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穿越美国

Transamerica,窈窕老爸,寻找他妈…的故事

主演:菲丽西提·霍夫曼,凯文·席格斯,丹尼·伯斯坦,伊丽莎白·佩纳,Craig Bockhorn,保罗·鲍格才,Andrea James,法妮勒埃文斯,雷纳·希茨,凯特·贝利,斯黛拉·麦薇,提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5

《穿越美国》剧照

穿越美国 剧照 NO.1穿越美国 剧照 NO.2穿越美国 剧照 NO.3穿越美国 剧照 NO.4穿越美国 剧照 NO.5穿越美国 剧照 NO.6穿越美国 剧照 NO.13穿越美国 剧照 NO.14穿越美国 剧照 NO.15穿越美国 剧照 NO.16穿越美国 剧照 NO.17穿越美国 剧照 NO.18穿越美国 剧照 NO.19穿越美国 剧照 NO.20

《穿越美国》剧情介绍

穿越美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莉(费莉西蒂·哈弗曼 Felicity Huffman 饰)是个性别倒错者,生就男儿身的他自幼认为自己应该是女人,因此成年后一直努力工作赚钱,一直接受荷尔蒙治疗,分步骤实行变性手术。就在最后一步正式“去势”的前夕,布莉接到来自纽约的意外消息,原来他有个儿子,是当年不小心的结果,如今快要成年,但当街卖身因此被警察拘留。布莉硬着头皮到纽约见到儿子陶比(凯文·齐格斯 Kevin Zegers 饰),隐瞒真实身份带他一路开车回家,一路相处布莉慢慢了解陶比对找到生父的执念,而陶比竟然爱上这位“大嫂”,这段古怪关系将以怎样的方式揭开真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阿斯达年代记一个人战争真人快打传奇:蝎子的复仇暗黑第一季神选第二季超神保镖正直的候选人金刚:骷髅岛麻辣追杀令巴比龙因果效应信天翁被遗弃的死者占领区第三季獸性新人類之艷星劫迷情N小时摩登家庭第八季我的王国比利时国王快乐星球第一部骨魔恋慕麦田守望的女孩鬼屋欢乐送第二季天鹅公主:明日公主今日海盗影之诗神秘博士第十一季爱国者第二季幼女社长盛装恋爱有理由

《穿越美国》长篇影评

 1 ) 学做女人

当女主角终于在医院里大哭时,她的话是:it's hurt.这引得观众大恸。

这个变性女人,并不打扮得像人妖一样,她让人看到,女性的魅力也在于典雅,也在于洒脱坚强地处理各种事务。

最终,是她的爱与洁身自好,而不是她的外表,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她曾经历过自杀,寂寞等最为艰难的感受,因此,万事在其面前都能有其欢乐的一面。

她乐观地看待人生,没钱,儿子拍色情电影,都不再是问题。

呵呵。

就像是长腿叔叔里的那个女孩子。

总体来说,想学做人的人,可以在此片中受到启发。

本片的音乐很不错,与女主角的温和而坚强的为人很相似。

公路片中美丽的景色更是添色不少。

 2 ) Lif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Lif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运用马哲原理来解释: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A good movie, 若不是熟悉了Desperate Housewives里的Lynette,我真的会以为是个男的在演 btw,里面的儿子实在是个小帅哥 ^0^ 剧情设计很有意思, 却没有用一般喜剧片的噱头,反而弄得很生活化... 难得有点小深度的美国电影

 3 ) 生命其实不过是从这样到那样的一趟旅程

这片子好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倒不是说绝对无与伦比,毕竟,按类型来说,这其实就是一部公路片。

只是,可以肯定的,美国导演和编剧确实不会让如我这般挑剔的观众失望。

电影拍得认真,女主角也演得着实精彩,真实而有张力。

Felicity Huffman(《绝望主妇》的主演之一)在这部电影里显然不是以美貌取胜,故事一开场就看到她眼角纹突出,妆也化的乱七八糟。

但Felicity却使这个一心想要变成女人的男人的角色具有了无比的吸引力,表现出了他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败时的心理状态,把这个角色刻画得生动而深刻。

