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孤儿怨:首杀

Orphan: First Kill,孤儿怨前传,孤儿怨2:最黑暗的过去(台),孤疑前传(港),孤儿怨:第一次杀戮,伊斯特,Esther

主演:伊莎贝拉·弗尔曼,朱丽娅·斯蒂尔斯,罗西弗·萨瑟兰,金川弘敦,马修·芬兰,萨曼莎·沃克斯,大卫·劳伦斯·布朗,劳伦·科克伦,格温多琳·柯林斯,克里斯汀·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爱沙尼亚语年份:2022

《孤儿怨:首杀》剧照

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2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3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4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5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6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3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4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5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6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7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8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19孤儿怨:首杀 剧照 NO.20

《孤儿怨:首杀》剧情介绍

孤儿怨:首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上一作之前,伊斯特(伊莎贝拉·弗尔曼 Isabelle Fuhrman 饰)冒名顶替了一个在幼时失踪的女孩的身份,来到了翠西亚(朱丽娅·斯蒂尔斯 Julia Stiles 饰)和艾伦(罗西弗·萨瑟兰 Rossif Sutherland 饰)夫妻两人的家中,面对失而复得的女儿,艾伦显得非常的激动,而伊斯特所展现出的在艺术上的天赋让这对“父女”之间很快就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谁知道伊斯特的一举一动都被翠西亚看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开始怀疑,眼前的女孩,和他们失踪的女儿并非同一人。刚开始,伊斯特只是准备将这个富有的家庭洗劫一空之后一走了之,可对于艾伦的眷恋令她留了下来,可这个决定也令她的真实身份被翠西亚知晓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刑侦队黑暗阴影丁家兄弟分歧人生火影玩大的死亡空间:余波大生活谁杀了比利比莉舞动的夏天没用的谎言生活大麻烦老广的味道第五季关中枪声伊丽莎·施莱辛格:永远火辣辣将夜2漆黑如夜回首尔能面检察官长路归家地下理想国七尺男儿呆呆精灵与女巫城堡四角关系给桃子的信摸骨大师思维空间#居酒屋新干线阿碧的恩典姐弟恋

《孤儿怨:首杀》长篇影评

 1 ) 看完我也怨啊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也叫恐怖片?

这要是同一个导演拍的,我真的不敢想象这段时间导演和编剧到底经历了啥。

全片唯一的反转大概就在妈妈和女儿是一伙的….不过后来也能猜的反目。

关键是….长大后的小萝莉真的没有小孩子的感觉了呀。

本来以为妈妈会反杀的很厉害,你看她前面枪法那么准,结果后来就枪一次没出来过。

还有我实在搞不懂前几个大人是怎么被女孩杀掉的,你要说她力大惊人吧,妈妈都能把她拎起来丢出去,她唯一能靠的好像就是狠…中间有一段她劣势的时候甚至也觉得她还挺可怜的。

不过想想她始终是不怀好意的破坏者,还是挺气的。

也不知道导演拍这么一部是为了说明啥,最后配上欢快的歌声,还有她那炼丹炉一般的不怕热,仿佛她真的成了glory的化身。

这恶趣味是不是凸显的有点着急了。

有的短片明明能拍个番外,他非要给你搞个前传。

行吧,情怀贩卖够了,但是摄影和调度真的是学不来的功夫。

哎。

太草率了这电影。

 2 ) 就像关灯后浮现的画面,期待但没有到来……

女主上部里挂了,按照逻辑,续作往前发掘无可厚非,但背景不代表全部,编剧能否在情节上拿出点诚意呢,那种每到关键时候就迷之操作的举动,简直是拿观众当傻子……这里说下我所认为的三大硬伤:首先是精神病院,那些监管者都是来打酱油的吗,还是说上岗没有考核又或者不做心理调查,恋童癖被揪着脑袋撞墙,肌肉男被女疯子开挂虐杀,使得逃出去的过程显得非常随意。

然后是我们的主角,因为长大了的缘故,看起来好老,即便是妆化和特效,都救不过来,回想起之前的纯真模样,整个就是一心机婊呜呜。

最后就是家庭这块,我实在没想到母子俩竟然是个变态,而且还压制恐怖源头,如此编排,真不明白导演怎么接受的,是觉得曲折离奇吗,还是说好好的非要作死呢……总之,失望了,但至少有上部的美好,也就不遗憾了。

 3 ) 类型时光机-1:《孤儿怨》面临淘汰的IP?

