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ジノ总是说,你的观后感不要写的和影评一样。
不要专注镜头不要看用光不要在乎剪辑点也不要老是说音效的事情,好好看电影不好吗。
好。
所以让我再看一遍。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求着フジノ特地回日本看这个。
他回来说着主角太普通,泷本是个原著粉碎机,浅野完全被埋没了嘛。
然后我战战兢兢的问他,那山田呢。
他说很好。
我在上映一周后去。
还是看的晚场,把妹妹哄睡了偷偷从酒店溜出来。
结果出来了就想着要和老师约饭,深夜一点多。
当时的评语是,这太不符合我的电影美学了啊,フジノさん。
然后想着今天出片源了我们再看一遍是不是能够发现些能够符合我美学的东西,答案是有的,但是不多。
明明原著里那么精妙的描写和我喜爱的台词,一秒都没有表现给我。
仿佛导演和我对原著的理解以及美学都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完全无法给出高分啊。
在一个路口衍生的故事,由一个故事牵扯出盘根错节的里社会。
最后变成一个温情收尾的金田一风侦探故事。
诶,不能因为你们演员里有个金田一你们就这么拍啊。
所以抛开原著粉碎机,来说说semi这个角色吧。
明明是个小话唠才被叫做semi。
银色头发的,年轻又聒噪的用刀的杀手semi。
倒是“与一般人类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个点被展现出来,走路的方法,观察事物的眼神,对杀人并不在乎的情绪,一点一点在和岩西的交流里剥落下来。
和他对话的随性也好动作也好,轻轻松松的,也是最贴近原作的。
如果不是篇幅受限,完全可以加上semi和那个风俗店老板娘的对手戏。
semi和岩西所争执的自由与否变成了手下和相棒之间区别的争执。
稍微失却了一点深层意味。
尤其是原著中kujira在岩西跳楼之后看见semi的照片和资料,是岩西用来给semi办护照的桥段,没能拍出来有些可惜。
当时看书到这里我可是心痛的无法呼吸啊(滚。
不过取而代之是电话里咆哮的semi。
对比大雨里淋湿的场景,依旧富有张力。
值得称赞的是耳鸣的表现,虽然每次响起来的时候都很想发躁。
在把耳朵割下来的一瞬间我应该挂着奇怪的笑意看着他吧。
B级片看太多,在PG12的片子里,特写一个偶像的割下自己的耳朵的冲击性镜头让我都要小声的喝彩了。
啊,那一瞬间都忘记他是谁了。
果然semi是最出彩的。
那个没有了岩西来治疗自己,想要和kujira一了百了的semi。
抛弃了自己要吐的泡泡,抛弃了自己的刀,拳拳到肉,一了百了。
kujira眼睛里的光点真是一个精妙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感谢DVD的存在。
这估计是原著粉碎机给我留的惊喜。
化蝶双飞至少和kujira违反自己原则一枪崩了semi的结局不相上下。
坐在车上问kujira去哪儿的semi,应该是变成了自己的蛤蜊味增汤。
让我可惜的是,岩西却没有说那句我期待已久的:“你一直都是自由的。
”clamp漫画一样的表示。
吉冈秀隆的推手和他的相棒麻生久美子的存在意义就是答疑解惑。
这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或许是个好选择。
毕竟伊坂幸太郎的交叉叙事并不精妙,拍成デュラララ那样的动画说不定会更好些。
120分钟还是太短了。
原本极具戏剧性的展开被这样平铺直叙了,失去了大部分的趣味啊。
泷本真是个原著粉碎机。
可能对于不看原著的,心灵脆弱的岛民来说,微波炉热着剩饭菜的鸡汤,比卧轨失心疯的毒药,好得多吧。
真是庆幸还能写点什么。
120分钟还能给我留下印象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拿去做电影特辑。
浑身浴血的美人给我看见他依旧成长的可能性。
亲妈松口气。
也是,在这部黑黢黢的电影里,荧黄色的光芒就是semi啊。
也是唯一的亮光了。
蝉与鲸归,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首先吐槽一下生田斗真的男主角,你就是个穿线的吧!
