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鬼声波

The Sound,Lower Bay

主演:罗丝·麦高恩,克里斯托弗·洛伊德,迈克尔·艾克朗德,理查德·古恩,Jane Moffat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7

《鬼声波》剧照

《鬼声波》长篇影评

《鬼声波》短评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7分钟前
  • 吸吸福
  • 推荐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12分钟前
  • 别管那么多
  • 还行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17分钟前
  • 荆棘海
  • 还行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20分钟前
  • tidewater
  • 推荐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22分钟前
  • JamJam
  • 推荐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27分钟前
  • inasussi
  • 推荐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30分钟前
  • -
  • 还行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31分钟前
  • 小白
  • 还行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34分钟前
  • Verney
  • 推荐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36分钟前
  • AnJan
  • 推荐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41分钟前
  • 啤酒六日一
  • 还行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45分钟前
  • 刍狗
  • 力荐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48分钟前
  • 廉小猪
  • 推荐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53分钟前
  • 风雨人生
  • 还行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58分钟前
  • 发声障碍
  • 推荐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1小时前
  • 杰瑞不是Jerry
  • 还行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1小时前
  • 千禧龙骑
  • 推荐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1小时前
  • ξ
  • 推荐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1小时前
  • 丛二
  • 较差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1小时前
  • 睡个好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