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月球,阴影作者:kamiyu 日期:2009-07-21“阿波罗11号”载人登陆月球40周年,阿姆斯特朗、埃奥尔德林、科林斯三位依然健在,近日的40周年活动之际,三位当年太空人在媒体和人类的关注下,再次上演人生难得的showtime.关于“登月”,40年来都不断有人说是个大骗局,有说人类登月画面是在好莱坞制片厂拍摄的产物,其阴谋论与当年里根推广“星球大战”计划引诱苏联跟进投入耗尽国力目标类似。
但无论是制片厂登月山寨制作,还是人类真的已经去到月球踩场,是为月面建造基地发展月球殖民推动月面房地产的付诸事实。
阿姆斯特朗比起埃奥尔德林、科林斯两位,依然是一线与二线明星的区别。
对人类而言,登月真相与月球的背面一样,永远是阴影的一部分,无法呈现在眼球。
对科林斯而言,他永远是阿姆斯特朗的阴影,在媒体的镁光灯对着阿姆斯特朗直接照射之际,侧面部分才是他。
活在阴影下的力量,能催生毁灭的动力。
《二十世纪少年》与科林斯一样感同身受的“朋友”,注视着太空,同样感叹。
“我是科林斯兹,我从月球的轨道上,看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着陆月球。
虽然月球就在眼前,我却无法踏上月球表面就回地球了。
”20年前,在广州的登月酒店对面的科学馆,去看过过一次登月展览,当时的主要卖点,月球车和月球石展出,现在回想,80年代的广州,怎么可能会有真的月球车,10成是山寨。
而那块比我尾指甲还要小的“月球石”,不过是“广州万丈目胤舟”骗我这样的小孩的放课后道具罢了。
作为少年,能有如此热情去一次广州看一个这样的展览。
是因为那时候,我也是一个在阴影下成长着的服部而已。
明年的上海万博,“上海万丈目胤舟”正等着大家来访呢。
去进步与调谐吧。
今天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还是看漫画吧电影的导演太屎了!
破坏了这部神作!
最终章的出现终于了结了三部曲,这套《20世纪少年》系列毁誉参半,更多被视为致敬漫画原作的附产品。
因为过分追求神似以至于电影没能有多少创新,还好其中也有不多的几个亮点,通过亲手相授的第三部尾声部分,浦泽直树扭转了漫画结局的烂尾之嫌。
原作里第二个“朋友”是没有任何文字提示的人物,在电影里任凭主人公怎么绞尽脑汁,他们的记忆里也翻不出朋友的真实身份。
面具背后的朋友到底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朋友要玩下去,这些只有借助回到过去的手段才被一一化解,朋友得以合二为一,拨乱反正,美好得让人陶醉。
对不同人来说,《20世纪少年》具有不同意义,摇滚迷和漫画迷的思考角度就会不尽相同,还好它们并行不悖。
回想了下,我跟这两者好像都沾不上边,喜欢的仅仅是故事设定和时代背景,不可否认也有追凶解谜的快感,然而童年的微小疏忽导致了未来世界的天翻地覆,这种想象力恐怕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得出来。
世界系动画里,拆散男女主人公的原因并非门户不对有缘无分,那往往会是世界大战星际迷航。
《20世纪少年》有点反其意而为之,不起眼的、被错落的小事反而改变了地球,无限大的朋友组织用小孩子招数来制造杀机,好似捉迷藏一样经不起细究。
在草垛基地下面,那种世纪情怀跟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个时间段紧密联系在一起,伍德斯托克、阿波罗登月还有大阪世博会,这些都在电影里一一重现。
世界得到了拯救,贤知在广场上高歌,一曲唱罢就如同爱、希望与和平的伍德斯托克,要知道有多少人梦想摇滚乐能拯救地球;“朋友”自小聪慧却被贤知一派和所有人冷落,他没有清晰面目却以另一个人的名字存活,极致痛苦好比阿波罗登月时的幕后英雄柯林斯;至于遥相呼应的世博会(万国博览会),那就是整部电影和漫画的终极主题,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被遗忘的朋友是电影最大的悬念,“朋友”是一个最需要朋友的人,所以他叫自己朋友。
