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最终还是拥有了悲剧的崇高,这不只是一部属于女性的电影,我觉得她属于全人类。
请允许我给她一个人性的称谓。
因为她就像导演育出的一个女婴,然后长大成为一个叫做黄真伊的女性。
我曾经为我几乎失去沉浸入一个故事而几乎悲痛起来,但当我观看黄真伊时,我才知道,我非不能再进入故事了,只是缺乏一部好的故事让我进入。
这篇故事是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她经的起分析。
我是边看边写的,所以也许当我写完时才知道故事的结局,所以即使我看到一半就想起潘神的迷宫,但我却是最终搁笔以使自己看完黄真伊,因为我不忍心错过任何东西。
潘神的迷宫作为去年奥斯卡的得奖大户,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导演的故事讲的很精彩,而事实上其故事并不是很好,所以这里突现的是导演的功力,而非编剧。
潘神的迷宫可以说是复调的,但巧妙之处恰在于故事的两条线始终暧昧的影影憧憧,这同时就使故事产生了复意性,它可以拥有一个悲剧性崇高的结局,也可以拥有一个好莱坞式的大结局,试想一下,一个故事,但又事两个故事,多么美妙的事。
在看黄真伊时我一直在期待她的结局,因为蕴涵着我对她的预测,使故事中有一种惊奇。
这部电影中的台词是一个靓丽的部分,它和女主人公爱好写诗恰好相符。
同时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出导演所想要颂扬的希望,因为他让男主角被迫归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女主角,否则会有一种结构上的美感,但会造成彻底的绝望,我爱美的事物,但我更爱希望。
电影的摄影一开始使用的是更加生活化的亮度,这让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这部电影,但电影的色彩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一直到最后黄真伊撒骨灰的瞬间,故事的色彩和摄影的色彩都美到了极至。
电影的原声一定很美,在和故事的搭配中,我们可以轻松的发现这一点,尤其在黄真伊的侍女结婚和男主角被围那一段,导演将故事讲的十分精彩,在两段之中的过渡,十分的润滑,而配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两段音乐的似是而非,恰好使得音乐成了故事的润滑剂。
电影中的原声很浑厚,在结尾时浑厚似乎达到了高潮,但我以为显然导演在字幕时给了我们一个通道,音乐的忽然轻快,从沉重而到轻快,只给那些真正欣赏这部片子,坚持到字幕还在回味得人,给你们进入的最好途径。
电影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不是一遍就可以全部感受到,至于故事方面的意义,我也不在这里阐释,总之你一定可以在里面找到可以找到的东西,电影的叙述在这里是一个相对完美呈现,她具有了复意性而切是广义上的复意性。
我想为远行黄真伊起一只高歌我走了远方是眉影青黛风扶着帆将我送向天际那是一把锁喉的刀不断的砍削着我渐行渐远的影你在吧等着我吗我不是过客是归人我回来了很久的约定你笑吧你笑么我回来了我不是天际的云是天边的雁风笑么白色的粉末雪云朵我从一座山爬起阶梯
本来我想看一个艺伎产生人生观变异的动人故事,结果看见了一个悲惨的love story,花掉两张纸巾,同时感到活在现代虽然是快餐了点,但也有好处:即使失恋了也不至于直面菜场挂男友人头这么惨淡的人生看到过这位名妓的传奇,这么有重力的故事,编剧或者导演怎能让它落得如此轻飘飘的下场山水卷式的背景、端洁的美貌、牵扯不断的情感,这些都谈不上不好但是如果一部电影只有这些,那对于不再想沉浸于YY之中的观众来说,恩,那就那个啦结尾上雪山撒骨灰,挖,怎么跟丑闻结局那么气味相似,连雪都差不多,但是想起来,全度妍还是演的比乔M好啊,全M没什么表情,看起来却是肝肠寸断,乔M连撒爱人骨灰也搞得像个女皇……这部电影的存在说明,韩国大众娱乐的基调已经上升到有点内容的要求阶段了,但还是不能太有内容,所以,现在的娱乐片往往花钱不少,形式感十足,填充物仍然只有感情辗转反侧,寤寐思服,老是这些,好没意思的
看过河智苑演的黄真伊,没什么感觉,有的地方还觉得肉麻。
一个小地方的人,对自己为数不多的那一点点文化推崇着的样子就如同一个孩子在炫耀自己的学识。
实在没什么好回味的。
但为什么又会去看宋慧乔版呢,可能是因为实在喜欢这个演员吧,也可能是他的评价真的不高,而那个我不喜欢的版本评价比它高多了。
无论如何,我把它翻出来看掉了。
看过了觉得很感动。
整个故事最先打动我的地方是主人公对命运的态度,不是妥协,也不是抗争,是接受,接受他最最真实的一面。
不去做一个假的千金小姐,因为她不是真的贵族出身。
不去做一个下人,因为她一直被当作小姐来培养,她不是下人。
她去做一个最卑贱也最真实的妓女,用自己的身体养活自己。
整个故事点题的一段在她夜宿花谭老者的家中,那一段对话。
前路为高木所当,何如?
