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莫名其妙,网上搜了搜,据说原著小说也是烂尾的,无语。。。
剧情上就是说一群人坐一辆面包车经过一个隧道后,他们来到了一个没有其他人的地方,好像世界上除他们外的其他人都消失了,结果折腾了大半天后,就是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首先电影刚开始他们来到这个没有其他人的地区后,配乐让人以为这是科幻片展开比如平行世界,又或者是恐怖片展开。
电影开始一段时间后,先下车的学生们纷纷疑似染病痛苦离去,这个时候以为是恐怖片了,一个个死状很凄惨。
然后疑似‘男一号’的人物送女生回家,结果总是出现幻觉看到那位女生的头发飘动,和一个身穿防护服的怪人。
接下来大家纷纷收到电话,里面是杂音,又出现摩斯密码提示关键词,以及从未来打给‘男一号(反正没有特定主角)’的疑似他女朋友的电话,告诉‘男一号’现在是六年后了,又提到了关键词‘爆炸’‘大帽山’等,这里以为是科幻片了。
然后后面出现女尸,主角们认为碰了女尸后会感染上某种病毒,其中一个人就突然双臂融化掉然后去世了。
女尸是被一个小孩子强X的,但是强X过程中突然暴毙,这里也莫名其妙的,也没讲清楚为什么突然变成女尸且出现各种尸斑。
小孩做的事被朋友曝出来后,一群人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下又开始唧唧哇哇,最后决定动用私刑,每人捅了小孩一刀。
之后,小孩没死,小孩突然睁眼,原来只是昏迷过去了,这里拍的睁眼像恐怖片,然后就被负责搬运这个小孩的程序员拿平底锅敲死了。
在动私刑的众人
在动私刑的众人电影里出现一个穿着防护装备的日本人,日本人对‘男一号’说我是来救你的,一群人想抓着日本人,所以日本人逃走。
最后一群人根据‘爆炸’,日本人留下的‘福岛’关键词,‘大帽山’等推断出,现在是核电站爆炸,香港受到影响,这里是六年后?
所以有一群日本人穿着隔离服出现在这里,而想要调查这里的真相就必须去‘大帽山’。
本以为真相会在此处揭开,结果开车的途中,他们又遇到吸DU吸嗨了所以去袭击了司机的瘾君子。
在这之前,司机和瘾君子有冲突,导致一把刀卡在瘾君子肩膀上,但司机没想到瘾君子没死,瘾君子强烈表示要坐车去‘九龙’,瘾君子表示从九龙走会更近,结果一群人就在莫名其妙的怀念中离开了这个地方,强行感动煽情结束。
唯一有意思的就是结尾,瘾君子出现后说别拔掉肩膀上的刀,那把刀是止血的,拔掉就喷血了,汗,什么烂片。。。
肩膀上带把刀很帅啊靓仔
4月19日晚看完金像奖直播后,马上找这部片来看。
原因有三:第一,当晚的颁奖礼上,丁太和其他两位男司仪谈到这部电影时的用词是:“灾难片”;第二,当晚颁奖礼上几次插播的电影片段很吸引我——飞奔的红VAN、最后装甲车撞碾红VAN的场景……也就是电影本身悬疑、恐怖的元素;第三,冲着林雪和惠英红还有李灿森去看;第四,就是这个片名本身,同时也是小说原名。
以上是与这部片相遇的原因。
在看完那120分钟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会是一部政治寓意如此深的一部电影作品。
先说说电影的大致剧情。
因为各种原因,主角17人(包括港中大的四名学生)上了这辆“亡命红VAN”。
穿过狮子山隧道之后,主角17人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只剩下他们17人的世界。
最先下车的四名港中大学生,其中一人下车之后立马出现肚子不舒服的症状,其余三名同伴在扶他回宿舍之后马上外出求救。
但是完全状况外的三人无法找到任何的援助,等一齐回到宿舍之后,惊恐地发现那名同学已经焦透。
被吓坏的他们又立马跑到公路上求救,正好撞见骑单车去女友家的阿池,可惜阿池没有认出他们,所以选择了加快速度逃离。
就这样,三名大学生也纷纷离奇死亡于公路上。
(顺便,他们死亡的形式都很艺术xD)当红VAN驶到大埔之后,车上的人纷纷赶到不对路——出了隧道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自己的朋友们,而且一向夜生活丰富的大埔居然静无一人,更神奇的是,一辆车也没有。
…………好了剧情我不想回顾了,因为我已经记不得了- =。
