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Empire of Silver

主演:郭富城,郝蕾,张铁林,詹妮弗·提莉,金士杰,恬妞,丁志城,雷镇语,吕中,李依晓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语言:普通话/国语,英语年份:2009

《白银帝国》剧照

白银帝国 剧照 NO.1白银帝国 剧照 NO.2白银帝国 剧照 NO.3白银帝国 剧照 NO.4白银帝国 剧照 NO.5白银帝国 剧照 NO.6白银帝国 剧照 NO.13白银帝国 剧照 NO.14白银帝国 剧照 NO.15白银帝国 剧照 NO.16白银帝国 剧照 NO.17白银帝国 剧照 NO.18白银帝国 剧照 NO.19白银帝国 剧照 NO.20

《白银帝国》剧情介绍

白银帝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以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天成元票号的传承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华尔街”金融业的百年兴衰。故事以一个风烛残年老人的回忆贯穿全片:天成元掌门人康老爷(张铁林 饰)膝下共有四子,但老大天生罹患聋哑残疾,老二生性莽撞好斗在一次意外中下肢瘫痪,老四因新婚娇妻在天津被劫惨死而疯癫,只剩下老三(郭富城 饰)可以继承祖宗家业。但康三却对父亲抱有深深的怨恨,原因是他夺走了自己昔日恋人(郝蕾 饰)。 康老爷希望她可以为康家添丁,继承香火,但是她誓死不从。康夫人曾多次对康三表露心迹,但后者始终对继母礼让三分,不敢越雷池半步。康老爷见北京分号戴掌柜才智过人,遂恩威并用计赚邱掌柜(丁志诚 饰),令其死心塌地辅佐少主,然而康三心中却另有打算…… 本片根据成一的小说《白银谷》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不可饶恕魔幻手机2:傻妞归来惊天激战洛城生死恋妈妈不在家事出意外入云龙公孙胜邻里之间飞扬的青春红棉袄春天的马拉松四大名捕血腥蜡笔银河英雄传说DieNeueThese策谋第1章飞速单车慢慢爱哈丽特夜魅之醉宿恶魔烟筒3:烟筒之怒携家带口飞虎之潜行极战鉴爱男女第一季一尘不染杰克·莱恩第三季有机爱情猜拳大力女子姜南顺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剧场第二季印尼黑帮秦王李世民我爱的生活

《白银帝国》长篇影评

 1 ) 超级不推荐的白银帝国

昨天和有人去看了这部电影,看完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

居然还敢称史诗!!!!

电影用了大约半部时长的胶片来讲晋商家里面三少爷和继母之间的暧昧关系,随着三个儿子的相继出事,剩下唯一的老三只能来继承家业,就在我睁大眼睛要看老三大干一场,振兴家族事业时,老三来了一句,要去过自己的生活!

我CAO!!! 后来剧情又胡乱插进了几段,老三最终还是走上了继承家业的道路,还没看多久,导演给观众来了个传说的蒙太奇手法,画面一切,字幕一打,来到了十年后!!!

十年后就十年后吧,好歹来点硬货啊,还是在讲些细枝末节的内容,最后影片就这么结束了。。。。

这就是宣传的什么TMD史诗巨 著!

 2 ) 不断舍弃的世界_白银帝国

史诗般描绘了晋商家族在时代巨变中的浮沉——从一碗粥换三十两银子起家的传说到康三爷违逆父亲维新散财,其间的家族传承、为商之道、义利取舍、爱恨情仇,无不令人动容。

撷取片段一二:商战手腕谋略固然有趣,女性视角自然更关注情感:郎才女貌正当年华的三爷和老爷的留洋夫人,不过是继母和继子的关系。

压抑和坚持,真爱,在那种艰难崎岖的环境里依然倔强生长。

是什么造成“想爱不能爱”的局面?

