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谢苗自己说,他在1995年接连拍了几部电影后,周润发建议他还是要重回学业,结果谢苗真的回到了校园,所以后来他在大银幕上消失了。
等他再次回归大银幕的时候,曾经的童星已经长大,而演艺圈也早已经物是人非,好在他还有一身好功夫。
但动作片不复当年勇的今天,想要闯出一片天地,也并非易事。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出演了大量良莠不齐的网大,甚至一度被质疑是网大烂片的代言人。
不过历经风霜,千锤百炼终出精品,2022年由他主演的网大《目中无人》一经上线,就收获了广泛好评,更是成为近些年来难得的武侠佳作。
今年春节档《目中无人2》强势上线,谢苗在片中出演的男主成瞎子依旧身手敏捷,再加上武术冠军秦鹏飞的动作指导加持,让该片的动作戏份干净利索脆,可观性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好口碑电影《人生大事》中有精彩表现的小演员杨恩又,在该片中的表现依旧不俗,她的综合表现也是完全对得起女主这个角色担当的。
相较于第一部来说,该片增加了温情戏份,片中谢苗出演的成瞎子和杨恩又出演的张小渔从相识到相熟的过程,也贯穿了整个故事线。
但依旧未变的是成瞎子在片中作为正义使者的设定,这个功夫高强,锄强扶弱的角色人物,俨然已经成为华语版的“伸冤人”。
影片1500万的制作成本,上线后口碑依旧不俗,仅在爱奇艺平台收益就近千万。
可能谢苗不会想到,29年前11岁的他与32岁的李连杰在影片《给爸爸的信》中强强合作击败反派,29年后40岁的自己与11岁的杨恩又在这部《目中无人2》中并肩作战击败反派,人生总是如此的相似。
曾经的童星已快中年,当下的童星闪耀登场,华语电影正是依靠他们,薪火相传。
【END】
对于这部初始说要上院线,影院贴片预告都放了,最终又改PVOD网播的《目中无人2》,我只能说这个选择比较明智。
这部续作从剧作到制作,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升级,反而是把第一部存在的缺点更放大了。
在我的期待中,第二部会有个更充实点的故事,在故事中继续丰富饱满成瞎子的形象。
但《目中无人2》的故事性甚至都比不了第一部。
影片把成瞎子和小女孩的关系发展作主线。
可能导演是特别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
但只有人物,没有故事,导演不是在故事中让角色活起来,而是设计了很多很元素化的东西,比如说成瞎子莫名就回草原,那里有自己的战马,篝火下故人击鼓唱歌,就很浪漫化地烘托一些说不清的、只能作深沉的戏。
小女孩演员选了当红的小童星杨恩又,演得很不错,几乎是双主角的一个位置,但相应地也把主角成瞎子戏挤压更少了。
而对于成瞎子和小女孩的羁绊,铺垫得不够,说出“你不去,长安还有什么区别”时,非常突兀,很难说从心底冲击到观众。
也不知导演学的谁,杀生丸和铃?
还是杀阡陌和花千骨。
😂影片的武打戏也没有真正升级的地方。
就捕猎渔家夫妇那段精彩一点。
如法炮制了两把火刀,却是一闪而过,包括刘峰超的演出,没发挥。
最后的百人斩做的是最糟的,因为这个系列算是现实派武侠,以一敌百固然不真实,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过程稍微认真一点,就是很敷衍地人就都躺倒了,很失真削弱感染力。
就也是过分浪漫化的处理吧。
其实我能想到这可能不都是导演的锅,可能制片监制魏君子也有原因,在之前《奇门遁甲2》就能看到这他种创作趋向:就是没有扎实故事根基,浪漫化的元素太多。
很用力渲染,却感动不到。
本以为第一部有点意思,到了第二部会成熟点,谁知道反而退步了,导演是不是抓不住重点,古装武打片,观众想看什么,是打戏啊,是功夫啊,动作啊,而2比1的文戏比武戏还多,多就算了,剧情这么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中间也不曲折,结尾也没反转,节奏还慢,主角又是苦大仇深,风格又是煽情文艺,2024了啊,剧情不能留白吗,反派不能立体吗,配角不能有血有肉吗,一个个干巴巴的非黑即白,正邪对立还拍的又臭又长,而动作戏也是一言难尽,偶有几个凌厉动作主要靠武术指导设计,但动作场面的运镜角度和快速剪辑的连贯性显得有点莫名其妙,结尾大战甚至不如第一部没有给观众一种酷炫爽快的感觉。
就这还有人吹成国产《这个杀手不太冷》,同类型的,不知道有没有看过《座头市》,《百人斩少女》,《双旗镇刀客》不说了,就算《绣春刀》都甩了几条街了,而这影片还想上院线现眼?