本片除了与2009版时间逻辑上的牵强联系,其他并不是前传或续章,更像是重拍或翻拍。

2022版养母变身凶悍怨母,这个设定在2009版里并未展现关联度,只是意味着本片更早陷入“家庭砍杀”。

(说砍杀而不是杀戮,因为动作场景设计和执行难度较高,大多敷衍破坏了主旨和恐怖氛围)养父的塑造始终未变,因为养父本来是esther人格塑造的对手人格,是其宇宙。

是其不可能实现的救赎。

养父的设定正是esther人性悲剧的源起和终点。

绘画音乐天赋,黑丝带与《圣经》,古典服饰,这些icon展现了leena的聪慧善良,她的邪恶何以滋生呢?

2022版。

关键镜头语言还是过关的。

一个镜头就暗示:31岁的leena最向往的就是男人的父爱。

2007年爱沙尼亚某精神病院。

2009版。

美国版33岁的esther以为终于迎来和养父爱的时光。

化妆虽然神奇,但灵魂无法化妆。

12岁的小演员扮演9岁女孩,然后再由内而外表现33岁怨女心。

这正是当年首版轰动全球的核心所在,也是本IP时间逻辑障碍所在。

2022版。

手腕和脖子的伤痕提示她曾经历非人折磨,缠绕黑丝带开始成为暴力icon。

1976年出生于苏联的孤儿leena,身患罕见疾病,曾遭非人待遇,这就是杀戮和盗窃邪恶滋生根源?

其实影片避重就轻了。

爱沙尼亚早已是发达准西方国家,2005年就加入了北约和欧盟。

2022版。

esther重出江湖。

分裂人格不言而喻。

这是7岁女孩的笑容吗?

2022版。

让我们捋一捋:25岁演员扮演31岁leena,leena再扮演7岁的esther。

2009版被美国家庭收养登记年龄为9岁。

2009版。

陷入绝望的esther现出爱沙尼亚版33岁真容。

邪恶和战力指数飙升。

烂牙象征黑色的童年。

2022版。

又一个新的意象来帮助塑造esther的分裂人格。

与到访小老鼠成为朋友,暗示她认为自己卑微。

这个设定有意义,解释何以爆发邪恶化的自尊。

2022版。

更加凶悍的养母为esther换上粉色丝带,欲掌控其人格。

为何2022版养母设定为与2009版完全相反的恶母?

2009版。

养母的爱心也激发了esther内心被层层包裹的童真和爱。

与养母的最温暖时光铺陈了之后两人生死决斗,是2009版处理的亮点。

动作场景相对设计考究多变,钱花得也到位,当时预算2000万美元。

养母的演员因此获得温子仁的全球大热恐怖片《招魂》系列的主演机会。

2022版。

荧光双面画虽然不是新元素,但比2009版涂鸦暴力美学上有很大提升。

除了一贯的暗示分裂人格美丑善恶共生,养父形象也更生动,但是养父按既定原则必须很快死亡,铺陈也是无果。

这种既定恐怖类型对复杂人性进行非此即彼的简化处理,必遭淘汰。

2022版。

有关养父和esther绘画天赋和默契的场景做了很大提升。

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精神认同和联系。

没有对养父的眷恋,esther盗取财物后逃走不会发生杀戮。

成年esther与养父的宿命就是这个IP值钱的地方。

1990年代《沉默的羔羊》前世今生续演20余年。

但本片IP对邪恶源起不宜深掘,东欧孕育的童颜邪神入侵美国家庭,这一主旨已经大不合时宜了,世界格局已发生巨变。

2022版制作预算明显捉襟见肘。

leena年龄疾病的设定与时间逻辑冲突也已凸显。

惊悚恐怖类型电影数年前已显现新的发展趋向,跨类型反类型反叙事反铺陈,恐怖效果依赖全新的来自人类思想宇宙溯源的光影意象,多意隐喻和超现实风格,如《仲夏夜惊魂》《北欧人》《钛》《孵化》《men》等。

本IP适合延续路径实际是心理惊悚,人格分裂人物冲突才能充分释放。

复杂人性结果于廉价砍杀必被淘汰。

 4 ) 编剧还是牛逼的,但是受众水平有点下降了,细评《孤儿怨》前传

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电影制作水平不断下降,趋向于流水线作业了,一是压缩成本,二是编剧导演水平很差,三是直接绕开院线上流媒体。

