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对男主的“诡异”行为介绍太少了,比如男主与妈妈微妙的关系,只在第二次想莎轮椅女时,剪短提到。
还有男主第一次误杀网聊人,男主抑或很兴奋抑或焦虑是可以再扩展一点表现,剧集这部分有点简单,有点难以推动男主后续“连续”莎人“心理路程”。
男主莎人的心理铺垫单一了些。
女主阿斯伯格综合症,有小时候跟妈妈学习表达恐怖差点杀了妈妈,以及女主特定工作环境,走路🚶🏻路线,这些布置很好知道女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男主和女主对戏的几场真的很诱人,在危险的边缘人性。
我是认为女主是爱男主的😠
差點因為評分而錯過的一部好劇推薦指數⭐⭐⭐⭐還好沒有因為大眾評分而錯過,整個故事很簡單,但就是很好看,藝術成分很高,因為網飛出品,起初以為是一個很類型化的劇,但看下來才發現是妥妥的文藝劇,我很同意這部劇導演的功力>演員的功力>編劇功力這種說法,但是誰又都不能缺失誰,一定是相輔相成的,不然就不會看到今日的呈現效果,首先劇作上,故事設定很好,走向也很簡單,但就是有那抹勾著你味蕾的東西存在,看似節奏緩慢的內在是細緻入味的鋪陳,故事的發展、人物的動機完全讓你猜不透。
演員的表演好這種話在韓劇裡已經懶得誇了,但還是不得不說作為相對比較新的新人演員,演員把控角色的能力是真的強,我極度能在開篇就跟隨演員的帶動,相信他們就是個真實的又不普通的變態,形象氣質也是真的好,對於角色的刻畫和鑽研值得大大稱讚!
導演的功力也是真的強,小時候一度認為導演是個不太需要存在的職位,因為完全看不到他們在影視劇裡太大的作用,直到後來看了些海外劇裡大顯身手的導演,才發現他們非常有存在的必要,尤其那種按照劇本沒有自己想法然後命令攝影師像複製大頭貼畫面的導演,和太過有自己想法到完全不按照編劇創作的劇本胡亂發揮自己想法而本末倒置的導演都應該學習這種精神,那就是在編劇創作的劇本基礎上巧妙的融合且發揮自己的導演能力,讓1➕1>3才是一個有必要存在的好導演,韓劇裡這樣的導演還是蠻多的,而國劇裡照搬呈現畫面的流水線導演還是太多了,似乎意識不到這種行為,也蠻可怕的。
整部劇的鏡頭語言也值得細細品味,沒有那種大炫特炫的炫技張揚感,都是特別貼合角色的鏡頭呈現,一度上也沒角色豐富了他們的性格和內心表達,我甚至覺得整部劇沒有什麼廢鏡頭,每一幀都很舒服,都很美,從景色、人物、場景都非常獨特舒適,哪怕小到女主公司設計的棒棒糖墻,以及女主每次出家門再街上遇見的紅衣奶奶。
音樂也是非常為劇增色,顯得又高級又曼妙,甚至在音樂的烘托下,你才意識到,哇哦,原來這其實是一部極致Be美學的作品,他沒那麼類型化,商業化,市場化,他沒那麼迎合大眾審美,他沒那麼討巧受眾群體,他只是再用他想表達的方式去講一個故事僅此而已,我想說,你做到了,並且很酷!