我不知道瞎的是谁?
之前偶然的机会看了目中无人第一部。
虽说也是个俗套的侠士替天行道的故事,但对于谢苗以及他的打戏和营造的武侠氛围感一直很有好感,因此看了这一次的第二部。
感觉比之第一部有所退步,不过也有可能是心理预期的关系。
依然是成瞎子替人报仇的故事。
小孩儿演的真好,机敏灵活又真诚。
原本是不想帮忙的,可是不知不觉俩人之间就有了一种微妙的父女情分。
甚至在理智思考自己要如何去做的时候,成瞎子刀已出鞘。
结尾打斗处不如第一部。
仇是终于报了,命也交代了。
心心念念的长安,就让下一代替自己去看看,也是一样的。
不能算是很精彩的武侠片,中规中矩。
可是谢苗的成瞎子,还是立住了。
三星是因为对网大标准降低,这片要是真上院线我只能给打戏和布景二星。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铲除恶事本是侠义,停留在救人报仇层面上就无端矮一头。
哪怕两部没有明显连续的时间线,也不能解释成瞎子这个人行事原则的前后矛盾,主角的精神内核可以是受创的、模糊的、摇摆的,但他得有,仅仅说他是个好人是不够的。
续集相较第一部资金肉眼可见的充裕,但在剧情编排和人物塑造上却大幅度退步,很简单的文戏讲的拧巴又无趣,和张小渔之间的羁绊也缺乏情绪和逻辑的合理调动,反复提到的眼睛和长安本来都能作为牵引情绪的关键词,实际都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全片剧情一直靠女孩执着报仇来被动推进:男主闭着眼睛演一个倔强的瞎子,女主瞪着眼睛演一个倔强的孩子,俩倔驴各讲各话,从片头到片尾各自的想法都没一丁点动摇,所以结尾小女孩半路跑回去复仇成乙又又叕赶回去救人的时候真的让人感觉非常疲惫。
两个人相遇相处后双方都在思想和情感上毫无寸进,那这个系列的定位相较于《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情感救赎,可能更接近《伸冤人》那种类型爽片,那么不如学伸冤人的商业叙事结构,精简一下文戏,把经费用在多请几位优秀的武术指导上,高潮的围攻戏份真的需要好好编排一下,拍的太刻板乏味,完全丧失了设计美感。
该片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火焰双刀展开的那一瞬间,然而这个唯一有趣的对手下线和出场一样突兀,仿佛是为了炫技而硬塞进去的一段。
另外吐槽一下,小女孩说自己是逃难的,逃难的孩子怎么可能因为吃的是蛇就吐出来,逃难途中物资匮乏死亡率高,蝗虫敢冒个头都能被逮着吃了,沿途的树叶树皮都能给扒干净,影片里对唐代社会疾苦的展现仅限于男主提到的战争和女主提到的逃难,没有任何其他相关联的镜头,如此这般,还不如不提。
本来想给五星的先说两点漏洞,第一是谢苗经过杨恩又目睹的凶案现场时,以他的敏锐,闻不出血腥味?
第二,杨恩又打扫卫生,收拾家居时,我就笑曰,瞎子的家居你不能乱动,会让他猝不及防,容易摔倒,后面果然。
但那是针对普通人而言,谢苗在片中那身手居然让脸盆架啥的绊倒,一身水?
