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有时候,创作是把现实里的一种现象提炼出来而超能失控里讲的就是正常的现实,普通的生活每天地球上的事就是这么发生的人把自己当做高等生物的同时,又出于动物的本能——完全臣服于右脑的情绪化,互相愚弄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自己成为了一个只有一种物种的食物链中的掠食者和猎物,而这个身份随时都会发生转换。
更可悲的是我们整个社会是一体的,每个人都对结果负有责任-人格上的超我和本我是不可调和的,也就是说你无法在满足欲望的同时满足高尚的道德观,你只能选择其一。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有人受到伤害。
之前记得有个台湾友邻讲他的老师这么说道如果说去世,我们叫做往生,那么出生,就只能叫做来死。
超能失控是部很奇特的电影,自始至终都是借监控或者主角的摄像机来完成对故事情节的讲述。
镜头的不时晃动让人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谍影重重3也使用过这类技巧拍摄,不过感觉没有这么违和。
表面上是像许多网友调侃的那样:一个屌丝是如何变成超能中二并发症患者的故事。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真实内涵的底蕴无非还是两种思潮、两种文化观念甚至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
这句话不是我发明的,是我从党史章节中抄来的。
某个著名作者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
另一个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即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目的诸如此类。
有生存压力的人考虑自己如何吃饱,一天到晚疲于奔命。
没生存压力的人才有 空余时间考虑生命的意义宇宙的起源。
超能失控里面的三个主角其实也能划分为这两种立场。
暴走的那位主角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亲酗酒还有家庭暴力倾向,母亲重病靠药物维持生命。
他上的是公立学校,从小就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他自卑且没有朋友。
这样的环境培养出来的他自然更多是考虑生存问题。
如何生存,永远是他第一考虑的问题。
第二主角他的堂兄,家里房子装修不错,有车还有个漂亮女友,家庭条件类似中产阶级,生活压力全无。
这种人对吃饱肚子没有太多的想法,估计也是个不知道粮食短缺为何物的主。
和他堂弟一样,他也有一定程度的饥饿感;不过他吃不饱的不是肚子,而是大脑,这位堂兄缺乏的是精神粮食,这些是只有吃饱了撑的状况下才会考虑的问题;他希望得到他人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可。
所以他才会努力的去照顾这个看起来无依无靠相当可怜的弟弟,无非是要在内心寻求一种满足:看,我多照顾他,看,我是个合格的哥哥。
他对堂弟的各种关照,希望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堂弟的人生观。
在这里,两大意识形态发生了第一次剧烈的碰撞。
战场就是暴走主角的大脑。
我要的是生存下去还是生活下去?
他第一次考虑到自己的处境。
他的家庭经历和他的思想经不起这么高层次的拷问。
于是产生了一个追寻结果的精神寄托:摄像机。
摄像机的出现贯穿了整个故事。
其实就是暴走者的第二人格化身,也是他的某种精神寄托。
摄像机没有生活压力也不参杂任何情感,只是冷漠的拍摄下镜头前发生的一切。
这几乎可以作为暴走者的图腾,尤其是他用异能高高托起摄像机从高处拍摄自己的时候;这个角度完全可以称为“上帝视角”。
那么究竟谁是上帝?
