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忽然有个灵感,想到《妈阁是座城》可能其实是一部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片(昨晚的一些困惑部分地迎刃而解)。
几个男性角色分别(不精确)对应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各有各的正确处理方式。
然而女主则经历了分类回收的迷茫期、成长期,并因此不断付出代价,造成次生污染。
所以与其说是关于黄赌毒的态度暧昧的警世题材,不如说是环保题材。
在这个过程中,女主对钞票采取过火攻和水攻,可能是隐喻垃圾回收中的不同环节及其处置不当带来的不同污染。
以及,女主的紫色羊毛大衣和墨绿色睡衣是非常好看的。
以下是昨天刚观影出来时的困惑记录——要说“懂”也是懂了,毕竟女主滔滔不绝旁白划重点还不够,最后还要出字幕总结中心思想:男人赌,女人也赌,筹码不同,心理机制则殊途同归,而且是互相加杠杆。
但对人物设定本身并不真“懂”,就如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人和事,能接受其“确实存在”,但无法以同理心或某种内洽的逻辑去“理解”。
本剧的女主对我而言就是这种存在。
演员还是不错的,白百何忽然生出一种略近于烟视媚行的新光彩,某些角度表情让我想起《过把瘾》时代的江珊。
达康书记和黄觉也完成了设定。
在微观与宏观叙事中跳进跳出,看得出一斑窥豹的格局野心,但完成得半拉坷圾勉为其难。
严歌苓的角色分工还是一如既往的难脱性别窠臼。
女性仿佛必须在情感里执拗并因此被翻来覆去的侮辱与损害,才能担起收视KPI,真的……“倦了”(此处脑补迅哥儿的表情和声线)!
华哥靠托底够狠起家,因为大陆的事情垮台。。。
澳门关闭所有赌厅,叠码仔都去当导演司机什么的。。。
这全中了呀?
全是踩这个电影的,没有人夸一下电影有多nb,提前三年预言到了这一切的吗?
电影挺真实的,白百何也不光是圣母心啊,内心也希望赌客能翻本的。。。
正常洗码都不希望客人输到不能翻身的好吗?
如果不懂梅晓鸥的选择,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懂女人,女人有时候就是会这样的。
她爱上前夫的时候还很稚嫩,她以为在赌场撒娇耍赖,用肚子里的孩子威胁就能唤醒他的爱和良知。
她遇到段凯文的时候,段凯文潇洒又慷慨,其实准确地说,如果这个男人不穷,那他几乎是没有缺点的,至少他不吝啬。
梅晓鸥这样年纪和阅历的女人,真的很难拒绝一个成功、骄傲、体贴、大方、风度翩翩的男人。
他保持着自己的神秘感,不讲太多琐碎的事情,走之前他会陪她去海边散步,岁月静好的他让人很有安全感,身家过亿的他愿意在路边给他买小吃、在长椅上像个孩子一样聊天。
相信那份暧昧和崇拜,是梅晓鸥始终无法处理好这份感情的原因。
第一次见到史奇澜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并不爱他,但就是觉得,他和自己遇到的所有男人都不一样,对一个女人来说,不一样是很重要的。
她总是一身西服,看起来雷厉风行,但她受这些情感和男人的牵绊,在菲姐面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会求仁得仁的,梅晓鸥的一生,从来都不是很想要钱的,包括最后发现儿子赌博她一气之下把钱烧了,在海边把史奇澜赢来的钱洒了,都能看得出,她不爱钱。
所以最终,她浮沉半生,却也孑然一身。
整部电影,把女性的软点刻画得棱角分明,看起来让人无法理解,而实际上却更像是每个情感细腻的女人的选择。
影片用澳门赌场的叠码仔梅晓鸥的视角看赌客的来来往往,观世事的起起落落,经时代的轰轰烈烈。
叠码仔是赌场与赌客之间的中介,一方面可以帮客人隐藏身份,另一方面可以以个人的信用为抵押帮客人从赌场借钱。
赌最能够暴露出人贪婪的本性,借钱更是能够扯下一个人的伪装,露出内心里的虚弱和肮脏。
梅晓鸥在职业生涯中结实了两个重要的客人,一个是气宇轩昂的企业家段凯文,一个细腻敏感的艺术家史奇澜。
这大概是魅力男性谱系的两个极端吧。
只是,不管是哪种男人,哪怕再有魅力,进了赌场都会成为赌徒,抛弃所有的理智,露出自私的本性。
梅晓鸥的问题是无法厘清工作和感情,与段凯文和史奇澜在感情上暧昧不明,纠缠不清。
他们一次又一次欺骗她,已然丧失信用的情况下,她还痴心不改地一回又一回选择相信他们,于是她的命运与它们越来越紧地捆绑在一起。
与客户发生感情是所有行业的忌讳,对于职业和感情都是。
对于叠码仔,更是会坑家败业的大忌。
在现实中,梅晓鸥这样的人早就会输得渣都不剩,而在电影中,她居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当然,这份安稳终于还是被击碎。
我猜导演是想说,女人选择一而再再而三地相信男人,是在用感情赌博,就像男人用金钱和尊严去赌一样。
能看出导演李少红的野心,她想用小人物的命运映射大时代的变迁,但不知是力有不逮还是心不在焉,影片中的映射薄弱又割裂,情节也是支离破碎。
电影的观感不够流畅,开车的导演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坐车的观众容易晕车。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影片是围绕晓欧情感世界里遇到的三个重要男人展开的,这三个男人都是彻头彻尾的赌徒,晓欧和他们即是报复,也是爱恨交加,她恨毁了自己家庭和生活的前夫,所以她也恨赌场记得那些男人,但是她活在赌的世界,离开了赌,她自己也活不了。
她一步步的带着段凯文,史奇澜们走向人生毁灭的深渊,却又不时在他们快要跌入的时候心软的去拉一把,正因为此,她也讲自己的生活弄得支离破碎,华仔问她,其他的叠仔女要么赌,要么不赌成为老板,你不赌,却没有成为老板,为什么?
