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当的苹果》里,有两个理智人。
一个是亚当。
亚当说自己是邪恶的。
他很清醒,思路清楚。
常常乱入的党派小弟对他的肯定,说明着他邪恶地很有智慧,很受他那一群人的佩服。
他说他就是邪恶的,是那个神父傻。
当他一遍又一遍地试验掉下去的圣经怎么会都摊在约伯记的时候,他是有些困惑的。
但仍然可以解释,这一页也许是神父自己一直在翻读的。
他抽了几包烟终于把约伯记读完。
这位聪明地邪恶,领悟了约伯记,去找神父,告诉他:圣经约伯记说的,是上帝恨你,所以拿走你的一切。
邪恶者只能在圣经里读出邪恶,这是不是编写圣经者——神本身的智慧呢?
“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白,免得你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你。
”这一句先知以赛亚的经文,耶稣引用过,保罗也引用过。
邪恶成为邪恶者自己的路障。
正如自私成为自私者的路障。
没有人能见圣洁的主神。
不是因为神不可见,而是因为自己所选择的蒙蔽着自己的眼。
当世人一路叫嚣着:上帝在哪啊,显给我看啊。
没有人会觉得是自己看不见,而不是神不在这里。
因为这个世界仍然是在神的管理中,耶稣在新约里启示了神管理的黄金法则: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要如何对待别人。
路6:31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你喜欢邪恶,看到的就是邪恶,也被邪恶所对待。
你喜欢自我为中心,会发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自我为中心。
你喜欢诡诈,周围也似乎集结着诡诈的人,即使看到不诡诈的人,也会认为对方愚蠢而不与交往,久而久之,最终周围的诡诈也会作用在自己的身上。
这种现象也俗称:你的外面没有别人,你的外面只有自己。
这样,当然看不见上帝,因为上帝不在邪恶中,也不在诡诈中。
亚当对神父的前几次真相揭露都是正确的。
这就像一个怀疑自己的种子被种下了。
最后当亚当自以为看清楚神父信仰的真相,揭露给神父时,神父的自我怀疑使存在脑子里多年的脑瘤发作,他仰面倒地,七孔流血。
为什么有苦难?
这一史诗般的问题,神父多年的抵抗,在一次次的揭露其他真相后,怀疑击倒了他。
亚当从他身上跨过去,像跨过一个被自己踩死的小强。
正如亚当给神父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一样,与此同时,神父也给亚当种下了怀疑自己的种子:炉子烫到了手,那是魔鬼的阻挠。
旧炉子坏了也是。
神父搬来一个新炉子,在那一天被闪电击中也坏了。
亚当也开始怀疑,如果这一切真是被某一力量安排的呢?
他又走回到躺在地上流着血的神父旁边。
外面是电闪雷鸣的暴雨,掉在地上的圣经激烈地翻动好像在为神父悲鸣。
亚当走进暴风雨中:天空的闪电打在地上满地火花,闪电击中那棵苹果树,原本爬着梯子才能上去的苹果树像根小木棍一样折成两段,倒在地上的那段竟然在暴风雨中燃烧起来,烧成枯枝。
自然界的愤怒常常让人类终于感觉到:这个世界不是我的。
亚当一直说自己是邪恶的。
的确,邪恶能保护他不受人欺负,邪恶也能保护他想怎么做坏事就做吧,邪恶甚至能保护他这一强者的良好感觉。
可是邪恶不能保护他免受大自然的愤怒。
那击倒树的闪电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一样击倒他,一样把他烧成枯干。
以后亚当在看圣经时一定会看到传道书里写着: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
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他跑回去把神父带去医院。
医生说他只有几周的生命就赶他出院。
回去的车上,神父不说话。
亚当开始感觉到一点不自然。
虽然神父没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
也许这只是亚当心中一点点小小的愧疚。
可是一开始他可没有的,在狠揍神父甚至把他的鼻子打得失去嗅觉功能时,亚当都只是嘲讽神父: 别跟爷玩打左脸给右脸那套,我可是邪恶者才不是小奶油一感动就上当。
神父神情呆滞地宣布不再管其他人了,爱干嘛干嘛。
一下子,那个恐怖分子开始一不高兴就乱枪打人,又去专抢加油站。
酒鬼小偷更加疯狂地喝酒,参加了抢加油站专门只抢酒。
怀疑自己所怀孩子不正常的社会工作者,她也开始没头没脑地喝酒。
这位关心印度的老虎每天死几只的激进环保人,却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被她自己杀死吗?
