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也不知道我的题目到底想干嘛。
各位观者请不要见怪。
下面我来说说这部电影:它的片名叫做《哀乐女子天团》,听起来挺丧的,又有国产网大的噱头。
最初这部影片本不在我的观赏范围,后来一个我很喜欢的博主推荐了这部电影,抱着剧荒的心态我点开了这部电影。
意料之外的,它竟然还不错。
《哀乐女子天团》海报其实我刚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在内心是犯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心想:什么鬼,又是个骗流量的网大。
当然,后来点开的时候它狠狠地打了我的脸。
首先,我先说说故事:五个女孩追逐自己的音乐梦;
恩,很传统的青春故事,大概有梦想的人都会唱歌然后,她们去唱丧;
恩,也很传统…什么鬼,完全不按套路好吗最后,她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好吧,套路还是有的…内心复杂咳咳,正经一点。
故事大概是这么个故事,但重点完全不在以上内容中。
下面我来说说重点:影片在青春逐梦的大背景下,讲述的其实是生与死的哲学问题。
我们如何对待死亡?
如何看待以逝的过往?
这都是这部影片想要跟我们讨论的东西。
在三个女生所接的第一个演出(就是砸场子的那次),她们对于这个行业充满了抵触和抗拒,拒绝交流,拒绝尝试,还差点把人家的骨灰丢了出去。
死者的手下内心崩溃…这大概是我们常人对待死亡的普遍看法,拒绝接收,觉得晦气,又或者离我们很远。
她们的第二次演出算是被赶鸭子上架,两组人互飙高音,然后被死者的挚友给打了脸。
女孩们估计是真的“无地自容”两次接连的失败让殡葬公司的老板发了飙,
“连给死人唱歌都唱不好,还当什么偶像”一气之下,让五个女孩都土豆搬家了。
可这句话让五个女孩有了新的认识,决定重新开始,尝试去接受这个行业。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渐渐了解:通过歌声,可以让人们专注于逝者的一生;带着他们美好的记忆回想往事,纪念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和彼此,认同的一切。
至此,她们似乎完成了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完成的对死亡的认识,直到方叔的去世。
这一段里,老板说帮方叔风风光光办场葬礼,刘翠给方叔唱丧开道,春花给方叔唱了他一直想听的那段戏,三个少女在最后的最后给方叔唱了一首歌。
方叔这个在片中看似可有可无的角色,却在他离开后,让所有人失了魂。
这大概就是影片里那句话:
“有些事平凡,却有意义;有些人渺小,但无比重要”说完优点,我再来说它的缺点。
《哀乐女子天团》虽然有了龙标,但也和其他网大有这些许相似的缺点。
比如,片面单薄的角色,奇怪的收声,演员的尬演,以及美拍画质的滤镜。
当然,瑕不掩瑜,所以这些缺点我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用一句我已经忘记作者的话来总结:我的死亡像是一场盛大的聚会,而死亡的意义就是聚会结束我不能再同你们一起离开。
敬往事一杯酒,让我们带着羁绊一路走下去。
哀乐女子天团有梦想,有情绪,有感动一个冷,一个暖,一个中性三个偶像派女子,为了音乐的梦想。
偶然与殡葬行业发生了交集,题材新颖,不脱于俗气青春片。
值得肯定的是借用这并不怎么高大辉煌的行业,却衬托出了音乐人的梦想,有一个舞台,就能够歌唱。
深入了解后,更加体会到这个行业的感情与牵绊,种种人与逝者莫不哀鸣的悲伤情绪。
但带给我们的却是逝者已逝,生者自勉,怀揣那昂扬向上的希望。
挚亲很少,遇到一个值得珍惜。
好片很少,遇到一部值得珍惜。
这个片子题材非常新颖,讲述了殡葬行业的一些规矩,包括好的坏的,优点和诟病。
当中那些杀马特的表演还真是大开眼界,做丧事时候一边看表演一边嗑瓜子,大概也是喜丧的一种吧。
剧中三个妹纸走投无路,电费都交不起才误打误撞进了唱丧这行,好在她们就唱唱歌不用哭爹喊娘,唱的也挺好听,关键颜值在线。
他们老板这人其实是个很牛的男人,是相当有想法而且能坚持己见的一男人。
总体来说,这片子拍了有点意义了,比现在一般的国内题材要深刻的多。
但这片就是又要讲梦想又要讲现实,有点忙不过来,有些特别正面的点也就隔靴搔痒了,还不够更加深刻。
比如有一场丧礼,貌似是同性恋不被接受而选择了自杀。
这个其实很隐晦,但把这说好了就会是个很吸引人的点,我就感觉隐约是那样,就结束了没然后了,该稍微再透一点再深一点,现在接受度没那么闭塞的,角度也会更宽广。
然后男主自己常说做这行晦气,女孩子做别的更好,别掺和进来。
我倒是觉得这行女孩子也干的挺好,因为看到过现在最新的家属观看遗体的清洁告别仪式,那个小姐姐做的很到位,他们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穿的很正式,正装出席给老人最后一次敷面膜清洁身体穿衣梳妆。