当然是最终观看拍摄的人,也就是他自己,他能很好的产生代入感。
现在说说第三主角,黑人。
美国似乎有法律表明,若是一部电影里没出现几个黑鬼,那么它就涉嫌种族歧视。
还有评论就此抱怨中国电影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理由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一个黑人出场。
黑人有单亲家庭背景,但是从他的交际圈以及他对性的涉及程度和他死亡前对暴走主角的劝说,口口声声我是你的朋友这些话语来看。
似乎他也不存在生活压力。
从立场来看,他也是属于“吃饱了撑这类”。
缺乏精神粮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来坚定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故事的悲剧也就起源于此,黑人和堂哥从未想过要真正去了解他。
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堂哥加上黑鬼对暴走者。
二比一,他被暂时拉入了生命意义阵营,忘记了生活的压力。
并开始尝试寻找新自我寻求被人认可。
企图用精神粮食去灌饱一个人的肚子,这根本就是件南辕北辙的事情,不能从根本是解决问题。
主角总共做过三次尝试,第一次被他父亲一巴掌扇倒,第二次超能力失控,差点杀人,饱受其他二人的责难。
第三次吐了女生一身还被讽刺为怪物,遭遇性创伤,这次打击可谓影响深远。
精神粮食补充完全失败。
最可怕的是当他回到家后继续遭遇父亲毫不留情的打击、母亲的病瞬间把他拉回到生活压力阵营。
就像施在灰姑娘身上的魔法,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过,发现一切原来都是泡影:堂兄和黑人的友情、晚会上大魔术师的称号、各种粉丝的崇拜、甚至是身上的异能都敌不过口袋空空饥寒交迫的窘境。
郭德纲的相声也说大英雄手中枪能翻江捣海,也难敌饥寒穷三个字;何况英雄至此未必还能算是英雄。
更何况一个渴望亲情圆满而不得,又被压抑到窒息的孩子?
黑人和堂兄的努力终究白费,这是意料中的事,一开始他们就走错了方向。
在生活的压力下,最终暴走主角背弃了与两人之间的约定。
开始寻求能力与金钱之间的平衡。
吃饱了撑者坚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吃不饱饿者认为能力越大,食物越多。
“仓禀足而知礼节”其实就是一个折中的说法。
屁股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他的生活压力太大,大到不堪重负,或者说是他太饥饿,精神与物质粮食双重缺乏到了极点。
以致最后他喊出了“我是顶级掠食者”的口号。
从获得异能到现在没有获得一点实质上的利益,没能缓解一点生存压力。
他,已经饿疯了。
堂兄那些有关亲情友情的话已经唤不回他,他急需粮食来填饱自己。
很久之前看过,二刷以后,结合这之间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
从头到尾,安德鲁都是弱者,这里的弱者是性格上的。
弱者性格,不仅仅孤僻,不仅仅自闭,不仅仅懦弱,不仅仅排外。
更多的是厌恶并排斥他不喜欢不了解的一切。
如果没有接触异能事件,他会在懦弱里眼睁睁看着母亲病重死去,在某个情感爆发的时刻杀死父亲,然后彻底终结自己的人生。
弱者自弱,说的就是他并没有去想着变强,性格上的缺陷一直在因为能力的不对等增强更加畸形,以至于被能力说操纵,被能力腐蚀,被能力魅惑,失去自我,最关键是丧失悔改的认知。
或许有人会说,安德鲁对其他两人的情感转折是在他父亲看过DV怼他之后,其实并不是,从一开始,他就没认同其他两人,他只不过是因为接触事件走到了一起,玩的时候安德鲁一直在做着表面兄弟做的事,甚至犯规越界,坑害陌生人。
导致约法三章。
这本身已经为他之后失控垫下了铺垫,越是从最底层爬到高层的人越贪婪越不愿舍去。
强者自强,说的是史蒂夫,史蒂夫本身就是竞选投票的热门人物,为人处事被人喜爱,性格上很亲切,很少翻脸,对人友善,待人友好。