Felicity的表演很有张力,带着一种磅礴的气势,真的似个男人。

即使再喜欢看美丽面孔的人,也一定会因为这样而喜欢上片子中并不美丽的她。

影片开始时,那张惨白的脸,如死水一样的双眼,努力维持优雅却处处透露出神经紧张的动作,还有面对心理医生各种诡异问题的“刁难”时那努力维持平静的表情下暗藏的思绪翻涌。

这个女人真的把这样一种尴尬身份的存在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开头她看上去苍白而丑陋,却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渐渐美丽起来,直到在酒馆里碰到那名牛仔,即使脂粉不施,却也透露出了一种动人的风韵。

一直在想为什么要给主角一个这样的名字,Bree,清汤,当然其意完全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经历等各方面的设定,但我总觉得,貌似应该还有更深的含义。

我们勇敢而坚强的主人公,在开篇时木讷而僵硬,与儿子相处时迷惑又尴尬,遇到爱情时又由内散发出迷人风情,提着行李走在医院的楼道里时紧张却也疲惫,躺在手术台上进入手术室时轻声说着谢谢,手术后却在病房里与心理治疗师依偎着痛哭失声,躺在浴缸里感受一个新的自己想要的身体时淡淡地微笑,在墨西哥餐馆打工时放松而愉悦。

这就是生活,从这样到那样的一趟旅程。

就像电影官网上说的,Life is not only the sum of its parts,各种小事堆积成了生活,生活又每一天都在继续,每一天的决定累加起来构成了今日的自己。

我们在变化着,从这样到那样,我们却可能并不能明确地感受到我们的变化。

片名中trans这个词用的让我极其喜欢,影片描写主角想要变性且最终成功变性和主角自身的心理变化,这是生理和心理上的trans,与儿子相处是从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这是时空和地理上的trans,以及主角在过程中的各方面经历,和人们对主角的态度的变化,这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层面上的trans,这样一个词,已经表达了电影的精髓。

再加上那首主题曲《Travelin' Thru》,刚刚好说明了全部,我们都在尝试,用每天的生活和决定尝试我们的生命,不满意这种,就换另一种,生命就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其实,说起来电影更多是借助了transsexual的敏感主题,来表达更复杂深刻的内涵。

 4 ) 《穿越美国》:变性父亲在路上

在路上,在人生的路途上,你是否寻找到你需要的,你是否听见你内心的呼唤,你是否用手抓牢了你自己,就这样紧握不放。

在自己的路上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这样子的坚持,这样子的义无返顾。

没有比公路电影更适合来阐述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在路过不同的风景,遇到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仿佛是一个浓缩的人生,在加快人的成长和转变。

邓肯.图克尔就是这样子在他的处女作上经历了一次穿越美国的公路历程,他的第一次就这样大胆地触碰了敏感的“变性人”故事。

这种大胆是种挑战,也是一种自信,敏感题材的影片更容易出戏,但也更容易导致反感。

诸如这样的电影可以制造出许许多多的戏剧效果,而且更容易被打造成一部疯狂喜剧,可是图克尔没有这么做,而是用更严肃的态度来讲述一个故事,虽然影片存在些笑料,但这并不影响影片的认真劲,这终究不是部娱乐影片。

当一个人准备好一切打算重新开始一场新的人生,但却被一个电话打断,不得不去梳理清楚过去的一切,于是他上路了。

布莉这个女人或者说是史坦利这个男人,他得去保释出自己的儿子然后安排好他的一切,从最初见到儿子起他就决心快速搞定一切然后回去完成变性手术,真正开始自己的女性人生,那一刻的他与儿子之间并没有亲情的维系,也没有担负责任的心思,一切只是为变性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影片的情感脉络相当的清楚,阶段性地表现了布莉国与儿子间的情感变化。

当布莉将儿子托比送到继父家发现真相后,她从初始的扔掉包袱的心态转变成主动承担起责任。

而当托比发现布莉实际是个男人时,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僵持,但在其后碰到骗子和善良的印底安人后,托比开始渐渐理解变性人。

而在布莉父母家真相大白后,托比愤怒离去而布莉开始感受到亲情。

结尾处托比来看望已完成变性的布莉,一切情归圆满。

在这样一个看似温情脉脉的影片中,却充斥着一些出格的东西,诸如吸食毒品、男妓、变性人、A片男演员,而奇怪的是所有这些容易令人生厌的东西却并没有影响影片所散发出的温情。

