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我深深的被感动了,那个年代思想虽然首禁锢,可是,人们都是那么的单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又是那么的真诚,不要跟我说,这只是电视剧,这是假的,我宁愿相信,曾经,某时,某地,曾经真实的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有过这样一群人。
剧中一个个人物,都很鲜活,也很真实,没有什么好人坏人之说,有的只是命运的安排。
……还有好多话要说,改天有心情的吧,得去学习了,为我的生活。
我现在也要成为一群人中的一个,加油!
向阳招待所那一夜,张译他们家长怎么不找啊。
那种时候,而且高考前夕,家长又那么多希望,夜不归宿也不管啊。
还有赶考,一堆大男人怕赶不上考试,先跑了,赶到地方快打铃了。
一个弱女子背着个大男人,一步步挪过去,竟然也没晚。
是这帮男时间观念太差,还是编剧秀逗了啊。
小知青下乡几年,高考回城,顺道还跟别人生了个孩子。
人说那孩子不是他的就不是他的,拜托自己动动脑子考虑一下行呗?
借个自行车给人,也不好好问人老骑车跑啥?
别人不说自己不会追去看?
那股劲儿都用在追新女朋友了呗。。。
这小男人真典型。。。
自己当过知青就不容许别人说知青不好,甭管说的对不对,只要说了就是侮辱人格,就得去弹劾他,度量真挺大的。
关键这么大点度量,就别老拿自己当正义的化身了行么?
偷别人鸭蛋还借能正义之名,太能装逼了。。。
【《雪花那个飘》:“恢复高考”的赞歌,青春人生的挽歌】★德辛成己[述记]【38集电视连续剧《雪花那个飘》(2011)观赏笔记】1.得知该剧集是36集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2009)的姐妹篇,大叔我便有心观赏了,因为看过《北风那个吹》,而且总体感觉是很值得一看,但却有点害怕该剧集故事情节与之大同小异。
好在事情不是这样,该剧集聚焦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本科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可谓与《北风那个吹》大异其趣。
不但如此,对于曾经有幸与七七级“老大哥”同校一年的大叔我来说,观赏该剧集的感触可是比《北风那个吹》深多了。
2.青春尤其是女人的青春总是止不住流淌的。
一旦开了情窦,女人的心智就停止发育了;一旦有了性爱,女人的精神就难以集中了;一旦做了母亲,女人的情感就不由自主了。
应该是这样的吧?
3.经查考确认,1977年高考最短复习时间估计只有一个月,最长复习时间估计也不到两个月,录取比例为每21人取1人: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0月21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各地先后举行高考考试,总计有570余万人参加考试,最后有27.3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4.8%;1978年春,1977级大学本科生入学。
4.靡靡之音就是听了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应该说这一解释还是抓住了本质的。
剧中以民警身份考上“宁州师范学院”的冷雪松(由涂松岩扮演)是军区司令员的独子,居然在大学第一年(也就是1978年)就因父亲的关系而得以拥有一台手提式三洋录放机并听到邓丽君演唱歌曲,真是有点稀罕。
因为大叔我记得自己见到手提式三洋录放机并听到邓丽君演唱歌曲已是1987年春初恋时节。
与此同时,1978年的“宁州”就能吃到西餐也有点难以置信,在大叔我的记忆中,位于东街口的福州第一家西餐厅应该是1985年甚至1986年才出现的。
这“宁州”到底是南京还是武汉呢?
