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的确经典,但叶伟信并没有试图超越,他为我们讲述的是另一个不一样的爱情故事。
因为谁都知道翻拍经典的下场是基本会死得很难看,不值得冒险去硬碰硬,修改后的剧情更为丰富,可以说跟得上时代。
CG画面的处理加上一些叶式幽默为本片增色不少,这些地方做得很成功。
演员阵容上,余少群显然不能和张国荣相提并论,他在片中是负责搞笑的吧。
刘亦菲的演技自然也不能和王祖贤媲美,不过比起王祖贤妖艳勾人的聂小倩刘亦菲为我们呈现出的是简单动人的小倩,每个人的气质不同,如果单纯模仿就太失败了,明智的做法就是像这样把自己特有的气质融入电影之中。
清纯版的小倩带给我们的是初恋般的味道,有些青涩,有些懵懂。
两款小倩两种味道,我觉得可以不用拿来比较,喜欢哪一款自己品味。
虽然古天乐饰演的燕赤霞的戏份不比宁采臣多,但他是叶伟信版的主角,性格色彩最为丰富的角色。
虽不能说宁采臣是第三者,但燕赤霞和聂小倩的爱情故事才是主线。
值得一提的是古天乐在片中加入的一些幽默桥段还是不错的,虽不及《单身男女》中的笑料多,但在这样一部讲述凄美爱情故事的电影中,他还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不过,近几年演惯了都市喜剧的古天乐在情感上的演绎还略显单薄,火候的确不够,实在有些遗憾。
总的来说,叶伟信版的《倩女幽魂》没有让观众失望(除了余少群饰演的宁采臣实在是太2了),正如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其实和金庸的小说没有多少联系一样,我们可以分开做不同的审视。
刚开始小倩(刘亦菲饰演)发现糖果好吃,就喜欢上燕赤霞;后来小倩“强暴”宁采臣未遂,又喜欢上宁采臣和他的糖果。
女妖的智商和被日本怪蜀黍引诱的萝莉一样高啊,好好的小倩就这样糟蹋了。
对于剧情而言,极端点讲就是除了人名和倩女幽魂有关外,故事完全乱套了,而且更糟糕的是演员的演技,每次人妖殊途生离死别的场景都会有人哭,但是看起来好假(居然还给特写),让人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最后说到向荣哥哥致敬,他要是泉下有知定会死不瞑目吧。
看完此片,叶导在我心目中直接被归类到张导冯导之流了。
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十六年后,杨过得知了小龙女跳下绝情谷山崖的真相后,义无反顾的跳崖而下。
如果按照原著来说,他会在谷底遇到小龙女,从此二人没羞没臊的生活在一起,成为一对神仙眷侣。
但在本片中,导演另有安排。
杨过在跳下山崖后,遇到了时空乱流,不小心穿越了。
在谷底,他不仅奇异的恢复了双臂,还遇到了十六年前刚刚跳落至此的小龙女。
拥有后世经验的杨过自非等闲之辈,他利用手中蜂蜜糖治好了小龙女的情花巨毒。
于是故事得以提前圆满。
然而总也事与愿违,杨过深知自己并非这个世界的那个杨过。
他忧虑、他彷徨,他不知道十六年后,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到那时,当姑姑面前站着两个过儿的时候,该当如何选择,那他又将如何自处。
他终于下定决心,用自己深厚的内力运起摄魂大法,封印了小龙女的记忆。
一切等待十六年后再做分晓,倘若杨过二号如期而至,那么他终将默默守护。
动用了未来力量的杨过并没有想到,他此举大大破坏了时空的稳定性。
那万安寺大火,本该落塔自尽的灭绝师太也穿越到了此地。
那灭绝老尼何等决绝刚烈,不然也不会拒绝张无忌的援手了。
她本是好强之人,来到此间之后,为实现本身夙愿,更是广收门徒。
天赋异禀的小龙女自然纳入其法眼,被抢收做的徒弟。
杨过见那灭绝老尼虽刚愎自用,却也对小龙女百般呵护,便由她去了。
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穿越而来的,并非只有灭绝师太一人。
那灵柩宫主,虚竹大师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虚竹为人谦虚且耿直,穿越以后更是行侠仗义、快意江湖,当得一句大侠之称。
这一日,虚竹行至黑山(世界地形已经改变……),发现那灭绝老尼在此地作威作福,不仅强抢民女作威作福,还奴役这整个黑山村。
更为重要的是,灭绝座下有一女,音容相貌与其三弟媳王语嫣万分相像。
虚竹认定灭绝师太定是胁迫王语嫣为其服务,便毅然决定上山除害。
哪知那灭绝师太近年来武功大进,打的虚竹节节败退。
关键时刻杨过出手,击退了灭绝老尼,救下了虚竹。
虚竹自然对这杨过感恩戴德,两位英雄人物相见恨晚,一时间亲密无二。
但很快,虚竹便知道杨过并非正道人士,不然也不会纵容灭绝师太走火入魔般得为非作歹了。
当虚竹得知杨过其实是在守护王语嫣的时候,气的胸炸了也似,遂断臂绝交,以谢当年相救之恩,从此恩断义绝。
杨过无奈,只得放虚竹离去。
时间荏苒,十六年匆匆而逝。
绝情谷底(黑山脚下)并没有迎来杨过二号的到来。
这一日,忽有一位不速之客不期而至。
这位自称宁采臣的书生,相传曾是嵩山之上一小沙弥,亦有人声称他本是京城一戏子。
此中真相更待后人挖掘,此处暂且不表。
这宁采臣单纯热血而富有理想,在村民的怂恿下要上黑山与灭绝师太决一死战。
无巧不成书,在上山途中,宁采臣遇到了小龙女,并以蜂蜜糖与之结识,更发展出一段恋情。
后世学者无不垂首顿足,一块糖的爱情,到底是幼稚,还是荒唐,抑或根本就逢场作戏,众说纷纭。
