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纯真,真实。
2.这一部一切都太刻意,美术老师太万能、坏学生为什么坏也不分析,导致剧情太假;3.可以说一开始,就能猜到是这样的剧情发展。
穷孩子学习不好、爱画画,当然周围的人所有人都不支持,不理解,也不屑于理解。
接着,天降天神,处处保护、处处引导,最终穷孩子爆发,得到一个好结尾,然后电影结束。
哈哈好无聊4.最神奇的是结尾强行升华…
电影《美术老师的放羊班》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成长励志电影,导演用平实的手法描绘出一段关于梦想、友情、亲情和爱的故事。
主演们的出色演绎,让人感受到了电影主题的深刻内涵。
故事讲述了一位美术老师在偏远乡村的学校里,用美术教育引导一群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梦想。
电影情节十分感人,但并不煽情,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人物关系,让观众自然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成长。
电影的主题是关注乡村教育,强调了美术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电影也表现了友情、亲情的可贵,让人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不禁思考自己的成长和人生选择。
在制作方面,电影的表现非常出色。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将美丽的乡村景色和孩子们的纯真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契合主题,让人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电影的特效和剪辑也非常精良,为故事情节增色不少。
总体来说,《美术老师的放羊班》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虽然电影中表现出的乡村生活可能有些许贫困和艰辛,但是其中蕴含的友情、亲情、梦想和希望,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这部电影值得推荐给所有观众,尤其是对乡村教育和社会问题关注的观众。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我也曾经像电影中的孩子们一样,渴望着走出大山,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成长中的坎坷与快乐,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美术老师的放羊班》用它真实的情感和美丽的景色,让观众沉浸其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此外,这部电影也引起了我对于乡村教育的思考。
虽然现在的乡村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在贫困地区接受教育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美术老师的放羊班》是一部真挚感人的电影,它用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成长和教育的励志电影,更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生活、友情、亲情和梦想深刻思考的作品。
我相信这部电影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温暖。
看过的电影中最好的国产电影,放在这个年代,能看到这样的影片,实属不易。
这样的影片竟然没有被封,算是这个年代的欣慰。
至少这部电影就像楚门的世界一样,作者想表达什么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些端倪,给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中的普罗大众一点蛛丝马迹。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了,聪明的人已经能从中跳出来了。
不过我还是没有办法在影评中把一些话说得太明白。
我是00后,这部电影仍然倍感亲切。
很感谢从小能从类似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国产电影想表达的一些东西完全清楚。
这部电影的处理非常艺术,都说这个时代需要美术老师这样的人,可是只有这样的人能行吗?
麻木不仁的乌合之众又能做出什么改变?
很喜欢弹幕中的一句话,大意是,一群能力不行的家长还想自己的教育能带出来厉害的娃,真的是深有感触。
这几代人的历史看过来,真的觉得一些东西好像被无形的力量刻在身上,想改变却是像孙悟空逃脱五行山那般艰难。
冷狼老师我很佩服,能经历这么多流言蜚语还能坚持自己的一些想法,实在是不容易。
反正我做不到,所以我溜了。
如果这个社会里能有越来越多像冷老师一样坚守底线的人,那我相信整个社会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可惜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人。
所以我只能悲观的得出结论,这个社会很难变得像想象中那样美好,如果没有彻底的、革故鼎新似的改变。
这是思想问题,无关科技进步、经济发展。
难道这样的思想真的不能适应发展吗?
还是只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接受思想呢?
经常听到一句话,上面的思想是好的,都是执行的人执行出了问题。
好嘛,甩锅扣帽子信手拈来。
有没有可能,这样的执行就是现在的最优解呢?
不管怎么说,进步总是渐进性的、需要牺牲的、阵痛的。
很可惜,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巨大的以一大群人为代价的进步。
也只能默默看着这一切罢了。
最后很感谢作者能在现在这个时候拍出一部这样优秀的电影。
今天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影片,真心觉得不错,让我看到了浓浓的师生情,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看到了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一面。
在老师眼中学习不好的自然而然被视为坏学生,所以这些孩子也从未受到过老师的肯定,可当新来的美术老师冷轩的出现,让那些已经自我放弃的学生又看见了曙光,在冷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对自己有了明确的定位,重拾了自信心,从堕落中抽离出自己,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又因冷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个娃是个天才!