当他失去了必须的伙伴,他觉得这个世界不再需要它。
于是乎,他制造了一个惊天迷局,迫使贤知去回首往事,反省犯下的过错。
有时候常觉得小孩子是残忍的,这种残忍当然不仅限于温水煮青蛙虐待小动物,也包括互相间的伤害。
小孩子恩怨来得快去得也快,有些死性子和太聪明的,他们就会记牢一辈子。
那会作文里常有“一件小事”,《20世纪少年》的徽章之谜就这么一回事。
一方软弱闪躲害另一方有了童年阴影,走完一生都走不出。
你大可说电影放大了童年体验,然而小孩子的所作所为确确实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毕竟不少电影导演的开山之作就是采用切身体验进行创作。
除此之外,《20世纪少年》基本就一合格的日剧体科幻片,极尽热血的各种可能,受众人群不再局限于年轻小伙,同时还包括梦想破灭的中年大叔。
一些粗陋场景和特效制作确实会让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国人失笑,然而在国人的思想深处,多数人的选择性记忆实在更加令人汗颜,那不仅仅是放弃了一个朋友那么简单。
有些东西不是真的记不起了,而是你不愿去面对。
【理财一周-东方早报-上海杂志】
其实不看漫画也会觉得很好看,就是有时候会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这是这几年少有的好改编电影,也是又一系列续集电影的杰作啊
嗯,至此我才终于把这部融合了热血科学冒险巨大机器人心理宗教教团音乐摇滚嬉皮精神正义伙伴征服世界的小孩子闹剧看到了结局。
连载超过7年,我记得03年梦总上3000在介绍青年漫时以不无怨念的语气介绍它的时候说:对于还没看过《20世纪少年》的人只有一句话可说:“你们是幸运的。
”对于不小心看了《20世纪少年》的人只能说:“着急也没用,陪你一起慢慢等吧。
”这话当真说到点子上了。
第二部开场便是新宿街常盘庄。
(可惜常盘庄的喜欢捶打章鱼老女人房东没有出场,否则不知道饰演雪次的常盘贵子该作何感想)熟悉的各路角色纷纷出场,小泉的表情好到位,中国帮讲话全都是港腔……藤木直人出场让我很惊喜,他来演的软脚虾警探也是非常可爱啊,可惜戏份删减太多了,定清藤子漫画家搭档神马的演员都非常神似还是春波夫演歌者最像的啦!
看到失吹丈的时候我不禁又哑然失笑,从福星小子到功夫旋风儿,日本漫画家的从不吝惜对雪白的丈的敬意。
嗯,对铁血男儿的敬意。
就如雪次口中说出的台词:与其看空泛的恋爱故事,我更想看到为了保卫地球和平的男子汉的奋战。
其实整部20世纪里都充满向漫画典故致敬的味道,不用说童年随处可见的老漫画,常盘庄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常盘贵子则无非只是个点缀,几个出场的漫画家身上藤子手冢之类的影子,还不用说电影版里已经删除了的软脚虾警探银河铁道999的扮相。
其实最想说的还是贤知这个主角,其实怎么看都是一个相当没用的主角吧,绝对不是最强,比起暗线的阿区大起大落的经历和绝好身手无疑显得平凡是吧,还中途失踪了15年(电影整整一集),追究那时他的行踪居然也只是失去记忆四处流浪,起先还有些热血愤青像,等到再出现时就完全吊儿郎当一身痞气了,最重要的是居然还给做为大魔王的“朋友”下跪道歉,这是作为正义伙伴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对吧。
但其实这倒霉孩子从始至终身上都贯彻着一种嬉皮精神,音乐摇滚爱和和平。
物化文明埋葬了田园牧歌,这是与格子间一样的小超市的规整生活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一种对于自然天性的回归。
从他在校园里放起20th Century Boys的摇滚乐拿着扫帚在楼道屋顶嚎叫,第二次出场时典型嬉皮士扮相,还有那句名言:别勉强自己,如果觉得自己生命有危险的话,就立刻逃跑,千万不能死。
一首唱着咖喱的香味和回家的路的歌叫人们忘记恐惧聚集起来,这是暴力革命都做不到的,他做到的是凝聚人的心灵。
