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之甜,真是甜到心里啊。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觉得很一般,没想到看着看着就把两季都看完了,现在我为我的鲁莽道歉!
捉弄真的是个很奇妙的词,也许少年的我们都是这样才引起对方的注意的吧。
一开始,也许只是懵懂的悸动,想看TA脸红的样子,看到TA的不知所措就莫名的好笑,这点淡淡的情愫随着时间,不知不觉间,连心情都被TA左右。
一开始还想着换个花样捉弄,到后来,不论你做什么,这要稍稍改变语气,都好像是在捉弄TA。
原来TA也是这样,渐渐地习惯了甚至喜欢了这种感觉,少年的我们,真的是这样,单纯的喜欢上对方的吧~
可能我们现在都回不去这样的时光,可是故事最动人的地方,恰是当年那个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成为了擅长撩拨的西片太太吧~
太太的笑真的又暖又撩
今晚月色真美
太太也会害羞呢
跨越银河见你
终于牵手了
我在高木的评论下面看到有个打一星的,我去私信了人家一下然后被各种喷,真的如果只是凭个人喜好而忽略这部作品的整体质量就胡乱打分真的好吗,高木作为日常番,就算有人不喜欢也绝对到不了一星的程度。
评分很容易,只需要动动手指,不过如果有看动漫的人先看评论的话,岂不是会误导了大家?
我就算不喜欢某部作品,我也会根据它的整体质量评分,因为怕误导了别人。
1,2两季看完最感动的居然是这一幕
男主整整2季都在花式败北,最后只赢了一把却仿佛寂静夜空的一粟火花输了游戏,赢了人生直男恋爱指南。
好吧,首先,你要有一个,这么喜欢你得妹子。。。。。。。。。。。。。。。。。。。。。。。。。。。。。。。。。。。。。。。。。。。。。。。。。。。。。。。。。。。。。。。。。。。。。。。。。。。。。。。。。。。。。。。。。。。。。。。。。。。。。。。。。。。。。。。。。。。。。。。。。
青春果然很好呢,我的青春,我会觉得美好吗?
哈哈,没有呢…但是能看到我同龄的别人经历的青春,笨拙,逃避…根本没有高木同学跟西片同学这样,有那么多的时间两个人相处。
也不会两个人相处久了,同学的起哄…感觉到全片的温暖和爱意。
很多时候,我们笨拙的捉弄人的时候,常常因为周围人而把握不住分寸,弄巧成拙。
因此,很多的人也更偏向于偷偷藏起自己的喜欢。
我很羡慕那些温柔的人。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很伤人,有一次大学毕业之后,看到一个同学尝试写小说,他把我写成一个非常恶毒的人。
我才知道,原来我在别人眼里是那么的恶毒与讨厌。
我仍不是个温柔的人,基本还是跟以前一样,就稍稍收敛了自己的毒舌。
给我写纸条我很高兴 还给我写的话会更开心的一口气看完了两季的“西片太太”,高木很可爱,西片很呆萌,剧情很有趣。
我想,那么多人爱这个番,除了甜甜的剧情之外,或许是那或多或少被勾起的,青少年时期那青涩的爱情回忆吧。
说真的,小时候当喜欢上谁谁谁的时候,传达感情的手段还真的就是“捉弄”。
只不过跟剧里不同的是,通常都是男生捉弄女生,捉弄的方法也远没有这么甜蜜,甚至经常会把女孩子弄哭。
而那个时候的女孩子绝对不会相信,这个捉弄自己的讨厌男孩,其实只是因为喜欢而想要引起关注。
所以你看,爱情,可不就是始于捉弄么。
我想每个人可能都可以从高木和西片的日常故事里,找到那么1、2个瞬间,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个年华。
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每天上学,和同桌聊天,惆怅着考试,头疼着作业,跟好朋友一起聊游戏漫画,如果能和暗恋的谁谁“恰好”同路,那就再好不过了。
至今我还记得,趴在桌子上,扭头看向窗外,恰好可以看到一连梧桐树的顶部,树的那边是操场,有时候还能听见其他班同学上体育课的声音。
夏日的午后蝉鸣声特别大,天很蓝,教室里很热,老师的声音和风扇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总是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彼时处在美好时光中的我们,并不会知道那普普通通的刹那将会成为未来久久不散的回忆。
“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一定不会在夏天来临,因为夏天是最好的季节”,同时也很容易回忆起当时那段青涩懵懂的时光,这个时候,《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也就在这时出现在我们眼前。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改编自山本崇一郎创作的漫画,动漫在去年一月首次开播,就给观众带来了一波甜而不腻的狗粮。
如今续集再开,清爽纯粹的故事也就再度开启。
虽然动漫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24分钟里包含了三到四个小故事,带给观众一种新的体验和清爽的感觉,因为我们纯粹的初中生活的欢乐日常便是由那一件件单纯的小事组成的。
就连百度百科里的简介也这样介绍:““今天一定要捉弄高木同学,让她害羞!
