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头》这部片子我看过好几遍,这是一部挺不错而且满用心的影片,影片里很多地方拍得很细致,暗藏伏笔,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地方都是有意味的,如爱妮说女儿是用来疼的,这是我家的规矩,同时暗示了爱妮是在疼爱中长大的。
爱妮穿着金平送的睡衣烦燥地躺在床上时,天花板上传来一阵唏唏嗦嗦的声音,暗示爱妮的老公冷落了爱妮,等等。
看点之一的爱妮和阿华的激情戏,把爱妮和阿华的十年来的感情爆发式地展示了出来,很有力度。
片子最后几分钟那峰回路转,画龙点睛的一笔,令人回味,爱妮不再做蘑菇头了,简洁明快地点明了爱妮精神思想的转变。
片子的音乐很优美,音乐和一些画面呼应着爱妮,很有绚染力。
如果只看后面的部分,片子确实有拿大奖的素质。
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还是由关之琳演了女一号,关之琳很有内涵,她的气质和容貌在影片中一出现,迟暮美女,依然魅力动人,以及十几年前淮海路上曾经有过一枝花,这些就不证自明了,很自燃。
关之琳在片子里面演得非常出色,对人物的饰演很传神,如爱妮和阿华的激情戏后,爱妮声音柔和,语速缓慢,语气恳切地请求阿华先走,不要回头,阿华走后,爱妮才很伤心地哭起来,这样就把爱妮对阿华的深情以及爱妮要与过去坚决割裂的决心,传神地展示出来了。
关之琳的表情十分丰富,而且细腻,基本上每个场景关之琳的眼神,表情和动作以及音调语速等都能和当时的情景丝丝入扣。
如爱妮和阿华在码头交谈的时候,当阿华说到:什么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时,爱妮的表情就随着阿华的每一句话而变化,自然而然的,就好像从心底深处散发出来的一样。
爱妮在影片中第一次与阿华幽会后,看得出来第二天就心情愉快,满脸阳光地去理发店,当与露露发生冲突后,一直到最后的激情戏完后,爱妮的脸上都有一层淡淡的哀愁,等到爱妮做了老板后,爱妮的眼睛就变得特别明亮,而那层哀愁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片子爱妮身上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好象是幽幽的,柔柔的,自然而然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爱妮的品位吧。
整个片子关之琳演得都很流畅,这应该来自于她那娴熟的演技和对人物的深刻把握,爱妮有些气质可能就是关之琳本身的气质。
霍建华的演出非常好,大致上是无懈可击的。
吴镇宇演得也很好,爱妮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吴镇宇的表演很好地把她老公那复杂的内心活动诠释出来了。
影片中的金平出场的场面和关之琳配合得十分融恰,自然。
萨克斯手对爱妮的烘托和配合也很到位。
当然片子还是让人感觉到有拖沓,生硬和不协调的时候。
阿福和露露等人的演出感觉有点做作而且拖泥带水的,让人有种不真实感。
例如,露露哭的时候,就象小孩子一样放开就哭,她那年龄在那种情况下,就是要哭,也应该是抽抽噎噎的,有抑制的,放开来哭有点不自然。
另外,宣布理发店要关门这件事,阿福应该早就知道了,不知道为什么非要等到露露说:“我要的是感觉!
”以后才感觉要宣布,即便非要在这个时候宣布,阿福也应该加一句:“我本来想下班的时候宣布的。
”铺垫一下,就这么宣布,有点别扭。
还有,理发店里的诸如不能卖淫嫖娼等规章制度,以及其它关于理发店内部的事跟影片主题关系不大,提一下就可以了,搞了一大堆,显得拖沓。
或者把这些时间用在充实吴镇宇演的老公身上,干脆提升其为主角之一,这样故事应该会更完整更深刻更精彩,人物也会更鲜明饱满。
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顺畅,如爱妮的老公拿出两千块一双的鞋给爱妮穿上,然后说:“漂亮,漂亮!
你在金平的party上派头不要太足了。
”“漂亮”指的是什么,有点模糊,如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给这双穿在爱妮脚上的鞋一个特写镜头,这样感觉顺畅些。
或者就把这句话改为:“啧啧,两千多块的XXX牌的鞋子!