有人分析,小龙女十六年来虽然衣食无忧,却十分寂寞。
而且据活死人墓揭秘档案显示,这段时间内小龙女总是噩梦连连,有人听过其梦话“灵儿不是妖,灵儿是女娲后人”。
这些事情她不可能和刚愎的灭绝师太诉说,憋在心里早已成疾。
此时宁采臣上山,恰好给了她一个说话之人。
也有人说,是那块蜂蜜糖唤起了小龙女被封印的记忆,潜意识中,她把宁采臣当做了杨过的替身。
宁采臣本就不是什么性格坚毅之辈,与小龙女陷入爱河以后,上山除害之事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他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带着小龙女私奔罢了。
杨过得知此事以后大为恼火,欲将小龙女捉回灭绝身边。
就在此时,阔别多年的虚竹再次出现在杨过面前,这些年来虚竹卧薪尝胆,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打的杨过满地找牙。
小龙女更为虚竹多抓获。
看到昔日的三弟妹王语嫣,给三弟段誉戴了不止一定绿帽,虚竹怒火滔天,认为一切都是那灭绝老尼煽动的。
将杨过与小龙女监禁后,他便动身前往兰若寺,收拾那老尼姑去了。
虚竹走后,他的跟班小春哥担心虚竹不敌,放出了杨过和小龙女,并告知杨过和宁采臣,这些年来灭绝师太为了控制收下众女,逼迫她们服下了三尸脑神丹,要想解救小龙女,大家必须上山打败灭绝师太。
二男听后自然大怒,四人便追着虚竹的脚步,一同前往兰若寺。
于是,众多穿越者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宁采臣在小春哥的帮助下,找到三尸脑神丹的解药,杨过与虚竹一同干掉了灭绝师太。
由于此战动用大量异世界的能量,使得时空变得极为不稳定。
小龙女的记忆封印也被破解掉了,于是真相大白。
小龙女将宁采臣推出了破碎虚空,自己和杨过穿过黑暗之门,去外域了。
剩下的人留在了艾泽拉斯大陆,黑山村的村民也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纯就技术上说,新《倩女幽魂》称得上是原作的升级版。
从前徐克和程小东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打造出来的光怪迷离的人鬼世界,在这一版当中,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升级,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有了新的技术水平和相当的投资做后盾,许多细节不用再如前作那般遮遮掩掩,而是有了直面的底气。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旧新版《倩女幽魂》的水准比较,大致可以仿佛于两版《三国演义》(央视版和高希希版)的优劣高下了。
只是有一个疑问:叶伟信为什么要拍这部《倩女幽魂》?
在看影片以前,看到放出来的花絮说,叶伟信会对原作的故事进行很大程度上的修改,把故事的重心放落在小倩和燕赤霞的感情纠葛上。
这未尝不会是一个好的改变。
何况,便是原作,也是徐克从李翰祥1960年的同名经典旧作翻拍而来,但改得纵横恣肆,天马行空,遂得以在经典之外,再塑经典。
变,永远是电影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
但看完电影以后,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的。
电影的确有加大燕赤霞的戏份,但与其说是浓墨重彩描写他与小倩之间的感情,倒不如说只是在原著故事上多加了一层前史的设定而已,与影片的主干情节——小倩与宁采臣的感情——几乎不发生实质上的关联。
就像金庸写《碧血剑》中的温家五老,自家先已有了一个千锤百炼的五行阵在那里,偏要再添一个八卦阵来做辅助,除了能增加声势眩人眼目以外,我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而到了影片的结尾部分,故事强行把煽情点落回到燕赤霞身上,等于是自己亲手消解了之前花了最大功夫和笔墨渲染的小倩与宁采臣之间的感情,与影片全局格格不入,我只能理解为,这是电影把燕赤霞(或者说是古天乐)定为第一男主角而赋予的特权了。
叶伟信说:从前看《倩女幽魂》(旧版),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叶伟信也说:新《倩女幽魂》不是在炒冷饭。
看完电影,我只能认同他的前一句是真话。
新《倩女幽魂》里的叶伟信,是影迷要远多过是导演。
他未尝没有想突破原版格局的野心,但因为原版的过于简单、纯粹、充沛、有力,以致新版想化简为繁,结果却只是屋下架屋,完全被原版束缚住手脚,小改动难言有功,大改动又力不从心,充其量也就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亦步亦趋的填空和修补的作业而已。
叶伟信是一位好导演,这有他过去的许多好作品做证明。
但新版《倩女幽魂》,虽然不乏声画之娱,却很难说是他的一次成功尝试。
叶导 你翻拍 怎么瞎弄都好 可是结尾的时候为何要这样纪念哥哥呢 他离开我们8年一个月26天了 要命的是最后还唱国语版的主题曲 亏你还是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你用个粤语版的曲会死吗?
