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因为剧名,决定不看这部剧的,请举手!
其实说这部电视剧的剧名烂,还真是冤枉,就目前展开的剧情看来,剧名中“爱情”和“幸福”,正是这部剧的主题,通过四对年轻人他们不同爱情观、婚姻观,来阐述他们在生活中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并在编剧安排的各种巧合,和彼此的帮助、鼓励下最终找到属于自己幸福的故事。
所以,所么贴切的命名,但前提是能不能不要用【因为爱情有XX】的结构,其实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之前有人用过了,还是个系列剧,虽说这部剧的收视不错,但是这真真是一部剧情狗血、拖沓的集大成系列剧。
【因为爱情有XX】---【因为爱情有XX】【因为爱情有幸福】, 如此工整的排列,怎么看都觉得是姊妹篇,再加上那系列剧的剧情,那么冗长那么拖沓那么曲折那么狗血······就算男主女主男配女配一众小生小花再好看,估计也没多少人真能看个八十集,反正我是开头看了几集,中间看了几集,结尾看了几集,边看边猜,因为有多年看言情小说的底子,居然也就把剧情猜得八八九九!
(啊?!
问我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还看了几集?!
O(∩_∩)O因为家有母上大人,难道你敢质疑母上大人的品味,记得那时候我皱着眉头评论了一番,母上大人表示就你话多)反正我是看了这个名字就皱了眉头,再加上我不是这几个主演的粉丝,所以就这样换台了······还是家有母上大人呀,也是凑巧了,母上大人对最近各大卫视热播的各种题材的古装剧实在是不欢喜,换台的时候正好看到女主正笑的得意洋洋的小表情,表示这个小姑娘笑的挺讨喜的,就此拍板,就看这个,虽然母上大人也被八十六集的长度吓到了,不过没关系用来打发时间不是正好。
于是我也就跟着一起看了几眼,咦,发现有点意思,便用电脑开始补剧,别说还看得挺欢乐的。
就此基调上,只要接下来的剧情不走偏,四对男女的爱情再加上长辈的故事,这样算下来,这个长度,剧情也不算拖沓。
所以推荐一下!
PS:男主和女主的演员选择实在是太契合了,男女主人物性格的设定也很讨喜,最后的最后有谁和我一样觉得男主和男主的爸爸选老婆的眼光其实很一致,男主的妈妈和女主一样萌萌哒。
正经声明 本文作者微博ID陈医生黄绿红 本人只是搬运工 感谢授权!
(敬礼)PS:原文动图有点长,在此偷懒换成手打对话OTZ原文地址其实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因为爱情有幸福这剧其实也是有点毒的,开播之前我以为就是一个傻白甜的虐狗戏,当时还觉得松了一口气不用写剧评大写的爽,没想到开播才三分之一已经是第三篇【希望是最后一篇。。
】→_→。。
不过其实粉了你等之后也是打脸打的习惯了。。
科科。
剧情进展到现在,主线副线都很明朗,第一个剧情的高峰——认亲之后,很顺利地拐入了家庭剧的模式,也是最容易引起使得观众自我代入从而引发讨论的剧情部分。
其实国内的家庭伦理剧,尤其重点描述婆媳关系的剧集,我是拒绝的。
看过前一篇剧评的都晓得我对两性的平权视角,所以基本上看国内的剧是处处皆雷点。
然而这部剧看下来,编剧的“圆梗综合征”和对人物性格还有对话的精准定位,使得本剧人物人设和行为逻辑,有据可考。
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其背景息息相关,使得剧情的推动比较合理化,人物之间的相处也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同时映射现实,还能让人进行更深入的衍射思考。
苏子涵和苏家的交流,是中外不同家庭观的碰撞;路小楠和苏家的交流,是现代独立女性和父权家庭三观的碰撞;苏家作为一个典型到几乎可以作为国内大家庭的模板——三代同堂,三个家庭分别代表高产、中产、小市民阶层;几个女孩涵盖温柔体贴被渣女,拜金女,以及女汉子这几个典型分类,可见编剧本身还是有一定的野心的。
本剧的真正风暴重心或者说推动剧情进展的其实是苏家,而苏家的关键人物是苏妈。
我看了一些路人和粉丝的影评,可以说目前来说,负面评价最多的(仅仅就人物个性而言)是苏妈和苏小妹,后者略过不表。