绕木而行前路有狂风肆虐,何如?
风过而行阻挡之物,缘何无怨?
天有意,勿须怨天起幡卷,心中无觉,是意不在焉,苟且之念生百忧也。
人活着,就是活一个真实。
前天晚上看了一部韩国片,叫做《黄真伊》,讲的是朝鲜一代名妓黄真伊的传奇人生。
女主角是宋慧乔,非常让人惊艳,但故事本身却缺乏足够的冲突,有些沉闷。
下面开始无敌剧透。
从《大长今》中我们已经可以知道,在古代朝鲜,有严苛的等级制度,把人分成了4个等级:贵族和士大夫、中人、平民和贱民。
另外还有一个“从母法”,也就是说人的身份应该由他的母亲来确定,“子凭母贵”,这与我国的“母凭子贵”完全相反,也不知道那么崇拜中国文化的朝鲜皇帝怎么想的。
黄真伊出生在松都一个士大夫家庭,命运原本已经注定,会嫁给汉阳的某位贵族。
但是,她小时候曾经有一个要好的玩伴,也是她家的家奴,离家出走10多年后又跑了回来。
两人小时候就有点暧昧,现在都长大成人,碍于身份的悬殊势必无法再接近。
帅哥家奴为了将小姐留在身边,做了一件十分卑鄙的事情:在意外知道小姐的身世以后,跑到汉阳告密,使对方取消了婚约。
这下整个松都都知道了,原来真伊并不是正室所出,而是老爷与婢女的孩子。
婢女被赶出家门以后,沦落为娼妓,到死都没能与真伊相认。
一夜之间,千金小姐成了贱民,这种巨大的落差换了谁都不好受。
但是女主角很坚强,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走上母亲的道路,成为一名能够将世界踩在脚下的妓女。
首要任务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那当然非帅哥家奴莫属。
尽管心中还有恨,真伊还是将自己的贞节交给了他。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青楼,新人总是受欺负、遭排挤的对象。
帅哥家奴虽然孔武有力,却是个逃避主义者。
因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天天受罪(其实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罪过),他选择了远遁,组织自己的农民自卫队,丢下真伊孤军奋战。
艰难的过程被一句“五年后”轻轻带过(这是我对本片最不满的地方),总之最后她成了当地的名妓,号称诗画双绝。
以后的事情可以用飞流直下来形容,虽然真伊得到了留守大人的垂青,也无法挽回帅哥家奴被官府剿杀的命运。
死了的被挫骨扬灰,活着的终身郁郁,影片在“如风而至,如雨而来。
君若暖风熙熙,伴我夜寐晨醒”的凄美诗句中匆匆结束。
看完此片我找零度抱怨,说不是很好看。
她反问我那还干嘛坚持看完,我说我对描写妓女的电影有爱,她就无语了……事实确实是这样,但原因可能与男性观众的出发点不同。
以妓女为主角的电影大致有两类,一类的主角是名妓,另外一类的主角是普通妓女(好像是废话)。
这两类的看点不太一样,名妓类最吸引我的是培训过程。
丽质可以天成,气质却需要后天培养,就像《美少女梦工厂》,得靠打工啊上课啊来提高属性。
文化课没什么好说,礼仪、才艺的实战极具观赏价值。
遗憾的是国产片里这种内容很少,名妓出场时都已红透半边天,不是斜抱琵琶就是轻抚古筝,个个都像艺术学院的毕业生。
所以虽然人家说《艺伎回忆录》不好,我很爱看小百合学艺的那一段。
其实妓女这个行业到了高级阶段和其他行业也没什么不同,一样需要天赋和后天努力共同作用。
这时候卖的已经不仅仅是身,还有各种附加价值,也难怪同是一夜春宵,有人只需几十元,有人却能开价几百万。
普通妓女的故事则更多描述了社会底层的辛酸,底色也不如名妓片那样明亮。
同样是穷人,妓女又还要更被人看不起,如果再带个孩子,简直是悲惨世界。
最早看过的黑白片《月牙儿》,里面有个情节总也忘不掉:月牙儿第一次决定要卖身时,对着镜子恶狠狠地涂口红,她的想法和真伊一样,要对抗这个黑暗的社会,就只能嘲笑它、轻视它、将它无情地踩在脚下。
刚开始都是这样,对未来还抱有一些天真的幻想,不知道这种生活就像无底深渊,只会不断滑落,绝少爬起来的可能。
除非,除非遇到个好男人。
妓女是与金钱直接打交道的职业,根据“缺什么就想什么”定律,她们特别渴望有一份与金钱无关的真挚感情。
很早以前我看“三言二拍”时就觉得奇怪,颠倒众生的花魁,为什么就偏偏看上傻乎乎的卖油郎?
