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是一个能明显看出野心,却没有讲好的故事。
作为《囧途》和《泰囧》的续篇,这部电影自然承载着影迷们更高的期许,却同时埋下了最大的隐患——人设的雷同和观众的审美疲劳。
徐峥还是一如既往的倒霉蛋,包包接棒宝宝担纲本片“智商担当”。
不过当看到包贝尔以“念台词”的表演方式简单粗暴地出现在大荧幕时,我也只能感叹宝宝得天独厚,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演出憨而不蠢、傻而不俗。
赵薇的饰演的是知性独立的贤妻良母。
抛开结尾处的高楼戏份不提,小燕子的表现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谁能从运筹学修辞学心理学随便什么学的角度,帮我分析一下片尾的逻辑在哪里啊喂!!!!!
真是看得我尴尬症发作恨不得当场昏厥,编剧要不咱们一起谈谈人生可好?
我书读得少,您可千万别告诉我为了扣住题目里这个“囧”字!
说回选材。
港囧的题材无疑是讨巧的,一部几乎结合了时下所有抓人眼球元素的电影——家庭、中年危机、初恋&青春、香港黄金时代的那些声音与面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引起一群人无数的共鸣,中间说不定还夹杂着哽咽和唏嘘。
不得不提到本片一个很拉好感的设计,用了那么多熟悉的香港音乐,徐峥鸡贼却又不乏新意。
虽说有些插入地略显突兀,至少有几处背景音乐响起、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时,全场不约而同地陷入了集体性的回忆,黄金时代的香港仿佛就这样慢慢苏醒,睡眼惺忪,酒绿灯红。
但就像念完网上的所有段子也不能算作好小品,把所有引起共鸣的元素填鸭式地塞进一个故事、也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
导演太迫切地想将这个故事与之前两部区分开来,同时太贪心地希望带来更多不同的惊喜,奈何功力完全不足以驾驭如此繁复的题材,最终只得到了一锅乱炖。
或者说,不过是把几种食材随随便便泡进了清水里,看似一个整体,实则泾渭明晰。
我说您好歹煮一下吧?
万幸的是,同样是导演太贪心导致用力过猛的电影,较之一步之遥,港囧胜在“不端着”。
所以乱归乱,但是总归能看懂,笑点也基本都能抓住。
嗯,虽然确实也不多。
四星为了那些熟悉的声音与面孔,以及由之交错而成的,那个时候的香港光影。
清风徐来,波彩伊扬;缓缓而至,恰到好处。
《港囧》首映场归来。
这是午夜第一次观首映场,因为,相信徐峥。
时而爆笑,时而怀旧,时而紧张,娱乐片中的五星电影与诚意之作。
说点儿别的。
也许有人关注的是一个秃顶男人的中年危机,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大学廿年之后的两位女子,当时同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一个放弃了男友追求梦想与改变,最后成为了周游世界爱好广泛的画家;一个放弃了学业追求爱情与安稳,最后成为了拥有爱情家庭儿女的主妇。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问题是:如果是你,你要做哪一个?