全篇帅气的镜头给了蝉(山田凉介),连个女学生都是神秘杀手,但是男主除了被揍就是被当做诱饵,实在是太弱鸡了吧。
因为原本小说里就是每个杀手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之间彼此独立,关联不大,想要将几个故事穿在一起,恐怕就需要一个弱鸡的男主角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剧透一下,男主未婚妻被杀手集团撞死,男主为了报仇,深入黑暗集团,结果老大的儿子忽然被推手(在背后推人,让人出车祸的杀手)杀了。
男主却被集团老大认为雇主,所以被追杀,然后被抓,这时,忽然出来了鲸(让人自杀的杀手)和蝉(年少狠毒的杀手)大闹一场。
最后,黑暗集团被一群和男主一样复仇的人团灭。
剧情并不复杂,交叉了鲸,蝉,推手几位个性鲜明的杀手。
鲸劝别人自杀,回到自杀车联里,看到无数鬼魂。
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最怕的是第一次杀了的父亲,最后被前来复仇的蝉所杀。
蝉,山田凉介那金色的头发,亮黄的衣服,生无所恋的表情,这个角色十分出彩,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蝉年少时就杀人,总是有耳鸣,可他不知杀人为何意,只知道当手握刀时,才能耳不鸣;只有在煮蛤蜊时看到他们的泡泡才会有生的感觉;最后,和鲸决战时,他怡然割下来耳朵,从此耳朵不再鸣叫!
这种小说改编电影本来就没抱什么期待,所以还稍微有惊喜。
被赞上天的蝉并没有多么出彩,全靠造型搭救,小刀杀黑帮那段居然还有人说赞?
那是全片最暴露山田没有演技的一段好吗。
个子太小身手也并不灵活,打戏看得极其尴尬,真为难与他搭戏的演员。
唯一能看的只有脸。
和经纪人(?
)的强行cp也许可以拉到不少腐女的口碑。
真心不好看的一部电影,有惊喜的只能是菜菜绪了,真美,真心美,脸蛋儿身材都让人看的移不开眼。
其他人中规中矩。
至于番茄,太怪了,我一直不明白导演为什么总拿那么好看的演员出演这种角色,这合理么?
2015年,日本剧情电影《蚱蜢 | グラスホッパー》小说改的电影,不过依旧是改编通病,没看过小说的就是容易一头雾水,我就是其中一个,几条故事线穿插最后汇聚在一起,但是并没有特别水到聚成的感觉,反而因为哪条线都表现的都很仓促和隐晦,导致最后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笑哭)虽然各个角色颜值都挺高,但是本应该挺有意思的故事。。
拍的乱七八糟。。
这个最大的黑社会感觉好弱鸡。。
好弱鸡。。
最后吐槽一下,蚱蜢长的好像《火星异种》里的蟑螂啊。。。。
话又说回来,这个电影和蚱蜢有什么联系吗?
除了片中的一段对话,蚱蜢就是个摆设吧。。
这个本来应该有寓意的东西,表现的毫无意义了呢。
再吐槽一下,一年前的饭。。。
---我是蚱蜢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没看过小说,不过也是褒贬不一,电影就更难拍好了。。
不推荐小伙伴们看了。
东京的十字街口,不息的人群就像是黑夜里飞行的群居变异蚱蜢。
真是密集恐惧者的绝佳福利啊。
两条叙事线的第一次交集,也不免在这个比喻性十足的交叉口。
为救孩子而意外死去的亲密女友,无措胆小却潜入组织复仇的平凡男子,相互算计跟踪的杀手线三人组。
无疑,toma演的都是苦逼男子,开头不到一半就各种死女友,明显到不行地跟踪,然后无端被陷害追杀。
之前他的作品里都是虽然苦逼但是还是在人群中令人移不开眼的男子啊,不提源氏、叶藏,《预告犯》里就算后来都苦逼到快搬砖,还是报纸男中的智商担当盖茨leader。
然而,最难以演绎的是普通人。
《蚱蜢》里的铃木,是个蟑螂都不敢杀的平庸甚至有些懦弱的男人,一步一步地走向复仇父子 ,你开始期待他会不会在最后一步脱下老土快被揍烂的金丝眼镜,变身成超级英雄来个绝地反杀。
其实,到最后,他还只是在杀手n人组帅气砍杀收拾完所有残局,帮他报完仇之后,被盖上假长发朦朦地醒过来……(说这是toma新剧女装的站住2333)在另一条鲸和蝉两个逼格杀手的精彩对戏下,主角超级容易被NTR了。
无论是鲸独处时脑补的拥挤被杀者剧场,还是蝉雨衣浴血杀人还砍耳朵自残的情节,都让观众忍不住屏息。
“杀与被杀死是很特殊的关系,只不过人们常常忽略了”,黄衣少年蝉如是说。
所以影片在处理杀人者,被杀人,杀人者经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残忍,甚至带有宿命般的救赎和戏谑幽默的温情。
最后十分钟,整个局的解说人突然上线,硬是欺负我们软萌的toma的智商。
其实,这个局没有翻转,也是自然而然的点明而已。
toma最后戴着小丑妆拥抱小男孩,就像是穿越时空抱住了当时为他煮汤的女主一般,这也是所爱之人留下的时间胶囊,护他从仇恨的盲目中醒来。
化着小丑妆笑的那么美的派气球给孩子的人,有着同样温暖善良的女票的人,怎么会适合黑暗和仇恨呢?