5.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计划生育都是管得很严、抓得很紧的,确实有“法不容情”、让婚外生育者无处藏身、难以生存的情况。
剧中以农村小学教师身份未婚先孕、产下一女的刘翠翠(由潘雨辰扮演)的苦难遭遇是真实可信的。
6.剧中有深受极左思潮影响的文艺理论课让中文系七七级学生听不下去的情节。
据大叔我所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文艺理论教材确实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可谓空话套话连篇,记得大一时(1980-1981年)接触的几本都让大叔我有“言语无味、面目可恶”的感觉。
7.刘翠翠与赵长天(由张译扮演)在高考复习之初情不自禁地发生了性关系,当时赵长天表示大学毕业一毕业就娶刘翠翠。
大约两个月后高考,已经有孕在身的刘翠翠在大雪封路中将不堪胃溃疡折磨的赵长天从“凤凰屯”背到“宁州”参加考试,然后自己昏倒在考场大门口。
本来她考上大学的把握是比赵长天更大的,却为赵长天而牺牲了自己参加考试的机会,在此,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可以理解和令人感动的。
但此后却对赵长天隐瞒真相,坚持独自承受性爱带来的后果,忍看赵长天与家庭背景比自己好的初萌(由徐翠翠扮演)交好,声言她与赵长天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对初萌坚称自己有丈夫、有孩子,与赵长天没有任何关系),直到因风湿性心脏病与肝肿瘤并发而危及生命,又因遭受计划生育政策穷追猛打而身陷绝境,才被迫接受赵长天的帮助,其间的情感轨迹和心理逻辑就有点令人费解了。
8.剧中1978年全国统一价的运动短裤是5.6元一条,而28寸的凤凰牌自行车则是近200元一辆(看到刚入学不久的刘翠翠每天都风风火火地骑着一辆老掉链的自行车离校回校,赵长天想送一辆新自行车给她,开口向父母借200元不得,身为公交车售票员的妹妹主动赞助他200元)。
大叔我是1980级大学本科生,对前者缺乏记忆,只是感觉有点贵,但对后者却印象很深,隐约记得八十年代中后期26寸的上海永久、凤凰和天津飞鸽都是近200元一辆,其中飞鸽比永久、凤凰便宜大约十块钱(经查考我又对七十年代中后期永久、凤凰的价格有了印象,好象28寸的是170余元,26寸的是160余元)。
9.自我陶醉、几近疯狂地沉迷于诗歌创作的徐文丽(由刘威葳扮演)伪造小说《伤痕》作者卢新华从复旦大学给她来信,信中显示卢新华对她“有意思”,兼任七七级辅导员的中文系女教师代表系主任让她出面邀请卢新华到学校演讲,使她陷入尴尬境地,与此同时,班长石捧玉(由周知扮演)因表妹曾向卢新华求爱遭拒而得知卢新华有未婚妻,私下揭穿徐文丽并帮助她消除作假的意外后果。
徐文丽是安徽女孩,说来她这种“不甘寂寞”到异乎寻常的虚荣心完全是出身农村、家境贫寒带来的自卑感所致。
10.每每看到剧中用以切换画面的一群燕子掠过天空、一轮太阳极速升起的快镜头,大叔我都会受到惊吓,感到很恐怖。
看来我的心理素质真是很差,也说明我的心确实已经老了。
11.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来自太原的陶自然(由齐欢扮演)曾经在中学时代参与批斗“被打倒”的语文教师李阔(由丁勇岱扮演),并出手将李阔推下台阶,致使李阔废了一条腿。
她没想到会在上大学后遇到已成为“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当代文学课教师的李阔,于是因负罪感强烈而对李阔采取冷漠对抗姿态,同时因全班只有她一个人考试不及格而认为李阔是在报复她,由此生恨。
李阔以宽容和理性对待和开导她,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随后,陶自然为赎罪而主动照顾李阔,不意竟在敬重李阔人格的同时生出强烈爱欲,与李阔一起演绎了一场惊世骇俗、感天动地的师生恋……其间,陶自然对李阔的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及其最终的失落伤痛结果也让大叔我为之动容揪心并嘘唏不已。
12.赵长天的父母有着小市民的势利心眼,对抑情识趣、家在农村的“凤凰屯才女”刘翠翠很残忍,对单纯率真、有一个经济学教授父亲的初萌很谄媚,让人觉得很不善良。
而陶自然的知识分子父母也一样世俗和自私,面对李阔不但无歉疚之心,而且有侮辱之行,可谓面目可憎。
由此可见,一个人善良与否确实与有无文化没太大关系(剧中第34集赵长天评价一直在替他“擦屁股”和照顾刘翠翠的公社干部曹无名时有一句台词也是这种认识:“善良和文化没关系”)。
13.作为男一号主人公,赵长天是该剧集精心塑造的一个面目非常阳光、人格几近“完美”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与刘翠翠的关系上,编剧刻意通过貌似合理的情节设计让观众相信赵长天实在是对自己与刘翠翠发生性关系带来的结果不知情。
但从他从来没想过应该去“凤凰屯”向曹无名了解刘翠翠的女儿是什么来历来看,大叔我觉得还是留下了破绽。
而在刘翠翠挺着肚子到“宁州师范学院”去看他时(当时他与初萌还处于交往之初,尚未确定恋爱关系),他对刘翠翠说的“仗义”话也似有不想负责任之嫌(暗示可通过打掉孩子“解决问题”)。
难道赵长天对刘翠翠的感情始终只是“恩德相结”的知己“战友”之情,他与刘翠翠发生性关系纯属“酒后乱性”和“屁股指挥脑袋”?