〞更是让巴王超过等等这些“坏学生”开始变得勤奋好学。
当下,在一切都在逐利的时代,这部乡村儿童教育题材的影片的诞生,可谓多么重要,导演没有将影片限定为纯粹的商业影片,而是聚焦于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身上,通过小群体的事件反应社会现实,以小见大,通过各角色之间发生的趣事,演绎出了一部优秀的国产乡村儿童题材教育影片,我真的觉得远超一些院线影片!
带着对电影名的疑惑看了电影首映,看完以后感触良多。
同样作为农村孩子,从小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孩子,兴趣爱好无关紧要,只会耽误学习。
甚至也不知道还有艺术生这些路线,让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希望可以通过这个电影让人重视一下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不要浪费孩子们的天赋,也希望家长们的看法可以得到改变,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
☔️北京这几天大雨,白天难得在家睡了会儿晚上就挺精神。
终于腾出时间可以认真看一部电影🎬上周五刚上映,还是热乎的~一口气看完,能看到这样优秀的片子,太值得了。。
看完了后,无比感动~笑中带泪,满满回忆~关于青春,关于那个时代,关于梦想。
想说的很多,但是又有点难过,因为那些美好,的确再也回不去了。
有时候时代的进步,牺牲的就是那些珍贵又纯真的过去。
我想到了很多人,我的同学们,我曾经的好朋友们,还有我的老师们,而我过去的经历,全部跟着电影情节,同步闪现,因为太多和我本身经历非常相似,所以大晚上的,一会笑一会哭。
就像程老师说的,它确实很治愈,让我感受到一直在路上,也应该偶尔停下来。
碾压了很多院线电影,可以唤起人心灵深处的本真。
特别好,真的,在如此浮躁的社会,还愿意坚持初心的团队,已经不多了,感谢让这么好的作品得以上映。
而且是疫情期间诞生的作品,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相信会有更多人看见,无比期待下一部💪安利给大家,来场心灵治愈spa重启更多能量……❤️
生动又好看,比第一部还要好。
灰头土脸的青春和最真实的人生轨迹,没有美颜滤镜下的虚假青春泡沫,只有鸡零狗碎的生活日常,却散发出最打动人心的光芒。
艺术生看了真的泪目,学生时代的美术和音乐课,真的是漫长学习期间最佳解压方式。
素描写生、贴满画作的墙壁、石膏像、静物、素描纸、画板画架和颜料盒……点滴情节都仿佛是以前学画画时候的重演,那段喜泪交织的学习生活,回忆起来都是甜的。
一群不被文化课老师喜欢的差生和一个被学校嫌弃的学科,在美术老师的拉力下,组合在了一起,彼此互相欣赏互相理解。
某种意义上,电影里那个诙谐幽默又开明的美术老师,才是那几个文化课差生真正的启蒙老师。
无用之学的美术和音乐,在现实引力下,成了最不起眼的存在,只有能角落里蒙尘。
即便无用,在热爱的人眼里,它就是照亮人生的一道光啊。
当我们谈论国产电影的题材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将矛头指向广电总局,总有人认为是审核问题使得国产电影畏首畏尾,然而我们如果对于电影有基础性的认识的话,就会明白,题材永远不是桎梏,题材只是一部分。
对于创作者来说,哪怕是同一种题材也有不同的创作形式,然而一些人习惯了一种题材之后,就渐渐的产生了依赖,且眼睛里容不下不同的题材了,这个时候,题材就成了限制。
没有限制的条件下,创作不能百花齐放吗?