影片倒叙、穿插给出全貌,老爷的老谋深算、温情流露,三爷与教书先生的情投意合彼此相许,大使女儿的坚持自我绝不妥协,既是悲剧,又不至绝望。

三爷以为心上人被迫死,在灵柩前久跪不起,对不能僭越的父亲痛恨又无言,用力捶打胸膛,一下,两下……再度见到已经“亡故”的旧人,惊、喜、伤、愤,获知前因后果真相的三爷,深深自责:“我害了你,还恨你”。

对于死过一回的一对恋人,为了各自的生活再继续,狠心离别,纵如此,为着更重要的情怀、或者说责任,生离总还胜过死别,不再有激烈的奔跑、急切的言语,只是一个说:“你要好好活着,你要活着”,一个答:“好”,“好”,还是“好”。

创业难,守业更难,老爷承负了巨大的产业,又担负了祖宗、家族的厚望,他不渴望天伦之乐吗?

他不倾慕热情的青春吗?

自觉地割舍,习惯地利用。

伤害,同时又是佑护、教育。

白银帝国的荣耀、权势、享乐,都不是他最终的追求,儿子的反对、异心、抉择,最让他难过。

最传奇的是,他再度为家庭留下传宗接代的男丁之后,以年迈之躯,竟然离家出走,一去不回!

抛家舍子,无影无踪,怎可能是这样一个封建家长的作为?

这一笔,激动人心,就像《大象的眼泪》里闯荡一辈子的马戏团兽医逃离养老院再度扒上火车!

经营票号,做生意,做人,讲究的是义,老祖宗为后世留下银子时也留下训诫“义”,不过我更多看到的是“舍弃”,为感情、为义理、为人伦、为自我。

 3 ) 只见白银不见帝国

形式大于内容的最好证明这一,借用网友的话,“只见白银不见帝国”。

片名弄得跟史诗大片似的,但在片中你看不到晋商的发迹历史,看不到动荡岁月里的商战纵横,看不到跌宕起伏的金融传奇,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发生于大宅门里的乱伦故事。

引用:“在《白银帝国》里,我们还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创试图把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与传统儒家宗法思想对接起来——老太爷言必称“亲则乱”、“财东不管事”等信条,似乎闪现着职业经理人的现代管理色彩,但他对三子驭人术的谆谆教导,又迅速的《资治通鉴》化了。

所以,新富阶层们寻根寻到晋商,其实是一件相当可疑的事情——西帮票号身后,靠的究竟是封建宗法经济的逻辑还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估计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原著白银谷更适合拍电视剧。

就这么部烂片还获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无语

 4 ) 一部史诗,最后看成了喜剧

这部电影算是老片了,所以豆瓣的评分很能代表片子的质量。

前几年,这样低评分的电影我根本不会看,因为电影怎么也得演歌一两个小时吧,有那时间不如看质量更高的。

最近看完《黄金时代》和《亲爱的》,听心水郝蕾的演技的,这片也算郝蕾主演的大手笔了,只是可惜的是,后来还是陨落了,没有冲到一线,杨雨凌就发福了。

在这部电影里,郝蕾可以说是个花瓶一样的角色,除了彪了几句英语,没有可以发挥演技的地方。

内外国人也出现的很突兀,好像是有什么阴谋阳谋来着,结果后来也没表现,除了带了郝蕾去美国,最大的作用就是说明,郝蕾这个角色会英语,很新潮。

本来这应该是一部史诗般的电影,画面、布景、服装也的确有史诗范,但是看着看着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喜剧了。

