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自韩国真实历史,一位开旅社的女商人投身到为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的事业中。
她们虽然打赢了官司,却依旧没有得到政府的道歉。
好好的题材又被韩国的工业流水线弄成了毫无特点的电影。
人物的塑造在韩国电影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几乎随便找一部韩国电影,其中的形象都是这样千遍一律的市井气息。
而且整个故事也充斥着流水线的剧作痕迹。
片头就很生硬的设计主人公的旅行社卷入嫖娼事件,非要在这一点上去和慰安妇做联系。
不但没有这个必要,还把格局弄得小家子气。
这么严肃的历史问题,怎么能用这种滑稽的事件来暗指呢,实在无趣。
电影塑造的群体,都一一给出了所谓人物身上的戏剧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是真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可能问题还是在于生活细节的缺失,戏份最多的主人公与她的保姆也才给出一些很普通的家庭戏。
为了这几位老奶奶能来参演这种题材的电影,它就值得5颗星!
金喜爱真的很适合这种霸道正义的角色,四位老奶奶演技很出色,无论是面无表情还是精神受创,那种受伤感都表现出来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有《我能说》珠玉在前,剧本讲慰安妇题材升华的很高了,再看这部电影整体剧情有所平淡。
但是平淡的讲述这种故事已经实属不易!
芮秀贞阿姨看似简单的自述当年的惨案,字字诛心,真的是看哭了!
金海淑站在学校的讲台上,下面的学生说的鼓励的话!
李龙女穿着粉色的衣服说着自己年轻时候像桃花一样美,说到被带走后那种痛苦的表现真的是太难受了!
文淑向世人展示伤疤,那一刻的屈辱和悲伤!
我们有着相似的历史,却很少看见相关历史,她们的屈辱该怎么办呢?
韩国又一慰安妇题材力作,相对于I can speak,本片气氛沉重得多.从演员的阵容上可以知道这部电影不会太差.本片是围绕关釜裁判事件开展的,讲述釜山几位曾被抓去当慰安妇的奶奶起诉日本政府的过程,其中几位奶奶的供词十分震撼人心,悲愤地说出当时日军对自己的暴行,片中的台词很真实,毫不遮掩地表达了日军的残暴.还有一些镜头展现了慰安妇的战争后遗症,晚上一点声音也会引致失眠,看到身穿制服的人会害怕,明明自己很想要一个孩子但被日军摘除子宫无法生育等等,这些影响不是道歉和赔偿就能解决,是永久性的残害.除了这些战争后遗症,慰安妇还受到同胞的歧视,日本不承认慰安妇事件的人的谩骂,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压迫.但许久都没有等来一句对不起.虽然电影气氛压抑,但也引起很多人关注慰安妇问题,关注战争后遗留的问题,一定程度本片也是反战争片.
电影改编自韩国真实历史,一位开旅社的女商人投身到为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的事业中。
她们虽然打赢了官司,却依旧没有得到政府的道歉。
好好的题材又被韩国的工业流水线弄成了毫无特点的电影。
人物的塑造在韩国电影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几乎随便找一部韩国电影,其中的形象都是这样千遍一律的市井气息。
而且整个故事也充斥着流水线的剧作痕迹。
片头就很生硬的设计主人公的旅行社卷入嫖娼事件,非要在这一点上去和慰安妇做联系。
不但没有这个必要,还把格局弄得小家子气。
这么严肃的历史问题,怎么能用这种滑稽的事件来暗指呢,实在无趣。
电影塑造的群体,都一一给出了所谓人物身上的戏剧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是真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可能问题还是在于生活细节的缺失,戏份最多的主人公与她的保姆也才给出一些很普通的家庭戏。
1943年,15岁的她在家中被日军侵犯,随后日军将她用绳子绑住拉到了据点被强征为“慰安妇”,惨遭凌辱与虐待。
“她”,不光是仅仅郝月连老人一个,在那段战争时期,残忍的日军毁掉了多少像郝月连一样的少女,禽兽都不足以形容日军的所作所为。
“日本人把我害得那么惨,想叫他道(道歉)了,想叫他赔(赔偿)了,可人家不给呀。
”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那些带着无法愈合的伤痛活到今日的慰安妇们,却仍然等不到一句道歉。
而随着她们慢慢的离去,这段历史再无活着的见证人,道歉,似乎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韩国又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电影《Herstory》上映了,影片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根据当时日本列岛发生的惊人的结果,但至今为止仍未公开的“关釜裁判”真实故事为素材的作品,讲述了从1992年开始到1998年为止的6年期间,10名“慰安妇”原告团和13名辩护人的故事。
金喜爱所饰演的女性企业家,旅行社社长文正淑一开始并没有对慰安妇有过多的关注,开办举报中心也只是想挽救被举报的旅行社形象。
然而,随着她对慰安妇的深入了解,那些不曾触及的黑暗历史和受害老人们的悲惨遭遇使她气愤不已,她决心要为她们讨回一个公道。
一开始的证据收集并不顺利,受害老人们胆怯退缩,她们有的不愿意回忆起那段黑暗的岁月,有的是不想公开身份只想要安静的生活。
然而,面对伤害,如此保持沉默,究竟换来的是谁的心安?