这么狗屎的迎合大陆市场 哥哥不是这样纪念的 你看把宁采臣拍成什么样子 难道 你就不曾想到哥哥是扮演宁采臣的吗 你妹的 我看了很多评论 没一个赞成你这样纪念哥哥的
一个精力充沛的壮年胡须佬,会在荒山枯寺里守着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妖怪相安无事。
一个法力高强,嫉恶如仇的术士,会跟千年树妖比邻而居数十年而毫无动作。
这种事,你信么?
李翰祥和王月汀说:“我信!
”所以有了60版《倩女幽魂》。
徐克和程小东说:“我信!
”所以有了87版《倩女幽魂》。
叶伟信和张炭说:“我不信!
”所以我们有了11版《倩女幽魂》。
燕赤霞这个角色,在《聊斋志异》中基本上就是个冤大头。
只因为感慕宁采臣这个“至诚君子”,就大发善心帮他搞定了鬼怪,最后“至诚君子”骗他说要帮妹妹迁坟,抱了倩女回家,享自己的齐人之福去了,燕赤霞呢,跟那个时代大部分的剑侠一样,不知所终。
明清小说里这类纸片人物唯一的功能,就是出来成全文人的猥琐和小算盘,说实话,没劲得很。
这个人物真正立起来,是在猥琐大导演李翰祥的60版《倩女幽魂》中。
影片坐实了“鬼话”的时代背景,那是明清交际,异象纷呈,华夷混淆的乱世。
透过片中的一段对话,燕赤霞这个奇人的胸襟可见端倪。
燕赤霞问:“依宁公子的看法,中兴大业尚有可为吗?
”宁答:“本朝的疆土还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云贵,正规军就有几百万,再加上各地绿林豪杰所领导的义师,不下几千万,怎么说事不可为了呢?
而且台湾的郑成功隔海而治,有险可守,是我们中兴最大的希望!
”放在60年的海外,这些话后面的潜台词,大家心照不宣。
人间乱成这样,燕赤霞自己还恨不得多杀几个恶人呢,哪会管他们自投妖怪的罗网?
是宁采臣的正直和抱负打动了他,才出手管起了人间的闲事。
这样的狷介之士,可敬可佩亦复可信,是60版最大的亮点之一。
到了87版《倩女幽魂》,说实话,高歌Rap的午马版燕赤霞已经让后面的人没得可玩了。
这个侠士的仁、勇、痴、义、狂被发挥到了极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的心结都哭出来了,还有什么可挖掘的呢?
我毫不怀疑,这个人物就是徐克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而宁采臣,则是现实生活中作者的“书生”身份,以理想人格搭救平庸自我,成全浮世一段痴情,87版的这个架构张力十足。
再加上徐克自己的乱世情结,把60版中的末日红尘背景做到气氛十足,正是兰若之外更有危楼,妖孽作祟乱不过人间,精彩自然纷至沓来。
关于传奇人物,信有信的拍法,不信有不信的拍法。
新版《倩女幽魂》走的就是后一个路子。
突出英雄的“人性”是新近电影的潮流,而几近完美的侠士燕赤霞既然无法突破,谈谈恋爱或许也不错?
一个精力充沛的壮年胡须佬,会在荒山枯寺里守着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妖怪相安无事,那是因为他该干的早就已经干过,色即是空了。
一个法力高强嫉恶如仇的术士,会跟千年树妖比邻而居数十年而毫无动作,那是因为他打不过人家……没猜错的话,就是这样吧?
李版燕赤霞救宁采臣,是为大义折服,程版则是为其痴情所动,到了叶版,是为了赶走小三,独霸小倩……我彻底无语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一点也没有责怪叶导的意思,相反,我看片的过程中一直在不停地感谢他。
这一版《倩女幽魂》的好处显而易见,美工、台词、布景和特效都极为考究,比87版进步了不少,而且难得的是在剧情和趣味上也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作的风貌。
一干村民送宁采臣上山的一幕,活脱脱可不就是《地狱无门》里村民欢送密探零零九进屠宰场的翻版?
这么腹黑的场面,多少年没见过了!
新作虽然没有87版那么紧锣密鼓的剪辑和刁钻古怪的机位,可是不断抛出的倾斜构图和反差强烈的交叉蒙太奇段落,还是能有效传递出故事中蕴含的“鬼气”和人物命运纠葛。
甚至连武戏都可圈可点,夏雪风雷和燕赤霞的决斗以及他独斗二蛇精的两场打斗戏,把《七剑》中开创的“兵刃脱手”打法发扬光大,配以凌厉的剪接和视觉特效,肯定毫无悬念入选我今年的“十大动作场面”之列。
新版完美复现了旧版中的市井烟火气,更是诚意可嘉,从“宏村+横店”的“古装大片”视觉疲劳中搭救出了我等的眼睛。
放眼当今华语影坛,能在如此程度上复现黄金时代港片大制作神髓的,除了叶伟信还有几人?