喜剧效果有了,但是与人设不符,毕竟之前他已经被其它家具碰到了,应该有心理准备。
以上这还都不是减分项,减分在片尾大战,那么多人跟深仇大恨似的,悍不畏死的上前围攻,又不是大内侍卫在皇帝面前保卫皇帝,不表现就得灭族杀头,一个官员的公子哥儿,他爸都未必有那么多保卫,还那么玩命干什么?
谢苗那么凶悍,犯得着跟他拼命?
而且哪用那么多人?
五六个人近距离弓弩,就足以致命。
片中却长短兵器围攻,那么多人,团团一圈围攻啊!
一个以耳代目的盲人,他能招架应付?
很不合理,所以减一星。
蒋雯丽在徐浩峰的《师父》里都劝过廖凡,那么多人,血是热的,你的刀一会就卷了,不能用了(大意如此)好像是电影《十三刺客》里面,一位剑道达人,也是在群战时准备了许多刀备用,谢苗砍杀捅刺那么多人,刀都没卷刃……给个镜头体现搏杀的惨烈也行啊!
不过瑕不掩瑜,绝对用心有诚意的好电影!
感谢编导主创和整个剧组。
让我们观众过瘾,这不比院线那许多骗钱的烂片好多了?
春节期间要是能上院线,这破五个十个亿还有问题?
可惜,片尾让谢苗演的角色逝去,可能是想结束这个系列了,第一部我也看过,也不错,也是四星,8分往上的评价。
徐浩峰,还有绣春刀那位导演(绣春刀2的流星锤大战很值得一写),加上本片导演,有这三位在,国产武打片就还有气儿,还是粗气,匀气。
本来就想建议编导,可以拍续集下去,这样好的人设,编剧,武指和动作设计,以及谢苗卓越的身手。
只是别像盲侠座头市那样。
第三集最好让谢苗的角色复明,可惜,这集过后看来就没第三集了。
片头被反派残杀的女演员不错,还以为资方放进来的女主,哪知立即领便当了。
倒是杨恩又,小小年纪,演技没问题,相貌有辨识度,前途不可限量。
国产电影大有希望!
加油!
国产电影人!
加油谢苗!
那个男人又回来了!
那个走路跌跌撞撞,嗜酒如命,看上去病恹恹的,刀不离背的瞎子,又一次和我们见面了。
他不是冷酷无情的傅红雪,也不是嫉恶如仇的柯镇恶,他是“捉刀人”成瞎子。
在当今的电影类型片中,真正能称得上“好看”的武侠电影,可以说凤毛麟角。
正如在《目中无人》的武侠世界中,成瞎子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那样。
从1到2,成瞎子不仅仅闯出了一个捉刀人的江湖,也以一己之力,让这部电影在武侠片最最黯淡的时刻,为所有热爱它的人带来短暂的光明。
“驾驭”成瞎子的男人名叫谢苗。
在当今的中国电影圈,这个名字可谓一股清流。
无论在《目中无人》还是《东北警察故事》中,你永远都可以看到谢苗一个人勇闯龙潭,和坏人打打杀杀的镜头。
他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亦是有血有肉的男儿。
可以说无论古装还是现代,你都能从他身上挖掘出中国传统的侠义之道。
然而在《目中无人2》里,成瞎子却比之前颓废了不少。
这使他看上去不像一个侠客,更像一个单纯的赏金猎人,又或者更像一个普通人了。
小渔这个角色是个非常有趣的设定,绝非多余。
相反,她在塑造成瞎子的完整人格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成瞎子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最后二人之间的相依为命,则成为这部电影剧情推进的主线。
小渔当然得拿出看家本领,来证明自己不是鸡肋。
当他俩滚下山崖时,机智的小渔骑在成瞎子背上,为二人指明方向,这个桥段使人想起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瞎子和一个跛子,在房子失火的紧要关头,相互合作,瞎子背着跛子,跛子给瞎子指路,最终双双脱离危险。
不知不觉,小渔已然成为成瞎子的“眼睛”。
可是成瞎子仍然嫌弃她,几次三番想要甩掉她,但都没有成功。
胳膊拧不过大腿,成瞎子终于同意收下小渔,还开始教她武功。