这样的告别,是件很认真很严肃的事,即使是告别仪式现场只有儿子一个人和三个朋友。
然后今年过年期间又逢亲戚家99岁的奶奶去世,参加了那几代同堂、宾客满堂的本地人的喜丧,吃了顿特别欢乐的豆腐饭,白事酒水还不亚于婚礼排场,全程三天的丧礼流程下来,全家连同近亲都疲惫不堪。
一年一场的两场葬礼下来,我也对死亡和葬礼产生了点特别的想法。
死亡,不可避免,就如同我无法选择出生一样,自然而然。
但做给活人看,其实意义不大,大多活人也就是求个心安,图个理得而已。
死者已矣,他们究竟是不是泉下有知我们并不可知,他们还是否会看到感知到一切我们也不会晓得。
我们为死者安排的后事只是我们力所能及所能给到死者的最后的一份体面,其实说到底,是给活人看也是给自己看的,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但其实我身边看多了生前人情单薄,死后哭天抢地的做派。
包括我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死亡到底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十几岁的年纪还不会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唯一会伤感的一件事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在当时丧礼上的时候,我就只是脑子一片空白和麻木,无边的麻木,麻木到眼泪都无力掉下来,最终仰头把盈眶的眼泪给憋了回去。
但当时开追悼会的现场,那些他们健在的时候,也没来看过他们几次的亲戚们简直哭的死去活来,还说哭越大声越好。
我到现在也做不来这件事,最多只能默默掉掉眼泪,真没办法那样去表现。
所以我自己一直认为,在亲人还健在的时候多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吧,比如孝顺父母、怜惜伴侣、珍惜挚友等,毕竟谁死了就是永远诀别了,或许还能活在活人心里,但活着的那个只能在漫长的年月中独自怀念了。
后来,终于懂了如何去爱,但想去爱去珍惜的那个人不在了,人生也不可重来,那岂非憾事?还有,最重要的是自己,现在到底是虽死尤生,还是向死而生呢?
怎么算活着?我以前也没想太明白,现在也还是没完全明白,但觉得我活着一天就多享受了一天,多看了一眼世界。
世界很大我很渺小,只要做我自己,享受活着的过程,好好对我爱的和爱我的人更好一些,尽力活的更好一点,这样就有余力再去做点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那就行了。
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还活着,但已经死了。
但寻死不是勇气,而是懦弱,真正的英雄主义确实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能热爱生活。
活着受苦比一死了之更加需要勇气和爱,勇气是去直面惨淡的人生,爱是为值得的人去保重自己。
所以,比死更需要勇气的是好好去活。
我们这行业跟别的不一样。
我们总不能每天盼着多死点人。
其实我们的目的。
就是想最大限度让死者的家属感到宽慰。
就像你们唱歌一样。
完成一个小小的梦想。
通过歌声,可以让人们专注于逝者的一生,带着他们的美好记忆回想往事,纪念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和彼此,认同的一切。
胡莱。
咱能不能别在这闹。
至少给行业留点脸。
这电影同样讽刺了一些不明真相就乱报导的媒体。
你儿子是我送走的。
你老伴也是我送走的。
我当时还笑说。
我做这么多年了。
你是我第一个回头客。。
这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我们感动。
这也让我对网络电影有了新的看法,但演技一般,容易让人出戏,故事还是挺不错的。
本片评分挺高,这是吸引本宫看的一个原因。
但平心而论,本宫觉得还是谬赞了。
本宫评价一个电影,只看电影本身,并不会因为一部比多数网大有诚意就多给一些奖励分。
放到本片上来说,就是本宫并不会因为是个小成本网大而忽略明显的影片问题并给额外的分数。
本宫就是这么正直,请勿鼓掌。
专业歌手唱丧这个点子确实很棒!
但全片本宫也就只觉得这个点子很赞,真的也就这一个了。
本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剧作。
分开来看,每个桥段都是及格的,但整体来看就很不通顺。
首先,乐队女孩并没有陷入绝境,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她们的故事无法建立起真实的冲突,比如,为何来到殡仪公司?
