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无国界,年老色衰无国界,渣男喜新厌旧无国界,网络撩骚无国界,见色起意无国界,大婶不愿老去无国界,摄影师容易走偏无国界,做了才爱无国界,7.6分应该是打给女主演的,综合起来不够7.0分。
本以为会送给大婶面对衰老和渴爱的心理一本励志指南,结果心理医生全是废话还装模作样反复出来。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没有一样男女交情经得起颜值和时间考验,导演仍然有贡献。
首发于公众号:十张电影,原文请见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EzODEzNg==&mid=2247484866&idx=1&sn=ea38c88e530befacd6419a605aee35ae&chksm=ce4e24b5f939ada319066c48c0905cfcc77fd38272749dd176a0b9800f910441a1a283687dfd&token=1893929760&lang=zh_CN#rd 前些天,43岁的马伊琍宣布离婚,结束了11年的感情,没有哭天抢地,万念俱灰,
此情有憾,然无对错,言语之间显露出一股从容释然,喜欢马伊琍,是欣赏她对生活的乐天态度。
曾经的出轨风波,让她深陷泥泞,然而一句且行且珍惜,就足以显示她的大智慧。
2016到2019年,国内外颇有分量的奖项,她拿到手软:华鼎奖最佳女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白玉兰最佳女主 、国剧盛典年度最具影响力演员……
43岁生日那天,还大方的在微博晒出了素颜照,
眼睛浮肿,面容憔悴,却干干净净,真实可爱,她说,女人的黄金时期应该是四十岁,岁月赋予马伊琍自信通透,然而对于年龄,每个女人都有不同的思考——《你觉得我是谁》
豆瓣评分7.7,少有的关注中年女性自我认知的影片,主演朱丽叶.比诺什,一个让刘嘉玲心跳加速的女人,
曾出演过《英国病人》《合法副本》《蓝白红三部曲之蓝》等经典影片.
法国国宝级影后,国际三大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知性优雅的气质让她成为影片主角的最佳人选,
克莱尔,是一名的大学教师,55岁和丈夫离异,带着两个儿子生活,有一个年轻力壮的男朋友,不过男友的热情只留在床第之间,
为了更了解他,克莱尔在Facebook上注册了账号,假装是24岁的侄女克拉拉,并机缘巧合的结识了鲁多的好友亚历克斯,
比起男友,亚历克斯温柔阳光,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爱恋,
时时刻刻煲电话粥,上课时也会为他分心,变得像年轻女孩一样,冲动大条,
甚至会在车里phone sex,
正如查普曼的诗歌,爱情是万物的第二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
亚历克斯让克莱尔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然而年轻的情人很快就按捺不住,提出见面,克莱尔找了各种理由搪塞,都不能阻止。
当她下定决心出现在他眼前时,亚历克斯却完全认不出她……
这段网恋就这样不了了之,亚历克斯痛苦的离去,而克莱尔怀着内疚,挣扎在失去爱人的阴影里。
其实她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戴着年轻女孩的面具寻求安慰罢了,
现实里的她恐惧衰老,害怕被替代,自卑又矛盾。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电影的后半段,克莱尔在小说里,给了这段畸恋另一种可能她用真实的身份和他相遇,
不再妄自菲薄,患得患失,而是用成熟的魅力吸引他。
日日夜夜的爱让她明白阻碍幸福的并不是年龄,
虽然这段感情以悲剧收尾,但至少克莱尔追寻过。
这样敢爱敢恨的中年女性,也只能出现在小说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过半百的女人,已然是祖母辈,甚至在工业文化中都到了退休年龄。
身体的衰老,社会职能的退化,似乎意味着女人到了这个年纪只能在家看电视,照顾孙辈,与儿媳妇斗志斗勇,即便是温婉脱俗的高知女性也时刻面临着年轻力量的威胁,
在任何主流标准里,竞争力处于劣势的个体,都有可能长期陷入焦虑和自我否定中很少有人关注中年女性的需求和渴望,
年龄的恐惧在女明星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因为结婚,生小孩,戏路就会变窄。
周迅曾在《如懿传》播出后,因为扮相受到网友的攻击脸垮,衰老,嗓音难听,
洒脱硬气的周公子,也一时无法面对容颜老去这件事,美容大王大S更是直言,自己现在只会被邀约演妈妈级的人物,
社会畸形的价值观,让女性遭到了很多偏见和不公,然而,年龄外表真的是束缚女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吗?
