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距离

ディスタンス,这么……远,那么近,Distance

主演:浅野忠信,井浦新,伊势谷友介,寺岛进,夏川结衣,凉,远藤宪一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1

《距离》剧照

距离 剧照 NO.1距离 剧照 NO.2距离 剧照 NO.3距离 剧照 NO.4距离 剧照 NO.5距离 剧照 NO.6距离 剧照 NO.13距离 剧照 NO.14距离 剧照 NO.15距离 剧照 NO.16距离 剧照 NO.17距离 剧照 NO.18距离 剧照 NO.19距离 剧照 NO.20

《距离》剧情介绍

距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名为“真理的箱舟”的邪教集团在东京的自来水源里投放病毒,致使上百人死亡,近万人受到伤害。在此之后,投毒的五名主犯被教众杀害,教主亦自杀身亡。该事件轰动一时。 三年后,当初四名主犯的亲属来到“真理的箱舟”位于山中的遗址,扬撒骨灰,祭奠亲人。然而,他们停在山口小路上的汽车被盗,众人被困在山中。随后他们遇到坂田(浅野忠信 饰),当年投毒小组中临阵逃脱的第五人…… 五人齐聚小屋度过一夜。在这一夜中,他们将不得不直面那些曾刻意回避的记忆,以及不得不面对的自我。我们之中,究竟谁是受害者,谁又是加害者?我们能否找到某种确切的东西? 本片荣获第16届高崎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夏川结衣)和最佳男配角(远藤宪一)三项大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安德里亚离婚记雪地飞人快乐星球第三部淘气爷孙大理风云之血蝴蝶冰雪同行危险人物导演剪辑版漫研社第二季胜者为王超脑48小时运囚生死斗黑夏第一季限定的记忆菜鸟老警第五季只想和你在一起歌带你回家我的瘦身日记兄弟门约塞米蒂漫长幸福的人生食罪人家有魔犬班迪舒班迪斯拯救电影院危情任务不当表现黄蜂第三季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八季总铺师婚外情事第四季

《距离》长篇影评

 1 ) 如隔山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套用在《距离》中,可以是这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你是我的家人,我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

”枝裕和的这部作品,具有震聋发聩的效果。

他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始终关注死亡与丧失题材,是因为他深信,对死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对生有加倍的热爱。

《距离》也一样,透过对宗教团体成员的精神轨迹的波动变迁的描绘,使我们看清心灵的脆弱性无助性,和其走向的不可知性。

正因如此,它提醒我们关注由它引发的广大深层的社会问题。

关怀这个世界,从关怀一颗心开始。

关注惨剧,积极面对我们的负面阴影不逃避,这或许是是枝裕和本片的苦心所在。

 2 ) 拉片

本来想写影评的,但是光靠看一遍的记忆写不出来什么,重看一遍,打开记事本,开始拉片。

但已经十点半了,明天还要上班,今天是没空变成影评了,先把拉片的草稿放这里吧。

由arata作引子,三人的片段,按照固定的顺序交错出现,勾画三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但此处胜提到,敦是他的高中同学,这与后面敦这一角色的神秘性又盖上一层面纱同时也为三人面对困境时的状态和意外长时间共处的各种应对姿态进行铺垫。

手持镜头为主,伪纪录片形式。

深山的鸟鸣,开头也有出现。

四人陆续抵达,距离开始缩短,开始相遇。

但对他们来说不是第一次。

花的意象!

(陡坡上的山百合)四日两两相遇,两人熟络,两人生分的寒暄实 第一个到,注重时间观念的上班族形象。

(每年一次的活动)车内四人的距离拉到最近,车内的谈话时间,四人情感上距离拉近的同时,物理上行进越来越远,但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敦谈话参与度低摩托车(作者导演的电影,处处都是伏笔,前后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很强)敦的黑衣服(身份之谜的线索)两两交错谈话,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笛子开始引入他们各自亲人以及与那场事件的关系。

(胜的哥哥)坂田在湖边出现,是全片的锚点,交错镜头一动一静,四人与坂田的距离也在拉近。

实最先发现坂田。

从林间走向湖边的阳光下,开始(!