还有那储蓄丰厚的杜十娘,为什么为了一个小白脸就想不开去沉湖呢?
后来才明白,在妓院里遇到好男人的几率太小了,一旦发现,必须马上抓住,因为那是脱离苦海的唯一稻草。
而好男人的标准无非是这些:温柔体贴,不急色,愿意娶她回家。
最后这点很重要,《胭脂扣》里的如花就是为此自尽,《霸王别姬》里的菊仙若不是遇上文革,已算功德圆满。
越扯越远了,回过头再来说《黄真伊》。
妓女,特别是名妓,总自信很懂得男人,与男人是表面被征服,其实反征服的关系。
这种心态有利于保证其心理平衡,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且不说那个完全不为美色所动的深山学者,单说一直很迷恋真伊的留守大人,他真的被真伊玩弄于鼓掌之间了吗?
真伊好像纡尊降贵地施舍了他一晚上,来换取家奴亲信的性命,起床时瞪着守备大人的眼睛说我虽然陪你睡觉但是看不起你。
实际上亲信之所以被释放,却是因为头天晚上家奴已经飞箭来书说第二天会上门自首。
得知真相以后她气喘吁吁冲回守备府,只看到了爱人的背影。
所谓将世界踩在脚下的志愿,此刻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男人征服世界,不是拿来让女人踩的。
黄真伊是16世纪朝鲜知名的艺妓,她的故事似乎被翻拍过很多种版本,这是07年的那版,口碑并不好。
作为资深脸盲,因为感慨女主实在太好看,特地中途翻了资料才发现那是宋慧乔...坦白讲,故事确实被讲述得平淡无奇,黄真伊从贵族小姐沦落到做妓的转折演绎得还是太突兀,她的性格转变也被粗糙的一带而过,而这些本该是这种题材的影片最出彩的地方。
好在电影里的画面和服饰特别美,镜头刻画细腻,宋慧乔的颜又实在耐看,所以啃着蟹脚喝着啤酒也就心平气和的磨完了片子。
不得不提的是,银晟影院的这个翻译版本真的烂到令人发指,最基本的台词都难以看懂,从头到尾都在意会和猜台词,也是够了。
富家小姐受人陷害,进入服务性行业后开始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总的来说是一部主旋律励志片,只可惜情不深,意不切。
片中出现了朝鲜劳动人民最初的社会主义萌芽思想,很懵懂,很幼稚,被gov及时的扼杀了。
一天内看了两个女人的传记影片,法国的国宝级歌手琵雅芙和朝鲜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黄真伊,越来越市场化的文艺界不会忘记为自己国家的重量级人物谱写一曲旷世之歌的机会,于是传记片开始在银幕上大行其道,行情看涨。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职业,只因为在同一天内消受,就可以以此作理由为同样是女人的两个人作传奇志。
要泉下有知,两人怎么也想不到被人强行送到了21世纪的PK台上。
片名:《玫瑰人生》VS《黄真伊》无论如何,“玫瑰人生”这四个字更能吸引人眼球,充满着浪漫和诗意,像极了法国人民的精神,不仅诗情画意,而且有着点到为止的含蓄——并非通过片名直接告诉你主角是谁。
然而只要对法国或者对琵雅芙稍有了解,都能从片名中看出点棱角;再或者肯定也在哪听过这首歌,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里,《天使爱美丽》、《两小无猜》里,甚至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里,即使听的不是始祖级版本,也应该听过小野丽莎翻唱的《玫瑰人生》。