他看似是一個社會問題,但他是一個犯罪故事,他看起來是一個變態的孤獨尋歡,實則是一個人面對情感所帶來的宿命。
她看似是一個天才發揮,但她是一個患有情感障礙的人,她起來很冷漠孤獨,實則是既享受這份障礙又想改變些什麼的變態。
故事也不是沒有bug,但在好多于壞的時候,他就沒那麼重要了,雖然有很多人罵他爛片,但不影響我認為他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就像很多人並不能理解變態的世界有多瘋狂,就有多正常,並非人人認同,但對我胃口。
近些年的韩剧,尺度都很大。
血腥暴力,满屏脏话,毫不掩饰。
即便已经见怪不怪,对19禁的标签有所准备。
但还是被最近一部新剧吓坏了。
邪魅的情欲、扭曲的人格、压迫的性张力。
都让人不寒而栗——
命定之人 (2022)7.12022 / 韩国 / 悬疑 惊悚 / 郑址宇 / 金英光 姜海琳
金屿,天才编程少女。
即便不情愿,她还是去给一场婚礼当了证婚人。
这对新人,是通过她开发的交友软件“someday”认识的。
婚礼上所有的笑容与幸福,对她来说,就像空气一样,无色无味,没有感觉。
她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感知不了外界的所有情绪。
小的时候,她的妈妈拿着表情卡片,试图教会她高兴和生气。
她却在从背后搂住妈妈的时候,掐紧了妈妈的脖子。
因为她想看看,妈妈愤怒的时候会不会像卡片上画的一样,脸会发紫。
高中的时候,她只身出入赌场,负责给赌场的机器做手脚。
在阴暗的赌场里,别人落荒而逃时,她却没有表情地问赌场老大:“做这件事需要杀人吗?
”
意识里的疯魔,早就从小的时候,种在了她的骨子里。
老师要金屿去参加编程大赛,她便拿了赌场的游戏机,做了一个聊天机器人。
由于她的游戏机太破旧,并没有人关心她的作品。
只有一个女人,停下了脚步。
女人问:“聊天和朋友聊就行了,为什么需要机器人呢?
”
除了聊天之外,机器人还会深度分析聊天内容,给出对应的建议。
特别是聊天室里话最少的人的意见。
不管你是否删除了对话框里的回答,或者是没能按出发送键,那些说不出的话,都会在机器人那里留下痕迹。
机器人会用另一种方式,帮他们把不敢说的都说出来。
金屿给机器人起名为“someone”,也是她人生里最渴望存在的那个“某人”。
后来,对金屿的机器人产生兴趣的女人,和她一起合伙开了公司。
做的便是开头提到的交友软件,someday。
someday会根据用户的喜好、位置等信息,推送可能感兴趣的人。
只要点下“喜欢”,便能配对成功,开启聊天模式。
但someday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搜索someday,会出现约炮、包养、犯罪的关键词,甚至还发生了连环杀人事件。
但由于用户隐私保护,除了CEO之外,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
后台数据显示,其中有一位用户,在同一个手机上注册了多达12个账号。
他的每一个聊天对象,都没有提前结束过对话,双方的距离在对话中不断拉近,显然最后都实际奔现了。
金屿便给这12个账号都点了喜欢,试图找出凶手的身份。
果不其然,金屿和其中一个账号配对成功了。
一开始,金屿不断地抛出问题,询问对方为什么要用someday,又都是怎么跟聊天对象奔现的。
很快地,对方化被动为主动:“比起 怎么做到 应该问 想和怎样的人的交往 吧。
”
此刻,金屿家门口传来了一阵猫叫,有一只小猫被撞得奄奄一息。
她拨打了救援中心的电话,不停地重复、转接、再重复、再转接……在无尽的等待中,对方回复道:“你怎么做,我大概也会那么做。
”“你现在的想法是对的。
”“就这么做吧。
”
金屿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却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她掏出了一块白布,盖着小猫,把它杀了。
“你会觉得我是怪物吗?
