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记电影,讲述新西兰一位63岁老人伯特,跨越半个地球,来到美国追逐极速驾驶之梦的故事。
人到暮年,依旧壮心不已。
72岁的伯特驾驶着古董级印第安摩托车,赴盐地参加挑战赛,最终凭借执着非凡的勇气和改装机车的聪明头脑,创造了摩托车极速世界纪录。
当他躺在盐地上的那一刻,说“我做到了”,全片达到最高的燃点。
影片可看性强,既有新西兰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国情对比,也有公路电影常见的奇遇、快乐、温情桥段,最后的高潮则是盐地比赛,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一个快乐、充满童心、永不言弃、向梦想进发的可爱老头形象,跃然银幕之上。
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让人叹服。
今年我看过的最喜欢的片子。
普通而传奇,简单而疯狂。
我完全被这个70岁的老头的简单、豁达、执着、坚强和天才所征服。
影片手法质朴明朗,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细腻精湛。
它不是文艺片,不是励志片,也不是传奇片,更不是爱情片,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老头的生活片。
它讲述的是一个真人真事,新西兰人伯特·马诺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修理和改装了一辆1920年印第安牌侦察摩托,在他70岁的时候,不顾一切冒险来到美国犹他州以完成他毕生的愿望:在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驾车狂奔。
他最终创造了陆地速度的世界纪录…… http://wuqing.org/
有幸看到这部电影,有幸在不惑之年送给自己一部摩托车,有幸在自己精力充沛的年纪享受到了风与自由。
一个人的梦想与金钱,制度都没有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梦想目标下,才能结识到真正的友谊,邻家的小男孩,异装癖前台,老寡妇,越战归来的小伙,赛场上的大咖,彼岸的老摩迷,老伯尼与这些人的结识都是因为他的梦想。
追逐自己的梦想吧,任何时候都不晚,哪怕已经72岁了。
影片情节简单,老牌影帝霍普金斯演来也是得心应手。
真正让人感触的是男主角在创造纪录的过程中的遭遇。
在平常人眼中,这个老头无疑是个怪人,经常干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院子里杂草丛生,邻居抱怨这样会影响本地的房价,老头的剪草方法就是一把火,最终引来消防队。
摊上这么个邻居,多半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大家却都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了他,支持老头所追求的目标,在必要时给与帮助。
老头在创造纪录的旅途中,所遇到的几乎全部是帮助,如果没有这些帮助,纪录是很难实现的。
由此再想到,如果此事发生在中国,老头能见容于邻里不被视作怪人并得到那些帮助,最终创造历史吗?
此类奇迹最有可能出现在民主的国度,而民主的最大精神就在于宽容。
奥斯卡影帝——安东尼 霍普金斯伯特很像一个白日梦想家,但是白日梦比作的是他敢想,他愿意去想,即使犯错,即使不被待见,他也不顾一切坚持的性格,梦想家形容的是他敢做,他愿意去做,愿意在人生的黄昏阶段孤生一人跨越上万公里实现自己的印第安摩托梦想,愿意相信周围的人,愿意不顾生命危险将印第安开到200码,他已经被无数次叫过疯老头,但是他的老年,依然能用真诚打动他遇到的一个个老太婆,能用技术和实干征服一个个破损不堪的汽车,能在黄昏时实现早晨的梦想。
不懂规则又怎么样,被人骗被人讹又怎么样,老了又怎么样,发动机的高温吧腿烫伤了又怎么样,那条不愿松开油门的腿,是在对年轻时的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不年轻,不放弃,真想在六七十岁时,还能在潜水,在跳伞,在爬山,在挑战自己,年轻年老只不过是时间的差距,在世,活给自己看,去拼,才不留遗憾。
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姥姥学踩缝纫机,一度想长大了做出最美丽的衣服,以做出的第一个鞋垫引以为傲许久。
稍大些基本上和大部分小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愿望一样,就是长大了当一名人民教师,还时常在院里竖起小黑板,教比自己年级低的玩伴功课。
然后就是做连年三好生,保送到最好的初中,其间也练过小提琴,不过是耍把式经历一番而已。
再然后就是继续考最好的高中,连文理分班的时候,都是各科成绩极为平均,随大流选的理科班,的确也有父母常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功劳。
当然,也如常的青春期谈起恋爱,于是也就如常的耽误不少功课,最终抱憾上了个凑合的大学,还是卡着分数和就业热门选的专业。
最后就是毕业了根据专业找对口的工作,工作,工作,直至今日。
从头数一遍,就是我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感触,那就是:我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把梦想丢了。
而且发现不了,也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弄丢的。
是忙于应付学业时,是沉醉在情窦初开时,还是疲于在办公室爬格子的日积月累时?