”某所初中里,邻座女生高木同学总是捉弄男生西片。
西片为了反过来戏弄高木同学,每天都在奋斗着……高木同学和西片的全力“捉弄”青春之战就此开始。
故事里有两个主角,西片同学(男主)与高木同学从这个豪华的动漫标题不难开出,高木是一位擅长捉弄人的同学,而事实上,她只擅长(只喜欢)捉弄西片同学的。
最初的相遇只因一块手帕,而在班级里两人也是邻座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块手帕,两人的关系迈出了第一步。
见到高木同学手帕的西片第一次和高木同学搭上话,也正是这一次搭话让他从此过上了被高木同学捉弄的日子。
而我们的西片和高木同学的经历正像是我们回忆中那个青涩的自己在我们生活中的第一次都是在学生时期,第一次与女生讲话,第一次与女生发生简单的肢体接触,青涩的我们还不懂什么是恋爱,不明白当时那样的悸动有什么意义。
但,当我们经历过后,回过头再看这样的青葱时光,定会有深切的共鸣与怀念 西片便是当时的我们记忆中那个初中的我们还不懂什么是恋爱,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与女生讲话,第一次与女生发生简单的肢体接触时那份悸动有什么意义。
初中阶段是个奇怪的时期,(高木)女生表现早熟端庄,(西片)男生表现青涩单纯,回想起当时懵懂的自己,对待女生表达出来那份羞涩的好感而无动于衷,有好笑,也有惋惜。
心里是多么希望当时有个女孩能引导自己走出那份懵懂的岁月,开始第一段青涩的恋爱。
高木同学便是现在的我们希望当时懵懂的自己所遇到的女孩,而这份简单的梦想便交由西片帮我们实现。
当高木表现对西片的好感时,不是西片feel不到,只是初中阶段的男生通常带有些许自卑或不自信,不明白那份奇怪的心动有什么意义,便用“高木同学又捉弄我”这个理由来掩饰那份青涩的悸动。
西片也说“一对高木同学心动,就肯定没好事” 曾经的你我回到作品中,尽管说是捉弄,其实是高木同学看穿了单纯的西片内心所想罢了,而之所以想要捉弄西片,因为喜欢西片害羞的样子,当然也喜欢西片。
于是,整天想着报复和带着谜之自信的西片同学便显得又傻又可爱,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高木同学总能以压倒式的实力碾压西片同学取得胜利,而西片总时无法反击成功,只能整天脸红。
除了日常校园生活,高木同学也是个性格活泼可爱的普通女孩子,她会在狂风中大喊中二的台词,会在夏天带着西片去黑暗的隧道里探险,会占卜西片和自己的事情,也和西片毫无目的地聊天,然后撩动西片的心弦。
不仅如此,高木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心思:会故意不骑自行车,只为看到西片烦恼时的表情;会故意与西片相遇,为了能在西片生日时送给他礼物;会“利用”西片一次次的心动,赢得游戏;也会在受到西片会心一击后,小鹿乱跳的脸红。
而这,都是为了能够捉弄(陪伴)西片。
像这样校园里的青涩关系,互相不说破,关系却又恰到好处、甜而不腻,也正是说明那句话,“天在将黑未黑时最美,爱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而在动漫第88话时,在箱子游戏后,高木同学自己也说“这个游戏的结果,就像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觉呢,西片放的东西很好猜,马上就能猜到。
我放的东西特别好懂,一眼便能看出来,但西片却完全看不见。
”
夏祭中的你我西片邀请高木同学一起去夏祭(约会),虽嘴上不承认,还拿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但依旧在游戏后,送给了高木同学一份礼物。