或者应该说,赵长天这个角色也是“阳光”背后有阴影的一个例证吧。
14.总觉得在潘雨辰脸上有一种受难的气质,所以感觉她扮演自强中透着自虐的刘翠翠特别合适。
其间,刘翠翠的隐忍执着和要强争气既令人痛心疾首,也让人难以想象:她坚持把赵长天在她身体里种下的孩子生下来,随即参加1978年高考并如愿进入“宁州师范学院”,成为中文系七八级学生(说来还是为了赵长天与她约定在“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等她),带着初生的女儿上学,谢绝赵长天和曹无名的帮助,为养育女儿和支付保姆工钱而在课余打工挣钱(而且是干一般男人都受不了的扛麻包的活),在因风湿性心脏病加重而不得不休学治疗后依然选择回“凤凰屯”自食其力,结果又因发现肝肿瘤而不得不动手术,在因带着“私生女”上学遭举报而被学校劝退后嫁给一直追求她、始终照顾她的曹无名,但却依然不顾曹无名的反对和阻挠,继续做她的“大学梦”,并再次考上大学,进入“宁州大学”成为(中文系?
)八一级学生。
15.刘翠翠在参加中文系七七级为声援陶自然与李阔的“师生恋”而发起的“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辩论会时自告奋勇上台发言,其中有一个比方打得不算特别恰当,但仍然有一定的启发性,大意为:过去就像一件老旧沉重的羊皮袄,它曾经帮你抵御一个冬天的寒冷。
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你所要做的就不该是扔掉它,而是把它洗干净收起来,以备下一个冬天来临时再用。
16.赵长天与刘翠翠和初萌的婚恋关系给大叔我带来的感受和认识是:年轻的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只需要考虑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因为对方的身心内在还比较单纯;年长了以后,我们爱一个人就首先必须考虑能否宽容对方了,因为对方的身心内外已非常复杂。
而一前一后两个我们所爱的“对方”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遇到我们,也是他们各自的造化和命运决定的。
17.以警察身份考入“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有一个军区司令员父亲的冷雪松(由涂松岩扮演)也是该剧集重点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貌似玩世不恭和吊儿郎当,其实大气仗义,“阳光”和正直不亚于赵长天。
其间,徐文丽对冷雪松由厌烦、鄙夷到喜欢、爱慕的情感变化也颇有意趣。
喜欢时不容最亲近的同学兄弟说冷雪松的坏话,但却认定冷雪松与自己“不是一路人”;爱慕后饱含深情地为冷雪松写了一首诗,还向冷雪松的父亲表明了她爱冷雪松的态度。
而徐文丽对冷雪松从喜欢到爱慕的感情飞跃则是由毕业前夕冷雪松路遇火灾、见义勇为以致受伤毁容带来的!
18.在大叔我看来,该剧集的好处首先在于典型集中地再现了时代的风情记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岁月的伤痛感觉,既是一曲“恢复高考”的赞歌,也是一曲青春人生的挽歌。
与此同时,该剧集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和扣人心弦还在于没有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男女一号或男女一二号主人公身上,而是围绕七七级“老大哥”的四年大学生活塑造了一群才思性情各异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从而加强了生动性和丰富感。
不过,看到最后几集,大叔我还是嫌编剧对韩老二、钉子和吕卫兵这三个招人厌烦的角色(尤以前二者为甚)着墨太多了,而对大叔我最倾心的女一号主人公刘翠翠则描述偏少了。
【38集电视连续剧《雪花那个飘》(2011)经典台词15条】1.牛不拉车慢慢赶,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8集刘翠翠引俗语)2.窃书与偷盗财物是有区别的。
(第9集)3.爱跟时间[长短]有关系吗?