人类这种最真挚的情感是如此弥恒久远,无论对于何种人群似乎都是一样,表达与理解都不存在隔阂。

导演图克尔便是试图用如此众多光怪陆离的人和事来证明亲情至上,你或许可以否定所有这些有违传统的人和事,但却不能否定这最基本的情感。

图克尔站在一个更高更平等的视角在看待所有一切,有种难能可贵的尊重和理解,无论是布莉选择变性还是托比成为A片男演员的理想,在他的电影语境中没有惊讶和批评,散发出的更多是一份坦然地平淡,如同影片中那位印底安人说的那样,要懂得尊重别人的隐密。

变性的历程就是自我人生的一种艰难抉择,反反复复,不停的自问不停地确认,影片在故事发展中一点点揭示了布莉作为史坦利时的心路历程,他甚至于用上帝的话来开解自己的心结。

他舍弃优越的家境拼命工作赚取做变性手术的费用。

选择是响应着内心的呼唤,不愿再背负着心头沉重的十字枷锁,告别痛苦彷徨的成长期,重新开始一个真正身心合一的新人生。

影片中有些幽默的桥段,虽然在笑声中化解掉一些沉重的感觉,但是却没有削弱影片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公路的历程是曲折坎坷的,而人的心路同样也随之起伏成长,布莉和托比一路上遇到骗子也遇到好人,他们失去了很多同样也获得不少,影片不仅仅只是在讲一位变性父亲和儿子的情感沟通,它还在教会观众去理解和宽容。

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来自于饰演“变性父亲”的菲丽西提霍夫曼,这个角色无论对谁都是一个挑战,而菲丽西提这位在剧集《绝望主妇》中走出来的演员,脸部线条相当硬朗,蛮适合变性男子的角色。

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她努力压低嗓音来加强雄性气质,不过这个度其实相当难以把握,倒底是阳刚味多点还阴柔味多些这完全没有标准,菲丽西提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对细节的拿捏来诠释人物心理的起伏,这让她的表演表受肯定。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香港影片《我爱厨房》,罗家英也曾在片中饰演过一位变性父亲,如果将两者拿来作比的话,罗家英的表演略显夸张,谐趣味道偏重,而菲丽西提相比之下则显得更朴实细致。

影片虽然以“变性”为卖点,但实际上真正打动观众心房的却是剔除杂念后的真情实感,或许说很多人并不会认同主人公的超越世俗的行为但却认同情感,这也是影片之所以被广泛认同的原因。

导演图克尔在影片中闪砾其辞地表达着,个人的选择在不防碍他人的情况下应当被理解和善待,有点象李银河对于性命题的言论观点,这或许正是美国式的人权理解。

只不过这样的选择在与传统的对抗中必然困难重重,如果这样的选择真是你内心所渴望的,那么需要的是个人的坚持。

文:眉间尺

 5 ) 拯救错误的身体和不完整的灵魂

一个渴望成为女人的男人,他改变自己的穿着,动作,忍受削骨的痛苦整容,压抑自己的声线,练习优雅的女性发音,每日服用雌激素刺激自己的身体。

终于他存够了钱,也拿到了医生的许可,将从心理到身体都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了一个从小被继父性侵家暴,目睹母亲自杀在自己面前的男孩。

他努力逃离了恶魔继父的身边,身无长物,只能靠出卖身体糊口饭吃,但他说他有梦想,他想染一头金发成为一位电影明星。

这是两个满身满心伤痕的可怜人,在这段旅程中互相拯救的故事。

布莉的责任感和善良让她放不下这个从未蒙面的儿子,一次又一次伸出手拉住托比;托比不歧视变性人群,也让布莉看到了除了心理医生玛格丽特之外,另一个会平等看待她们的人。

布莉再次回到父母家中,为了手术费用不得不再向父母低头,与母亲激烈又克制的争吵再度将二人的心中的伤口撕裂。

但是当布莉被打伤,母亲惊慌失措的冲过来,抱住倒地的布莉,这是她们俩多久未曾有过的拥抱了?