即使世间拥挤不堪,生存的空间逐渐狭小,有些人始终不需要像蚱蜢那样变异得面目全非。
直到现在都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以至于觉得这部电影不知道究竟在讲些什么。
所以这篇影评是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可能没有看懂电影中的深意的观众来写的,为了toma,为了32。
首先,这部电影的感动之处有二,一是toma活到了最后,这一点其实和电影无关。
二是,电影的最后在摩天轮上“妈妈”的口中讲述出的真相,女主并不是一开始片头弹幕上大家吐槽的那样“跑得慢”,“傻站着”,而是因为她去推开了那个“小南瓜”。
对比贯穿整部剧的杀戮和残忍,这种平凡人的无私的善举显得如此炫目。
看片的时候,当隐约感觉那家人是临时组成的时候,甚至想象过是不是杀手的孩子被救了,所以自发的为女主复仇,然而不是。
编剧给了个更“大”的理由,地下势力的平衡之类的。
也可能是小说还有续集的原因吧。
toma的演技越来越纯熟了,尤其是在演绎这种人物的时候。
(请允许吐槽一下他的尖叫,看片的时候总是想到他的下一部片子的“女性”角色。
还有“学生妹”给他戴上的假发,预告啊预告。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感觉很乱,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非常短,男主在最后也说“那炎热的两天发生的事情,现在也不明白。
”很多地方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剧情来看toma似乎并不是有意识潜入的,但是为什么那么巧合正好是仇人的组织,如果是有意识的,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似乎并不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
女主被车撞多久以后,男主辞掉的教师的工作?
影片只显示“第一天”等等。
鲸的过往算是交代了一下,但是蝉却没有。
至于蚱蜢的隐喻,是在预告地下势力的扩大必然会出现内部杀戮,还是更想说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有一天会引起同样的“争夺”,“杀戮”呢?
或许两者都有吧,也许蚱蜢就是人性中的“恶”,所以开始的时候混乱的人群上空也同时有大量的蚱蜢飞过。
但是最后,随着女主留给男主的便当在微波炉里面叮的一声解冻,蚱蜢也同时飞走了,一如生活中还是有着许多温暖和“善”存在。
因为平凡人中总有女主这样的善良者存在,所以避免了像杀手间的那种“自毁”吧?
无论这部电影想讲的什么,从根本上并没有讲的很清楚,说的通俗易懂一点,没有中心思想,就算有,也没有轻重之分,让人看完之后感觉很乱。
甚至感觉这个故事没有一个确切的开始和结束,当然实际上小说的确还有后续,但是作为一部独立的电影,却应该给观众一个更明确一点的交代。
toma作为主角,更像是一个旁观者,或者说对于自毁的地下势力,他的确本来就是个不小心卷入的旁观者。
他本来有理由自发的潜入,但是电影中却看起来更像是无意的卷入。
虽然最后摩天轮上的“妈妈”说男主是他们对抗的一个诱饵,但是却没有明确说明那张从天而降的纸条究竟是不是他们扔在男主面前的。
就算是的话,那么男主进入菜菜绪的公司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最后男主的复仇莫名其妙的在地下势力的对抗中顺便被实现了。
至于鲸和蝉,据说原著就是杀手们各自的故事。
鲸的故事比较明确一点,至少有个过去,而蝉是一个被耳鸣困扰的没有过去的(美)少年,虽然经纪人说过是因为自己他才走上这条路,但是却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喜欢看蛤蜊吐泡泡来感受生活的孩子。
最后两个人一起跳楼,之后还开车回去一起看蛤蜊吐泡泡什么的就不要什么解释了吧。
整部片子的的打斗戏还是不错的,据说其中32的打斗戏有的是toma指点的哦。
喜欢打斗场景的观众可以看,喜欢惊悚的也可以考虑。
toma和32的粉丝就不要犹豫了去看吧。
期待toma的下部电影,是演的女生哟。
因为女王菜菜绪多给了一分。