我相信,执掌新版《倩女幽魂》这艘大船需要不少的智慧。
古天乐版燕赤霞要怎么拍?
有限的预算下如何做出尽可能精良的画面?
“中国鬼故事”(a Chinese ghost story)要怎么改才能变成“中国神话”(a Chinese fairy story),都是在电影以外考验导演的难关。
而最后的不尽如人意处,与其责怪主创,倒不如把板子打在市道和审查环节。
例如开头提到的燕赤霞问题。
你跟现在的观众谈人间险恶?
谈“中兴大业”?
就算观众爱看,有人不爱看啊!
倒不如把侠义剧情改成三角恋情来得实惠,如今的市道跟京城的餐饮潮流背道而驰,是重甜忌辣,你要说观众不爱吃辣,那也未必,这是被逼的。
如前所述,燕赤霞的侠义狷狂,没了人间乱世这道辣椒粉,根本就不能成立。
所以人家跑来跟宁采臣抢小倩,也是被逼的。
本来是一道五味俱全的川菜,大厨把它煮成了一盘“双份爱情,加糖免辣”的甜品,能想着给你夹带点五香粉,已经是被逼无奈中的被逼无奈了。
而我等极度重口的胡须佬被逼得跟小倩一样,“谁给糖吃就跟着谁”,更是baby无奈中的baby无奈。
燕赤霞尝了妖怪的甜头,牺牲了法宝,打不过树姥姥。
香港影人尝了内地市场的甜头,牺牲了创作自由,打不过某些人。
我们这些P影迷……我不说了。
燕赤霞这种人物,不是我们不愿意信,而是只能选择不去信。
“中国鬼话”就是这么被逼成“中国神话”的。
《新倩女》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画面。
不是指画面有多么绚丽,视觉效果有多么壮观,而是它采用了一种类似上世纪70年代港产古装片特有的色调,虽然通篇在黑漆漆的山谷和寺庙中转悠,却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让人想起胡金铨,张彻那些名字来。
相比之下,1987年原版泛着蓝光的《倩女幽魂》经过新的数码修复,反而更像是一部拍摄于新世纪的魔幻大作,而本片要不是靠着几个大明星的熟脸,和韩国特技团队的电脑特效,时不时提醒着观众他的制作年代,真要叫人怀疑影院是不是放错片了。
翻拍片容易面对一个两难处境,如果按照原版中规中矩以新演员和新技术重新演绎一遍,容易被人说成是靠炒冷饭圈钱,除非是《霍元甲》《陈真》那种以永不过时的民族旗号作为卖点的作品;而如果抛开原版自成一体,又极易招惹原版的忠实粉丝的口诛笔伐,由于新旧版被拿来对比是完全无法避免的事,而原版的经典性又是不容置疑的,因而要想推陈出新最令编导挠头。
但对于《新倩女》,在剧情方面我是要力赞的,整个故事的框架十分有力度,完全撑得起一台魔幻大戏,既有对于原版书生与女妖爱情的忠实,更创造性的以新世纪某种颇为流行的爱情理念加入了一条支线,而且几乎与主线齐头并进,绝不是点缀,却也没有夺了太多风头。
片中只有三处闪回,交代的是同一件事,但每一次当观众自以为懂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时,下一次闪回却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出完全不同的因果,颇有点传世经典《公民凯恩》“剥洋葱”叙事手法的精髓。
影片悬念设置水到渠成,没有为了抖包袱而故弄玄虚,“糖果”,“神器”作为两个关键道具串联起了整个剧情脉络,是影片坚实而有效的母题,予人恍然大悟之感时又丝毫不觉得生硬牵强。
虽然但从剧情堪称佳作,但我还是认为《新倩女》整体水准接近烂片,原因之一在于动作。
本片时一部拥有大量动作打斗的魔幻电影,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的樊少皇和惠英红都是具有二十年以上武术表演经验的老打星,但他们的戏份都不如几乎没有武术根底的古天乐,这是最大的失败。
限于题材和风格,本片不能像《东方不败》那样将打斗全部处理成高来高去的空中飞行,必须要有适当的真拳实脚,古天乐这块短板的存在,使整个木桶的容积下降了大半。
两片绿叶衬一朵鲜花,最后看来的效果倒像是一片硕大的绿叶努力要以它的体积盖住两夺鲜花的艳丽,这无论如何是个杯具。
但本片最大的扣分点还不在动作,而在于对白。
古天乐近年出演的电影中,除了前不久的《神奇侠侣》外,就属本片的台词最为令人作呕。
倒不是说那些“你要吸就吸吧,我还顶得住”之类雷翻众人,而是在我看来,本片超过三分之二的台词压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顺便说句《神奇侠侣》中这个比例是90%)。
台词的作用在于表达人物内心,交换角色间的信息,引发合理的戏剧冲突,可本片中的大部分台词完全没有起到这任何一个目的。
删除影片前半个小时内所有宁采臣和小倩的对白,全部以卓别林式的默片来表现两人的关系进展,我敢保证影片传达的信息量不会有任何缺失,甚至还能让影片耐看许多。
至于王丹怡栗饰演的年轻猎妖师,且不说那如同课文朗诵一般的念白风格,光是那段台词,就犯了一个所有编剧指南都力劝新手要避免的错误“不要写出重复观众和片中角色都了解的的内容的台词”。
总的来说,《新倩女》是一部有想法的作品,它没有拘泥于原版的套路,勇于开拓一个符合新世纪观众胃口的故事,无疑值得赞赏。
但这样的努力仅仅停留在搭好了一个优秀的剧情框架,对于一部好电影所应具有的其他元素,本片甚至称不上合格,就像一个纯金制造的垃圾袋,面子和里子完全不相称。
如果你只为各种雷人台词想博自己一笑,倒是可以去影院消遣一番,但请记得挑半价日。
文/方聿南
每每大陆有大投资的最新电影,豆瓣给的都很低。
确实国产质量主要是在故事编剧上不能让大家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但是新版倩女幽魂故事差吗?