那些哭破喉咙的时光,无处倾诉的委屈,还有多少个噩梦辗转的夜晚,凭什么要她们白白承受这么多苦难,而发出这种恶行的国家却毫无愧疚,想要就这么抹掉这段历史!
文正淑自费带着老人们远去日本打官司,控告日本政府。
她的旅行社日本人拒绝合作,被国人骂多管闲事的疯子,日本人歪曲史实,拒不承认罪行……这场战役很难打,但是她都从未放弃。
一年又一年,整整六年,她们不断在法庭之上抗争,就是想要得到一个迟到的道歉。
然而,哪怕是在影片的最后,日本政府也只是同意赔偿,却依旧拒绝公开谢罪。
“日本兵糟蹋妇女太厉害,她受不了,就用手紧紧抓着裤带。
日本兵的皮鞋使劲踢她两条腿,她疼得在地上打滚……”“记得那是五月节的前两天,我刚当了七天的服务队员。
那天中午正在和姐妹们吃饭,日军监工来到工棚,唧唧呱呱说了一阵,翻译对我说‘皇军叫你现在去他的房间,有事找你!’当时我非常害怕,但不得不去,害怕被打。
”“不能想,不能回忆,想起来整夜睡不着,心口疼……”“心里恨啊,没法忘掉,到死都忘不掉。
”
在《她的故事》中演员金海淑饰演一位勇敢站出来斗争的慰安妇,她在拍摄过程中罹患忧郁症,从业几十年从未有过入戏出不来的经历,此番却让她痛苦到不想再回到片场。
可想而知,那些真实经历过的慰安妇受害者们,内心又是何等的千疮百孔!
我们要求还受害者们一个公道!
一个道歉!
是因为我们要让世界上的所有人知道,挑起战争是罪恶的,施过暴行是要被指责的。
受害者揭开伤疤,不应该只得到眼泪和同情,是要将施暴者架上耻辱柱,以警告后世。
这个社会需要约束和底线,如果强者就能为所欲为欺辱弱势的一方,那么毁灭我们人类的,将不是地球再次进入冰川世纪,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铭记历史,就是为了记住曾经所犯下的过错,然后更好的出发。
这个道歉,我们会一直等下去。
曾被抓去当慰安妇的奶奶起诉日本政府的过程,其中几位奶奶的供词十分震撼人心,悲愤地说出当时日军对自己的暴行,片中的台词很真实,毫不遮掩地表达了日军的残暴.还有一些镜头展现了慰安妇的战争后遗症,晚上一点声音也会引致失眠,看到身穿制服的人会害怕,明明自己很想要一个孩子但被日军摘除子宫无法生育等等,这些影响不是道歉和赔偿就能解决,是永久性的残害.除了这些战争后遗症,慰安妇还受到同胞的歧视,日本不承认慰安妇事件的人的谩骂,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压迫.但许久都没有等来一句对不起.
电影改编自韩国真实历史,一位开旅社的女商人投身到为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的事业中。
她们虽然打赢了官司,却依旧没有得到政府的道歉。
好好的题材又被韩国的工业流水线弄成了毫无特点的电影。
人物的塑造在韩国电影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几乎随便找一部韩国电影,其中的形象都是这样千遍一律的市井气息。
而且整个故事也充斥着流水线的剧作痕迹。
片头就很生硬的设计主人公的旅行社卷入嫖娼事件,非要在这一点上去和慰安妇做联系。
不但没有这个必要,还把格局弄得小家子气。
这么严肃的历史问题,怎么能用这种滑稽的事件来暗指呢,实在无趣。
是闵奎东执导,金喜爱、金海淑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18年6月27日在韩国上映[1]。
该片是根据“关釜裁判”真实历史事件制作的电影,讲述1992年至1998年这六年中,勇敢的老人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日本政府抗衡的故事[2]。
电影讲述在以日本政府为被告的众多法庭斗争中,获得空前绝后的胜诉判决,引起了日本司法部罢工的“关釜裁判”的真实故事。
电影讲述了一批二战时期韩国慰安妇的记忆电影没有重现任何惨烈的场面但演员讲那种伤害和痛苦传递的淋漓尽致,敲击着每位观众的心今天恰巧看到微博热搜关于“火烧靖国神社和日本驻韩大使馆”刘强的故事他的身世:爷爷是抗日战争牺牲的战士,奶奶是被日本带到中国来的韩国慰安妇故而我想起了这部电影,再次决定为它写点什么历史是属于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的记忆与伤痛不是日本删了教科书,祭拜靖国神社就能篡改的,就能当做没有发生过
我觉得道歉与觉得受伤或站不起来无关,伤疤也是民族身体上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刻意回避或者假装忘却,其实历史不会重复,但会相似。
日本政府渴望时间流逝一切,掩盖一切,我们偏要记住这一切,因为这真实,忘记了过往,那么人生三大意义中的“我们从哪里来”,你又该如何解释呢?