为了安德鲁能打开心扉,讲了自己家庭的丑事,还安排了让安德鲁能出彩而自己出丑当绿叶的秀,这种性格,即便没有超能他依然能出人头地,依然能继续更强大,而接触事件最初触摸的那个人也是他。
即便异能逐渐强大,开发能力上,他也没弱于安德鲁,只不过一个走细微,一个走大观,最最关键的是,他和安德鲁一样,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但他没有性格存在缺陷,他没有因此悲观因此自闭,他走的是自强之路。
只不过,最后,他的友善换来的是弱者狭隘的逆向反击。
我想,更多的是安德鲁对他的妒忌导致他不认可史蒂夫把他当朋友的事实。
凡者自然。
表哥迈特作为一个各项能力都不上不下的人来说,他的追求也是最普通的,他像一个普通的表哥一样关心着安德鲁这个弟弟,虽然他的关心带来了负面效果,甚至到最后让这个嫌隙成为最终安德鲁失控爆发的导火索;他像普通的大学生一样,喜欢暗暗关注某个女孩,然后渴望改变之后被对方认可;他像普通人一样,即便获得异能,也没想过伤害他人,没想过犯规,甚至渴望不被看到。
没大追求,没大欲望,没大缺陷,所以他异能开发最差,也是使用最不频繁的。
因为从头到尾,异能给他的好处仅仅只有娱乐,和他心中渴求被认同的那一个筹码,然而他被认同本身是因为他自己有了筹码之后的自信。
然而,最不需求异能的人,活到最后,甚至彻底完全掌控了异能。
所以,最平凡的人,最符合自然顺应的法则,所以不会被淘汰,也不会走向王道。
相反来说,对于异能本身,一个有足够自制力,利他心理的人,反而才是最能让异能本身安稳发展下去的。
说到底,性格,欲望,才是决定最终归宿的因素,缺陷的性格带来的扭曲心理,很大程度上要么毁灭别人然后毁灭自己,要么在自我沉沦中自我毁灭。
而膨胀的欲望同样如此。
看《蜘蛛侠》《超人》《绿巨人》之类的超能英雄片时,有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如果蜘蛛人、超人、绿巨人们如果并没有电影里那些英雄们那么高尚伟大为国为民的话,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会不会因为私欲做出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
《蜘蛛侠》里曾经有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我觉得 ,“能力越大,欲望越大”。。。
当一个本来不为人注意甚至经常被人欺负、生活条件不好甚至可以说艰苦求存的人,突然一夜间拥有了超能力,那么他会做什么呢?
是拯救世界,与坏人做斗争,牺牲自己,成全普罗大众?
还是会为了切实的私欲私利,而做一些“小勾当”?
每每想到这里,我也总是忍不住会想,如果是我。。。
我会怎么样?
我会拿这超能力用来做什么?
片子里的安德鲁显然是有些极端,但是他的表现其实又说得通:坏学生要欺负他,嘲笑他,他就拔掉别人的牙齿;母亲病重需要药,但是却没有钱,于是他去抢劫那些小混混;钱不够,为了给母亲买药,只能继续去抢钱...而当他被炸伤躺在医院里的时候,一直酗酒并殴打他的父亲来到他的床前,告诉了他母亲死去的消息,竟然还认为是他害死了他的母亲,他母亲的死是他的错,要他向自己道歉.. 悲伤和愤怒,自然冲破了他最后的道德底线和理智。。。
安德鲁其实是个特例,但那些大片里的超能英雄们,又何尝不 是特例?
也许真正的普通人,绝大多数的平凡人,乍得超能力后,既不会变成超能英雄们惩恶扬善以打击罪恶拯救世界为生活第一目标,也不会一下就堕落成要毁灭世界或者统治世界的超级大反派。
绝大多数人,也许会偶尔做做好事惩治惩治坏蛋,但更多的,也许是偷偷地用自己的超能力为自己谋点福利。。
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让别人没办法欺负自己,保护自己喜欢的人,惩治自己讨厌的人。。。
然后闷声发大财。。
这真是个幼稚的题目摸黑去看了个片, 应为那印象深刻的片花只怕它是像skyline一类的片子, 仅有片花是全剧的精华。
幸好做到的不止这么点。
影片重要两亮点: 短!
真实!