你在金平的party上派头不要太足了。
”这样不能欣赏鞋子的人也感觉顺畅些。
这部片子要拍好确实需要花很大的功夫的,对片子里面的人物要理解透彻完整,这样的题材和演职员阵容没有把这部片子拍成精品,实在是可惜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部片子八十分以上应该要有的。
看完电影,又看了一下影评,对片子及片子里的主要人物居然是恶评如潮。
评价一部影片首先应该看它讲的故事是否成立,其内在逻辑是否有矛盾。
首先要看明白影片。
这部片子并不是要大家学爱妮,它只是讲述了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
有人说爱妮结局这么好,不太可能。
其实这样的结局完全可能发生,片子里面已经有了伏笔,爱妮收拾房间招待金平的时候,金平说:我投资理发店都是为你,那理发师我又不认识,投什么资。
爱妮的理发店当然可以看作是金平帮助弄的,爱妮和阿华分手后,爱妮不再做蘑菇头了,表明现在的爱妮已经变了,不是过去那个沉缅于做头的爱妮了。
爱妮内心有其坚强的一面,否则,她不可能离开她的老公,阿华是没有钱的。
阿华也不是她唯一的目标和支柱,爱妮离家时说过要找工作做的,否则,当她发现阿华欺骗她的时候,她一定是如五雷轰顶般地倒在大马路上,而不只是眼前发一下黑,身体晃了一下,就走开。
片子讲的爱妮的故事应该是成立的,至于对片子里的人物的评价则随着观众的立场,婚姻观,价植观的不同而不同,难以强求一致,就像十斤重的东西,大人说轻,小孩子说重,这无所谓对错的。
对于片子里的人物,我想谈几点我的看法。
1。
爱妮的老公对爱妮好并不是爱妮要死心塌地的追随她老公的充分条件,付出不等于拥有。
2。
爱妮只是离家出走,不是和她老公离婚,和她女儿断绝母女关系,这一切她老公都是同意的,而且对于爱妮离家出走后,诸如可能与阿华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等也是有思想准备的。
事实上,她老公是个很有头脑,思想有深度的男人。
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他和爱妮都没有改变,爱妮即使留下来,他和爱妮的关系也只会是越来越僵,越来越绝望。
还不如让爱妮出去闯,若爱妮在外面撞得头破血流的,反而会想念这个家的。
事实上,他老公送礼物送钱给爱妮,就是最好的挽留方法,当时爱妮都感动得流泪了,他若有本事使得爱妮扑到他的怀里哭起来,那么爱妮可能就走不动了,当然这可能性很小,不过不管怎么说,爱妮那放飞的心里已经多了一丝对家的牵挂。
3。
影片的结局并不是最后的结局,爱妮与阿华的关系从那场激情戏后以及爱妮不做蘑菇头了,就算了结了,阿华最后也成功了,阿华就算交代了。
但爱妮与她老公和女儿还没有交代,爱妮的老公不是完全不解风情,当他拿出两千块一双的鞋给爱妮穿时,还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她老公不是天生的木讷,生活所迫而已。
爱妮离家出走时是流着眼泪走的,老公和女儿也是恋恋不舍地送她走的。
而现在的爱妮与离家出走前相比,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完全不同了。
观众完全可以想象影片最后爱妮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在马路上,很可能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老公正准备着一桌丰盛的晚餐等着她,女儿正趴在窗口远远地望着她。
这难道不是其中一种很自然很直接的结局吗?
半夜随意点开App上推荐列表上的片子。
“做头”这个词本身就蛮过时的叫法,不奇怪是2005年的电影,扫了一眼豆瓣5.3的评分,心里打底就当口水片看看,毕竟那可是关大小姐啊。
片头在窗子上晒手绢的镜头,纤长洁白的小臂、手指就已经美得移不开眼了。
后面还有一系列颈部、小腿、玉足的特写。
(造型部分是张叔平出马,美丽了得)吴镇宇和关之琳故事发生在两千年初的上海淮海路闹市区,稍微有点违和,他们一开口就想听她们说粤语,关的普通话还是有些拗口。
101分钟的电影,前95分钟我心里已经打了1星低分,剧情台词老套且滑稽——养尊处优的白富美下嫁无能下岗软男,不甘寂寞与理发店Tony激情四射。
而且滑稽的点在于露露这个角色,如果是为了衬托霍建华在片中的魅力,大可不必这样制造一个神经质的花痴。
要说霍建华Tony阿华这个角色,也是够装的,前期各种表现对爱妮的偏爱与界限,以及对追求者的“避嫌”态度,还以为会是个有个性有理想的Tony。
结果,结果!
