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连续推迟多次一直到今年的漫威英雄片《新变种人》终于在北美上映了,影片虽然独辟蹊径,把超级英雄题材拍成了青少年恐怖片,但是很遗憾的是,就如预想的那样,这部在北美影院复工后的首部重量级大片,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影片烂番茄新鲜度不及格,观众口碑不及格,首周票房不足一千万,可谓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
《新变种人》是一部漫威大片,但是情况比较特殊,它隶属于曾经的福斯出品的《X战警》系列,跟一系列《X战警》,《金刚狼》以及《死侍》电影处于同一世界观,福斯在《X战警:黑凤凰》之后就被迪士尼收购,因此《新变种人》这个“遗腹子”本身在定位上就非常尴尬。
好在它讲述的算是外传故事,与其他的《X战警》的电影没有太直接的联系。
近日,《新变种人》系列的漫画作家Bob McLeod在网上吐槽了《新变种人》电影的一些令人感到尴尬的操作,《新变种人》改编自《新变种人》漫画系列中的《恶魔熊传奇》,而Bob McLeod正是这部漫画的创作者,他负责作画,而Chris Claremont负责编剧。
Bob McLeod说他本来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真人电影还比较兴奋,但是随着电影项目的推进,各种物料的曝光则令他一次次感到失望——
“我喜欢演员布鲁·亨特(饰演月星),但是很失望他们没给她设计辫子造型;我喜欢麦茜·威廉姆斯(饰演狼毒),但是很失望他们没让她有一头乱蓬蓬的红发;我喜欢查理·希顿,但是很失望他饰演的“加农炮”既不瘦高,也不腼腆;而我最失望的,就是电影中的“太阳黑子”这个角色既不是黑人也不矮小,这是好莱坞白化黑人角色的另一个典型例子。
基本上,导演抹除了所有我在漫画中给这些角色设定的个人特征。
而最离奇的是,在影片的演职员表中,竟然把我的名字拼错了,很显然,他们以为原漫画是一个叫做“Bob Macleod”(比原作名字多了一个a)创作的。
”
拼错原作者名字真的是个致命硬伤,这当然会让原作者这个“亲爹”都不认可这部作品,而角色特征的确也是包涵了漫画画家对于一部漫画作品最基本的创作理念,这么不尊重原作的改编,换成是谁都会愤怒了。
原本《新变种人》还有希望融入到现如今的漫威电影宇宙,因为影片推迟了一次又一次,据说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迪士尼似乎有意令其补拍一些情节,令其跟漫威电影宇宙产生联系,因为漫威现在其实正在考虑采用怎样的形式将X战警引入到漫威电影宇宙当中。
在影片没有上映之前,谁也说不准片子究竟会不会成功,像《新变种人》这种有点新意的超级英雄电影很容易就会成为全球爆款,比如之前的《毒液》,虽然口碑很差,几乎被影评人吐槽成另一部《新神奇四侠》,但是影片在全球收获8亿多美元票房,毒液更是成了一个流行形象,再比如《小丑》,既没有大场面也没有多曲折反转的故事,原本就是一部低成本罪案片的路线,最终却口碑大爆,全球也收获10亿多美元票房。
而《新变种人》导演之前也说过,他其实很想把这《新变种人》这个题材拍成一个三部曲,然而,从现在影片百分百会赔本的状况来看,这是完全不可能了。
属于福斯的X战警时代,在这一部电影之后彻底寿终正寝,下一次再看到X战警系列角色,无疑就是在漫威电影宇宙当中了。
大致描述下剧情:
1个叫丹妮尔的女孩在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当醒来时发现关在封闭的房间,自称医生的雷耶斯告诉丹妮尔,她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超能力,这个地方是治疗她的科研机构,而与此同时还有另外几个同样超能力的年轻人,这是个古老的教堂,但又如同现代化的监牢,几个具有超能力的年轻人在这里接受治疗,丹妮尔也曾经试图从这里逃掉,在看似没有屏障的外围有不能逾越的雷耶斯布下的能量圈,随着时间的推移,丹妮尔在这里结识了朋友,而雷耶斯也收到清除丹妮尔的指令,原因是认为丹妮尔有很大的威胁,据称是丹妮尔能通过冥想进入人的意识形态,能够想起深埋内心深处的秘密,也能进入似真似梦的境地...