总之,我找不到自己的梦想了,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也曾追过星,喜欢剪报,写写文章,有各种物件三分钟兴头的收集癖,但是这些都是拥有流行基因的小小爱好而已。
让我沉迷,追求一生的梦想,变得很汗颜去提及,究竟嘴里念不出一个来。
执着,对我,现在成了件没有主的奢侈品。
即使可以自我狡辩,追随大多数所谓的成功人士一样,说自己的事业就是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事业发展成什么样,算是实现梦想呢?
或者说自己的梦想是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和一个状态呢?
又哑然了,长久的,很安静。
非常羡慕Burt Munro,他的梦想很明确“如果你在阳光下骑车,是一辈子最好的时光,这就是我的梦想。
”他的梦想让他的性格都变得开朗,在得知自己的心脏病会让摩托生涯结束时,也没有大过悲伤,像个小孩子一样听医生的话。
他的梦想,让他不害怕孤单,“这是我妈妈,这是我爸爸,他们都走了,我的过去也没有了。
比赛前我会紧张,但是一开始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这很有趣。
”他的梦想赋予他生活的乐趣和勇气,“如果你不追随你的梦想,你的生活一定是呆板的。
当你想去的时候就去,不要当你要去的时候你却死了。
”他的梦想也会成为别人的激励,一路上无论是人妖前台、搭便车的、寄宿的、印第安部落的,是贵人,亦是友人。
他的梦想,让他时常像孩子一样的开心,他扭跳着的样子真是无法形容的可爱。
梦想都源自于一个单纯的动机。
他成功了,刷新纪录的过程我都捏着一把汗紧张到不行,但是最后无疑他成功了!
让我非常羡慕的成功了!
这种羡慕,会成为励志找到自己梦想的动力吧!
另,非常感谢某熊,为我介绍了这么一部雪中送炭的佳片
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新作。
印第安其实是一辆1920年的老摩托车,他陪伴他的主人度过了一生。
他的主人是新西兰人伯特芒热,他在60年代起着这辆老摩托车屡破世界最快纪录。
这是真人真事。
影片主要描写八十多的伯特前往美国盐湖城参加比赛创造世界纪录故事,叙述方式更像是一部公路电影。
比赛过程中,伯特因为裹着毛毡的腿伸不进去狭小的摩托,果然去掉了毛毡,忍着被排气筒烤灼的剧痛创造了世界最快速度纪录。
当他最后把腿拿出来时看着差点烤焦的小腿说:“我终于把自己烤熟了。
”伯特的话:“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句话献给天D会的朋友,献给我的弟弟林涛,献给所有的影迷。
四星级推荐。
一开始以为讲的是英雄迟暮回忆往事的故事,结果是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
区别于大部分的励志片,这部影片没有那么多紧张刺激的环节,更多的是平凡的大多数的生活中会遇到的挫折,以及挫折下的坚韧。
老爷子一个人住在平房里,所拥有的储蓄不足以支撑他的梦想,在老女友的建议下,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带着积蓄独自前往远方,一路遇到势利眼且没耐心的出租车司机、男扮女装的跨性别者、失去丈夫多年的老妇人等形形色色的人,而且还时不时心脏疼,试问让他选择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
我想,是一种执念,一种无论在做什么都挥之不去的念头,他必须出发,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幸运的是,他做到了,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在一瞬间超越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古代中国有一个文化,给建筑取名叫“未央宫”,因为人们认为,当一件事情达到顶峰的时候,就是衰减的开始,所以未央,是相对好的且安全的状态。
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哪里是极限呢?