为何又返回殡仪公司?
坚持梦想的女孩为啥与唱丧姐妹格格不入?
传统唱丧与她们的唱丧有何区别?
她们在唱丧中体会到的真情对演唱对帮助等等。
其实,本宫觉得故事可以这样写:三个经过音乐学院专业训练但眼高手低的女孩梦想成名,在一次次的唱片公司面试中屡屡受挫。
三个女孩中,主唱是富二代,她一直供养着乐队的开销,但突如其来的家变让她没了经济来源,三个女孩连酒吧都面试不成,以至食不果腹面临解散。
此时,急于招人的殡葬公司愿意接纳她们,为了生计,她们被迫加入了这个她们瞧不上的公司。
贴心的老板为了让他们明白唱丧如何做,就带他们到现场实习,春花姐妹惊天地泣鬼神声泪俱下的表演让三姐妹十分瞧不上,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接受这种嚎丧方式。
春花姐妹就如严厉但老师一样对她们进行了魔鬼训练。
但第一次上台,就遇上了大学敌对同学家亲人的葬礼,三个女孩硬着头皮上台,连滚带爬的完成了演出,主唱萌生退意,想带着伙伴离开公司。
好心的老板在饯行宴上的一番说话改变了她们对于唱丧的想法。
仔细思考后,她们决定留下来,并对唱丧方式进行改革。
(这里就可以进行一系列排练的串剪),在排练中,三姐妹与春花姐妹和老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改革后的唱丧形式变化多样,接到的订单档次越来越高了,公司的生意一天一天好起来,三姐妹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逐渐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她们把这种体会放到演唱中,唱出的歌曲就有特别的味道。
三姐妹在圈里逐渐有了小名气,但同时,主唱用赚来的钱给父亲还债,却被父亲不理解,父女关系一度恶化。
在一次表演中,某音乐人发现了她们,但条件是不许暴露唱丧歌手的身份,三人成为唱片公司的歌手,开始做出道准备。
马上就要进行首演了,而殡仪公司的老板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签订了要三姐妹在殡仪中表演,唱片公司坚决不同意,殡仪公司老板与客户交涉的过程中被失手推下楼梯身亡(或者没死,而是受了伤),三姐妹被制作人拦着没法出席葬礼(或者客户的葬礼)(这里要看需要体现的是诚信还是情谊),但最后还是突出重围来到现场并进行了演出。
但是,演出被录了像并放到网上,已经售出的首演票陆续有人退票,代言意向也被搁置,唱片公司为了降低损失决定停止演出。
原定的演出日期,剧场外冷冷清清,三姐妹坐在台阶上感到万分失落,就在三人决定放弃音乐之际,春花姐妹拿着扩音设备到来,并帮三姐妹搭起了街边演唱的场子,不一会儿,她们曾经服务过的摇滚乐队歌手们也前来助阵,一场露天的演唱会迅速聚集了大批观众,一曲过后,三姐妹坦诚了唱丧歌手的身份,并演唱了由她们原创的挽歌。
这场临时的街头演唱会在网络上迅速火了起来,唱片公司也利用这一话题直接将她们包装出道。
就在她们迅速上升的时候,主唱的父亲突然病危,病床前,父女俩冰释前嫌,约定葬礼。
葬礼上,她们演唱着亲手写作的挽歌送别主唱的父亲,感恩在亲人,感恩朋友。。。
以上是随手一写的,很多地方并不好,但本宫想说的是,压力必须足够大,高潮才能足够高。
面对生命的最后一程,其实可以说的非常多,同样是借鉴《入殓师》,每个桥段必须相互连结,每个桥段必须对人物的成长成为足够的推动力,才不至于沦为说教的矫情,这是对创作通盘把握的水平,而本片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此。
而这是与成本无关的。
其实本片的卖相看着还是不错的,点子好,本身是一个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剧作,真实的情感。
希望如果任何人写关于音乐的剧本,请先对音乐有一定深入的了解,比如何为摇滚,何为摇滚精神,如果对某一乐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那么这种选择写出的剧情就必然流于表面,对剧情的推动,人物的成长并不会有什么帮助。
相关参考,请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入殓师》选择了大提琴,我就不再此赘述了。
本片中,本来三位姑娘是唱摇滚的,但突然就转向流行小清新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对音乐缺乏深度理解徒有其表的作为。
同时,本片中春花姐妹的首次唱丧本宫并不认为很low,水平还是挺好的,如果把春花姐妹写成那种哭天呛地的职业唱丧人,倒是会有更多惊喜。