印象深刻的。
电影中的音乐,粤语老歌啊,那么熟悉,恰如其分,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从凤梨罐头到洲际酒店,从《重庆森林》到《2046》,娱乐片中居然看到了王家卫,有点儿意思。
只不过,无论是蔡波还是杨伊,说到底,毕竟还是蔡波靠着徐来才能获得幸福,而杨伊尽管心里放不下徐来,然则却依旧拥有或进一步或退一步的主动权。
亦或是,与其说是梦想,莫不如说是一个秃顶满身榴莲味道的中年男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臆想与胡话罢了。
生平第一次看零点场首映,生平第一次看到零点场爆满,生平第一次跟着电影插曲哼着歌,生平第一次看完起立鼓掌。
徐来(徐铮)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可如今他早已沦为理想炮灰,在一家广告公司当小老板。
广告公司是岳父开的,他是*河蟹*婿。
虽然被全家人尊为最有出息人,但他对俗气的一家人很看不上,并把理想的沦陷归咎于他们。
徐来对老婆(赵薇)也一肚子意见。
大学同学会上,徐来听到同学们谈论初恋杨伊(杜鹃),顿时心猿意马。
不日,他陪伴老婆及家人来到香港游玩,计划和多年未见的杨伊偷偷会面,不料却被小舅子蔡拉拉(包贝尔)缠住,拉拉一直梦想成为导演。
在拍摄一部以家人为主题的纪录片。
在约见初恋的过程中,二人不知不觉卷入了一起坠楼命案。
甜蜜的约会之旅,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险与逃亡……从情感开始,以情感结束。
在爆笑中让观众引起思考,思考后得到的是带有温情的微笑。
这就是我的感想。
用装逼一点的话来说,这次徐铮导演,幽默的有点高级。
这部电影我想分为两点来向大家分享,先说情感部分。
我拼尽全力的来到了你身边,二十年了,我以为你还是原来那个你,我也以为我还是原来那个我,可见到你之后,你已不是你,我也已不是我。
我原本以为我找到你是为了和你旧情复燃,可到临头我才发现,那只是我潜意识想要解开的一个心结罢了。
结婚多年的不育,“我的小蝌蚪是不是还没找到家”;释然来自于亲不下去的旧日嘴唇,“我为什么就戛然而止了呢”。
男人的冲动和生命力永远来自于那股子肿胀,困惑和释然也是。
当徐铮和杜鹃相隔20年,互相拥抱对方,并对彼时的遗憾释然时,我也仿佛放下了一些东西,有些事情,过去了就没办法再挽回了。
电影最后20分钟,赵薇,杜鹃,徐铮三人站在玻璃天平上,面对先救谁的问题,徐铮先救了初恋杜鹃,然后对赵薇说到:如果要死,我和你一起死。
中年男人,遇到中年危机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港湾,也给自己的小蝌蚪,找到了一个家。
再说说喜剧部分。
两个字:致敬。
我去过香港,我也无数次在电影中看到过香港,而徐铮导演镜头下的香港,是我看过拍的最好的香港。
徐铮延续了以往的风格,至少比《泰囧》要好笑些。
里面出现的香港演员包括:苑琼丹,王晶,李灿森,葛民辉,林雪,吴耀汉,车保罗,田启文,冯勉恒,林晓峰,八两金等等等等,每一个人的出现都仿佛再看了一部香港电影:五福星系列、古惑仔系列、杜琪峰的黑帮片、无厘头御用、金庸剧、赌片。。。
这些人拍过的电影加在一起可能早已超过了一百部。
这部片子的受众一下子就出来了:70、80、90后。
徐铮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强行把你拉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刘青云的《新不了情》,张国荣的《阿飞正传》,黎明的《甜蜜蜜》,这同样是怀旧,这用样是我们的青春,但这样的做法,显得即直接,又高级,至少我很吃这一套。
徐铮和包贝尔同时被“本地古惑仔”和“墨西哥古惑仔”砍,回字形楼道里的追逐,马上镜头一转又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女澡堂或者后厨房。
最后说说缺点:有点太满了。
徐铮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在这不足120分钟的电影里,有点太满了,和姜文的《一步之遥》一个毛病,但比《一步》好的是,这些东西我们看得懂。
元素过多,枪战,动作,港乐,家族矛盾,荤段子,中年危机,初恋,青春和包贝尔生硬的演技和令人尴尬的故意搞笑。
我不要包贝尔,还我王宝强。
影片在Beyond的这首《情人》中结束,我生平第一次站起来鼓了掌。
看完,我很快乐,嗯,我很快乐。
港囧的票房已经是2D国产片的NO.1了,喜剧片在国内市场势不可挡,囧系列到现在第三部已经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了,搞笑依旧,强打的情怀牌,对我这个年龄层来说缺乏了那么点吸引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都是第一部的评价最好,越往后越缺乏新意。
不得不承认徐峥是成功的,一次又一次创造了票房纪录。
人在囧途我看了两遍,一直对王宝强霸气地喝牛奶要求开机窗记忆深刻。
港囧的开头看的有点尴尬,笑也不是,尺度有点hold 不住,虽然看过不少美剧,但美剧只是语言比较开放,听着就和普通词汇一般没有差别。
不知道带着孩子去看这部电影的父母看到那幕时有何感受。
这部电影看得过程还是挺愉悦的笑点也不少,最后赵薇给徐峥买下那片农场还是挺感人的,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有钱才能任性。
电影中的粤语歌听着确实蛮燃的很带感,即使对我这么不是很了解那个时代港片风格的人也挺有触动的。
同学对电影的评价是里面的歌挺好听的,2333.