而苏妈,是一个值得解读的人物,可以说理清了这个人物,就理清了剧中矛盾的根源,推广至现实,也能理清现今众多中年女性的悲剧根源。
从剧中不难发现,苏家几个媳妇中,苏妈作为长子长媳,与婆婆同吃住。
从剧情目前的进展来看,完全没有提到她娘家的长辈和亲眷,也没有透露出她有任何的同事,几个好友都是在老年大学的同学,社交范围极其狭窄闭塞。
在家庭关系中,婆婆作为长辈,是权威的代表,牛牛走失前她们的关系不得而知,走失后关系一定是非常非常差的,基本上她除了低头挨训赔礼小心外没有别的选择,虽然走失的根本上是她自己的小孩。
失去孩子这件事本质上她也是受害者,然而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安慰反而一直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她没有办法通过别的渠道纾解,而丈夫虽然通情达理,然而受到教育和时代背景所困,本质上是不会沟通的大男人,她与丈夫的日常沟通程序和结果,这张图片其实说明了一切:<图片1>这个画面应该是我国很多中年夫妻的常态。
苏妈,唐秀娟,可以说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家庭主妇。
家庭主妇对社会的劳动和贡献,被主流视角彻底忽视,忽视到她自己都认为家务是女性的义务。
她不管在精神上亦或是在物质上被彻底忽视的结果导致她只有合理化这种身份地位才能维系“正常”的日常关系。
因为她在婆媳关系中从未有过主动权,所以媳妇就应该听婆婆的;因为她常年没有生活隐私(弟媳可以随意翻看她的东西,与婆婆住一个套间),所以毫无小家庭的隐私概念;因为她没有经济自主权,没有遇到平权思维的男性,所以挣得少的一方要看挣的多的“脸色”,这一点也说明潜意识她认为自己看了一辈子苏家的脸色。
她在苏家的地位类似一个这个家族的私产,所以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子女是自己的私产。
她看起来对这种生活甘之如饴,然则内心深处暗潮汹涌,这从她那场醉酒戏直言讨厌路小楠就看得出来。
【唐秀娟:你什么都有,你有钱、有个好老公、有个好家庭、有个好妈妈,你想不生孩子就不生孩子,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呢?
我唐秀娟,我嫁给了苏家,我嫁进去那一天,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要伺候婆婆,不敢大声说话,要相夫教子,从来不敢有半点怠慢。
我得到什么呢?
我什么都得不到,我在这家里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谁都可以不把我当回事。。。
不,我有,我存在、我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
只要这个家里有一点点的闪失,就是我唐秀娟的错,知道吗?
我唐秀娟的错,我错了?!
奇怪了,我活了大半辈子二十多年,你说冤不冤?
你说冤不冤?
】她当然讨厌路小楠,我在地狱里挣扎,你为什么能活的这么自在。
这种因妒生恨,使得她即使认亲之后,也从未接受过路小楠,在认亲当天路小楠要帮忙做饭,她说的:“给我儿子做饭不要外人帮忙。
”在饭局上说:“谢谢你照顾我儿子。
”她从心里排斥路小楠,于是潜意识不断放大她的缺点。
人在嫉妒面前是毫无理性可言的,她不断脑补凯文活的艰难,过的不开心,从而正义化自己干涉他生活的行为。
在臆想中扩大自己对苏子涵人生的重要性,这也是她维系自己存在感的类似精神鸦片一样的东西。
所以在苏爸直接指出她行为错误的时候,她作为一个看起来很温柔的女性,爆发了非常激烈的情绪抵触。
【苏文博:人家是小两口,你说小楠干嘛,人家挣的不是自己的钱?
唐秀娟:我、我、我说她几句又怎么了?
我一个婆婆,说儿媳妇几句难道有错吗?
牛牛他不理解我,他觉得他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一个女人家,再怎么花自己的钱,也应该勤俭节约嘛。
在牛牛眼里,我这个当妈的,还不如他一媳妇的一个角呢。
苏文博:都二十多年不见了,牛牛对咱们多少有些不习惯,人家已经过惯了小两口的生活,自己的老婆能不向着吗?
你说你一个长辈,跟小辈老计较什么?
唐秀娟:我计较吗?
我计较什么呀?
苏文博,你理解我吗?