不差!
很多周围的人说惊喜大于遗憾。
港人的编剧还是超越大陆的。
不到六分,慢慢对豆瓣产生怀疑。
水军有确实很多,做一个评价网站不容易,门槛低,这样恶性循环只能是纯电影观众对豆瓣失去信心,变得没有参考价值。
在香港的时代广场,140HKD的巨款,和连总左右摇摆于《关云长》和《倩女幽魂》两大烂片之间,最终不幸的选择了《倩女幽魂》。
《关云长》虽说也是弱智无边,但好歹有武打可以看。
且不论老版的品质如何,我没有看过。
但就这部2011版《倩女幽魂》来说,它是如此的平庸,如此的没有亮点,让我想起了09年令人震撼的无聊巨片《花木兰》。
刘亦菲、古天乐、惠英红、樊少皇,全都是毫无突破的老旧表现。
唯有徐锦江算是一个亮点。
影片特效也差强人意,剧情更是平淡无奇,要知道,这年代爱情故事能打动人已经不容易。
差点忘了说那个余少群。
《梅兰芳》里他是演得好,但不是所有角色都是如这样在戏台上般做作的。
他在《倩女幽魂》中的那张脸,那个神态,直逼鼻孔教主尔康大人,其实我一开始把他认成了副教主任泉大人。
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这种古装商业片,能达到《画皮》的水准即属合格。
至少有一个亮点,例如《画皮》里周迅的腿,赵薇的老,以及班得瑞风格的配乐。
如果要做烂片,请一烂到底,像《无极》那样有声有色,不要如此平庸。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我看新倩是不久前,看87版的也就是再前两天的样子,所以对于87版我可以说没有太多所谓的【当年心境】或者是【旧日情结】。
然而即使这样,也不妨碍我在看这部片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被迫处于吐槽状态。
新倩当然没有枣糕到“烂片”那种狗屁不通完全看不下去的地步。
但是在我看来,五星是不可替代的经典,四星属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三星该算表现普通,不过至少在叙事逻辑和演员这两个普通观影群体最容易关注的两方面可以令人接受,而新倩由于这两点上的失败,我只能给出【较差】的评价。
看到有的评论说,如果没有87版珠玉在前,这还算一个不错的电影。
好的,现在我们不谈任何比较,单独来看新倩。
首先我们看看这个电影的名字。
倩女幽魂。
这个标题就三个信息,倩女、幽、魂。
不我真不是来坑爹的看我解释……这个影片名,一般来说,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一定是,主要表现人物是倩女,她是魂或者这个故事能表现她的魂,这个女子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是幽。
于是新倩做到了多少呢。
女主是小倩没错。
但是小倩是狐妖,不是鬼魂……好吧这不能全怪编剧导演是一向蛋疼的广电的问题。
但是狐妖的设定导致的连锁反应就是人设和接下来的剧情出现了必须调整否则就BUG的地方。
事实证明这里处理得比较失败后面再说。
最后是最糟糕的也是这个片名最不合适的地方——幽。
如果说叶导说“小倩就不能清纯么”我们善意地认为这不是在掩盖刘MM演技的不足,不对是毫无,那么刘MM“诠释”出来的那个天真的、应该勾引过无数男人但又似乎不谙世事的、萝莉不足御姐够不上的狐妖,到底是哪里合得上一个幽字。
清幽?
幽怨?
我看的难道是另一部作品??
所以这个动机不纯(大家都懂的)的片名就是个错误。
这就是先写题目再写作文最后一不小心写偏了还死不改标题(改了噱头没了怎么办!
)的典型案例。
其次,一部电影,一部商业电影,一部给普通大众看的、既不追求完全无厘头也不追求深度内涵的商业电影,起码要讲一个比较完整有可看性的故事吧……我们来看看这都讲了啥……我叫燕赤霞,是一个除妖师。
(编剧是霓虹ACG爱好者么 怎么不叫赤之祓魔师?