中国幸有《三十二》和《二十二》。
当时的年代,金学顺作为“慰安妇”受害者第一个站出来在《朝日新闻》上公开发声时,冷血的文社长一边听着老人的话,一边警告正在看电视的女儿:“要像那个奶奶一样失误一次你人生就完这种顽固的女性贞操观,在那个年代,不只男人有,女人同样也有,并且一点都不比男一次,文社长偶然发现在家里工作好几年的保姆也是慰安妇时,胸口却像堵上了一块大石头,想到老人平时不善言语的模样,可自己的言行却像一把刀插在了她的
她们的故事,都是曾经的历史,更是被刻意掩埋的事实。
题材很有意义,但就表现形式上看,单一了些。
一般
剧情本来就写得死板,拍得又很无聊,整部电影所有的人物都很平面,就连那些催泪的部分看上去也非常刻意。而且因为结尾的拔高,让受伤害的对象超越了一般人的境界
每次接触慰安妇的故事,都会加深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厌恶,真是个牲畜国家。
影片的立意很明显,我最喜欢的是看到里面随处可见的女性主义视角:女性企业家们的聚会以及想为社会尽力的意愿、文社长的良心与韧劲、慰安妇们的勇气与力量、日本后援会里大部分的女性的支持与温暖、当年参与这场事件的女老师(被迫成为加害人)在过去的岁月里良心反复煎熬…… 所有的这一切,只有女性,唯有女性,背负着、传诉着这一段无法抹去的伤痛历史,这种坚韧性,只属于女性。
盒拓构啼倪
她的故事也是现实。永远不会知道有人在经历过满身疮痍后还努力的活着,永远不会知道有人衣着光鲜可是内心丑陋。身为女人真是太难
她們身體上無數的傷疤讓人觸目驚心,歷史的真實殘酷是那麼刺痛人心,時間不是淡忘一切的理由,銘記歷史,以史為鏡。
应该是近年来看过拍得最不一样的慰安妇电影。全片没有给那个黑色岁月任何一个镜头,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整个故事的空间都留给了8年漫长的向日本政府申诉的审判过程。韩国电影最擅长人物设定,有观光卖淫嫌疑的旅行社社长成为了申诉团的团长、韩裔的日本侨胞律师为一群弱势群体的奶奶和日本对抗为的是一颗浩然之气的爱国心、作为证人答辩的老奶奶在审判时撒了谎也仅仅是为了护主姐妹的儿子不要知道自己是日本军人孽子的真相。电影谢幕的时候 字幕上写到:「至2018年 关釜审判的原告 仅剩余两位在世。」想起了国内同题材电影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她们所受的苦难,把整个日本赔给她们,她们也都都不稀罕。
历史予以铭记,国家以此为鉴,人民寄予希望,幸福终将到来
影咐
相比《我能说》,这部更悲壮,更不幸,更现实。军国主义都是傻逼
战争对女性的性剥削实在是太残忍了,愿世界和平。太难过了
比起同类题材的《我能说》,拍得比较生硬、平庸,缺少波澜,几类人物的塑造都有脸谱化和套路化倾向,情绪上比较强,但也只是用一股情绪在推动剧情,所以根本上来说还是本子的问题。
吭
没有I can speak扎心
三星半。小时候看电视,无意中换到一个台,正在播“对日诉讼十年”。这个名字我一直记得。民间诉讼者的坚持与艰难,受害者的痛苦与不甘我也一直记得。长大了才知道啊,原来不止我们,还有那么多国家的人在做着这件“愚公移山、蚍蜉撼树”一样的事。
不需要被害画面感,只是从贵顺奶奶嘴里听到诉说就不能忍了
故事没讲好 人物不够丰满 但是这类片子还是会看下去 热度一直在 就是好事啊 釜山话真的听起来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