你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吗,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
这么多年来,我也不是从儿媳妇慢慢慢慢熬到今天,这样当了婆婆吗?
我是爱我自己的儿子,说说我儿媳妇又怎么了?
人家不理解我,难道你就不理解我、你就不理解我这个当老婆的心、我这个当妈的心、我这个当儿媳妇的心吗你!
】“媳妇熬成婆”这句话背后其实是中国女性在面对社会以及家庭无处疏导的重重压力之下,非常扭曲的产物。
其背后隐含的一代一代传递的家庭悲剧、女性悲剧之深刻其实是很可怕的。
这些思维已经变成苏妈根深蒂固的想法,于是面对路小楠这个独立的新时代女性,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而其实依照路小楠的行为模式,如果不是因为她对苏子涵的爱,是不可能留在国内自己往坑里跳的,她对牛牛的爱其实是牛牛对她爱的反馈。
路小楠作为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女生,性格独立强势,面对前男友的母亲的态度,可见得她是绝不会轻易受委屈的。
前一篇剧评我说过,苏凯文是一个典型具有平权思维和视角的男性,这个视角和思维在认亲之后也从未变过。
他对路小楠全然的爱意与信任,从不在家人面前进行掩盖。
即便奶奶、母亲和妹妹或直接或间接表达对路小楠的不满,他第一反应就是我老婆我懂,一定是有误会,而他做的就是尽力沟通,解决误会。
祭祖时路小楠因为事情耽搁,他帮忙做家务,活跃气氛;苏妈指责路小楠金钱观时,他表示所有决策是共同决定的你连我一起批评,面对路小楠收入高过他,也欣然接受,并不觉得有异。
当然他的这些平权视角和思维看在苏妈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相濡以沫琴瑟和鸣对她来说难以理解的程度或许高过外星人。
苏爸苏妈的关系和牛腩夫妇关系的截然不同是两对夫妇在面对压力沟通的方式和后果的直接体现,平权思维对两性皆有裨益这个论点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苏凯文作为一个衔接在路小楠和苏家之间的桥梁,并不比任何人压力更小,他自己也有着自己的创伤和压力,但是他纾解的方式和表达的方法永远是把损害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现实生活中,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关系是每个人需要面对和处理的,而伴侣的最重要的意义也是相互扶持走完人生路。
在国内这个父权制的大环境里,苏家与路小楠皆常有而苏凯文不常有,多一些苏凯文,女性主义之路或者说平权之路会更好走,社会与家庭的戾气矛盾会更缓和,而许多社会新闻,也能避免发生。
======================以下是简短演技评论的分割线======================因爱的演员选择,还是很良心的。
从演员表演方面来说,苏父刘立伟、苏母宋榕和三叔林鹏的表演各有亮点。
苏家父子相认前后两场吃面戏,不论从演员互动细节和面部表情来说都细腻感人。
陈伟霆在采访中说到苏凯文这个角色有很多他自己的元素,其实熟悉他性格和小动作的人,应当可以看到很多彩蛋。
同时原声出演效果拔群,使一些喜剧桥段非常自然,同时感情亦相当充沛。
宋榕的苏母,平时的温柔贤惠和钻牛角尖时候的神经质都挺典型,我看过他上一部作品其实是红色里面男主的会计同事,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酱油角色。
林鹏那场读信的戏,其台词功底可见一斑,又好气又好笑的样子非常到位。
这部剧的结局其实大家都知道,是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从编剧现在铺陈的角度来说我不觉得这个HE是通过路小楠的一味妥协让步而达到。
路小楠和凯文一个作为催化剂一个作为润滑油,最终应当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苏家的思维方式,而他们组成的现代小家庭,也牺牲了一部分自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式融入。
影视作品毕竟来源生活却要高于生活,有人说这剧最高于生活的就是苏凯文这个角色,深以为然。
等到苏凯文能不再高于生活的那天,也许我就能在国内的荧屏上看到《傲骨贤妻》水准的电视剧集。
有人说这部剧里的亲情很感人,可是我并不觉得!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你是我儿子!
相对来说,路小楠对凯文的爱就来的更纯粹些,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
这样说可能有点奇怪,不过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感觉像是被血缘绑架了的爱!