我们实际能到达的和认为能到达的,就像实然和应然,大不多情况下都是不对等的。
冒险是人生的调味料,只有不平凡过,才能甘于平凡的过完这一生。
谨记,生活很难,但是没有梦想,过得再好也只是生存。
六公主最近很给力,放了不少好片子。
又是一个上班垮着个批脸,下班重获新生的一天,捉到了这部电影,很简单的剧情,很励志的故事,很抚慰的效果。
主人公门罗先生是个机车老少年,在身患心肌梗塞之后,就想知道自己驾驶着童子军时代就陪伴他的印第安摩托最快能跑多少码。
于是,他出发了,就这。
这一路,他似乎不咋顺利。
首先一来到好莱坞就被不良出租车司机痛宰,之后心爱的老摩托差点被毁,还差点命丧响尾蛇嘴下,好不容易到了盐湖城,又因为没有提前注册登记,白来一趟。
但,他超凡的人格魅力和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他正确地求助了一位又一位的“过客”。
可爱的黑人女装大佬帮他使用汽车旅馆会员打折住宿费用,拥有神药的真印第安大叔收留他过夜并赠予治疗前列腺神药一包,豪爽的西部女牛仔寡妇治好了他的老摩托还陪他度过了美妙的一夜,机车届OG们帮他说情送他装备。
最后,他以70高龄驾驶着50岁的摩托,一路冲到200km/h,那一刻,辣妹们鼓掌,小伙们咆哮,众人为他欢呼。
然后我想,如果他没有主动叫“有点怪异”的小伙子小姑娘,还送他一朵花;如果他没有主动问询印第安老大爷神药;如果他没有在盐湖面跟OG吉姆交流“朝圣”心得,并在得知不能报名时迅速找到吉姆寻求帮助,他也许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
善于观察和求助,对世界常怀善意,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只要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最后上题眼:"光动嘴的人并不重要,他们只能看到别人犯错,告诉别人如何改进,而荣耀只属于真正上场的人。
——罗斯福“
一个腿脚不便,患有心脏病的七旬老人,一辆四十多年车龄的老式摩托车。
这样的组合,跟世界上最快的陆地速度能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他们创造出来的。
以速度为题的电影,在片子的开头并没有以飙车的场景来吸引人。
镜头缓缓推进,描绘出一个典型改装车车迷的家。
这简直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修车铺。
各种各样的零件堆满了不大的房间,“献给速度之神”的字眼在场景内出现,对速度的崇拜已经近乎宗教。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场景。
我们似乎习惯了主人公应该是个年轻人。
然而伯特醒了,七十多岁的老伯特五点半就醒了,推出他那辆四十多年车龄的老摩托车,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这样一个不落窠臼开头已经引人入胜。
影片在接下来的场景里,抑扬结合,用一系列的桥段组接,将故事从容叙述。
伯特使用的火塞是自己手工制作的,使用泡茶的水冷却。
从邻居家借来餐刀,修割他的轮胎。
这样的貌似不专业的手法,令人难免不为其是否安全比赛感到担忧。
赛车的安全不被看好,个人的身体也令人忧心。
就在摩托俱乐部的朋友们为他开完募捐舞会,和年轻人比赛失败后,他的心脏病发作,被送入医院急诊。
一番诊断,暂时无碍。
却被医生宣告了赛车生涯的终结。
困难不止这些,他还没有足够的资金,靠抵押房产和邻居捐款才得成行。
在去往美国的船上,又靠担任轮船的厨师,来减免旅费。
走前和邻家小孩儿托马斯的对话。
是理解伯特赛车的重要部分。
他对速度的崇拜是从小就有。
而弟弟的意外死亡,也让他对生命有了更多敬畏更多珍惜。
追求速度,同时珍惜生命。
离别的时刻,显露出了令人感动的温情。
平时对伯特赛车给他们生活造成影响而感到不满的邻居,在伯特离开的时候,都真诚得表达祝福。
之前赛车赢了伯特的小伙子们,把钱又还给了伯特,并祝福他顺利。
影片全片不乏这种先抑后扬的桥段。
舒缓的配乐,简单而不失温馨。
到达美国后的场景也是抑扬结合的桥段。
入境、乘坐出租车、找旅馆、买二手车、取摩托车。
这几个桥段也都是有惊无险。
顺利过渡。
出入境管理的警察、出租车司机、旅馆前台的服务生、二手车行的老板、海关人员。
每一个人物都形象鲜明。
而且友好的气氛始终贯彻。
除了出租车司机外,其他的人员都是一副美国人民的使者模样。
而出租车司机,则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方面。
从洛杉矶去盐城的这一部分,是个公路片的片断。
一路上伯特邂逅了印第安老人、老寡妇、越战归国休假的大兵等,最终顺利到达盐湖城的比赛地。