当高木同学和西片走散后,两人都互相寻找着对方,想着把这份一起看漫天烟火的情景成为彼此的回忆。
最后看到西片找到高木同学,烟花表演便停止,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失落感,因为西片已经帮我们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最感动的便是,在漫天璀璨时,自己努力奔向那个自己喜欢的女生,而她也奔向自己。
此时,世界的花火已不再重要,看到你的那一刻,就连光芒也没你闪耀,这一刻我的眼中只有你一个人。
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说上那一句“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一定会去找到你” 即便烟花停止也不重要,人流涌动也不用害怕,我会寻找到那一个看似愚蠢的理由,用不娴熟的手法牵起你的手,满脸通红着带你走下银河。
真希望他们彼此会这样说西片:“即便输了千万次又如何,一次便赢到了你”高木:“当我喜欢上你的时候,你就从来没输过”在看完这部作品后,会高兴西片帮自己实现了愿望,也会为自己那已经失去的那段青涩懵懂的时光而感到惋惜不过,即便回忆很美好,但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祝福大家最后都能找到那个迎着全世界的火花奔向你的人。
每次观剧,弹幕都是大型的吃糖现场,一片一片的当场死去或者停止呼吸。
有的人期待的是那个始终若即若离似有还无的告白,亲吻,或者满屏弹幕“A上去,压上去”,怎么会有如此旷日持久不被捅破的窗户纸呢!?
有人喜欢有这么一个女同桌、或者一个男孩子坐在自己身边。
多少人的成长过程中相当长的时间是和同性同桌度过日复一日的学生时光,心思却悬在隔壁班的那个TA。
而有的人,只是对主人公能够上下学一起走路而心驰神往。
安静的小街道,安静到足够让两个小孩子肩并肩走路,从来不被打扰,最多是墙头爬过来一只猫咪。
女同学高木,男同学西片,配上扁平的同班同学甲乙丙丁,组成了这样一幅极致甜品。
西片(看似)木讷而不解风情,一门心思想要赢得比赛、停止被捉弄的局面。
高木则聪慧机敏,每每看透西片的心思,还总是主动加糖让西片的脸大红大红。
没有第三者,没有心机婊,没有见端倪而禁止早恋的班主任,没有摞满桌头的练习册。
只有西片和高木,哈哈霓虹剧里,学校是很常见的背景,之前看剧,总会想,他们真的是这样么?
直到去日本走了一趟,才发现至少有些基本“设定”是真的。
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随便走进一个动物园,我被萌死了,几个两三岁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对着fence里的兔子在唱歌,哈哈哈还有穿着统一,夹着画板画羊羊的中学生,完了还和饲养员哥哥交流一番,真是太可爱了,哈哈。
我也不知道我们在看甜剧的时候在看什么。
或许是缺什么补什么吧,五行缺糖。
可曾听说过有哲学家讨论过青春吗?
很少,青春,从来都是文学家的战场。
对于哲学家来说,“爱”才刚刚够一个概念的起点。
但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
刚开始看《高木太太》的时候,被弹幕节奏一带,“哎呀,这个西片就是逊啊”,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怎奈几集下肚,齁甜过后,望着漆黑的手机屏幕,细细忖来,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敢问,十二三五岁的时候,谁又不是一个小西片呢?