也只是个临门被富婆诱惑包养的软饭男,还对爱妮隐瞒欺骗,最后还不忘还愿“生日礼物”(仅仅是洗一次头)打响最后一炮。
不过这个情节估计是导演要的重头戏,不论是镜头、打光,两个人物复杂的心理且渴望的肉体表现得都还是到位的。
(这一处角度仿佛在提醒观众这是个爱情文艺片)弹幕里有说这部影片关之琳出演时是43岁,霍建华26岁,差不多对应了角色年龄。
关之琳的沙宣短发太适配的,所以怪不得剧情里国营理发店会把她的照片作为发型模特。
(说个题外话,才知道以前的理发店也有国营的,片中也阐述了因为国营理发店没有随市场变化而创新,导致营收亏损,最终倒闭。
摊手,似乎铁饭碗就是这样的定律)
(当时Tony给泡的袋装速溶咖啡也能喝的如此优雅)再说回为什么看完结局我爽了,五年前阿华因为另一个美女富婆说能给他开美发店,他马上屁颠屁颠追随了。
结局镜头是个有多位理发小哥颇具规模的美发沙龙大店,店长出现是已经换了发型的爱妮。
之前数十年她都不曾更换她的沙宣头,一来她觉得能做美发店的模特发型,是非常适合她自己且有一些荣誉性的,二来便是十年间都是阿华帮她打理这款发型,有情结。
留长了飘逸黑长直,证明开启了新生活。
有提到说她的挚友姐妹帮她开了美发店,其实当时就是为了阿华开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他就跑了。
好在这一行为也让爱妮看清了他,阿华这种人根本不值得。
所以最后看了看阿华的美发店,笑笑了之了。
不过我觉得爱妮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差,因为在2005年(或许应该更早)的上海(没有手机的时候),在淮海路(剧中有台词透露她是淮海一枝花),有两套老破小,二十年后可就是天价啊。
一间是她跟老公女儿一家三口的,一间是她移民美国哥哥留下的。
别看那时候老公下岗了,说不定二十年后拆迁安置,另一套出租或售卖都能过上滋润了🚬其实爱妮跟着吴镇宇扮演的软男老公也没有过特别苦的日子,结婚后一直不用外出工作,老公的钱都上交百依百顺。
还特别设置了一些情节体现吴镇宇对她的付出。
比如上班期间,爱妮说一双鞋子找不到了,他就立刻是跑着回到家钻床底下帮找出鞋子并亲手给爱妮穿上,这双鞋子是他好几个月的工资。
后期爱妮想离开这个家,就给吴镇宇倒了一次热水,还受宠若惊般让她放下水壶。
但是这些种种行为是感动不了美女的,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想起了《纸醉金迷》里民国女主也是个大美女下嫁穷酸公务员的故事,太像了太像了,结局都是一样不圆满,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片中黄浦江的场景,这是我太熟悉的了,右侧的邮政大楼,红十字架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咖啡厅了,以前有段时间就住在飞利浦亚明照明这个大楼的左侧的第二栋)再说片中关于上海触动我的一些小细节吧:理发店原始的喷头居然是用半个网球包裹的。
当时允许室内抽烟。
老房子的公共浴缸。
书报亭的公共电话与绿箭口香糖架子。
黄浦江边的轮渡。
片中最后一幕升格运镜下的梧桐树。
《做头》:意淫盛宴,一个伪小资中年妇人的最后虚荣 (文:火神纪) 午后,阳光从窗口投射在房间里,把地板裁剪成窗台上那些扉页的模样。
一个女人哼着不成调的嗓音铺满了整个房间。
格子床单,格子枕套,像餐厅里的桌布;皮拖鞋,沙发;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女人坐在床上满脸偷笑,幸福而安详。
像一个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无限憧憬而优雅。
资产阶级的女儿,生在一个敏感的时代,家道中落,最后剩下的也许就只有那种小资的情调了。
只是嫁给一个文化人,一个不甚出名的文化人,小资情调显得很有些奢侈,当小资情调只剩下意淫的时候,小资情调就只能叫伪小资情调了。
小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没有能力去维持小资的生活却还在追求一种小资生活的方式,就只剩下意淫了。