那一声一声心疼的宝贝,足以让彼此明白对方饱含的爱意。

布莉终于和自己最在乎的人和解,可能她们还是无法接受真正的布莉,但是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就够了。

托比和这个不认识的“教会”女人奔驰在美国的洲际公路,她对自己没有目的,不要自己娶她,不和他发生关系,包吃包住还要给自己介绍工作。

在她身边,他有人关心有人管,这是许久都未曾拥有的体验了。

随着布莉家人的出现,布莉慢慢吐露心声,托比发现她的美丽、震惊于她的勇敢,他被这个勇敢坚强的人吸引,却被事实砸的头晕目眩。

再次出逃的托比,迷茫后未曾选择就此沉沦,或许是和布莉在一起的日子,布莉的勇气也感染了他。

他染了一头金发,换了一身新衣服,拿着自己拍摄的电影海报,以他曾经幻想的样子,站在父亲的面前,告诉他我原谅你了。

影片最后布莉不再干涉托比抽烟,她递给他一瓶啤酒,两个人并肩坐在沙发上,她知道这个男孩已经长大了,自己的心也终于不再痛苦。

 6 ) 如果当初他们没分开(其实是部很萌的片子)

小男孩其实是个很温柔很贴心但淘气的男孩,如果当初跟着爸爸长大,会受到良好教育,被严格要求,最后青春期叛逆逃家,被溺爱孙子的奶奶惯成纨绔,年纪轻轻死于吸毒乱交和艾滋爸爸其实是个责任心很强的父亲(or母亲?

),如果当初抚养儿子,他会将很大重心放到儿子身上,无法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最后被混乱的自我认知、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和被儿子的折磨而打垮好了,还是像影片这样子吧终于懂了影片开头她穿衣服时候的那个动作。。。

托比真是口怜的娃,前后两个爹都,咳咳,健康长这么大也是不容易啊Lynette在这里面叫Bree,我真是混乱了。。。

傲骨贤妻里我最喜欢的红发律师也露面了,好欢脱其实这一家子都是欢脱型的。。。

难怪养出来的孩子都有点怪这片子说明性取向、自我认知神马的真的有遗传因素在里面。。。

主角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有梦想有学识有修养有气质至于那个男孩,放着我来!

最后的最后,我会说我是个萌父子CP的重口味腐女嘛!

 7 ) 穿越美国 穿越你我

穿越美国,穿越性别,穿越善与恶。

可以用BRAVO的形容的电影。

我最爱的融幽默、深刻、乐观和无奈于一体的电影。

同类型的应该是《她找我》。

lynett+美少年+喜感父母+印第安男人+公路+变性+眼泪+笑容。

第一次觉得变性人也可以如此美丽。

 8 ) 穿越心灵的旅行——《穿越美国》

在我的观影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作品,确实如此,他们看上去很轻松,甚至有些调侃的味道,却不经意间讲述了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却让人感觉并非是海市蜃楼般的纸上谈兵,而充满了平和的哲理和温暖的人文气息,《TRANSAMERICA》(《《穿越美国》)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一个准备改变性别的男人——Bree(布莉),已经以女人的身份生活了很久,而就在“她”准备做手术的前一周,接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这竟然是“她”从未见过面的儿子,Toby(托比),他被关进了监狱,他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生父,于是布莉的生活出现了一丝涟漪,“她”觉得不管怎么说,应该以一个“父亲”的责任,把托比送回家…….不由得想起了写过的有关《伊萨贝拉》的影评,那是一个关于断层生活重构的故事,而《穿越美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只是托比在寻找自己的生父,布莉在努力摆脱以前的生活,寻找和摆脱,这样的故事碰撞在一起,断层的生活即使相交,却注定彼此会分开。

公路片的风光景致,青春片的成长历程,生活片的伦理道义,喜剧片的幽默桥段,音乐片的动人音符,这么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影片的结构和层次依然清晰,让我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中,体会到了难得惬意的观影过程。

非男非女——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统一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判断一个人的性别最主要的是靠什么,生理特征还是心理特征?