一般我会习惯看完电影马上来写评论,因为那个时候的记忆和感觉是最清晰的。
但是看完这部片,我却没有办法马上写下观后感。
因为看到最后一分钟的我,即使没有很明白,但是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在影片最后的半个小时里,导演想表达很多很多很多东西——很多不能明说,只能暗喻的东西——我都感觉到了,但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在观影之前,我没有去查过任何关于这部片的资料,所以自然没想到这部片的意义这么深刻。
而我也不是一个电影发烧友,那天晚上在颁奖礼上才第一次知道“陈果”这个名字。
我想如果之前我就对他有所了解,看过他以前的影片的话,我应该就能在看《红VAN》之前大致猜到他的套路。
在我观影过程中,第一次感觉影片与政治有联系大概是 众主角坐在茶餐厅里调侃2018年特首的时候。
接着就是之后的红雨……红雨一下下来,我马上想到VAN仔是红的,阿池的耳机也是红的,现在连雨也是红的 那时候我已经大概能猜到一点政治含义。
再后来,就是红VAN被“防毒面具人”的装甲车围攻那里。
装甲车罔顾车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全速撞击碾压红VAN。
这是什么?
八的平方。
最后,本来集体同意前往大屿山(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山,真的不太记得了- =)的全车人,突然让阿池改变方向——掉头回九龙。
对于这个结尾,我的理解是:九龙大概象征着香港,以前的香港。
那是一段全港人都引以为豪、息息相关的过去。
大家在不确定前路和未来的时候,表露出更多的是怀念和珍惜。
然后荧幕上的一句:“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曾经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虽然觉得很生硬很煽情)给全片画上句点。
这是一部承载过重的红VAN。
它承载着香港的过去和未来;它承载着香港人的缅怀和期待;它也承载着香港人的不安与惶恐……所以最后,在冲破装甲车重围之后,即使只剩下框架、满目疮痍的红VAN还是摇摇晃晃地驶回九龙。
大概因为那是香港人最美好的记忆。
整部片姑且可以看成一个香港人的呐喊,其中有不满、有愤怒、有无奈、有叹息、有憧憬,还有念念不忘。
导演想告诉香港人,或许香港以及光辉不再,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它当初的样子。
而将它变得更好——“靠嗮你啦!
春代!
”更多的隐含意义不再过多讨论,作为一个纯看客,我想说说这部电影的好与不好。
好:第一,林雪和李灿森的演技绝对让“司机”和“道友”这两个角色超出本身设定的意义,而惠英红的角色却限制了她演技的发挥,有点失望;第二,“阳痿毒撚”的space oddity绝对是全片最闪光的地方,没有之一;第三,片中高潮——全体对“奸尸潮童”讨论并实施私刑的一段,在展现人性之余也暴露出当前香港面临的社会问题;第四,整部片的对白以及黑色幽默都十分地道并恰到好处。
不好:第一,就电影角度来看,剧情没有交代完整:妖魔化的Yuki、防毒面具人、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一行人的真相……还有很多不记得了;第二,电影后半段纯表达政治隐喻,没有衔接和解释,隐喻义也全部混杂在一起,很乱。
很多不懂背后文化的人看完整部影片会觉得没看懂,而对我而言,是觉得导演想诉说想表达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据说这部影片在香港打出的海报中,有四个大字:“还我港片”。
我想其中隐含的意思也不仅仅是电影。
那么我也希望,这部红VAN能真正冲出重围,带给更多人希冀。
没想到任达华能接这片,不惧步H秋生后尘,够勇。
简单说说片中隐喻,多了肯定有问题。
但另一个角度看,随便发发影评都要回避这么多字词,难怪港人想法多。
我没看过原著啊,只评电影。
首先片名就藏了包袱。
坐上了红色小巴,小巴不重要,重要的是颜色。
从旺角开往大埔,旺角是啥地方?