真的好难看,和分手大师一样干,连台词都懒得多编点花样。
对香港老片的置入也毫无情怀,跟网络剧水准差不多,简直就是在侮辱港片粉儿,当然这些都是态度问题,我相信是徐峥压根就没像好好拍造成的,这些都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这电影的意识形态上真的是low到鄙视链的底层了。
全片充满着直男癌晚期的各种症状,还是特别不招人待见,空有狂妄自大毫无荷尔蒙吸引力的那种直男癌,对女性的歧视比比皆是,这要是搁60年代美利坚,徐峥叔叔早就让女权主义者们揭竿而起了吧!
综合来说,这电影就是直男们的琼瑶片,首先男主角幻想自己有了中年危机,而中年危机的病根来自自己一直没亲到初恋,这!
尼!
玛!
叫!
中!
年!
危!
机!??
这叫渣男心机还差不多!!!
中年危机应该长啥样?
可以看看美丽人生或者哪怕脱线女王,而如果时间足够多,我更推荐《绝望主妇》,在8季漫长的故事中,每一丝都透露着人面对老去时无法自控的焦虑和无助,但这些情绪我在港囧中一秒钟都没有感受到。
anyway,在这个yy出来的中年危机里,徐峥能想到唯一解救危机的方法就是,幻想出了两名多金貌美学历高,会做生意还懂文艺的富二代美女,在一个年轻时候胖老了以后秃的屌丝面前,苦苦求被爱,而自己则上帝般的在最后管卡守住了道德底线的故事。
啧啧啧,这和那些天天幻想自己被霸道总裁壁咚的《何以笙箫默》狂热粉丝真的没任何区别。
然后就是通篇都是一点都不好笑的黄色笑话,拜托你要么尺度大一点,要么智商高一点,不要总暴露自己没脑子的一面好么。
这种低级趣味,大约可以勉强像那些渣到泣鬼神的民谣歌手一样让未婚都市少女傻傻的障目,而对任何一个经济独立的已婚女性来说,真的只想飞踹徐峥到天边!
你一人丑家贫的倒插门,老娘不出轨已经是给你脸了,你竟然还敢见初恋?
特纳闷,这种踩着老婆往上爬成功以后突然文艺了一把觉得自己没完成真爱甚至牺牲了理想的极品渣男,难道不是应该遭到全社会的唾弃吗?
讲真的看到电影结尾,小陶虹出来客串的一幕我都替她感到难过,“小陶虹就是徐峥心中的糟糠之妻啊!
”我的同事唐甜甜这样评价道。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夏洛特烦恼》也是一样的故事啊不是吗?
确实是一样的故事,但夏洛特烦恼有一点好处,就是它表现了一个女人搞定无脑文艺渣时擅用的暴力+洗脑技巧,即明确传达出了一个已婚女性最希望老公明白的事:若真得到女神,日子只会过的更差。
木哈哈哈哈!
本来我对这部口碑一般的片子不是太感兴趣,虽然挺想把囧囧三部曲全都看完。
无奈出门没带脑子,6号晚上抱着爆米花冲到电影院才发现买的是7号的夏洛。
为了不浪费爆米花,就近买了港囧。
不过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期望,所以觉得片子给了我很多惊喜。
首先是音乐,片中出现的音乐很多,谭咏麟、张学友、张国荣等天王级歌曲,还有经典港片的主题曲。
歌曲看似很多很杂,但是我认为都很恰到好处,与画面匹配度很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徐来因为无法摘掉头盔,而不能亲自走到杨伊面前,只能在商场给杨伊写信那段,画外音配合卢冠廷的《一生所爱》 ,真是不要太飙泪啊!!!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晚上又刷了一遍《大话西游》的结尾!!!