所以前面看了好几部电影看了都打瞌睡,实在不知编剧所云,往往1-2个人就在风景优美的地方bb,然后中途高潮,最后结束。

圈钱时代的电影来了。

直到这部《孤儿怨》前传。

从电影开始到结尾全程无尿点。

影片承接第一部,重点讲述了小魔女8岁时在孤儿院前的经历,全片看完以下细节值得回味,看懂细节,才知道导演编剧为何能把片子完成度这么高。

场景疯人院心理辅导老师过来面试,要单任小魔女的心理辅导师,但是,这位老师从进来时就进入了小魔女的局。

因为,她刚下车,小魔女就在窗户里看到了,她,犹如猎物进入圈套。

最后小魔女逃掉都在她的设计里细节一知道新任老师来会面谈,所以,她故意制造逃走的混乱,同时知道混乱一起,新老师会被护送到哪里躲藏,于是她提前进去,然后用言语刺激老师。

细节二老师被刺激后,她被送回病房,此时男医生给他送快递,她色诱医生,然后取得门禁卡。

注意,这个时候她知道新任老师已不想干快走了。

所以她抓紧逃细节三逃出去时还有个大麻烦就是门卫,此时,她在医院里平时被她训练的病人丽迪斯在门卫那里打扫,只听她一声吩咐,丽迪斯就扑上去撕了门卫,然后小魔女不忘记给丽迪斯糖果。

最后顺利躲在心理老师的汽车后备箱然后逃到她的家里把老师也给谋害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魔女把前任老师害死就是开始布局准备出逃,最后等来了这个最符合的对象。

场景男画家一家家里这个片子最出彩的就是剧本,在这里属于恶魔之间的较量了,没想到小魔女出师第一个家庭就差点栽了,从接到电话开始,这母子就知道这个微斯特女儿或妹妹是假的。

真的早死了。

等到真相揭露时,小魔女第一次慌了,从来都是她算计别人的,这次被人算计了。

这也是影片构思非常巧妙的地方,否则此片肯定落入平庸。

很多人都知道小魔女再怎么打扮,毕竟你对新家庭一无所知,很容易露馅。

所以导演安排的几个细节说明小魔女处处小心的智商很高细节一第一次面对社区心理辅导师的时候,由于刻意讲了鹦鹉,小魔女感觉到自己说的有问题了,所以出去后马上进入隔壁监听医生对假妈妈讲什么,此时,打开监听听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时,她立即在外面制造混乱,说小男孩欺负她。

然后让假妈妈带走了她,她不知道的是假妈妈知道她是假的,但是还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细节二华裔警探可能早发现这一家有问题,但是,找不到证据,看到小魔女后,他怀疑小魔女是假的,所以门口事先拍照,被小魔女看到。

所以,警探再到她家里去探口风时,她故意说去倒水,实际想听他们说什么,但是,出来时,水杯却是空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她的失误,其实,是小魔女故意的,她是在暗示你在观察我,我也在观察你。

可惜,警探不知道此女所做的警告有那么大代价。

细节三第一次假妈妈要拿小魔女在精神病院里的圣经,小魔女不肯。

因为里面有他的隐私。

并且藏了起来。

但是,第二次,她故意拿出来放在桌上,假妈妈拿到了,并且知道了一切。

以及她过去的真名。

这也是小魔女故意的,有时把底牌亮出来,就是告诉对手,我也不是好惹的,想去吓唬母子。

但是,却加速了假妈妈疯狂除掉她的速度。

细节四在亚裔警探家里,小魔女来干掉警探时,假妈妈在背后补了枪,揭露了真相,原来这一家也是恶魔,并且也知道了警探已盯住她们了,只不过找不到机会下手。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片中击剑高手的哥哥,面对小魔女时几乎不堪一击,最后假妈妈与小魔女的对打,全程几乎智商不在线,不断重复着我要把你早点干掉。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小魔女必胜。

所以,我认为此片有高开低走的趋势,编剧的思路没问题,但是在戏里对于小魔女的对手太过弱化,要是能写成棋逢对手,会更精彩!