在雷耶斯将丹妮尔缚在病床上放开毒气时,丹妮尔的朋友来了,几个年轻人决定杀死能量圈的源头-雷耶斯医生,逃离这个神秘的教堂。
雷耶斯的能量圈将年轻人困在其内,丹妮尔昏迷了,丹妮尔心中的“恶魔熊”出现了,体型硕大,能量无边,恶魔熊把教堂整的断壁残垣,众人皆不是其对手,哪怕联手,这时候丹妮尔的朋友呼唤丹妮尔醒醒。
丹妮尔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她唤走了恶魔熊,也唤走了其内心的心结...该剧和X战警貌似没啥关联,谈不上烧脑,就是有点看不大懂,似梦似真,更接近科幻片类,剧情相对梦幻。
不同人看可能会有不同体会,整体觉得有点匪夷所思的看不大懂
漫威可怕片参上——《新变种人》
今天聊聊电影《新变种人》。
片名The New Mutants (2020),别名新异变人(港)。
经过五次调档才上映的《新变种人》,被大家戏称为《新变档人》,最终上映日期比原定档期整整晚了868天。
这部漫改电影取材自漫威同名漫画《新变种人:恶魔熊传奇》,讲述了五名新生变种人的故事。
一般调档的影片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原因,要么因为碰瓷审查,要么因为避开同档期强敌,很明显《新变种人》属于后者。
不断调档,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是因为疫情,而实际上就是对影片硬实力有充分认识。
《新变种人》和漫威电影宇宙并无关系,而是属于福克斯此前的X战警宇宙。
因此想看联动就不要想了,别恶心到经典角色就算是万幸。
影片讲述新生变种人在一所封闭医院内战胜心魔,发掘、控制自己的超能力。
5名新生变种人分别是“二丫”麦茜·威廉姆斯狼毒、《女王的棋局》安雅·泰勒-乔伊秘客、太阳黑子、加农炮、月星。
作为一部漫改电影,《新变种人》显然显得门槛较高。
5名新生变种人的起源和能力,在影片中只是比较隐晦简单的介绍,甚至对5人的诨号也没有什么介绍。
想要进一步了解这5名新人,观众们还需要进一步搜索了解他们。
但是电影拍得太没劲,基本上观众们丝毫没有想进一步了解这些新变种人的欲望。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狼毒出生于苏格兰,是一名孤儿,由牧师克雷格抚养长大。
可以变成各种形态的狼,拥有野兽的能力:超强感官、力量、耐力、速度以及较强的愈合能力。
少时向神甫倾诉自己的变异能力,却被神甫视为异端,要将她烧死。
她身上W的疤痕就是被伤害时留下的痕迹。
秘客是钢力士的妹妹,也是一名修习黑魔法的女巫,可以打开通往地狱边缘空间Limbo通道,也可以快速空间传送,可以用自己的灵魂幻化出一把魂之利刃。
太阳黑子出生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这些能量释放出去,使用能力时全身变黑。
当年不能控制能力,烧死了女友,这成了他的心魔。
加农炮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可以把自己像炮弹一样打出去。
在片中的设定是,他年轻时在矿井工作,突然诱发了超能力,害死包括父亲在内的一堆工友,这成了他最大的痛。
月星能制造精神幻象,能与动物交流,也可以将星光能量构建成各种形状。
她通过制造幻想,诱发别人内心的恐惧、欲望等,一开始不能控制自己的能力,对周围人产生巨大威胁。
《新变种人》就是这样一部介绍新人成长的电影。
如果走青春喜剧路线,可以有一大堆成熟作品做参考。
《新变种人》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朝着惊悚恐怖的方向发展,原本朝气蓬勃的一群年轻人,硬生生地被逼成惊声尖叫的怨妇。
可是影片的故事丝毫没有令人感觉恐怖的地方,硬是在画面上故弄玄虚,最终呈现了我们最熟悉的可怕片。
本来就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五位青少年,得到的教育引导不是X教授那种和风细雨般的引导,而是被囚禁在牢笼式的医院内,被迫接受填鸭式的反思教育。
负责教育引导的医生塞西利亚·雷耶斯医生也没有什么坏心眼子,就是单纯的简单粗暴。
教育方法用错了,思想工作也全面落后,这样的工作还能做得好么?
双方矛盾越积越大,最后因为医生和学员的控制力不足而全面爆发。
影片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心魔,克服心中的恐惧。
实际处理方法却令人大跌眼镜。
荧幕外的观众都知道心魔是假的,荧幕内的角色也都早早知道心魔的纸老虎身份,都这样了还吓唬谁呢?
终极大战的处理方式也是假的不行,相信大家看完会满脑子会浮现“就这?
就这?
