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是我到天堂电影院观看的第64部电影,也是今年到电影院观看的第87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看的第567部。
影片125分钟,一刀未剪,全无尿点,不愧是韩国今年最卖座最火爆的动作片!
甚至超越了《犯罪都市2》!
这是韩国影帝李政宰的导演处女座,非常用心!
非常成功!
几乎有一半韩国最有名最牛逼的男明星都来了!
看两大男神李政宰和郑雨盛双雄对决、同场飙戏实在过瘾!
何况还有影帝黄政民的精彩客串!
还有什么是高丽棒子不敢拍的吗?
韩国国家机器对学生的屠杀,对学生光着屁股用水刑、杖刑、头刑!
真实无比!
震撼无比!
我对韩国电影敢于正面曾经的黑暗拍掌叫好!
韩国女神高允贞在片中并非花瓶,演技不错,她被用刑那一段简直不忍卒视!枪战动作戏精彩火爆,尤其是开头的华盛顿枪战和东京火拼以及血洗曼谷都拍出了国际范!
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
其实这还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的主线贯穿全片!
当然,这部电影是不可能会在国内上映的!
印象最深的场景有李政宰灭口(那可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僚啊!
);郑雨盛问李政宰“为什么!
”;结尾的不见画面的四声枪声。
观后不禁感叹!
韩国电影真是牛逼格拉斯!
超越国产电影太多太多!
一本好莱坞关于编剧的书说到:“几乎所有的电影故事都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某人要做某事,成或没成。
”所以这部电影就是“韩国特工和朝鲜特工都想八十年代的韩国总统全斗焕死翘翘!
策划了多暗杀行动,刺杀方案万无一失!
他们成功了吗?
为避免剧透,暂且不表。
”精彩台词:“我们拿走了你们8个脑袋,欢迎来坐坐。
”“北韩居然把人民的党给了子嗣,狗听了都会笑。
”豆瓣评分7.6,我给8.3分。
看了一个幼儿园中班翻译的字幕,真没看明白呀!
好像有一伙人引爆炸弹的,他们跟谁一波?
全不懂的。
请大神仙给讲讲!
另外开始的刺杀跟后面什么关系?
女儿是间谍?
好乱呀!
鱿鱼主角为什么最后改主意了?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当北韩潜伏的特工碰上南韩爱国的叛徒,当他们发现自己居然基于完全不同的立场而在策划同一件事(北韩计划暗杀南韩总统然后发动南侵,南韩叛徒计划暗杀应该为光州事件负责的南韩总统)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事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一个人竟然可以同时是应该被处死的国贼,也可以是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国家英雄……杀还是不杀……不是一个凡人可以轻易得出的结论。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结果更坏还是更好来决定我们的选择(暗杀如果成功,伟大元帅一统天下,韩国人民连泡面的幸福都是一种奢侈)……永远都是那个问题——你愿意给年轻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真诚的答案才配得上无畏的牺牲……(最后的枪声暗示了被触动的女特工杀死她的同伴,选择了新的身份)
当看到黄政民扮演的飞行员出场,唏嘘不已。
真实事件里的悲壮,他当面抛弃家人起飞逃离,他当时在北朝鲜当英语老师的妹妹,正好在中国哈尔滨出差学习,也导致她后来也只能在舍弃自己北朝鲜的老公孩子,留在中国,开启了她逃亡的黑户人生。
后来她成为了我的英语老师,寄住在我家,其中太多太多故事,无从说起,但她自我小学起照顾我生活起居,无微不至,而她的故事,我却几乎从未过问。
直到几年前,老师在韩国电视(家里安装了韩国频道)看到她哥哥垂暮之年接受采访,恍然大悟自己痛恨的那个人在韩国现状。
后来在家里人帮助下辗转获得哥哥电话,当时老师第一句就是痛哭着问他当初为什么要那样。
太多故事,限于篇幅,其实一直想给老师写一篇属于她的故事文字…只能感叹人生啊…有次和韩国朋友简单说起过这个故事,她们反应就是简单粗暴的震惊,因为当面这个事几乎家喻户晓。
另外,因为之前做过英韩翻译,非常肯定某些字幕组的翻译确实很糟糕。
要输出的就是你看到的,他们的血和泪没有意义;几部类似题材的电影其实都有这种观点,朝鲜的分裂是由于地理原因,夹在三个超级大国之间,三方牵扯下的被动分裂.这部电影里也可以过度解读下,美国说了要干涉,但实际总统谁当这种小事他没兴趣,但是烟花行动应该是被制止了.而南北朝鲜的间谍互相之间的争斗就好像部长让两个次长互相查一样,谁赢谁输有什么影响,不论哪方强哪方弱,两边谁掌权,只要国际形势不大变他们就不可能统一.韩国人起码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这些谍战电影实际却主打一个感情.