徐来和杨伊、至尊宝和紫霞,无疾而终的爱情总是让人感叹唏嘘。
惊喜二是赵薇饰演的菠菜,全片我不自觉的会把菠菜和傻大姐联系起来了,想说一句,赵薇其实是有演技的,当年的京华烟云演的多好!
奈何女神总是演些傻大姐,最后菠菜看到杨伊第一句“哇,你好美!
”瞬间小燕子的即时感我也是要醉了。
但是,菠菜这个人设还是温暖的,家族的主要劳动力,一心爱徐来,为了徐来放弃去香港深造,最大的惊喜就是她对着dv镜头说给徐来买了一个画廊,不知道其他观众有没有感动 ,反正我是感动坏了,这么多年,不只是徐来记得自己的梦想,她也始终记得徐来的梦想,在片子开头她悄悄和法国人“勾搭”,我真以为是夫妻纷纷出轨的狗血剧,看到这个惊喜,我真的要对编剧说对不起,我太主观了。
三,关于梦想因为梦想,杨伊放弃了爱情选择深造。
因为梦想,蔡拉拉宁死也要保住手里的dv。
因为梦想,徐来十多年来对自己的艺术遗憾、初恋遗憾耿耿于怀。
全片除了搞笑之外,梦想也是贯穿着整部片,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蔡拉拉简直就是个没天分没脑子的大傻逼,但是看到他,宁可坠桥也要拯救DV的时刻,没人会觉得他是傻逼,或许真是那句话,“不疯魔不成活”,人蔡拉拉最后不是也获奖了么。
当徐峥也开始怀念青春,搭档就不能是黄渤和宝宝了。
初恋和婚姻,又是一场红白玫瑰之争。
男人步入中年,发现梦想越来越远,心有不甘,竟生怨怼。
于是对现状不满,从而用想象蒙上了自己真实的心,只是追求遥不可及的梦。
演员选的都是合适的,笑点也足,只是老套的段子太多,情节出奇地方太少,可能是因为人生中的快乐千差万别,但是不幸与悲伤却是大同小异。
所以要从中年男人感伤梦想远逝的桥段中,寻些离奇也是不易。
说真的,坐在电影院里开头就被夫妻船戏搞得很尴尬,虽然开头的经典粤语歌插曲不错。
随着剧情的进展,笑料很多,可能我笑点低,大部分插曲的插入都恰到好处。
不得不说,在电影院回忆经典粤语歌感觉很爽。
但看到最后还是不喜欢整个故事立意,后面剧情也偶尔觉得尴尬,其实整部电影就是一部出轨未遂记,所以插曲出现一生所爱时配上那段剧情莫名觉得有点毁经典。
看到徐峥在公车上发表青春感言时总觉得是为出轨找借口,而徐峥和杜鹃在2046那段,更恨不得能快进。
不过徐峥演技还是很好的,其他黄金配角都很赞 ,赵薇演技不在线上,在玻璃上那段表演的略尴尬,但录DV那段演的不错。
角色最喜欢李灿森的警察,浩然正气,开头学儿化音那也很萌,哈哈。
虽然以前觉得李灿森长得不帅,但他演的警察都很拉好感,也觉得帅。
葛民辉的坏警察演的也不错,虽然我是等到回家才想起来是他演的。
(PS电影主演番位真的很讲究,赵薇虽然戏份不多,但排位不输徐峥,逼格决定番位)
当然是因为徐峥看的这部片子,因为他之前表现出的喜欢水平。
另外,也喜欢这个演员,从春光灿烂猪八戒开始。
这片子只能算及格吧,还得加点人情分。
因为他挑的主演表演上实在太尴尬了。
其实故事还行,男人初恋的情结,估计是一辈子的。
而赵薇家里的人,演得实在太奇葩了,也实在不容易产生感情。
最后,男主的心终于回归家庭,看到了赵薇的爱,最后和解圆满。
搞笑太生硬了,属于恶搞。
徐导演,下次换个方式吧。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从人在囧途的笑中带泪、笑中带些思考和感触,到了泰囧已经趋于全是笑点,没有回味的状态,但起码全程都在笑。
抱着期望值,看了《港囧》,我发现我真的囧了。
开始的时候,如同漫画刷屏般的镜头,让我觉得它有点意思,对后面的剧情充满了一些期待。
但是,当那句“我不能干涉被拍摄物体的客观性。
”出现第三次的时候,我有点崩溃。
这是一部让我从头到尾,都没笑一下的剧,作为喜剧片,也算是破了一个记录。
里面各句笑点台词,我都觉得好土好老套,在网络上看过千百遍的段子,竟然在电影院里又虐了我一次,有些还不止虐一次,太残忍了。
演员的表演,我想说自己分分钟跳戏,跳戏之后,竟然还能看到“腕”,大碗们一闪而过,留下一脸囧样的我在想,徐铮到底想说什么?