当然能,只要将同一题材由不同的人群进行演绎,本质上就能改变问题,但是有多少创作者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人群当中去?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作品的创作者应该是其中一位。
他就是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的导演张忠华,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它的续集《树上有个好地方2》。
本片谈论的是主人公巴王超过的初中时代。
《树上有个好地方2》并没有跟其他的青春片有很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延续了关中农村这个不一样的地域,在这个地域上,诞生了一些我们认知之外的故事。
为什么说认知之外呢?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会被很多电影创作者所牵引的,当我们在大荧幕上看多了那些都市的俊男美女的时候,自然是不会主动的将自己的目光放到别的一些不同的地方,然而本片创作者张忠华并没有延续一般创作者的那一套,而是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将同一个题材放置到不同的人群当中去,这样一来,即便是被拍了无数部的青春片也有意思多了。
《树上有个好地方2》是巴王超过的初中故事,在初中,他所遇到的烦恼依旧是学习,这是一种非常符合我们自己童年的设定,巴王超过在文化课上表现很差,但是却在美术课上表现很好,这个时候,跟小学的语文实习老师一样,巴王超过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启蒙老师,美术老师冷轩,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巴王超过为首的这些“坏孩子们”找到了自己将来的人生目标。
《树上有个好地方2》优秀吗?
当然优秀,但是这种优秀是不被主流电影圈接受的优秀,当我们不再抱怨审核制度的限定去开辟新的领域的时候,类似于本片的创作理念就会诞生。
本片无非是将原本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另一群原本大家不会注意的人身上,着不算是一种创新,但是却是一种不同。
就如同原本我们说到吃饭的时候,被默认为吃米饭,而本片在说到吃饭的时候,意识到,原来我们还可以吃面条的,吃米饭是吃饭,吃面条也是吃饭。
这样一来,创作的范围就更加广远了,因为我国有三十多个省份,每一个不同的省份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故事,即便是童年时光,上海小朋友的不同的童年时光跟陕北的小朋友的童年时光一样吗?
自然不一样,跟新疆的小朋友一样吗?
自然更不一样。
那些不一样的,或许会成为我们今后创作的主要方向,当然,前提是创作者们愿意用镜头去记录那些不一样。
长久以来,我们的创作被一些电影圈的人所桎梏,因为他们认为创作只有一种,那就是某某模式,一旦脱离了这个模式,真正的去把握我们自己的故事,或者说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一些长期以来接受西方世界创作理念熏陶的创作者们就会傻眼。
因为离了西方话语权构建的世界观,他们似乎就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更别说创作了。
然而创作者们并不都是西方电影世界虔诚的信徒,也有人开始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创作比如说郭帆,比如说刘慈欣等等,他们给出的是一个符合我们自己国情以及历史背景的答案,这样的答案不同于西方给出的答案,但是却是能收获更广大观众的答案,观众们自然会买账。
本片也是一样,我们在将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的时候,即便是故事本身不具备很深的理念,但这种真诚依旧是会打动更多的观众,这就足够了,因为真诚本身并不被一些创作者所理解,在他们看来,电影不过是一种商品,商品的属性就是牟利,没有利益的时候,商品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本片告诉给观众以及所有人,只有质量过硬的商品,才会被人尊重。
对于陕西人来说,本片当中地道的关中方言很能博人一笑,而片中的冷轩的扮演者王建房更是众人知晓。
最难得可贵的是本片一众小演员们,他们并不是俊男美女,但是却贡献出来了一个真实的童年,这就能使的更多的人具有一种代入感。
确实是这样,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没有长着一副明星脸,但是我们也有真实的童年,然而长久以来,童年这个词汇被垄断,以至于我们只能在电影中看到那些不属于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不过这一次,这或许是国产电影新的路径起点,毕竟,这世界普通人还是多一点。
……你好,再见
素人电影最大的特点还是热切,把师生、同窗之情拍的朴实真切。
电影反映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假意安排素质教育课程,阴差阳错改变放羊班学生命运的故事。
原来被家庭、学校,甚至自己都已经放弃的差生,因为一个特立独行的老师,而找到了各自的奋斗目标并坚持到底,不由得让人想到现在教育中千篇一律的学生被流水线般生产出来,也是因为老师队伍的高度同化。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老祖宗倡导了上千年的“有教无类”,如果指引得当,差生也能成为先进上台演讲,也能兑现自己的天赋走上不同的人生赛道。
素人的表演还是经不起大屏幕特写镜头的捕捉,加上一些镜头不连贯,让片子看起来并不精良。
但胜在真实的表达,以及一些原创歌曲(或者是信天游?