喜剧之一,老爷来临幸夫人,结果灯关了马上又来了,皇阿玛大喝一声:拿剪刀来。

我不厚道的笑了,皇阿玛也是悲催,自从淹了皇阿玛,永远只能是吹胡子瞪眼睛的皇阿玛了。

必知临幸不成,夫人拿布裹了全身。

结果这夫人不是一般的狠,对自己太狠了,因为对婚内强暴不满,不想做生儿育女的机器,竟然自己把自己的子宫拿掉了,牛逼。

喜剧之二,还是皇阿玛,最后竟然以高龄失踪了,画面配的是夕阳中塞外的野马在狂奔。

本来郭富城是演追求自由信马由缰的人来着,最后,倒成了古板的老爷子追求自我奔放去了,非常之吊诡。

喜剧之三,本来叫白银帝国,但是经济金融说的很少,到最后变成了一部说教片,败家子康老三把自己的祖宗底败出去,却得到了“仁义”二字,台词更是搞笑,什么做人巴拉巴拉,心里也会很舒服的(大意)——靠,这是我最讨厌的台词。

好像怕表现不出来其仁义,必须最后告诉你这是仁义,而且会有好报。

喜剧之四,前面也没说这是给孙子讲家族史啊,最后,弄了个爱你们的爷爷出来,搞得好像看电影的都是孙子一样。

本片的导演是个舞台剧出身的导演,近几年也没看见她的新作,这部电影是她的处女作,我猜不是被伤到了吧。

女性的细腻,我始终认为拍微观的电影更好些,太宏大了,容易顾此失彼。

本片的导演就是把感情戏作为重头,但是却也想讲好一个家族国事的故事,这本身就不成立。

不过,单就感情戏来说,还是很好看的。

特别是郭富城在继母葬礼上的那段表演,可圈可点,令人动容。

只是观众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为啥老爷子非要娶自己儿子喜欢的女人?

如果他真的是封建家长,就不会尊重郝蕾的感受,也不会最后放走郝蕾,那么,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

这本来就逻辑不通,影片也没有交代。

很有感触的是邱掌柜其人性,一副低三下四卑微奴才相,但是这种人却也暗藏祸心。

康家老爷子说,来点恩威并施,这个人就会为自己卖命。

我觉得老爷子活了一大把年纪还没有自己儿子明白,那些背叛你一次的人很有可能背叛你第二次。

其实,邱掌柜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凤凰男么。

老爷子自以为自己人力资源搞得明白,熟不知才能差的未必就忠心耿耿,社会进步最终还是要靠那些有才能懂变通的人的推动,不可能原地踏步。

我觉得,他还是不识人,因为他看低了自己儿子的才能。

三爷在遭遇狼群的晚上马上就看出了邱的人性,第二日邱又犯了奴才病,跪倒说自己的命是三爷的,三爷只是淡淡的说,我和我父亲不一样,你不必如此。

想要掌控别人的人多是力所不逮,人与人之间还是真心换真心。

老爷子打情感牌给戴掌柜,其实戴掌柜一早就看出了他的迟疑和不信任,那么也没必要接他的岔,老三才是真心对他,而他也算“士为知己者死”。

不过,我真的怀疑,在商言商,有多少真感情在里面。

但是,老字号能百年传承,光有钱没有精神肯定不能够,只是可惜的是,这片子还没有乔家大院让人有感。

我们的注意力,差不多都集中在继母和继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上了。

 5 ) 太贫瘠的“仁义”

中午看电影虽然总是急匆匆争分夺秒,但空荡荡影院就那么几个人,几乎有包场感觉,还是蛮不错。

可惜时间限制,能选择的电影实在不多。

所以呢,想着看《非常完美》,但实际上却只来得及看《白银帝国》。

对几个主演本身没太大兴趣,何况《白银谷》这种分量的小说压缩成电影,以他们来说,未免压不住。

这故事适合生面孔,让人全部投入到情节里。

要么干脆,就是一群老戏骨,原汁原味的出来。

张铁林搭配郭富城,不仅是不协调,而且可惜了片子。

而他们两个在这部剧里的表演,又实在没有角色诠释可言。

很遗憾也很缺憾。

最致命的除了演员不合适,还有就是情节改编的支离破碎,整部电影的节奏感完全没有把握住,大时代的颠沛流离就这样在平庸的改编中变成了流水账,不仅角色性格没能突出,甚至连故事都讲不好。