马伊琍对时光的理解,我想是最好的答案。
二十多岁,对手里拥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因而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而莫名烦恼,错过些美好。
四十多岁,知道凡人和事,没有永恒不变,一念阴阳。
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时光。
独立勇敢的女人从不畏惧时间,反而更享受光阴的乐趣,每一个慢慢老去的女人,都应该勇于表现爱情,敢于怀疑,敢于冒险,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与渴望,
关注公众,获取影片资源
电影《你觉得我是谁》颠覆了马克龙婚姻法式浪漫的既视感,我一直以为法国男人不太在意女性年龄,所以法国女人的幸福很大一部分是我爱谁是谁的甜蜜感。
影片对女性关于爱情的表达极其到位,当然对于男性的反应也极其真实,只是50岁的女人需要在网络中虚拟自己的年龄跟小鲜肉调情吗?
年龄在法国女性眼中都成为不可逾越的生理障碍?
这样的感情结局,不过是当下年过半百女性的困惑。
跨世纪一代的女性,即使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也只会担心自己的自由和健康,一定不会被所谓网络虚拟感情困惑,所以你觉得我是谁,而我就是我自己,女性魅力来自于内在的自信,不是成为男性感情中的诱惑者,也不会成为感情双方的依恋者。
包含剧透慎入包含剧透慎入包含剧透慎入电影最巧的是借用了心理医生和小说的掩护,讲了一个本来稀松平常却辗转反侧的故事。
多结局的美妙之处在于把各种可能列出来的同时也是表达作者被往事缠绕,无法忘怀的心情。
这个作者可能既指女主角克莱尔又指这一整个故事的作者。
结局1.Alex驾车冲下悬崖,虚拟恋情就此中断。
结局2.克莱尔偶遇Alex,两人陷入爱河,很快Alex知道了克莱尔就是克拉拉。
结局3.也就是最稀松平常的现实,Alex既没有冲下悬崖也没有得知克拉拉的真实身份。
我觉得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是,女主选择的男性对象,床伴型男友也好,网恋搜美也罢,全是皮相好的年轻男孩子。
就像童话里的平民女子渴望被王子爱上,王子的吻和爱让她可以变成公主一样的存在;青春不再的女性渴望被年轻男性迷恋和深爱,藉此来肯定自己依然是有着不输于青春的巨大魅力。
——如果她只是想恋爱,想被爱,为什么不去考虑同年龄男性?
因为那对于她而言没有“获得肯定”的意义。
同时,她又无法接受年轻男孩子对于她皮相层面的否定,从头到尾她全是自卑和听从于年轻人的评价,这个故事的内核是老去的卑微,老去女性的卑微,所以我简直要是滑稽+苦笑。
世人就这样看待这个群体吗?
貌似理解关怀,实际上也还是视她们为被怜悯对象。
真是,小看人啊。
不管别人觉得你是谁,最重要的是知道你自己是谁。
女主角第一幕我就觉得好美,那种自然老去,留有岁月痕迹的美,而剧中似乎一直是一个被抛弃者的角色,被丈夫抛弃,被男友抛弃,直到最后的那一幕在得知亚历克斯结婚有女儿后,那个未接通的电话依然表明她没有当下,她又一次的被放下。
作为一个咨询师看这样的一部剧,感受到剧中的医生竭力的想帮助她,读她的作品,去找鲁力了解亚历克斯的情况,但是告诉她真相就是对她的救赎吗?
不过是再一次见证她被抛弃。
又一次陷入她被抛弃的轮回。
她不是失去了伴侣,她只是失去了自己。
她做不到抛弃别人,而她的内心便总是感受到被抛弃。
那么抛弃与被抛弃之间就一定是对立的吗?