假设把路小楠和凯文的性格换一下,苏爸苏妈之前讨厌的是凯文,对凯文生活习惯以及人物性格有很多的不满,那他们在知道凯文是自己儿子后会怎么样呢?
想来仍然是立马转憎为爱吧!
DNA不必自己的真实感情更重要吗?
在我看来,苏家这么些人只看中儿子,是谁都无所谓的,他们要的只是一样的DNA,个人很不喜欢这种情感!
我觉得陈伟霆饰演的苏凯文这样的完美老公是可以真实存在的,原因就是,苏凯文其实并不不完美,他的完美,也许只是他愿意表现出来的样子而已。
从小以为自己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小孩,这种经历对他的精神伤害很大,从他小时候得过自闭症就看得出来。
还有他患失忆症那一段,这个剧情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是有迹可循的。
幼时父母宠爱,刚识事时却变成孤儿,以为自己被抛弃变得自闭,后来却被领养到遥远的异国他乡,陌生的环境,养父母又是典型的西方人性格大大咧咧,心中一切对于故乡的眷念都被深藏了起来吧。
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父母,然而还没来得及享受家庭的温暖,却发现自己的走失是被亲戚故意丢弃,然而顾虑不能伤害父母还只得把这个事实深埋在心里。
这些经历换了其他人恐怕早就疯了,他却还能状似乐观的面对生活。
他的精神受到多大的打击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此后患上了失忆症,医生说病因也许是他精神受到过大刺激导致的。
也许是内心深处,他想忘记这所有的事吧。
有的人精神上是很孤独的,表面上确实很乐观的。
他渴望被爱,更怕得到爱后又失去,所以他对待身边人的表现是愿意付出很多爱,却并不奢求回报爱。
所以才能表现出现剧中苏凯文那样大度、宽容、平和待人的性格特征。
从苏凯文只有在喝醉了大声的坚持要去见妈妈就看得出来,他是深深的爱着妈妈的,他对母爱是有需求的,但那些需求平时被他掩藏得很好。
正因为在乎,所以不敢轻易表现。
他跟老婆在感情上的付出是平等的,所以他能跟老婆毫无顾忌的相处打闹。
他跟父母的感情是渴求又谨慎的,所以他克制欲望。
看剧的时候,有时候他们一家人相处的情节,往往父母都情绪激动,但凯文的表现却略显平淡。
原来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以为是陈伟霆的表演过于含蓄了。
然而直到63集苏凯文喝醉了,终于情感爆发面对妈妈一边说着I love you一边哭出来,我才明白他的内心压抑了多少的痛苦。
正因为饱尝过痛苦,才能知道脸上常常保有微笑是可贵的。
也感谢陈伟霆,如此有层次感的演技才能表现出如此“完美”又有深度的苏凯文。
刚开始并未打算看这部剧的,因为一直并不是特别喜欢看家庭剧,婆婆喜欢看,就跟着看了,整体感觉上还是可以看看的。
剧情方面,感觉稍嫌长,因为一直较喜欢看二三十集的剧,开始还是不错的,吸引人的是男主寻找亲生父母这条线,其他的爱来爱去的,倒并未很感兴趣。
后面的剧情略嫌拖沓。
演员对男女主都并不算太熟悉,陈伟霆在这部剧里的表现倒是觉得比在其他剧好很多,有些人觉得他口音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海外归来,国语不爱好也很正常。
女主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觉得长的也不差,但就是喜欢不起来。
在现在无剧可看的日子,这部剧还是属于能用来打发一下时间的。
前两部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点看这个剧完全是因为剧荒+唐艺昕小姐姐好感。
结果....第一集,刚开始我以为是玛丽苏少女遇到霸道总裁,然后80集爱恨情仇最终在一起的故事。
咦?
为什么这才第四分钟两个人就粉红泡泡了???
不是应该各种误解吗???
为什么第一集就结婚了啊喂!!!!
后面一定是类似回村的诱惑一样出柜然后报复的戏码,抱着这个心态我看了下去...........................................后面的剧情我只能说,有毒....男主角你要不要这么苏?
女主角任性了不是应该误会然后吵架吗?
老婆都是对的是什么鬼?
婆媳吵架不是应该和稀泥然后加剧矛盾吗?
老婆永远是对的是什么鬼???
我第一次看这种脑回路清奇的剧,什么千年修得李大仁,苏凯文这种绝世好男人要十辈子功德才能修到好么。。。
不说了,四刷去了....