一部电影演员和情节都不行,基本也就不剩什么了。

可是,偏偏就是剩了那么丁点吸引住我,继而在回来的时候便订了一本成一的原著来看。

技术层面上没什么可挑,画面漂亮极了,构图、色彩无一不美,爱情回忆片段,降低饱和度的怀旧暖色,配上很漂亮的人物,实在养眼得很。

晋商票号的开始,也精彩,从大漠到分粥到结账分花红,样样好看的前三分之一故事。

让我看到这里就情不自禁给小蛇发短信,自以为找到了一块未被发现的璞玉。

其实这故事如果只把郭与郝的故事局限在最初那欲语还休的惊鸿一瞥上,该是多么完美啊。

谁能想到那破三角恋到后来竟支撑了一半的剧情,把故事完全破坏掉,把两代晋商的性格也完全毁掉了。

甚至只剩下流水账的史诗,也要比乱插情感戏来得自在和大气。

至于最后总结出来的“仁义”,在白开水一样的叙述下来之后,本应该是高潮,却变成了扯淡——因为通篇故事都和“仁义”无关,所有可以渲染“仁义”的细节都让位给不伦之恋了。

所以才想看成一的原著,本土作家出来的滋味,也许会让我继续品味着想象电影中那种老字号的感觉吧?

而且我觉得情节上应该会有很大不同。

小段子也有出彩的地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邱掌柜做内奸引匪截银子,老镖头呛啷啷拔出刀,辫子一甩,简直酷呆了。

这老爷子之前只是照个面几乎没话,但是很打眼,这会儿才是正面亮相,死得凄惨,但是这场厮杀精彩,超过之前宣传鼓吹的狼战。

康三给女人画背,那条鱼的香艳也很有感觉。

配角们很多演的鲜活,相比较,永远端架子的张铁林,只有暗中让儿子放手改新的段子,演得有些味道。

而郭富城基本就没在状态,忽而呆板忽而过激,跳脱得厉害,当然,这也有情节本身的大问题。

虽然给了三星,但实际上可以在三到四星之间,因为这几年来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有厚重写实的历史风格的电影了——因此哪怕只有三分之一,已经觉得很有意味值得看这一次。

 6 ) 老三用人的一点思考

和唐老师一起看的,待会儿要干活,简述一下。

感情戏有点牵强。

老三忤逆父亲的意思,用戴掌柜而不用邱掌柜,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老父的驭人之道确实也凝练着深刻的道理。

据说是有原著的,原著必定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从影片开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老三血气方刚,不愿意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那么第二个原因,其实也是传统之道:镜头中重新启用邱掌柜的时候,邱置一切于不顾,感恩戴德。

这种人无子,不恋慕妻子。

违背通常的人伦,唯一的支柱就是自己的事业。

《史记》中曾记载过几个故事,一个是秦将白起(?

)亲自为士兵吮吸伤口,士兵的母亲顿时嚎啕大哭,因为士兵的父亲就是因为被这样对待以后将士用命,打仗之时战死;在史论中,把自己的儿子烹了给国君吃,割自己大腿肉给国君吃,因为国君不重用自己而杀掉异国的妻子(吴起?

)都因此而得到违背伦常求取名利的恶评,而且并没有好下场。

邱掌柜有两个原因会死忠于主子(一个是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被重新启用,一个是共同应对狼群而被老三所救),我们在史记中看到易牙对国君的忠诚,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给齐王吃,最后把齐王封闭在殿中饿死的也是他。

同样,在庚子之乱中勾结土匪劫走银子的,也是看似忠诚的邱掌柜。

非常之人往往行极端之事,你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人的表象。

知人识人用人,确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7 ) 姚树华的纸上谈兵

抛却了华美的布景、考究的道具、晋商的外衣,《白银帝国》还剩下什么呢?