”“完全没有,我不是让你那么做了吗”“我知道你是想帮那只猫,帮它脱离痛苦”
和正常人该有的反应截然相反,这是金屿第一次遇到了除了someone之外,“能理解自己的人”。
带着好奇心,她和这个男人见面了。
他叫成闰伍,是一个建筑设计师。
高大威猛,太平洋宽肩,戴着眼镜,斯文的外表下却隐隐传来变态的气息。
他就是警察要找的杀人凶手,利用someday配对不同的女人,和她们上床,接着再把她们掐死。
杀了一个之后,便会重新开一个新的账号,狩猎下一个。
他的杀人动机,往往都来得很突然。
可能是对方一句无心的要求,“给我拿湿纸巾”;或者是醉酒后无意释出的嘲讽,“这不跟学生的作品差不多吗”。
只要他的意识不被他人所采纳,或者是尊严感到了践踏,成闰伍就会选择最残忍又直接的方式,置对方于死地。
原本金屿也跟其他人一样,不过是他众多猎物之一罢了。
但他没想到,上车之后的金屿直接把话摊开了说:“但我今天不想上床,如果你想强迫我,我毫无反手之力,所以我在全身发抖。
”
甚至当成闰伍提出送她回家后,她却说想去看看他的工作室。
金屿就像是知道了故事结局,却依旧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冷静地把恐惧摆在了成闰伍面前。
成闰伍掏出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枚刀片,让金屿选择一个当礼物。
金屿选了那枚锋利的刀片。
成闰伍知道,想要用相同的伎俩杀了金屿是不可能的,他换了个思路。
他利用了金屿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在someday上注册了一个叫做亚格佩的账号。
亚斯伯的出现,让金屿错以为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迫不及待地想和同类见上一面。
成闰伍召集了一批性虐爱好者,等待金屿前来自投罗网。
但他却没想到,金屿非但没有被杀,甚至用那枚刀片,杀了人。
原来,金屿并非他的猎物,是和他一样孤独的猎人。
因为相似,因为彼此理解,他们迅速地掉进了爱河里……但故事的结局,却足够令人大跌眼镜。
这里就不过多剧透了。
《命定之人》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一个有着情感缺陷的少女,试图找到情感认同,却一无所获的过程。
和我们所熟悉的韩剧不同,这个故事没有明确的开头与结尾,也没有循序渐进的节奏。
只有意识流的描述以及大量具有冲击性的镜头,更像是一部电影。
这跟导演郑址宇之前大部分作品的表达方式很是相似。
像是《恩娇》《快乐到死》,都是尺度和争议都极大的作品。
对于人物情感细节的捕捉与放大,是他独有的特点。
抛开主角走火入魔般的疯批行为,“孤独”才是核心。
金屿所患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的一种。
她从小便不被人所理解和接纳,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所以她才会创造机器人someone,来填补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当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那个命定的someone时,却也是机器人的对话告诉她,那个人所渴望的,说到底还是生理需求罢了。
就像交友软件简单的“配对成功”,实际上不过是欲望的互相选择。
一开始的成闰伍,也只是普通的被人约炮而已。
却在对方的要求下,失手杀了人,也被点燃了欲望的快感。
他们都以为终于找到了孤独的解药,实际上都掉进了欲望的掌控里。
善与恶,往往就在这一念之差。
*本文作者:D
(严重剧透警告)最终男主被女主的科技狠活反杀了,这个结局是有猜到的。
但这部剧的可贵之处是,它没有简单的做成女性反杀变态渣男的复仇爽剧(当然这个路子也可以很好看),而是做成了变态情感关系中的一种相爱相杀。
是的,女主她,本质上也是一个变态,一个阿斯伯格症的计算机天才,一个不能识别恐惧的人,一个会对杀戮喜悦的人,一个会对亲近之人产生伤害欲望的,变态女。