我觉得值9.5分以上,转型导演处女作更是了不得,9.8分吧。
我觉得值9.5分以上,转型导演处女作更是了不得,9.8分吧我觉得值9.5分以上,转型导演处女作更是了不得,9.8分吧我觉得值9.5分以上,转型导演处女作更是了不得,9.8分吧我觉得值9.5分以上,转型导演处女作更是了不得,9.8分吧
前面各位影评写的都很全面了,但是关于金杀了崔这段,我觉得不是给他一个痛快。
当时金把朴从朝鲜人手上救下,接管局面了,并且达成共识,朴才能吧小姑娘也救了出来。
金当时肯定可以带崔走的。
但是最后崔和金的对话,由于字幕不好,我也不能完全确定,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崔表示刺杀总统是不可能成功。
所以金觉得崔的信念动摇了,而且可能会有隐患,所以把人杀了。
因为崔曾经出卖过他一次,把他出卖给了CIA。
看CIA和金的对话,可以看出来美国不支持金刺杀总统,是来制止金的。
那么谁告诉美国人的呢?
通过两人对话推断,就是崔告诉了美国人。
这部电影节奏太快了,细节太多,电影里大量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故事,再加上俩男主角长得还太像,想两倍速看懂的话有点难。
不过这还真是一部好电影!
评论区第一影评的介绍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很高兴电影结尾里的下一代人还有选择。
李政宰是编剧还是导演,瞬间让我觉得他好有才!
还有,我讨厌非要140字,难为人啊!
开篇在美国的戏院里,台口的音箱是线阵列的,实际上,十年后才出现此类产品,应用到剧场里大概都新世纪前后了。
韩国的车载电话1984年才起步。
韩国大哥大1985年才运营。
FBI最爱用的雪佛兰Suburban,影片里这款是第八代,生产日期是1992年——1999年。
故事发生时应该是第七代。
本文首发于电影公众号《云何电影》,有大量剧透,建议观赏影片后阅读,综合评分7.5分。
谍战片在我国是电视剧和电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题材,而在此类题材能做到规模化持续产出的还有一个国家——韩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即便热战褪去,朝韩之间互相渗透刺探情报的行动也一刻未曾停止,这也使得在以南北为题材的韩国电影中,除了直接展现正面战场的少数电影,如《太极旗飘扬》,绝大部分都离不开特工和谍战这个主题,往远了说,有《生死谍变》珠玉在前,往近了说,《铁雨》系列、《特工》、《南山的部长们》都掀起了观影热潮,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则是李政宰历时四年完成的导演处女作——《狩猎》。
理清故事脉络本片的节奏相当快,出场的人物也很多,尤其是前半段短时间内向观众传递了巨大的信息量,普通观众可能接受起来略显吃力,不过看懂问题不大,前面的谜团,后面都会一一解答,只是观众可能会忽略一些之前的细节,这里云城帮助大家梳理一下,故事主要人物有两个,因此故事也分为双线,分别是韩国安企部(类似于中情局)国内组组长金正道(郑雨盛饰演),国外组组长朴平浩(李政宰饰演),分别来捋一下:朴平浩线华盛顿事件后,朴平浩对金正道起了一定的怀疑,“417”行动在即,金正道询问局长“417”行动是否继续执行,朴平浩赶紧跟了一句,“417”成功概率很低,试图劝说局长取消行动,因为身为“东林”的他,知道他将传递出“417”行动的情报,参与行动的士兵必死无疑,这里体现了朴平浩的恻隐之心,试图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也为他最后的反水埋下了一个伏笔,但局长拒绝取消行动,他也不能再多言,否则也可能招致怀疑,最后他通过缝在衣服上的莫斯密码传递出“417”行动的消息。