原本一起坐在教堂里这些被自己看不上眼的人,突然疯狂起来,像亚当这样有理智的人完全对他们无能为力。
一切发生得太快太乱。
怎么回事?
那个自己认为只不过是个疯神父,到底在过去那么长时间,用什么来引导这些人安静着生活的?
是用那个叫做上帝的信仰?
那个自己看来没啥理智的信仰?
这就是信仰?
或者,这 就 是 信 仰。
到教会一看,满眼失望;离开上帝再看,恐怖绝望。
问题是我们在用什么标准接受这个眼前? 我的标准?
圣城的标准?
参照物是什么?
跟恐怖绝望相比,只是失望有什么关系,蓝天下人们都活着。
离开上帝,人们为一点小情绪彼此相杀,站在苹果树前,无法知道下一小时自己是否还活着。
事情变得更糟。
亚当以前在的纳粹光头党们回来寻仇。
点名只要那个巴基斯坦人,那个恐怖分子。
眼看一场血拼一点就着。
亚当只能叫巴基斯坦人先躲进教堂,自己跟那些同伙谈谈。
可是那些昔日同伙不拿他当回事。
神父突然跑出来,吆喝几句就去收那些光头党的武器。
亚当被他的天真惊呆了。
神父被一枪打中脑袋。
光头党们看着躺在地上的神父,蔫蔫地回去了。
一场血斗被一条命阻止了,巴基斯坦人带着他的武器也离开了。
神父被送进医院,医生说当晚必定死。
小偷把偷的一个苹果还给了亚当。
偷是他的习惯,那些被不允许他拥有的东西他都会偷一下,即使偷来什么都不做。
亚当也不知道做什么,现在似乎只剩下当初被神父逼出来的一个目标还没完成——做个苹果蛋糕。
他做出来了。
一个彪形大汉手上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迷你蛋糕在医院里认真地找神父,场面的确凌乱搞笑。
神父没死,那一枪把他的瘤打出去了。
亚当听到这消息一点也不奇怪,甚至都没有像他看到竟然还有一个苹果留下那样奇怪。
也许在短短几周,经历了苹果被乌鸦吃、被虫吃、被闪电击打、被火烧、被人拿去填肚子后竟然他还能有一个苹果做蛋糕一样。
神父还活着。
约伯也活过来。
上帝依然在所有的苦难后保守子民。
亚当留下了。
留在信仰里。
神父的车载音乐放着:祂是何等深深地爱。
在《亚当的苹果》里,另一个理智人是医生。
医生说自己是科学的,认为真相必须揭露出来。
医生只为自己的原则活着。
真相是揭露出来,有什么益处呢?
被亚当用来踩着神父,像是故意踩着别人的伤口一样。
医生才不管这些,好像是关心人的,却是更关心他的冷眼旁观是否如他理智预测般的准确。
看到神父没死,他竟然气得离开了这家医院。
怎么能这样,竟然让我颜面大失,竟然让我的医学估计失效。
类似的这一幕上演过很多次。
耶稣曾经指责法利赛人,只关心自己的理念对错,却不关心真实地活生生在自己眼前的那些被疾病压伤的人。
耶稣复活,他们也不高兴。
诺大的教堂,一排排椅子。
当初是坐满了人吗?
现在只剩下5个听众。
一个前集中营纳粹老头。
一个现纳粹光头党份子,一个巴基斯坦恐怖份子,一个酒鬼小偷,一个轻易跟人上床怀上孩子的环保工作者。
人都去哪里了呢?