男主这样的变态渣男,我们都已在各种剧里看过太多,为了占有心爱之人所以杀死对方,可以说并不新鲜了。
但是,这部剧里,这个心态也同样被用在了女性角色身上。
包括计算机天才这样的标签,用在女主身上也是极少见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变态天才。
在变态与变态的相爱中,男主输了,输的彻底。
在男主最后一次去女主家里,却没有与她做爱,而是站在女主的办公桌前,给她递上一杯水。
真是相当细腻额的刻画啊。
男主第一次来女主家,不仅夸张的、压倒式的做爱,还暴力地摧毁了女主的聊天机器。
因为爱的占有欲,所以要摧毁她的朋友,这种心态在男主这边十分明显。
尽管女主一直挂着一张五官温婉的高冷脸,还有体面的工作,但是当男主在她的窗前留着眼泪告白“如果早点遇到你就好了”,女主却表现出一种比男主还要变态的特质,她想杀了心爱之人。
所以男主最终被女主反杀,除了智商和科技劣势,最重要的是,在变态程度上不及女主。
或者是因为,他竟然先于女主,想要做一个正常人了。
除了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线,警察闺蜜对男主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再解释一下,这部剧和普通的反杀复仇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女性复仇剧中,女主总是在经过痛苦折磨、认清了男主渣男的真面目后,不再对男主抱有一丝感情,转为完全的仇恨和复仇心切。
但在《命定之人》中,即使是作为正常人(相对于心理变态的女主)的警察闺蜜,也没有使用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
当警察闺蜜通过黑客重新联系上男主,并向男主放出狠话,她的脸上是多么的喜悦。
她虽然一门心思想要抓捕男主,除了被戏耍的仇恨,至少有一半也是出于占有欲,类似于“你一定得死在我手上”。
而女主后来欺瞒闺蜜,并与闺蜜展开了一场谁先抓到/杀死渣男的竞赛,其实还是一种爱的竞赛呢。
这种爱恨掺合的处理,非常精妙,而且更加符合现实。
我所知道的,现实中遭遇渣男的女生,其实都很难一下子对渣男的感情全部转为仇恨和背离,而是常常放不下曾经有过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痛苦之处,这也才是人的情感的正常普遍状态。
要承认爱的部分,才能更好的去恨,然后在之后更好的去爱。
相比于满足复仇幻想,这部剧满足的其实是一种,“渣男爱上我”“吃定/死渣男”的爱情幻想。
放在今天的语境,这种幻想会被姐妹们大骂恋爱脑。
不过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假装这种幻想不存在,就像不必去否认女性身上也可以有变态的占有欲。
这部剧的三个女性角色,都可圈可点,不落俗套。
女主自不必说,爱斯伯格症的变态天才,ceo姐姐最珍贵的公司财产。
警察闺蜜,一个车祸坐了轮椅,依然渴望美好爱情,面对危险还坐轮椅只身前往,打不过就爬,能挂着自嘲的笑一路用双手从郊区爬回家里。
又刚强又莽撞,又恋爱脑又肌肉发达。
神婆t也十分出彩,长得还好欲,酒吧被搭讪的那段十分撩人。
大部分剧情细节,都没有落俗套的。
光是看渣男男主几次约会地点选的,超大的废弃游泳池,无人的高塔,布满铁锈和回声的谷仓(也是杀人地点)。
我要是在社交网络上遇到这么不俗的约会,估计也会忍不住想去叭。
剧中人工智能聊天机器的存在,即有点科幻色彩,又十分文艺浪漫。
其实这部剧还是蛮多科幻元素的,计算机天才,暗网极客,智能聊天ai,对抗警察的科技公司寡头,合成模拟的真人视频。
但是这些科幻底层元素,都被贯穿全剧的文艺基调盖过了。
这使得科幻元素成为了一种边角料,作为一种配菜融入了更大的类型故事。
这或许也是科幻元素一个使用范围广泛的发展方向吧。
看过最怪异的剧,一个个疯的都奇奇怪怪,一度让我怀疑编剧是不是也有点什么病,题材真的很特别,很多人说这部剧逻辑不通,其实根源就是编剧他就不正常,所以整部剧是他自己的逻辑点,不是没想到而是他就那么编,编剧的逻辑点就是那样的,就像说女二傻x,她确实傻x,但如果她一次次孤身一人去找男主是因为爱呢?