2019年花了两天半的时间看了这部电视剧。
说句实话,这部电视剧剧情实在是有点拖拉。
明明40级可以完成的电视剧,偏偏拍了66级,给人一种非常拖拉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看了第一遍就不太想看第二遍的原因。
然后是人物选择。
最讨厌这部剧中饰演苏小妹的角色。
一看到她那张脸就觉得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特别喜欢说别人的坏话,跟所有人都不和。
还有就是秀娟,一开始的时候没找回儿子,心里特别的烦躁,整个人就是处在自卑和痛苦当中的,当早回了儿子以后,整个人又变得疑神疑鬼的,还不知道满足,有了儿子就已经很好了还要求媳妇儿生孩子,做家务,整个人物性格就非常的不好,让我有一种活该她丢了儿子的感觉。
其他文博、苏二妹、秦飞、林光耀、小楠、凯文、欧阳天宇、桂英、乐凯等等我都挺喜欢的!
总的来说这部剧还是不错的,只是剧情有点拖拉。
如果把那些不重要的故事全部删剪掉指甲和新故事,把内容排的更加紧凑一点,我觉得这部剧一定会非常不错的,致2019年,2月17日~20日,看完《因为爱情有幸福》。
女性主义将会首次开启一个解放男性的时代两性,婚姻,生育,在任何国家的社交和媒体上,都是热议话题,本国尤甚。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剩女”概念横空出世,近年伴随的还有二胎政策,晚婚晚育福利取消,4000万剩男【可笑的是这个也是女性的错】,从国家法规到家庭伦理,适龄婚育女性以及她们的情感状态,都慢慢变得不再是女性个人取向的问题,而成为公众话题、“社会问题”。
当私人领域被侵犯后,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权利、社会资源、职场资源的进一步向男性倾斜,于是许多女性愤而发声,于是有了社交网络平台上屡屡出现的或理智或极端的“女权之声”。
当一件事情发酵成了群体激辩之后,再去纠结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是的意义便没有那么大了,所以,我想弄明白的——也许也是大部分男性和一部分女性想问的——现今中国的女性为何如此“愤怒”?
今日看到一段TED的演讲,其中一段话,我觉得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视频地址:http://open.163.com/movie/2015/11/G/G/MB65SIIU9_MB9NND1GG.html 16分钟视频,推荐观看)。
演讲者是一个研究女性主义的中年白人男子,以下一段话是他就读硕士期间一个小组讨论时,一个白人女性和一个黑人女性的对话,这段对话,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白:"所有女性都承受着同样的压迫,在这个父权制的社会,女性都处在同一地位。
所以所有女性会出于直觉地团结在一起,视彼此为姐妹。
"黑:“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每天早上醒来,对着镜子,你看到什么?
’”白:“一个女人。
”黑:“你看,这就是问题。
因为我每天早上醒来对着镜子,我看到的是一个黑人女性。
对我来说,种族差异是可见的,而对你来说,种族观念是无形的,你是感觉不到的。
这就是特权,对于拥有它的人来说,它是无形的。
我想对在座的白人说,能够不用时时刻刻把种族放在心上,这是种奢侈。
”特权,对拥有它的人来说是无形的。
这是震撼了演讲者的一句话,而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震撼了我。
“天啊,糟糕。
我每天早上醒来,对着镜子,我只会想,我是一个人。
我唯一的属性就是人。
”这个瞬间,醍醐灌顶。
我彻底明白了女性到底在愤怒什么,女性到底在要求什么,而男性到底在不解什么。
一切只不过是我们也想要早上醒来,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看到的只是一个人而已。
当下女性的愤怒,来自于被“物化”的愤怒,当一个个体有了自我认知之后,任何试图将其精神需求剥离,以各种方式明码标价的行为必然引起他/她的愤怒与反抗。
特权对拥有他的人来说是无形的,拥有特权的人看不到它,所以不能理解被剥离这种权利的人的愤怒,这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何不食肉糜”。