是清末民初几十年的飘摇岁月,是一个家族富户两代人的薪火相传,还是庭院深深的高墙下乱伦而错位的情欲纠葛?

姚树华把这一切铺陈开来,实际上是榨干了剧情里的水分,令之成为一串干巴巴的咸鱼,告别了那种鲜活灵动的可能。

《白银帝国》亦算不上史诗的气质,温吞的叙事效果早已埋葬了它骨子里的中正大气,纵然还有奚仲文、董玮、潘耀明、廖庆松等人保底,姚树华的缺憾最后还是让影片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失败案例。

打造一部晋商史诗其实很难,姚树华把点定的很高,运起手来就显得凌乱和茫然,镜头转过清末银号的富华大宅,四排长的离谱的算盘落座,伴着各个掌柜拖到冗长的应答声,就是电影的开篇吗?

那些民生风俗和大宅琐事仿佛是一个个的散点,让影片在十几分钟里迟迟入不了戏,就是一部大片该有的气质吗?

流水账似的画外音交待出大老爷的四个儿子,然后是大爷遁入空门、四爷沦落疯癫、二爷为救兄弟落马撞石终生无法起立,天成号的大局如此般的落在老三的身上,就是一种非常巧合化的设定,这种安排的背后是其实剧本的苍白和编导的无能为力。

旅美的经历让姚树华多出一副东西合璧的热心肠,郝蕾被设定成为一个留学归国的家庭英语教师,她非常东方化的圆髻反而削弱了这种印象。

以东西方文化的矛头来突破封建礼教并不是稀奇的手腕,可是姚树华的这个用意又是什么呢?

间或出现的英文对白、教会的修女或者神父并没有在剧情上帮下什么忙,而“切除卵巢”是不是又比“切除子宫”更安全而容易些呢?

郭富城与郝蕾的一场情欲戏,相伴而来的西洋歌剧就有些大煞风景,是割舍不下,还是造作有加?

一个古老而朴实的东方传奇原本不需要那些西洋化的符号来记账,与她的偶像李安相比,如此表面化的横贯东西亦是最浅薄的方式。

电影里的晋商题材慢慢的泛白,姚树华把着眼点给了那家大宅门里的不伦之恋,而非庭市商道上的恢弘争斗,电影不合逻辑之处如散沙四溢,女子嫁于情人之父是《哈姆雷特》开始流转的情节剧,姚树华的改编只是让这个段子变得更加萎靡与荒唐。

郝蕾受父亲欺骗嫁入大宅门并屈从老爷,戴上了“母亲”的帽子,为何又在多年后拒绝丈夫的霸王硬上弓?

又为何在受丈夫逼迫后选择“自宫”来逃避?

如果说这些只因为跟旧情人三爷打了个照面,便很没有说服力,随后她与张铁林扮演的老爷联合做戏而解脱,意味着张铁林拉下自己的老脸体恤子嗣,而这个儿子竟是他最不喜欢的一个。

姚树华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把郝蕾送上去美利坚的客船,早已超越了我们的容忍极限,待镜头重新转会天成元的银号,竟然发现是“十年后”的字眼把过去现在硬生生的劈开,张铁林早已经白发苍苍威严不再,郭富城则是依旧迷途不知所想。

这个剧本里郭富城挑不起大梁,因为那个锲入点让这个角色很难演,平靥的调子一起而难收,也决定了郭富城这个娱乐明星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可能。

片中他收服邱掌柜、戴掌柜都有些蜻蜓点水的味道,所施之恩威像极了敷衍了事,欠他一命的邱掌柜何以会反叛?

功高盖主的戴掌柜又为何会死心塌地?

这是三爷本人慧眼,还是根本算二人本性使然呢?

讲好一个故事竟然这么的难,是编剧的无能,还是导演的无为呢?