那就不是逻辑不通,而是这个人设就是个该死的恋爱脑,男主确实是该死,但不得不说最后一集他确实是感动我了,变态的爱也是爱啊,如果一个人真心对另一个好,那么哪怕他再坏,在他爱的人的世界里他也是好人,当然其他人可以一人一刀刮了他,他是变态有病,但他对屿的爱是真的,他死应该,我也能接受女主杀了他,但我真的理解不了女主杀他的方式,真的是让他死不瞑目,只能说女主比他还疯p吧
男主更像后天被过度压迫形成的后天性格缺陷,在尝到杀戮和性之后,彻底沉迷肆无忌惮释放个人欲望的滋味。
女主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特例”,引导和赞同杀猫的举动是第一次试探,谋划猫捉老鼠的强奸游戏是第二次考验,女主走进大楼前已经预感到不对,但还是进去了,与其说她感受到了害怕、恐惧、背叛等情绪,不如说她是放任自己全身心投入这场游戏,第一刀是自保,第二刀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结果。
杀人是真的令她感到兴奋?
还是只是理性获得男主和信任的手段?
看女主对人工智能someone的态度,她从始至终只把AI当成同类,男主更像人形按摩棒。
男主毁掉someone的时候,女主开始有了摔碎这个人类玩具的想法。
男主单方面认为彼此是最能理解彼此的人,在表白之后拒绝了女主的sex邀请,因为他认为性爱是下等的欲望结合,杀戮前烘托氛围的奏乐,而他们已经相爱,会在灵魂上达到另一个层级的融合。
女主赴约前贴在窗户上的代码梳理图,完全证明了她一直把这场恋爱看作有严格逻辑的数据和指令。
死亡是她设定给男主的结局。
故事结尾给了女主两分多钟的表情特写,我觉得并不是表示她通过这场爱情学会了融入人群,更没有明白什么是恐惧,什么是人类情绪,一切对她来说是一场可以通关的游戏,男主是游戏的最终boss,她打通了而已。
总的来说,是一个童年不幸心理扭曲的变态杀人犯,单恋一个高智商缺乏情感想要尝试爱情的天才,被无情薄纱的故事。
当然,这是我主观性的理解,女主在恋爱过程中到底有没有产生爱情还是很值得探讨的,我更偏向于她把男主当成合心意达的玩具。
【一些碎碎念】很多人说女警察是一个很失败的角色,我倒是认为这个角色也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表现在极度缺爱,即使被多次伤害,也因为男主是唯一不看轻她残疾的人,而始终残存感情,并且保存着男主给她的糖。
导演的叙事角度很有想法,很大程度体现了”留白的美”,用情绪的延展来补全故事的不完整,比如男主的童年到底遭遇了什么,他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观众可以依靠想象,自由合理地解读。
这是很高明的方式,多走一步俗套,少走一步前后因果不通。
全剧多用人物表情特写来展现情感,推动情节,在演员细腻强大的演技里得到了几乎完美的诠释。
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淋漓展现了导演的优秀审美,也令我感叹韩国的文化创作限制如此之宽松自由,实在令人羡慕。
一口气把后面四集看完,像胸口被人打了一拳,那些我以为磨掉的记忆又涌上来。
冲着大尺度的剧照进来,看完全剧才发现最后一集这个剧照的前后感情之理性和深厚让我感觉如此共情。
屿看着男主身体,男主哭的很无奈,两人心里都已经心知肚明,只是有的人还放不下。
他们是爱彼此的,太爱了,但是做错事的人一定会迎接该有的惩罚。
屿因为男主懂得了爱,这些在若干年后还是会翻涌出来的回忆,的确是在也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了大概。
他们认识彼此太晚了,已经做过的错事没办法一笔销过。
心知肚明结局已定 可不可以不失去 哪怕逃避一秒都可以两个相似的人,懂得彼此的人很难遇到。
但当你遇到了,而被一些过往的经历或是外在所阻隔的时候,真的很生气,很无奈。
生在这世界的道德和价值体系里,只有感情是不足够做彼此的支撑的。
是需要自己和同频的那个人都能一直理性的生活,到未来,才可以啊。
希望我们都能遇到下一个同频的人,哪怕没有90%,80%也可以的。
两位演员实在是太棒了,没有一丝丝出戏过。
几分钟不说话的镜头也能直接内心,最后一集房间内离别的剧情和演绎单方面宣布是2022最佳。
是这个寒冷肮脏的冬天,敲在心上的一记重拳。
神婆问闰伍和屿、琪恩是在三角恋吗,他不屑地回答我怎么可能爱上一个破碎之人。
但是,真正的破碎之人,生活压抑到需要去杀人的人是谁呢?
