽悠!
天哪!!!苍天,你告诉我为什么啊?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要放这样一个片儿,而且我妈还要非要看呢!乡村爱情十几,和这个片,还有娘道。。都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
女主的脸还挺亲切的。吃早饭顺道看的
跟着婆婆和妈妈看了两遍... 哈哈哈哈哈.....年轻戏很尴尬... 后面不错...很正能量...
和父母一起看的另外那个柿子是真的好吃
央八总播这个
看到12号,真是天天想看。想到了过去,我的童年,我的学习,我的努力,我的地,我的汗水,我的亲人,我亲人的汗水,那个,忘不了的土房……
陪妈看
炎炎夏日追完了一部农村戏,比一些注水脑残偶像剧后看多了!女主王茜华的农村妇女形象堪称经典!
陪我爸妈看得,边看边听他们吐槽说想跺导演两脚,把这个电视剧拍的这么苦,让他们两个忍不住红眼😂😂
打一星的你们有看过几集再来打分,OK?!and,不要总拿城里人视角看剧情,这片背景是农村,农村,农村。
故事很好,每天在追剧
不接地气
陪老妈看了两晚,挺不错的的啊
谁能拒绝大胖丫头的乡村玛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