《白银帝国》披着晋商的华丽外衣,还是免不了拖沓至极、软绵乏力,早早丢掉了一个大片应有的气魄。

电影末尾三爷和戴掌柜广开小户、舍银而救民,电影的概念早已消逝而去,徒留一个郭台铭认祖归宗为商立传的匾额。

我不晓得那位台湾首富是否认可这一部《白银帝国》,因为导演终究是生分,她的眼高手低让这部电影成为了赵括式的谈兵,更何况谈兵的那张白纸,竟然是耗费了郭老板千万美元的私藏。

 8 ) 人,当何以自处?

现在的人有谁还喜欢琼瑶的爱情故事,现实生活里到底存不存在所谓“仁义”的这回事?

我看很多人都会对2者持着嗤之以鼻的态度。

在电影散场后,好多观众都说“太拖沓了”,“爱情故事莫名其妙”,但是本-真善美-小姐却坚决的爱这部片子,坚决的认为这是本年度最佳国产影片。

人都是缺什么就要什么,想什么。

尔等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或者是猥琐男晚上一个人孤枕难眠,当然对“仁义”嗤之以鼻,有什么比吃饭重要,有什么比我吃饱了重要,有什么比钱重要,猥琐男呢,有什么比女人重要,最好是来一个可以抱一辈子的女人,遭够了一个人的罪,怕死了一个人睡冷被窝,要是能锁定一个女人虽然沉闷一点但是可以解除这种恐惧感-但是我要指着你的鼻子骂你,没出息,没理想,觉悟太低。

人活着,当他有饭吃饱,有女人在那里等着他随时去睡,他就开始不满足于只是吃饱和有女人睡了。

他开始想我要活的高尚有意义,我要有一个爱人,成就轰轰烈烈的爱情。

我觉得这很美好。

这的确很有层次的。

当一个人只是追求吃饱饭,有一个女人睡到老,我就为他可悲。

他的人生被简单化庸俗化了。

虽然我们都是俗人,都有低级的需要,很真实的需要,真实的天经地义,但是,这种合理化低级需要于其人却有一个极大危害,让他的生活缺少了种种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限的,但是他想不到啊,能满足那低级的需要他已经死也瞑目了。

本真善美小姐请问:生命不是很可贵的吗?

活着不折腾难道不是浪费生命,浪费生命难道不是极大的犯罪?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想法。

说我不切实际说我装逼。

装逼是有好处的。

当别人说爱情是奢侈品而望洋兴叹的时候,我会去追求。

追求不一定得到。

但是追求的路上会收获很多。

因为追求代表着不停歇的脚步,不断付出不断提升不断自我膨胀发挥最大的自我潜能。

嗬,这样不停歇下去我能走到哪里,谁知道呢?

说不定到最后会叫人大吃一惊。

这个世界上可能不存在电影里那种被视为活着的源动力的爱情,也不存在那种高尚的“仁义”,但是,却不应因此就舍弃了对爱情或是仁义的追求。

所以解构一切的后现代,我不知道在不看好这部片子的人心目中还有没有沉甸甸的东西,如果都被抛下了,我想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谁都希望命运是平顺的,不要叫它试探我们”,但是,它就是这样来了,接受挑战吧,往往这个时候才会发现真正的自己。

 9 ) 你毁了我

■一句话点评:它讲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白银帝国》有着一眼可见的厚实质感,布景、服装、道具那是一丝不苟。

姚树华在这上面烧了很多钱,有些段落在剪辑时由于觉得不好就给放弃,而在拍摄时,一条下来几十上百万就没了。

当然这也会产生另一种相反的效果,有些段落因为花了太多钱,实在不知道放哪只好采用了折中主义。

姚树华这名刚进圈的女导演,一点都没有新手怕生的感觉,反而是大手大脚,用她在舞台剧上的经验,极尽奢华能事,羡煞了太多有志于拍摄商业电影的年轻人。

然而这并不是《白银帝国》拖了如此之久的缘故,这部以百年前中国金融业为题的电影仿佛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期盼中的电影节、好档期都没赶上,一直在做后期调整,那股不可一世的笑傲气早就不见了影子。