总之,《孤儿怨》前传还是蛮不错的,值得一看。

 5 ) 我在“现实世界”中画了副“紫光画”

影史上优秀的电影都逃不过三部曲终结的命运,孤儿怨打破了这一魔咒,让人看到第二部就不想继续追了,果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感觉编剧故意用一些离奇的发展来躲避观众的惯性思维,悬疑感确实因此增强了,但获得了更离谱的剧情走向。。

实在是追不动了,特意截几张电影里的紫光画收藏,我在现实中模拟了这个场景,在原有的白墙上用隐性墨水画上想要的效果,打开紫光灯(银行验钞的那种),完美的呈现了电影里强烈的视觉效果,拿着这几张照片和电影里的截图祭奠这一神作在心目中的完结。。

现实场景

场景一白灯1

场景一紫光灯1

场景二白灯2

场景二紫光灯2电影截图

撒花完结#¥@o(╥﹏╥)o

 6 ) 关于萝莉身爱大叔这件事

抱着拍第二部肯定是烂片的心态去看,整体感觉比想象中的好一点点,片头就是女主开挂似的从精神病院杀了出来,顺便给自己找了个丢失儿童的身份,这操作猛如虎。

一通什么操作后来到了美国一户有钱人家当女儿,也是同样的爱上男主人的剧情,不过有些逆转的发展就是哥哥其实早就失手杀了妹妹,妈妈也早就埋葬了女儿尸体,女主的出现本身就是错误,女主开始被威胁和针对。

最后诡异的团灭很匪夷所思。

 7 ) 一招解决《孤儿怨:首杀》最大BUG

这里先抛开女主超龄的违和感和剧情展开后的诸多bug不说,我们来试试能不能从的故事根基上来稍稍解救一下这部电影。

在电影里,通过Tricia的道来我们知道,Gunnar杀死了亲Esther,Tricia作为母亲为了帮助儿子Gunnar隐瞒真相,不仅将亲生女儿Esther抛尸下水道,还千辛万苦隐瞒警察,来伪造Esther失踪的假象,导致丈夫长年痛苦不能自拔等等一系列行为,并不是一个逻辑思维正常的大多数母亲会去做的行为,导致很多观众在故事的设定上就已经失去了对编剧的信任。

更不用说越往后越离谱的逻辑和剧情(在此不展开)。

其实编剧在背景交代上只要加几笔,就可以让整条故事线顺畅很多。

现在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我们就是编剧,然后给脚本新增一个虚拟的、甚至不用出镜的角色:Allen去世的前妻。

我们假设Tricia和Allen其实是重组家庭,Gunnar是Tricia生的,而Esther是去世的前妻生的。

Allen非常爱他的前妻,Esther是前妻留给Allen最后的念想,这样一来,观众可以更加共情Allen失去Esther后的痛不欲生,走不出来。

而对于Gunnar杀死亲妹妹、Esther抛尸亲生女儿的态度冷漠、毫无愧疚就显得顺理成章的多。

甚至,Gunnar杀死Esther究竟是意外还是有所预谋,是为了自己受独宠?

抑或是帮助自己和妈妈去掉一个财产继承人?

这个改动还可以帮助增加Gunnar这个人物的深度。

再说回Tricia,我们假设Tricia是看中了Allen的事业、名声和财富,在他失去前妻的低谷里趁虚而入,而不是纯粹因为感情,会更贴合电影里Tricia冷血的人物性格。

大多数母亲都不会因为两个未成年孩子打斗,其中一个失手杀死了另一个,就将那个孩子抛尸下水道,听上好像人性成分少了点。

除非这个孩子是丈夫的前妻所生,丈夫爱她爱到忽略了自己和儿子。

而她的死亡和消失,可以将丈夫的心拉回到她们母子身上。

还可以让Esther退出财产的继承,百利而无一害。

并且杀死警察的理由也更充分,因为真相大白她的地位和财富就都拜拜了。

 8 ) 恐怖续集中,算是佳作

很久没有这么急切地想看一部电影了,它就是《孤儿怨》的前传,我特别想知道编导们在最大的悬念已经揭晓后,如何给观众再次制造反转。

当看到是茱莉亚·斯蒂尔斯扮演母亲的时候,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茱莉亚从出道那天起就一直演那种个性比较强、比较叛逆的角色,一看就不是善茬子。

她在千禧年时代刚出道的时候就非常走红,和希斯莱杰、乔什哈奈特等人都有过合作,还演过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电影《哈姆雷特》和《奥赛罗》,可以说演技功底也是十分过硬。