)真正接近逝去亲人的心里。

依次在栈桥悼念(时间长短不一样,虔诚度不同,敦带了花,好像是小野菊)四人与坂田互相发现。

聚餐时距离拉远,节奏上开始松弛,横向的距离再次拉近。

但由实开始谈起家的概念。

车被偷!

电影的第一个高潮,四人的戏剧冲突开始出现。

这个设计相当荒诞。

作为车主的敦并不是最慌乱的,反而劝阻想走路回程的实。

坂田与四人正式会面,但坂田显得更在意车子的丢失。

最先与坂田交流的是胜。

四人沟通与坂田同行,实的反应最激烈。

物理上的距离更深入,他们在心理上更接近逝去的亲人。

进入屋子的顺序和对待屋子的态度。

坂田最先坐下,主人的姿态接待四人。

代纪香最先开始回忆。

敦注意到屋外墙角的花。

胜坐下,实嫌恶灰尘,开始回忆。

胜最先与坂田交流,探寻亲人未知的过去,距离各自拉近。

胜向坂田介绍四人身份,对于敦,说的是在这里的应是他姐姐,而坂田也半疑问地回应。

敦摘下眼镜,拿起香包,开始回忆,但没有声音。

胜携长笛出门,代纪香给他手电,代纪香开始继续回忆与前夫的过去,前夫的谈话开始引入邪教的所谓理论和邪教团体的生活,但重点在于对这种邪教对生活的影响的展示,对原初家庭的破坏。