玫瑰在影片里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在琵雅芙和马塞相拥而行的过道上,是拳击赛刚胜利的马塞和陷入热恋的琵雅芙,玫瑰花铺满了一地;另一次是琵雅芙倒在台上后观众们自发往台上送上的玫瑰花,期待琵雅芙能再次回来——事实证明,琵雅芙确实回来了,因为她热爱的舞台,哭着要获得该有的自信。
然而再次登台后的她没过几分钟便再次倒下。
电影其中一款海报也用了这个场景:深蓝色的幕布,孤独的话筒,地上是凌乱的几朵玫瑰。
其实,玫瑰不仅是爱情或者浪漫的象征,更是琵雅芙自身的写照。
芬芳而苦涩,美丽而带刺。
“玫瑰人生”不仅是歌名、片名,更是琵雅芙一生的概括。
相形之下,“黄真伊”这三个字既作为人名又作为片名就显得贫乏许多,和那些名片《安娜•卡列尼娜》《简•爱》一样,是主人公的名字,没什么值得深究。
倒也没那么多揣测和深意,解释起来也方便,这可能和韩国人直来直去的性格有关系;又或许是朝鲜人特别自信女子的知名度,不需要形容就可以获得认可。
星座:射手VS天蝎琵雅芙有着确切的生辰日期,1915年12月19日,射手座。
乐观、诚实、热情、喜欢挑战的射手座特性在琵雅芙身上显露无疑。
尽管童年时的不幸和成名前的颠沛都足以把人摧垮,却摧垮不了琵雅芙射手座的本能。
心直口快——把报道自己的报纸一甩:我不认识!
帮我翻译!
射手座的女人追求自由,个性独立,她可以在唱歌时被批评“太僵硬”而一怒之下回到酒吧疯狂;不愿意事事按照安排来完成,一意孤行让乐队苦等三个钟头,为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新歌把原定的排练计划说改就改,这种个性却又导致浮躁不安,使得琵雅芙这种飞扬跋扈的个性一直陪伴她至死。
当然,琵雅芙也有着并非射手座特性的性格特征,比如任性、偏执,她可以歇斯底里地找给马塞的手表,痛哭哀求上台直至唱完,甚至无节制地注射吗啡、醉酒纵情,挥霍健康,不在意观众和媒体的评论……有点像天蝎,却和摩羯相差更近。
黄真伊的确切生辰无从考据,只能发挥我八卦占星的能力来揣测。
“有仇必报”几乎成了天蝎座公认的特点,往好的说是“爱憎分明”,往坏的说则是“阴险毒辣”,而黄真伊放弃贵族自甘沦为妓女,原因只是得知了自己出生的秘密。
而一个阔绰的小姐何以投身青楼至今纷争不断,对男人的报复抑或真的从了那部奇怪的《从母法》都不足以圆说,电影也没有给出一个恰当的交代,只能任凭想象。
无论如何,在面临的三条道路时毅然向着妓女的目标前进,在我等普通人看来实在是过于偏激,也正是因为这“偏激”,让我也跟着“偏激”地把她归入了天蝎行列。
天蝎座女人有着极强的抑制情绪的功能,这一点其他11星座都望洋兴叹。
十年后再次见到儿时的伙伴也是真正爱的那个“他”,黄真伊可以透过帘子面无表情地张张嘴巴,这也是宋慧乔在电影里的第一次露脸,平静地让人无法肯定眼前的那个青年男子就是小时候背着黄真伊看花灯的男孩。
虽然黄真伊真正爱过的就只有他一个,可从来都没有给出过好脸色,每次见到不是别走近,就是不想再见到,直到那个“他”要被送上断头台。
当然,天蝎在感情上非常专一,不容许分享,成为妓女前的一夜,她把自己交给了那个“他”,她永远都是属于他的。
主演:马丽昂•歌迪亚VS宋慧乔琵雅芙非常特别,不仅因为超凡的唱歌和曲折的人生,就其本人而言,146厘米的身高让她享有“小麻雀”之称。
歌迪亚本人就是法国的双栖明星,素有“美艳”之称。
事实上,在影片里,出彩的并非歌迪亚的长相,她为了饰演琵雅芙完全改变了形象,把前额剃光,以模仿琵雅芙的发型,有时甚至要花5个钟头的时间化妆,以便隐消其青春的线条,表现琵雅芙临终苍白的面容,观众竟然认不出她来。
深深凹陷的双眼,佝偻的背脊,加上歇斯底里的疯狂,那样的角色和美丽、优雅一点也不沾边,却正因此,歌迪亚的琵雅芙受到了大加赞赏,神似度接近百分之百。
我喜欢这个场景,当琵雅芙终于克服舞台恐惧华彩万丈开声演唱之时,影片突然静音,只看得到琵雅芙的表情,口型与动作,眼睛凹陷却清澈透明,身形消瘦却铿锵有力,没有声音,一切都慢慢归于沉寂。