或许还有一些中间地带各自自在。
说到这里我感受到女主角的沉重和纯粹,那份对别人爱的沉重以至于相信亚历克斯真的会为她而死,或许真的为她而死才是她想要的结局,或者小说中的结局才是她想要的结局,而纬度真实的结局不是她想要的。
这三个结局对应着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哈哈哈,突然想到的。
所以了解真相是她又一轮生病的开始,而接纳真相将会是她新生的开始。
没有那么多人喜欢的沉重和纯粹,有的更多的是鸡毛蒜皮,轻松自在和各生欢喜。
沉重也好,自在也罢都是命吧。
进入30岁之后我就会开始时不时在脑海中规划退休后的生活,尤其是想着若孤独终老,该怎么充实度过。
变老是一个无法逆转且挽回的事实,对于女人而言更是如此,看着不再年轻的容颜、浮肿变形的身躯和不再旺盛的精力,我也许可以心虚着感叹依然会爱每一条皱纹,但该如何真正打心底和自己好好相处且不陷入抑郁绝非简单之事。
在和一个年过40依然单身的女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说年轻的时候无法想象自己40的样子,觉得可怕极了,转眼也步入不惑的年龄圈层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内心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老,但是,容易劳累倒是真的,身体还是发出了清醒的讯息。
朱丽叶∙比诺什在电影《你觉得我是谁》里向我们演绎了这样一个不怎么被人所关注却又的确不容忽视的群体:50岁,离异,大学教师克莱尔。
整个故事都是从她看心理医生为主线展开的。
而所有的故事都是她和心理医生的对话,以及心理医生的剖析。
但在电影中融合了层层的转折,甚至到最后都埋下了开放式的结局。
她其实完成了一个女性在人生中不同角色的切换,她有一段长达20年的婚姻,所以她曾经是妻子;她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所以她又是一名母亲;她还是文学教授,有内涵有修养有体面且不繁重的工作。
虽然离婚了,但状况远远算不上悲惨吧。
况且她身材苗条,相貌姣好,虽然眼周有清晰的皱纹,但整体给人一种高知优雅感。
婚姻这件事吧,靠的是缘分,离婚的原因老掉牙到食之无味,老公最终选择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而离开家,谁料到这件事竟是她无法愈合的伤痛。
她或许可以和情敌在其他维度上比拼,但年龄是硬伤,怎么比都无法和岁月抗衡,这样单维度比较也不公平,因为即使现在年轻的情敌,也会有衰老的一天。
难保前夫不会再变心。
只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女性要怀孕生子,会身材变形,随后会失去宠爱;而男性即使大腹便便,依然可以找年轻貌美的女子坠入爱河。
现实的无奈离了婚的克莱尔偏偏不死心,非要在爱情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水塘。
于是在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她和面容姣好的年轻男子LUDO滚床单的场景,但重感情且渴望爱的她注定是要受到伤害的。
第二天醒来后男子立刻撇清关系,床伴而已,何必那么认真?
随后就把她拉黑了。
她不死心,在facebook上建立虚假账号想联系LUDO,但对方只接受认识的人好友申请。
于是她采取了曲线救国,先去加了他的朋友ALEX,并把自己的出生年份改成了1993年,并上传了自己侄女的照片。
ALEX是一名摄影师,同样年轻英俊,一来二往的这两人竟谈起了网恋。
这个桥段像不像现实中一个老婆婆假扮靓妹在网络上撩汉骗钱的筹码?