但可惜后来就星运暗淡,即使是接了《伯恩的身份》这样大热的电影,也没多少人注意到她,可能是银幕形象比较单一吧,成熟了之后反而没用武之地了。

选择这么有性格的女演员,说明她要和孤儿来一场恶斗。

这个反转也不算高明,茱莉亚的扮相看起来就不是很慈善(让我想起了飞越疯人院里的院长),还不如找个温柔一些的女演员,才能更好的服务这个剧情设置。

埃斯特这个坏人不可能在前传里遭受正义的制裁,所以她肯定笑到最后,但如果剧情只是她一个一个杀了好人,那这部电影就彻底cult了,所以为了大众口味,只能让她杀的人也是坏人,坏人之间互相杀反而让人看得过瘾。

而且埃斯特在片中被“大人”打的很惨,这在其他电影中是不可能有的,增加了奇观性。

我觉得这部前传之所以出炉,可能是因为新版的《坏种》大受欢迎造成的。

但小孤儿长大了硬拗成萝莉,看起来还是有些诡异,这种诡异是前部所没有的,如果《孤儿怨》还有续集,可能这种诡异会渐渐演化成cult电影。

 9 ) 抠门烂片续集:舍不得孤儿,套不着观众

看过第一部的朋友都知道,《孤儿怨》是一个“请君入瓮”+“真相揭秘”式的恐怖故事:一家人以为自己领养的“孤儿”小女孩伊斯特是个高教养的甜心。

殊不知,这个可爱萝莉,实际是个真实年龄33岁,心性极为狠毒扭曲、恶行累累的反社会变态。

因患有罕见侏儒症,她才一直保持着10岁不到的甜美“童颜”。

所以,在剧情层面,主讲的还是“萝莉脸、毒妇心”逐步暴露的过程,并在大结局交代了她的过往信息——伊斯特其实是一个从爱沙尼亚精神病院,成功出逃到美国的高风险病人。

至于伊斯特变态心理的具体成因,多是依靠观众读解——长不大的身体和天真的面孔,是她无往不利的完美伪装,也是压抑、扭曲她欲望的魔鬼装置。

心智欲望与外型的不匹配,让她被幼稚的“同龄人”视作怪胎,又被旗鼓相当的大人视作啥都不懂的小孩。

因疾病被社会边缘化,生理欲望无法发泄的痛苦,或许就是她仇视幸福家庭、迷恋中年男性又不断作恶的根源。

这么来看,第一部的结尾,也给作为前传的《孤儿怨:首杀》,留了一道讲故事的口子:呈现当年的伊斯特,从东边的爱沙尼亚精神病院逃出生天,一路篡改精神病患者的真实身份、编造虚假人设,得以被美国的孤儿院收养救助的“传奇”过程,以及她进入家庭后的“首杀”心理变化。

但这个理应大有可为的剧情空白,却从当年惊艳观众的“天才女童星”伊莎贝拉·弗尔曼,开始崩坏。

第一部时,小主演伊莎贝拉·弗尔曼只有12岁,演一个9岁恶童,外型基本符合,演技非常成熟到位,堪称此片令人惊艳的一大亮点。

到了这部前史续集,片方大概率是为了“恶萝莉重返”的卡司噱头与所谓“情怀”,完全不顾主演已长成大姑娘的现实情况,让这位已经25岁的女主,继续饰演9岁不到的“萝莉”伊斯特。

13年过去,演员已经长大年龄差得虽然大,但只要肯花钱砸特效,也能倒转时光、重塑现实。

比如名导马丁·斯科塞斯史诗黑帮片《爱尔兰人》,就用逆龄特效技术(de-aging),磨平皱纹、增添红润色泽,让年近八旬的德尼罗、乔·佩西、帕西诺,重返壮年,看起来基本不出戏。

逆龄特效前后的罗伯特·德尼罗但《孤儿怨:首杀》却没舍得下本使用这项价格昂贵、效果出色的特效,而是非常省钱地运用替身、借位以及特效化妆等传统手法,试图让这位现年25 岁的女星“看起来更加年轻”,年轻到可以出演外表年龄不过9岁的伊斯特。

