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好差。
秦岚的演技也很弱。
里面夹杂的英文,被她演绎的那么单薄,感觉就像是个假的富家女。
李晨还算是个有个性的真小伙。
方中信就是个过气中年男人了。
而张瑜女士,真不清楚您拍这部电影是怎么想的,难道纯粹为了重温您30年前的辉煌吗?
不过,您的气质真好。
而30年前的您,也真美,那么洋溢羞涩的情感,被您演绎的那么柔情、明亮。
好玩的亮点在于李晨:比如那段偷吻。
哈哈。
奶奶,您怎么来了?
没有新意和感动。
纯粹的时代赶风潮,爱的变现力太过于牵强,缺少了真诚和自然。
人物太多,故事太杂,还要中外兼顾。
确实有些头重脚轻。
没有挖掘出深意。
而要体现爱的真谛的结局似乎也太过于草率。
偶尔几句诙谐台词可以让你跟着节奏乐一下。
所以,这二零壹零年的庐山恋,或许激不起太多的涟漪。
看着这部又不像庐山推介片的青春爱情国产,我心碎了。
本想借着这片想追怀那段没有依恋天天释怀的好日子的我只好在L的大屏幕前一次又一次地举杯消愁。
片中没有几个场景在庐山的标志性景致,倒是别有用心地在南京古城墙上多留了几笔。
真不知是给南京申遗做贡献,还是对经典电影的再审思。
总之这是对理想主义的爱情一个悲剧片。
像男猪脚臭青地玩起单反,真是装得一点专业素质都没有。
女主角也是雷人兼累人,一起制造着烂俗的垃圾情节。
回想起我在森林漫步那一幕,我仔细琢磨了81那部的用光。
很糙倒是很真实,我的眼睛为证。
在特定年代对女性气质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张瑜的演绎是手到拈来。
而这个富二代的天下,玩钱一点味道都没有。
感觉不存在,感情就是塑料。
在场的Z倒是把它当做沟女的科教片来看的。
我突然庆幸,我好在没有在庐山留情。
要不真是一场现代悲剧。
我演都比他们更值得玩味呢。
唯一欣慰的是,张瑜没有服老,仍然亲切地美丽着。
我在牯岭没有见到几个让我动心的女子,倒是与一个驴友队伍的再次遇见让我感受缘分的捉弄。
她不美,但是她很白。
她在人群中不多语,不突出。
默然地说出她的旅途很奢侈,家境不太好的她们攒够了出远门的钱。
一路从广东坐火车来到这里纳凉。
我顿时心底似乎被柔软的东西所触碰,也不说话了。
我们在含鄱口分手了,她们无力上山。
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来在Q上也只是寒暄罢了。
这就是我在庐山的烂漫,很烂。
所以我期盼我有一天能进入那一个拿着双反的女子的视野。
但是,我只带了一本书出门。
在庐山没时间翻阅,那本书是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
庐山最让我留念的地方是五老峰,留下最多遗憾的也是那里。
在那里,我遇见了同为穷游学生的王胖子,四峰好黄老头,外籍华人父子等等。
在登顶庐山五老峰还有一段波折呢,走路到山门之处见到一对吵架的情侣。
女的赌气说要走回镇上,我心里默想我就是这么来的,这又是和谁赌气呢?守卫入口的大哥很阔气的感觉,我央求冒雷击危险上山拍摄他断然拒绝。
我都不为自己考虑了,他还说你敢去就去。
我真敢他倒是害怕了。
我呆在门口半响,回来听说解除雷雨警报放行了。
我飞一般地冲了出去,后面拖着几个寥寥的自由行游客。
多数人是坐车去三叠泉的,而步行往回走的很少。
这是我从王胖那听到的。
一二三四,我按部就班地爬着。
闲时拍拍辛苦的鞋子,路过的采药农。
一亭人多看了一会美女养眼,拍片真的很费眼神。
我自我安慰加解嘲道。