琪恩身体残疾,但精神上是完满的,她是一个鲜活有生命力的人。
是车祸让她变孤独,但她存活下来了,所以她的乐天并不纯属好运,而是一种能力。
琪恩和屿是双生子:两个人和妈妈,和警察局前辈/萨曼莎郑,和木杬将军,和闰伍都有联系。
闰伍和琪恩第一次见面就做了,因为他们太不同,像拼图的两块,天然地有靠近的需求。
琪恩对于欲望和生命的态度很澄澈。
闰伍其实喜欢琪恩,他和琪恩做完后,是有温存时刻的(琪恩是他唯一留下一线生机的人)。
但,琪恩对他的吸引力,琪恩对他的亲昵的要求,是“正常的爱”,会否定掉他之前所受的一切苦,他如果真的和琪恩在一起,会显现出他才是那个破碎之人。
而且,凭什么,这个女人已经残疾了,生命态度还是那么健康、茁壮?
琪恩问他为什么抛下他,他回答:“你他妈的命令我帮你拿湿巾,你应该拜托我,请我帮忙。
”这是一个微小的契约开头,他意识到了自己有处于权力下风的可能,立马逃跑了。
且,他为了否定自己亲近琪恩的需要,扔掉了琪恩的轮椅、抛下琪恩,来拒斥内心的渴望。
他是肢体健全的人,琪恩因为残疾,是需要照顾的人,“需要他人”是他内心所排斥的,所以他忍不住推开这个充满“需要”的琪恩。
“需要”就意味着软弱,意味着可能被伤害,被抛弃。
他两次抛下琪恩,但又不杀死琪恩,是想教会她:你只能依靠自己。
这是他妈妈当初抛下他,他学到的道理。
他两次扔给琪恩棒棒糖,第一次意为:我只能给你这个,你自己求生吧。
第二次意为:我不杀你,给你的只能是这个,不要继续追踪我,不要祈求更多。
他给琪恩的是阳面的自己,但他这个人阴面多过阳面。
闰伍和屿第一次见面没有做,两个人太相似了,以至于他对屿没有感觉。
所以他很久后才回屿消息,而且设局让四个男人轮奸屿。
后面他得知屿杀了他找的人(这说明屿很强,明明是很纤细的身材,居然可以杀死性欲上头的更高大的男人),甚至屿冷静到最好的朋友someone被他毁了、知道他找人来轮奸她,仍然坚定地选择他,他才和屿亲近起来。
他这样做都没有被抛弃,屿给了他很强的安全感。
屿这种冰冷,只看目的和结果的个性是他一直追求的。
他最终选择屿,而不是琪恩,因为他不可以做正常人的狗,但可以做一个加强版的冰冷之人的狗,这是他的信仰。
他给屿打视频时看藏身之所时,屿假装正常人的反应,和他笑着说好期待啊。
他喃喃:“不是这样的。
”他此时已经感觉到蹊跷,屿和他客套,说明和他的心理距离已经拉开了。
他约屿见面,想当面看看屿是怎样的态度。
屿邀请他做爱时和往常不一样,屿非常被动,所以他察觉到了这一点,不想做了。
屿故意看着他自慰,用琪恩教的招数演出很享受的样子,他一下就感觉到了屿面对他已经不再真实(他该不会看出来,那是琪恩的表情吧?