所以到最后他成为了一种阿甘式的精神象征,一种崇尚自由和平和自然的豁达天性。
而不是教宗领袖。
gutalala sutalala还有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看过这部漫画的人来说能看见从它在纸质漫画载体到如此到位的呈现银屏上的感觉真好,这又是一个完善商业运作的最好例证,对于国人来说未尝不是可以借鉴的路诶。
每集都会出现在标题右上角的:“本格科学冒险映画”看着也好是让人心生羡慕啊。
每部电影140分钟左右,合计420分钟以上。
这样超长的电影三部曲,看完之后我都佩服我自己。
但看片过程并不痛苦,只是感觉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这是日本电影的一部史诗。
人物众多,线索纷杂,时间跨度20年。
大场面,大特效,大卡司。
我已经不看日剧很多年,我还是可以认出好多日本大牌演员参与其中。
影片的故事,很符合电影的名字,一部讲述20世纪日本少年的故事,也是给出生于20世纪的年轻人所看的电影。
对于中国人而言,80后看完之后,更有感触吧。
作为一个80后,我找到了很多日本文化所带给我的东西。
影片密集的安排了日本漫画里面的很多要素,比如:正义对抗邪恶,救世主传说,邪恶的科学家,机器人怪兽,外星人攻击地球,城市上空的怪兽大战等等。
还揉合了很多日本文化在里面,武士精神,日本的演歌等等。
日本漫画文化里面的东西有优秀的东西,也有让人感觉弱智的地方。
尤其是日本人的“哥斯拉”情节,太搞笑了。
看到第三部机器人横穿城市,我都忍不住笑出来了。
这不就是日本特摄片的翻拍版嘛。
还有,日本漫画里面的主题,大多是拯救地球之类的。
片中的两个漫画家也是很搞笑的。
开始画色**情漫画,后期也改成热血的少年拯救地球了。
日本人真是奇怪的民族。
影片要包含的东西太多,造成影片节奏有点拖沓,尤其第一部,看得我有点着急,以为就是一个正义对抗邪恶的故事。
到了第二部,穿越时空的情节过后,才感觉情节渐渐吸引我。
因影片所设置的悬念而迷惑,想知道到底谁是“朋友”。
影片的悬念设置很成功。
我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谁才是真正“朋友”。
编导也太能吊观众的胃口了吧。
这可是电影,不是连续剧。
日本人真实可怜,需要付钱看完三部才能知道真相。
导演把这三部电影也拍成了漫画模式,各个细节都能感觉到,这就是漫画的真人版。
我怀疑导演,是不是参照原版漫画一格一格翻拍的。
还要赞一点,整部电影制作很认真。
从外国演员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
中国人找的真是中国演员,虽然他是一个台湾人。
外国的取景,也是实地取景,不似有点影片,随便搭个景,敷衍了事、日本电影产业不能与好莱坞媲美,所以他们的票房榜上冠军大多是动画片。
从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总拿票房冠军,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他们能拍出《20世纪少年》这样有大场面、大特效的电影,对于日本电影来说,应该是巨制了吧。
有些场景,还是很壮观的。
比如第一部的机器人大屠杀,还有第三部的飞碟飞行以及机器人穿越城市,还有里面很多的大爆炸场景。
演出这种片子,演员只是本色演出就好了。
没看出各位大牌有什么出色发挥。
各位演员都是尽职演出。
总体来说,是一套不错的电影。
说它是真人版漫画也好,说它是漫画的真人版也好,总之是一套好看的电影(如果你没看过漫画的话)。
2010-09-262010-09-2720th.Century.Boys.2008.BDRip.X264-TLF第二部PPLiVE在线第三部PPLiVE在线
這片子是給看了漫畫的人準備的。
導演拍攝的時候都是按照漫畫鏡頭拍的……看過這部漫畫的朋友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都分外感動啊…………太有感觸了!!!!