明明QQ头像闪烁时开心得要死,可回复一经由手指敲出去就老贤者似的云淡风轻。
明明已经知心知己交如莫逆,可现实里还是躲躲闪闪,生怕被逮到一点蛛丝马迹。
那时的我,既读不懂女生的心思,也闹不明白自己的行为逻辑。
反正就是被一些莫名巧妙的“羞耻”圈住,在保持原状的现实和面红耳赤的幻想中,就这样一天天地,伴随着小小的甜蜜和懊悔过了去。
“这就是青春吧。
”没错,我此刻正曲肘攥着拳,嘴巴张开,眼泪在眼镜两边汩汩地流。
要是我再有文化一点,想必也能锤炼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这样的佳句了。
“我当时怎么那么傻呢?
”——没办法,在孟婆汤没有掺水的情况下,傻才是我们的宿命。
回头一想,人类就是这样一种一次性的生命嘛。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过他的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
对个体来说,没有读档、没有经验、没有重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生命历程都是新的。
所以要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拥有一个三十岁老男人的视野,实在是强人所难——要不然怎么大家都想成为穿越者呢?
不过,人生的新也是分层的。
要说这其中最特别者,肯定非“青春”莫属了:蜕皮一般快速成长的身体、前所未有的心灵结构和情感体验。
可以说,青春是之后一切“新”的起点,它不仅塑形了我们身体的基础,也为各式各样崭新的情感提供了最初的形状。
这些情感中当然包括“爱情”。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所谓“初恋情节”以及与此相伴的“中年危机”,也不无道理——或许社会已经让那些人蹉跎油腻了,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或者说还没走出一开始的“青春”范畴。
“我真的喜欢高木吗?
”和高木聊完天,躺在床上回甘的西片或许会这样想。
在《蒲公英的约定》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真心;与你聊不完的曾经,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说实话,这问题也难为西片了,做自己情感的法官,去判断一种不同于友情,但又莫可名状的全新情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康德说,“直观无概念是盲的”。
其实西片不是没有概念,天天都看少女漫《100%单相思》的他,肯定知道“爱”“喜欢”大概是个什么,并且也能够在其他地方识别。
困难的地方在于,把“爱”和“自己”联系起来,给自己小鹿乱撞的心“命”一个“爱”之名。
这可不简单,聪明绝顶如俄狄浦斯也只能解开“人”之谜,而倒在了“自我”之谜下。
关于这个“确认自己情感”的难题,回顾我们自己的初中时代,不外有以下几种路径:1、勇就完事了,都听感性的,直接告白进入恋人状态,成为学校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2、全程朦朦胧胧,似有若无,徘徊于告白之前,有时甚至连告白的念头都没有萌生,揣着青涩和甜蜜的哀怨走完了青春。
3、被周围裹挟着做了决定,把“自己”完全交付给了环境、舆论甚至是昨晚刚看的一本轻小说。
4、确立了“自我”从而确认了“喜欢”和“爱”之情感。
这一部分人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们在一个普遍中二病的情况下竟实现了“自我”的稳态。
西片大约在第二条路径上,而高木则约莫在第四条,毕竟后者是拎得清“‘我’‘喜欢’西片君”的。
这里荡开一笔,说说“中二病”问题,不论哪一种中二病的定义都会涉及其中“不成熟”的“自我”因素,比如自我意志过剩、自我膨胀云云。
但正如前边所说的,在“青春”这一身体和心灵都在快速变化、成长的时期,不成熟、不稳定才是常态,成熟、稳定反而是变态。
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青春需要一种表征,那必然是中二病的。
“西片是个铁憨憨吗?