真JB 短, 加头加尾70分钟,就好像阿汤哥才刚到迪拜 印度还没去钻石还没拿便戛然而止 ... 不过.... 前篇叙事简明扼要,郁郁不得志的二逼猪脚 误入歧途 (类似古装片掉入悬崖的老梗) 获得超能力, 无奈生活郁郁不得志, 家庭纷争,把妹难题, 最终反社会... 真实, 不算独到的手持机器拍摄,但高空飞翔的剧烈风声,被自然物体(衣服,帽子,甚至啤酒)遮挡的视线都有很好的体现,感觉是楼主近几年看过最为身临其境的片子之一前半段,尤其10分钟到40分钟, 感觉为9分好片, 情节无可赘述,但拍摄手法老到,有种精虫上脑冲去享受一番东莞ISO服务的爽快感!
自评不适合爆米花爱好者, 高空俯视总会有手心湿漉漉的赶脚
剧情很合理,没有太过失望也没有什么惊喜。
超能力的获得,使用和灭亡,就如同现世里的权力、金钱。
从无到有,从新生到毁灭,都像是主人公的人生一般。
安德鲁之前的人生,是灰色的没有希望的。
重病的母亲,酗酒的父亲,还有不见天日的学校生活。
没有友情,没有爱情,甚至缺少亲情。
就这么一个人,生活着生活着。
没有目标,没有希望,甚至没有失望吧。
唯一慰藉的就是手中的摄像机,记录着那种灰暗的生活,证明着自我的存在,证明着生活的继续。
超能力的获得,给予了安德鲁新生。
同样获得能力的朋友,不明真相的群众,操纵物体而暂时拥有的人际关系。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他重生,而是带他走向了死亡。
无论外在获得了多大的力量,内心的空洞从来没有得到弥补。
他迷失在力量中,更迷失在孤寂里。
彻底的沦陷,彻底的无所顾忌。
毁灭他所能毁灭的,尤其是自我。
人的一生总会得到些东西,那些让你与众不同,让你置之于其他人之上。
总有很多人迷失了,迷失在外界的灯红酒绿中,迷失在所谓的君临天下中,迷失在自我的黑暗里。
不论得到什么,不论失去什么,不论改变什么,都要坚守内心,都要看清自我。
或许这样在不会迷失太远吧,或许这样才能活得更自在吧。
话说,男主角怎么那么像Jack呢……已经习惯了追逐明星,追逐效果,追逐票房的我,偶尔也需要换换口味,休息一下。
这个时候我并不吝惜掌声,只是希望有些东西能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欣赏,那也并不奇怪。
就像每双眼睛都不一样,除了都在观察着这个世界。
片子的开头乏善可陈,很普通的场景,表哥麦特滔滔不绝地谈论起哲学来,我都要睡了。
然后安德鲁他们意外获得了超能力。
这开始有点意思起来了。
就在我以为会是个灰姑娘似的故事时候,安德鲁差点把一个想超车的家伙杀掉。
麦特紧张的要死,安德鲁却吃惊于自己的能力。
然后他们又开始了狂欢,超能力被用在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上。
带来各种便利。
这不就是我从小梦想得到的么?
可是,超能并没有改变什么根本问题。
安德鲁还是不受欢迎,他妈妈还是病入膏肓。
就在这巨大的反差下,朋友的死更是击溃了安德鲁。
封闭自己,怪罪自己,迁怒于这个世界。
悲剧有点意外,也顺理成章。
他们为什么想去喜马拉雅呢?