)他有被抛弃的预感,所以最后告别时他几乎要哭了。
能接受他阴面的人都要抛弃他了,他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这部电视剧是一个爱情寓言故事,琪恩、屿和神婆是一个人――女人。
这三个人分喻情感,执行力,女性友谊;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正义。
赌场老板说忘了不了自己杀掉的人,女人,也忘不了自己狠下心来抛弃的男人。
somebody里面饥渴孤独的人泛滥,男主利用那些女孩的孤独,提供情绪价值哄骗她们,满足自己的杀人快感,但是自己的内里却愈发千疮百孔,他恨这个抛弃他的世界,也恨那个迎合却被抛弃的自己,他一次次杀人,就像在杀过去的自己。
女主像是个没有情绪的ai,习惯了单调孤独的生活,男主的出现让她发现自己的杀人快感,也体会到了“爱”和“珍视”,但是他们是没有未来的,这个启蒙者爱人罪该万死,男主想要结束孤独疯批的生活,但根本没有回头路可走,女主选择让他死在自己手里,以这样的方式永远把他记在心里。
在somebody宇宙里,孤独就像是沼泽,安然适应孤独的人在里面缓慢滑入死亡,而想要摆脱孤独的人只能在挣扎中快速堕入地狱,孤独的反面是死亡。
不懂为什么评分这么低,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剧。
开头屿在路边遇到奄奄一息的小猫,她尝试过用正常人类的方式(拨打报警电话)去帮助它却遭到无视,因为在人类世界里动物的生命并不值得一提。
于是她选择使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小猫结束痛苦挣扎,拿刀杀了小猫。
而一开始,在聊天软件里男主就支持她的想法,也首尾呼应了末尾他知道屿会杀死自己。
结尾时男主知道自己的罪行已经无路可逃,他们心照不宣地默认着。
他亲手设计了屿之家,他变成了那只在街上垂死挣扎的小猫。
屿当然是爱他的,不然怎么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帮他结束了痛苦的一生,用他送的刀片划伤他的眼球,割开他的喉咙。
她不舍得让他看见残忍的画面,并在最后一刻都用AI视频陪在他的身边。
杀人,是一种收藏方式。
他收藏了17个人在了他的世界里。
也同样的,他想把自己永远留在屿的心里。
他自己造了这个可以完美犯罪的场所:了无人烟的地理位置,屿喜欢的设计风格。
他等待屿的到来。
他威胁神婆不要踏进彼此的世界,不要干涉他们的感情,所以符咒无法包裹着那一纸刀片。
屿阿,把他收藏进了自己的世界。
还有,这部剧的角色设定也很带感 女主(天才IT孤独症谱系障碍少女,软件公司CTO)女二(身体残疾坐轮椅,但是阳光积极并身体素质优秀的女警察)女三(一个会去酒吧的神婆LGBTQ拉拉)每一个人设都带着强烈的宿命和性格反差感。
是一部女性群像凝视的作品。
导演的画面塑造很美,拍摄手法很细腻也很感性。
没查crew之前本来以为是女导演的作品,因为丝毫没有感受到那种男性凝视,把女性角色变成客体的恶臭气息。
还有音效设计老师也真的很牛,剧里一些男性呼吸声把控、细节的录制给整部作品加分不少。
男女主都是疯批!双倍的带感谁懂!?金英光不演暖男演变态有魅力多了!!女主像极了金高银,灵气十足啊!!