伯特的障碍继续不断。
因为没有提前注册,他差一点就不能参赛。
因为手工作坊式的简陋赛车配件,也影响了别人对他参赛的信心。
是他那种对速度的热情感染了主办方而获得比赛资格。
克服种种困难,老波特最终驾驶着那辆老印第安,突破了二百英里,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的陆地最快速度。
故事梗概即是如此。
影片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
安东尼 霍普金斯的表现真实自然、无可挑剔。
励志当然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
一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主人公顽强的意志力下,终于做成了。
而且特别的地方在于是一位老年人创造的速度之最,堪称奇妙。
如果说仅仅是励志的话,或许没那么大吸引力。
影片另一吸引我的地方是那种人物关系的和谐。
今天我们讲和谐社会。
可这个社会只有在《新闻联播》里才是和谐的。
真实的社会里到处是强拆自焚、贫富分化、看守所里的非正常死亡、春运买不到票等等这样并不和谐的世态。
影片里并未标榜什么和谐,却处处是和谐的温情。
伯特和邻居的关系看似紧张,然而当伯特面临问题的时候需要支持的时候,却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伯特在美国赛车时的一系列遭遇,遇到的每一个人也都是那么友善。
当然,这里其实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同样的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电影,我们的手段总是那么有距离感,而美国影片往往在这种很生活化的场景里,看似不经意间就将目的达到了。
还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励志、和谐的表现,并非是激越的、夸张的。
而都是那种淡淡的轻柔,并非如夏日烈日,而是四月里的春风。
不论是遇到问题,还是克服苦难,伯特的反应都并不激烈。
而是一种很内化的情绪。
人物的内心反而在观众那里得到更深刻的将心比心似的体会。
恰到好处的钢琴,清新、轻松、轻柔,若隐若现,将影片的情绪恰当表现,令人难忘。
看完整部电影,如同品一杯清茶。
茶已下肚,口留余香。
又如听一首好听的乐曲,余音渺渺,三日不绝。
好的电影有很多种,霍普金斯主演的《世界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算一个。
梦想不可阻挡
今天六公主沾的是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光。不过改了片名为「向极速出发」,还是靠搜索出的海报上的原名Indian找到了这个目录。豆ban微驳不给说话不给发照片,六公主倒是不避讳,上周就播放了三部奥斯卡。
may be we see things happliy ,the world and life will be happy.
心存感恩之心,身行积德之善; 从善者吾近之,从恶者吾远之; 百年养善不足,一日毁之有余; 行善不必人知,积德无需他晓 。
中规中矩,不过看到了霍普金斯的另外一面
好豁达的老头,好淳朴的群众!这家伙女人缘也忒好了吧,你是怎么做到的!哈哈
相比于作为运动传记,本片更符合治愈的公路片。不得不说很多处处理的音乐和镜头相当诡异,总感觉遇上了坏人。另,豆瓣的第一段简介就是瞎掰扯,根本不是本片的内容。
人家能骑双子星,我只能骑小绵羊。。。
因为没有对好字幕,从头浏览了一下,温馨的人物温馨的音乐,好看。
17岁想看的电影24岁才看到
光看老爷子的演技 就可以了
m21113:25年的梦想从未放弃,一路上遇到的人也很可爱,当站在盐原上饱含泪水,安东尼·霍普金斯让人感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记得不要抽烟,不要污染自己的肺,这样才能长寿!
老头演技很好,故事进度太慢
Semester 1 Marketing課上看的,Serious Leisure...
老了也不放弃,我不会介绍出去,别人不喜欢这个题材(我猜
老当益壮,老而弥坚
非常干瘪,如果没有已有的故事作为铺垫,这个拍的叫科幻片了,就是一个机修老头战胜高科技,这个是不是有点反智了
一部老年励志片。。with 小m、gl at影城。。
没怎么感动到,公路片一般都不会出什么大差错。沿途的未知就是它的魅力所在。难得自己找到喜欢的,年纪不是问题,停止却步就没下面那些有趣的事了。
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