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修平
主演:颜卓灵,蔡瀚亿,杨乐文,刘敬雯,刘皓岚,何启华,霍喜路,游学修,吴肇轩,易健儿,何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0
简介:今次故事發生於工廈區,一班音樂人及舞者為了較平租金已進駐工廈,漸漸形成一個藝術家社群,一天他們收到一份奇特的工作邀請,將於龍城工廈區定期表演。各人的仕途、家庭、人際關係以至愛情,均因參與這項計劃而發生變化,一場「義利間的鬥爭」隨即展開……详细 >
脱离原本的街舞主题,想走大格局,但是沦为乱七八糟的剧情,导演连地产矛盾的根源都未搞清!极度非常差!
套路、幼稚、粗糙、空洞、廉價。一邊看強烈地感覺到導演一直在吶喊:”這片是我被老闆逼着拍的,不關我的事!“演員也在吶喊:”我完全不知道導演在幹啥我在幹啥,我只想要飯盒!“
3.5/5
眼拙,没看出来将2跳过,又直接内嵌在3内的意味是什么。电影有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终于不用赞歌伟大什么如你所愿之类的东西,只看普通人,甚至是底层的人,怎样对待环境变迁,怎样对待事与愿违,有时候逆来顺受,又怎样发出自己的声音,那样才不是奴隶,那样才不是自以为当家作主,其实只是韭菜的身份。好人一生平安,不该只是一句美好祝愿,或是一句心理安慰。
这下明白为何没有狂舞派2就直接是狂舞派3了!电影有点东西,有想法,但要是从电影的观感、艺术造诣上来说还是差点东西……
不符合我的胃口…(the 4th
说唱加舞
最尖銳最意氣用事最滿腔熱血胸懷大愛的黃修平,最被低估的黃修平。
電影的訊息很有野心,導演亦抱著真摯的姿態回應幾年前年青人所面對的處境(今天絕對是更惡劣的逆境),問題出於角色比重失衡,將最有人味的部分寫給Heyo,最無聊老套的部份交給狂舞派alumni,所以如果全片是由Heyo領衙,放下狂舞派的包袱,應該會乾脆有趣得多
还好是看得免费放映,不然我真觉得自己是在花钱吃屎。
👍👍
衝著Lokman@Mirror來看的。其實能感覺到,創作團隊想表達的精神內核已經延伸出「狂舞派」這個概念 ,整個故事講的更多的是「龍城人」對自己的土地嘅一份執著、對自己文化嘅堅持。全片最喜歡嘅一幕,阿良拿著給佳仔的玩具走到studio樓下,發覺樓下撿紙皮賴以維生嘅阿婆已經被趕走,她的窩也被撤掉;鏡頭一轉,他往前走,看到的是正在施工中的HipPark,未來龍城文化藝術發展的華麗舞台。
香港的青年导演创作者都在关注当下社会的困境,而内地青年导演却到处在翻拍···
3.5 没想到被跳过的《狂舞派2》是本片的戏中戏,而片中涉及的诸多媒介拍摄手段则成了又一种戏中戏。“当一只老虎为了证明自己是老虎而走进动物园,它还是老虎吗?”时运之至,一部在亚文化与资本彼此之间勾兑而又充满“不和谐音”的过程中,反思HK复杂现状的电影。多线人物叙事,串联起矛盾一触即发的社会图景。每个年轻人都有满腔的愤怒要宣泄,疲惫、沉重、内斗——唯有通过舞动的身体,链接无数围绕身旁的电子媒介,以近乎“徒劳”的姿态,守住自己最后的一点领土。
黄修平试图刻画青年人的理想与社会城市发展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被收编为地产霸权画皮,沦为宏大光鲜的城市建设中被借用的一环,还是做一个敢为自己梦想为社会公平发声的自由人,坚守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关怀,我想其实各种艺术背后都还原到对人的关怀。可惜的是,地产霸权对人的影响、双方的矛盾讨论得不够深入,以至于很多对立中双方都有沦为二元标签的危险,但这样充满社会关怀的good intention真的很令我感动。