也许就是为了找到心灵的平安。
不得不感叹美国编剧的功力,总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创意,又能把丰富的内涵赋予其中。
一些线索,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有联系,那电影就是成功的。
片头有这样一个镜头,车缓缓从路边开过,草地上蛮是垃圾。
安德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没人关心他,就像没人关心垃圾。
缺乏存在感可能是他买录像机的初衷。
安德鲁差点把超车的家伙弄死。
那时他就表现得不知所谓。
事后还对麦特定下规矩斤斤计较。
他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上的确存在问题。
这也是最后悲剧的铺垫。
表哥麦特一开始在车上读哲文,这个角色有点特别。
他在超能上领悟最差,也最不热衷于此。
看上去很老成,其实很害羞。
在追女孩的时候,他都说从高一就开始注意她了。
在医院里,安德鲁的父亲哭着忏悔。
其实他也是很善良的。
他最初的职业是消防员。
在安德鲁出门的时候照顾他得母亲。
但他跟安德鲁一个毛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哭着哭着就失控了。
虽然超能力很有意思,但是大部分的镜头还是都用在了记录他们的生活上了。
他们三个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到遗憾的东西。
在有了超能力之后,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
安德鲁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他还是没有理解他的父亲,帮助他的母亲。
他得到了朋友,却在心里抗拒着他们。
人就这样子的状况下失控了。
这部电影就像用一个漂亮的包装,演绎着情理剧。
而这些情理,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必然需要领悟的。
于是,就有了以上。
“她怎么看不见呢?
光天化日的她怎么就看不见呢?
”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的问话,都是在三个超能少年之间嬉笑之间提及,看似只是吐槽,不经意的一句吐槽,其实确实揭露了整部片子最终大暴动的根源——对不幸的人的不幸的忽视。
三个超能少年身上都各自背负着或多或少的不幸,象征着这个社会的种种态度,安德鲁有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病的母亲,酗酒的父亲,安德鲁的一切苦闷、寂寞都无处发泄,更加严重的是外界对他的忽视,超能少年间的友谊让他暂时忘记自己的父亲的残暴、母亲的奄奄一息,而这种只建立于超能力的友谊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最终史蒂夫看似帮忙的举动确无形中推了安德鲁一把,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也导致了自己的不幸结局。
史蒂夫有着看似光鲜的生活,明确的从政目标看似无限的前程,但对父母的担忧却只敢和有着同样不幸家庭的安德鲁抱怨,只有在那时,史蒂夫才流露出这个年纪的脆弱,同样是被忽视的不幸,而史蒂夫的死亡甚至让安德鲁无法面对,更无法对任何人倾诉。
麦特是一个不怎么讨喜的角色,满口大道理,用哲学来炫酷钓妹,对安德鲁总是用祈使口气,而从不真正了解安德鲁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但麦特身上发生的转变让这个角色变得难能可贵,拿起摄影机做了以往安德鲁才会做的事,而也正是他放下了过往的酷拽才钓到了“从二年级就开始追的”摄影女孩,或许麦特正是象征这个社会无论在多么糟糕的境遇下都应该坚守的底线——不去伤害他人,但不幸的是,这已无法挽回被安德鲁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伤害过的人,也无法挽回为救母亲不惜犯险却在病床上被自己的父亲施暴伤害的安德鲁。
所有一切人对安德鲁这样的不幸的人的不幸的漠视,才是最终引发安德鲁最终爆发的元凶,这不仅让人想起曾一度沸沸扬扬的公交车纵火案,在义正严辞的批判“无论遇到怎样的不公对待,不应该把无辜的群众作为表达不满的出口甚至报复的对象”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究竟多少的漠视,对近在眼前的恶作剧的无视,对身边的暴力侵犯的无视,才导致了安德鲁式的暴动?