(第11集)4.爱情呢,是[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质,[随着]生活实践慢慢演变的。
(第18集)5.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第20集赵长天引《弟子规》语)6.做人要坦坦荡荡,有什么事情(问题)不要藏着掖着,要摆到桌面上来谈……(第21集)7.恋爱的痛苦比任何欢乐[都]更让人愉悦。
(第23集赵长天引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语)8.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论过去的是是非非。
(第23集)9.人呐,千万别忘了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第25集)10.和诗有关的事情都是神圣的。
(第27集)11.作为一个男人,你究竟应该怎么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你[总]不能在弥补对一个女人[的]过失的同时,再去深深地伤害另一个女人吧?
(第34集)12.善良和文化没关系。
(第34集)13.诗人和红酒总[感觉]有一点微妙的联系。
(第35集)14.爱不能随随便便。
(第36集)15.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犯错误。
(第36集)
我妈把雪花看完了,我也断断续续主动或者被动看完了这部剧,其实看的过程中非常生气,觉得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这样气人,每一集都这么气人,但是今天看完了又深刻地感觉编剧功力之深。
我问我妈为什么不觉得生气,我妈说为什么要生气呢,他们就是拍得很真实。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堆砌时髦人设的纸片人,不是为了推进剧情逻辑混乱的工具人,每一个人都有人性不可避免的缺点,却又同时闪烁着人性之光。
复杂、无奈、希望、磨难,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我在看的过程中,被每一个人气到,又被每一个人感动。
我生气冷雪松嘲弄欺辱农村来的韩老六,可是我也感动于他的正直和义气,帮同学不二话,为救火差点被烧死。
我厌恶韩老六的投机取巧,厌恶他看上年轻漂亮的女同学,差点负了糟糠之妻,可是我也感动于他的善良,同情他的贫苦。
我反感陶自然不管不顾追求爱情反而给李阔老师带来困扰,可是也敬佩她的直爽和勇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我为女主什么都扛在自己肩上怒其不争,可是我又欣赏她的独立她的坚强,她的聪慧她的善良。
还有长天,我总觉得他同时辜负了两个女人,可他也是个讲义气有担当的男人。
还有徐文丽、李阔老师、马老四、曹二哥…我觉得编剧真的很厉害,把我带入了那个年代,好像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跟他们经历了他们的青春。
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要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有的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有的曾为你点燃一盏灯,有的与你擦肩而过,有的在你的生命中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学会从一只雏鸟长成独自飞翔的雄鹰。
每一个人都在不完美中寻求自我,在跌跌撞撞中走向下一个人生路口。
有欢笑,有泪水。
最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有信仰。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抱怨,越来越多的不满意,就是因为失去了信仰。
虽然这部剧某些地方太夸张了,可能就是编剧想叙述的东西太多了,又都浓缩在77级几个人身上,于是他们都变得相当多重,不过万变不离其宗,那个年代的人还是相对单纯,相对美好的。
其实整部剧除了赵长天和刘翠翠之间比较苦情的地方,其他部分,特别是同学们在一起发生的各种事情,还是非常有意思地。。。
至少我看的还是非常欢乐的。。。
今天晚上大结局,被曹二哥感动了一下,感慨啊,刘翠翠是圣母,你就是圣父啊。。。
膜拜中......个人觉得赵长天比较适合和初萌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也很有恋人的感觉,和刘翠翠在一起的赵长天充满了感恩和愧疚,以及压抑的氛围。
刘翠翠嫁给了曹二哥,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还想说一下,对刘威葳的印象改观了,话说她念《周总理》那首诗的时候,真的有被感动到,这就叫声情并茂啊,再膜拜一下。。。
比较喜欢一开始的初萌,梳两条辫辫窝过去的那种,连衣裙,美得我很荡漾,哈哈哈。。。
刚看到最后一集,导演和编剧你们是有多自虐啊,,,好好个冷雪松愣是给弄了个面目全非,最后一集NM不好好大团圆,你搞什么苦情,搞什么煽情啊啊 啊啊啊啊 。。。
、班长那个已经死了的会拉小提琴的恋人在最后一集出现了啊啊啊啊,,NM接受无能啊啊 啊。。。
编剧你是想让谁出现,谁就能出现啊啊啊啊。。。。
“77级万岁!