东京突然传出朝鲜高官脱北的消息,朴平浩亲自主持行动,听到对方提供出“东林”传递出的消息后,他心里一惊,但没有表现得很明显,在第二天的行动中,当他最终通过公文包颜色确定出脱北高官是朝鲜核计划的核心人物时,突然宣布改变计划,说自己亲自去接这名高官,让日本安企部负责人杨科长去接高官的家人,因为高官手里不仅有重要资料,还拥有识破“东林”身份的关键线索,所以朴平浩必须处理了这名高官,但朴平浩没有预料到,局长亲自向杨科长下达了指令,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公文包中的核资料,因此杨科长并没有买朴平浩的账,而一众特工都是杨科长的人,最终都听命于杨科长行动指挥,打乱了朴平浩的算计,最终朝鲜高官乱战中被杀,韩国这边损兵折将,也未能取得资料,最后离开的一幕,看着朝鲜高官的家人在街上奔走,朴平浩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命运,却也无力回天,黯然离去。
此次行动,局长对杨科长直接下令,令朴平浩感到了局长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他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找出早已搜集好的局长受贿资料,逼局长辞职下台,心腹朱京说了一句传闻“东林”就在安企部的话,李政宰表情十分震惊,现在他已经被列入了怀疑对象,必须尽快开始行动应对这场危局,而干掉原局长则是第一步。
危机继续发酵,新局长已经命令金正道开始调查参与日本行动的所有特工,朴平浩知道后大怒去和金正道对峙,二人正僵持不下时,遇到朝鲜飞行员脱北,金正道在审讯室审问飞行员,新局长趁机将“东林”身份的关键线索也给了朴平浩,还说他不相信士兵,意思就是不信任金正道,然后命令朴平浩开始查金正道,朴平浩此刻也已了然,新局长并不能准确地锁定“东林”的范围,他这只新上任的老狐狸,目的只是挑起金正道朴平浩安企部内这两股最强力量的争斗,等他俩斗个两败俱伤,只能求局长作为自己的靠山,再不能仰仗自己的资历老而不对新局长言听计从,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把中层收服了才能稳坐钓鱼台。
就在朴平浩心稍稍放下了一点的时候,飞行员带来了新的危机,他明确指出,间谍就在安企部,更加激烈的对抗开始了。
此时朴平浩并没有像金正道大张旗鼓地让手下人对金正道展开调查,而是只派心腹朱京查找线索,最终发现一家叫“木星”的军事公司与之有关,而木星公司的崔社长参与了一个秘密集会,计划在日本再次刺杀韩国总统,这一段基本可以确定华盛顿刺杀案金正道深度参与其中,但金正道是不是东林仍不能确定,这也是贯穿全片的一个悬疑点。
洗衣店被炸,朴平浩来到现场,他只捡起了地上的衣领查看是否有莫斯密码,而之前“东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情报,所以这个细节也暗示了他就是“东林”。
朴平浩知道金正道已经把矛头对准自己后,也加快了进度,突袭木星公司,此时他还并不清楚金正道参与了华盛顿刺杀,只是单纯想通过黑料扳倒金正道,避免自己暴露。
线人的女儿赵玉贞因为与朴平浩的会面被盯上,然后被金正道扒出了身世,先从朝鲜进入日本,就读朝鲜人学校,后又在朴平浩的帮助下进入韩国,化名赵玉贞,作为一名学生入校学习,日本线人死之前说了一句话很耐人寻味“我很抱歉,马上会有下一个人来接替我”,作为“东林”的朴平浩却听得明白,线人其实是朝鲜派来监视“东林”的人,如果“东林”叛变,负责除掉“东林”,而他死后,马上会有人接替他的职务继续监视“东林”,然后赵玉贞出现了,名义上是以线人女儿的身份,朴平浩却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他见到女孩的第一句话不是嘘寒问暖,而是说“你多大了?