”经过前边的迂回,再回过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便多了几分审慎和宽容。
首先,西片的身体很老实,他无比真切地在那些血脉贲张和面红耳赤中通过感性感受到了“什么”。
其次,少女漫爱好者西片也知道“爱”“喜欢”之类的概念大致是个什么样。
然后,关键的问题是,西片还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稳定的自我,唯有在这个“自我”的审视之下,上边那些“什么”才能够被系到“爱”之上;唯有通过“自我”这个法官,那些“什么”才能被判断为“爱”,暧昧与朦胧才能被带到澄明的光亮中。
“我爱你”听上去很容易,但意识到是“我”在“爱”“你”却是一个复杂的历程。
在这一系统中,“你”相对简单,就是那个刺激得我脸红、让我心跳加速而又不敢直视的对象。
“爱”在这个娱乐、言情泛滥的年代,也司空见惯,不是难事。
关键就在于将前两者勾连、整合起来的“我”:一个自知的主体。
像诸如成熟、勇气等等特质,都可以说是从这个主体衍生出来的,是为该主体的表现和属性。
那么,更进一步,“自我”从哪里来?
有句名人名言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1)这便给我们提供了思考该问题的两个维度。
首先是“自我奋斗”,正如前边所说,在身体感性的层面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方面,人的外在躯体在走向成年人类;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层面,不论感性力还是理性力,都在朝着成年状态深化和强化。
也就是说,让西片再成长一会儿,等他长大了,长醒了,成人了,相应的,那个稳态的“自我”便会到来。
然后是“历史进程”,上一段提到一个词“主体”,这便是“自我”的“现代”表达。
换言之,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一个现代性“事件”。
谈及现代性不免有些西洋化,但这里也仅仅作为一个阐释路径,聊作一解。
在与现代相对的古典时期,“人”肯定是有的,可有主体吗?
大部分学者以为是没有的,那时“人”总是处在一种特定的依附关系中,不论这个关系表现为自然、上帝还是宗亲。
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现代世界开始一步步成型,与此同时,现代人也作为一种觉醒和解放的类型开始出现。
在思想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因为他比较早地将人锚定在“自我”这一侧而不再是像过去一样系于别处。
由此观之,不光而今的民主与科学受惠于启蒙方案,连情侣间那句亲昵的“我爱你”,也和数百年前的那些变革脱不了干系。
谁叫我们如今还生活在现代世界,是个现代人呢?
文首随口说了句: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
如果把人的成熟,主体的树立当作青春的告别的话,好像也确乎如此,哎。
为第二季最终话而写的完结感言,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
虽然发晚应该没人看到了ORZThe trick of affectionate teasing is that you win by losing. 作为校园题材作品的王道题材,“青春恋爱”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想必早已耳熟能详。
不论是你侬我侬的热恋,纯真无邪的初恋,牵动人心的虐恋,甚至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苦恋,乍眼望去仿佛所有关于浪漫的要素都已被无数经典作品探索完毕,几乎很难再开发出真正的新意了...然而对于“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的原著作者山本崇一郎来说,青春期恋爱不一定就是缠缠绵绵,你侬我侬;他在访谈中表示他更想展现角色的纯真无邪,并力求观众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享受高木和西片之间令人心跳不已的捉(tiao)弄(qing)。
毫无疑问,他做到了...“捉弄”这一词往往带着“欺凌”的意味,然而对于像高木和西片这样暗自相互抱有好感的人来说,善意的捉弄只会让他们的心走得更近。
因为他们知道对方的弱点(虽然西片只是自认为如此),底线以及真实的一面。
通过一次次机关算尽的对决,尽管结局已定,但看到喜欢对方却心照不宣的两人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加深相互的了解,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想必也会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毕竟他们的关系是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前进着,而不是拼命地维持现状...诚然,”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并没有什么需要深思的主线,它的主体是由无数日常小单元组成,然而正是这种平淡无奇的氛围,赋予了这个故事十足的共鸣感。
并不是所有人在青春时光里有着爱情的经验,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那些青涩懵懂的瞬间,在岁月的流淌下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足以令当时的我们兴奋地辗转难眠。
尽管我们因为诸多理由与那份邂逅渐行渐远,但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所回想起的年少追忆,自己那份曾认为不值一书的青春其实也是绚丽多彩的...是的,高木与西片之间有着我们早已忘却的单纯与羞涩。
我们虽然迫切盼望着两人能尽快迎来完美的结局,却殊不知那份浮躁的功利心态会使我们忘却过程的美好,那份虚惊一场的刺激以及如愿以偿的满足,需要时间的升华与考验, 毕竟未来早已注定...祝二人未来能幸福美满,早日“出千” (喂)愿打愿挨,情窦初开两情相悦.见证真爱,携子之手一世相约.