漫畫已經出了21世紀少年了OTL……
终于等到了《20世纪少年》(以下简称《20少》)的最终章,没顾上搜索网络资源,看到网店有卖,赶紧收了先睹为快。
其实,最早看《20少》应该是04年的时候吧,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当时还在广州的公司,先是从一个同样热爱漫画的同事那里看到了浦泽大神的《怪物》前几章,立刻被折服了,于是到处搜罗浦泽的漫画作品,先是《怪物》,接着是《20少》和《Pluto》。
说起来,《20少》还是够折磨人的,尤其搜到后来,等待更新的时间太长了,把对悬疑线索的好奇慢慢的都消磨殆尽。
以至于看完Vol.18之后,很久都没再看,对朋友是谁的疑问,也慢慢的不再去想起。。。
俗话说,爱谁谁吧,前面领略的浦泽的绘画和叙事功力已经足矣。
那时候,其实很享受的从周围人茫然的目光中体会:我最喜欢的漫画很小众。
去年,《20少》终于被影像化了,而且还是大银幕,而且主演还都是我喜欢的,真让人激动不已。
看完第一章就开始期待第二章,终于等到了今天看完最终章。
话说回来,好像漫画一直都没看最终章呢,尽管收了,却一直因为忙碌啊心淡啊种种原因搁置在硬盘里了。
也许,还因为对电影的最终章有个期待吧。
虽说完美是个很虚妄的概念,但对于《20少》的电影版,还是忍不住想用完美来形容一下。
其实,不是说这是部多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20少》的漫迷而言,我相信满足了大多数人对漫改的完美想象。
若不是诸多的3D特效投入搞得好像很大阵仗,《20少》电影版三部曲似乎更像一个剧场版的系列SP。
从技术化角度、镜头语言上看,这片子并不像一般日影那么细腻、回味悠长;从节奏什么的来看,也不知道不了解漫画的人看来是不是有点跳跃、茫然。
当然,无论如何,这也不会有损佳片的美誉。
HP的电影版都拍成连续剧了,我们的20少即使是SP也已经赢了。
20少三部曲实在是很成功的漫改作品。
人物造型简直绝了,完美的将平面上的漫画人物活生生的变作立体的真实的人。
尤其是一众B角:丸夫、春波夫、小泉、神仙、康奇……都像是直接从纸上跳出来的;还有贵理子,虽然能看出黑木瞳的样子,但神态、造型又跟漫画别无二致。
主角方面,虽然也是因为熟悉演员的缘故,感觉贤知、雪次、神乃的颜和原著还有点明显差别,但通过细致到位的造型、老道的演绎,也绝对算是形神兼备的!
扮演义常的香川照之,造型也非常符合原著,加上到位的表演,完全找不到《鬼子来了》里面那个鬼子的模样;丰川悦司的阿区也是架势十足,完全是“将军”的气势。
对应的这些人物的童年角色,孩子们选得也非常合适,每每看到他们集体摆出保卫地球的阵势,总觉得眼睛有点湿湿的。
场景方面,模型+特效,也是完美的将漫画再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完美,比如,连DJ康奇发现13号的那个巧克力仓库、捧在手里的“白色恋人”,都跟漫画不差分毫。
创作人员严谨与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不能免俗的调侃一下中心思想。
抛开对《20少》的情结,抛开对浦泽大神的景仰,仅仅从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整个故事,或者就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永远不要轻易忽视你身边的人。
因为:1、有时候漠视的伤害远远大于身体的伤害。
2、任何一个人也许都蕴藏着超乎你想象的能力(不论是正还是负)。
3、所谓口舌地狱看来真的存在。。。
4、所谓无妄之灾其实都有个源头,即使在你看来那原因微不足道。。。
……总之,切记与人为善,否则无端招惹来的怨恨的力量真的很可怕。
第二,摇滚乐也是一种信仰。
最后的最后,乱七八糟吐槽一下一点遗憾。
当一切都平息了,都不要求热吻什么的,贤知君你就不舍得哪怕只是好好拥抱一下雪次?