伪小资情调在于闲赋在家,打扮,健身,和邻家男人似有似无地一唱一和。
当然,如果是真小资的话,这一切无可厚非,然而丈夫在外面为了生计不停拼杀,却不得不为了帮妻子找一双鞋而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跑回家来,这样的小资就显得有点疲惫而虚伪了。
一个女人的意淫,一个资产阶级后代始终无法忘却过去奢华生活的追忆。
这一切在这个女人的朋友来访的时候,女人忙碌地装饰自己的小房子的时候那个憧憬和忧伤的表情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翻出父母亲留下的华丽的喝咖啡的工具,陈旧的壁画,还有全部的化妆品也都放在梳妆台上最显眼的位置。
只是为了那个以前总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的女人来了之后不会感觉自己已经远远地被抛在她的身后。
虚荣。
虚荣支撑起这个女人所有的一切。
于是有了下面的这些。
健身运动,打乒乓球。
邻家的男人吹着塞克斯和她的乒乓球撞到墙发出的声音一唱一和。
房门虚掩,有种欲盖弥彰的挑逗。
满脸的不屑,也许是因为自己居然会沦落到跟这样的一个男人调情而感觉羞耻。
那一段我看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做爱。
有高低起伏,微微出汗,轻轻喘气的声音,一切却配合得阴阳调和,默契,充满了一种淫邪的味道。
男人每天在楼上偷眼望着虚掩着的门里的身影,声音为媒介,我想,彼强我弱,彼弱我强,相互挑逗扶承,这样的性爱纯洁而淫秽。
这一段是我看过的最富刺激性的有性暗示的片子,比所有的三级片更来得挑逗,似有似无,似是而非,我突然明白,出轨的时候,原来可以如此不着痕迹。
每天都会换一身衣服,漂漂亮亮地出门,从门前的楼梯走下来,显得如此优雅而轻松。
只是走路的那个模样,看起来有点神经质的嫌疑,轻轻飘飘,没有目的地,闲逛,故作轻松的优雅状。
其实她自己明白,自己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显得比别人优越了。
所有的人都富裕起来,她自己也已经青春不在了,她想骄傲地活着,只是她却显得如此可怜,因为她已经没有任何值得她骄傲的资本了。
做头。
在她看来,也许,这个理发室对她的优待将是她最后的骄傲了。
所以,她有十年不变的发型和十年不变的理发师。
以至于后来理发室迫于生计不得不优待别的女人的时候,她有一种从不曾有过的失落。
喝着廉价的速溶咖啡,看着自己意淫对像的理发师,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
淮海路天翻地覆地变化着,昔日的淮海路上一枝花却永远依旧。
美国归来的友人一语道破。
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只有你是永远不变的,永远那么精致美丽。
只是年华不再了。
可望不可及的女人,每天在自己的手指下面做同一个发型。
这段看起来也像是在做爱。
呼吸急促,身体不规则地扭曲。
出汗,甚至轻声呻吟。
没有道德的拘泥,毕竟只是做头而已。
最终终于还是冲破了一切的意淫,莲蓬的水把衣服变得晶莹剔透,气氛会变得燥动不安,疯狂做爱,在地板上有最清脆的温馨。
跳舞,十年前的上海舞池皇后,被一个年轻小伙子抱着,拖着,隔着一层薄薄的热腾腾的空气恣意抚摸。
从抗拒到享受,时光在霓虹灯闪烁的光怪陆离中倒流。
年轻,像一个梦,一个千年老妖精的梦。
这部片子在暖色调下任人意淫。
不解风情迟钝但努力的丈夫和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
丈夫的苍老和妻子永葆的青春。
丈夫永远不灭的在爬格子写稿件的台灯和楼上夫妇永远做不完的爱。
丈夫的两次抱怨淋漓尽致。
看片子的过程我不停地有种要咒骂的冲动,我在想,女主角的演绎是很成功的。
一个女人在经营她虚拟的自尊。
片子的最后是一个全新的上海,一身洁白的服装让这个女人看起来圣洁而变得真正优雅起来。