以前就有下载过女王的长腿美图来打手枪,一直都不知道是谁,就知道这美腿能让我硬起来,这次见到了电影里的动态人物,哈哈,果然全片最美,而且戏份也是蛮重的,虽然说是反派,还不是BOSS,但在女性角色里戏份最多了,算第一女主角了。
爱爱。
至于本片嘛,太乱,个人觉得是导演拍得不好,没看过书,可能小说的内容要更有趣些。
电影让我看得糊里糊涂的,最后几分钟才由两个的会谈把一切的前因后果解释出来,看之前的情节让我很无厘头,什么报复、杀人互杀、乱七八遭的。
伊坂幸太郎的小说看了不少,偏偏漏了这本。
但也幸亏没有看过原著,本片对于我来说还是新鲜的。
电影中有好几个杀手:山田凉介扮演的“蝉”一出场就干净利落用刀解决了一大帮人,场面血腥刺激,堪比《杀死比尔》。
浅野忠信扮演的“鲸”沉稳老练,气场十足。
不知道程耳是不是看了这部片子才选择他演《罗曼蒂克消亡史》的。
不过本片中涉及他的镜头太过诡异,有种恐怖片的感觉。
吉冈秀隆演的“槿”出场戏份不多,但其实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
生田斗真饰演的铃木作为男主角,却没多大存在感。
似乎就是为了串起各位杀手大哥而设定的一个角色。
生田斗真有点像吴彦祖,但是那口黄牙实在刺眼,尤其是化妆成小丑时极为明显。
最喜欢波瑠,她的长相气质极为正气,非常适合这样“英雄”般的好人形象。
片中她虽然只出现了短短几个镜头,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有她,整部片乌烟瘴气的格调变得明亮又感人。
片头有个镜头,从空中俯拍地面上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如同虫子一般。
本来以为这个片名就是说像虫子一样生活的人们。
但后来才知道原著里有更精彩的描写一一“群居的人,就像蚱蜢。
同类密集的地方,蚱蜢可以长出翅膀、逃往远方,但人做不到。
所以,人只能变得凶残。
”“不管什么动物,只要生活在同类密集的地方,都会产生变种。
变黑,变得急躁,变得凶残,等意识到时已经变得跟飞蝗一样了。
群居型会大量聚集,集体行动,四处蚕食,同伴的尸体也吃。
同样的蚱蜢,绿色的跟黑色的完全不一样。
人也是这样。
”“ 人如果在拥挤不堪的地方生存,也会变异。
人密集地生活着。
上下班的地铁,还有拥堵的旅游景点⋯⋯” 生活在狭小空间里的人们,会变得更加凶残。
原来如此,像虫子一样挤在一起生活的人们,可要小心他们变异哦!
先说个题外话,这片我是冲着32去看的,没想到看片之前先围观了一场撕逼。
图片来自微博活了二十几年从没和别人撕过的路人表示收到了惊吓。
给人脸打马赛克糊名字写个三番有意思吗?
现在的小学生真会玩。
好了说回电影。
电影看完就一个字,散!
看到90多分钟我还是搞不清楚这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普通人复仇?
黑社会撕逼?
杀手互杀?
不明就里啊!
这片压根没中心,压根没中心,没中心!
这故事三句话就能总结:toma因为未婚妻的死打了去黑社会一场酱油。
一群杀手莫名其妙的杀来杀去。
黑社会和杀手全灭了,狗尾续貂解释一下。
完还有这片一点的都不恐怖好吗?
配合B站弹幕食用根本就是一搞笑喜剧鬼片啊!
唯一吓人的点就是山田凉介割耳朵啊!
山田凉介拯救了这片,除掉蝉和岩西与鲸的对手戏,这片根本就没法看了。
3星半,但是好看的脸也不能让我昧着良心给四星。
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用一本好的(!!)小说改编电影的事情。
印象里影视化的小说,大都是取了小说里的一个支线或者时刻,放大着重表现了而已,甚少改动。
也没有真的在意的把两个作品真的细细拆分对比看过。
这次在细读了《杀手界(蚱蜢)》之后再想这件事,也问了有着实在做着影视化改编的人。
发现影视化翻拍似乎也有相当大自己去发挥的空间。
即使是脱胎于小说,但是却不满足于忠实还原这一标准,毕竟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作品。
小说和电影。
但也不排除会有完全忠实还原的作品存在。
“先要知道这部小说在讲什么。
导演或是会取里面的一部分,或是取里面最打动他的一面,或是一个支线。
总之法无常法。
”那么,电影《蚱蜢》之于小说《杀手界》呢?
