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傻瓜
Condamnat la viaţă,A Farewell to Fools,So I Say
导演:博格丹·德莱叶
主演:哈威·凯特尔,热拉尔·德帕迪约,加布里埃尔·斯巴修,劳拉·莫兰特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德国,比利时语言:英语年份:2013
简介:二战期间,纳粹占领下的罗马尼亚村庄中德军士兵被杀,德军限令村人第二天交出凶手,否则将杀害村中十位头面人物。危急之际,众人想到让村里的疯子伊普冒名顶罪,一场混合着笑与泪的战争喜剧便由此开始……本片翻拍自1972年的罗马尼亚影片《伊普之死》,演员阵容豪华,除由法国影帝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领衔外,更有老戏骨哈威·凯特尔(..详细 >
這是一部一波三折的荒誕劇,劇情如同鏡子折射出所謂高貴家族的虛偽面具,宴會進食的時候眾人故作淑雅,而後撕破臉皮的發作,最後目中無人唯利是圖,與天真率性的伊普做強烈的對比,并諷刺地使用鮮亮的色彩、歡愉的音樂作為佈景來訴說人世的悲涼,和那些唯一擁有童心的人的無奈。我很喜歡這樣的影片。
上海电影节上的小惊喜,恶搞背后有着对人性伪善的辛辣嘲讽和深刻剖析,不辱东欧电影的盛名。大鼻子德帕迪约演一个被人忽悠的傻大个,应是他近来演得最好的一部。这片没见怎么宣传,名不见经传,但绝对值得一看。
一部看似荒诞、实则令人心酸的法国电影(这个故事用话剧演出效果也会一样的好)!所有的村民都欺负一个“所谓”的傻子,想以他无足轻重的牺牲来换取村里十个头面人物的保全,简直同把一头没有知觉的牲口来作为贡品奉献在祭坛上没有两样——赤裸裸地展现出人性自私卑劣的一面!
虎头蛇尾是真的,本来开场心里默默打了满分,结果后面开始滑坡。常人想要活命,傻子想要留名,模拟葬礼,百鬼夜行,黑色荒诞戏谑都有了,却唯独没做深度发掘,好可惜,旁边的法国大叔不停叹气。两位评论音轨被清出场了,大快人心。
2018.2.21 不够深刻 不够极致 配乐还不错
荒诞而讽刺,像莫泊桑的短篇一样,同样的,陈旧古板这点也像极了。
1.一位德军士兵意外被割喉,德军长官要求凶手主动自首,否则将罗马尼亚小镇里最有地位的十个人处决。找来一个法国“傻瓜”冒充凶犯顶罪,答应给予他隆重、盛大的葬礼,以其名命名的纪念广场,树旁的墓穴。次日清晨,德军撤出小镇。“傻瓜”意欲自杀,被玩伴劝说阻止了。罗马尼亚人说英语,法国人说英语,连德国人也说英语。2.1944年8月20日,苏军正式开进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人只坚持了半天时间,就让出了阵地。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先让你喜 再让你悲
跟有钱人的谈判技巧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自私的人们。。。
典型的捧杀
傻子何尝不就是那条大鱼呢?
简单的主线,合适却又突兀的转折,可以看做一个人的史诗,也可以看做对人性毫不留情的讽刺,加上大牌云集的精彩表演,漂亮的让人窒息的取景。很棒的电影。
通过简单的故事,讽刺人性的丑恶。PS:罗马尼亚小镇风光真美。
中间无聊
今日下午衡山观影,为何我感觉那一桌子人除了大鼻子大部分人的表演都浮于表面?大哭大闹那女的,总觉得太过。英语台词也是很大的败笔,若说者欧洲语言倒也舒服很多会。整个片子感觉为了拍而拍,就像小孩子为了表达个中心思想刻意写的作文,创作者的痕迹太重,深度不够啊
一个人换十个人妥不妥的讨论是老酒了…医生忽悠老大爷舍生那段有《杀生》的味道…胜利后大爷的走向将本片推向高潮…值得玩味的是德军要杀十个有声望的人,但劝死团只有九人…大爷在棺材里望向少年的眼神有内容…镜头画面光影漂亮
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点破而已。这才是大智慧。
人性,永远的损人利已。
其实当那些人把他叫到餐桌前,他就已经死了不是很喜欢这个类型人性太丑恶了,以至于这样写实的拍出来,我就已经无法直视了傻瓜其实不傻,之前是有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自己骗自己吧最有地位的其实p也不是,太难评了,看的人难受小男孩也并不算好……其实也不怪他,这个片中的世界太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