青春恋爱作为校园题材作品的王道题材,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想必早已耳熟能详。
不论是你侬我侬的热恋,纯真无邪的初恋,牵动人心的虐恋,甚至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单恋,一眼望去仿佛很难挖掘出能打动人心的题材,然而对于原著作者山本崇一郎来说,青春期恋爱不一定就是缠缠绵绵,你侬我侬。
他有着独特的见解,使高木同学在校园恋爱漫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愧是山本虐狗宇宙!
动画化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杀疯了的李依李+kaji组合更是王炸!
“捉弄”这一词往往带着“上手”的意味,然而对于像高木和西片这样暗自相互抱有好感的人来说,善意的捉弄只会让他们的心走得更近。
通过一次次机关算尽的对决,看到喜欢对方却心照不宣的两人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加深相互的了解,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想必也会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毕竟他们的关系是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前进着,而不是维持现状或者急转直下。
诚然,高木同学并没有什么需要深思的主线,它的主体是由无数日常小单元组成,然而正是这种平淡无奇的氛围,赋予了这个故事十足的共鸣感。
并不是所有人在青春时光里都有着爱情的经验,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那些青涩懵懂的瞬间,在岁月的流淌下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足以令当时的我们兴奋地辗转难眠。
是的,高木与西片之间有着我们早已忘却的单纯与羞涩。
我们虽然迫切盼望着两人能尽快迎来完美的结局,却殊不知那份浮躁的功利心态会使我们忘却过程的美好,那份虚惊一场的刺激以及如愿以偿的满足,需要时间的升华与考验, 毕竟未来早已注定……这一季开始,西片已经将高木当做日常的一部分了,他习惯了高木出现的生活,甚至有一点觉得理所当然。
第二集情人节的时候他天生就觉得高木会给他巧克力,丝毫没有怀疑。
其实他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还记得第一季完结话换座位那一篇吗?
有那么一瞬间,与高木同学的回忆,突然涌上心头
让西片踏出了那一步。
像不像懵懂的我们为了心里那一份悸动的感觉而勇敢的模样?
他在一步步明白自己的心意,他在意识到高木的珍贵。
再说说高木,在西片出现在她生活里最初的那个瞬间,高木就注意到了他。
而后捡到了她的手帕,才发现是这么单纯善良的有趣同学。
而后高木对西片一直处于欲擒故纵和直球暧昧之中无法自拔。
也是我们一直被甜的死去活来的原因。
第五集最喜欢生日这个原创桥段!
也是制作组的一大进步(高木的读西术太bug了,就好像提前看过剧本一样!
):首先,心动钥匙扣那段在前面西片因为实行委员的事情没办法和高木一起回家,高木在回家路上偶然看见,毕竟知道西片喜欢单恋100%,动漫后面没有过多铺陈,埋个伏笔
后面紧接着就是西片生日。
高木第一季就知道西片生日了,至于到底是不是碰巧遇到不得而知,首先不确定西片会不会买蛋糕,第二就算有蛋糕也不一定是西片来拿,排除故意偶遇的情况,是制作组安排的剧情需要
之后在猜谜环节得到提示,猜到西片要去蛋糕店,再加上今天西片生日,还有尴尬害羞的神情,今天必是来拿生日蛋糕,便将计就计,故意输给西片
一石二鸟,既能让西片高兴且顺利拿到蛋糕,又能将礼物以一种偷偷摸摸又大大方方的方式交给西片。
第七集林间学校也是原创!
西片睡不着出去透气期待相遇的样子,像不像我们年少时错过某个倾心的女孩而心郁的模样?