只是在我看来,这一切的美好和阳光下面,永远埋藏着不休止的淫秽和肮脏。
2005-12-5 乙酉年十一月初五
今天偶然在东方卫视看到了这部片子,于是上来搜搜。
评论不少,差评居多。
平心而论我觉得除去个别场景的作秀和摆酷,这部片子还是有值得圈点之处的。
从影片的剧情组织猜想,原作应该是非常细腻、婉转、富有上海味道的 。
一个已婚的生活并不富裕的过气的小资美女,十年如一日的在一家理发店,由同一个理发师做头。
她的婚姻来源也很简单,当年她的老妈希望她能够钓一个金龟婿——这个确确实实是很多上海家庭嫁女的非常现实的考虑——能够移民,能够过上富裕生活。
不过令女主人公遗憾的是,这份计划使用美貌来换取物质的赌博运气太差,移民没有成功,生活并不富裕,曾经骄傲的容颜却在日益老去。
这时女主人公开始否定,否定过去十年的生活,否定由婚姻通往财富的计划,追逐另一种生活,她的爱情。
但这种追逐,作者在结尾并没有点评它是成功抑或是失败。
整个故事的生活逻辑是非常上海味道的,看上去很像我所理解的上海传统婚姻逻辑。
尽管有些朋友非常反感片中的这种婚姻态度,不过这个确实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体现,片子就这点而言是非常写实的。
如果需要对影片主要角色的演技排序,个人理解应该是吴镇宇、关之琳、霍建华。
“我知道我捡了个大便宜,娶了一个美女做老婆。
娶了美女就要有更多的付出……但我就这点本事……这些年来,我虽然不曾说过,但不代表我心里没有怨”——这个娶美女老婆与奋斗强度的论断逻辑,异常熟悉,完全是一个典型的标准上海居家好男人。
关之琳饰演的美貌上海女人,很像那么回事情。
讲求生活的情调,对呵护自己的容貌非常精心,懂得精致的生活……当然,最后也能够通过过去对精致生活的理解来养家糊口。
有一些细节表演的还算可以,不过不知道怎么就总是腿部的细节,不知道是原作就对膝盖以下的部位非常关注,还是关美人的上肢表现力度有限。
霍建华对于角色的理解,个人感觉比较差劲,很多时候都是在当花瓶。
需要批评的是,场景和人物服饰年代有错位。
从剧情推测,故事发生的背景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不知道怎么的,演员的服装、发型,以及背景怎么看都很现代,弄的人弄不明白这到底是青春偶像片还是老上海风情片。
再有就是故事的结尾太差强人意了,有点虎头蛇尾的嫌疑。
不知道是原作就这样还是改编的有问题。
这部电影,最好的部分是展现了上海的情调。
上海女人作,陋室中也要讲究调调,往好里说是生活有情调,往坏里说就是矫情。
女主当年很风光,因为没有嫁到理想中的有钱人,对没有出息的先生、对捉襟见肘的生活,都是不满。
男主对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这样两个人互相吸引,怎奈隐约的情愫抵不过无情的现实。
故事简单,因为情调而动人,男女主演选得很对,即使演技算不得好,单单看他们的颜,也足够说服力了。
这部片子没有找一个地道的上海女人,也许是因为时代变了,能展现老上海熏陶出来的细致的女人都过了年岁,因为这样的细致情调,需要慢吞吞的、宽泛的生活环境,居移气,养移体,慢慢在年岁中积攒的,在岁月中传承的。
新一代的女人,因为缺了传承,即使作,也如那些去做头的年轻女子一般,粗糙的很。
男人也如是,台湾男生有一种矜持羞涩,大陆男生就更豪爽直接。
所以找了有上海血统的关之琳来,关美人即使演技不够,她慢条斯理的慵懒劲,风韵犹存的面容,活色生香的形象,就足够了。
所以找了台湾的霍建华来,即使他很青涩,他精致帅气的面容,羞涩被动的个性,温文有礼的做派,也足够了。
吴影帝出演一个卑微的爱老婆的男人,营营役役,演得很真实。
清明放假在家,实在无聊,在搜狐上看了部《做头》。
总体感觉,一个字——烂!
这部戏的宣传重在所谓的激情戏,其实不过是噱头。
霍建华在里面演一个“小白脸”,固然是帅哥一个,终究没因此火起来。
我很讨厌关之琳饰演的爱妮。
一个女儿已经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每天屁事不干,就知道去做头。
连自己的鞋子放在哪都不知道,居然还打电话给正在工作的老公让他回来帮忙找!