大段所谓的邪教宣传。

镜头始终在代纪香这边。

胜在林间吹长笛。

低沉的笛声与林间风声。

开始回忆。

相对于代纪香的抗拒,胜对于哥哥介绍的邪教思想显得并不关心,兄弟俩的关系并不亲密,哥哥也不试图影响弟弟的生活,更没有想拉他入教。

父亲的接入,让家庭又一次出现。

但是过去式父亲的离世推动哥哥奔赴教团。

坂田再次确认敦的身份和工作,敦探问姐姐是怎样的人和教团的关系坂田回忆与敦姐姐的,但有声音。

在湖边栈桥。

坂田探问四人的关系。

实开始回忆,他的回忆是关于前妻婚内和老相识的出轨并加入邪教,解释了他对于邪教成员的抵触和憎恨。

邪教同样破坏了他的家庭,双重的破坏,对他家庭信念的否定。

这场三角戏的表演极为出色。

镜头在两边互相切换,双方互相并不理解但坚持各自的表达。

镜头始终在实一边,导演的立场很清晰。

实与坂田通过借火开始交流,抵触开始慢慢消解。

交流内容看出坂田已没有原初家庭,教团是他的家。

安静的环境,声音很清晰。

敦提起想知道教团的生活,屋外实在探问坂田教团的生活(但敦没有问坂田),实在意前妻是否出轨。

敦拿出找到的姐姐的香包,但代纪香什么都找不到。

(是否屋内找到值得怀疑)代纪香从物品引出另外的回忆并向敦叙述,物品是鞋子,与进屋拖鞋又有一重呼应。

敦开始与姐姐的回忆,在湖边开始有声音。

(但可能是借由坂田的描述虚构的形象和回忆)关于孤独的鸟的讨论,与邪教内容无关,更像是敦给姐姐传输一种观念。

镜头是在姐姐这边。

四人回到屋内,回忆结束互相交流。

在亲人呆过的地方互相交流,教团家庭以临时家庭的重构而重叠。

坂田的在场形成了两种家庭的勾稽。

代纪香开始意外之后的回忆,代纪香家庭破碎开始展现,回忆不起丈夫何时开始异常。

接下来是实,不知道前妻的两次堕胎。

敦的表述是他,喜欢花,似乎不是在说姐姐。

接着是胜,直说虽然住一起但是不知道哥哥的异常。

回忆结束。

入夜下雨了,前一年也下雨了。

敦回忆,关于寂静蓝色,和小野菊,姐姐开始陈述结束与重生。

敦与胜交流神是否存在,二人都不信神,对教团的批判和否定。

(雨声)代纪香开始回忆,介于前两次回忆之间,丈夫离开教团曾回家过一次。

但却更加疯狂,没有回来。

激烈的言语冲突,家庭的完全破碎,却留下一双鞋在自己这边。

脚底的灰尘。

坂田开始介绍教团里的代纪香丈夫。

对教团残害他人的不理解。

坂田开始回忆代纪香丈夫的逃离事件,(湖边与敦的姐姐),与他在代纪香面前的描述完全不同,坂田本人更像是主动作恶,期待作恶计划的顺利,对教团的信念不是最主要的驱动。

坂田更焦虑,更留恋现实世界,强调净化思想但又惧怕计划的实施 。

屋外坂田、敦、胜三人雨后火堆边谈话,坂田回避对计划的谈论和背叛,以及信念。

但明显是说谎。

敦一直保持沉默。

代纪香和胜依次来到屋外。

五人火堆边沉默(很好奇他们点烟为什么不用篝火)湮灭的火堆切换到坂田对计划背叛的回忆,寂静蓝色,是清晨还是黄昏?

坂田林间的奔跑是为数不多的激烈的场景。

面对审问,坂田为了自保开始背叛,否认亲密关系,持续的说谎,教团家庭的破碎。

教主自杀。

实:生活的真实性。

胜:逃避代纪香:逃避不是好办法。

坂田与敦讨论姐姐,(姐姐应该是警官提到的对坂田很好的那个)不相似。

敦问教主,坂田说像父亲,初期的教团像大家庭。

大家庭破碎后,不再想起教主。

窗外男人焚烧什么的镜头一闪而过。

像是某人的回忆。

天亮了,五人离开屋子来到湖边栈桥。

晴天,湖面武器雾气升腾。

五人站位各不相同。

搭上顺风车离开。

敦戴上墨镜,临时家庭即将终结,距离重新拉远,四人与外界的通讯恢复。

只有坂田没有联系,(面看起来真的很好吃,敦吃的好像是荞麦面。

)回程的列车只有敦和坂田没有睡觉。

坂田开始询问敦的真实身份,敦的姐姐说过弟弟已经自杀了,到底是姐姐为了隔绝原初家庭而说谎,还是敦一直在说谎?

但更倾向于敦在说谎。

新宿站的人潮涌动,五人消散其中。

敦又带着一枝花来到医院,老人已经离世,护士发现敦并非儿子,老人应该是教团事件的受害者。

回忆,女人问男人是否后悔结婚,不关心孩子。

回忆窗外烧东西的男人,敦回忆警官审问,是否受影响才喜欢花,敦说喜欢那百合花,但不觉得是受到影响。

敦为自己重构的家庭因为老人的离世又一次破碎。

实去看棒球(对后家庭的逃避)。

胜与女友看照片讨论离奇之旅,问女友是否会游泳,应该是回忆起哥哥不会游泳,决定教女友游泳,他开始认真面对试图组建的新的家庭(不逃避)。

代纪香与儿子通话,(不再逃避),四人在这趟旅途后不再逃避创伤后的生活。

敦又回到湖边栈桥,寂静蓝色的背景。

扔下的是百合花,镜头切到回忆,烧照片的男人背影,关门后屋内的百合花。

不再用伪装角色需要的小野菊。

长时间的敦独自站在湖边栈桥的背影,敦的哭泣,呼唤父亲。

作为教主的儿子,他承受更多的代际罪恶感,相较于其他教团成员的亲人,他更加缺乏正当的理由去为父亲悼念,又缺乏足够勇气去直面父亲是一个罪人,喜欢花也极力回避是受父亲影响。

父亲烧掉合照的镜头后,敦烧掉了湖边栈桥。

字幕背景是持续的水声,是谁在水中行走?