长大以后为了生活赚钱不得不接受被人喂屎吃,这滋味真是难受。呈现了各路人物,群像真实有细节。一边是资本权力媾和下的拆除重建,一边是立足本土照顾边缘。我们为了生存也不该忘了我们来自哪里。影片又展现了铲车、吊塔下的香港,导演还是将街舞元素很好地有机地和本土故事做了融合。
跳跳舞不好吗?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还有这什么破结局。
如果「狂舞派」是純潔的夢想,那麼「狂舞派3」就是骯髒的現實,追逐夢想多美好,七年後的一巴掌還是打回現實,醒來面對的還是資本的惺惺作態,社會的不公對待,誰來做這個城市的狂舞派。故事寫到最後,你才發現原來「狂舞派」不是獻給Hip Hop,不是寫給Dancers,而是給這座城市和年輕的鬥士。寫到這裡也不知不覺在句子間放了韻腳,講回電影本身,導演的設計和構思是真的值得稱讚,續作不炒冷飯,還把前作套成了戲中戲。顏卓靈的造型真的好失敗,第一部裡靈動的小天使回到現實變成了傻白甜,相比她在第一部中入圍金馬影后的表現沒有半點出彩之處,也許正是導演故意為之,但也反映出她戲路並沒有那麼寬。
四星都给主题以及变漂亮了的颜卓灵。以为的续集会是《歌舞青春》那种又唱又跳、仿佛没有终点的欢唱系列片;抑或是打造类似《舞出我人生》,利用舞蹈类节目热度,成为招牌以求更多卖座。但来自班底无穷的活力和“勇”字,最终留下了近年银幕里为数不多的关于“Gentrification”和这个地区的触及。即使隐喻直白到近乎幼稚,重心也因说唱过多被分薄,但它是那种会“留下痕迹”的片子,也就够了。
比起第一部转移了焦点是很有想法的策略,但是艺术和资本的问题显然在这里是说不清的,只能具体落在香港当地问题上简化为一种情怀诉求,所以最后还是打不透。其他方面都还正常,但是颜卓灵已经过了演这种片子的气质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脱离原本的街舞主题,想走大格局,但是沦为乱七八糟的剧情,导演连地产矛盾的根源都未搞清!极度非常差!
套路、幼稚、粗糙、空洞、廉價。一邊看強烈地感覺到導演一直在吶喊:”這片是我被老闆逼着拍的,不關我的事!“演員也在吶喊:”我完全不知道導演在幹啥我在幹啥,我只想要飯盒!“
3.5/5
眼拙,没看出来将2跳过,又直接内嵌在3内的意味是什么。电影有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终于不用赞歌伟大什么如你所愿之类的东西,只看普通人,甚至是底层的人,怎样对待环境变迁,怎样对待事与愿违,有时候逆来顺受,又怎样发出自己的声音,那样才不是奴隶,那样才不是自以为当家作主,其实只是韭菜的身份。好人一生平安,不该只是一句美好祝愿,或是一句心理安慰。
这下明白为何没有狂舞派2就直接是狂舞派3了!电影有点东西,有想法,但要是从电影的观感、艺术造诣上来说还是差点东西……
不符合我的胃口…(the 4th
说唱加舞
最尖銳最意氣用事最滿腔熱血胸懷大愛的黃修平,最被低估的黃修平。
電影的訊息很有野心,導演亦抱著真摯的姿態回應幾年前年青人所面對的處境(今天絕對是更惡劣的逆境),問題出於角色比重失衡,將最有人味的部分寫給Heyo,最無聊老套的部份交給狂舞派alumni,所以如果全片是由Heyo領衙,放下狂舞派的包袱,應該會乾脆有趣得多
还好是看得免费放映,不然我真觉得自己是在花钱吃屎。
👍👍