对于大多数而言,我们的生理特征和我们的心理特征是吻合的,所以我们会自然的从生理特征的角度出发,而对于布莉,从生理特征上,“她”依然是一个男人;但是从心理上,“她”早已经是一个女人,碎碎叨叨的抱怨,害怕正视男人的裸体,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女性还要女性。

人们可以因为一些原因而暂时掩盖自己的性别特征。

在电影世界中,有很多这样的角色,在《金枝玉叶》中女扮男装的袁咏仪,替父从军的木兰,和梁山伯结为兄弟的祝英台,只是暂时的通过外表的生理特征的掩饰来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在心理特征层面依然是女性,一旦不需要她们扮演这样的身份,她们会马上恢复本来的性别。

心理上的特征同样需要生理上的特征来做为认同的表现形式,由于两者的不统一,于是布莉活着小心翼翼,活着战战兢兢,活着充满了无奈,于是布莉希望通过手术,让自己更接近一个真正的女人,就像她说的那样,“上帝创造了向我这样的人,目的就是让我受到磨难而得到新生”。

或男或女——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关系让我们继续思考,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关系又是如何的,是不是一个性别心理出现了问题的人,就意味着她的性取向也有问题呢?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两种人混淆,我想,这两种人的区别,更多的是就在于对于自我性别的认知。

比如如果喜欢一个男人,更多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去爱他,还是一个女人去爱他。

对于前一种人,更多的是一种对同性的性取向,他们不需要改变性别,同样能够去爱;而后一种人,则更多的从性别心理的错位来进行解释,她们需要改变性别,才能接受别人,接受自己,只有这样,她们才会获得相对正常的人生。

布莉遇到了那个对自己好感的男子,她也动心,更希望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来面对他,而不是一个男人;反之比较《断背山》,Ennis和Jack之间的爱,两个人都是把自己作为男人,却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们的爱充满了男性之间的阳刚之美。

心理特征错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而同性恋也不一定等同于心理特征错位。

染色体决定了你的性取向。

也许很多人一生都在进行着错误的决定,多年的经历,使我们都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我们知道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我们为了别人而放弃了最真实的自我,却把这作为一种成熟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上说,布莉是很勇敢地,她敢于向她的家人坦白这一切,在面对母亲的斥责时,简单而坚定的回答,“妈妈,其实你从来就没有儿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布莉所做的不是发现断背山,而是勇敢的跨越断背山,去做真实的自己。

红男绿女——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断背山,或者一定要跨越断背山。

如果我们把有关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会引出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问题。

影片的基调是很轻松而幽默的,但是却向我们很尊严的讲述了一个深刻故事,不是以一种猎奇或者调侃的态度,用客观而宽容的态度,在平铺直述中,不动身色的关注了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

变性人,同性恋,不良少年,受虐待的孩子,形形色色的角色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他们。

托比在无意中发现布莉,原来是个男人的时候,他不由的有些被欺骗的愤怒,并认为她是怪物,而对她辱骂甚至嘲讽,却没有一丝的歉意。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总是或多或少的有着一种优越感,这种主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优越感,潜移默化的通过学习,渗透在了我们的信仰中,使我们常常很难容忍或者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行为,即使这样的选择只是关系到当事人本身。

布莉在面对托比的嘲讽的时候说,“难道你认为我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而弱势群体,他们也可以这样问:“难道你就认为我没有爱的权利?

”,“难道你就认为我没有生存的权利?

”弱势群体最需要得到的就是尊重,让他们有选择并享受人生的尊严,他们需要的是对选择的理解和帮助。

他们的群体虽然是少数,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方面不应该被弱势。

就像布莉所说的,她只是想做自己而已,而托比渐渐的接受了布莉,最后也认为了他是一个女人,甚至向布莉求婚,希望能和她一起生活。

托比同样是弱势群体,本来是最灿烂季节的他,从小饱受继父的虐待,经历了母亲的离去,吸毒,皮肉交易,他世故而幼稚,以为所有的关系都可以牵涉到金钱和性;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染一头漂亮的金发,当A片演员;他对所有的人都存在戒心,却又容易满足。

但是当我看到了他为了俩人下一步的路费而在小饭店出卖肉体,却谎称是卖毒品所得来得钱的时候,我知道他只是一个孩子,只要有人对他好,他会以最大的热情回报。

布莉和托比都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是有话语权的人,但是他们同样有生存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布莉,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宽容;而对于托比,我们需要的友善和帮助,影片始终在提醒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接受别人的选择,我们该如何帮助别人,没有谁和我们不一样,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而已。

这次穿行,对布莉而言,虽然没有做到了无牵挂,完全告别过去的生活,但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真实自我的坚持;对于托比而言,尽管找到的结果与他想的有很大差异,然而他获得了久违的亲情。

电影的最后,很温馨的展示了布莉很努力学习墨西哥语言的样子,也许她会回到那个喜欢她的在新墨西哥州的人身边;即使知道了布莉就是他的父亲,托比还是来找她,告诉布莉自己成为了一部A片演员,邀请她去看自己的电影。

选择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9 ) 谁是女人,女人是谁

要问真正的女人该是什么样的?