要知道,幕后大人物郭台铭早放弃了他的台湾电影宣言,娶了老婆生了个儿女。

难产的《白银帝国》能在这个时候露面,倒也是可喜可贺。

在上海电影节时《白银帝国》一票难求,看过影片的一位朋友一针见血地说,《白银帝国》是一部可以从3分打到97分的电影,取决于你怎么对待。

我们都没必要装大尾巴狼,把电影贬低得一无是处,但即便是抱有一颗宽容的心,《白银帝国》有很多缺陷硬伤依然是个不争事实。

故事上,《白银帝国》没有商战与阴谋,没有任何真正惊心动魄的东西,说白了它就是讲经商要仁义的儒家大道理,回到今天来看,类似说教本身就显得尤为可笑。

有人要惊呼了,沙漠战狼那段不是很激烈么。

那就回到“狼的问题”,《白银帝国》为了这段狼搭肩,康老三和邱掌柜合力奋战,终于把一群饿狼给赶跑了,保存了性命。

中间用了电脑特效,狼的毛色有光泽,目露凶光。

看上去确实有几分寒意,不料却破坏了电影苦心经营的旧时氛围。

没有苍凉萧瑟,反而像在开演一部动作片。

那这段到底是做什么的?

如果看完全片,你会发现狼的一段完全是在炫技,而且没用到点上。

有说这是为了说明康老三的成熟,拜托,后面还有一次勒马扬蹄的剪影。

有说这是为了证明康老三和邱掌柜结成了统一战线,恰恰相反邱掌柜在后面票号有难时反咬了天成元一口,关键的狼一段就变得浮浅可笑,你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野心家邱掌柜潜伏得很深,可《白银帝国》在他个人命运的起起落落间,忘了交代这个人物的具体走向(问题人物还包括女老外蓝师母),耗费这么多篇幅反倒不如前面出场没几分钟的刘掌柜。

回说真正的主角,我对康老三的临危受命还有情感转变都不反感,《白银帝国》的遗憾是把他的成长当成了自我觉醒,一趟追随祖上足迹之旅下来,那个女子也很配合,一个人安静地走开。

至于看多了张铁林的吹胡子瞪眼,用来演一个刻板威严的康老爷子倒也没啥问题。

影片没有真正围绕这个乱伦三角恋做文章,它似乎没有底气把情感讲好,所以爱情也没有真正左右人物命运。

《白银帝国》没有高潮,如果你觉得康老三开完窖、对着家训字幅一阵自痛无语问苍天是高潮话,那《白银帝国》实在是正面无比的高大全。

《白银帝国》有大气的开头,就像第五代导演作品一样,发出了人与天的对比感慨。

一介凡夫和一个帝国都无力抗拒时代的命运,这时候你会以为它是个文艺片。

中间搞排场、铺奇情,有摆架势也涉及了伦理,你又会觉得这是个商业元素十足的家庭片。

老爹给儿子讲知人善用和厚黑学,这是个商战片。

不料风云变幻,它应该是个历史片。

再有狼搭肩和大劫镖,它分明是个动作片。

直到康老五的画外音一出,你才发现它原来是个充满深意的传记片,我对四不像的东西素无恶意,姚树华在音乐选择上就暴露了她的用意,苏聪、林海等人分别负责不同段落的主题音乐,结果电影也拍成了风格不搭、胡乱混杂的一部戏。

它讲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至于仁义二字,中国观众不像是个喜欢听取劝告的群体,更何况这个道理还讲得不深。