唉。。。
或者,导演实在是被胜保同学对贤知的深情厚谊欲罢不能,所以无法安排一场BG的戏???
好吧,我乱讲的,我不是同人女,我只是同人女的死党。。。。。。
革命友谊万岁!
本来想些这三部曲的影评的,虽然也就6+分的样子,勉强凑合可看,后来去百度百科搜了下,放弃了,出现了太多的人物,根本记不下来,通篇都太科幻了,曲折离奇的,悬念一直保持到了最后,谁是“朋友”?
关键是,我没看过他的漫画,连载8年的东西,不是我用6个小时就能驾驭的了的。
漫画过来的电影普遍都是垃圾,这个能到6+已经很牛掰了,原作至少在8分以上。
如果你说,你丫的没看,你凭什么评价他。
因为后来我发现作者是 浦泽直树 。
给跪了!居然是《monster》怪物的作者!!!
神作啊,最喜欢这种心灵扭曲的漫画了!!!
先来个故事梗概吧我们来自百度 20世纪是什么样的世纪?
留在少年贤知的心里的,是摇滚乐的流行、万国博览会的举办、美国阿波罗号载人登月成功……所有的一切给少年们带来无限期待、希望与梦想的开始的世纪。
……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有一个用草编织遮掩而成的属于少年们的秘密基地。
里面放满了少年们的宝物:玩具蛇、玻璃球、少年杂志、海报……还有关于未来的想象。
贤知、阿区、当机、义常、丸夫、阿门、雪次、青蛙仔,孩子们聚集在秘密基地里兴奋地谈论,想象着世纪末末日的到来。
贤知用笔描绘下了邪恶势力毁灭地球的故事:病毒攻击、镭射枪、轰炸机场、巨大的机器人…… 阿区为少年们设计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标志,并约定:知道这个标志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他们的梦想是:当世界被邪恶势力侵犯时,我们要挺身而出,保护地球的和平!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成为现实。
我们来自百度电影第一部开始出现了校园生活很精彩,1973年的日本乡村的中学上,稚嫩的学生们无忧无虑的在教室里撒野,男生们拿着成人向的杂志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偷偷的观摩,漂亮的女生们在吃着便当,说着电视剧,明星什么的话题。
调皮点的直接去走廊掀女生裙子了,好在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穿内裤的。
有一个很屌的少年,他叫 远藤贤知 疯狂的痴迷摇滚,直接去播放室推倒了文艺委员(那个妹子好萌的说),第一次让校园里响起了摇滚乐,那首著名的《20th century boy》就是你们现在听的这首。
贤知拿起扫把,当作吉他摇摆了起来,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他的梦想是搞一个摇滚乐队。。。
小时候,他是这里的孩子王,带领一大帮孩子一起玩乐,这里有各种类型的小伙伴,傻里傻气的鼻涕男,战斗力十足的二把手将军,经常被人欺负的义长,第一凶残女雪次妹子(她好可爱啊,好像被她推倒!!!
我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创建了一个秘密基地,写下了牛逼的《预言之书》,总之是相当happy的童年生活。
当然每个故事都有坏人,小时候是类似胖虎的凶残胖子二人组。
然后真正的BOSS,是那个带着面具,没有朋友的“朋友”。
一转眼97年了,当曾经的那个摇滚歌手转身的时候,一个30出头的贤知在了我们面前,曾经霸气的少年居然在应聘一个乡村小超市售货员的位置。。。
凌厉,坦荡,不羁已然不在,剩下的是为了工作一副讨好的老好人形象。
人生是不是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下去呢,貌似这样也挺好的。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以“朋友”为首的邪教组织牛逼了起来,各种病毒在世界流行了起来,少年们儿时的预言成真了,就像当年埋时间胶囊时的约定一样,当我打开它的时候就是我们拯救地球的时候了!!!