为了解决女主演伊莎贝拉身高162cm的“现实问题”,剧组甚至让女主角以外的演员穿厚底鞋增高,以形成看上去合理的身高差。

其他角色穿厚底鞋

女主的小替身但替身、借位等传统招式的频繁使用,也加剧了穿帮的风险。

为此,影片规避了不少女主角的全身镜头,只带上半身、凸显人物面孔的中近景,成了主导。

可惜,影片过时又不精细的伪装手法,还是挡不住演员真实的年龄感和成熟味。

如今,25岁的“萝莉”伊斯特,五官和骨骼都已经长开、长大,硬梳双马尾装幼年,反而让她的面孔充斥着一种过度发育的诡异观感。

配上极度不贴脸的“矮小”儿童身材,基本把“心机重”+“我很怪”这六个大字写在了脸上,“阴狠毒妇——纯洁萝莉”的骇人内外反差,从形象上就荡然无存。

看着就别扭,背影正脸对不上长相已经暴露了女主的邪气和古怪,但她却依然能靠简单装可怜,就轻松骗过片中大部分人,找到一个冤大头家庭领养她时,整个故事其实就变成了一场可笑的自我欺骗:人物降智降到离谱,还把看戏的观众当傻子。

而前一部让观众津津乐道的看点:伊斯特恶人面目的逐步揭露,以及她以萝莉身,对周边人一个个下杀手的惊悚感,到了第二部也无法复制。

因为,第二部早早就揭晓了谜底——开头的精神病院戏份,就再次强调了观众早就知道的事实:伊斯特是个得了侏儒病的精神心理变态。

乍眼一看:“萝莉她姨 !

”她逃出精神病院,冒名顶替失踪小女儿身份回归家庭,装纯扮可爱的熟悉“伪装”剧情,也不会再有前一部的悬念吸引力,只会让观众为救助机构和这家人的眼神与智力状况担忧。

好在这种“你懂我也懂”的无效悬念并没有贯穿全片,影片行至中段,终于在套路又愚蠢的剧情里,做出了一个早就该出现的反转——原来这家人和伊斯特一样,都不是什么好鸟!

纨绔阴毒的哥哥,曾在多年前意外杀死了妹妹。

知道真相的母亲,选择包庇儿子的罪行,以小女儿失踪为由,欺骗自己的丈夫。

早就知道伊斯特是个冒名顶替的假货的母子俩,遂反将一军,威胁伊斯特继续在家听其吩咐、好好表现,否则就遣返伺候。

但可惜,“三个变态一台戏,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恶斗恶,来得晚不说,也没有很精彩。

虽说某种程度上,后妈“恶人-慈母”的人格变换,比第一部的女主还要纯熟,但由于她的目的主要是“维稳”,并不会明着伤害伊斯特。

所谓控制,也就是要她继续扮体面小淑女,当众表演个弹钢琴。

没啥大不了的。

恶童伊斯特,在这一部的犯罪能力也不如前作缜密、冷静,害人手法变得相对受限且单一,顶多是趁机推一把,或者喂个“加料”但不致命的果蔬汁,惊悚感大大降级。

双方的控制与反控制,多是放狠话,刺激程度不如宫斗剧,最后的高潮戏,却又变回了直白无脑又套路的血腥屠戮(出逃)。

这时候,一直小心伪装的萝莉伊斯特突然体力猛升,KO了年轻力壮会击剑的哥哥不说,还能跟后妈在厨房大战好几回合。

最终萝莉杀光所有人,从火海里走出的阵仗,几乎变身女版终结者。

这种离谱操作带来的“娱乐效果”也很强——扯淡不是一点点,可笑不是一点点。

黑吃黑的虐杀剧情敷衍低智就算了,续集劣质的制作水准,也是把收割情怀和圈钱的意图写在明面上,加剧了烂片感。

八成还是为了掩盖女主超龄的事实,影片全程画面都偏暗且灰蒙蒙,跟糊了层猪油似的,看着极度难受,有种屏幕坏掉的不适观感。

最后房子着大火的场面,则充斥着五毛特效和影棚感,把本就扯淡的高潮戏弄得更可笑。

这么毁经典、败好感的续集,听说还要来第三部,女主还很乐意继续演,真是没这个必要了吧.....原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影吹斯汀,阅读请戳:年度最令人失望的电影续集,它必须榜上有名!