或者这才真的是教堂,那些失丧的人能够呆着的地方。
看这部电影的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是因为里面的一个演员——Mads Mikkelsen,最早知道这个演员是在数年前看《皇家赌场》,我觉得他在里面饰演的大反派比Daniel Craige的新版007更加的出彩。
然后就记住了这个来自丹麦的演员。
今年他凭借《狩猎》拿了嘎纳的影帝,这已经能够充满证明了他的演技。
但今天要说的不是Mads Mikkelsen,而是这部电影。
电影海报上面说这是一部Comedy,或许这电影在开始的部分确实让人会心一笑,比如老纳粹保罗在做礼拜期间去厕所,然后神父伊万为难老头的那段;还有一敲钟亚当的希特勒画像就掉落那段;巴基斯坦人掏枪射乌鸦那段等等,但是这些桥段在电影里都是有寓意的“保罗之所以在礼拜期间去厕所,是他无法原谅自己过去的罪行;希特勒画像一再掉落是象征着亚当的”新纳粹“思想正在土崩瓦解;而”射乌鸦“那段则是说在教堂里剥夺生命也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而已。
还有片子里面各种纠结悲惨的角色设定(五个主人公没有一个是幸福的人,他们都是生活里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故事又是如此的虐心讲述,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喜剧。
再就是之所以说这不是一部颂扬上帝的电影是因为隐喻Anti-Christ的镜头在电影里比比皆是:一而再再而三掉落在地上的圣经,被天火烧掉的稻草人后的十字架等。
再就是从故事本身来看,圣人一样的神父一直骄傲的以为上帝是站在他这边的,他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母亲早逝,父亲强暴自己和妹妹,妻子因为生了残疾的孩子而自杀,儿子生来就脑瘫不能活动,而自己脑袋里也长了一个大瘤子)只是上帝在对自己进行考验,而这种种都是上帝爱自己的表现,他一直是在自欺欺人(甚至欺骗他人),直到亚当的出现并且用粗暴近乎羞辱的方式击醒了他——上帝不爱你,上帝只是在折磨你,他才获得了新生(包括他挨揍,枪击,这些都可以看作他是在浴火重生)。
再就是联想一下,北欧各国一向是不待见基督教的(看看维京的后裔们玩的各种金属吧),所以说这部电影是献给上帝颂歌的人,真的该好好再看一遍了。
电影确实是部好电影,无论是故事,画面,还是演员。
总之这部电影绝对不会让观众失望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里的一首歌,神父在车里一直在听的那首歌——Bee Gees的《How Deep Is Your Love》,跟这部电影真是相得益彰啊。
我是个胆小的人,电影里的暴力镜头我都不喜欢,奇怪的是,当我看到牧师挨揍,我笑的像个疯子,太过瘾,太痛快,恨不得自己上去补两脚。
生活里有太多这样的人,历经苦难,却有本事把日子过得像北朝鲜新闻一样,亢奋又快乐,喝不完的鸡血和鸡汤,就是看不到真实的生活。
这就是逃避的最高境界吧。
所以牧师的妻子才会自杀,丈夫对苦难的反应,是个正常人都受不了。
救赎从那一句开始:儿子,上帝不爱我们。
”他终于看到儿子的苦难,在此之前,他的儿子多么孤单!
大爱法西斯帅哥第一个造型,很帅很有型。
回味良久的好片!
从头笑到尾!
那个saudi arabia 人只是一个全球化的受害者而已,一个僵死的灵魂,当伊万也对上帝感到迷惑时,他的精神寄托彻底消失了,这个电影还是存在一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为什么那些丹麦人最后都听到了上帝的福音,而Khalid只能继续在黑暗中挣扎!
真实往往是那么的刺痛,甚至无法承受,用谎言和幻觉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维持所谓体面的生存,却也是大多数人生活和思维的常态。
在伊万神父身上,过去的一切集中了人世间种种无法自拔的痛苦,非自发的生命力量所能克服,真实的可怕逼迫他只能用虚伪和歪曲塑造一个虚幻的自我。
可以说是病,却也是一种有魔力的美。
不同的是他却已神父的身份以帮助他人救赎为己任,在他人的解脱身上看投射自己的影子,却并不介意这种解脱是否还是一种虚幻的想象。
亚当,一个粗暴的黑社会小头目,却对真实有着冷酷和毫不妥协的追求,在成为他的救赎对象时也成为了他幻想的终点。
生命的能量是从何而来,这也是我追问自己的一个话题。
真实或虚幻都似乎有着他们自己的力量,游走在两者之间,往往自以为能掌控自己,事实是被两者掌控。
情节虽有些理想化的美好寄托,但也不妨是一种指引,真实往往在某些重大事件或生与死的考验后,展现出它强大的力量。
在那一刻,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或躲避的,真实的过去没有美丑,痛苦的经历可以是一笔财富。
虚伪和逃避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怎么面对自己过去看起来光鲜其实隐含着种种无法言表的人生,如何获得真实的力量,靠自己的挣脱靠书本靠上帝多半难以奏效。
正如最后伊万和亚当成为了灵魂的伴侣那样,在两个人的较量中,一个最终坦然直面了真实的自我,一个找回了内心深处美好的善意。
剧情概要- -前40分钟亚:我讨厌你。
伊:要不要吃饼干。
亚:我讨厌你。
伊:要不要吃饼干。
亚:我讨厌你。
伊:要不要吃饼干。
亚:。。。。。。
中间20分钟亚:上帝讨厌你。
伊:。。。
亚:上帝讨厌你。
伊:。。。。。。
亚:上帝讨厌你。
伊:。。。。。。
%>_<%哇(哭着跑开- -)亚:YES.最后30分钟亚:要不要吃饼干。
伊:我要死了。
亚:要不要吃饼干。
伊:我要死了。
亚:要不要吃饼干。
伊:我要死了。
亚:诶,我给你烤个苹果蛋糕吧- -
做个苹果蛋糕真的有这么难吗。
??很难,当上帝讨厌你的时候。
没有几个正常人的电影...。。。
一个新纳粹份子,一个神经病牧师,一个酗酒强奸犯(没记错的话),一个抢劫犯(或许还有点偏执狂)。
这几个人在一起看护一颗苹果树好等到成熟的季节就可以做出苹果蛋糕。
亚当一来这里神父就问他 想做什么。
他漫不经心说 做个苹果蛋糕吧!