但人家克莱尔是正儿八经走心的。
她藏在年轻女子的头像下和不知情的男子谈着见不到面的爱情,和对方聊音乐、聊摄影、聊生活,当然也聊爱情。
爱着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发光的。
走路带风,讲话有底气,神采奕奕,感觉回到了20岁。
把对方撩拨了不行了,但又在几次三番要见面的时候打退堂鼓,不是家里有事,就是有男朋友,最后还说男朋友求婚所以要离开法国了。
ALEX最终心如死灰,消失在人群中。
得知失去爱情后的她哭得梨花带雨,是真的犹如丧失了最爱的人一般的小女生,哪怕自己的小儿子在外面抱怨说家里没吃的,她还是陷入了自己的情感中。
她太关注爱情本身,且太渴望被爱。
她不是没有想过也许对方也会爱上50岁的她的心灵,但可笑的是即使她站在对方面前,ALEX的目光都不会在她身上停留一秒。
那一刻,她明白一切的幻象只是脑海中勾勒的美好,现实生活就是残忍的。
ALEX注销了账号后便消失在了人群,而一开始和克莱尔滚床单的男子欺骗她说ALEX为了她殉情了。
她顿时不能自已,同时又万分悲悯地祭奠自己的爱情,由此写了一本小说,在小说中展开了故事的另外一个局面。
虚构的假设影片在第二个阶段里,演绎了克莱尔在自己小说里想象的场景,那就是ALEX爱上了现实生活中的她。
小说里一切都是脑补的虚构的画面,因此可以肆无忌惮。
她安排了自己在火车上与他相遇,请他来家里拍摄新书的作者图,并且在一来二回中让对方发出你真美的感叹后陷入热恋和同居了。
在小说中,他欣赏她带有皱纹的脸,她的博学内涵和每一寸的肌肤。
他们在小说中度过了快乐的日子,但她也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
觥筹交错中,她看到了虚构的年轻女子的脸庞。
于是在小说最后,她安排了让ALEX发现自己就是他网络中的年轻女子,让两个女子合二为一,但还是在结局中让ALEX发现真相的那一刻自己被车撞死。
没错,即使在小说中,她都不让自己幸福。
她就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重感情的女人注定是会比其他人吃多点不必要的苦。
男人总是健忘的心理医生对这个故事的真假产生怀疑,于是拜访了LUDO,告诉他克莱尔在接受心理治疗,希望了解到真正的事实。
LUDO这才袒露,其实早在ALEX给他听声音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克莱尔在假扮,并且及时告诉了ALEX这是个骗局,而所谓的ALEX为情自杀也只是LUDO虚构出来惩罚克莱尔的,现在的ALEX早已结婚生子,步入正常的生活轨迹,一家子可好着呢。
真相总是残酷的,当心理医生结束完最后的疗程也要离开时,和克莱尔分享了这个事实。
她无需自责,因为并没有人因为她而死亡,而她也应该从过去的失败婚姻中走出来。
克莱尔在课堂上讲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杜拉斯的《情人》,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她读着杜拉斯的情人:在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容貌早已不知去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我从来不曾问过什么人好像有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这是非常法国的电影,不管是画面的色调还是拍摄的手法。
但故事的走向还是基于现实,并没有发生奇迹。
最后克莱尔拿起了和ALEX一直联系的手机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但电话声一直响却没人接…影片在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结局,但也暗示了,其实克莱尔并没有走出来,内心依旧极度缺乏安全感和需要他人的重视。
这里提出了一个议题,如果女性没有爱情,那么该如何和自己讲和?
电影告诉我们的是:女性如果一旦执着于爱,就会被爱情伤害且会搞砸自己的生活,不管多少岁,50岁爱起来也和24岁没有差别,甚至更疯狂。
而我并不认同克莱尔需要这样的结局。
她本可以活得更潇洒、更忠于自我、更包容自己,但问题是在她的人生中,爱情的比例太重了,她被这个易变的不可控的情愫控制了自己的人生。
沪上50万粉丝人气公众号“上海智慧出行”主编。
世界500强品牌传播、公关。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7.5的豆瓣评分我觉得都低了 这部和Elle一起构成了年过半百女性的生理需求和被爱需求的真实写照。