”,其实是在心疼这么小的女孩子就被训练成了间谍,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
赵玉贞被捕,朴平浩也没有办法,因为赵玉贞的身份确实有问题,如果他硬保赵玉贞,无疑是向大家宣布自己就是“东林”,所以他打坏收音设备,要赵玉贞不要说话,忍着,他想办法救她。
此时重伤的杨科长苏醒了过来,他掌握着“东林”身份的关键情报,所以必须除掉,这里朴平浩安排了狙击手暗杀,发现杨科长被调换了房间,他自己立刻喊小弟从正面硬冲,逼得国内组人员都跑到楼道拉扯起来,同时直接为对面楼上的狙击手指明了杨科长所在的房间,为暗杀争取了良机,杨探员被暗杀,但关键情报依然在其死前传递了出来,查到了“东林”两次见面的朝鲜官员名字,接下来只要比对所有特工的飞行记录就能锁定“东林”。
局长办公室里,俩人被下了最后通牒,赶在总统泰国之行前查出结果,俩人的矛盾也彻底激化,朴平浩以金正道换房间为由向他泼脏水说他害死了杨科长,金正道则抓着赵玉贞的事不放,二人扭打至楼下,最终朴平浩解释了赵玉贞是线人之女,但也是这种解释表明他漏了怯,毕竟解释就是掩饰,而金正道果然也不信他的解释,一口咬死朴平浩就是“东林”,李政宰最后的表情明显有些无奈又绝望,如今,也只有尽快扳倒金正道了,不然金正道查出自己是早晚的事。
朱京带来了关键情报,她获取了一致反对总统的安将军与金正道的对话,并从中得知了“狩猎佩德罗”计划,朴平浩非常吃惊,不过这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扳倒金正道的重要筹码,朱京接着说她找日本情报机构核实了赵玉贞的身份,朴平浩表情十分微妙,一旦查出赵玉贞和线人不是父女关系,意味着他的嫌疑很大了,此时朴平浩内心起伏不定,已经听不进去后面朱京说的话,但随后朱京又放出一个重磅炸弹,通过比对两次飞行的人员,发现没有两次同时都在的特工,但有一个人只有进入纪录没有返回纪录,是个不熟的人名,朱京突然想起这是自己给朴平浩执行任务办的假护照,至此,“东林”身份暴露,朴平浩不得已杀死了这位聪明的手下。
朴平浩杀了朱京后也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暴露,通过线人要求见韩国地区谍报机构最高负责人,并要亲自传递情报,随后和尾随其后的张科长一起被捕,起初他以为绑架他的是“狩猎佩德罗”的那伙人,但当他们一枪崩掉张科长后,当了多年间谍的他一下子反过味来,韩国人虽然也凶残但不会对自己人二话不说就是一枪爆头,此时他已经知道了绑他的是朝鲜人,所以小胖怎么威胁他,他也不害怕而是一直追问他们到底是谁。
韩国一号终于现身,她告知朴平浩他的上峰已经被杀,原来设想的暗杀总统再和平谈判的道路已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暗杀完成后,直接武力统一。
朴平浩不忍看到生灵涂炭,故而激烈反对,一号直接向狙击手下令,事成后除掉朴平浩,正在千钧一发之际,金正道带人杀到,救下朴平浩,看到文件后,准备借刀杀人。
金正道线开头就是一场在华盛顿发生的针对韩国总统的刺杀,袭击人是两个白人,结合其中一名匪徒在挟持李政宰时说了一句“We’re just following orders.”,他们应该是雇佣兵,而两名匪徒都是被金正道击毙,且最后一名匪徒,朴平浩明确说了留活口的情况下,金正道依然击毙了匪徒,同时金正道身为国内组组长,为何出国外的任务,明显是为了关键时刻助力,但行动不可能成功后,他必须亲自把袭击者灭口,这里可以看出金正道和此次袭击总统断然脱不了干系。