小说《杀手界》是伊坂杀手江湖的第一部作品。
里面的各色人物的线索都很完整,其中的两三个人物也都很有个性。
在读完了这本小说之后,我也不敢讲作者到底更偏爱其中的哪一个。
是带读者串起整个《杀手界》高潮大战的那个善良的复仇老师铃木吗?
他复仇的初衷让他看到了推手本尊。
这个男人是推手,是在我之前杀掉我的仇人的男人!
当他看到(剧团扮演的)推手的家庭后决定保护他们。
而关于推手身份的秘密吸引着寺原黑帮,寺原的手下比与子要把铃木抓到总部拷问出这个推手的身份!
他们要找出这个杀了寺原长子的人。
以至于足不出户的寺原连抓到的新猎物都无暇顾及,竟然被装作猎物的蜜蜂二人组在大混战之前就暗中潜入杀掉了。
秘密也吸引着想要杀掉推手的自杀手鲸,鲸杀掉的人成了越来越不分场合出现的鬼魂们,流浪汉心理医生提醒鲸必须清算,鲸要杀掉推手!
而知道推手信息的铃木在寺原总部。
秘密还吸引着对自己的中介搭档岩西正在叛逆期的蝉。
原本是某政治人物雇完鲸杀人后,又通过中间人岩西雇佣蝉去杀鲸。
蝉在执行任务时候迟到了,鲸才有机会杀掉了政治人物,顺藤摸瓜的让岩西从跳楼身亡。
在最后对决时才知道岩西是在最后一通电话里鼓励自己好好干的蝉,此时正要直捣虎穴,想要抓住铃木逼问出推手的消息,杀掉推手立功。
总结的简单一下关系:寺原手下,蝉和自杀手鲸都想通过铃木找到并且杀掉推手。
雇佣推手的社团想杀掉寺原。
蝉本因为岩西接受梶的委托任务和后知后觉的岩西之仇要杀掉鲸。
大战和死亡顺序上,首先是铃木杀妻之仇被推手报了,在故事最开始推手就杀掉了铃木的仇人黑帮老大寺原之子。
然后是社团雇佣的人(黄蜂)杀掉了老大寺原。
再后是聚在铃木被绑的寺原总部附近,一番打斗后救出铃木的蝉被同样想要铃木的鲸埋伏。
决斗中鲸杀死了蝉。
最后才是被推手带走又因为丢了戒指的铃木返回寺原总部找戒指的铃木再次遭遇鲸。
就在铃木将要被鲸催眠自杀之时,推手再次制造交通事故杀死鲸后消失,留下铃木全身而退后好好回忆了在自助餐厅相遇的妻子,修整后准备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在小说里,无辜的铃木四处游走,善良的本性让他左右为难,像是被挤在一起相互博弈的杀手界蹭来推去,身边刀光剑影。
有关于他的点是在意总是会丢失的戒指,有关妻子吃自出餐的记忆,踢球的球技很好。
那场游离在紧张情绪之外的,和小孩踢球的戏是他心理活动最连贯的部分。
块头大大的自杀流杀手鲸,他那让人自杀的技能和围绕身边的鬼魂都是这个人物的色彩。
蝉对于岩西的叛逆,岩西说话必引用杰克克里斯宾和最后的飞翔也让人印象深刻。
所有的人物,危险都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紧紧的贴着皮肤,在他们觉得危险的时候反而又被化解,在他们觉得可以跨到彼岸的时候跌落。
这种错综复杂的往复感和无常感在全篇的推进里都存在着。
下面来对比看看电影《蚱蜢》是如何改编的。
电影里对几个人物背景进行了丰富。
首先是把铃木的妻子之死更加丰富了,关键物品戒指也变成被妻子死前的小孩捡到(也是办成推手家人的那个孩子),最后在电影结尾由孩子把戒指还给了铃木。
杀手鲸加入了最初杀死父亲的记忆阴影,自杀流的技能和眼里的空洞也由此而来。
杀手蝉在电影里是个单纯听话的好孩子,有着严重的耳鸣。
蝉的幸福时候是看着蚬子吐泡泡的时候,与和岩西闲聊的时候。
耳鸣的蝉在对决的时候甚至亲手割下了自己的左耳。
另一方面,电影里大大的简化了线索的多次交错,把几条旁直线砍掉,把中间让观众万分紧张的几次错过都砍掉,把矛盾的时间和人物都拼接在了一起。
没有了鲸和蝉最开始各自单独执行任务里的其他雇主和目标人物。
电影里干脆是黑帮老大寺原雇佣自杀手鲸去杀记者,然后又怕鲸听到太多,寺原于是让岩西和蝉去干掉鲸。
岩西一般都会为搭档蝉去做准备工作踩点,结果装作找黑猫的岩西却被鲸发现了。
鲸从无人光顾的色情用品店主——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女人处(这里应该是书里的桃,可书里的桃明明可是开一间色情杂志店的丰腴女人啊!!!