老公向她抱怨生活的压力,什么要下岗啦,大米又涨价啦,她居然回了句“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难道她真以为自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好朋友从美国归来,带给她的是无尽的烦恼。
瞧她说的:“从前你跟着我泡咖啡馆还瞒着你爸妈,他们是老革命,生怕我这个资产阶级的后代带坏了你。
没想到你去美国十几年,现在该是我革你的命了。
”酸透了!
吴镇宇在里面饰演爱妮的老公,是个好好先生,尽管生活拮据,还是非常宠老婆和女儿,只是多少有那么一点窝囊。
影片给爱妮安排的结局看似还不错,拥有自己的美发沙龙,又意气风发起来。
片中有很多的疑点,比如她老公每月1500的工资怎么养活一大家子,比如所谓的国营理发店等等总之,烂片一部!
电影算是一部充满细节的小品,比较不满意关之琳离家出走之后。
包括和霍建华的洗头情欲戏,虽然泡沫四溅,完全感不到那种男女痴缠的旺烈。
小狼狗出工出力但有种被强行插入的委屈感,芙蓉镇里姜文和刘晓庆那个才叫搞得舒服搞到舍不得。
故事里有这么几个男人。
吴镇宇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
貌似一直努力写稿,但随波逐流逆来顺受。
貌似温良实际怂软。
总是希望对方不念功劳只图疲劳是不行的。
女人只看功劳,其他一律:你实在是个好人。
霍建华似乎纯肉出演,被各种女人摸舔。
塞钞票那个几乎算当场轮奸。
所谓被关之琳尊重也不过就是单独翻牌,操他的时候给拉上窗帘。
无论男女纯被消费,就不是一句做性奴可怜可以遮脸了。
男人做到这部连种马公狗都谈不上,也就一个自动充电的假阳具。
当然女性观众大概就喜欢如此,用完月抛。
毛永明代表的是雌激素变成第二性征的男人,秃顶肥胖面白无须。
像只哈巴狗那样彻底忘记自己胯下有吊。
随人揉捏随人唾弃。
只在角落里咬牙切齿,随时准备投降和倒打一靶。
隔壁男凭几瓶开水就贪婪地大腿屁股来回偷窥,似乎连汗水都是鬼鬼祟祟,都是馊的。
关之琳朋友王惠貌似有车有业,在男性服务员面前换衣服带有恶意。
但粘在小鲜肉怀里还是有种知道肉体已经崩坏,看在钱的面子上:硬吧。
顾竹君代表的搬弄是非乱占便宜,有种把自暴自弃干脆摆在台面上的仓皇:男人都去上关之琳吧。
上或者懒得上我都免费直播,反正没人上我了。
关之琳算是本色出演,特别把情绪中的负面情绪一泻到底。
穿的好看去做头就想张曼玉到弄堂口买碗馄饨都要穿好旗袍扭来扭去。
刘嘉玲该不舍得如此难看,李嘉欣大概会不可思议为何可以会单纯为性欲找这么个穷鬼。
关之琳拿捏的很好,因为她就是那样性欲冲动就是那么破罐子破摔,不是演的好,而是真的舍得这么【脱光】。
一次随意的婚姻就那么毁了一生,于是用还想操和还有人想操力挽狂澜?
包法利夫人?
那些上海街景还是很好看,理发店完美体现了那么暧昧那么连到处是皮屑碎发的平庸。
对原著小说有兴趣了。
三星推荐。
是不怕被剧透的小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对于一部电影,出去“喜欢”和“不喜欢”两种简单的极端情绪,我想没人会因为一部超级烂片而去同情导演,更何况,《做头》的导演还很闷骚地想塑造一个惹人怜爱的女人,而事实上,她却是我在电影中见过的最可恨的人物之一。
故事爱妮(别告诉我你不嫌这名字闷骚)是曾经的淮海路一枝花,阴差阳错却既没嫁给白马王子也没钓成金龟婿,人到中年了却屁事不做,让混得不怎么样的老公做牛做马地养着她宠着她,还容忍她的不安分,就仿佛娶了她便欠她债一般。
(我靠,不就一美女,至于么?