当西片问起高木的愿望时,没有额外的捉弄,而是直抒胸臆,想与他一起看这片星空。
夜色真的很美,这是属于高木的委婉,如同月色真美的美丽告白。
直到ED的最后一秒我都在期待会不会有两人的下文,可惜还是定格在茫茫的星空。
尽管西片和高木没有在篝火的最后牵手,好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最后的HE结局。
可心里深处仍然想改写舞会戛然而止的那个分镜,不仅是为了西片和高木,也是为了现实里错过挚爱的自己。
在不真实的世界中的虚幻传说里寄托自己的向往似乎太蠢了些,不过想必也有人一样感同身受吧。
感谢这一集原创,青春本就是有这么多遗憾。
遗憾,也能让美好更加夺目,就如同这绚烂的银河之上,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厮守朝朝与暮暮。
庆幸西片夫妇替我们很多人把遗憾填满了,祝他们幸福,祝我们幸福!
第九集猜拳转方向这篇中,西片可以选择的是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头与高木的手指方向不同就算嬴,所以西片嬴的概率是75%。
当高木问西片是否喜欢她的时候,料定西片不可能选择向左和向右,因为这代表摇头拒绝。
所以西片只能选择向上和向下。
若西片向下,即点头,则等同于西片向高木告白,但高木料定西片太害羞不会这么做。
若西片真点头了那高木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西片极大概率选择向上,只要高木的手指也向上就必定会赢。
所以说高木神机妙算,能把西片75%的胜率变成自己100%胜率!
后面两个故事看了我就有预感制作组要整活,上集先是把彩票那篇西片的愿望从想去富士山改成了夏日祭,这一集烦恼篇动漫把高木与她妈妈吵架的原因也就是家庭旅行的日程加了进来,邮件篇高木卧室的日历夏日祭有做标记,还有烦恼篇摆着的西片的惊喜盒,可见这小妮子有多么期待和西片一起去夏日祭。
第十集寻宝篇动漫最后加入了两人差点kiss,后面高木日常点到为止,转移话题,
后面和西片戴着同一副耳机听音乐的片段(喜欢太太的鸭子坐!
),听的歌刚好接ED李依李翻唱第一季OP!
第十一集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结尾的约定那篇,高木一路暗示想让西片邀请她去夏祭,但是西片因为过于害羞说不出口最后走了,高木有点小失望,但是也没有很伤心,因为高木了解西片。
但是,西片做出了令高木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又回来了,而且邀请高木去夏祭,这是高木没有想到的,给了高木一个暴击。
从最后高木按捺不住内心喜悦塞给西片一堆饮料以及西片离开后的紧咬嘴唇脸红可见其欣喜若狂!
也为第十二集神回铺垫!
这段动漫是真的超神,原作是西片收下第一瓶饮料就直接邀请了,动漫这样改把高木的那种从怅然若失到欣喜若狂到压抑喜悦不溢于言表的恋爱少女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
完结话终于等来了制作组憋了好几集,埋了好几集伏笔的大招——原创夏日祭篇!
前面其实都很平,一起逛摊位吃东西玩游戏
高木吃苹果糖
捞金鱼
喂食(可惜西片不顶用怂了)
套圈
送高木簪子
中间加了同班同学和老师
以及另外两对cp凑时长
就当我这么以为的时候,胖爷开始秀了,刚开始见西片的时候,看到他提着女式手袋就识趣地支走了毫不知情的高尾
再次发现走散的高木和西片后一声大喊助攻
才成就了山路上令人艳羡的“牛郎织女”……
我愿称其为真男人!
最后为了弥补两人没有一起看烟火大会的遗憾,两人独自买了焰火来玩,至此第二季完结!
制作组的原创推进两人关系剧情见仁见智吧,有些人就喜欢把这部当单元剧看图个乐,毕竟原作和第一季就是走这个路子!