四峰是观日出之地,近夜雾气上来了,鄱阳湖看不见,唯独见着几条土路。
老头子卖了我两瓶康师傅茶,一冰激凌。
我手头一算还真不黑,这要是在黄山一定我当掉裤子都买不到。
老黄背上山的成本刚刚收回,他就满足了。
第二天我们几个过客约定随他上山看日出。
他挑上货物健步如飞,还在前面带路照亮。
我们真是惭愧不如啊,后话后话。
我费尽心机终于找到我自己的庐山了,狂喜地脱掉衣裤感受这无人绝顶的快活。
这种心态在名山大川绝对不会再现的,因为只有在不正常的时刻才有旅行的色彩。
嗯,看客一定很纳闷:为什么这孩子脱衣晾干还算正常,退下裤子又在干嘛。
我其实是放松膀胱而已。
以前知道猫科动物在自己地盘圈地就是用自己的体液。
我觉得在此刻上到此一游多没趣味,不如干脆用低素质低污染的方式留念。
于是在我对着鄱阳湖提裤子YY的时候,胖子打破了我的安宁。
一开始我还不大理会他,他自己凑上来搭话。
我说我想独自旅行一个月,换种生活方式流浪。
他眼睛一亮,接话说,我出走两月; 一路蹭吃蹭喝,这不,刚从九江抄小道上了。
说完他得意地亮出他的胖腿,上面确实有茅草的刮痕。
嗯,我这时候也不装了,说要和他抖出我的大计划。
话音刚起,一个老外闯入我的视角,他的同伴爬上了我刚刚嘘嘘那块大石头很惬意地坐下了。
我只好再次凝望,刹那间,西边云海出来了,紫霞中一个红点吸引了我。
我失神地穿上衣服,使劲刷片。
在五峰留恋到了5点,怕天黑无路可寻只好和胖子搭伴儿下山,路上拼车回舍中,他从夏令营找到了哥们说有借宿的地方,还有热水澡洗。
向我炫耀,明天呢,我说看日出呗。
司机听了就高兴了,那这车被你们包了,我起个大早啦。
于是一日最值得的日出落就构成了我在庐山的初恋啦。
现在我把那些多情的时刻和朋友分享,在他们羡慕的眼光中。
我心却是不快乐,那种阳光我觉得很廉价的,只有敢去的人才知道其中的乐活罢。
这片没意思,庐山有意思,在那里当背包客更快活。
没有遇见另一半,却是收获不少有意思有故事的朋友。
现在北京到九江的机票捞便宜的一大票,我的冲动酿成的落地就遇到悲剧——和一对中韩情侣被宰,明明包车被分开付账,大半夜还被转送到另一部上山的小面包上了。
多亏司机是村民要回家,熟门熟路在上庐山的盘山路上转悠。
而我是第一次背包远足,竟然马上用到那条教训——不省钱只好省省心吧。
庐山之行让我对五岳的人流感到十分厌恶。
我之后掉转马头,放弃黄山去三清山,差点去另外一个道教洞天——龙虎山,丹霞地貌的精华倒是因缘巧合地被我尝到了甜头。
再之后上华山,直接悲壮背帐篷上山就是这个在庐山上养成的坏习惯的续集。
这样的以电影之名回顾旅程的琐碎游记还会继续下去,上一周在L那开电影点播酒会,两三人对着校网上挂出的电影,啃啃友谊大黑店的瓜子,分享妈妈给我寄来的生花生,拿出我在西安留下的藏酒,引诱Z拿出压箱底的酒食,那段日子还会持续多久。
怕是不会了,要考试了。
北京还没下雪。
日子还是要过的,问题还是在那。
有心情动笔就是好的。
奈何感情过剩,收不住了。
找点粮食混口饭吃吧,终于知道那些作家是为什么有一顿没一顿了。
2010年12月11日13:43:29山水鱼
30年,张瑜依然美丽,更添气质。
庐山依然播着那段纯美的恋。
果然恋得不一样了。
“山还是那个山,恋不是那个恋”。
但是(朋友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但是”),我想说,2010,依然让我感动。
不出意外的狗血剧情,一波多折。
似乎已经烂熟,却依然笑得那么开心。
我想说,在考试前夕,不惜花近两个小时来看电影+写影评,值得。
因为,“一见钟情的人,一定有缘分。
”怎样区分,“一见钟情”和“缘分”呢?