这问题真要较真起来,争论的口水若喷到造物主上帝老爷子的脸上,估计老家伙也是一楞一楞的:女人?

想当初造人很简单的,直接从亚当身上卸了根肋骨捣鼓了几下就成了夏娃。

然后再把他俩放逐在伊甸园里自生自灭,几千年连个座谈会茶话会什么的都没开过,现在一下子要追问女人你是谁?

谁还记得你是谁?

这几年来, 关于变性人的报道层出不穷。

不过报道的角度和深度总让人觉得不对劲,似有歧视歧义。

记得两年前,在南京某个咖啡馆里邂逅苏皖第一例变性人陈LILI小姐。

当时有人要求跟她合影。

陈小姐人很温柔友好,落落大方地摆POSE逐一与之合影。

之前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她肯定洞悉到接近她的一些人仅仅是猎奇好奇作祟,甚至不够善意,但她仍没有任何的不悦形色,隐忍坚强。

待她一离开咖啡店,可不得了!

店里的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挪在一起摆起龙门阵,畅所欲言。

关于“何为女人”的话题炸开了锅。

陈LL给我们的触动真的很大。

有人现场用手提电脑显示刚才拍的数码照片。

没错,她的外形还不是明显的女人形像。

皮肤不够白,有点粗砺,喉结隐约。

手的指节粗大,涂了丹寇的扁平指甲非单没有一丝的女人味,而且笨拙滑稽。

但没有谁能忽略她的眼神,无论男人女人都很快被吸引和感染。

那种眼神,平静温柔,饱含希望。

有个男人声音高八度地宣告:“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做女人味。

陈LL比我们公司里的女人有味道多了。

现在的女人都不知道成啥了……。

”MM们自知理亏,没人搭理。

任由汉子们圈圈一起唾沫横飞,指桑骂槐。

如果说一个变性人集中代表了女性的气质和男人对女人的渴望和要求,未免太不厚道太刻薄。

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朋友某天神气活现地对我说,推荐一部电影给你。

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女人的。

我一听这样的说辞,忒烦。

大喝一声,丫少来这套,无聊!

丰胸广告说女人要挺起来,纤体广告又说女人要瘦下去,玫琳凯小姐吓唬说我脸上有斑有痘不够美,美容院的老板威胁我说皮肤快有褶子了,早已被各路美的使者美的代言人,实则是刮我油水掏我荷包的商家修理得神经疲劳神智不清了,现在竟然有人籍由一电影来灭我残留的自尊自信心,怎不怒目相向?

不过我在查了《穿越美国》的剧情后,还是安静地看完了这部关于变性人情感的电影。

霍夫曼在《绝望主妇》里漂亮绝伦,艳丽性感,在《穿》剧里摇却身一变,成为一个拖着男根抹着厚粉的中年人,他攒了点钱,准备去医院割掉小尾巴做真正的女人,他的梦想跟别的男人很不一样。

别的男人梦想是要拥有好多好多的女人,而他的梦想则是自己要亲身实践做一回女人。

在手术将要进行,梦想快要成真前的几天,却意外得知自己在17岁时,不小心在大学女友肚里播的种子已先后发育成了小人儿,并且长成了大人儿。

小家伙现在捣了乱关在局子里等他去处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保释了自己的儿子,带着他出行。

他是他生理意义上不折不扣的父亲,但外在气质和心理上早已蜕变成了一个女人,并且女性气质浓郁不俗,充满了吸引力。

他无从对儿子开口,也解释不清。

以至于闹出了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

可是无论他的性别怎么变,作为一个中年人,他对儿子的感情和责任不会因性别的变化而有任何的变动。

插点题外话。

也许有人说这是典型的美国电影。

美国人天马行空,想象丰富,不禁忌任何题材。

而且美国的文化多元,啥都接受包容,放在东方似乎失去了土壤和环境,有噱头之嫌。

其实MALE和FEMALE的话题是全球性的话题,现在医学发达,性别换位很容易,生理范畴的MALE,FEMALE很容易判别,但真正的男性,女性特征和标准在哪呢?