还有这王家卫风台词是闹哪样)一日,我追逐狐妖,却不小心爱上她。
可是我不能爱她。
我只好忍痛封印她的记忆,独自默默在她身边守护。
谁知,她爱上了一个书生。
我很嫉妒,但是已经没有资格阻止。
我的同门来找我了。
最终我们灭掉了姥姥。
代价是我和兰若寺一起死了,好在小倩最终恢复了记忆,但却选择和一同死去。
是的你没看错这是一个以燕赤霞为真•男一号的三角恋爱故事。
其实我觉得这虽然有点狗血,但是模式狗血并不是不能出彩的。
而且如果你不是原著控没有太多先入为主的CP情结,以燕赤霞为视角的这种尝试其实没什么不好。
毕竟人鬼情未了嘛爱情故事就可以了有个新视角很值得鼓励不是吗。
可是!
没有人觉得基本思路很有漏洞么!
除妖师为何爱上小倩?
看起来是因为美貌一见钟情,因为实在没做出更多解释……小倩为何爱上除妖师?
因为除妖师给了她一颗糖……他们为何不能相爱?
人妖殊途?
职业操守?
人妖殊途为何宁采臣就可以爱啊,也没见燕赤霞多爱这职业啊同门都得罪完了……不能相爱你就离开,为何要封印记忆然后一直自虐啊?
这个实在理解不能如果导演已经解释了原谅我完全没印象……真的,写一个三角故事没有错,但是为了撑起一个故事需要制造那么多BUG我只能说你可不可以不要自找麻烦啊……更加奇葩的是,从情节架构上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局这个故事明显都更侧重燕赤霞和小倩的感情,但是中间大部分时间却主要塑造宁采臣和小倩……闹哪样啊又自找不待见啊不招黑都不可能啊!
你对这一对儿先入为主了,然后突然发现故事讲的是另一对儿,看着看着差不多要把认同感转过去了,还没热乎够呢结尾突然又这一对儿了!
有这么写三角恋的么!
三角的看点在于两边都难以割舍的纠结,硬是被弄成两边都打动不了人的鸡肋。
更更加奇葩的是人物设定……燕赤霞还算合理,就是明明是个悲情人物却老是出现雷又冷的台词破坏气氛这一点令人无语,而且看完全片我甚至归纳不出这是个怎样的人。
宁采臣出场时像个穷书生,穿的那一身……到黑山村却像个下乡的基层干部,表情台词那叫一个村官feel啊。
结果设定上似乎就是一个傻又呆弱气技术宅?
居然还那么多戏份!
出现的时间不少但我觉得没啥用啊!
至于小倩,既是一只小萌狐狸,又是一个业绩远超别人的狐妖,然而清纯,童真,欢乐,还爱吃糖......这种为了强行制造剧情点,不顾逻辑和可信度地堆砌人设导致这个形象完全立不起来,只有强烈的断裂感。
为什么阅男无数还那么清纯,为什么和其他妖风格都不一样,为什么真身一会儿出现在树林里一会儿又说是被姥姥关起来了,为什么狐狸喜欢吃糖……算了,再计较我更像傻子……编剧说,认真你就输了。
还有糖果这种信物……“糖果”诶!
你还记得自己是个古装片儿么?
怎么不直接来块德芙呢亲?
至于神马村民(还有那个如花一样的存在),神马樊少皇春哥搭档,存在的必要在哪里?
删掉有任何影响嘛?
连一个基本的故事都捋不顺,还是个“不错”的片子么?
呵呵。
然后是演员。
古仔我本来挺喜欢的。
他算不得老戏骨,但也是经验丰富,拿捏一个悲情人物燕赤霞,算是中规中矩不过不失。
刘MM颜美是美,海报也一贯的非常仙。
但她真的更适合去拍拍写真,大银幕有些撑不起来,既不是360度无死角那种美,也算不得太耐看,动起来远没那么惊艳,甚至电影里已经有些显老。
从这个选角来说,上文指出的很多人设上的不合理也许不全是编剧导演的问题了……和年轻燕赤霞在一起时清新美好比较适合她,不过那也就是遇到逍遥哥哥的赵灵儿而已。
色诱宁采臣那一段我看得实在难受和别扭,刘MM是想要表现出妩媚感的吧,可是使劲挤呀挤,除了台词暧昧外加扒衣服的动作表现出这是在勾引,我从表情,眼眸看到的还是纯情少女,业务不熟生硬无比,感觉放不开,没状态。
你不会勾嘴角笑一个么,不会温软一点么,不会挑个下巴么【咦不对……整一个女侠干架啊大妹砸!
不要说傻又呆采臣了我都看不出感觉。
和两只妖姐妹对峙那里也很失败。
前一秒纯的不行,后一秒立马扮太妹???
自毁形象不带这样的!
好吧太妹好歹有那么一点霸气,为何立马转换成柔弱女孩“采臣你快跑”啊!
这跳跃度承受不起好吗!
宁采臣嘛。
托余同学的福,让本来定位尴尬的伪•男主更加无存在感和感染力了。
那么傻又呆的技术宅到底是人设的功劳还是演技的功劳呢?
三个主角杯具了俩这片子还能怎样。
所以就算是不对比任何东西,光是电影本身就很难说及格。
这个观点说清楚了,下文开始会涉及比较。
而作为一部致敬片,新倩真的太缺乏试图制造经典的诚意。
你说颠覆?
在我看来,颠覆靠的不只是YY一个新的故事出来。
那谁不会啊。
随便看几本言情小说我都能编故事好吗!