他们只求看个爽、打得开心,因此《白银帝国》的大片命运可想而知。

【河青】

 10 ) 金玉其外

《白银帝国》电影名字挺响当当,无论电影的画面还是选角都像一部制作精良大片,表面看来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中的那些画面让我想起了山西那些保留完好有些年代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晋祠,导演还花了重金到塞外、沙漠上进行了拍摄,电影制作资金的充沛让每一个电影镜头、场景、服饰都那么的美都那么的精致。

在演员方面郭富城、张铁林、金士杰两岸三地演技派男星的汇集保证了电影角色的质量。

有了近于完美的电影画面再加上会演戏的演员,又打着有深度中国华尔街晋商文化的旗帜,乍一看《白银帝国》离一部好电影不远了。

认真看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令人失望。

电影开始还像模像样的讲述关于晋商文化内容。

之后康老爷的白银帝国是被一个婊子弄垮的,一婊子绑架了康老爷家的四媳妇起,康老爷的白银帝国开始一点点的崩溃。

电影的重要笔墨没有落在康老爷、康三少爷如何为成晋商文化某一个代表一个符号性人物,天成元号如何扬名天下。

反而是杜二娘、康老爷、康三少爷之间的三角恋情成为了电影主线。

左看右看都像老谋子当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中的那些乱伦畸恋。

电影那些升华闪光的内容来的相当突然,却要通过话外音来给观众们做一个导读,真有点可惜。

看来《白银帝国》只不是过披着华丽的晋商文化袍子穿着情趣三角恋情内裤金玉其外的帅哥,那电影名字还不如直接叫《康少爷的恋情》。

《白银帝国》短评

整个电影剧情设计的都不太好,尤其是感情戏。

6分钟前
  • DennisZz9
  • 较差

如果换个女猪脚。。

11分钟前
  • 般若@居士
  • 推荐

抛开史诗不谈。故事本身的魅力还不错。

13分钟前
  • Aliur
  • 推荐

付出与产出极其不成正比!!!哦,天哪~又是成人不宜的张铁林和郭天王……好银贱的世界

14分钟前
  • Over5
  • 较差

不予评置

18分钟前
  • H。
  • 较差

也是实在没看下去

23分钟前
  • 啊撒酷啦哟
  • 较差

粗糙的表达和莫名其妙的改编毁了个好本子

24分钟前
  • 事儿姐
  • 较差

看过此片数月后惊醒,那个传教大妈不是Bound里的美胸女么,岁月太无情了

26分钟前
  • 左儿
  • 较差

制作宏大精良,可惜所谓帝国又是一出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狗血事,且过于说教。

2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哎。。。。流水账一样的电影。仁义传达了,帝国看不出来~

33分钟前
  • 耳光大人
  • 还行

节奏很乱,主题很不明,含含糊糊的一个故事,郝蕾浮肿的眼和愁苦的脸,郭富城略夸张的神情表演,简直看不下去。

36分钟前
  • 夜空飞行的银鱼
  • 较差

为什么一看到老郭演哭戏,我就忍不住笑场?最后老爹和三爷在祖先祠堂的对话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哎~也罢,本来就没报希望。

39分钟前
  • 旺财sindy
  • 较差

老百姓看有什么用,为富不仁都是句古话了,这电影的教育意义能有多大?

40分钟前
  • Veronica
  • 还行

做人比做生意难,人做好了,是一切之本

45分钟前
  • 东学西读
  • 推荐

其实与其他的所谓华语史诗大片比要好很多了。郭富城表演赞一个。

47分钟前
  • 安小洁
  • 还行

不值一看

51分钟前
  • 小红帽
  • 很差

可惜了布景和海报。

52分钟前
  • 茄汁沙丁鱼
  • 还行

不愧是女性执导,纠葛感情渐成主线

55分钟前
  • 陈薪而
  • 还行

单靠家族血脉传承业绩,这样的封建传统是晋商最大的问题,另外片子本身有些单薄,因此显得很拖沓。

56分钟前
  • 锡罐头
  • 较差

破片一部。

57分钟前
  • Augentropfe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