行程泄露,说明韩国内部有内鬼,回国后,金正道随便找了一个访问团的教授,屈打成招,当成朝鲜潜入韩国的高级间谍“东林”,匆匆将此事结案,避免进一步深挖牵扯自己,但这边刚要掀过这一篇,朴平浩那边就啪啪打脸,朴平浩收到一名朝鲜高官准备叛逃韩国的消息,这名高官为了证实自己的诚意,说韩国即将进行的刺探朝鲜核设施的“417”行动计划已被朝鲜高级间谍“东林”传给朝鲜,随即“417”行动小队被朝鲜军队全歼的消息传来,坐实了“东林”仍潜伏于韩国高层的事实。
日本事件后,原局长辞职新局长上任,新局长则是金正道在军队时的老领导,当年正是他下令在光zhou事件中对民众开枪,听到这个命令,金正道非常吃惊,说明他并不认可这个决定,而他旁边站的,则是木星公司的崔社长,也说明了二人关系非凡,新局长上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抓“东林”,金正道的手下此前折磨几个游行的学生,但他心里清楚学生不可能是“东林”,新局长则明确了他的排查方向——朴平浩及他的组员,而最开始,他在情报板“东林”名字下面贴的照片是杨科长,而非朴平浩,此时朴平浩还并非他的第一怀疑对象,叛逃的飞行员(黄政民饰演)的抵达带来了朝鲜加密通讯的密码纸,并明确了“东林”就在安企部的事实,新部长随即宣布48小时戒严,根据密码纸全力破解朝鲜与“东林”的通信,找出“东林”。
金正道通过密码纸排查出几个物资情报交换的地点,进行蹲守后等到了洗衣店老板这个情报传送人,一番恶战后,情报人逃脱将情报传至朝鲜,而情报内容正是韩国总统的日本行程,这里可以看出,崔社长密谋集会的那群人,并非朝鲜间谍,而是另一拨人,否则金正道也不会去这么对付自己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两股势力都想置韩国总统于死地。
在整理洗衣店残骸的时候,金正道发现了总统日本行程已经泄露,而知道此等绝密文件的,除了自己和自己的副手,只有朴平浩和他的副手朱京,金正道将“东林”的嫌疑重点锁定到了朴平浩和朱京身上。
通过跟踪,金正道锁定了疑似朝鲜间谍,代号“千宝山”的赵玉贞,朴平浩故意打坏收音设备的行为,让他更加怀疑朴平浩就是“东林”,此时杨探员的被暗杀也让金正道彻底锁定了“朴平浩”就是“东林”,二人局内一番争执,让金正道回想起了自己还是军人经历的那场动乱,孩子也中枪身亡,这里插一个历史小知识,上世纪80年代,掌权的是朴正熙遇刺后的又一军事强人全斗焕,他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并强力镇压民众反抗运动,也是在他主政期间,发生了“光zhou事件”,数千参与运动的民众被杀,全斗焕最终在人民的强烈反对和美国的威胁下辞职,而这件事也成了金正道的心理阴影,因此他才开始参与刺杀总统的谋划。
此时美国CIA突然介入,说他们已知晓了金正道的“狩猎佩德罗”计划,逼金正道放弃刺杀总统,因为现总统倒台不利于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并威胁说他们不会让金正道他们计划成功,这也为金正道最后选择利用朝鲜人达成目的埋下了伏笔。
金正道的副手一直在监听朴平浩,意外听到了朱京发现朴平浩是“东林”的过程,急忙报告给金正道,金正道急忙命令抓捕朴平浩,赶到现场后,通过情报上的字迹比对最终确定了朴平浩就是“东林”,并得知了朝鲜计划行刺韩国总统的“耀斑”行动,但CIA要破坏他们的行动,于是不如借朝鲜的刀杀了总统,这样的好处是他们手上不沾血,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军队政府,所以金正道极力劝服自己这一派利用朝鲜人干掉总统。
只是金正道算漏了一项,他以为“东林”与朝鲜利益一致,却不知道朴平浩已经决定反水,只要朴平浩不捣乱,计划就能顺利进行,但偏偏就是这个变量出了问题,金正道到死也没明白朴平浩怎么会反水,所以临死前一直喊“朴平浩”的名字,质问他为什么?
是想活下去吗?