 3 ) 距离

是枝裕和曾说过,对死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对生有加倍的热爱。

相较于后来蜚声国内外的系列家庭剧情大片,早期的《下一站天国》和《距离》更显示是枝裕和惊人的剧本构思功力和独特的记录拍摄手法。

敢于大段平静地展现长镜头,于无声处里的惊雷,不动声色地奔涌。

这种笃定自信,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强大,自持。

对于曾经的恐怖事件,全片除了开头两分钟的提及再无叙述。

家人与亲人之间的距离,曾经近在咫尺,如今只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拼凑,遥远得已无从企及。

孤独的鸟,比别人飞得要高;不给别人造成困扰;嘴要望向天空。

影片从犯人家属切入角度,是是枝裕和最伟大的地方。

 4 ) 分分钟都不闷

大屏幕观感不闷也不晃,细细密密地编织,一切皆有呼应又留白足够,记录片式的硬切换有一种影像习惯上的亲切,甚至更喜欢这样不怎么圆熟的是枝。

那么多光影美得不可方物的中景大大扩展了对手持拍摄的认知。

阪田在清晨叛逃的林中雾气和十几年后聂隐娘拜别师父的山间雾气意外形成了镜像。

水边栈道的场景和氛围让人联想到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收/配音非常棒,没有配乐浑然不觉。

结尾过于刻意了,这一条线处理得不够好,也可能是这种开放式拍摄的弊病,往往获得的拍摄素材到最后难以自圆其说。

相比同题材的《1Q84》更轻巧直接(如果不同形式能比较的话),但力道是大的,宗教/罪犯/死者Vs凡人/家属/生者几个角度的张力很吸引人。

 5 ) 距离:亦近亦远

关于亲人距离,是指心的距离,即使是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看似是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心与心之间也充满了距离感。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提到的关于自己与兄弟之间的关系,不会像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也不会像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也不会像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

他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

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

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

她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共老,“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

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雨树共老,挺好的。

”我们总是习惯把自己活成很多面,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面前,我们也活成了不同的自己。

在社会中,我们尽量把自己活得像个社会人一样,为人世故又不失真诚;在父母面前,活的更像个孩子,偶尔任性,偶尔懂事;在兄弟姐妹面前,活的时而像个小孩,时而活的像个小大人,总是处在照顾和被照顾之间;在配偶子女面前,就要活得像个家人一样,既要有责任担当,又要体贴关怀;在朋友面前,我们也许会活的更真性情一些……可是,即使是朝夕相处的那些人,即使是血缘最亲近的那些人,我们也很少能完全了解知道对方的想法和内心深处的渴求,我们忙着生存,忙着生活,却忘了忙着了解理解身边的人。

我们都是人世上单独而存在的个体,缺乏沟通与交流,孤独的活着。

关于信仰信仰这件事,没有对错,只有善恶。

无论你是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共产主义等等,这都是你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想的,无论你是信奉佛教,还是沉迷于伊斯兰教,还是沦陷于邪教中无法自拔,这都是你自己选择的自由。

在信仰这件事上,选择是否信仰还是何种信仰,这都是自己的事,即使他人进行干涉,最终的选择都是自己决定的,选择带来的后果都是要自己承担的。

所以,当你披着信仰的外衣,做出了伤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动的,这都是在作恶,是不值得被原谅的。

对恶的放纵原谅就是对善的惩罚。

也许你认为你的这些行为是出于对自己信仰的至高崇尚,也许你认为你的这些行为在你的信仰里是值得被人推崇的,是为了精神上的更高的追求或者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更纯粹的东西,可是,剥开那些层层的外壳,伤害毕竟是伤害,恶就是恶,无论你添加多少的修饰与辩解,其本质是不会变的。

这个社会的本质也是不会变的,惩恶扬善,人性所在。

关于后来影片是以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为背景进行创作的,也许你对这个所谓的邪教并不了解,但你一定对国内的FLG有所耳闻。

有些人是出于自愿,有些人可能是被忽悠进去的,可是殊途同归,他们最终在这个组织里被洗脑,寻求所谓的更高级更纯粹的追求,做出了一些震惊世人的一些举动,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感到无法理解。