当五十多岁的妇女不再只是偶像剧中凶巴巴的婆婆,而是抛去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依然是鲜活的人,有着一样对衰老的恐惧,对年轻的向往和身为女人最真实最难以摆脱的被爱被抚摸的欲望本身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而影片的第二层又落在前夫娶了个年轻女人对claire造成的伤害上,她只是一再想确认自己的价值,希望别的男人认可她的内在重要于一个年轻美丽的身体又像是在讲所有女性受过伤害时的自我怀疑和脆弱自卑。
像高赞影评近朱者千慧说的那样,“她在课上信心百倍地在课堂讲述着女性的觉醒,却对自己的自卑也束手无策。
所以即便想象里她也让自己在关键时候死去,不配得到幸福。
” 其实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当爱情离去远与你够不够好无关,我们也天天喊着要拒绝身材羞辱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可是依然有那么些个敏感的瞬间,希望自己套上那个年轻金发少女的壳,好像成为这样的人生活会简单很多,也会收到更多的爱。
露出真实的自己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
这部和Elle一样,看完让人感觉既心头一紧又如释重负。
常常担心五六十岁的自己失去了美丽的脸庞光滑的皮肤曼妙的身材成为那个只能在幻想中和朋友老公性爱的女人,成为那个他在火车站擦身而过却不会多看一眼的女人,可是这部电影并无法让人宽心,因为那些自卑那些空虚那些畏惧都是真实的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可是正因为影视作品的表达,他们又让人宽心,因为生活本身就没有答案,五十多岁的她们依然会像小女孩一样去嫉妒,去感受,去爱,她们依然不超脱,依然会受伤,可是至少她们是真实的,是被看见的,这难道不足够吗Juliette Binoche 即使老了依然举手投足之间充满韵味,炉火纯青的演技也将文学老师的形象塑造的非常完美。
三个在浴缸的镜头很出彩,水像层面具让日益衰老的脸庞变得模糊,Claire像快窒息般,而眼角已分辨不清那是不是夺眶的泪水。
惊叹于一个男性导演能如此准确地把握女性心理,我像在直面自己如今的自卑和三十年后的恐惧
我在小红书上看见过许多中年女性的焦虑,她们发出自己的素颜(或者淡妆)照片,问这是断崖式衰老吗?
评论区里有人说看起来很年轻,有人说比实际年龄显老。
评判她们与真实年龄相比是否年轻没什么意义,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女性心理危机更值得关注。
相比男人,女人的青春逝去地似乎更早更快,当她们翻过四十岁的门槛衰老马上来临,令人猝不及防,就在某次不经意照镜子或者不经意浏览照片时,忽然发现额头和眼角有了皱纹,法令纹也好像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嘴唇和头发也变得晦暗无光。
这样的发现怎能不让人焦虑呢?
因为她们的心理状态还朝气蓬勃,精力也如从前一样充沛,身心发展的不匹配令人错愕无助。
和面容的衰老相比,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害怕失去关注、失去爱、失去自我。
就像《你觉得我是谁》这部电影中的主角克莱尔一样,她是一位50岁的大学文学教授,有两个儿子,当青春流逝、容颜衰老,特别是面对丈夫和情人的抛弃,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愤怒和不甘可想而知。
她注册社交账号运用虚假身份结交年轻的摄影师让他爱上自己,当摄影师要求见面时她退缩了,因为她知道吸引他的是网络空间里那张别人的照片,她甚至心存侥幸的出现在他面前,渴望他能如心灵感应般的认出自己,可现实是残酷的,他连看也没看她一眼。
在现实世界里,大多数男性会选择年轻女性,好像当女人衰老,就应该只剩下社会意义上的身份标签:母亲、奶奶、大妈,要庄重的像个长辈的样子,不能考虑内心真正的需求,得不到从身体到思想的肯定。
片中的女主是勇敢的,没有压抑自己的需求,但她又是自卑的,不敢以真面目示爱,在这种极度渴望爱又极度厌恶自己的撕扯中伤害着自己。
作为女性,我觉得真正重要的是认清现实,不管是衰老的真相还是自然演化操控下的男人,还是社会文化中定义的女性,要相信根本没有什么年轻的女性更好这回事,无论多少岁,女性也应该充满自信,凭什么要被别人贴标签,爱我的人才是值得我爱的人!