莫非导演是想告诫各位男士,娶美女要慎重,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此女久而久之也真开始兴风作浪起来,主要是受了两点刺激:一是曾经的跟班如今反成了阔太,品味跟财富一同上升,爱妮的愤慨根本上还是认为对方没自己漂亮(这TM什么狗屁逻辑)。
另一点是她在理发店的地位也受到一个她颇为轻视的女人的威胁,而她和年轻的理发师又有段长达十年的暧昧关系——她留了十年的蘑菇头是他当年的成名作。
(话说蘑菇头近来亦很受文艺小青年追捧,可惜关美人既不文艺也不年轻,于是只能算——土。
)然后就是此女一系列自烦且烦人的行为(别提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女人为小白脸争风吃醋有多恶心了)。
导演忙着为这些拙劣对白下铺张开的情节寻找深刻解释:一会儿你觉得他想讲美人(还是未得过志的)迟暮,一会儿你又觉得他在表达新旧交替的无奈。
哈,其实都不是,讲来讲去,最根本的逻辑也就是对美女的纯粹“歌颂”:美女做什么咱都得忍着!
Oh Yeah!
那么我们这些不漂亮的女子遭到美女如此肆虐当如何自处呢,集体撞墙去啊?
所以这个片子貌似披了层女性主义的外衣,实际危险得很,不仅在侮辱广大非美女的女同胞,其实也在相当程度上侮辱了美女。
疑点逻辑不对我最多说你思想有问题,可硬伤太多,我就只能说你不认真、不好好拍电影了。
何况烂片是最容易被人揪着较真的。
1、2004年的片子,故事背景放在上海。
老公一个月的工资1500块,后面提到500块稿费,算一月2000好了。
爱妮一双名牌鞋子就2000多,她还时常用香水什么的,几乎每天都去做头,他家女儿也不是省油的灯。
虽说节俭是上海男人著名的美德,还是不仅让人想问:这家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2、爱妮和阿华认识了十年,按照他高中毕业就马上做理发师算,也有二十七、八岁了。
再按小白脸比常人更快的年龄增长速度算,阿华基本可归到老白脸群体里面了。
让一群富婆围着个老白脸转,现实么?
3、国营理发店和新版人民币出现在一个时空里本来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
我是84年生的,从小便没见过国营理发店这件事物。
莫非上海改革开放的速度反在内陆城市之后?
4、且不说频繁跑去做头对一个美女的发质伤害有多大,把做头和女人的快感与觉醒联系起来,还是不提了,免得我又觉得自己受了第二次侮辱。
演员一直觉得《做头》是给关美人量身订做的,贴合她的处境,看完了只觉得关美人的花瓶定位是没法翻身了,当她努力想憋出一些叫做演技的东西时,更是退化为一只闷骚的花瓶,拙劣得让人发指。
当她眨巴着一双大眼睛讲出“我的品质一些人永远都学不会”时,我真后悔自己吃晚饭了。
跟她属于同一辈的女演员,张曼玉早就成了神话,刘嘉玲越老气质越好不说,对象还是梁朝伟,李嘉欣还有足够的资本做花瓶,至于吴君如啊毛舜君啊,没美貌但演技好。
关之琳只是在老,眼睛太大的人尤其显老,多尴尬的一位美女!
更尴尬的人可能是霍建华。
《做头》该是要推他出来碰的,可惜搭上了关美人这艘沉船血本无归,现在还是继续在演台湾偶像剧。
帅是帅,他的眼睛也是显老的那种。
演技派吴镇宇,演“老公”这个性格平面的标签式人物应该没有任何难度,难得的是他把自己经常抢戏的神经质演法都收敛得一干二净,完全给另两人做绿叶。
所以,冲他看这个电影的人才叫亏啊,只想问:“为什么你要接这个片子啊?
”
不讨论电影本身质量如何,港腔演上海人,美则美矣,有点做作和出戏。
但又真的很美。
往往本分过日子的女子,未必找得到踏实过日子的男人,而脚踏实地的男人却去找美貌虚荣的女子,的确是不合适,但都是各人当初的选择,以及命运。
戴眼镜的吴镇宇其实也很帅,只是找了不懂欣赏他的人。
但电影除了欲望,真正想表达什么,好像看不懂,不想虚伪,得承认最后洗头的场面是精彩好看的。
只是感叹,二十年前电影的自由度,这尺寸!