大埔啥地方?
所以再看看片名: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有趣吧?
全车乘客就是港各色底层人物。
一个个混吃等死,各安其事。
从后面英文水平差,普通话说不好,甚至J尸能够看出来,除去4个大学生,其他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很低。
似乎一切的源头都归结到一场爆炸,大亚湾出过事么?
反正我是没见过报导,姑且算是影片假设吧。
反正你上了这个颜色小巴,不管有意无意,早晚出事,所以英姐说注定的。
最开始下车的一对男女,就出事了,全车人都看到了,但都觉得跟自己无关,旁观心态。
第二波下车的是4个大学生,他们的学校这几年很出名,因为啥不用讲了。
大学生嘛,出了事会做啥?
到处找人帮忙呗,奔跑呼吁喊救命。
然而现实是,找不到人帮忙,见到人喊救命又被无视,最后只能咕哝着见死不救炸成碎石。
这里反映了路人的冷漠,学生空有热血却白白牺牲。
直到确认满街无车无人,这一车小市民终于略有警觉了,主动留了联系方式建群自救。
注意,第一对男女的死和学生的死,都没起作用,真正让这车人警觉的是每个人感受到了恐怖的氛围,每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安危了。
全片不时的逐个交代了这一车人的背景。
老古惑仔追债不成反受辱;美女拒绝骚扰被辞退;lv姐无戏可拍曝尸街头;英姐散布谣言卖保险;小媳妇丧夫悲喜交加贷款不用还;眼镜哥为财帮北韩特工破密码。
这一车人生活都不易,小日子过得艰难。
人命关天的事儿,密码破不破解?
不能破。
可是有1000万啊,那真不少,韩元?
也不少啊,死不死人关咱啥事儿。
反正看着这群港人真的觉得好惨,怎么混到这步田地?
捉到了害死lv姐的凶手,真是义愤填膺。
犯罪的一段过于恶心,泯灭人性。
这群人还抱有幻想想通过法律制裁,最终还是意识到了他们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伸张正义。
这一段又把普通人的懦弱描绘的淋漓尽致。
突然出现的面具Japan人很搞,给出了要救他们的承诺,但是实际的表现不过是围观和跟随。
后来发现他们要开车上山发信号求救又翻脸要整死这一车人。
这里有点乱,这伙势力真的是Japan人么?
还是电影打了个擦边球?
最后结局算是留了点希望。
漫天下起了血雨,又是个颜色隐喻,这个都能看出来。
一车人终于团结起来,开着破碎的小巴回头奔向九龙。
发信号没用,求人不如靠己啊。
几个片段:1 普选,不像前面几个内定的,真想知道新TS是谁。
有趣吧?
2 Google翻译一点不照顾香港人,得说普通话。
3 X港孤岛?
说啥呢?
4 难道真的要离开了???
没看懂的地方,yuki怎么一会儿美女,一会儿女鬼?
最后也没个交代啊。
电影绝对是好电影,题材也很有趣。
但是,剧情处理上有问题,很多地方交代的不清楚,首先,既然他们已经失踪六年了,再加上在隧道中车的突然消失,那么应该是穿越吧,但是好像交代的是香港核爆炸,人是撤离香港的,那就是穿越到2018发生核爆炸的香港喽。
那群戴面具的日本人是什么人?
网络既然可以用,那世界上的其他新闻网站为什么不再更新?
为什么有些人是石化,有些人却是自燃?
Major Tom是什么?
大帽山上有什么?