现在这种有形式无内容演员美丽结局故事稀巴烂的统一叫网飞风格剧好了
全片乌漆麻黑,好像光线亮一点,打开电源开关就会犯罪😒交友软件成了YP工具,也成了犯罪分子选择受害人的最佳APP。剧情不怎么样,女警蠢的要死,非要上赶着送人头。女主作为新人演员,表现可圈可点。开篇天才编程高手的设定就吸引我了。
起初对这部戏有所期待是这种反社会的剧情太喜欢,加之有某部分男主的侧脸跟我刘亚仁很像,现在已经没有剧认真拍接吻做爱了,这点倒是蛮惊喜的,女主是我喜欢的,看完后发现此剧既慕强又厌女……Emm…扣一星。逻辑到后面支撑不了。2023.3.26
「生之奔流和死之压倒是如此一贯和通融,需要我们就在体内选好一条终焉的方式。」
这也算尺度大吗?甚至都没觉得男女主疯。(两星都给金屿,啊我真的太喜欢她这褂长相了我能看几集都是为了看她。)
只想说很久没有可以追完的剧了 导演很会拍 画面配乐都很喜欢
拍得很美 两个演员的性张力都十足 为了这个App我去下载了Soul和tantan 算调研哈哈哈- 54
色情噱头。没有破案过程,浪费了连环杀手题材,心理变态的杀人模式竟然不是一样的这有点接受无能。没有人物个体深度,男主女主都不同常人,编剧也没有主观或者客观的传达角色的自我矛盾和挣扎,刻画的非常不饱满。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很牵强,仿佛世界上就这三个人,且轮椅女两次活下来,性欲倒错的连环杀手能忍住杀人的快感诱惑?放弃杀戮一个无价值自己认为是垃圾的人?我是不信的。编剧不懂心理变态导致的连环杀手,或者他懂但是没有刻画出来说服观众为什么有这些不同,都是能讲出好故事的人物空间…题材很好,但编剧就这么让人食之无味。以及角色关系的故事处理实在是很牵强,让人感觉仿佛世界上就这么几个人…两颗星给男女主美好的肉体
除了空洞还剩下什么?
女主身材好好,男主虽然是个变态但是他俩在一起的身材好有性张力
节奏太慢了,这个聊天机器人的设定还挺有意思。
8/10.患有阿斯伯格症擅长编程的天才女主开发了名叫Somebody的交友软件,她在上面结识了自己的命定男人,但没想到他却是个心理变态的连环杀手。阿斯伯格症的患者就是有感情缺陷,不会共情的人,本剧就是围绕着这个设定来推进剧情的,女主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变化也是依据这个性格特点来表现的。本剧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紧张惊悚的节奏,主线情节都是比较符合逻辑的,缺点就是支线情节有点拖沓,角色有点作。有两处比较震撼,一个是跳大神那段,看得我心惊肉跳。一个是结尾,女主的刀片用得很意外很熟练很果决。三个女演员演得都很好,男主金英光一反《可能的任务》里的喜剧动作范,在本剧中他把反派演得很复杂。本剧由网飞出品,有一定的尺度。
离谱 完全没逻辑
7.5分,不俗的视听与故事架构,本质上每一位角色都是孤独的,他们也都是可怜的,1-5集很惊艳,音乐尤为突出,导演的审美很好。
尺度真的开,女主比男主更变态,女主是变态不自知
值得反复回味的一部电视剧吧,设定就是很现实的有无数matching软件的当今社会,人们似乎弄不明白自己,也分不清楚是冲动还是决定,是欲望还是爱,是生还是死,是成全自己还是造福他人,徘徊无解,但幸运的话即便没有结果我们会和“命定之人”相遇。
恶人自有恶人磨。踩到了太多热词,拉拉不必要,神婆也是故弄玄虚(演员太美也很有架势)。一般女生友情要有三人来体现… 最令人喜欢的是女警这个角色,演的真好。约(yue)会(pao)app+暴力,选对演员,剧本不要太烂的话,收视率应该不会难看吧。古典乐和谋杀真配,后半部转通俗配乐了
当一个疯子遇到了另一个疯子,那就是一个属于他们的,无人能理解和踏入的世界。
多多少少是有点玄学的成分在,一般吧,不值得我熬夜一口气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