很多时候,事情一旦开始,就会发生更多。

我们无法阻止事情的开始,我们只能阻止事情的发展。

尤其是在惨剧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所谓的宗教团体和成员及事件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讨伐他们的声音会渐渐减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所谓的宗教团体和成员就会真正的消失了,他们只是在黑暗中继续苟延残喘,渴望并尝试着有朝一日能重返光明。

对于这些所谓邪教的处理方式,真的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还有,那些施害者也是被害者的遗族们,看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等等,做出了这样的事,可恨又可怜,心痛又叹息。

可是,我们谁又能确保自己身边的人,那些你所谓最亲近、最熟悉的人,不会步那些人的后尘呢?

 6 ) 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是知裕和的电影,电影节奏有些慢,需要真的耐着性子去看,有纪录片的风格,内容和形式上很冷硬,感情上又很压抑自省,电影中涵盖的生活质感有些无趣沉闷,甚至有些压抑和生涩难懂。

直到看到后面,会有些隐隐约约的痛。

人与人之间分隔开的距离的本质是心智,感受和欲望,世界上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是我的家人,我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

想要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不是因为那个地方有多好,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没有了那些美好,要离开,只要不是这个地方,哪里都好。

关于亲情、信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探讨,镜头充满诗意。

 7 ) 《距离》

是枝裕和导演的早期作品。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亡故邪教徒的家属遇上前教徒前往教徒聚集地发生的故事。

影片十分平淡,从众人的交谈中,制造惨案的邪教徒们的生前生活被一点一滴地披露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一种,在亲密关系中的二人虽在面前却无法交谈的割离感,也契合了它的主题——距离。

妻子、丈夫、姐姐、哥哥,曾经熟稔的、亲密的对方,怎么会变成现在的陌生人?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意义保护了人们的生存”,在这部影片中,也许它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邪教描绘社会的不一样的视角,给予了这些教徒极大的前进下去的意义,例如山本和环一直争论的场景,甲斐和爱人在咖啡馆交谈的画面,无一不提到了“意义”这两个字。

看着教徒们脸上浮现的不合时宜的怪异神情,我想到了两个字“断线”,人与人之间的“断线”,这也正是是枝裕和导演前期作品所表现的主题。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网络发达的社会下,人更容易陷入到“孤独”的状态。

诚然,网络将我们的联系地更加紧密,发个消息就能与他人取得沟通,一个优质朋友圈,就能到朋友们的点赞,有一个说法是“点赞之交”(笑)。

不过事实上,人与人的深层次交往变得更少,多数人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吃了什么,听说了什么乐子,以及其他一些纷杂的事情。

“无法真实地袒露自己”,是难以开启深层次交往的一个问题。

我们害怕受伤,害怕他人的闲言碎语,害怕展露出自我却被我们所重视的人遗弃,克服这些障碍非常困难,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进行这样的尝试绝对值得,人们会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同另一些“原子”共同组建属于大家的“分子”,进而从中获取归属和认同感,我想这就是“交往”的深刻涵义吧。

 8 )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却一无所知

两年多前看了是枝裕和的书里面收集了很多对谈和采访内容。

看过之后我标记了这部电影,因为书里提到这部电影的创作历程和他独特的导演方式。

纪录片出身,从事过记者工作,所以对社会话题从事会产生独特的思考也会更深入的选择报道的视角。

同时在拍摄《距离》的时候也选择了只告诉每个角色关于自己的故事,所以对话的发生和角色的反应会更加自然生动。

也是因为这样的尝试,之后拍摄儿童和青少年的电影时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和特殊的方法引导,为后来的创作奠定的一个基础。

是枝裕和7.8[日]是枝裕和 / 2019 / 东方出版中心所以带着好奇心我点开了这部片子,从叙事和画面都能看到熟悉的导演的拍摄习惯,但同时我确实感叹于导演展示这个社会事件的角度。