衝著Lokman@Mirror來看的。其實能感覺到,創作團隊想表達的精神內核已經延伸出「狂舞派」這個概念 ,整個故事講的更多的是「龍城人」對自己的土地嘅一份執著、對自己文化嘅堅持。全片最喜歡嘅一幕,阿良拿著給佳仔的玩具走到studio樓下,發覺樓下撿紙皮賴以維生嘅阿婆已經被趕走,她的窩也被撤掉;鏡頭一轉,他往前走,看到的是正在施工中的HipPark,未來龍城文化藝術發展的華麗舞台。
香港的青年导演创作者都在关注当下社会的困境,而内地青年导演却到处在翻拍···
3.5 没想到被跳过的《狂舞派2》是本片的戏中戏,而片中涉及的诸多媒介拍摄手段则成了又一种戏中戏。“当一只老虎为了证明自己是老虎而走进动物园,它还是老虎吗?”时运之至,一部在亚文化与资本彼此之间勾兑而又充满“不和谐音”的过程中,反思HK复杂现状的电影。多线人物叙事,串联起矛盾一触即发的社会图景。每个年轻人都有满腔的愤怒要宣泄,疲惫、沉重、内斗——唯有通过舞动的身体,链接无数围绕身旁的电子媒介,以近乎“徒劳”的姿态,守住自己最后的一点领土。
黄修平试图刻画青年人的理想与社会城市发展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被收编为地产霸权画皮,沦为宏大光鲜的城市建设中被借用的一环,还是做一个敢为自己梦想为社会公平发声的自由人,坚守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关怀,我想其实各种艺术背后都还原到对人的关怀。可惜的是,地产霸权对人的影响、双方的矛盾讨论得不够深入,以至于很多对立中双方都有沦为二元标签的危险,但这样充满社会关怀的good intention真的很令我感动。
长大以后为了生活赚钱不得不接受被人喂屎吃,这滋味真是难受。呈现了各路人物,群像真实有细节。一边是资本权力媾和下的拆除重建,一边是立足本土照顾边缘。我们为了生存也不该忘了我们来自哪里。影片又展现了铲车、吊塔下的香港,导演还是将街舞元素很好地有机地和本土故事做了融合。
跳跳舞不好吗?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还有这什么破结局。
如果「狂舞派」是純潔的夢想,那麼「狂舞派3」就是骯髒的現實,追逐夢想多美好,七年後的一巴掌還是打回現實,醒來面對的還是資本的惺惺作態,社會的不公對待,誰來做這個城市的狂舞派。故事寫到最後,你才發現原來「狂舞派」不是獻給Hip Hop,不是寫給Dancers,而是給這座城市和年輕的鬥士。寫到這裡也不知不覺在句子間放了韻腳,講回電影本身,導演的設計和構思是真的值得稱讚,續作不炒冷飯,還把前作套成了戲中戲。顏卓靈的造型真的好失敗,第一部裡靈動的小天使回到現實變成了傻白甜,相比她在第一部中入圍金馬影后的表現沒有半點出彩之處,也許正是導演故意為之,但也反映出她戲路並沒有那麼寬。
四星都给主题以及变漂亮了的颜卓灵。以为的续集会是《歌舞青春》那种又唱又跳、仿佛没有终点的欢唱系列片;抑或是打造类似《舞出我人生》,利用舞蹈类节目热度,成为招牌以求更多卖座。但来自班底无穷的活力和“勇”字,最终留下了近年银幕里为数不多的关于“Gentrification”和这个地区的触及。即使隐喻直白到近乎幼稚,重心也因说唱过多被分薄,但它是那种会“留下痕迹”的片子,也就够了。
比起第一部转移了焦点是很有想法的策略,但是艺术和资本的问题显然在这里是说不清的,只能具体落在香港当地问题上简化为一种情怀诉求,所以最后还是打不透。其他方面都还正常,但是颜卓灵已经过了演这种片子的气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