我抓着头皮,找不到答案。

〈穿越美国〉不但塑造了一个极力想成为女人的男人,也塑造了一个很MAN的汉子,他无疑是衬托斯坦利的女性魅力的配角,作为一个西部牛仔,他粗犷,侠义心肠。

在酒馆里看见饥肠辘辘落魄不堪的斯坦利,风度坦然地代他买单并且用车捎他一程。

他无疑被他的女性魅力吸引了,临分别时清晰地道明自己的身份,一个曾坐过牢的男人。

历史和现在都透明公开,把选择权让给斯坦利。

坦荡潇洒,用风流才子志摩的话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从现实里我见过的陈LL小姐和电影里的斯坦利身上,他们身上之所以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气质,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真的渴望成为女人,并且觉得那是最大的幸福。

而大部分上帝派生出来的女人从不会琢磨女人到底该怎样。

反正吃饱睡好,逍遥快活。

费那劲干嘛?

例如本人。

斯坦利最终还是借助手术心想事成,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中年女演员霍夫曼凭借此角色好象拿了个奥斯卡奖。

有人说,她不但塑造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变性人屏幕形象,也激活人们关注现实里变性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1世纪的社会犹如斯坦利这个变性者一样复杂模糊,充满了不确定感。

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变性等新鲜人、事粉墨登场,各领风骚,。

尤其中性潮流更是洪水猛兽,垄断全球。

而支撑农业社会牧歌式生活的儒家文化则受到剧烈的冲击,当超级女生里男装女扮的假小子都是头发甩甩,大步走开的形象,再也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古典之美了,多少男士瞠目结舌,哀叹人心不古,美人不再。

真正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穿越美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余地。

那就是不管你是天生的女人还是“人造”的女人,只有当你的内心强烈地涌动着一种想成为女人的激情时,并且珍惜做女人的身份和权利。

你,才是无可挑剔的女性。

 10 ) 理解和接受之间

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冲着Lynette看这部片子的。

一直觉得Felicity Huffman是几个主妇里面演技最好的,看完Transamerica,更确定了这点,能把戏演成这样的,不多。

现在记得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她做完手术之后痛不欲生,眼泪口水鼻涕满面的样子。

那种伤心,即使是隔着几层屏幕也都真真地戳在你心里,生疼。

看的过程中以及看完以后的一段时间都处在totally shock的状态。

跟看Brokeback Mountain的感觉有点类似,对于这样的所谓边缘敏感题材,只能到理解的程度。

每个人选择一种执著都有自己的理由吧,不管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有多不可思议,喜欢同性也好,想自己变成异性也罢。

但若周围出现这样一个人,想必也是一件挺让人崩溃的事儿。

会不会所有之前对自然规律、社会惯例的认识,甚至整个世界都upside down了?

我想我不够坚强,接受不了这些。

一直在想片儿里的Toby,这是个很悲剧色彩的孩子。

如果他有正常的家庭,那他可能也就只是像普通的teenager那样吸吸大麻,玩儿玩儿姑娘而已。。。

过一个还算阳光帅气的美国男孩儿的简单生活。

至少不会沦落街头变成gay prostitute。

后爹“欺辱”,亲娘自杀,眼前他差点要hook的老变性女人居然是亲爹。

对一个17岁已经够复杂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打击?

知道真相之后的他脑子里会浮现什么?

“我是从他/她那来的?

他/她是一直幻想着的爸爸?

我想跟爸爸结婚?。。。

”俺能想到的只有崩溃。

除了开头说的那个画面,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就是不断出现的公路场景了。

空旷开阔,周围的乡村,落下去的夕阳,伴着一点点乡村轻音乐,完全创造出一份横越整个大洲的意境。

但对情节发展的节奏并不是很看好。

比如Toby向爸那次“求婚”就显得很唐突,这是他故意激bree说出实情吗?

难道真的大脑发热要娶他/她?

结尾还算温暖,想了半天,还是用了温暖这个词。

toby离家出走拍了部A片之后就衣锦还乡搬的姿态回到Bree处,并不是原谅爸爸?