)的加持,这种真诚的表达反而超过了很多呜呜轩轩的大片所带给短暂的感官刺激,希望这种有嚼头的电影越来越多,逐步那些预制品一样的产业之作,让观众能够看到有味有好电影。
从来都没有想过整个教育系统都有问题,洗脑应试,从来不在乎学生的兴趣热衷,放到现在也是。
电影里的几个学渣最终都有了自己的出路也短圆满,但是现实的学渣呢?
根本没有出路,特别农村学校,升学率有百分之二十都不赖了,从小扼杀兴趣理想,上学上的眼里都没光了,到头了唯一高考的出路也没了,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还可以
20230804这片现在的评价是一片大好,豆瓣都是4星5星,让我怀疑这片是政绩。树上1是神片,是一个教“郝杰”真善美的电影。树上2是标准的央六电影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当导演试图去模仿别人的时候,电影的气数已尽。
朴实真诚的想哭
看过
平平,什么都是平平的
巴王超过。第一部剧情都忘记了,但是记得好像还不错。这一部一般般。有点扯淡。
能放飞理想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小男主巴王超过和几个配角学生延续了第一部原班人马,但故事从留守儿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美育教育一眼假,小女主无论口音还是衣着打扮甚至肤色和其他同学明显格格不入,就像一个大城市孩子混在四五线学校一样维和。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反派形象太过脸谱化,校长儿子像个傻子一样成为小男主的跟屁虫,黑红牛的人设和《放牛班的春天》里放火坏孩子如出一辙,但最后爬校门出去和见义勇为湖里救人太刻意,就为了能反转达成当兵的目的。放牛班的几个孩子考试作弊分数占全年级前十,被重点班老师要求重新考也很突兀,整部影片的连贯性不够好,显得东拼西凑,国内的确是缺少优秀的儿童片,但也不能让大城市的人看到这样不够真实的美育教育片吧!
为续而续。
还是比较粗糙的……
投资多了置景用心了,成片却有点不如第一部,可能少了点土味,多了点说教吧。而且主角故事分散到好几个小孩子身上,难免有点力道不足的感觉。王建房意外地还不错,虽然表演偶尔很生硬,但气场是足的。巴王超过小孩还是很厉害。
有的孩子是渣子,有的老师是异类,有的科目是没用的,学它干嘛……你看,从来就是这么的难啊,“长大了就好了”根本就是骗人的。各个看到的都是yellow,能看到“美”的有几个?真实、朴实,甚至粗糙,但是很吸引人。巴王超过这小子运气不赖啊,咋在哪儿都能遇到这种神仙老师?
想看:这玩意儿只有一部最好,咋还有二。——看过:西大老师自己拍的老陕文艺片😂仍然看到了不少电影的影子,有个地方很像《十二公民》来着。本来以为第二部是狗尾续貂,实际观感不差。
不烂,黑红牛最让人泪目,很让人动容,让人觉得自己是平稳的坏人,他是动荡的好人。
好老师,改变一生
放羊班的春天
放羊班也有春天
你这编剧和导演这不是纯纯扯犊子呢么,偏远地区的初三学生,还是差班,没上过美术课,没有基础,第一课黑板上写几个素描要领,啥也不讲,你让学生画维纳斯半身像????
这一篇单拿出来,中规中矩,但是和第一部比,差远了。像是命题作文,没有浑然天成的感动与纯真。羡慕巴王在小学和初中分别遇到影响一生的好老师。下一部是不是要拍高中了?参考茶啊二中吧,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做的自然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