上海、关之琳、品味、老派、性感,无疑是理解《做头》的关键词:曾经的十里洋场正在日益繁华,曾经的美女偶像风韵依旧,一些过时的人顽强守着过去,一对失意男女小心酝酿着一触即发的情欲……它们之间千丝万缕、若有若无的联系,是《做头》这个故事最为迷人之处。
在这些联系的逻辑空白里,有着无数的情调和情怀,等着我们用回忆或者想象去填补。
然而当我们在电影院里度过最初十分钟的坐立不安之后,就不得不放下所有妄想。
就像一次奇妙复杂的化学实验之后,所有材料都面目全非一样,这些关键词被银幕上的影像齐心合力的变成了一样东西——做作。
所有自然的电影都是相似的,每个做作的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做作——《做头》的“做作”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它是如此彻底、全面、肆无忌惮、义无反顾和无孔不入,剧情、镜头、化妆、表演、台词,没有一处看不到它的影响。
当“做作”成为《做头》极度风格化的标志,反而让人由不快而平和,由平和而尊敬,由尊敬而欣喜。
其中关之琳居功至伟——她实在太美了!
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不仅没有减蚀半分她的美丽,反而把青春的明艳清澈变成中年的销魂蚀骨。
没错,她是不会表演。
《做头》中的她,作用大概相当于一个成衣模特,所谓表演只是为了换个姿势,使影像不至于单调乏味。
但就是她的美,足够抵消这一切。
你看爱妮几次受打击时(一次是看见自己的照片被露露代替了,一次是发现阿华骗她)关之琳的夸张表演,可谓扭捏造作极了,你几乎能感觉到她面前的摄影机。
但她的美如此摧枯拉朽,连她的做作都是天真的,叫人无论如何也讨厌不起来——当我把《做头》看成关之琳的个人秀、彻底为她的美丽神魂颠倒时,我突然理解了电影中那个丈夫(吴镇宇饰)的卑微心境:娶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回家,就应该做牛做马,伺候她和她的美丽!
其实不能怪关之琳只演出了人物的刁钻、势利和不负责任,而完全不明白爱妮内心的荒凉。
“蘑菇头”象征的“过时”,是爱妮的宿命,也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也许用英文old fashion更能传达出老克腊(colour)的生不逢时感,和宛若指间流沙般挽留旧日时光的徒劳感。
在川端康场那里,这种徒劳感是美的唯一来源。
而关之琳的美和那种徒劳感,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她的美太犀利了。
导演只知道关是美的,却不知道在她的美里,是没有一点没落颓靡的。
这就难怪她不懂那些外表普通的老克腊,如何在上海的市井民生里,如何在精打细算的日子里,却可以一粒首饰、一张唱片、一双鞋、一次舞会的形式把以前的好时光保存下来。
他们的旧因为离历史近一点,因而能沾一点厚重的光。
更因为他们的旧,是有曾经的繁华,所以看今天的时尚,才能有过来人的优越,又有冷眼旁观的讥诮。
美人
喜欢对白,慢慢说话的语调,象极了那个年代的上海,浮华,空洞,人物刻画的也很好,场景也很好。。。
这片子助长了我鄙视小资的心情。
关之琳啊 伤心了
三星勉强
过去的优越生活使得她对高品质生活具有无限的追求和憧憬,然后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略显贫苦的现实生活却打破了她的精致梦。她自己也无奈地说,这么多年来都是由别人做头,这是她最后的尊严……虽然十年来,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从未改变的蘑菇头发型,是终究抵不过时代及周围人思想的转变。平平淡淡才是真
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关之琳想摆脱花瓶之名尽力了,然而其他方面太差
关美女已成关大妈
要是王家卫来拍这部电影,就有味道了……
烂
虽然有点激情,但是女为悦己者容。
我觉得你挺好看的。
霍建华 TA说TA讨厌台湾的肥皂泡沫剧~依然离开的。。定居上海,,拍了做头
我觉得很好看啊,可能触到了我的很多点。红颜啊红颜。“比起死,我更怕老”。
暧昧
没有任何要求。却有那么一点点期待。
什么跟什么啊,浪费了吴镇宇啊。
小时候看这电影,记住了一个牌子:Ferragamo,菲拉格慕。为了这点记忆和吴镇宇关之琳,补个三星。
为关美人在加颗星。霍建华这时候蛮青涩的。感慨就是,时间是把杀猪刀啊,哈哈~
啊~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