想个三角恋出来很难吗?
我可以给你写八角恋好吗是不是很创新?
创意不是这样的。
创意不是拍出另一个故事就可以了,而是拍出自己的感觉和风格,甚至拍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改编无罪,但是为了一个“创新”的名头改编,不顾情节连贯完整,不顾合理性,这种改编宁可不编。
更何况还要不断地利用前人的珠玉来造势,管它评价如何钱圈到了就行……求问节操何在。
倩女这题材本来就是表现爱情为主。
新倩最让我失望的一是我一直没有看到燕赤霞和小倩、小倩和宁采臣之间感情为何萌发。
你不要跟我说是糖果,智商伤不起。
不仅如此,我就没看出小倩对那两人有多喜欢,特别是燕赤霞,所以最后小倩选择赴死太突兀,我觉得更像殉兰若寺的情……宁采臣好像很爱小倩吧,可是最后又恨欢脱的样子也没多大痛苦。
开始得莫名其妙,发展得像闹剧一样的感情已经毫不感人了。
反正我就觉得燕赤霞那边是自己一个劲拼命倒贴,小倩理都不理只顾和臣臣二人high;宁采臣这边则是一开始小倩单方面使尽浑身解数讨好,然后两人high上了,等臣臣完全被吃死了,小倩又一脚踢掉了他。
燕、宁二人戏份过于平衡以至于任何一条感情线都未能铺陈充分,两败俱伤。
当一部爱情片中再没有令人动容的爱情,特效,武打,那是什么。
看87版的时候我没觉得有多经典。
这是实话。
可能我存在一种爱情片内涵不足的偏见,当然你可以拿它所表现的人生百态人性丑恶来驳斥我。
但是87的宁采臣和小倩确是经典形象。
张面目温润,一身书生气;怯弱但不软懦,自有内心的坚执;善良温厚,却善恶分明;不贪女色,对心之所爱却痴诚情深。
王一股冷清气质但不疏离,眉目回转尽是妩媚柔情,楚楚可怜又没有失掉气场,三分幽凄却不堕哀怨。
也许张国荣没有帅气到惊天动地,王祖贤静态写真也未必就能完胜刘MM,但是他们是真演员,不只靠台词表现感情(何况新倩里有几个连台词都说不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都是戏。
我相信没有谁是天才,做到这一步,一定是背后花功夫揣摩过人物的。
演戏哪是画个妆背几句台词挥几下手那么简单,没有天赋没有能力不是借口,是要用心的。
就事论事,不说现在很多演员,就说这两位主演,其表演有几分诚意?
刘MM说为了演出全新感觉没看老版,这不是掩耳盗铃么!
我觉得按理来说看了老版知道老版啥风格才知道自己要有区别该怎么把握吧。
我不相信刘、余二人真正理解和代入了这两个角色。
刘MM根本没放下自己,她只是在表现一个生活在黑山的刘亦菲,她看宁采臣的眼神,哪有一点入戏的爱意?
87版的故事之所以感染那么多人,因为臣倩二人爱情的纯粹,勇敢,牺牲。
没有无缘故的爱。
如果宁采臣只是被小倩的外表吸引,那他和其他男人就没有区别。
只有他看到小倩的无助、痛苦,看到小倩的善良,纯净。
而小倩之所以在看过那么多男人以后单单爱上一个宁采臣,也是采臣单纯,温柔,善良,正直,且有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
他们可以为了对方面对死亡,可以为了对方接受别离。
他们的障碍不可逾越——开始的燕赤霞,后来的姥姥、黑山大王,最后还有人鬼两隔的残酷现实,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两人深爱对方。
所以这种爱感天动地荡气回肠,哪怕那时候布景简易特效粗糙。
反观新倩,本来选择三角恋就走不了情比金坚的感人路线,而且爱出现得没有道理,渲染得没有深度,表现得没有力度,空剩一副三角骨架。
那是爱吗?
小倩爱燕吗爱宁吗?
反正我没感觉到,只感觉到她是个糖果控,对糖果的爱倒是真的。
还有一点就是整个电影的气氛很不协调。
87版弥漫的是乱世之感,兰若寺阴风惨惨,小倩出现也总是有一种悲戚的味道。
但是新倩……总的来说是爱情悲剧,但是兰若寺的恐怖更多是一种西方恐怖片式的效果而缺少东方的鬼魅阴森感,众妖场景过于香艳。
台词太现代没有韵味。
燕明明悲情却冒出突兀的搞笑戏份,宁和小倩的爱情嬉戏有余缠绵不足,温情变成弱气傻气。
而黑山村的人干嘛都搞笑啊,特别是cos如花的那个,不觉得这种安排很不合时宜,会造成一种跳脱感吗?
搞笑成分过于刻意,不能融入、反衬主题感情的悲剧,古仔你还哭的那么入戏是不是好辛苦。
和我一起看的朋友吐槽新倩调色太重,整个色调黑黢黢脏兮兮。
我现在想起宁、燕、聂三人的脸都是一副涂了油彩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新倩有一个我十分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意境。
小倩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完全架空的世界。
至少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中国二是古代。
并不是妖/鬼就一定要奇幻成魔幻风的。
原作者好歹是个宅在书斋里YY的读书人,叶导你敢不敢让这个故事有点中国古风的韵味。
小倩的造型……好吧她是妖不是人。
夏冰一副土著打扮。
黑山村本来很有世外田园之感但是光头村长怎么回事!