所以当我们在谈女性主义,或者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要求女权时,我们真正要说的,不过是平权而已。
我们要的是一个平等的出生权,一个平等的教育权,平等的就业权,平等的抚育权。
原视频在后面详细论述了女性主义在各个层面如何释放社会压力,增加环境的稳定,进一步对两性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等等。
鉴于平权范围太广,有些部分看起来似乎与现实脱钩虚无缥缈,那么我把视野缩小到两性家庭方面,来谈一谈女性主义以及平权。
每过一阵子,随着某个电视剧的热播或者某个事件的热议,网络上一定会掀起一股“国民老公”的热潮。
远的比如说前几年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全能外星人都敏俊,近的比如说叱咤微博的王思聪先生。
前者可以提供360度的全方位保护,后者可以提供360度的信用卡额度。
而在这些带有“霸道总裁”元素的“老公”身上,我几乎没有看到过相对应的“老婆”的影子,直到最近又一个“国民好老公”出现,陈伟霆饰演的湖南卫视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幸福》里面的男主苏凯文。
听到这个剧名的时候我是拒绝的。。
然而里面一些描写男女主婚姻生活的细节片段,让我看到一段理想的婚姻生活样板。
男主是海归教授,性格斯文温吞,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儿执拗;女主是知名编剧,性格直爽,不爱做家务,经常熬夜工作,专注二人生活,与丈夫达成丁克的一致。
女主的人设,基本包括时下都市“剩女”的大部分特质:性格独立,事业为重,对自己的权利立场非常明确,同时也全力维护。
不受传统的父母子女观念束缚,理大于情,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充满各种摩擦。
那么在这样的一些摩擦中,她的另一半所承担的角色非常之重要。
而剧中苏凯文的处理,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平权思维男性的典型模板。
在生育方面:撇开丁克的问题来看,其实生育与否本质上是一样的,即是经过沟通之后两人达成的一个共识。
生育从来不是女性单方面的事情,婚姻的前提应当是爱与尊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维持幸福度比较高的生活。
而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为刻意地忽略,时下的婚姻,更多与双方的经济有关,在精神上缺乏沟通尊重的前提 下,一部分人用更多的物质作为替代补偿品,于是 在短暂购物产生的 肾上腺素消耗完毕之后,往往陷入更深刻的空虚。
而更进一步,如若夫妻双方的幸福指数不高,那么作为婚姻产物的小孩的教育以及生活情况可想而知,然而身边数不胜数的悲剧家庭并未阻止一个又一个用物质维系的家庭的产生,“结了婚就好了”“生了小孩就好了”,出发点就错了, 终点 怎么可能会好。
在婚姻中与伴侣解压:【此处有前情提要】女主因为琐事与对门人家吵架,男主劝架未果将女主拖回家。。
主流媒体上有一种声音让人是很不悦的,女司机,女教授,女科学家。
“女”作为一个定语的凸显,潜在的意思就是女性是非理性、不能专注、学术水平差的同义词,非常赤裸地将女性剥除在理性世界之外。
本剧男主有一句台词“协调沟通之前应当抛弃偏见”,当两性沟通之前,更应该抛弃社会灌输的刻板印象。
西方研究早已证明,性别生理对智商性格的影响远远不及后天教育的影响大,理性的女人和感性的男人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人需要适应社会群体生活,而参与团队活动必然会牺牲掉一些个人特质,这即是生活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可以让人把在外受到的压力很好地释放、消解掉,当有一个“喜欢真实的你”并且知道如何与你沟通的伴侣存在的时候,幸福感是非常强的。
同样相对的,婚姻之路从来都是互相扶持,当男方有了理解尊重的视角之后,即便是比较强势的女性,也是以尊重理解回馈的,于是会有高效平和的沟通结果。
比如剧中女主对房子十分不满意,然而男主喜欢,于是在男主说完“我全部听老婆的”几分钟不到,他用一个点头暗示,使女主迅速同意条件。