她没有赌,却也没有成为老板,她的钱连同她的别墅,都输给了情感,她成为不了赢家,因为比赌场更可怕的是感情,她输了一次又一次,却又不停地继续陷入其中,她明明知道段凯文在拙劣的表演,却毫不犹豫的借给他200万,她有内疚感,也有负罪感,但是这是她自己选择的,她即对这三个男人有感情,也不得不亲手把他们送进赌场毁灭。
这是一部好的电影,我不觉得它是在劝人戒赌,因为人生中赌场处处都在,爱情,事业,亲情,是个人就离不开这些,是个人就一生都在赌,只不过有的人赌钱,有的人赌情,有的人赌命。
故事是好的,电影也不错,可惜看完了一地鸡毛,我倒情愿她把再次进入赌场的史奇澜,彻头彻尾的还给小小,这样的晓欧会更加洒脱。
评分低了,至少有7分的,白百何是个好演员。
这种女性叠码仔不是应该干练,妩媚吗?
说起台词来,还奶声奶气?
白百合演技上来说绝对不算差的,或者是在她擅长领域里算好的,但是在这个角色里只能说不合适,或者说没有突破。
毫无诚意的表演。
就像靳东不管是演老总还是演律师还是演大夫,都一个样。
这样的演员,距离成为一个好演员,还差十万八千里。
对比一下吴刚。
在各类作品中表达的形象都有不同,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他的表演下都趋于合理。
导演!
人家白百合好容易被封杀完放出来,你给别人整个这个角色?
今年难得一见的大烂片!
快把我恶心到生活不能自理。
导演本来想用”人家堵钱,晓鸥堵感情“的明暗双线剧情发展来展现一个性情女人在缺少爱,缺少支撑依靠自己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但是,导演尼玛你好像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你忘关作弊器了。
主角出来就是满级,还自带各种不差钱buff,对各种追债免疫?
就这种角色你安排别人去洗码?
人家是差那点洗码钱么?
人家是去场子里物色情人的好么?
周总、刘总、兰姐、段总、史沙雕、晓鸥老公,哪一个不是围绕和钱相关的际遇才和主角有了交集?
又有哪一个不是为了钱字在转?
只有主角,似乎洗码只是一种娱乐。
来,我们来剖析下各位赌鬼。
刘总,这是本片唯一没赌的男人之一。
势利小人一个,别说为二斗米了折腰了,这货能为蹭一早餐挨晓鸥一洗码仔数落半天,还可不劲的点头哈腰陪笑。
说明生活不易!
很真实!
过兰姐,赌场被人欠个小2亿就生怕破坏了和晓鸥的关系又怕被人欠钱,二话不说立马就把赌场3亿卖了,不得罪晓鸥不被人欠钱,让晓鸥自个撑着,她可不淌这趟浑水;说明朋友归朋友,工作归工作!
很真实!
过段总,好歹一个国内地产商人。
啥级别啊,这那的到处拿地,这是一般人么?
明显不是。
国内能拿地的不光有钱吧?
特别是08年之前那会儿。
特么1-2个亿段总就吃不消了,就准备想好了要来赖晓鸥的了。
至于么?
那前期装什么高大上给晓鸥看呢?
脑子抽风?
而且1-2个亿堂堂段总就吃不消了?