“当他出现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不好意思,迫不得已,轉繁體)呵呵,一見鐘情,其實,只到”有緣“,不到”份“。
Perhaps,destined script for film,but doomed fate for me.突然覺得,廬山,是應該戀人去的地方呢。
p.s.耿菲兒讓方中信(不好意思,忘了您的劇中角色)吻她,讓我想到一句話,”愛不愛她/他,吻過便知“。
本来没抱什么期待,可是开头2个人斗嘴就吸引了我,李晨的青春和幽默让我继续看下去,或许我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情人 ...... 在翻拍的电影中算是佳作,尤其看到当年美丽青涩的张瑜,同时充满了现代潮流元素,最爱看2个情人间打闹斗嘴的情节,那个方中信永远都是一副苦瓜脸 ...... 轻松愉快,值得一看 .......
事实证明,拍摄电影续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功的例子也有,但不多。
为一部名大于实的影片拍续集,就更加困难,何况是在三十年后。
1980年的《庐山恋》大获成功,在于其开创了一个先例,让刚刚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中国人又感到了情感生活的存在。
但从电影本身来说,张瑜和郭凯敏的清纯表演和庐山风光算是亮点,还有那被无数人追捧的“惊世一吻”。
除此之外,电影在情节、手法等许多方面并无经典之作,甚至还留存着些许文革遗风。
三十年中,张瑜除了《知音》中的小凤仙还让人有所记忆外,在表演上并无太多亮点,倒是名气仍在,自己开了公司,在拍了几部不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后,希望有所突破,于是想起了自己的处女作,拍出了这部《庐山恋2010》。
不过由于是为拍而拍,先天不足加上定位不准,成了狗尾续貂之作,以至于人们对《庐山恋》所存的那一份美好回忆都大打折扣。
《庐山恋2010》的剧本明显是拼凑而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攒”出来的。
既然是续集,《庐山恋》中的人物还得登场,郭凯敏不来趟浑水,耿桦这个角色自然消失,只剩下张瑜的周筠。
还有什么可编?
于是造出了不识人间烟火的豪门之女耿菲儿,然后是三角恋情,面对那么常用的两角---商界精英加文艺青年,然后是观念冲突,自然是母女之间……大杂烩式的元素堆积,是通往烂片的必由之路。
只能说,这部影片原本就没想拍成《庐山恋2010》,随便哪座山之恋都可以,或者如果不怕侵权,干脆叫《摇摆de恋情》算了。
剧本先天不足,演员更易迷失。
虽然方中信还算是在演戏,但在小动作美女秦岚和脑残类帅哥李晨的搅和下,悲不悲,喜不喜,大家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电影就拍完了。
就算是三十年前的《庐山恋》造就了一批影迷,但这批观众基本已迈入老年或中年,续集要想有些人气,要从他们身上下功夫,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
但《庐山恋2010》定位不准,成了一部伪时尚影片,连这一点人气恐怕都聚集不起来,还会招来一片上当之后的骂声。
所以张瑜就不要把这部影片做为《庐山恋》的续集了,算是三十年的一点纪念品,仅此而已,收藏起来算了。
演技,很烂,搞的自己很自信的一样反正给人感觉那个女老板的女儿蛮恶心的,不知道是哪个演员那个演唐山大地震的也给毁了,以前演过花季雨季好像
因为是冲着李晨跟秦岚来的,所以过多的批评剧情就显得有点儿不厚道了。
但是,我实在是无法对这样的电影不置一词,虽然这是一部像第一部《庐山恋》的致敬之作。
首先,是剧情主旋律。
作为一部影片的主线任务,你最起码得有自己的观点在里面,无论是多边缘的价值观世界观,你都应该贯彻始终,能够给观众独立思考的基础素材。