喂!
真是太失色了。
)得知了受命杀掉自己的岩西和蝉的信息,他直接找到了说话老爱讲杰克克里斯宾的岩西,让岩西从窗外飞出去死掉了。
好搭档蝉看到了岩西的尸体,想起他死前告诉自己的话,就顺着那个线索去杀鲸报仇。
寺原已将拜访过推手的铃木捉回的总部,因为发现了铃木有杀寺原之子的动机,寺原准备要杀掉铃木。
蝉尾随鲸赶来。
鲸用枪一阵射杀去追寺原,片头被寺原手下比与子抓回去的弱女子在鲸下手前毒杀了寺原,蝉与鲸一番打斗,两人同归于尽,被绑起来的铃木最后全身而退。
一年后,扮演铃木妻子和孩子的二人在游乐场找到小丑铃木,孩子将戒指还给铃木。
人物关系是更简单了,高潮是更热闹了。
看小说时,我本以为这会是很考验平行剪辑的一个精彩紧张的电影,也许有点盖里奇的那种速度和风格,被导演删减的丝毫不用平行剪辑了,倒是导演加了好多蝉打斗和鲸开枪的动作戏。
故事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岩西的飞差一点意思,推手前面闪了一下后面竟然没有了。
铃木和小孩踢球的那场戏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段落,结果电影里铃木的踢球技术只能用抱歉来形容。
选角上,桃真是出乎我意料的一个败笔。
杀手鲸选了179身高的浅野忠信,大块头不太符合,但对比小个子的蝉来说也还算合理。
但让眼睛本来就无神的浅野忠信去用他的小眼睛去催眠目标自杀实在是有点困难。
加重了铃木的妻子的故事之后,这不再是一个多重翻转,充满平行和交集的坂本的杀手界。
而成了一部温情和犯罪打斗冷暖色调相加的泷本智行的故事。
又虐我toma!虽然是一番,但是其他几个主演戏份不比他少,凉介在这里演的好好
强行装逼以至于完全牺牲剧情啊。该讲清楚的都不清楚,该升华的都没升华。完全失去日本电影的特点。在塑造人物方面,感觉toma勉强算是有成功吧,鲸和蝉都很一般呢。
这么强大的cast。。。这么好的故事。。。居然就拍成这个样子。。。唉。。。
……
山田凉介的演技被本片洗白了,直追池松壮亮。多好一故事被编剧搞残了。一星给山田。
太装了。
暗黑的忧桑吧。。。山田凉介的出演有点惊艳。。别的一般。。
就。。。恩 好吧
看不懂+中二,弃。
好乱⋯然而32可以多加一星(。
最后决战的改编太糟糕了,鲸一个人带着枪就要去干寺原一伙人。。这是一个擅长逼人自杀的杀手能干出来的事吗。
很不错的片子,长发女主很漂亮!短发女主为了救小男孩,自己死了!男孩背后的组织帮着她的没用男友,为她报了仇。演员表演的很好!长头发女主就那样死了?扣一星!
这片也是分分钟看不下去,叙事那么紊乱真的不要紧吗。。。
给蝉宝宝~ toma君的存在好低
杀手心理学,挺好看的
伊坂幸太郎的文风本来就天马行空,行文散到不行,现在这帮日本导演没有能力麻烦就不要搞多线叙事了好吗,金色梦乡珠玉在前,就不能学学?!把原作故事改得莫名其妙,叙述又没有重点,真心平庸到无聊。
补标
后段感觉惊喜。相对于这么大的题目,布局有点小。
挺失败的翻拍
这枯燥无味的情况太浪费这么豪华的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