琵雅芙所思所想尽在歌迪亚万籁俱寂的表演里。
宋慧乔的名气在歌迪亚之上,因为韩流的“肆虐”,多数人看《黄真伊》乃是冲着乔妹而去,想看看里头精致的服装和乔妹忧郁的眼神。
乔妹一点没变,或者说韩剧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纯”,乔妹演的这个艺妓,不但舞没跳,竟连个kiss都没有。
从上到下,黄真伊都是一个大家闺秀,没有一点风尘味。
之前的媒体上大肆报道乔妹大改戏路,终于失望而归。
宋慧乔一直那么高傲,从头到尾都是惆怅着一张脸,无论是从妓的那一天还是心上人上断头台,甚至是自己从贵族小姐到妓女明月的转变时都没有一点挣扎或者难以言说的心里暗示,流水一样的安静让人产生错觉:沦为妓女原来并不痛苦?
一味的冷静,根本无从知晓她的内心活动,难道这样沉稳内敛的黄真伊对于宋慧乔是演技的一种提升?
不过平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影片最后倒是起到了些作用,金刚山上(终于在影片里看到了朝鲜的国宝级自然风光),把骨灰洒向大地,那种哀怨,倒是乔妹的拿手好戏。
但凡比较,都有个“异”和“同”,细细究之,这两个女子还有着惊人的相似。
一个是贫民,一个是贵族,却和妓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琵雅芙被母亲抛弃后跟着父亲来到了祖母开的妓院,小小的年纪就见到了“赤裸的女人”。
也正是因为在那里,琵雅芙遇到了真正对她好的人:提提妮。
作为一个妓女,提提妮真诚地关心着小琵雅芙,带她玩,给她治眼睛,陪她祷告,甚至为了她不愿意接客,无论如何,让这个命途多舛的孩子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一些童年的温暖,而后来这个人物的不了了之似乎成了一个遗忘点。
黄真伊对妓院最早的感性认识是年轻时扮男装夜游时的一场遭遇,从“童年阴影”角度来说,她对于妓院应该有着排斥和害怕的心理的,然而她没有。
她自甘做了妓女,只不过和别人不同,她的艺妓道路其实还算顺利,因为她和一般的艺妓不同,她会写诗,骨子里的那种贵族气质让她显得高贵和不可侵犯。
此外,俩人的感情生活都不如意。
琵雅芙前一晚她还幸福地给马塞电话,让他立刻过来,因为“我想你”,等清晨在他亲吻中醒来后,跑去厨房端咖啡时,一脸欣喜的她对比着旁人惊恐痛苦的眼神。
等到猛然醒悟,悲痛欲绝嚎哭不止的的琵雅芙则是发狂一般的不断寻找,穿梭于公寓的各个房间,再渐渐沿着公寓走廊走向深处,最终消失在一片漆黑中。
琵雅芙以后的人生里再也没有遇到这般刻骨铭心的人,往后的日子里琵雅芙再也没从这段打击中出来。
当听到《我心无憾》“没有就是没有,我无怨无悔。
好的也行,我欣然接受,坏的也罢,我全无所谓。
我用回忆,点燃了火,我的哀伤,我的快乐。
我再也不需要,以颤抖的声音,一扫而滚光我的爱人,我又从零开始”时,“很累”的琵雅芙清醒了,她激动地捶胸告诉大家“真的太感人了,我就是这样,令人不可置信,是我的生命,是我。
”黄真伊在感情上同样是个悲剧,她深爱“他”(那个他真倒霉,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名字),却告诉他自己的从妓决定,带有强迫性质地让他接受初夜。
之后就开始了半小姐半妓女的生活。
“明月”这个名字在我看来怎么就充满了挑战的讽刺意味。
因为她的倔强拒绝了和新任长官上床却愿意和他一次次的打赌去和一些更糟糕的人上床。
有人很调侃地说,他离开真伊做了强盗,他们的关系就更像革命党了,一个里应一个外合,彼此不曾变过的守望,心是越来越近,距离却越来越远,果然后来他被送上了断头台。