妈妈,只是问是不是真的做了手术。

但我喜欢最后透过窗的镜头,看到两人坐在沙发上,爸爸?

妈妈帮儿子打开酒瓶儿。

就这么结束了,大家应该都很愿意这样想象:之后的日子他们都很好,bree可以做个快乐的新女人,toby通过A片和自己的姿色终于进军好莱坞,“母子俩”不算甜蜜但也还算和平的相处着。。。

《穿越美国》短评

世界上必须有一些电影去让人关注去理解那些被我们忽视和误解的人群

6分钟前
  • a 1 and a 2
  • 推荐

如果你是个异装癖和一心想要成女人的男的,那么你的儿子就会因为从小父亲角色的缺失变成同性恋,但是父母双全并且还有个妹妹的你是怎么回事?好片子,值得一看。

7分钟前
  • verygodort
  • 推荐

故事是个好故事,小帅哥也很不错。但总感觉要表达的东西没讲透。

10分钟前
  • 老虎
  • 还行

虽然还是小清新重口,公路电影歌儿美景也美,但故事情节有点毁三观,爱Lynette的同学慎点~

13分钟前
  • Hana
  • 还行

变性爸爸与“男妓”儿子差点不伦之恋后的彼此接纳……

18分钟前
  • 禾一
  • 还行

养父菊爆了他,他又差点菊爆了生父。。。超蛋定的重口味片!

19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after "Desperate Housewives", this is Felicity Huffman's big step, hope to see more of her movies.

23分钟前
  • J- 大叔
  • 推荐

在你身上发生过的任何微小的事情,才把你变成现在的你;上帝创造了你,把你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你必须承受,必须去经历这一切。

28分钟前
  • 空谷幽兰徐小宝
  • 力荐

3.5 片尾欢快的曲调唱“我只是个疲惫的朝圣者,想寻找家的感觉,救赎之道千千万,条条皆需受苦刑”这一路积压着的感动都一口气唱出来了,和《冥王星早餐》有点神似,竟然俩者碰巧都是2005年的,总觉得如果《丹麦女孩》能用这样的笔触描绘一个跨性别者的艰难之路应该会好看不少,不当心看到宅总老婆了!

30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http://www.qq500.com/inc/search.asp

31分钟前
  • yanita
  • 力荐

电影的主线靠儿子对“父亲”不断的误解和理解(误以为她是女性神职人员、得知她是变性人、差一点爱上她、得知她其实是自己的生父、最终两人达成和解)支撑。而儿子之所以能最终理解“父亲”,跟他本身的边缘身份和反常态的成长经历也有关系。一个本身有点狗血甚或沉重的话题,被导演处理得略带轻喜剧的风格,这样仿佛就是直接在告诉观众,不就是变个性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36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2018.27】非典型公路电影,做一个超前主义者,做你想做的,无所畏惧。生活中总有那么些缝隙,可以“苟延馋喘”。

37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性别的错位带来误解和隔阂,有一个光明的美式大团圆结局……

40分钟前
  • 秦幽轩
  • 还行

不错 但是不喜欢女猪故作低沉平板的声音,直别扭

43分钟前
  • Ingrid
  • 还行

【B-】其实片子毛病真的不小,明明题材那么好,故事却越往后越不行。女主最开始有关身份挣扎的心理矛盾并没有解决,而且最重要的,没有缔造能让观众将所有情绪释放的出口,只留下一个争吵和莫名其妙的和解来收尾。但是我真的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它如此怪异,如此悲伤,又无比的温暖。

47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不怎么样啊

49分钟前
  • 自在人
  • 较差

总体是一个self discovery的故事,题材很吸引人,结果拍得这么平庸缺乏深度,还有让我看着很讨厌的剧情

54分钟前
  • Chan
  • 很差

133号。没有很煽情,没有很搞笑,也没有很深刻,介于这几者之间,有种想要兼具却又力不从心的感觉。

57分钟前
  • 咫尺凌绝
  • 还行

女人演男人见得多,演得好的不多,演一个变性的男人,目前无人出女主其右。就电影表现来讲,如果真是一个男人演主角,或许某些情绪会不会略显刻意呢?存疑。

58分钟前
  • 如果我是编剧
  • 还行

我勒个去。。。父子

59分钟前
  • ZIACOWO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