”。
《新变种人》想要表达的太多,青春元素、超级英雄、恐怖元素统统杂糅在一起,结果反而变得不伦不类。
追求大而全不如钻营小而精,每一块元素都没有发挥出自己该有的效果,青春片变成牢骚片、恐怖片变成可怕片。
票房口碑全面崩溃的《新变种人》直接封死了原定《新变种人》三部曲计划。
当年大火的X战警系列被这样一部作品终结,实在是影迷漫迷们的损失。
漫威可怕片参上,X战警系列完犊。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2星,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原本是几年前就该上映的热门超英题材作品,一直拖到了现在,给人感觉已经完全是个弃子,又逢福斯被收购,最终这片子就剩一个惨字。
先是超英影片最大的看点“特效”就平淡无奇,过时并审美疲劳。
场景很小,医院里转悠。
剧情更是薄弱到靠介绍人物背景耗时间,主线剧情完全被忽视,幕后大BOSS“凶兆”也没出现。
女主角全程打酱油,别人战斗她睡觉。
放着“权游狼女”、“安雅”不用,真是暴殄天物。
可以看出有惊悚恐惧,心理成长等深度人物设定,但可惜时间太短,交代不清,不但不吓人,反而让影片透着一股毫无逻辑的诡异。
没头没脑的就结束了。
作为福斯被收购前的最后超英题材作品,真是可惜,可叹了。
“福斯把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黑凤凰》。
”《新变种人》几乎呈现了一场“营销诈骗”,预告片和海报营造的恐怖感,在正片中荡然无存。
三年时间,反复跳档,几度动荡,这部极具潜力的超英恐怖片,最终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烂片。
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新变种人》是一个孤儿,夹在巨型影业公司的并购案中,它只能成为炮灰。
文 | 空山炮灰没有多少电影能像《新变种人》一样,拥有过5个档期。
从2018年4月13日,一波三折,挪到2020年8月28日,豆瓣网友为其命名“新变档人”。
中间赶上了《X战警:黑凤凰》大失败、迪士尼收购福斯、新冠全球爆发。
踢来踢去,它成了北美疫情大流行之后,第一部登陆院线的主流商业大片。
像是一把炮灰,被迪士尼随手扬了出去。
当迪士尼用《花木兰》吸引1600万Disney+新用户时,《新变种人》受限于必须在影院率先公映的合约,只能吸引那些不怕被传染、敢于去影院的观众。
而真冒着生命危险去看电影的观众,出了影厅门就忍不住破口大骂。
影片开画次日,《福布斯》高级撰稿人Scott Mendelson发文,称《新变种人》是“X-战警”系列中最烂的一部!
主演“二丫”麦茜·威廉姆斯转发了这篇文章,并说:“听起来必须要看看了,现在就买票吧!
”最终,《新变种人》在北美仅收2364万美金,全球票房累计4553万。
业内估计本片制作成本在6700万到8000万美金之间,亏得结结实实。
口碑方面,烂番茄新鲜度33%,仅高于“X战警”系列中的《黑凤凰》。
Independent的影评人称其“侮辱了漫画原作”。
尴尴尬尬的PG-13级导演约什·布恩拍过著名的爱情片《星运里的错》,当时与福斯合作良好。
他一直喜欢X战警系列漫画,主动向福斯请缨。
按照他的想法,《新变种人》就是奔着恐怖片去的,影片的取景地就是一座“鬼楼”。
他专门选了一座拥有150年历史的医院,那里已经关闭了四五十年,住过杀手,有过自杀事件,墙上保留着病人们奇怪的涂鸦。
剧组派了几个先遣小队,做了长达几周的保洁和消毒,才能进驻拍摄。
在影片中,可怕扭曲的笑脸人、面目全非的牧师、被火焰烧透的女孩,都有强烈的恐怖色彩。
约什·布恩希望做出《早餐俱乐部》+《猛鬼街3》的效果。
《早餐俱乐部》,青春喜剧,五位个性反叛的男女同学,在假期被罚留校温习功课。
《猛鬼街3》,恐怖片,主角以梦中超能力拯救伙伴。
电影拍摄2个月,在2017年9月杀青。
10月份释出的首支预告,以强烈的恐怖色彩振奋观众。
大制片厂做超级英雄恐怖片,这是头一次。
影片很快定档2018年4月13日,但到了3月,福斯调整档期。
有外媒称《小丑回魂》在全球豪揽7亿美金,使福斯看到了R级恐怖片的市场,要求剧组补拍,希望更强调恐怖元素。
约什·布恩的回答是,电影一直按PG-13级操作,杀青后未补拍任何镜头。
他告诉Collider(电影网站):“如果没有收购,我们一定会补拍。
”等到收购完成,补拍已经不可能了,因为3年前的少年演员都明显长大了。
约什·布恩称“《新变种人》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PG-13电影”。
影片包含不少血液镜头、恐怖镜头,几乎是贴着PG-13的上限拿到了分级。