还有那一大家子人,ms没有一个正常的,这么奇葩的一家人,以爱为名义,绑架着别人,到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香港警匪片、无间道乱入,是什么意思?
是搞笑的,还是煽情的?相比之下,还是前面校园的那一段的,更精彩一些。
完全get不到笑点,我囧了
勉强的三星,尤其是在赵薇的浮夸演技面前,我感觉这部电影简直一落千丈。有点像一碗佐料放太多的乱炖,口味重可是不太好吃。
好好和原配过日子就行了,瞎整啥幺蛾子
没有黄渤和王宝强的《港囧》就像一盘沙,一看就露馅了....
有幸能够提前看到电影,片子延续了以前的搞笑和感动,更不可多得的是有许多怀旧元素在里面,能够牵起那一代人的回忆,熟悉的歌曲,熟悉的电影,把香港很多独特的元素都记录了进去
哈哈哈哈哈哈 后半段笑疯了 好看!!我要是骗你,我脚下的玻璃马上就碎!!
剧情实在太过拧巴,笑点未免有些低俗,包贝尔全程“弗拉哈迪”装高冷,不由得大喊一声:你们都上来装好吗?★★☆
这个比前两部差太多了,不在水准线上。
不好笑且段位不高,还有大量低荤段子,迷(港)影(片)情怀只是蜻蜓点水。“放得下”的初恋只是个粗浅概念,再度见面的尴尬与释然假惺惺的,只有“亲不下去”真实可信。结尾就是把“妈和老婆同掉水里”换成了“老婆与初恋”。徐峥是拍给陶虹看的吧,最后陶虹还给颁了奖。包贝尔的表演比王宝强还讨厌…
这分数是献给它的平庸,全程也没几个抖得响的包袱,囧系列里最不好笑的一部,玩啥不好非得玩初恋……老歌用得太频,基本都是割裂感,致敬港片的地方基本都直白突兀。每次包贝尔莫名其妙的傻笑都让人尴尬……最大重头戏倒还可以,但物理bug明显。
全片都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即使后半段画风突变也哈哈哈哈哈哈哈,植入广告略多,像许多香港经典电影致敬,赵薇打了个大大的酱油
同类型片子拍多了,观众的胃口就难以取悦了。徐导下回可以试试其他题材~
不爆笑但还是很搞笑又好笑。
不是很懂包贝尔这个角色的意义,电影还是挺搞笑的。
直男癌的审美
全程尴尬,情节无一处合理。包贝尔是傻逼吗。
呵呵 没诚意
“我们就应该像现在这样,是时候跟过去告别了…” 因为堵车只看到最后40分钟,高楼玻璃戏紧张到脚底都冒汗。观众笑的很开心,商业娱乐片凑合看吧!
个人觉得拍的比泰囧好,故事情节算有那么点深意,而且老代港星和老金曲串烧也挺有怀旧的意思,动作戏也比以前有提高,还是值得一看的!
还行吧。中年危机的黑色幽默+香港音乐、电影台词串烧。
经典港乐一首接一首的,好评,经典港片的经典片段一帧接一帧地“致敬”就有点过头了,直接把经典片段照搬套在这套囧字喜剧上有点江郎才尽的意思了,二刷才发现全是经典港片里的金牌绿叶配角,配合熟悉的港乐BGM,真的很让人怀念那个年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