行吧,甭管段总这身子段是真富贵还是假穷酸,但地产商资金链少了1-2亿不留神破产的也还真有,为2亿面子都不要了这做法也很真实!
这也是说明越有钱看钱越重,也勉强算真实!
算过周总,前面随便一个房子就送出去给情人的人,这里看得出来确实有点实力。
后面帮娃还钱2亿没了,变成了穷老头一个,跟晓鸥说了句:我o了,你继续。
2亿周总也倒了,也很真实,说明周总也就是个几亿的老板而已。
过史沙雕,哦,是木雕。
反正管他什么雕吧。
看得出来,每次演他的时候手上都是十几万几十万的筹码而已,说明没啥实力,就是一个混的还不错的艺术家。
我虽然不懂为啥艺术家本来那么爱艺术的人,就看了晓鸥一眼就屁颠屁颠跑去赌场堵钱,还赌瘾儿贼鸡儿大!
这个设定非常反人类!
但我也能理解导演,你想啊,整那么多贪官,地产商人跑赌场和晓鸥演感情洗,这片子确实很难演,会显得low。
好吧,4000万把艺术家给放倒了,这也挺真实的,毕竟艺术家不是戏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逃税上亿的。
这个也很真实!
点赞!
算过,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剧负能量太多。
所有家庭都靠不住,全都是押宝在外人身上,还特么都是那种押的很大的那种。
觉得能对一个人敢随便就免单4000万的,感情不说比海深金坚,那也绝对是杰克与Rose级的一定是那种you jump I jump的。
相比之下剧中所有人物的家庭里的另一半都显得是那么渺小和不堪一击。
虽然没看出剧本在感情上的勾勒,但是我相信这世界上是有这样的感情的,所以我们暂且过最后说说晓鸥老公。
从最后一次晓鸥老公在赌场的镜头我们得知,桌面的筹码并不是很大,就算放普通人来看这也不会是不能承受的赌局,他俩也远没到山穷水尽或者说吃饭都成问题的那一步。
可晓鸥这货确实是狠角色,直接狭天子以令诸侯,弄到老公输钱,实在气不过揍了一顿晓鸥。
从一点上讲老公确实使一个烂赌鬼,没责任感且易怒,所以晓鸥要离开他倒也符合现实!
过但仔细想想老公角色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给晓鸥单身做过渡吧。
所有人晓鸥都敢赌,唯独就是老公马上止损,如果我是晓鸥老公,我肯定觉得不公平。
家庭本该是相互支持和信任,不到山穷水尽,不到生死关头,怎样也该竭尽所能拉上自己的另外一半渡过难关。
世界之大,生活之久,谁还不会有点高峰低谷啥的。
如果晓鸥能拿出押宝史大雕和段公子的魄力,我想老公也不至如此。
毕竟能走在一起的必然曾经有爱的一对,何况还有孩子。
从这点说,剧情把老公过渡的有点牵强,有点负能量爆棚。
还不如上来就是一个单身妹子会显得剧情更成熟,更好玩,更使观众对接下来的剧情感到好奇。
题外说一句,我个人最讨厌剧情喜欢留一大堆烂摊子而收不了口的剧,或等到收口又让你觉得虎头蛇尾或者不合常理,这个就非常致命。
本剧就有这么一个问题,太多的人物线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联系,爱情、家庭情、友情、母子情、朋友情,却没有任何刻画,对好的人好的太疯狂,对不好的人又差到莫名其妙,观众完全无法融入到主角的感情中去,反而主角的一切做法都让观众莫名和恶心。
好了。
老板们我们都介绍完了,我们现在来说说晓鸥。
如果说带有偏见的刻画人物是为了体现晓鸥对感情的赌性深和眼光准,那么我不懂,周总和晓鸥的儿子存在是为了什么呢?
难不成是加大晓鸥的台面还是纯粹因为有感情戏要把孩子塞进本片?
总之这戏主题不明,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
尼玛做了那么多铺垫,你们知道本片中最有钱的是谁么?
最能赌的又是谁么?
堵起来最面不改色的又是谁么?