对于新东家迪士尼来说,尺度过大。
迪士尼从1937年进军大银幕,坚持合家欢和儿童向的路线,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推出第一部PG-13级影片《加勒比海盗》。
据说迪士尼确实要求做过一些改动,约什·布恩说:“我们不得不在更有限的层面上处理影片,这删一点,那删一点。
”
大量剧照内容在正片中未出现孤儿电影约什·布恩最初有拍成三部曲的雄心壮志,第二部拍摄地都想好了,就定巴西。
他还指望预算增加,能把烧特效的漫画角色“术士”加入进来。
目前看,希望渺茫,甚至是希望全无,他原本的故事也在动荡中被改写了。
2015年5月,福斯就准备立项《新变种人》,外媒认为这是福斯想要借此扩大自己的超英宇宙。
最初故事设定在《X战警:天启》之后,暴风女承担医生的角色,X博士的能力处于低阶,“术士”也在。
2016年《天启》票房口碑双失败,福斯要求《新变种人》在故事上与《天启》分离,剧本彻底重写。
福斯还向约什·布恩作出指示,不在过去的时间线上创作更多电影,暗示否定重启时间线的《X战警:逆转未来》及其后续作品。
除了《新变种人》,《X战警:黑凤凰》也受到重大影响,黑凤凰的故事本应拍成两部,约什·布恩确信,2018年夏天《黑凤凰》补拍,是为了把所有内容拍进一部电影里。
他在采访中直白地告诉记者:“福斯把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黑凤凰》。
”然而,《黑凤凰》也失败了。
随后,迪士尼收购福斯的消息传来,这之后有近一年的时间,约什·布恩没收到迪士尼和福斯的任何消息。
后来是迪士尼给他打电话,问想不想回来把电影做完。
那时候《新变种人》的后期已经完成了75%,约什·布恩兴高采烈地回去,搞完了声音和特效。
最终,七零八碎乱七八糟的《新变种人》在严峻的疫情中登陆了影院,向大众呈现了全方位的糟糕,几位颇具潜力的年轻明星,贡献了从业生涯最破的表演。
约什·布恩在等待《新变种人》的过程中,拿下了CBS的剧集项目《末日逼近》,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奇幻恐怖小说。
长达10集的第一季估计能满足他的一部分创作欲。
他告诉记者,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是乔什·特兰克。
这哥们给福斯拍过《神奇四侠》,拿到了2016年金酸莓奖的最差导演。
约什·布恩最后总结道:“艺术家跟企业打交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那是当然的了,提前预祝《新变种人》在下届金酸莓斩获好成绩吧。
2020年,动作恐怖科幻电影《新变种人 | The New Mutants》评分不高啊,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啊,就是格局小了一些,但是角色们都还是不错的。。
当然我主要指的是。。
安雅·泰勒-乔伊 Anya Taylor-Joy (捂脸)秘客的设定还是非常适合她的说 《马柔本宅秘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效还说的过去吧 就是只有一个地点确实LOW了一些,而且就一个变种人照顾所有,监督观察兼守卫,确实说不过去了。
有剧透了
开始我以为会是谁呢。。
原来是。。。。
都从电视里学坏了
这个造型确实有点666了
突然变成恐怖电影了
确实非常酷了最后不也是应该召唤出来别人最害怕的东西吗?
召出来你的熊是什么逻辑?
不过故事首尾呼应挺好的,寓意也不错。
虽然是漫威的,但是起码有神奇四侠垫底了,标准不设的那么高的话,我看着觉的还不错-我是安妮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个人觉得还可以。
一堆神剧中的男女主,合成了这部电影,看到权游里面的二丫,后翼弃兵里面的哈蒙,还有怪奇物语里面的 Jonathan,分分钟让我出戏,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
故事全身的槽点,整段垮掉。
超能力的小孩,被社会所不容,而收留这帮怪咖的,也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阴谋论+女同,电影就完事儿了。
故事最大的“悬疑”,是探究这些小孩到底有什么超能力。
当然了,每个小孩背后,都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这让他们在成为“英雄”之前,倍感折磨。
越折磨,越矫情,越矫情,越折磨。
不虐你千遍,你咋能待它如初恋?