剧中类似的桥段比比皆是,而作为一个国产剧,里面典型的受父权制影响较深的各种类型国内家庭的故事线也有,几条线交叉对比,不管从剧中男性的幸福程度来说还是女性的自由度来说,可以看到,当女性主义真正为两性普遍接受后,受益者的确是双方。
半个世纪之前伏波娃的《第二性》出版,女性意识初步觉醒。
而法国当局对《第二性》的粗暴态度,也使得当时的女性终于意识到原来“天赋人权”之中,并不包含女性。
在西方社会历经数次的平权浪潮,女性主义基本成为社会共识之后,我们的媒体焦点还在4000W光棍与越南新娘。
网络的热潮来得快褪得也快,我希望在下一波“国民老公”的眼睛里,能平视更多站立的女性。
严肃声明,本文为转载,原作者微博ID陈医生黄绿红原文地址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8705505014861
首先,以前一开始没看过这部剧的时候,和零食店老板娘聊天,老板娘说最近看一部剧很好看,叫因为爱情有幸福,她当时还挺夸张,说特别好看。
我当时一听到因为爱情四个字就心里默默吐槽说肯定又是一部狗血剧,能有多好看,可能前面的两部因为爱情系列给我的感觉太可怕了。
因为特别好奇,当时身边还挺多人看的,就去百度搜了一下剧名看看简介,意外的简介里没有狗血的豪门恩怨,没有狗血的灰姑娘,也没有天雷滚滚的情节。
于是就抱着它到底能有多好看去看了,看看集数,本来以为男女主一开始会有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但是没想到,这部剧只用了一份画面简单略过了他们恋爱的过程,第一集前几分钟就把恋爱到结婚的过程都讲完了,然后就是一对小夫妻和一家子人之间的故事。
其实这对小夫妻之间的那种设定,国内电视剧很少有这种剧本,按套路后面可能还会经历和公婆不和,然后父母反对,然后离婚,但是没有。
其实男女主真的很有爱,不管凯文有没有找到亲生父母,小楠都无条件支持他,而凯文也一直宠着小楠,他们俩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一直都很稳定,而且没有那些狗血的情节,小夫妻之间也还是充满乐趣和温馨,他们之间的感情让观众很舒服。
后面他们不断融入到大家庭中去,虽然有过摩擦,有过矛盾,但总是能在沟通和相互磨合中慢慢理解,接受彼此,没有那些为吸引眼球而制造的狗血误会和矛盾 ,这部剧通过幽默和温馨的剧情的照样能抓住观众的目光。
这部剧三观很正,值得看很多遍,而且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相信观看的人能感受剧中欢乐的气氛和平凡中的小确幸。
怎麼就那麼好看,從來都不熬夜的我,居然也被迷住了!
太不可思意啦!!
<图片1>
以前读高中的时候追得入迷!唐艺昕演的简直就是我的理想人生 会赚钱 性格独立不受欺负 还有个又帅又好的老公!其他副CP线也好看 整部剧的调调明亮温暖 很nice
剧情简直了,没见过失忆梗能编得这么白痴的。
当年因为老九门入坑陈伟霆,然后补了他这部古早下饭剧。剧名真的很老土,属于不是为了陈伟霆绝对不会看的地步,但是剧情还蛮狗血的,记得好像是小两口结婚后来东莞工作定居,租的房子刚好是陈伟霆的亲生父母家,相处过程中的身份从租客直接跳跃到了亲儿子……简直了!演员表里的熟人有《何以笙箫默》的大姑姐“以玫”和三叔“袁帅”,也因为这部剧认识了唐艺昕和魏大勋……
挺暖的
看了前40集,剧本非常好,凯文和小楠之间的爱情美好而又真实,夫妻相处的教科书,各方面三观正到会让人自省。陈伟霆的广普哈哈哈,莫名的适合这个角色,so cute.
哎,除了等等的颜值,一无所有。
男女主很有cp感,不过真的不喜欢失忆梗啊
真讨厌牛牛亲妈 跟个傻逼似的 老坏事 还总是一副惨相 翻白眼真的不怪我🙂哦对还有小妹 整容脸还作作作 呕 但是陈伟霆演得好啊哈哈哈 尤其是中后期人物形象变得丰富立体之后 他自由发挥的台词和反应 巨可爱了
看过,还行,泡沫剧,无聊看的
我去好烂
完美老公!
好可怕的演技!
比较平淡轻松
太长了,有些啰嗦
只是习惯性的打开芒果台看看而已……
这部剧真的被低估了好多,改编自一部韩剧,但是改的不错,除了后来凯文的失忆症莫名奇妙以外,传达的情感很好,没有狗血的言情剧老梗,特别接地气,家长里短的很感人,三观正,气氛温馨,适合全家老小一起看。
这样的老公也太好了吧
凯文好宠小楠啊!!!
就凭等等寄几配音给个四分鼓励一下希望等同志国语越来越好(•̀⌄•́)
配角还不赖 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