倒也好,免得被人又一次误解为历经千辛万苦再次谱写美好姻缘的“XXX爱情故事”。
终归是真伊穿着素服把爱人的骨灰撒开,心里是纠结的。
人物传记片都有一个共同点,在说一个主要人物时,总有一个陪衬人物存在,这类人又分为好人和坏人——曾经排挤她促使其奋发的一类,在生命中提携她使她健康成长的一类。
《玫瑰人生》和《黄真伊》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后一种。
琵雅芙的人生可谓多遇恩人,最初妓院里的提提妮,路边被赏识的老板路易勒普雷,琵雅芙的名字也是路易给起的,还有钢琴家玛格丽特,她可以毫不厌倦地一遍一遍给琵雅芙伴奏,这些人都是琵雅芙成长成名的见证人。
黄真伊也同样,幸运的她在妓院遇见的人里面,有这样一位不可征服的君子老者,她从他那里学到了更多应该要坚持的倔强。
还有真伊的奶奶,和她在一起的时候真伊会露出少有的笑容。
总PK两部女人的传记片都已呈现在人面前,故事长度都惊人的相似。
而被最多讨论的不外乎故事的结构。
叙事片不外乎两种形式,正常流水叙事和错乱交叉叙事,两种形式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
《玫瑰人生》被打乱的形式让人来不及思维转换,却也在无形中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跟随着导演字幕中的年代进行跨越,你可以在相继的时间里看到童年、青年、中年的琵雅芙。
《黄真伊》则是规规矩矩地从小时候开始,随着她的成长把故事展开,直到爱人死去,故事结束,并没有持续到黄真伊本人的死。
符合观赏者的思维模式却也不可避免地如长镜头一样没有转换的激情,产生“闷”的感觉也是在所难免。
异,同,却都带有本土气息,法国人拍自己的国宝,韩国人拍自己的女神。
好,不好,自有人评说。
看完这部电影,我是崩溃的。
让我来打分的话,乔妹10分,构图画风9分,编剧0分。
我真心替乔妹捉急啊,怎么摊上这样的编剧。
当看到黄小姐在生母坟前呐喊她要把世界踩在脚下的时候,我虽然十分抵触看到一个冰清玉洁的官家小姐委身投到她家奴隶怀里的场面,我仍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十分期待看到一个一夜之间脱离家族护荫的女子靠着自身才情和美貌最终挣脱阶级地位傲视朝鲜半岛的故事。
但是!
我最终等来了什么????
这个脑残编剧,最终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单纯的爱得太迟的故事,走到无人荒岛撒下爱人骨灰,然后说化成风和雨来陪我吧,然后还要表白一句我爱你。
晕,说好的把世界踩在脚下呢?
说好的要肆意地嘲笑这个社会呢?
都没了!
于是,我和部分网友的观点是一致的,这部电影一点都不能使我对黄真伊这个韩国历史著名的艺妓艺术家产生丝毫的同情或者尊重。
让很多人觉得,你自找的,你活该。
既然大义凛然趟了这趟浑水,还要一脸坚毅一脸清高干什么?
当初你不是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你走了,牺牲了女人的尊严沦为妓女,但是你换取了什么?
除了物质生活的提升,该爱的人爱不到,该救的人救不了,该争取的自由生活也落空了。
所以编剧真的应该侧重写一些她的成就和社会影响力,而不是变成一个俗套的阴差阳错的故事。
你爱我的时候,我不爱你,我爱你的时候,你却要死了。
晕,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这么一个悲剧爱情的架构,完全不需要动用这么个丰富宏大的历史人物啊!!!!