Yes,导演你成功的让我在本剧里看到了反转剧的效果。
我们全篇里最牛逼的就是晓鸥姐了。
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有钱女人,还是那种你绝对不知道深浅的有钱,更是那种已经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地步。
除了晓鸥电影里的所有人都是在为钱和赌在忙活,除了晓鸥。
咱们继续来看。
晓鸥女士表既当导游又当叠码仔,是为了多赚点外快和块钱,好让一个女人独立抚养孩子不至于因为打工的那点杯水车薪在澳门供车养房显得太苦太难。
这个设定也没错,华仔说了,码仔自己不赌都会很有钱。
所以我们晓鸥开着豪车养着独子住着别墅,这个毛病不大,说明晓鸥勤奋,能吸引客户,也能找到从客户这里抽成的办法。
从这个角度上讲,赌客是衣食父母,抽头也是命根子。
一个被好赌成性的男人害了的女人本应该很狠赌,更应该从那些男人身上抽取更多,而且到了今天这种能住别墅的角色。
我想,不是小老板也是老板身边的人,大风大浪的应该早就不为所动了。
但是剧情偏偏架空你的认知。
我们的晓鸥就像初出社会的小羊羔,不仅善解人意,柔情似水、情感娟娟,还特豪爽。
对待赌客犹如兄弟姐妹,人家有点啥事,人家大了肚子啥的不仅嘘寒问暖,还主动的让他们远离赌博,禁止他们到赌场来玩。
如果说史沙雕你晓鸥是看重了别人的年轻别人的帅还有艺术家的气质,我能理解。
你往他身上押宝押感情我还是能理解,毕竟女人嘛。
但是你都输了4000万了,大老板过个亿就撑不住,你4000万赌那么大连眼睛都不眨下。
(段总人家那么大一个老板,眼跟前窜都是几十亿的人,托底个20倍那也是汗流浃背)我没当过码仔我不清楚赚钱是不是太容易?
但我很难想象一个靠打工发家,又是因赌受过伤害的女人会轻易拿4000万跟别人赌。
特别是这个行业她应该看过赌鬼的各种下场,她还敢这样用4000万豪赌感情,而且没有丝毫止损的动作,不仅如此还跟别人说,回去好好过日子,4000万我就不要了!
尼玛,比尔盖茨都不敢这么说。
这是在赌感情么?
这是把辛苦赚来的钱送给别人,这是对儿子的残忍,对原来老公的侮辱。
你凭什么随意拿家庭未来,拿孩子的更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去送给一个几年相识的艺术家?
而且还不是一笔小钱。
难道以前你老公拿去赌的钱都是你晓鸥的么?
既然大家都是凭自己的性情来做判断,凭什么你老公就要被你用儿子威胁?
好,我告诉自己,女人可能是疯狂起来比男人要性情多了。
我说服自己接下去看。
段总,一个老男人。
我想我是晓鸥,要与他保持多年的”友情“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从他身上拿到更多的利益。
当然,我也不会去故意害客户,毕竟来的都是客,每个人都坑我也不可能有什么大客户。
但这人被兰姐信任的女人,这么精干的晓鸥,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会这么容易被个老男人下套?
这绝对不可能。
唯一的可能只有是也想对这个老男人下感情注?
但你一边损失了4000万,一边又敢于对个老男人下注几亿?
确定你的钱不是扎克伯格或者比尔盖茨给的?
这还不是最让我大跌眼镜的地方。
最让我不可失意的是,电影里所有的人都紧张钱,有人紧张10万,有人紧张几百万,而有人只有上亿才会流汗。
可晓鸥!
绝对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女人。
别墅押出去就跟押个鸡腿似的,免几千万就像请客吃饭给别人免单,1亿多宽限期原本10天,动动嘴就可以给别人6个月。
我想问问导演,知道1亿多六个月赌场利息是多少么?
别说赌场,就银行利息是多少导演你知道么?
我们的晓鸥呢,淡定的像个超市收银员。
既没有发飙砍人,也没有痛苦流涕下跪求饶,总之不紧不慢,不骄不躁,你还说你家没矿?
你跑这里当什么洗码仔。
更神奇的是晓鸥喃喃自语的说别人段总:背负了上亿的债还能睡得着。
但是呢?
自己背的债远远高于段总,不仅吃嘛嘛香,生活质量丝毫没降,一样高雅的来风骚的走。
我注意了一下,即便是最困难的时期,晓鸥他们家都是住的复式洋房。
我想问问导演,就晓鸥这种人设,这种用修改器修改了无限金钱的主角,演绎起来让观众有半点代入感么?
就像玩游戏直接改成无敌,金钱999,一秒通关,这种游戏会有一毛钱意思?
我即没体会到晓鸥的苦,晓鸥的难,更没有觉得晓鸥眼光奇准头脑精明感情丰富。
你给我无限金钱,我能赢下整个澳门你信不?
我输1押2,输2押4,赢一次谁家都得关门。
照你这个无限金钱套路,你别把感情押艺术家身上,押你老公身上,你老公也能成艺术家你信不?