从犯罪者家属的角度,从一次祭祀活动出发,偶遇了幸存的罪犯,在这个尴尬的环境里努力找寻共同的回忆,然后我们逐渐看到了每个家庭的关系和家人的距离:妻子堕胎却一无所知的丈夫,精神追求的丈夫和只想柴米油盐的妻子,貌合神离性格差异的兄弟,看似和谐但其实根本不是真姐弟的姐弟,和隐藏线中不熟悉无法理解的父与子。

刨除这个恶性事件对世界上其他人的影响,影片更想展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些犯罪者的行为是不可以被原谅的,但是也不影响我们去看到恶意背后的对周围世界的失望。

亲近的人也无法理解的自己和内心世界,亲近的人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沟通和灵魂交流,每天面对彼此却好像相隔万里的关系恰恰给了这些恶性引导的可乘之机,最后成为了一个杀伤力巨大的恶性事件。

所以导演带着我们要去看一个问题更深入的世界,探讨我们是否可以彼此走近,更关注彼此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创伤,从而使世界满满的变得更好吧。

 9 ) 嗯

是枝裕和少有的带有悬疑色彩的电影。

《距离》讲述了真理教投毒事件三年后,真理教的家属们在祭拜时被困山上,和一名教徒住在真理教旧址,重温各自和亲人的记忆。

故事和表达实际上是剥离的,导演任性的通过这种方式讲述亲人间也存在的无法互相理解的距离。

这就是导演在早期创作上还不能做到更好的取舍。

但强项依旧明显,作为拍纪录片出身的人,导演对人物的把握非常擅长,简单的几场戏就能把人物立住在且特点鲜明。

例如最难立的主角,喜欢花代表他的感性,所以后面揭示他扮演别人儿子在医院照顾老人的举动,就完全可以接受。

 10 ) Distance

不時到醫院探望老年老病者的男子; 下班回家沉淪在自己世界, 不理小兒哭泣的男瘦削男人; 游泳教練放下上課時的嚴謹, 在街上和美女調笑; 女教師下課後趕緊回家批改習作, 忙得只能吃微波爐翻熱的食物, 這是時下青年人及時行樂, 以及忙碌都市人的普遍心態。

平穩背後, 四人肩負每年一次的湖畔之旅: 記念、安撫傷痕之旅。

火車站候車室的等待, 男女說著簡單的問候說話, 一年一次的療傷征途, 傷未癒, 真心的交流不能完全釋放, 心靈的牢籠在婦人與小孩注視下鎖得更緊, 更不易放開, 只有和同是狂熱宗教受害者同坐一車, 避開世人投射的好奇眼神時, 心情才會鬆弛, 說學生時代的甲子園軼事, 車廂狹窄, 傷悲的釋懷, 有如窗外的自然風光, 廣闊無邊。

自然光線照在眾人背後, 溫和的陽光洗滌了他們所承擔的無奈、痛苦, 這一刻, 沒有人有資格品評得失, 三年前的宗教遺毒, 藉著簡陋屋子的共處一室,燈光不足, 他們的心反而敞開了, 彼此關懷對方, 一同抽煙, 共同把因宗教死去親人的遺留形像, 以及殘留的憶記, 不約而同的留在屋子的一角, 永遠不要帶走, 以免影響在生人士的下半生。

凡事過了界線, 只會累己累人, 修行是宗教的必修課, 過分積極, 過分宣揚教真善美的教條, 親人只會感到煩厭: 女教師丈夫深宵人靜時在房間讀宮澤賢治的詩, 他把真理教的教義套在文學詩作, 扭曲了原有意思, 自以為從中獲得了宗教的奧秘, 不顧獨守空閨的妻子, 不顧年幼兒子, 得道昇天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修行, 朝聞道, 夕可死矣! 入迷甚深的信徒捨棄了人類應有的情緒反應, 縱使男人不住叫和妻子同坐的男子滾開, 甚至把飲料倒翻其身, 然而, 他沒有情緒激動, 以笑容及驚人的好脾氣應對, 活在天上人間信眾看著迷失在罪孽深重的人世孽海, 只有微笑回答, 那種看透世情的淡然、 得到神眷顧的超然及憐憫迷途羔羊透視, 可以捨棄肉身, 一走了之, 回到所謂的天家, 留在世上的親人要背負的是心靈創痛, 表面過著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的生活模式, 但在自我救贖的深山旅程, 接觸人類還沒有污染的湖泊, 是受傷害家人潔淨靈魂, 交託憂鬱給天地的祭禮。