本片同时还有很多次用台词解释行为和前史的写作,这是很差劲的写作方法,电影,要用镜头语言,而非台词语言来表达。
除此之外,表演、摄影、美术等各个方面,本片可以说毫无建树,充其量也就是个学生作业的水平吧,没什么好说的了。
总体来说,完成了,但白瞎了这个好题材。
拥有摇滚梦想的三个女生 机缘巧合进入殡葬行业为逝者唱哀乐 从最初的抗拒到后面真正为逝者“发声”--- 实现自己的舞台梦想 期间一幕幕的小事件反映出女孩们的心态变化、成长历程 更自然地表达出影片主旨-成年人并不是只做自己喜欢的 那些平凡的普通的但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更有“魅力”这部影片是很棒的网络电影,每位演员都很有代入感、演技在线用心 期间的每一场葬礼每一首歌深入人心 虽然剧情不那么复杂,表现方式等都恰到好处 强烈推荐看这部片子的朋友们用1.25倍观看 效果最佳💗
没想到一部网络电影拍的这么好,比大银幕的那些大投入电影好看多了。
初看还是看名字吸引来的,题材新颖,只是切入点和载体不一样,但核心表达青春励志梦想的主题亘古不变;虽然演员演技不怎样,但青涩与率真还算符合主题,不会出戏;剧情整体流畅,虽然导演技巧还欠成熟,但把控节奏,能让人代入看哭的能力非常不错,前期愿意唱丧歌的波折、无奈、冲突还可以再深化,增强说服力。
本剧很欣喜没有加入与主题无关的狗血爱情,全部围绕梦想成长,这个不错。
还有那个年轻人叫周天宇丧礼的那段,拍的最好,也处理的最好,没有画蛇添足的交代死者生死的原因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与恩怨,而是紧紧围绕这份情感的表达,因为它们本来就与主题无关,我们要的就是那份纯粹的情感,无需知道也无需纠结理由和原因,只知道这份情感是否触动内心就行,这样处理后,最终结果也非常感人,效果很好!
还有就是全片的歌曲配乐选的很好,很有代入感,有两首歌,应该值得收藏:小小梦想和朋友,别哭。
总体来说,很惊喜、很满意,很触动,很感人,诚意满满,积极向上,满满的正能量,比一些垃圾大片好太多了,导演再经些岁月磨练应该成就很大!
强烈推荐,因为看的时候,我眼泪都情不自禁的流出来了!
强烈推荐大家看!
也非常值得一看!
晚上八点。
我和我妈百无聊赖,点开一个又一个爱奇艺里头的电影,看了不到五分钟,又一个又一个关掉。
看到“哀乐女子天团”时我没做停留,也没抱期望。
我先入为主,仅凭着片名和海报,便将它定义成烂片。
但是我妈很兴奋,觉着这名字念来很有感觉,应该不错。
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点开了电影。
面生的演员,生涩的演技,奇怪的强调,还没展开的剧情。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有些尴尬,没法让人提起劲头来,我靠在罗汉床上,依旧是百无聊赖,想着,不如睡觉。
但,紧接着剧情展开,一个个人物性格逐渐鲜明,一个个支线逐渐饱满。
我坐起身来,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知不觉入了神。
追求梦想的三人在出入平安唱哀乐,这将近一小时的戏,拍的很好。
不落俗套,感情真挚。
我时不时鼻头发酸,眼眶发红。
这时候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物个性,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跳。
我尤其喜欢刘翠,这姑娘侠肝义胆,爱恨分明,嗯,是条好汉。
最喜欢的片段是第二场葬礼上,刘翠和山山明着斗歌,你高,我更高,互不相让。
这场戏演员们表现得相当出色,我在她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倔强,看到了年轻的一冲动就不会考虑后果的自己。
第二场葬礼上,伴随着鞋跟与地板相碰的清脆声,男主唱登台,扫视台下,说:“兄弟,还记得吗。
”几个人默默站起身来,摘掉胸前的白花,走上舞台。
看到这一幕,我抽了抽鼻子。
第三场葬礼,那个被死者妈妈推搡的男人,没有进礼堂,他默默地笔直地站在门口。
死者父亲在读死者的遗书时,默默跳过了一段。
我没暂停,只看到那张纸上写了:我想念你,我不后悔,祝君好。
爱乐女子天团临时改了曲子,“朋友,别哭”,随着歌声四溢,那个男人终于佝偻了腰背,泣不成声。
看着这些幕,我都抽了抽鼻子。
我很好奇那张纸上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暂停。
原来潜意识里,我已经接受并尊敬了影片中的人设,真相一定很痛,我不愿意强行揭开他们的伤疤。
我参与了他们的感情,对于事实本身,朦朦胧胧的也很好。
扣了一星,因为过于美好了的结局。