朴平浩听后只能痛苦地沉默。
同归却殊途到最后,韩国犯罪片和谍战片一个永恒的主题终于凸显了出来——宿命,其实说起来,金正道追求的是正义,犯罪的人必须得到惩处,朴平浩追求的是和平,避免战争,让生灵免遭涂炭,本质上说,他们的追求是一致的,但是实现理想理念的差异,让本应是好兄弟好战友的二人,反目成仇,互相攻伐,最终身死人灭。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映射了现今朝鲜和韩国的关系,甚至延伸开来也可以说是大陆与宝岛的关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方面同样的文化注定了两边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存在,另一方面因为历史的原因变成了互相仇视互相敌对的存在,一方面大家都渴望和平,另一方面却又时时刻刻不能停止斗争,统一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景,但实现统一的道路上却有着太多太多的分歧,使得统一变得异常艰难,追求同样的结果,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同归却殊途。
演而优则导,作为一部处女作,在韩国成熟电影工业的加持下,在故事逻辑通顺脉络清晰的基础上,李政宰交出的答卷绝对称得上是优秀,而他想要的也不仅仅是一部看爽枪战的纯商业片,他明显有着更为宏大的野心,也让云城对这位影帝更高看一层,虽然在最终呈现上,依然存在着配角脸谱化,主角的重大转变铺垫略显不足(比如“东林”的反水稍显突兀)等问题,但不可否认,从剧本的庞大的内容量和宏大的演员阵容(黄政民朱智勋赵佑镇都来龙套一把)都足可见李政宰暌违数年磨一剑的真诚与努力,最终呈现上以处女作的水准来评判也堪称优秀,尤其这个结尾,即残酷又温情,实在是太对味了。
大难不死的朴平浩开车到南方寻找避难的赵玉贞,看到她平安无事,他欣慰的笑了,但赵玉贞却向他举起了枪,但她狠不下心开枪,朝鲜特工小胖等人击毙了朴平浩,如果不是到这一幕,人们几乎都快忘却了赵玉贞的真实身份——一名朝鲜特工,她举起枪的那一刻,代表着她正是撕开了一个正常人的伪装,最终变成了一名困于这种尔虞我诈,生死一念间充满欺骗与谎言的地狱的间谍,她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孩子,赵玉贞坐上了车,朴平浩拿出了给她办的新护照,名字叫朴恩秀,改跟他姓朴,说明朴平浩真的把她当做了自己的女儿,她哭着拿着护照下车,开了两枪打死了朝鲜特工,说明她打算听从朴平浩的建议,脱离这个苦海,当一个普通人,随后画面黑屏又响起了两声枪声,这里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赵玉贞自杀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大概有两种可能,要么她被赶来的朝鲜特工打死了,要么她杀了其他的朝鲜特工,成功的改头换面活下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不过云城更倾向于是赵玉贞杀死了她的“监管人”,改头换面活了下来,开始了新人生。
那些背负了所有,伤痕累累的生命终将逝去,而灿烂的鲜活的人生则刚刚开始,她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再步这些前人的后尘,也许她的父亲看到了,也会含笑九泉吧,憎恨的循环,总得有人第一个去斩断。
PS:全场最惨可能既不是金正道,也不是朴平浩,应该是韩国总统,朝鲜间谍要杀他,自己人也要杀他,杀一次不成还有第二次,第二次取消还有第三次,结合真实历史上朴正熙等强人也是死于刺杀,活着的也基本不得善终,也算是某种程度上映照现实了吧。
云何电影聊一点电影,品一味生活,不知何所云,不知云几何34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北韩间谍守卫南韩总统。。
非常精彩的一部谍战动作片,高潮迭起,紧张刺激,很多故事情节可以从韩国1980年代史中找到对应的真实历史事件。