回到繁重的都市與郊野接軌地段, 眾人沒有交談, 吃麵充飢, 回到城市, 他們再次面對人群, 悲傷會再次勾起, 倒不如決絕燒毀木橋, 亡靈化成的白霧不會近身, 過去的痛儼如燒得火旺的紅帳, 燒灼還未癒合的傷口, 殺死往昔, 癒合的傷疤, 在陽光下, 發出腥紅的無奈。

《距离》短评

电影有点看串了,总觉得下一秒,他们就要去摘野草莓……

2分钟前
  • 蓝格子
  • 推荐

还是应该专注于个人的故事。

6分钟前
  • 贺彬
  • 较差

喜欢是枝早期作品的影像质感,以及充斥其中的大片留白。手持摄影、自然光、演员的即兴表演给本片带来了些许实验气息。邪教成员生前经历着亲人的疏离所导致的空虚迷茫,邪教组织给他们提供了寻找自身存在价值的路径。“距离”不仅是生与死的距离,也是社会和亲情的距离。结尾实在太美,一把火烧尽对已逝亲人的爱恨与哀思,迎来最终的释然和解脱。

7分钟前
  • Viking Blood
  • 推荐

#西川美和作品展#早期的是枝裕和,和《下一站天国》从卡司到制作都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纪录片质感强烈,一个吸睛的题材却是一种疏离而又冷峻的调子,留有余味

10分钟前
  • Lyons
  • 还行

全无引入感,信息堆叠得越多越显空洞无力,不奏效的留白。

12分钟前
  • 藍色大門
  • 较差

坚持了一个小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故事本身就不是很吸引人,每段对话都无限延长,拍一个半小时都嫌长的剧情,深深拖了两个多小时…日本的导演是觉得不拍够两小时对不起观众的票钱吗…每个演员都要死不活的,不知道是不是色调和画面的原因,看着实在难受。

16分钟前
  • 山歌
  • 较差

3.5。2:12:46。生肉。光线镜头河川声,台词。这部配乐不算多,但最后的声音也是很出彩的还有那个火的镜头。设备和技术落后的时代才最考验一个导演的水平。较早的是枝裕和。年轻时都是美男子。是枝裕和宇宙常出现的元素,隧道,植物,蝴蝶,庭院,老房子,很平常的食物,海,波子汽水。看完这些电影又想喝波子汽水了。服装最爱的是海街和空气人偶里的服装。年轻的伊势谷友介和年轻的小洼身上都有一种说不上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一直觉得寺岛进很帅,就是老了也有的那种帅气,一开始就是看的他年纪稍老的时候演的电影。

18分钟前
  • 冥王星(Ojas)
  • 还行

有一闪而过好看的画面 但整体观感不太好…手持有点晕

19分钟前
  • 🎈Amenemu
  • 较差

实在是闷过了头,全程都是无视顺序与结构的表达,所谓人心之间的距离,走到尽头,都是陌生。

21分钟前
  • Koi ya.
  • 较差

至今都还有点昏,记录式的镜头,推理剧的潜质,隐喻的剧情,繁多的线索,虽然长还是有吸引力

25分钟前
  • Lady Midnight
  • 推荐

如《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蜂蜜》般的观影经历,因为《步履不停》而让我倍觉期待的是枝裕和,居然还可以这样先锋实验,虽然这并不是我心目中的好影片。

29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摇晃的镜头,一问一答的对话,看得恍惚是纪录片。山中画面黑暗,放佛一团黑雾笼罩,离开山中的画面才开始清晰起来。最后的男人不是其中女主犯的弟弟而是主教的儿子。ps:这片山水好适合徒步,满眼绿色,小桥,溪水,很适合夏日。日本的一些宗教,不由得联想起第八日蝉中女主和女儿投奔的教会,多少有些迷惑,带着点世外桃源之感。