”每个人高喊着这句话,离别,就这样到来,总觉得那时候人的同学情谊是现在的人们所不能比的,真挚,质朴。。。
结局还是回归到了凤凰屯,从那开始的故事,再从那结束,编剧小学时的作文果然没白学,绝对的首尾呼应。。。。
张译你那首孔雀东南飞,这小嗓子不去中央广播,都白瞎啦。。。
最后一集刚开始的那段:77级的这些童鞋们一起回忆,然后在田野里穿行,大笑。
这样的画面多美,多让人有感啊,要是这样子做结局也不错啊。。。
最后,附片尾曲,好听!
《相逢》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背着厚重的行囊走进校园 你轻舞飞扬的倩影划过我的耳旁 你银铃般快乐的笑语,在我的身边回荡 我记得你的名字,还记得你的摸样 思念同窗的你和我,相守又相望 那北风刮过雪野,带走了我们的青春 那悬崖上矗立的花朵,在我的心中绽放 过去的岁月,我们一起走过 从今未来,拥抱着热血理想 亲爱的同窗,今天还好吗 漫天飞舞的雪花,你可想留住她 漫天飞舞的雪花,你可想留住她 那时候的雪下得好大 深深的脚印,在青春里边安了家 笑过春秋,哭过冬夏 那多美呀,忘不了了,忘不了了 留住漫天飞舞的雪花 飞舞的雪花 雪花
我觉得编剧太变态了,整个故事透漏着不合情理没有逻辑,一会人物无私的可怕,像萌萌、翠翠。
一看就是无比虚假的牵强的赋予人物人性的美,简直是美的令人发指。
再说长天,演员长的太对不起观众不说,一会儿人前人5人6的,一会儿又是对翠翠感情上无情的抛弃,人物差冷雪松十万八千里呢。
简直不知道编剧要表达什么。
最可恨的是,冷雪松的结局,写的真是混账,看完大结局,就想是吃了一锅加了碱面开水煮白菜不说,临吃最后一口还吃到一个苍蝇!!
编剧太脑残!!
>
很少为题名而发愁,多半是任意为之,因为我相信内容大于形式可以继续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即使在万恶的旧社会,至少也应博得有思想者的认同。
这一次着实费了点时间,主要在动作和人物面孔交叉更替的眼前,无从取舍哪一幕,究竟是动作刺激了面孔的泪和笑,还是丰满的表情能够占据感官世界的制高点。
在频繁更迭的幕布里,闪过了诗人的影子。
艺术创造者徐文丽一直说诗人要有诗人的情怀,于是就本着提升本文艺术力的目的,引用了发表诗歌致远方的同名,以期实现目的。
题外话:非常不苟同艺术创造者徐文丽的另一句话“痛苦出诗人、愤怒出诗人”,因为痛苦和愤怒在社会压力巨大的今天,对青少年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利,那么一个身体和精神欠佳的人士怎能撑起坚强的明天,怎能成为祖国信任的脊梁,做到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如果不是为了明天,不是为了祖国、不是为了自己健康快乐、这样的诗人,有又何意义?