本来没有打算留影评,但写不下就干脆写多点放这里了。
没有看过小说,也不打算看,就抛开原著来讲讲。
这部电影其实有很多成功的可能,导演似乎也是有想法的,但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破破烂烂的样子。
悬疑:总体设想是不错的。
但据说小说本身就烂尾,而且坑巨多。
电影舍弃背景,直接截取也未尝不可。
不过省了很多事的同时,又创造了更多天坑。
细节设定太随意,很多情景估计只有导演自己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例如,盲辉被斩又肩膀插着刀再出来,飞机昱也是死而复生,而且两个人重新出来都类似智商归零的状态,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几个大学生,一直以为阿池会说见过他们,可后面几乎相当于他们重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和蔡骏的圆故事能力、架设场景水平一比,这就是小学生习作。
群像:一度也以为会是部群像电影,靠展现中下层的形形色色的港人生存面貌与情怀取胜。
是有这方面的表现,但完全只是电影来辅助、来增色的部分,还相对粗浅,故事基本就是靠简单的回忆场景和角色的对话来展现。
而且各个角色是各有特色,也算鲜明,但都只能算是很浅薄的介绍,并没有什么厚度。
人性与社会:貌似这会是灾难片或者无社会状态下,很常见的主题。
《雪国列车》《死亡拼图》诸如此类。
这些电影里面依然是有。
对飞机昱的死刑及这个过程里面,阿信提议,Yuki老大先赞成,司机切尔西神婆英多少有点随波逐流的意思。
阿和是反对的,这是主角的常见立场,但从整部片来看,他的这个方面主题的推动是完全起不到主角作用的。
执行时,先互相推脱,再狠手下刀。
这个整段可以说是这方面展现的唯一场景了。
其余零零星星地基本就靠一些对白吐槽来达到了。
香港本土性:毫无疑问,这个才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结尾的字幕,宣传海报,算是昭然若揭了。
红VAN茶餐厅粗口很多十分港味的东西。
但导演追求的本土,应该更多是政治诉求,chihua,huangchong,,没有点名哪里的核电站,puxuan,日本和韩国人的形象,全副武装严阵以待但多少有点弱的不明部队……但就是这方面,导演依然没有说清楚,导演的立场虽然鲜明,但并没有证明,也没有尝试说服观众。
有点我就是这么想的,你怎么想随你,但你还是应该和我想法一致的。
惊悚:这方面的元素有,各种恶心的死状。
但电影却似乎忽视了整个绝望、恐慌氛围的营造。
这部应该算得上是cult片吧。
其实,我最喜欢的片段式阳痿哥那段收众人瞩目的演唱,很有想法的一个场景。
但莫名其妙转个身就被烧死了。
总的来说,我的感觉是,这个故事可以拍成很多种类型片,杂糅当然也是一种,但导演一来个人意识太强烈了,二来也没有协调好。
就出来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作品。
不过想法还是能打三星。
一直觉得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告诉了人们什么,更应该启发人们自己去思考些什么,这部电影最让我喜欢的是结尾,虽然听人说这只是原著的一部分,还没完结,但是结尾的感觉真的很好,有好多情节也引人深思。
我没看过原著,但是能感觉到作者的标新立异,香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真不错。
让我想到了我们大陆拍的《无人区》,虽然二者形式完全不同,但都让人感到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
有很多没有看懂的地方,请教有识人士帮我解答,谢谢啦。
一.盲辉:1.最后上车后说,这么多董太太,这句完全不懂啊。
2.还有他先说自己不认识大家,后来给阿池耳机,人家问他,他又说我不仅认识他,还认识你们每一个傻逼。
二.阿信:1.自以为是,以为懂得比别人多点就无所不能了,人前佯装自己心善不忍杀,人后为了自保可以撒谎偷袭,而且最后他杀死飞机时下手狠绝,毫无面改之色,所以这种阴狠之人最为人所鄙,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不杀死飞机,飞机就会出去杀更多人。