可怜的老公,早知道这样你赌个毛线,堵钱赢一辈子得那点钱还不如别人晓鸥吃顿饭免个单来的容易和痛苦。
老公这个角色被压制的一坨屎一般,幸好亲生儿子还符合点常理,否则这部电影简直是完全崩坏的存在。
白百合同学,你不仅出轨恶心到我了,这部戏同样如此。
虽然是导演的锅,但我就像让你来背。
因为最近偶然看到了几条澳门相关的新闻,发现自己对于叠码仔这个行当还是挺感兴趣的。
在遍寻相关资料无果之后,我还是决定回到这部电影中,透过作者和导演的视角,再来窥探一下赌徒和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心理。
初看这部电影是当时看完小说后恰逢电影上映,和家人一起前往影院观看的。
当时的我比现在更缺乏艺术品鉴能力,看完只觉得电影把小说具象化了,关于情节、拍摄手法等基本上是说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最近由于看电影时带了更多的目的性,有了期望失望就多了许多。
赌徒的人性这些写在电影脑门上的东西,我都已经熟知;情情爱爱我也不大想再深入探讨;除此之外,我好像就一无所获了。
从抖音开始知道这部电影,因为一句话决定去凑个票房。
白百何说:我都不知道我爱他什么,却当做命来爱。
于是很好奇,一部以赌为题材的电影,要怎么来讲述感情。
果然讲述得不算成功,无论是赌,还是感情。
整个故事用的手法太轻柔了,没有浓墨重彩的画面,也缺少了现实感强烈的冲击。
展现赌场的场面很多,但是没有太多纸醉金迷的感觉,输赢只是一个数字,赢钱的人太冷静,输钱的人也没有丢掉多少颜面,所有人的经历就像是一副淡淡的背景画。
主角是一个狠不起来也恨不起来的可怜女人,连这个女人的可怜都淡淡的,天大的事她能抗,在牛鬼蛇神之间游走自如,舍弃一段感情也干干脆脆,世俗向来不可怜强大的女人,无论她失去了多少东西。
但是这部电影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也有能让人动容的地方。
第一次有感触,是在晓鸥在三亚找到段总,要债人和欠债人的脸面终于撕破,段总在得知晓鸥找了自己的家人后,第一次褪下了儒雅的伪装,像所有无奈一样耍赖、威胁。
拼命维持的温文尔雅面具下面,一样掩藏了下作的部分。
正是这样彻底的翻脸,才让晓鸥能够下定决心讲段总告上法庭。
晓鸥的弱点是心软,或者是太渴望真情,所以她变成了无助的孩子,不敢先去辜负任何人,只能等着被辜负。
段总第二次来到赌厅,她知道他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壳,没有任何偿还能力,他继续赌垫背的是自己。
眼看着自己的别墅一砖一瓦被输进去,她没有办法去拦,段总的伪装还在继续,不能狠心去撕破这层脸皮。
她垫上自己的别墅去给段总补窟窿,争取半年的时间希望能帮助他摆脱困境。
她的认知里面,他们是朋友,朋友是不能逼对方入绝境的,所以对方把她逼入了绝境。
段总当面表示怀疑晓鸥做局坑她,虚幻的友情幻灭了,幻灭了才能持刀相向。
史澜奇更是她的一个劫,她放弃自己的立场去帮他,自己一团糟的时候还给了他三千万去还赌债。
她成了他的灵感女神,把他从深渊里拉出来,重新变成一个体面人,然后体面人马上体面地离开了她,回到了之前遗弃他的家庭。
我当时想不通他们一起共度的几年,晓鸥为什么没有要求史澜奇跟前妻离婚,断了过往才陪他东山再起。
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落得了人财两空的结局。
后来看了一部分原著才明白,她终归只是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一份彻底纯粹的爱。
名分、金钱于她都是浮云,知道史澜奇牵挂妻女,强留在自己身边也无用。
在这个几段故事中,晓鸥一直想要的是感情,她可以用任何东西去换得真心相待,其他什么都不要。
所以她失去了钱、失去了职业、失去了幸福,当然也失去了感情。
什么都不要的人,最后就什么都得不到。
前几天听一段课程,说到为什么林黛玉小小心眼又难相处,却能留存在文人心中千年不朽。
老师说因为世俗都在做人,而她在用生命写诗,她只忠于自己内心纯净的世界,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纯净的诗人。
只是不知道那些向往纯净境界的人,能否经得住俗世的风吹雨打。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告诉我们,疯狂赌徒的爱情诺言不可信,《妈阁是座城》则告诉我们,疯狂赌徒的爱情比父母还仁义,比天地还博大。
换做是你,你信吗?