(其实,贤知回归的标志是去找回原来的吉他,是的他又玩摇滚的了)现在抛开电影最后略坑爹的人生探索,完美悬念展开。
真正感动我的只有一点:日本很多动漫都有一个特点,热血的很,哥很是喜欢!!!
因为最近特TM缺乏热情,有木有啊!!!
樱木,鸣人,路飞都是少年,但是贤知现在已经40+了!!!
我的妈啊,请你想象一下,当你40岁的时候,被残酷的现实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比别人过的牛逼的时候,谁TM还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爹要玩摇滚啊!
你再看看上了年纪的 蛤蟆仙人自来也 哎,爱情失意,世界大同的理想也老是寄托在自己的徒弟身上,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2017年当贤知BOY,骑着银魂里的小摩托,背着吉他来到东京的镜头,屌爆了!
帅气十足,一个身怀梦想的家伙,你永远不会知道他已经快60了!!!
摇滚是什么?
重金?
农金?
工金?
死金?
硬核?
摇滚就是梦想,就是自由自在的可以挥霍的青春,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就和大多数少年热血漫画推销的价值观差不多。
但是如今的中国,似乎略显老态。
那些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们会给年轻人灌输某些过于现实的东西(非厚黑学,厚黑学其实很高尚的),他们会告诉你某些中国特色,然后把这些特色上升到神话一般的地位!
简单的来说,一个妹子抱怨找不到好工作,我问她怎么不去考研公务员什么的,她告诉我老师说了,如果你家里没有很硬的关系,就不要考公务员来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我只能对这样的老实说,呵呵,还好我不是你的学生。
现在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多看看热血动漫,多听听摇滚。
当然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想贤知一样,快40岁走上了拯救世界和平之路,快60岁带着破吉他和故友去露天搞摇滚音乐会的,因为我们老的太快了。。。
无论如何,20世纪少年的三步曲加上21世纪少年已经完结了。
总体来讲,是部不错的电影吧。
但我作为漫画迷,自然不希望电影版的剧情和原著有多大的出入。
第一部的高还原度给了我惊喜,无论在剧情、分镜、对白和选角上。
但到了第二部,第三部结局了,这份心情就便变了味。
在看电影版第一部出来之前,我就一直在想,到底导演要怎么去拍“朋友”复活之后的身份问题,以及“朋友乐园”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呢?
结果是白担心了,编剧很有弧度地绕了过去。
也绕过了这些应该发光的剧情。
有人说终于等到了一个清楚的结局,而电影版就是为了给这些人一个交待。
“朋友”最后的身份一直存迷,是漫画里营造张力的要素。
在人物刻画方面,那是投诉最多的。
1.神乃,不用说了吧...从第二部就开始了。
而且她的普通话,为什么对方会听得懂啊!
2.丸尾,漫画里他差点就自爆了,但他这次最多充当衔接剧情。
3.十三号的剧情还可以,但高须对“朋友”的付出,以及“朋友”受害者的代表——敷岛教授的女儿呢?
4.漫画里最后立地成佛万丈目胤舟先生却在电影版里成了鼻涕虫。
5.“基地”里的反物质炸弹...好像没有出现过吧,那么“朋友”要用机器人毁灭世界吗?