但是制作组选择在第二季转型。
如果说横手美智子定了第一季的基调,把高木这个IP向大众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绩,第二季更换编剧也表明了制作组的决心,说明制作组并不满足于还原原作走原作路子那么简单,想在不大动干戈编排的前提下加入部分能够推进两人关系,拉近两人距离的桥段,最后取得了更甚第一季的成果,把高木这个IP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只能说制作组赛高!
赤城博昭赛高!
近临岁月之河,看流水划过,看云起云沉、花开花落。
偶然间花瓣飘落使得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其映照的少女也显得更加神秘淡雅、曼妙恬淡。
这便是二人无意间的邂逅,之后无论是橡皮上的名字
泳池边的交谈
还是他不经意间的暴击
互相依靠的歇息
虽是偶然的相识,但相知却是命中注定,这必然中是用捉弄连起的纽带,是用比赛交织的绳网,是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升空的烟花绚烂美丽,绽起的水纹清澈涟漪,绚烂的星空璀璨宁静,你的微笑沁人心脾。
少年此生最大的幸事便是与她相识,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便是与少女相知。
以天为证,以愿为引,吾向二人献上真挚的祝福!
撒狗粮比第一季更多,高木好几次操作非常直球了。除了最后一话,前面的都有些审美疲劳了。配角的戏份好无聊。
感觉还挺普通的
番评 如果只看几集的话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同一个套路一连来上20多集…怎么也会觉得有些烦啊…而且男主除了害羞还有点别的理由么…天天害羞到这地步已经是病了吧…女主都疯狂暗示了…哎算了…20多集下来最高成就是牵手…行吧高兴就好~反正狗粮番~
看多了也就那样吧
真的不适合我
乱七八糟
最后的最后,西片终于A了上去,老父亲泪目。
我是真受不了这种搓逼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戏。关键是完全不好笑。还有,顶着一张西片那样的脸你跟我说CP,略略略。
暇つぶし。えぇ?!暇じゃないよ!!!!
西片拉住太太那一刻感觉值了
和第一季水准没啥太大区别,差的地方还是差。。。或许我看下来的原因之一是高桥李依的ed歌曲吧,真拿她没办法
第一部虽未交待为何女主会喜欢男主,但也是循序渐进的展现日常斗智,且结尾也挺好。可第二部第一集就只觉莫名其妙,明明第一部结尾时二人已经更进一步了,第二部第一集为何还是毫不相让的斗呢,就好像是在接着第一部的中间部分开始的,完全无视了第一部的结尾,而且还很糟糕的点是这第一集的男主的胜负欲已强到无视对方是个会让自己总脸红的女生了。我猜应是作者不知如何在已经完结的故事上怎么写续作了,可又见口碑很好,不续太可惜,挖空心思只想到了还是就写第一部的日常吧,可写第二部时的心态已变,于是乎第二部的第一集就明显变了味儿。但第二部的评分却与第一部一样,那么是豆瓣用户普遍年龄小呢,还是普遍不分年龄段的幼稚呢?
青春真好555
简直像是给小学生看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这是夏日最甜最美的恋爱了OuO
真是万古不变的夏祭和青春,输了游戏,赢了人生,高桥李依永远滴神,高木太太温柔体贴。读西术、胖哥俩。
沙雕男孩被整记。看的想捏死女主 再见
不管努力几次看,都觉得无聊又一般,大概我的恋爱细胞为零。
终于可以给西片一颗星了! 谢谢你,高木同学。
开饭了!大家的碗都准备好了吗!每周一酸,日常放闪。写作捉弄,读作调情。相遇是命中注定,互撩是恶(读作“爱”)整不停。一见是目不转睛,不见是相思成病。高甜是追番预警,喜欢是不言自明。恩爱尽管秀,狗粮任意撒,糖果随便发,多少我都吃得下!西片夫妇的目标是:甜——到——蛀——牙——甜到我们蛀牙。PS:OP根本是彩虹糖!看了不止一遍这种事我会说吗!旋律清新,仿佛散发着柠檬的香气。我也不懂我一个单身狗为什么喜欢看狗粮番,别问,问就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