其次,凡是写爱情的一般写到男女主看对眼就不知道怎么继续剧情了,不是你侬我侬啪啪啪就是爱他还是爱我,这部剧同样有这缺点。
写到相互欣赏应该有更深刻的内心冲突与纠结,这样才能从情绪上情理上推进人物关系及剧情的节奏往前走,而不是跟着镜头拖着走。
刚开始看到这个片名,真的以为是张瑜做导演重新翻拍当年的那部电影,所以很期待李晨和秦岚的表演是否会超越前辈,但是看了简介之后发现原来不是那么一回事,就有点点没兴趣,但是票都买完了,只能进去看。
但是看完之后,虽然剧情不是很连贯,但是整部片子让你没有那种压力的感觉,就是觉得很放松很舒服,虽然里面也有被甩,失恋,母女的小纠葛,但是不会像其他片子那般的猛烈,整部片子就是很和谐的氛围。
看了之后觉得真的很舒服。
方中信真的很man,虽然演的不错,但是还是习惯看他硬汉的形象呐。
李晨和秦岚都是很不错的演员。
另一方面就是有借用了一些原来庐山恋的镜头,有一些发现竟然是原来的碟片里面没看过的,有些也跟原来的不一样。
比如影片中出现周芸亲耿华的镜头碟片就没有,还有周芸在亭子转圈的衣服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挺不错的,不会是那种很狗血的哭来泪去的片子
虽然事先就知道这片子不怎么样,但是我还是要去看,并且一定要在今天这个日子看,因为这是我早就决定的,我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人。
早就开始期待这部片子,至于原因,我显然没有经历过《庐山恋》风靡全国的那个年代,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片子,虽然是有些年代,还是让我觉得挺有感觉的,尤其是庐山的美景,周筠的美貌。
爸爸妈妈跟我说《庐山恋》在当年有多火,之后我特别去了查了一下,才知道“庐山恋”这三个字意味着多少不平凡的内容,也许就是为了这三个字,让我在知道这部《2010》里没有几分钟庐山的镜头的情况下还是偏执的要去看。
但是看过之后我才醒悟自己不该如此偏执——电影开场前我进入放映厅时,里面空无一人,后来前后进场的不超过10个人,完整的看完整部电影的包括我在内只有三个,电影放映结束时,我的心情是莫名的沉重,莫名的——沉重,我说不出一个准确的让我沉重的点,总之,这部片子真的很差,给它两颗星,是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给太差,因为庐山恋这三个字——在10月6日这个日子。
分都好低 个人感觉很轻松的电影 豆瓣大神眼光各种犀利
爱情,太快和太慢,都长不了
晨晨,你牺牲太大了。
喜欢李晨
天蝎座的女人真可怕。。。
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富二代跩英文神马的最讨厌了。不是人人都能当导演的,画面感觉很穿越,最后的吻戏是我看过最丑的。
没看过原版的,不过我估计当年的演员抱着炒冷饭心态拍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如原作。疑点是张瑜一开始居然不认识老友的儿子?看到最后方中信的反扑我还以为要来点什么新花样可是最后还是俗套。。。
敢不敢不那么烂 方瑜是唯一亮点
我靠。白瞎了我的方中信。
电影真难看 李晨真可爱
女猪脚成功地把此片变为了惊悚奇幻加三劈
只能说一般般 方中信我首先不喜欢 秦岚也有些奏作了 李晨依旧是扮演的眼光帅气的角色 摄影师的行当很亲切 倒是张瑜的气质不减当年 编剧把郭凯敏直接编没了呵呵 想必30年前的 那当然还是前作经典
是对的人,走一圈,还是会回到原点
一票为了纪念庐山恋,一票给张瑜,一票给最爱的晨儿!
我花了三十年才能坐在这里和你喝咖啡,ps实在是爱李晨
此《庐山恋》不同彼《庐山恋》,别太操心了。
一般般,猪脚们都挺养眼的。。
我嚼滴这片子还行啊。。。。
把故事讲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