乔妹的美使我欣赏完整部电影。
但是两个多小时的期待落空了,我讨厌极了这个编剧,像是把最好的食材都用上了,却只做了一碗鸡肋。
我其实不喜欢这个故事。
电影版的编剧完全丧失了黄真伊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么久的期盼只换来了无言的结局,不知道宋慧乔本人心里怎么想。
电影版其实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片子的宣传也声势浩大。
可惜鸡肋还是鸡肋。
看了将近1个小时,剧情还是平淡无奇的,如果不是黄真伊这个人本身吸引我,我想我早该仍掉这部电影,然后睡觉去了吧。
河智苑演的电视剧版我认为是韩剧里的经典力作。
她把一个艺妓的美、愁、哭浓缩到了一个顶点。
她的第一段凄美爱情故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的观众。
而在电影版里简单的化作了一个偷看美女的盗贼莫名其妙的与黄真伊扯上了关系。
毫无美感。
很多故事都走了样,不伦不类。
从黄真伊到明月的转变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
由于受到了打击,只能选择这条路。
这条路是很艰辛的,走不好就会像她的母亲一样漠然死去。
明月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取的就是出污泥而不染。
明月的艺妓道路其实还算顺利,因为她和一般的艺妓不同,她会写诗。
电影里的黄真伊也只会写诗。
我们看不到还有别的什么。
电视剧版在这里就铺陈得很好,琴棋书画样样展示,有一个全方位的塑造。
特别是黄真伊跳剑舞的那一场,看得人如痴如醉。
黄真伊电影版唯一打动我的是,小时候她和仆人一起出去看街灯。
那是黄真伊唯一一次出去接触这个小镇,她生活的地方。
她在他的背上,看到了世界的繁华,爱情的美好。
多年以后黄真伊回想起来的场景就是这样的一副画,她仍旧在他的背上看世界的美好。
或许,不是世界的美好,是背上的一瞬间。
不抱期待的又看了一遍,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黄真伊,最先看过的是电视剧。
河智苑、张根锡、金载沅那帮人演的确实很好,虽然是剧集很长的电视剧却不落俗套,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电影,从最初开拍时就很关注,演员的阵容、全方位的投资打造和宣传都是有目共睹的。
迫不及待的看完,大概是最初的期待太满,所以我觉得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失望的心情。
再次看完它,我发现电影把黄真伊的故事压缩成2个多小时的剧情却又不失饱满和顺畅。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宋慧乔,虽然她的演技称不上炉火纯青,但是她把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心理细腻地表现出来,使黄真伊那种不卑不亢的气势跳脱而出。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贵族小姐的优雅和知性,一个对生活妥协却不向生活低头的坚韧形象,一个重情义懂得真情的女子,一个有强大宽容心不放弃信念的女人。
能够把人物形象诠释成这样,以我对于电影的期待,我觉得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不可否认宋慧乔的美貌压住了镜头,她的表现带动了电影的整体氛围,实在是让人觉得很惊艳,期待她有更好的表现。
痛苦啊 射手网还只有韩文字幕!
三星半,剧情晦涩的天真,乔妹演得不错。
这部电影一点都没有让我了解黄真伊的想法,为什么她愿意从贵族小姐自己变成花街柳巷的红头牌。不过在我不了解河智苑不了解黄真伊本人的故事的情况下,乔妹这个版本可说不错,一出场艳煞旁人。内容两颗星,给乔妹一颗星。
太拖!
乔妹演技的巅峰了。男主生生演成了路人无存在感,转折太硬,节奏不紧凑。
很有才华的……风尘女子
根据韩国名妓黄真伊故事改编的韩国古装片,宋慧乔主演,演的不好,看起来有些假。
或许是因为对韩国文化的不了解,比如从母籍,比如孝子门,总之觉得叙事有些乱,前面会觉得逻辑上很间断,人物的性格也说不通,但制作很精美,宋妹妹也是真漂亮
电视剧更精彩~
身份悬殊的奴为让小姐退婚出卖她的身世秘密。小姐得知自己身世低贱后放弃千金身份,卖身到妓院成为一代名妓。自知害了小姐的奴选择离开去做劫富济贫的强盗,落得被官府斩首的下场,最后小姐抱着奴的骨灰盒离开伤心地。图解: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1890879-1.shtml
很长的片子···
小妞子演的真的不错...扮相漂亮
死鱼样的床戏啊
又是个帅哥英雄碰上痴情美女的故事!
与妓女谈心.....
今天在电影院才算全部看完,美得动容
131228 再一次验证了史实片无精彩的节奏
这韩国的大片儿也是严重不靠谱啊
大二下
推荐:宋慧乔 刘智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