(天晓得他是不是来监外执行的)如果认真总结也不见得能说出片子味道,有可能是没有看懂,有可能是太隐晦,有可能是导演抓不住,也可能是平淡而饱满,渺小而深沉。
一个带有强烈信仰(非主流)的人来到了各怀信仰的杂碎中间。
然后杂碎们都有那么点故事。
杂碎都生活着自己的生活。
很多影评都说到了片子的重点,就不用再说了。
关键的一点是 一部好玩的电影 纯正的黑色幽默 生命的辛酸及其背后。
看完后不得不说走在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他们的生活安乐还是痛苦都让人敬畏。
信仰不分大小善恶而在乎面对足以崩毁你的信仰的残酷现实的时候,你是站着还是躺下,是微笑还是痛哭,是否就算是倒地不起依然微笑,是否倔强的站着依然毫不掩饰的潸然泪下。
不管怎样依然活着。
作为一个信仰单薄的非基督教地区观众来看一部带有宗教色彩的电影所感受到的自然不同于其本地人。
可是做出了苹果蛋糕还是足以感动的。
很多东西还没能力归纳,这种电影才是怪物可以激励人,又让人知道自己无能。
(乱七八糟,语无伦次)都可以猜得到的剧情走向,导演在讲一些道理的时候也不禁让人想要吐槽几句狗血。
但谁说一帆风顺或者死几个人的结局就都是狗血?
我只想说:感谢这是上帝给的最好的安排。
伊万就是一个接待魔鬼的天使吧。
Adam第一次到小教堂的时候,教堂里的苹果树上面就飞来了好多的乌鸦,就像意味着Adam的到来,是飞向伊万的乌鸦。
乌鸦让Adam的苹果受到了威胁,他可能最后会没办法给伊万做一个苹果蛋糕,虽然他本来也没真想做。
但还好,在Adam带来一支枪想要杀了伊万的时候,那个敲钟的人受到启示,用自己的枪杀死了那些乌鸦,保住了那些苹果,也保住了伊万的苹果蛋糕。
之后Adam第一次向伊万揭穿伊万生活的真相毁掉伊万的信仰的时候,伊万的耳朵开始流血,之后Adam又给了一拳把伊万打趴下了。
Adam拖着伊万去医院的时候,苹果树上的苹果里长出了好多软塌塌的虫子,从苹果心里面长出来。
这些虫子也好像是从伊万的心里长出来的。
从医院回来后的伊万对巴基斯坦人说,把那些坏的苹果摘掉,再撒点农药试试。
幸好,这些苹果还没有完全被侵蚀掉,就像伊万一样还活着。
之后Adam不死心,又去拆穿伊万,他告诉伊万:根本没有上帝站在他的身边,魔鬼也没有在他身上给他设置考验,伊万没能抵抗住,耳朵里留了好多血然后直接就倒下了。
伊万倒下后,小教堂的苹果树被暴雨里的闪电击中,直接就烧了起来。
这之后,整个小教堂开始乱套,巴基斯坦人又开始抢石油公司的加油站点,胖子整天喝酒,行为怪异,伊万从医院回到小教堂的时候,站在苹果树旁边,一句话都没有说,一点感情也没有地略过苹果树。
他对克里斯托夫说:上帝恨我们。
这时候的伊万心如死灰,不再对任何事物抱有希望。
巴基斯坦人在苹果树的灰烬里,找出了八个苹果。
这时候的伊万好像又好了一点点了,他在那群坏蛋找上门来的时候,为了寻求宁静去夺那些人的武器(这时候的伊万让我觉得以前的那个伊万又有点儿活过来了)。
伊万被那个坏蛋用枪一下子爆头的时候,我没忍住,鼻涕哭出来了。
之后Adam用仅剩的一个苹果给伊万做了一个苹果派。
感谢上帝最好的安排。
麦子真的太绝了,这次的牧师角色又突破了我对他的认识。
这个角色真的太惨了,是个不被上帝垂怜的可怜人,每天神叨叨地碎碎念,欺骗和麻痹自己,只为找到活着的价值。
整部电影透露出一种绝望和冰冷的温馨,还带一点宗教隐喻。