30分钟前
  • Canme
  • 较差

很有趣的视角,很有趣的片子。那些罪犯的亲人们怎么在这个忌日去缅怀他们的亲人。整个片子最有趣的是他没有给这些邪教信徒们假定一个邪恶的立场,或许邪教的生活正如那个逃脱的第五人回忆的那般美好,给没有家人的他家人般的温暖。整个片子有大量手持,在晨雾中逃跑者逃跑的画面很漂亮。结尾那把火把整个片子的神秘感推向了极致,我倾向于认为他既是教主的儿子也是那位女执行者的哥哥,毕竟全家福里也确实有个姐姐。注意到在回忆片段那个女孩问有没有去过河对岸的时候,她可是有提过她比他们早来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可能她其实就是教主的女儿呢,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她不肯逃跑的理由吧,她有种宿命感在。而她所谓自杀的弟弟或许只是因为她弟弟不肯加入邪教所以被迫的“死亡”吧。 2024-9-8看

33分钟前
  • 蓝色荣耀
  • 推荐

还在探索期的是枝裕和,用纪录片的形式拍剧情片。视角极好,从罪犯的家属、罪犯的“背叛者”的角度切入那桩巨大的社会悲剧,这种人物关系也形成了某种镜像关系。对悲剧的成因和复杂的人性有着非常深度的挖掘。ps:从中也能看出,本片也是他后期作品的雏形,被迫在某个夜晚相处(《比海更深》)、群体出行(《奇迹》)。

3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西川美和展#5.0.观感很差,手持摄影加马赛克清晰度,晃了两个小时,头快炸了。情绪化的东西堆砌起来了,但视角切换的太密了,剪辑好乱,带入不进去。

41分钟前
  • 游学者山皮
  • 较差

啊…看到后面在我这里只剩下感受意境了,比那部武士复仇的还奇怪(我们还未对上频道)🙈看完了豆瓣上是枝裕和导演的15部影片,我喜欢导演绝大部分的作品,想看今年的《怪物》。

45分钟前
  • 红枣葡萄酒
  • 较差

还行

50分钟前
  • 半暖时光
  • 较差

不加润饰的蒙太奇剪切、手持摄影与部分固定的镜头、自然环境缺少补光,拍法很原生态,进入状态很慢。在不断闪回的往事追忆中悄悄埋下了悬念的题解,直到临近结尾,突然这悬疑提上了台面,一切后果前因瞬间串联通畅了。虽然对于全局剧情来说算是无关紧要,就算不做这个反转也并不会让人心存疑窦,但至少是花了心思做的安排,也没搞砸,还不错吧。

53分钟前
  • 戴忠礼
  • 还行

拍得还是很美的,不过是枝裕和太沉溺于自我叙事了,很多地方不快进没法忍受啊。。。。

58分钟前
  • kurt
  • 还行

在资料馆被创得最狠的一次,难以想象这是前一部《下一站,天国》的是枝裕和作品。1.拙劣模仿帕索里尼《定理》,关乎小空间内有神性的闯入者对他者家庭、人际关系的侵入和三观的冲击,但却全无章法,没有明确的阶级指涉、类型意味,只是对意外事件的再审视。2.被毁坏的邪教题材:对其所展现的精神控制表达混乱不堪,可能只有丈夫念诗妻子痛苦呻吟一段有点味道(低配《着魔》地下通道戏),其余看不出任何表达或态度,暧昧如同一会认同一会批判,终成四不像。3.莫名其妙的留白,成为孤独鸟的五条件不知何意。4.声音实验的意味远逊于阿彼察邦和《鸟类变形记》。5.长镜头似《都灵之马》,却毫无韵味。6.唯一值得第二颗星的只有开头的蓝和结尾的燃火大桥,倒是真有几分老塔的意味。7.蓝色寂静时刻是一天的终结将至和开始之时。(3.0/10)

60分钟前
  • 无名客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