香港电影中有不少是以赌博为主题的,比如《千王之王》《赌神》《赌侠》《澳门风云》等等。
这些电影往往是将男主角设定为“赌神”,通过他在赌场上的叱咤风云,来表达一种男性杰克苏想象。
电影当然不是宣扬赌博,但它也没有太鲜明的立场批判赌博,对娱乐性的追求压倒了一切。
但李少红执导,白百何、黄觉、吴刚等人主演的电影《妈阁是座城》不同,我们首先完全可以将它看成一部戒赌宣传片。
《妈阁是座城》海报电影《妈阁是座城》改编自著名华裔小说家严歌苓于201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小说以2008-2012为故事发生的时间段,以赌城“妈阁”(澳门)为背景,描写了赌场女“叠码仔”梅晓鸥和三个男赌徒卢晋桐、史奇澜、段凯文之间的故事。
小说《妈阁是座城》的表层故事,就是一个戒赌故事。
可能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关于赌博成瘾引发悲剧的流言,互联网上也可以轻易检索到各式各样戒赌者的现身说法。
这些故事都很真实,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却不多,原因在于讲述的语言很平实,缺乏文学性的强劲冲击力,代入感不强。
文学故事则不然。
就比如但凡阅读过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很多人就再也忘不了一个赌博成瘾的人那种疯魔的状态,哪怕他年轻、爽朗、衣冠楚楚,两个小时前还充满容光焕发,闪烁着上帝宽宥的灵光,一旦他回到赌桌上,他就只是一个灵魂被赌博扭曲的空壳。
严歌苓继承和发扬了茨威格的传统,在小说中,她以精准、细腻的工笔白描为我们呈现了赌徒的心理。
很多人或许认为赌徒成瘾是因为贪婪,但又不仅于此,一旦感受到赢的巨大刺激、染上了赢的心瘾,那是多少次输都难以冲淡的,你只想赢得更多。
因此假若赌瘾无法戒除,等待的只能是毁灭,赌桌上输尽筹码,赌桌下输尽人生。
小说中与叠码仔梅晓鸥有情感纠葛的三个男赌徒均是如此。
赌瘾难戒。
截图来自预告片电影《妈阁是座城》把故事背景提前,从澳门回归开始说起,并延续着小说的反赌设定。
就比如在段凯文(吴刚 饰)和史奇澜(黄觉 饰)这两个跟梅晓鸥(白百何 饰)有纠葛的男人身上,观众可以清晰看到人是怎么被赌博毁掉的。
段凯文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清华大学高材生、如今的房地产大鳄,电影中他一出场,就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的强大气场:雄厚的实力、丰富的人生经验、坚定的意志力、强大的自律精神。
甚至连在赌场浸染多年、阅人无数的梅晓鸥都认为他会是赌徒里的例外。
但没有例外。
电影的后半程,这个风度翩翩的地产大鳄,已经在赌桌上成为妈阁过亿的负债人,他也堕落成为满口谎言、自私、无耻、迷信的“人渣”。
吴刚饰演的地产大鳄段凯文,我们可以从这个角色身上清晰看到一人是怎么被赌博毁掉的而史奇澜,曾几何时是北京风头正劲的雕塑艺术家,梅晓鸥带他走进赌场后,他也一度被赌博毁掉,失去事业、名声和家庭,体面尽失。
好在最后他悬崖勒马。
黄觉饰演的雕塑艺术家史奇澜作为一个关注女性命运的女性写作者,小说《妈阁是座城》表层的戒赌故事底下,隐藏的依旧是一个女性文本。
严歌苓丰富的创作生涯,始终没有离开对女性的观照,从扶桑、小渔、田苏菲到王葡萄、小姨多鹤,严歌苓通过自己的女性视阈,展示了女性善良、无私、旺盛生命力以及应对苦难从容不迫的强大力量。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常常拥有一种类似于“地母”的神性特质。
乍一看,《妈阁是座城》中的梅晓鸥颠覆了严歌苓以往的女性书写。
梅晓鸥是赌场里的叠码仔,即为赌场揽客的中间人。
叠码仔的业务,就是从赌场里借出筹码,自己担保给赌客玩,赌客用了多少筹码,叠码仔按照一定的比率抽取佣金。
叠码仔并非没有风险,如果赌客欠债会还钱,他要去兜底。
叠码仔是赌博的桥梁和寄生者,这是一个八面玲珑又需冷血无情的职业(赌客不还钱,你得去讨债)。
当叠码仔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
但梅晓鸥是女性。
小说中,梅晓鸥赌博的基因来自于家族遗传——祖父嗜赌,败光家业,梅晓鸥骨子里流着赌徒的血液。
在成为叠码仔之前,她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兼赌徒卢晋桐(耿乐 饰),她在这里赌上了她的青春和爱情,当她输掉了对卢晋桐的爱和期待后,她成了赌场上的赌徒。
她不仅与赌场赌,更是与赌徒赌,赌上自己的钱财、时间与精力,她的资产随着赌徒的输赢起起伏伏,她已欲罢不能。
但随着小说的推进,严歌苓又赋予了梅晓鸥地母的属性——梅晓鸥与严歌苓之前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一脉相承。
梅晓鸥有来自于祖父好赌的基因,骨子里又流淌着祖母仇视赌博的血液——她的祖母在丈夫赌博、家人重男轻女的压抑之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连着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于是梅晓鸥一边撺掇赌客染上赌瘾,将一个个成功人士推入赌博的深渊,可眼见他们沦陷,她又感到心痛与惋惜,她甚至想拯救他们。
但以情感赌人性,梅晓鸥会赢吗?