故事最大的“鸡汤”,当然是“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头熊”。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你想哪头熊强大,就喂养哪头。
听着就这么耳熟,难道,就没有新鲜一点的鸡汤了么?
故事最大的特效,大概就是这儿了吧。
如果非要再加一个,那就是那头熊了。
“英雄”的故事,被完成这样,也是服了。
【概览】诞生于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变种人们,不止来自于斯坦·李在创作起源故事时的偷懒(“难道每个人都要被蜘蛛咬一口?
”),也对应了长期存在(并延续至今)美国社会的,对少数群体(种族、信仰、性向)的系统性歧视。
尽管这种歧视在漫威宇宙中其实站不住脚(同样是超能义警,蜘蛛侠就是“纽约好邻居”),多样化的探索还是为X战警提供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系列的关键,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这也是任何成功的超级英雄故事的精髓——是做马丁·路德·金还是马尔科姆X,是做保护者还是破坏者,是做超能者还是普通人。
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和冲击,为超能力对决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20世纪福斯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在大银幕上祭出了两代变种人,一个罗根和一个死侍。
在被迪士尼一掷千金纳入囊中之前,总计十二部电影中,既有《第一战》《逆转未来》和《罗根》这样的高光时刻,也有搞砸了两遍的“凤凰传奇”。
五次跳票的《新变种人》,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弃儿。
这其中固然与迪士尼有关:为了MCU,知名度更广的变种人前辈们统统被拒绝出镜。
20世纪福斯和西蒙·金伯格的背叛,则是意料之中的自掘坟墓:《天启》彩蛋里的埃塞克斯集团和惊恶先生,本来可以在《新变种人》中大刷存在感,再与正传融合打出组合拳。
但《天启》已成哑弹,福斯显然对推出全新反派又打起了嘀咕。
在条件完全不成熟的时候(观众未认可,角色无基础),又祭出了“黑凤凰”的老路,并且再一次地,终结了X战警的银幕命运。
但是这一次没有马修·沃恩来救;新变种人们也不会再和大部队会师了。
《星运里的错》导演乔什·波恩是资深的X战警粉丝,但在大势已去背景下,等着他的只能是《神奇四侠2015》的悲剧重演。
超级英雄混搭恐怖类型的想法很美好,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恐惧感来自未知和无力,来自于对已知规则的破坏。
当超能力被拿掉/无效化的时候,《蜘蛛侠:英雄远征》的僵尸钢铁侠段落就起了效果,《新变种人》的前半小时也起了作用。
但这在本质上是无法在超级英雄电影里持续的:当主角重新获得能力/有效化,进入超能互殴的时候,意味着规则得到重建,恐惧氛围也就自然失效了。
这也就是为何《新变种人》的模仿对象,《小丑回魂》可以实现青春混搭恐怖,而前者不行。
当你的反派/恐惧对象是可以简单通过暴力行为/击败的,又有什么真正可怕的呢?
这也是当代恐怖游戏的主流设计思路:当你无法抛弃战斗系统时,至少会加入各种资源限制。
随着X战警回归迪士尼MCU,米老鼠至少也看到了两种元素在表面上的不可调和:想挑战恐怖元素的《奇异博士2》就把导筒交给了在两方面都有丰富经验的山姆·雷米——尽管他已有7年没有执导电影长片(更不用提诸多表现平平的制片作品),也从未在作品中实现跨流派——但(和《新变种人》一样的)PG-13的目标分级也已经注定了恐怖元素的存量与水平。
【制作】《新变种人》不到8千万美元的预算并不算低,但由于乔什·布恩和他的童年好友内特·李在编剧上相当手生,单调的内容显得十分捉襟见肘;相比M·奈特·沙马兰自掏腰包2千万的《玻璃先生》,除了特效镜头和水准多一些,剧情设计和表现力几乎如出一辙。
作为一部全场90分钟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前半小时里,《新变种人》在情节和情绪上还能保持不错的节奏动力,但此后叙事质量便迅速下滑:在将近二十分钟的注水时间里没有任何重大事件发生,令人提不起精神的青春戏也没能解决之前情节或人物上的任何问题;紧接着,电影竟然在50分钟的节点上就完成了人物关系上的最大任务(百合),然后继续前半小时的Jump Scare+(伪)心理恐惧。
开场一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寥寥几分钟的动作戏,也正式意味着《新变种人》的恐怖内容正式退场。