日子一天天的过,当小渔发现凶残的仇人出现时,一个大胆的计划产生了…… 原来,小渔并不想连累成瞎子,她只想一个人去报仇。
她知道这是一条没有希望的复仇之路,但她仍然决定慷慨赴死。
命悬一线的时刻,成瞎子赶来了。
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经过这些天的朝夕相处,他们早已像父女那样再也无法分开…… 一切真相水落石出。
先前成瞎子不断拒绝小渔,并不是真的“嫌弃”,而是害怕小渔成为他的羁绊。
这对曾经痛失亲人的成瞎子来说,显然是一种没办法再次承受的痛苦。
但在和小渔的相处中,他冰封已久的内心却悄然开始化冻,直到嘭地一声,这颗心再次跳动。
从这一刻起,那个“行尸走肉”的成瞎子死了,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瞎子活了。
带着他的软肋,一个叫张小渔的小女孩。
于是“雪夜”里的那出“百人斩”,既有可能是成瞎子的绝唱,也有可能是将塑造一个全新的成瞎子。
正如先前所说,小渔的出现才塑造了成瞎子的一个完整人格。
在《目中无人2》中,我们也知道了成瞎子的更多“身世”:比如他是长安人,父母死于战乱等等。
尽管我们无法在院线中看到《目中无人2》,但这的确是一部春节档不可忽视的类型电影。
它既有传统武侠片的灵魂,又又为其赋予了全新的表达方式,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成瞎子”形象。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大侠,就像欧美有超级英雄,我们也有自己的江湖群侠那样。
毕竟,武侠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内涵,而武侠片也曾经引发世界性轰动,甚至产生了一种文化潮流。
毕竟,当一个外国人问起你会不会中国功夫时,这也许并非出于一种偏见,而是货真价实的文化输出。
动作凌厉,不拖泥带水,文戏也刚刚好,只是觉得最后的大反派死得潦草。
女孩张小渔的弟弟及朋友被权贵李九郎害死,她偶遇盲眼捉刀人成瞎子,请他为自己报仇,被拒。
张小渔死缠成瞎子,还帮他收拾家务,打架时帮他报出敌情。
渐渐地,成瞎子接纳张小渔,教她一招本领——利刃刺颈。
剧透提示===============最后成瞎子答应帮她报仇,和张小渔一起寻到李九郎住处,消灭他的手下,及他本人。
可惜成瞎子为张小渔挡一刀,也牺牲。
大侠死了,生前事迹才能成为神话,这样挺好的。
就怕一直拍下去,把这个系列搞烂了。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独特的类型,在上世纪散发了独特的生命力,电影的英雄主义和江湖豪情凝结一代人的想象和情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幻,英雄的气血方刚渐渐淹没在城市的滚滚红尘中,如何重塑江湖梦,也是当下武侠电影要破解的难题。
《目中无人2》则一定程度上继承武侠电影的阳刚气质,满足了我对于江湖的臆想;故事背景设置在中晚唐,在主角谢苗身上我们看到了“盲人”“独身”“武将”“刀客”等标识;在给予了角色充分的履历之余,并没有给予他健全的感官,盲刀客亦为谢苗行走天地的重要标签,“目盲”和“武林高手”这两个属性混叠在一个人身上之时,让角色变得充分神秘,角色的叙述维度可以无限加强;同样观众也会对他有巨大的期待,盲刀客的存在一方面在挑战动作设计的难度系数,另一方面也激活观众对动作设计的更大想象。
《目中无人2》的双主角(谢苗和杨恩又)设计十分巧妙,加深了观众对于角色苦难的共情。
一人是身体的持续缺失,另一人则是成长环境的破碎,两个“赤裸生命”在江湖中找到了互相慰藉的时机,他们在一起更补足了电影的温情戏码,让原本孤立的被抛弃的个体获得了相互认同的可能。
电影结尾处成乙把女孩绑在后背杀向众人时,达到了彼此认同的高潮。
角色即便相互联合,也无法完全左右电影的社会格局。