本周大作 《20世纪少年:第三部 我们的旗帜》 20th Century Boys The Last Chapter Our Flag 导演:堤幸彦 版本:DVDRip 推荐指数:★★★“朋友”统治了世界,人类将要面临灭顶之灾时,贤知和阿区如约归来并打败了“朋友”,对方的真实面目也宣告破解。
《20世纪少年》就此收尾,这里再提漫画改编的好坏与否已显得多余。
就电影来说,第三部依然延续了前两部的薄弱点,影片始终无法消除那些不和谐因素———由于太过追求漫画真人化,剧中人物的言行动机和身份设定总让人觉得有些跳脱,对漫画迷以外的人群难以产生强大的带入效应。
这可能是“日本制造”的通病,但对于《20世纪少年》却是致命的,它会让电影变得无法叫人信服。
虽说日本人的科幻理念很好,但落实到科幻片上面,却经常会制造噩梦。
好在《20世纪少年》的卖点不在于推崇技术而在于情怀,如果你连这点都读不出来,那么这个系列将会是拖沓冗长的折磨。
如果已经适应了热血神乃的造型,对披头散发的两位老男人也有所感情,顺便赏几眼老中青三代国民级女优的集体现身,那看完第三部不会是件太痛苦的事情。
为了应对原作烂尾的批评声音同时保持一定的新鲜悬念,第三部对压轴的朋友真面目进行了较大改动,十分钟穿越结尾有点算得上力挽狂澜。
那温柔一笔不仅压制了前面演唱会的大场面,更是带出了电影的核心主题:少年时代的朋友、摇滚乐对内心的改变,如果我们都能坦然相待、真心面对,有些事情肯定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同处于世博会到来的年代,面对毁掉的理想和梦想,20世纪少年们是不是早已遗忘了当初的美好时光。
如果需要一个象征性总结,《20世纪少年》系列在票房上是成功了,然而比起人们期待中的票房奇迹,它只能算是及格线上的产品。
尽管也有观众对选角的神似表达了赞许,然而细心之下毛病多多,如何解决这些麻烦则远在堤幸彦的能力之外。
【新京报】 ■ 前作回顾 第一部 电影讲述了东京血腥之夜前的故事,在便利店做事的贤知沦为一凡夫,不知不觉中他被卷入了“朋友”设下的巨大圈套。
第一部出现时面对了无数质疑声音,还好电影严格按照漫画人物进行选角,众多小人物可谓熠熠生辉。
电影照搬了漫画的双线叙事,来回切换,结果童年故事被肢解得相当破碎,导致漫画迷有所不满。
第二部 2015年“朋友”和友民党控制了一切,神乃要找出2000年夜晚的真相,同时《新预言书》出现。
如果第一部还算尽职尽责的话,第二部就充分暴露了堤幸彦的想掌控而不能———线索纷乱,找不到头绪。
再者上一部的人物退居次要位置,整部电影无人压场,而励志和热血的主题也没有表现。
使电影有点滑稽搞笑又有点说不出味道。
http://www.douban.com/note/63879000/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0-03/19/C16/c16319c.pdf
已经是系列最高分了,看完的我拍桌表示,还我这几个小时来!系列完结仍然让我一脸蒙圈这个系列应该谈不上特别成功吧~不知各位原著党观后感如何呢~
感觉第三部不够给力,结局不可思议。
三部曲的一个完满句号
堤幸彦
WTF
纯粹扯淡
世博会。。。
最后姑娘也没见到妈……
嘛哒嘛哒嗒内
三部完结 以此缅怀那些纯真有梦的岁月 还记得年少时的伙伴吗?
可惜一切都是不可能重来的。喜欢里面那首主题歌啊~~~
最后10分钟的彻底颠覆,实在浪费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影片。
就完全没耐心看下去了!义常也和朋友有一腿,这什么屁啊!直接看最后十分钟的神木弟弟不就完了么!
有些地方改的比漫画简洁,还解释了漫画中一些疑惑。也大胆改了漫画中双“朋友”的设定,看起来更合理了。
真要比的话,确实电影第一章最给力。剧情还好,虽然貌似和原作不同 - -! “咕拉拉~啦,撸拉拉拉~咕拉拉~啊啦,撸拉拉拉!”。。
堤導最終還是沒帶給我希望~
噢親愛的ARATA你就內樣和宇宙融為一體了。被前面那些胡改八改呯呯砰砰的兩個多小時折磨到崩潰之際,神木隆之介的白襯衫喚醒了我。堤幸彥我真不想跟你絕交第三次了,今後自重吧。
没有别的糟糕啊
莫名,朋友为什么自爆?有空看原著去。。。。
贤知明明说了不会再唱那首歌的弄个这结尾是要搞萝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