《妈阁是座城》是严歌苓诸多女性小说里,口碑比较一般的,主要是因为梅晓鸥这个人物闪现的圣母光环无法令人信服。
读者可以理解梅晓鸥灵魂里的矛盾和痛苦——她既憎恨赌博,但又依靠赌博为生。
只是仅仅因为这样,她一个赌场上的老江湖、一个行业精英、一个看着赌徒输得倾家荡产都无动于衷的人,却因为看到赌徒落魄,一个眼神交汇就心生悸动,就散发出神圣的母性光环,心甘情愿被史奇澜、段凯文骗光积蓄?
小说《妈阁是座城》在严歌苓的作品中评价不算高严歌苓的一系列创作挑战了男权社会“女性是被拯救者”等规定,她颠覆男/女、强/弱的二元对立关系,建构了女性的主体性,这值得尊敬。
只是在《妈阁是座城》中,主题先行,她只不过是把以往的“男强女弱”改为“女强男弱”而已,为了体现“女强”也背离了人物的行为逻辑——一个赌徒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就不一样了?
或许现实中存在梅晓鸥,但这样的个例不具备普遍性,更不能成为女性痴情、母性伟大的凭证。
遗憾的是,电影《妈阁是座城》非但没有修正小说中的缺陷,反倒在这条歧路上一路狂奔。
电影中梅晓鸥面对没有钱、一度企图自杀、后来又骗自己亲戚去赌钱以偿还债务的史奇澜,一次次原谅他,鼓励他戒赌,只要他戒赌,欠她的三千万都可以不要了,以至于史奇澜对梅晓鸥说,“我亲爹亲妈都没这么仁义过”;梅晓鸥一会儿飞越南、一会儿飞广西,只为找到史奇澜,让他振作起来,重拾艺术灵感。
而面对债台高筑的段凯文,她一次次借钱,几乎抵押了自己的全副身家。
一个疯狂的“赌徒”,硬生生变成了一个救赎的圣母。
电影中反复隐喻了梅晓鸥的圣母特性,史奇澜为她做的雕像,就是一个怀抱婴儿哺乳的圣母像。
史奇澜背后的白色圣母像,就是他为梅晓鸥做的雕像现在的创作者都陷入了一个迷思,好像要体现人物的复杂性,她就得“不好不坏”。
像梅晓鸥那样“害人”不行,她还得“救人”。
可这与梅晓鸥叠码仔的身份以及她成功的“事业”格格不入。
因此,梅晓鸥的形象塑造看似深刻,本质是和稀泥,是创作者在自欺欺人。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告诉我们,疯狂赌徒的爱情诺言不可信,《妈阁是座城》告诉我们,疯狂赌徒的爱情比父母还仁义,比天地还博大。
换做是你,你信吗?