谢苗饰演的“成乙都尉”出场便破落穷困,即便曾在沙场战功累累,但大环境却给予他“赤裸生命”的状态,无财无权且湮灭于路人,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
然而在礼崩乐坏的社会,他的存在却及其关键。
一旦打斗开场,都尉摇身一变,便成为敌人生死的判官,成为武力值最高的存在。
身份的落差感是电影的张力把握所致,也是角色的戏剧化张力所致。
谢苗对于刀客和流浪汉之间的身份切换,其实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所彰显,是具备中国文化根基的。
所谓“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高手反而是道人、僧侣和路边乞丐,他们泯灭于市井,却以一身绝活超脱于江湖。
外弱内强的身份特质,更让角色在动静之间具备神奇的反差感,谢苗在对角色演绎时是由心入戏的,即便他以武打演员标签成名,但是他对于角色的理解是十分到位的,尤其在一举一动之间,他赋予了一张一弛的节奏感,在轻慢缓急中积聚了爆发的势能。
《目中无人2》的故事依然是侠客对抗贵族阀门的模式,但增添了反派角色的凶狠性。
以往武侠片中坏人多少有三分善的一面,但是李九郎的形象成为了恶的化身。
他鱼肉乡里、残害百姓,在法制昏暗的社会,他的猖獗更愈发意味着盲刀客存在的必要性。
尤其李九郎对儿童的暴行以及后续对成乙和张小渔两个“赤裸生命”的围攻等,加深了他向恶之深渊的坠入。
因此李九郎是不可以被原谅的,他和张小渔的矛盾不仅是简单的个体矛盾,而是人性之恶和善的极端矛盾,一方以贵族门阀恶势力出现,另一方则以纯真无暇女童身份出现;实力的巨大不对等和黑白秩序的颠倒,冷眼旁观的都尉遵循了侠义道,并逼出了自己的最强状态来对抗李九郎集团。
这也必然导致了电影会出现极其精彩的打斗,而且每一场打斗的设计逻辑也变得合理起来。
最终,成乙以一人一刀颠覆了原有的强弱秩序,也恢复了他自己心中的正义秩序。
但谢苗一角并非单一向度的侠客,成乙刚出场时,他的内心是极其迷茫的,比起对于侠客身份的自我认同,他在更希望在余生中去做一个普通人。
电影前半段他始终抗拒报仇,即便他杀向李九郎的府邸,也是以救人为核心目的,复仇这一概念最终让渡给了守护。
是世道不公不允许他继续做路人;是内心对善良的羁绊不允许他对弱者不管不问。
当人性之恶铺天盖地袭来时,他只能化为弱者的守护神、斩灭黑暗的盲刀客,用刀斩破世间黑暗的枷锁。
第一部不久前看的,少有的爽快利落!
好久没看这种武侠片了,很惊艳!
第二部增加了小孩一起的情节,乐趣更多些,打斗依旧爽快,算是第一部的plus版了。
有了这两部垫底,谢苗动作片的水准肯定是没问题了。
后续争取找一个好剧本,拍一个长篇电影,真正奠定自己的新动作明星地位。
提个建议,后续要找到自己的动作风格,你看看你的前辈们。
李连杰精武英雄的动作设计,即使现在也是非常有创意和想法的。
成龙最后找到了自己借助环境物品的现代动作加搞笑风格。
甄子丹的动作风格是出拳特别快,很爽快!
吴京之前也是学甄子丹爽快,但后来找到了爱国和战争片结合的动作风格成功了!
那么,谢苗,你是什么风格,或者你要有一部能够让人一想到你就想到的影片!
目中无人1-2作为起步可以,能看,但距离大片还是差很多,希望你也有一部长篇电影,代表你自己的动作风格的!
加油!
建议哈,作为年轻人,可以和动漫二次元联合,比如镖人,不良人这样,已经有现成动漫故事和口碑!
然后打磨好剧本,设计好动作,拍一个电影!
除了普通电影版,然后再结合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做些创新的动作东西出来
慢节奏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3.5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