三.Yuki:1.Yuki拿刀的时候,第一次拿的大刀,第二次拿的小刀。
虽然她原本想拿中号刀,但是怎么也拔不出来。
2.在提议杀死飞机时,她表现得最狠,可是和阿信比起来,她更率真,不会在人前掩饰自己的恨意,她之所以那么恨飞机,因为自己也受过侮辱,而且她平时表现得沉默少言,胆却恐惧,都是因为她内心真正所恨的是身为一个女人,天生的弱势,她恨自己不能保护自己和父母。
四.阿池:这是主角,但不解的地方很多。
1.他幻想陪Yuki回家,老是看到邪恶飘发的Yuki。
2.他见到马路上几个喊他的大学生,为什么不停下来。
3.他女朋友怎么可能可以给他打通电话,而且已经失踪六年的男朋友还会打给他,这不是也很奇怪吗。
4.他和那个日本人是同学好朋友,说明什么,那个日本人真的是为了救他们吗。
5.他最后开车时没踩油门,车自己开了。
五.司机1.司机大叔虽然看起来粗俗不堪,但是也是个仁义之人,从他在车上给很多人打电话问朋友老婆生没生来看出来的,一般人对别人家的事都不会太关心,而且他知道说话声音大影响到别人还会道歉。
其实,我个人觉得司机大哥人很好。
他刀砍盲辉也是逼不得已,但他光明磊落回到餐厅就告诉大家自己杀了盲辉,不会掩饰自己的恶行。
这种人看着没有文化,不如阿信那种人表面斯文,但是内里确实正直磊落的。
2.杀飞机时,虽然表现的很镇定,说自己没有亲人,没顾虑,但刺下去时紧紧闭上了双眼,不像英姐杀人时好像在做游戏,让飞机配合下,还说找到了,然后开心地笑笑,再刺下去,刺完心满意足地走开了。
六.飞机飞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始终不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杀死他的全过程最为搞笑无厘头。
他演的也还不错。
七.英姐在杀飞机时显得很兴奋,好像终于能逃脱法律的约束了,肆意妄为,她相信那些未知的世界,相信自己能得到新生,可是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的杀人欲望有多浓厚。
八.夫妻二人组妻子Pat在红雨中回忆和丈夫Boody一起看球的场景是最令我感动的,也就是那一刻,我开始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好。
我们虽然已经失去了,可是谁叫我们曾经拥有过呢,即便一刻拥有,也会永生难忘。
就好像我们曾经在母体里活过,这一辈子都在渴求母爱的满足,因为那般温柔和温暖我们尝过,我们忘不了。
九.四个大学生这四个死得最没劲,毫无预兆,毫无声息,甚至都无人惋惜地就死了,好像在隐喻现在大学生的悲惨命运,他们在大学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和关爱,在社会上也得不到任何现实的地位,等他们一出大学,照样是没钱没工作的穷贱货,无人知晓,谁的脸上也不会写着有文凭高人一等的字幕,而且谁也不会因为你上过大学就看得起你,愿意帮你,给你机会。
最后死的那个人说了句“见死不救”。
可不是吗,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处于被判刑处死,面临着见死不救的现实生活。
吹嘘到如何如何········可谓荒谬,可谓荒诞···把政治色彩混入电影,口口声声还我香港,跟那些净系识埋怨政府、埋怨社会的人有什么分别,小说背景很庞大,但电影呢,完全感受不到戏剧张力,情节松散,代入感极差,根本就撑不起整部作品。
想为香港发声,却只拍出这样的质量, 问心,这样的作品可以过你们这个那关了吗,不要当观众傻的好吗,电影产业不进则退,不管你陈果大导演你以前的作品有多牛,你的团体有多先进,摄制技术多高,我只是如实说出我的观影感受,如果只能拿出这样的作品质量,叫人地点样支持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我很喜欢香港电影,也很都持香港独立去做自己的电影,尽管现在整个市场都很难,最起码给出诚意吧!!!
看过原著小说本身,很明显的敌视内地情绪,想必内地不被封杀也难,撇开小说做电影就不能好好在细节上、技术处理上去提升吗?