另一名艺术创造者北岛,曾经写下: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
是人,就应该七情六欲,是人,就应该身体和灵魂不分家。
是人,就应该功过参半,是人,就应该比畜生做的稍微好一点。
所以,快乐和幸福同样可以产生诗人,只是也许这些诗人没有用绚丽多情的文字来告知生命的样子,而是通过无需渲染的文字或是日子。
38集里,由于不才与编剧老师阅历和境界的差异,造成对几处情节的困惑,不说,如鲠在喉,说了,如有不妥,还请诸位雅量海涵。
之一,居然那个时代也有潜规则,居然会发生在文坛,居然没有发成功在雪花那个飘。
第一个居然,我相信文化的传承,相信科学的基因,因此这一辈的现象在上一辈那里得到验证和投射,无可厚非,也不应大惊小怪,毕竟也都是文化人,也都是大学生,专业有差别,理想差不多。
那用了居然,是一种愤怒,是对真善美原来离我们很远的一种宣泄,同样是一种理解,是对贫富差距拉大,利益集团结盟等现状的发生机理愈发深刻的同情。
第二个居然,党中央大力倡导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曾经的文坛地位如此之高,有貌美如花、才艺双馨的老师甘愿献身,忆往昔,不敢对号入座。
此处略去几百字,以观后效。
第三个居然,我就不懂了。
嫦娥都上天了,咋还那么保守呢?
是为了和整局的步调一致,而是为了氛围的纯洁善良,还是德高一尺,魔高一寸的价值观使然,还是为了给钉子对姐的依恋有个强有力的载体。
不管怎样,徐文丽同学保护住了身体,再次,表示深深的祝贺和不懂。
没有GPRS,也没有机器猫的锁定装置,依然没有阻碍钉子想找到徐文丽就能找到徐文丽的本领,也许真爱真的可以扭转时空,那就向真爱鞠躬吧。
鞠躬!
谈到徐文丽,那就多吐吐。
一个饱满的人物,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物。
比如,性格测试用三四个词来总结徐同学,该如何选择。
我感觉大家都会用有才、虚荣或类似的词汇。
也的确如此,这就引申出一个可怕的命题,是不是传承会垄断这个社会。
徐文丽的父亲是诗人,受迫害的诗人,母亲谈诗色变,还有弟弟和妹妹,家庭被迫从城市迁往农村。
那么,徐文丽奋发图强的原动力,究竟是虚荣,还是要实现诗人的梦想不得而知。
当然,这两点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徐文丽考上了大学。
徐文丽的故事就围绕一个主题,诗。
形散意不散。
从开场的自我介绍的即兴诗歌,到终了的你是我的眼睛,有诗的地方就有精彩,有诗的地方掌声不断。
你有一双眼睛左眼是长庚 右眼是启明我的世界里没有黑暗 黑暗中你就是我的眼睛越过迢迢银汉 我听得见 你飘飘渺渺的召唤站在天涯的尽头 你的凝望让我砰然心动 牵着你的手 跟着你走你的眼睛是我永远的光明挺有意境,配合着冷雪松的鬼丈夫造型,(请冷老师见谅,此处这样表达。
只因我盼望你会彻底恢复,回到你深情款款娓娓道来追捕电影的场面,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想你不会怪我。
)再一次升华了爱情。
说过,有诗的地方,就有掌声。
比如,诗歌朗诵比赛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真情实感比刻意挤出来的表情更有生命力和持久力。
再比如,致远方的广播朗诵,同学们坐在草地上,安静祥和单纯轻松地听着这首诗,多少暴力色情,多少愤怒忧伤,都会融化在那一幕,融化在徐文丽为梦想的追逐中去。
徐文丽的感情桥段设计也很精彩,与钉子的同学深情,关爱之情。
与潘家栋的斗智斗勇。
与冷雪松的渐行渐近。
不知不觉,把文丽的诗人情怀和现实生活的虚荣所迫交织,矛盾,冲突。
慢慢由冷雪松由点连成面,悄然成画。
一幅牡丹,傲人。
惑之二,翠翠和萌萌,还有长天。
本剧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责任展开。
居然有翠翠这样的女孩,居然有萌萌这样的女孩,居然有长天这样的男人待续
是命运的玩笑吗是欠债的终须还?