朱丽叶比诺什的演技杠杠的👍👍
很文艺也很悲凉。
一个受到前一段婚姻深深伤害的女人,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已经没有办法诉说。
只想得到一些爱抚和关怀,哪怕是虚无,也是想通过这些关怀重新建立起被击垮的自尊心。
或许不是贪恋年轻的肉体,而是涉世未深的人才会毫无顾忌的述说内心的感受,夸张的表达对另一个人真挚的贪恋。
女主贪恋这些纯粹的情感。
对于自身对这种贪恋爱抚和被爱的感觉,对于女主来说,是不是爱情。
也不一定,这可能也是爱情的一种形式。
极致浪漫但也虚无缥缈,没有感情基础,或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网恋,能到这种程度,可能和人物设定有关。
都是和艺术相关的一些职业,情绪可能会更加浓烈。
所以也不会觉得特别的突兀,虽然突然就爱了,会觉得…嗯…黑人脸问号。
额…跑题了。
不管怎么说吧。
虽然狗血但画面还是很美的。
心理医生这个角色可能只是剧情发展的一个推动发展的这么一个功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卵用。
还一脸严肃,感觉下一秒脸就要垮下去了。
心里医生如果真的是做这些工作。
有点心疼女主的咨询费。
二次跑题。
不管怎么说吧。
贪恋是人之常情,希望在现实生活里能遇到如此贪恋自己的人吧。
法国文艺片作女主角80%以上都是出自文学相关专业?比诺什演真好。同意我妹说的:一个女的很难允许自己输同一个人两次吧…
神一般的精准…………
全片心理医生治病过程,解救被伤害的中年妇女,靠叙事编排完成无新意的故事内核,嵌套自编文学文本情节。问题出在选择以解开心结的过程为叙事,重心全部倒在女主精神创伤所致的自私行为,处理不当且无法共情。
前后都铺得沉甸甸,中间的文本重心反而轻飘飘,不懂这些视听是在宏大个什么劲
就新闻上那种年轻小伙网恋50岁大妈,深陷情网。比诺什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其余的都太尔尔了。
1080#伤害与被伤害的悲伤,最终都会被真相冲走。看完有种同样被浸在水里的窒息感。
不认可自己的人,除了悲哀就是悲哀
快60的比诺什还能演这样的剧,着实厉害。换其他人早就尬得弃了吧~前半段现实网恋真的棒,后半的小说就垮了…
这剧本,换作日本拍,《昼颜》既视感。换作韩国拍,《密会》既视感。换作大陆拍,《前任》既视感?总之,听哥们一句话:没有金刚钻,远离文艺女
剧情有点狗血,加上很多情感过度不好,所以不是很喜欢。如果不是女神来演,这片不知道会烂成啥样。
剧本还行,不过挺法式狗血的,但要是没有后半截的话精彩度会差很多。拍的太大众了,很抑郁又很无聊,可能导演太喜欢比诺什阿姨了,镜头全程离不开她的脸,调度很差,还有配乐也是浓浓的后期味。
膜拜比诺什的表演!太爱她了,那么美那么自信的女神,演出这样的角色我都心疼,可是把全部的心态都演出来了,看的压抑难受,几次转折太撕裂了,还有风尘仆仆被吓惨的法国小哥😂
她迷恋的是青春…如果不伪装成另外一个人,那么故事还会不会开始?
什么鸡脖玩意儿
前后说的其实是两件不同的事了,把焦虑和内疚混为一谈,反而显得网恋的呈现有些过时。年龄与衰老是个伤感无解的命题,但不可回避。
文愛才子焚紙樓我深表認同──在網路上偽裝性別,最後能識破你的永遠不是你扮演的性別和真實性別,而是另一個扮演這個假性別的同好。
She thought she killed him. But she was the only one who died. 论男人的钝感力和女人的细腻心的不可调和性。你以为他有多爱你,其实至始至终全是自己加的戏。
后悔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这片 在家看我可能是2倍速跳看的吧 前半部已经很扯了 后半部虚构更觉得扯 w/ZL
文爱
!!精神分析片的典范啊,虽然受限于我这婴幼儿法语水平,理解有限。但我很爱它。~50岁的女人还有获得爱情的可能吗?以谎言开始的爱情会值得继续并走向某种结果吗?他爱的是哪个你呢?你创造的形象,你的内在,或你?真喜欢,发现这个Claire和《将来的事》里的Claire都是我最喜欢的“女性变老了后.......”的姿态。婚姻可能失去,儿女可能不在身边陪伴,色衰而爱难寻,自我可能也要重建,但她们不缺少勇气,和再次爱的能力。她们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