这片的最想表达也是最应该出彩的是最后半小时,可是前边太冗长了,后边的半小时完全不够表现金的选择,我的理解他不揭穿朴这一点是必然的,但之后的处理太简单化了,金和朴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他俩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复杂性没有表现充分(金应该完全有智慧也有能力处理的更完美或是更高级一些),这样简单化,也是行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片有点儿头重脚轻了。金的死多少有些悲壮,而朴就是一棋子的命运。
充满工业元素,却毫无真实情感,连自己都成了工具人,浪费演员啊。
最后开放的枪声打死了谁并不难猜。
北部情报特务与南部革命份子的碰撞,非常精彩,政治的内斗,立场的转换,剧情的转折,每个人背后的立场都值得深思。南部革命份子为了终结独裁者的统治不惜包庇北部情报特务,北部情报特务为了争取和平统一避免战争不惜舍命保护南部独裁者,两位主演都贡献出了影帝级的表演,前半段扑朔迷离,非常值得一看的半岛政治片。
实在是塞得太满了,无论是一直都在抑扬顿挫几乎没停过的配乐,还是动辄突突突几分钟的枪战戏,以及全程一直在激动地喊叫的李政宰郑雨盛,都让人看得特别累,观感蛮差,反转也就那样,也可能是因为我没睡午觉
看了两次实在看不下去
这一次瘦巴巴的老爷们怎么没有活到最后。
7.0/10 分。2024.04.20,重看,高码德版蓝光。韩国人把南北题材又玩出了新的疯狂高度了。初次执导的李政宰,交出了一部很不错的商业片。全片剧情复杂信息量巨大,叙事节奏非常快。整体非常不错,只是枪战比美国片还是差了一点。另外,个别细节有点粗糙。。。本片很多事件都是根据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比如著名的仰光爆炸事件等等。。。“老是放屁就要确认是否有大便”,只有中年人才懂的台词。满满的都是生活气息。呵呵。
【第一感觉打分】国家情报机构非拍得跟黑帮土匪一样,两人都是次长还要直接上一线肉搏,这安企部啥水平啊。每次行动毫无作战计划,槽点巨多。最后一幕山上有一个排的北韩杀手,屋里还有北韩特工装的炸弹,自己人里面还有个军人想正义执行,玩呢?这啥安防水平啊?我要是总统,底下全是这么一帮人我也不愿意当。悬疑部分极其生硬,抽丝剥茧一点没有,情报都是送到嘴里。韩国通病,眼神演戏。两星半。
情节耸动,但失于幼稚。我是没看进去,如果看进去的话观感应该能有3以上。情绪大部分靠大片式配乐来催动。片中某个重要人物的动机令人肃然起敬,感慨良多。但结局也确实让人不满,既没有在虚幻中满足观众,也缺乏现实的说服力 |片中韩国人对投诚的朝鲜人不能说冷酷,只能说敌视。我有种感觉,这种态度不是韩国安全部门职业性的疑心,而是韩国人普遍的一种微妙心态。这种感觉并非无端,且看右岸人对想移居右岸的群带路青年的态度。我直觉地猜测,他们对与他们敌对的朝鲜人/左岸人可能还更友好些——这不是夸张。人经常对于给自己施加高压的人还比较友好,一旦这种高压撤出,比如施压者放低身段,或者施压者阵营出来一个和善者,被施压的一方立刻就变得恶狠狠,让你看了只觉得老天有眼的话不如压死丫算了。|评价相当之高 新的韩国电影
李政宰第一次做导演还是比较成功的一部电影,剧情紧凑复杂,人物刻画也很不错,动作场面也挺好,南北政治斗争之下棋子们的生死之局也有新意,是一部值得看的新片!结尾开放式结局令人回味。
令人疲惫,全程高潮=没有高潮
南北议题流水线到现在基本也快玩烂了
前半拍双雄脸盲,后半截拍得比较乱。
看的渣字幕,有负责任的字幕再补。作为李政宰的转型作,已然成功了,延续了韩国电影百年不变的南北题材,但依然有骨血,有人性,有反思。感受如下:1.南北一家亲,人命是第一,坏的不是蝼蚁,是自负自私的金字塔顶端;2.对外一般般,内讧数第一,你狂吼,我拳脚,刀枪来往,死人这种事,翻篇就不认账;3.南北兄弟,生长环境不同,理念不同,对压抑压迫却感同身受,所以有时核心诉求是一致的,不惜孤注一掷,也要图穷匕首见,所以悲剧经常有,以后还会上演。
像《穆赫兰道》一样精彩得令人昏昏欲睡
嘘🤫
生死暴烈总能叫人仰天长叹,明明各自为战,却又殊途同归地捍卫某些纯粹理念,奈何都是肉眼凡胎,多少因为细枝末节而导致他人坐收渔人之利,历史就是这样难以推动,却也在极尽可能地绽出一道裂纹,再一道裂纹,像是最后她调转过的枪头,有了些沾血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