结尾的潦草了。
正能量是要有的,可这样生硬的美好,我接受不了。
总的来说,影片是很不错的。
或许演员们的演技并不算专业,可是我喜欢,我喜欢这份认真。
看吧,青春剧也并不是非得有爱情非得要爆点的,还有友情还有亲情还有梦想,这不就挺好。
难得的国产小成本佳片,颇有日本励志片的味道,笑点泪点都有,细节处理得很仔细,两声“走呗”,第一句急切,第二句无奈,把主角离开哀乐队时的心情表现得很好,男主老何的演的很好,把整部片子的立意拔高了许多,结尾处方叔的葬礼算是催泪弹,为别人办葬礼终有一日会轮到为自己人办葬礼,此时又要以什么样的心情做完所有的仪式难以想象。
但是结尾有点仓促,以主角三人组自我表白和为方叔献唱作为整部片子的谢幕让人觉得有些虎头蛇尾,感觉片子还可以有更深的立意而不仅仅停留在三个小女生的成名之梦的实现,对于人生、生死的刻画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做得很好,所以最后的结尾使得格调有些下降,但是难得国产电影可以做到这个程度,歌很好听,希望导演多多加油,不要被资本强暴,做出更好的作品。
比起砸重金的商业烂片真是好了千百倍!
音乐不错,人设不错,虽然剧情过于单薄,有些地方不符合常理,演员的表演还是非常的到位,对于现在各网大恶搞低俗风气中此剧属于一股逆向的清流,值得拿下四星半!
梦想需要追逐,有些时候也需要面对现实,这就是残酷的世界。
每个职业都值得被尊敬,每段感情都值得被原谅,导演在这些方面处理的非常好。
将一个追梦的青春励志和殡葬临终关怀的职业话题,特别清新的呈现了出来。即使借鉴了日影的风格,也很让人感动于这个片子的完成度。
网大届的清流
前面很花,后面有点失控了,感情戏有点莫名,最后又走向梦想,青春路线,有点失望,本以为是通过唱哀乐唱火了的乐团,那样会与片名更有相关性。其他乐队调度都很好,演技在线,尹菲刘迪演技不错。就是剧情有点可惜……
比那些瞎几把编的院线好看,也真的好笑,比闪光少女好一个海街日记加一集四重奏吧,就是网大好短噢,闪光少女到底凭什么我请问?
老派故事。过于简略
作为国产大电影,质量是超出一般水准的。刘翠的演员是表演最好的,秦勇的客串是惊喜,FTgirls,哈哈,是对应TFboys 吗?
过誉了,丧葬、哭丧、音乐是几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是做领域对对碰,还是做个人励志,从头到尾都没想好。所以,偶尔能看到几个有点意思的画面,但整体撑不住,好些戏没爆出来,根本就是一部迷你剧的体量嘛。
一部有龙标的网大?应该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网大,所以要看怎么比较了,和院线电影比,题材和创意有亮点,但完成度明显不够:1.有点悬浮,气质偏日系;2.主角群像,除了那个东北妹子,人物性格塑造几乎为零;3.事件没有足够有力的戏来支撑和铺垫,起承转合都很生硬,很多靠独白和歌曲抒情……但搁在网大市场,足够笑傲江湖。
对棚喃摩佬中国人讳言生死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生死所以往往会显得措手不及这部电影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想到《莫西干回到故乡》和《入殓师》
值得鼓励
它改变了我对于中国网络大电影的一些看法,网大届的一股清流!虽然制作规模还停留在一个网络电影的级别,但他的效果已经达到了院线的水准!更让人惊喜的是选材,我认为会打开内地电影的又一个类型,让市场找到新趋势。其实所谓的明星真的不重要,打动人心的才是就是好作品!
真就坟头蹦迪
27分在人生舞台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37分这个社会非常残酷,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机会,可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错过了它就会从你指缝中流走。47.30我其实一直都在你们身边,只不过用另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两首熟识的歌《感谢有你》 《朋友别哭》
网大,蛮赞的。
三星半。真挚加半星,音乐好听。
演技不行 太木了
让我想起了zone
之所以不low,是因为演员虽然长得一般,但演技都在线,还有一个原因是BGM给的对……
过度吹捧,很差,很匠气,逻辑不通,很幼稚,很垃圾。
多一分鼓励,剧本欠火候,综合能力不足。如果更黑色一点,更猛一点我会更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