一定要特别渲染敏感的政治题材吗?
是不是要把每个香港电影人到洗脑有被“内地”害妄想症,一直很期待那晨红van这电影,但拍出来的质量太令我失望了···
看香港电影金像奖,知道了陈果要把《红VAN》拍成电影,很好奇这是怎样的小说能在香港红成这样子(红VAN在香港媒体经常被提及,还出书),于是把小说找来看了一遍。
小说写得很吸引,作者挖坑(设置谜团)的技巧很厉害,会让人读了就停不下来。
但越读就越担心,因为小说读到95%,作者依然在挖坑,我很担心作者会填不上来。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小说的最后一篇,其实就是作者写不下去了,于是扔给你写作提纲——你自己看吧。
然而,就算最后扔出来那份提纲,依旧是千仓百孔漏洞百出,根本填不完之前挖的坑。
看得出作者是一边写才一边想故事,到后边,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挖了什么坑了……另外,小说还有很多低级的错误,例如一个很明显的,小说里面的面具人装束是带防毒面具、穿西装的,而最后作者解释那个地方其实是满布辐射的……大家都应该知道要怎样的装束才能防辐射吧?
要完全密封,就算只是露一条小缝隙,都防不了辐射。
(还好这个装束在电影改了)再说电影。
就因为小说都这么糟,我很好奇电影能拍出什么出来。
电影莫名其妙的地方太多,让人哭笑不得,就不一一赘述。
电影从毒男唱歌的时候就成了搞笑片,然后全片的调调就是搞笑+讽刺。
到最后,李灿森保持住被刀砍进身体的姿势出场,我惊呆了。
难道这是周星驰搞笑电影?
电影垃圾得不值一提,而且我劝大家也不要看原著小说。
因为挖了坑不填的小说,跟太监文一样性质,看完只想把作者揪出来质问——你骗我看了前面那么多字,最后这样就叫结局?
你赔我时间啊……然后再提几个小说中也根本没填的坑,有剧透,介意的慎看——1.两个YUKI。
电影也有说到,主人公第一晚像见鬼一样见到了另一个YUKI,但后来没解释是怎么一回事。
2.一开始接到的神秘电话。
这个电影里面也有。
他们一开始就接到一个莫斯密码的major tom电话,但为什么会打这些电话给他们?
小说最后也无解。
3.毕业照片。
有胎记的日本人说,主人公是他的同学,然后主人公回大埔的家居然在毕业照片中见到这个日本人同学。
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作者最后说,主人公其实也是日本人,而且成年之前都是在日本生活的,那么,跟那个胎记日本做同学,当然也是在日本的事情(Bug.1 那为啥毕业照片是香港的学校?
那个日本人压根不会中文,别说他小时候在香港读书啊)。
还有,主人公其实并不是“阿池”,只是被植入了一个香港人“阿池”的记忆,那么,Bug.2,为啥香港人“阿池”的家里会有跟胎记日本人一起毕业的照片?
那根本不是日本人主人公的家啊,那群日本人也不可能把这照片带过去(因为那群日本人根本不能让他知道自己身份)。
4.谁告诉阿信去大帽山玩扫雷?
小说中,有“人”告诉阿信去到大帽山的那个什么中心,玩扫雷。
但谁告诉阿信的?
为什么告诉阿信?
到最后都成谜!
5.阿信回到香港,并与阿怡结婚。
小说中,阿信在医院死了,但主人公马上接到了阿信打来的电话,阿信表示自己已经回到了香港,然后还要和主人公的女朋友阿怡结婚。
阿信怎么回到香港的?
没说!
阿信为什么会认识阿怡?
没说!
6.涂鸦在红VAN座位的死亡数字。
小说里,两个街童在座位涂鸦了一堆公仔,公仔是乘客的人数,而且在公仔的头上写了数字,恰好就是每个人距离死亡还有多少小时的准确数字。
疑问1,既然他们都是受到辐射死的,哪里能准确预测死亡时间?