兰若寺弄个喷泉池风格的池塘是怎么回事!
除妖师这种职业是怎么回事!
十字弓和网游打怪一般的场景是怎么回事!
糖果和水雷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特效进步,技术进步了没错,但特效的目的是【帮助】影片达到某种效果而不是【制造】出逼真精致的穿越感。
意境不是靠特效的堆砌,这种把古装片弄成劣质网游的特效拿来做什么!
87的画面真的不算精美华丽,但我觉得小倩在白色帷幔间燃着香炉抚琴而歌美翻了!
在房间里沐浴和换红袍美翻了!
在送葬的队伍里怀抱那幅画眼神悲凉美翻了!
画和题在画上的诗美翻了!
在亭中云雨都美翻了!
而且这些美都是东方韵味的美,一分神秘,欲隐欲现,三分含蓄,三分清婉,三分诗意。
不是换个衣袂飘飘的衣服在树林里笑笑就可以表现韵味,那只是穿了古装的校园纯爱剧罢了。
忘不了87版二人亭子里那段以后,小倩坐在采臣怀里,一只腿露着,为采臣系领上的带子。
怎么可以处理得那么有意境!
这一版就完全没给人什么深刻印象,只有“如果你还想要,我想我能顶得住”雷翻一票人。
大概是工科男和动物女玩不来书生和小姐的情调。
至于信物一个是画卷一个是糖果……新版编剧不是脑残就是吃西方快餐吃残了……以上。
下面的的部分可以略过……只是一个热爱老张的人的碎碎念而已……是的没错!
抛开理性其实宁采臣才是我在本片最看不下去的一个槽点!!!
看完新倩你们还以为宁采臣很好塑造么!
我对余少群没有偏见,看了演员的诞生他和翟天临的对戏,虽然获胜的是翟天临,但我更认可余少群的演技。
但我不得不说,这个宁采臣,简直可以说惨不忍睹。
原因有好几个。
首先外貌,余是清秀,但缺少书生的温润和憨厚,颜值也是差点儿意思,更别说化妆和调色实在脏兮兮。
87版宁一开始就又是下雨又是被溅一脸血,但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爽又干净;新版老觉得油腻腻,脸上都是多余的纹路。
然后就是编剧,宁采臣这个人设和小倩一样,这个标签也想加一点儿,那个料也想加一点儿,但人物其实立不起来,没有自洽的逻辑,加之剧情一言难尽,演员也是难办。
而之前不觉得老张多好看真是没对比没真相,只能说他实在是很经得起大银幕的考验。
书生采臣哪个角度都那么顺眼,皮肤光滑眉目如画,确实随便截图都撑得住。
而且这种看似单纯的角色其实并不是就很容易把握了,稍有不慎,单纯可能就变成了二愣子。
虽然导演的功力也是重要因素,但演员也是真的演得好。
啊,让我吹一发!
于是我的第一篇影评居然交给了这个还写了那么长=-=……算,当自娱自乐了,至少还和老张挂一点钩嘛不是。
刘太冷,男猪太槑
妖!原來是喜劇片阿信哥!粵語版笑點好多,但是也太離譜了吧,搞咩燃野阿。。。
'60版看故事,'87版看脸蛋,'11新版看吐槽……真会与时俱进。
427
看看就行了~实在是食之无味!纪念?别闹了!
燕赤霞说:抱歉还是让你想起了我。
缺了《聊斋》的那个气氛,味道少了一半;但是美术和摄影都很美,得其真味
范海辛么亲???风云2?????应该让任泉去或者张卫健演宁财神!
这版小倩清纯有余,妖媚不足,还是祖贤姐姐诠释的好。至于哥哥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三角、玩失忆,你当韩剧啊!最后那一笑哦,太过销魂哦。@Home
刘亦菲的气质决定了她只适合演灵气、清纯的神仙姐姐,根本不能驾驭鬼魅的狐妖(鬼更不能)。狐狸真身,说是狐狸狗更适合吧。
很美,美到不想呼吸
你们这些文青真TM矫情!这么好看的电影,场景、特效、音乐、演员。那个不是尽心尽力!最后余少群的回头真美。。。。
故事新编什么的不挺好嘛
有些桥段我很喜欢
没剧情,没演技,没特效,整个一大渣片!唯一的星星给主题曲,太经典太好听了。
本无所谓好坏的翻拍,票房才是最终标准。
给五星是为了平衡那些偏见。并非传说中那么差。
世上再无宁采臣!~
燕赤霞:“对不起……让你想起了我!” 聂小倩:“我要吃一辈子(糖果)!”宁采臣:“我买不起那么多!”聂小倩:“那以后谁给我吃,我就喜欢谁了。”“我记得当年被封印的时候,最后一眼看到的就是你;今天我自由了,第一眼看到的又是你,我差点以为时间没有过去,不过……你老啦!”- 木姬老妖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