文/motion

 10 ) 纯粹的烂片,弱智的编剧

这个剧本编剧脑子里没两吨shi肯定写不出来,从一开始的精神病院毫无逻辑的逃离,到不需要DNA验证的认领,再到后面的屋顶掉戏,整体看完下来真是仿佛被喂了一餐shi一般恶心,所以丑话说在前边,这部电影个人观感而言就是一部纯粹的烂剧本电影,唯一值得观赏的只有主演的演技了。

记得早年偶然看了前作孤儿怨的时候,十分惊叹于影片的设定和剧本的优秀,因此在看续作之前无法避免地对它有着一份“优秀的期待”,虽知前传电影的剧本很难写好,但当我看到片中各种反智剧情的时候还是难掩失望,这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有的剧本,这仅仅是一个水准极低的剧本,让我不禁猜想,这个剧本是否是先确定了反转,再去细化其他部分,才会造成除了反转稍有意思以外,其他部分真是不堪入目的程度。

总之,我并不建议观看这部电影,除非你不在乎剧本好坏,只是冲着演员去的。

《孤儿怨:首杀》短评

小女孩虽然长大了,但还是那个毛骨悚然的味儿!

4分钟前
  • Keith Lee
  • 还行

没了前作的反转却能另辟蹊径倒也不错,只是两个神经病都打不过一个神经病,这主角光环有点太强大了。PS:每次都假装女儿然后爱上爸爸,这真的是脑子有病吧,正常人谁会爱上自己的女儿呢。。。╮(╯▽╰)╭

6分钟前
  • 一贫
  • 还行

最后的假牙真的是笑不活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8分钟前
  • 小王今晚画图吗
  • 较差

岁月啊

11分钟前
  • Johnny Fung
  • 还行

正传都知道最后再揭晓惊天大秘密,你前传怎么开头先曝光了呢?不能只管我们知道的也得考虑没看过正传的呀。而且整部片子一点惊悚氛围都没有,整个一个家庭片

13分钟前
  • 玩儿少
  • 较差

5/10

15分钟前
  • 1w.
  • 较差

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非常后悔浪费了一个半小时看这部电影。灰白的滤镜看的眼睛很不舒服,女主的老脸以及拉胯的演技已经完全不能诠释这个角色,黑吃黑的剧情有看点,但是导演拍得完全抓不住人,全员降智的脑瘫操作,真的有这一个半小时看啥不行

20分钟前
  • ʚɞqzl ㍿ ʚɞ
  • 很差

真就国产版谢娜,25岁再演小女孩已经不合适了,况且剧情也和上一部如出一辙

21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什么垃圾玩意

26分钟前
  • 近似无限透明蓝
  • 很差

疯魔女主遇疯魔母子,谁死谁活。

27分钟前
  • 喵喵
  • 还行

中规中矩的恐怖片手法 一点也不恐怖 而且每个人都像有杀人超能力一样 手边什么工具都能刺进别人身体一下一下neng死别人 体力好充沛哦 里面隐藏着的东西比较有趣 比如 一家人的俄狄浦斯情结 以及乱伦的隐喻

31分钟前
  • 阙如
  • 还行

前作很精彩啊!女主人的反杀也很惊人——一个女人为了维护光鲜的中产家庭、修补丈夫因丧女而破碎的心、给无能又傻逼的青春期儿子擦屁股所展现强大超出想象。

36分钟前
  • nydzy
  • 推荐

变态VS变态母子

37分钟前
  • Lumity
  • 还行

这滤镜,一度让我觉得我有白内障

39分钟前
  • Good Night
  • 较差

火大死了 被恶心得发疯

44分钟前
  • 🍄
  • 很差

现在扮嫩有点难度了。

49分钟前
  • 浅橙
  • 推荐

多年以后再上映真的看女主角没有感觉了,为什么不趁着第一部火之后马上拍前传呢?感觉真的不如第一部

50分钟前
  • 逗比二代777
  • 较差

咱就是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虽然但是,除了让人惊呼这里面所有人都蠢的令人无语之外,这个片子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5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很差

这个不错啊!反套路了,不是那种别惹小孩系列,而是变态vs变态的爽片哈哈哈哈,以及请导演以后不要再加滤镜了本来就黑完了高糊画质啥也看不清……

54分钟前
  • 咸鱼王腐loli
  • 推荐

没有理由,光是《孤儿怨》就是已经深深吸引着我了,女主长得很像娃娃演技爆棚就是说

58分钟前
  • 落魄猿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