与大Boss恶魔熊的战斗则发生在电影的最后的15分钟里,最终结束于毫无冲击力的嘴炮。
以变种人的角度来描绘青春期成长的恐惧,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但《新变种人》的执行是如此糟糕,松散的剧本无论主题还是角色开发都十分流于表面和太过笼统,乔什·波恩更没能捕捉到变种人和青春片之间哪怕一丁点的关联性(反观正传三部曲的小淘气),反而像是几部不相关的电影硬拧起来的。
角色行动缺乏目的性,故事推动严重依靠外部刺激,而艾莉丝·布拉加的反派角色甚至都不是被主角击败的。
当角色和情节的发展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时候,对叙事和主题的伤害极大,也极其缺乏满足感——这也是绝大多数恐怖电影不讨人喜欢的原因。
以角色为例,《新变种人》在将近90%的时间里都在向我们描述这些角色是谁,但没能描述这些心结对他们有何影响。
在预设的几场梦魇袭击中,电影仅仅交代了角色背景和能力,却没能和角色当下的性格状态相连——其模仿对象《小丑回魂》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毕竟来自史蒂芬·金)——这就让整个故事的最大预设,接受治疗/训练以控制能力,显得格外站不住脚,因为所谓的问题和治疗都不存在,也无法明确他们最后要走向何处。
事实上,《新变种人》做的最恰当的地方在于描绘青少年的情感和生理懵懂,与变种人相关的部分反而极其敷衍。
如果这是一部类似《天赋异禀》《大群》的电视剧集,观众或许能够容忍这种唠嗑为主的形式和编排。
但《新变种人》并不是为了电视媒体而制作的;如果在90分钟内连动作戏都抓不住人的话,是没有在第二集里回收伏笔并得到救赎的机会的。
【表现】尽管从角色到能力都源自X战警和新变种人的漫画,电影之无聊相信让最死忠的粉丝也会丧失兴趣。
只有在最后十五分钟里,恶魔熊与秘客(安雅·泰勒-乔伊)的交锋还算有点看头。
究其原因,大概依旧是乔什·波恩对自己的剧本构思和设想太过自信(自负),导致从成年演员到青年演员没有一个能放得开手脚。
三男两女的主角团明明有着不错的选角,麦茜·威廉姆斯(狼毒),查理·希顿(加农炮)和安雅·泰勒-乔伊(秘客)也都有着各自的成名作,这三个角色也是《新变种人》最好的地方之一,尤其是安雅·泰勒-乔伊,值得在(存在可能性为0的)正传或独立电影中继续登场。
然而,这三人并没能为电影找到基准和凝聚力。
五个按着少数群体打卡的主角——原住民,拉丁裔,蓝领,百合,宗教/性迫害——到最后依然是五个按着少数群体打开的主角,而不是一个互相之间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团体。
比如,几场戏就轻松达成的百合非常没有可信度与说服力。
而尽管是《新变种人》的核心角色,布鲁·亨特(月星)的表现是最差的。
考虑到相对丰富的素材和空间,表演经验上的欠缺显然是致命伤,个人情感上的成长几乎都是在其他演员的帮衬下衬托出来的。
超级英雄牌,青春牌和恐怖牌,乔什·波恩在《新变种人》里打的最好时反而是恐怖牌。
虽然套路是高仿的《小丑回魂》,但在PG-13的分级下依然行之有效。
或许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在翻拍斯蒂芬·金的《末日逼近》时有所帮助。
【总结】作为超级英雄电影的先驱者,20世纪福斯和《X战警》宇宙的最终遗产令人失望——即使不抱有任何希望入场,也会感到失望的那种失望。
与《神奇四侠2015》的全面崩盘不同,《新变种人》恰恰是它的闪光点给人带来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当这些闪光点最终也没能连点成片的时候,自然令人惋惜。
如果有什么值得庆祝的话,那就是我们很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一部令人如此失望的《X战警》或者《神奇四侠》了。
在迪士尼和凯文·费奇的手里,变种人的世界永远不会再如同扎克·施耐德的监视器一样充满晦暗和压迫;这不是个坏消息,也绝不是个好消息。
【相关推荐】《大群》《超能失控》
打着X战警旗号,却没太看明白跟X战警有多大关系。
剧情墨迹,演员路人脸。
唯一能让人记住的角色,就是那头巨熊。
于是我把它的所有出场镜头做成了Gif --
至此,片中所有的精彩画面已经完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3.5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2024北影节第一站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BJIFF 240425 党史馆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