疑问2,为什么两个街童能准确预言死亡时间?
没解释……反正就是一堆坑没填,作者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
这样的烂小说也能出书、拍电影,香港的文化市场真是没文化……
这是一部惊悚 悬疑 恐怖片?
掺杂了港式幽默的喜剧?
更多的感觉荒诞离奇。
导演太贪心,欲望超越拍摄实力,抛出政治隐喻的噱头,却没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莫名其妙的手机电话、头发时不时飞起来的Yuki、红雨还有诡异的日本人与防毒面具部队,不计其数没头没尾的烂尾梗。
人物的感情也有些做作。
另外 不照顾观者情绪,剧情起伏太大,刚刚有人恐怖死掉马上又抖笑料包袱。
如果导演硬要把“末日情怀”塞进电影里,想要引起莫须有的共鸣,披着恐怖惊悚外衣,那只能说电影太糟了,给人印象是大杂烩的闹剧一桩,一星。
2014年我大三,没看过原著,看到这个片名又长又奇怪,带着好奇心看完这部戏,其中的情节现在已经忘得七七八八。
2017年恋爱,与男友去香港玩,夜幕星光,坐上双层巴士,穿过隧道前,我无厘头地说了一:啊!
好惊啊!
要穿过隧道啦!
当时男友接了岔,回说:穿过我们就要变成丧尸了!
然后我们两个相视一笑,哈哈哈原来你也看过这部戏啊!?
然后原著党的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小说情节! 最后,这个男友成了过去式,但是和他一些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8.3;《出埃及記》後最好的港片,一切是虛無,但世間太枯燥,花一世流血掙扎,到最後同樣是幻覺一場 with Anana
Fruit Chan 冇令人失望啊。好睇。希望下半部分不要烂尾。
在有生之年看到这部电影都算奇迹了,虽然一点都不好看。
急转直下。
背景是福島核電爆炸,病毒波及香港,社會失序,猶如世界末日。導演衹是以小見大,縮小到一個小巴里的人,審視在這樣一場瘟疫發生的時候,人性的原形畢露和殘存的光輝及温暖,是在徹底無序的社會形態下,對人性的一場演練,在社會法律、道德倫理都不存在時,對人性的荒誕和混沌一次寫實。
Fruit Chen 玩转科幻、惊悚。有末日摇滚的回光反照,以及当下时政的无奈调侃。对于福岛的隐喻,也未必就不是真实HK的末日境况。主场气氛大赞,可供期待的HK系列电影地图。
导演你到底想拍神马,你要想拍喜剧片就好好拍喜剧片好嘛
没想到会有给陈果电影打一星的一天。
好无聊,好在角色多可以随便拍拍
现在看明白了吗?
微喜剧的七宗罪。
前40分钟的悬念铺设很有吸引力,之后就变成了无休止的胡闹废话,结尾又烂又长,强忍着等出字幕
纯正港味的陈果作品,演员很出色,尤其是林雪和任达华。在凌晨的香港看这部影片真是很特别的体验。
0分!真是个烂爆了的四不像啊!过程中生硬地埋点,到最后没一个说得通。见过故弄玄虚的,没见过这么没智商下限的,手法笨拙、剪辑失败得惨不忍睹。整部片子满是精神错乱的编排,它绝对是导演、演员等所有演职人员职业生涯抹不去的污点,有多远滚多远!
明显是拍到一半没钱了于是随便凑足了120分钟就上映了。步子迈大了一不小心扯着蛋的典范。调子起太高后面唱不下去了。事实证明选一个不坑的原作者很重要。片子一星,恐怖气氛的塑造加一星。
时长不够,很难拍
不知道第一次下车的大学生为何死
可惜虎头蛇尾
披着科幻cult外衣下的末世预言,八年后竟然被言中。红雨红车红旗红血如瀑浇淋,我无处可躲,只能徒劳沉湎,然后挥手作别,驶往不可知的冥冥曙色中,——“你伤了我那颗火红的心啊”。
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