醒醒,梅晓鸥你是一个职业叠码仔,是更资深的“赌徒”电影《妈阁是座城》从原著作者到导演、第一主演都是女性,梅晓鸥无法令人信服,与这些女性主创者本身就对女性自怜与自恋的狭隘认知有关。
比如严歌苓说,“男人赌钱,女人赌爱”;白百何说,“工作特别出色的女生,往往生活和情感上一塌糊涂”“女人遇上真正喜欢的,就什么原则都没有了”……挺扯的,无论是赌徒还是爱情,从来就不分性别,不必给女性搞这样的“特殊”。
李少红是非常成熟的电视导演,以至于《妈阁是座城》都有浓浓的的电视剧风。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囊括的内容非常驳杂,电视剧的篇幅更适合于它,浓缩为两个小时的电影,过度依赖梅晓鸥的独白,让一切显得仓促、简略、轻描淡写,人物形象欠缺厚度。
值得称道的是,这是一部挺合格的戒赌宣传片,以及白百何、吴刚的演技都很出色(梁天、胡先煦、钱小豪等一众配角也让人难忘)——不是那么圆形的角色,但演员的表演都让角色拥有着高光时刻。
——版权属于澎湃新闻——
看这个电影之前,这电影名我一直以为是骂人,后来才知道原来妈阁说的是澳门。妈阁是座城,是座人性欲望之城,男人在这里嗜赌成瘾,女人在这里忍不住赌上了感情。在这里金钱的多少对男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他们只是发泄着人性深处最深恶的征服欲望,而女人在这里已经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给自己不安的内心寻一个落脚之处。演员阵容强大,演技都还可以,白百何的演技还是有一些不足,不够味道,而整片的感觉本来应该有厚重的年代感,可是李少红导演并没有拍出来,只是以女性化的角度和方式表达了一个失落女性的内心。
恭喜白百何这次能转型成功,拓宽戏路,再也不是只能小妞了
十赌九输,人生如赌桌
我觉得的主题应该算是反赌。电影里面的各类的赌徒状态和心理都刻画的不错,虽然女主这种职业算是给小白观影者一个科普作用,可是真的表现得太圣母了。真善美不适合这种你死我活的大杂烩行业
段落和情节之间转换过度太随意了,或许拍成电视剧会好一些,白百何吃烤鸭那段演技挺好的~
看过原著,段凯文那种假儒雅真猥琐跟想象中一模一样,意外的是黄觉居然是史奇澜,因为是艺术家?白百何演梅晓鸥显得书卷气了点,年轻的刘嘉玲更符合我的想象。故事逻辑什么的就不要求了,原著本身也乱七八糟。澳门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很特别,除了一直住旁边可以经常去,还记得我成年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赌场打老虎机,当时觉得自己硬核极了。如果不是赌徒,其实娱乐场总会有最新的时尚,艺术和表演可以学习,还可以看尽人生百态,我是很喜欢的。
好看到无以复加。李少红是我最爱的导演!
一个女人,一座城;一份友情,一段爱。人这一辈子,有欠钱的,有欠人情的,也有欠的是爱的,然后呢,有的人能还,有的人却只能躲,越欠越多还不上了。电影表面是在写一个女人的爱恨情仇,其实也是在隐喻着澳门在回归后这15年的兴衰。白百何的演技在与吴刚的那场戏中秒杀了我,只有特写镜头,但脸部的表情实在太到位了,时而妩媚,时而小女人,时而又委屈,还有强势和无奈,她对吴刚就是五味杂陈,只可惜后期配音的痕迹太过明显。
这个电影的大概水平是两星。片方免费请我们看电影,所以提到三星。片中最多的一句台词是“我接个电话”“不好意思我有事先出去一趟”。建议改名叫《接电话》或者《手机》。
和红楼梦一样,故事推进全靠念白,时间推进全靠字幕,文字的影视化只是把二维变成了三维。还好严歌苓的文字没有曹雪芹的值得深究和讨论。梅晓鸥这个角色真的太奇怪了,纵横赌场这么多年,就算不是个没得感情的工具,至少也得像刘嘉玲一样有沉淀吧。先后栽在两个自己最恨的赌徒身上,且栽得没有说服力。吴刚老师演技是真好,白姐也不错,换个导演这个题材说不定能撸提名了。锅当然主要还是李少红背。
这些人故事多,但是李老师最近十年都是退步的,拍的不行。
最近特爱白百合,电影比别的国产电影好看。说不上来为什么爱看,还看到片尾曲结束,也许就是真的爱吧。
吴刚和白百合吃饭那场戏 值三颗星
加长戒赌PPT,又一部演啊演啊怎么还演不完的片子,时代感完全为零,除了换手机和儿子长大完全没什么区别,剧情推进就靠老猫一个电话转折,看完了确实不想赌钱,但是想去当叠码仔
梅晓鸥说:(赌博/喝酒)一个晚上只造一种孽。
5,这片的叙事太奇怪了,从头到尾都是事件的堆积。几乎所有角色都处理得非常含糊,你无法真正走入任何一个人,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从头到尾大概都在卖那个设定,男人赌钱,女人赌感情。挺遗憾的以一个片子,演员也都挺不错的,就是处理得太莫名其妙了。
白百何挺着大肚子,哦不,挺着棉花枕头蹦跶那一幕,足以名垂影“屎”了!
段凯文演挺好的
明星越多观感越糟糕,葡京堵场真的丑,镜头给太多了,删点去吧!以及竟然看懂了白百合的少妇美丽韵味。史雕刻家是张卫健版西游记里面的哮天犬吗?出戏
高于期待值,除了女主造型年龄跨度感不强,其他情感还是蛮细腻的,在人生里每个人都是命运的赌徒,无论赌对还是赌输都只能继续向前.白百何讨债吃饭那场戏真的很好,吴刚非常稳,真的感觉连皱纹都是戏,最近完全迷上吴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