白色、红色的裙裾,漆黑的眼睛,朱红的唇,这一场青春如跳脱的小鹿,踏进了瘴气弥漫的深林。
这瘴气已在她的心脏里扎根,跳动的血管奋力的收缩,稀释,稀释,她要忘却那双神的眼睛。
弹指十年,小鹿已蜕变为美丽的少女,颀长的颈,光滑的额,还有整齐雪白的牙齿,神的眼睛已在记忆里模糊。
朗朗书声,浅紫色的二月兰,在古朴的校园,她与神邂逅。
苦苦的忘却,原来是短暂的失忆。
入梦的双眼,把心鞭出一道血痕。
年轻的神已苍老,已永远无法站立。
曾经佳人挑灯添衣的温柔,曾经稚子承欢膝下的天伦,都化作深情的怀缅。
他一刻也没忘记过那高台上的少女,小鹿般的眼睛,却是自己命中的撒旦。
神微笑着,看着莽撞的小鹿,恨吗?
不,你我都已重生,小鹿,忘掉过去的包袱吧,神轻轻的说,温厚坚定。
可以吗,那让我照顾你吧,小鹿用鲜花填满了神的住所。
又是一场场相互追逐。
小鹿和神化作凡人,在校园里纠缠,当神惊觉的时候,这纠缠已化作甜蜜的痛苦。
她是他似曾相识的燕。
流言和祝福都挽不住神的罗衣,这是神的报复,日夜的思念,痛过十年的内疚。
一次次的寻找和远离。
小鹿不知道累,神也不知道。
油菜花开的季节,小鹿毕业了,流连,那张办公桌,绿色的台灯,荧荧微光下,他曾微笑着为她补课。
那间宿舍,简单的灶台前,她曾为他烹煮,还有那写字台前,两人曾无数次对坐,有时默默,岁月静好,夕阳漫洒,耳边萦绕的还是那曲洪湖水,她的歌声,他的琴声。
爱随着时光流淌,流淌成她天长地久的挚爱,流淌成他无法倾诉的知音。
小鹿坚定的寻找,不曾不愿放弃。
世界再大怎么样,她是最炫丽的火焰,带着热情和永不停息的脚步。
然而,她不知道在天堂,神早已和他的妻儿团聚。
佳人依旧温婉,稚子依旧无邪,这就是他希冀的圆满。
夜深了,小鹿捧着神的《问天》,望着星河斑斓,也在问天,神,你在哪里?
我从来只是表白,从来不问你爱与不爱,因为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神悄悄来到窗前,温柔的手,轻抚过小鹿的脸,食指轻抵她的眉心:小鹿,忘了神吧。
记忆消散,恍惚中,天色已明。
小鹿神思清明,翻开浅绿的封面,一字字读过这似曾相识的文字,“刘宽爱的还是柳烟啊”她轻笑。
终于忘却。
只是神的心早被分成两半,一半装着现世的圆满,一半留着凡间的早已把自己忘却的小鹿。
中间如刀劈的伤口,淋漓的不止鲜血还有思念。
这是最好的结果,神苦笑着。
高满堂大拿级表现
太过美好,反而不真实。PS:官二代果然。。
挺感动的,感情很真挚
韩老六这种人也能进大学,太可笑了。韩老六这种人在农村也就是个装疯卖傻的无赖混混。
@2021-09-24 10:42:54
那个韩老六跑起来的样子 简直绝了
剧情烂 张译演的好
李阔&陶自然
太好看了!!!!!!!!!
大结局大家都毕业了,我们也是
那一代人的风格和岁月。刘翠翠的确很作,一点儿不坦荡。
这是一部能将人的记忆拉回那个年代的故事,曾经走过的和未来要经历的,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经历。
开头还行,后面太扯
和家人看。。
演技没得说,剧情…就是这种两个人中,一个大无畏付出,一个自私自利只想自己,的这种脑残情节看的太多,才荼毒太深…
老黄瓜刷绿漆,剧里都是神经病,尤其是徐文丽和陶自然。
这里面的女孩子就是娘道和新时代的结合 有着时代特有的感觉
纠结的爱情关系,狗血的煽情结尾是高编剧金牌制胜的法宝……?鸡飞狗跳的大学生活可真精彩。
基于我爸(77年考上大学的第一代)说当时大学生活就是那样的,就给多一颗星吧。
恶心编剧 恶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