你用暴力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学会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模仿了你的简单粗暴。
对孩子客气点儿,早晚有一天他会长大。
超能失控,看完了。
绝对的惊喜之作,它对标的就是蜘蛛侠一类的超英青春片,蜘蛛侠里的青春焦虑全都是伪焦虑,而这个片,母亲重病,父亲家暴,同学霸凌,这才是真正的青春焦虑,无法逃避也无法解决的青春问题,而这一切的呈现还是以主角手持摄影机记录生活来完成,而在摄影机下人的不同反应,主角操纵摄影机的各种细节,都完成度极高的执行下去,全程都不靠上帝视角的摄影机而是摄影机在场,非常厉害。
就把它当青春片看也非常牛逼的。
不过第一个摄影机是完全现实拍法,第二个摄影机时就有了超能力,所以一些镜头就不是很真实了,比如飞行时摄影机那么稳。
这三个角色的设计也非常棒,一个想搞政治的黑人,一个表面说着叔本华一类虚无主义哲学实则只是把哲学当作自己的首饰来装扮自己的白人,还有就是真正虚无的主角。
你能看到他们三个人对第一次超能力伤人的反应,白人的反应是要制定规则,黑人的反应是权衡利弊认为白人说的没问题,而主角是很不爽的,他不愿意被约束,同时对于伤人是没有感受的。
最后有点失控了,有几个特写镜头我想不到是什么在场的摄影机拍的,但想法还是好,比如主角最后的死法蛮有仪式感的。
主要后面剧本有点流水账,以及成本太低视效不太行,在毁坏方面也没有想象力。
父亲这个角色很对,就是那种儿子都已经躺在病床上了,我还他妈要怪你的傻逼。
视听也有想法,剧本也不错,怎么导演和编剧后面都没有好作品了呢…5分。
可惜啦,没有蜘蛛侠的好叔叔
拍摄视角挺独特的电影,屌丝逆天失败的故事,拍摄手法类似《科洛弗档案》,习惯的人觉得很逼真,不喜欢的人直接Cancel。
可以的! 最后那个女的 都尼玛快死了还拿着个dv不放! 是要闹哪样!
teen+superpower,看完即時想起我很愛的misfits以及akira亞基拉,不要和我說男主角的概念不是來自鐵雄,他表哥角色功能上根本就是金田吧..其實影片"正常"去拍亦可,利用found footage的氛圍作催化其實效果不太明顯,不過偽紀錄片來說也是屬於比較好睇不俗的一部;大橋唔錯,只是後段比較急,有點捉到鹿唔識脫角
伪纪录片也开始自成一派了,同类型片太多以至再看毫无新鲜感,不过由个人行为带动群体事件还是少数,几处主视角镜头还是很老练,但旁枝视角还是太多,将剧情弱化得厉害,主角刻画也太弱,有新意没亮点,两星半
看着挺爽
事实证明,屌丝获得了超能力还是屌丝,脑中想的只有如何出人头地骗妹子,就连干坏事都毫无技术含量,活该被长矛后入。就成本而言最后的大战很不错了,剧情内涵还可以再深挖一点。
这部电影里面有我所有所有的梦想
编啊编,雷神威武。
一部比较人性的伪纪录片 以第一视角带人们进入剧情 有很多人性的地方
45min前highschool自娱自乐基友三人行。文青男主小眼睛迷人,不够成熟饱受欺凌,为他有超能高兴。伪纪录片因超能而不受局限,料到飞机来袭,MattGF存在没意义,黑人很可爱。压力之下Apex Predators报复社会,心理已扭曲。因为家暴因为不被接受,男主文青气质浓厚,爆发不带感。另一缺点就是特效微烂。
预告片差不多就把本片精彩镜头囊括啦
力量越大,责任越大。但对于脑子有问题的人,力量越大,危害越大
有点意思,但剧本天生欠缺。
一星给特技 一星给手法 其他的翻滚吧
三个少年超人,一个太屌丝后来暴走了,另一个为了不让屌丝暴走被雷劈死了,最后一个把暴走的屌丝挂掉了,然后世界又和谐了
苜蓿地这种手法真是用烂了的说。。。不过呢 这小孩有潜力的
比较偏爱伪纪录片,这部拍的主题很鲜明,也很讨巧。
【印象中07年开始,手持伪记录片重新火了两年,涌现出死亡录像、鬼影实录、科洛佛等之后热潮消退,近几年似乎鲜有出彩的。这部还算有脑,且题材代入感比科洛佛更强,最难得的是镜头不像大多数此类电影要把人晃吐。剧情太平庸既无悬念又不惊悚,节奏更是硬伤】
低成本的阿基拉。。美国式的情节。。。悲剧的教育方法产生悲剧的事情。。。情节转的要是够刺激。。完全可以当暑假大片来整啊!最后的西藏弄得好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