电影里的人物都好像没有选择的权力,被命运裹挟着不断向前走,像断线的风筝和水上的浮萍。
亚当的苹果,阴差阳错。
哪有什么自由意志,我们都是上帝的提线木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绝望,消极的态度只会带走最后一点生命的意义,有时候活的简单一点,纯粹一点,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作为一个理性人,总觉得伊万牧师可怜又可悲,但代入自己去思考,我又能做什么呢,可能还不及他。
在我们想去评判别人的时候,要记住,他们可能没有像你一样的优越条件。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如果做不到理解,也要善良。
最近连看了几部丹麦电影,总觉得北欧人和我们有很多文化隔阂,里面表达的一些价值观、角色的行动都不太能理解。
一些宗教隐喻也不太能get到点,不过大体上还是能理解一些东西,也能感受到这种文化冲突带来的创新点。
冲着麦子看的丹麦电影,意外有些收获,我会继续看下去。
北欧的电影感觉不涉及到《圣经》的内容,那“导演”就没有深度,因为每个人都是圣经解读的小能手……整部片以圣经新约为蓝本,众信徒因为各种原因跟随耶稣,开始也觉得耶稣是个“神棍”,但耶稣不断的用其创造的“神迹”让众人崇拜的五体投地;而这片不仅仅是“神迹”,而更强调的是“信念”,哪怕是看似“荒诞”,但也要坚持到底;而这片更将创世纪里犯错误的亚当和耶稣的那些信徒相结合,重新诠释了人可以犯错,但不能没有信仰……
整个自欺欺人的讲述就和宗教信仰本身别无二致。
3.5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花朵。唱歌会口渴,不能没有水果。
一边砍柴一边看,构思着什么镜头能用到我的剪辑里......_(:з」∠)_
给我类似感觉的,只有一部,就是英国独立eagle vs shark
最近好像恢复正常,能好好看剧情,不再老觉得剧中人都是被提着线在布景里跑来跑去的玩偶了。但看到挨了一枪倒在血泊中的麦叔却还有心思看他的细腿又是怎么回事
3.5,少一点配乐就更好了,设计精巧的现代宗教启示录哎,神逻辑
这风格,我真是接受不大了。不过结果还薛微有点感人。
All are not saints that go to church.
前半段:完了完了,这片踩到我的雷区了。 后半段:哎哟我去,这玩意儿是类型片吧。 3.4
精致有趣的小品 爱与奇迹
小清新,故事本身还行,就是没代入感,也缺少爆点
3.5
北欧人牛逼
北欧影片总有一丝奇怪的荒诞与做作。所谓有秩序的精神世界,执念和自欺也许是它的主要支柱。 7
猜猜杨森和雷奋谁对老汉儿才是真爱.....
分数有点高 就这部电影来说 不值得 我来平衡一下
通篇的观感甚至不如希鲁鲁克的樱花树,内核烂大街没关系,内容可以也不这么少不?原本是冲着片长来看的,没想到还是感觉冗长,黑色幽默倒是没品出来,催眠却是真的很催眠。无论如何也给不到及格分,至多两星。
对信仰的有趣展示。没想到一个新纳粹居然是一群人里最正常的那个。
电影里不断出现“神迹”来说服人们去信仰基督教,是最蠢不过的了;就好比某些人头上戴个花圈说自己有光环一样让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