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下去,转而去看原著了。
时间很宝贵,前3集没有抓住观众,实在很可惜。
————————————-不太了解导演,去看了短评。
好评的主要是画面和审美,差评主要是叙事和节奏。
大家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
比较喜欢的是苏雷见面,刀光里的默默温情。
导演拍局部还可以。
————————————武侠片的画面,却没有武侠的节奏赶场式走剧情,初入江湖,生死相托,少年意气的情谊,拍的太轻飘飘太随意了。
画面很美,但节奏和轻重取舍不如近几年的国产动画武侠。
巷战虽然人马众多,但紧张感不足。
温柔被挟持后,为了朋友拔剑的情节中,除了回忆里闪现了师傅对第一次拔剑的讲述,一点犹豫都不带的。
没有对友情和心动的铺垫,没有拔剑前的纠结,那么这个“第一次”的分量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再比如介绍白愁飞的名字,花了几分钟去拜祭父母。
这个情节很突兀,想表达什么?
是想用愁来暗示人物命运?
但表现方式很不自然,又太过隐晦,也挤压了主线情节的时间。
很期待的电视剧,不仅看了主角团直播,还跟朋友安利了。
从刚开始的体验来说,多少有点低于预期,希望后面几集能更好。
《说英雄谁是英雄》从播出以来,就饱受非议,作为导演,李木戈也一度被骂到emo,从开口大骂到放弃抵抗,作为一个导演,也是背负了太多。
直到后半段,剧情冲突和情绪逐渐激化,终于让这部戏有了难得的热度和正向反馈。
作为一个懒到不能再懒的小作文业余爱好者,一部影视作品,直到下档了,如果我能发出一篇评论来都算快的,这部剧,却让变成了话痨,叭叭个没完,也实属经年不遇。
【细节决定成败】李木戈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不仅有着艺术家的审美,也有理工男的缜密。
不仅能把实景拍得跟《国家地理》似的,把“网红脸”拍得跟仙女似的,还能设计出无数小心思,且前后呼应、自圆其说。
这部剧,让对bug、穿帮喜闻乐见的营销号无计可施,却给了喜欢拿着显微镜、发掘细节彩蛋的家人们送去了不少福利。
京城里最贵的酒楼里,名门贵胄都会存放挂着自己名牌的酒,其中,就有导演自己的名字。
白愁飞为小石头祭奠,带去的,是当初荣登副楼主时喝过的,京城里最贵的酒,给兄弟的一定要最好的……
白愁飞的阴阳双刺,一黑一白,黑化后,用白刃杀了昔日同僚,自此换成两把黑刺。
兵器的更替,隐指了心境的变化。
素穿红衣的苏梦枕,在纯飞大婚来拜见时,披上了黑袍。
时过境迁,两度独上高楼,当年意气风发的白衣少年今犹在,却意难全。
爱惨了这些前后呼应的小细节,让细节控忍不住一帧一帧去挖掘,每挖到一处,便不禁感叹导演的良苦用心。
【圈内圈外】第一次见把江湖和朝廷紧耦合在一起的武侠片,既超脱又现实。
武林高手也要遵纪守法,纵使翻云覆雨,遇到捉拿,也得束手就擒;盖世英雄也要吃饭,纵使身怀绝技,没有工作,照样过不下去。
见过太多超脱于世外的武侠剧,仿佛只要武艺超群,便可所向披靡。
说英雄恰恰给这江湖圈了一个圈,武林人士再名声大噪,也无法跳脱出这个禁锢。
这就让看惯了传统武侠剧、想借武侠剧满足自己、放飞精神追求的观众们略感憋屈,感觉少了些快意恩仇,多了些束手束脚。
但让我欣赏的恰恰是这一点。
主创们一直强调,我们拍的是“江湖剧”。
一开始有人酸,觉得是剧方在给自己找补,怕担不起“武侠”之名。
认真看了这部剧之后,发现确如导演所说,这拍的就是江湖啊——江湖不仅有打打杀杀,更要有人情世故,江湖如此,社会亦如此。
【没有开挂的青铜,只有五杀的王者】这部剧另一个反套路的行为,便是武力值得设定。
主要角色一出场就大号满级下山,没有那么多机缘巧合,没有傻白甜男主偶遇各路绝世高人,习得盖世神功。
一上来就是王者,直接武力值拉满,节约时间干事业。
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让观众缺少共鸣,质疑凭什么他们一上来就这么牛批,是不是套了主角光环。
这就好比,为什么明知偶像剧脑残,还有那么多观众愿意看?
因为在没长相、没身材、没背景、脾气又不好的傻白甜女主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追剧女孩们自己的影子,会给人一种美好的愿景——普通人也能名利双收,并抱得王子归。
但现实当中,哪那么多空手套白狼,哪那么多因缘际会、机缘巧合。
强者愈强,弱者想要变强,只能通过实打实的努力。
【说摆烂谁在摆烂?
】武侠片里最看重打斗戏,尽管看剧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在打斗场面时,拖动进度条,但是评论起打戏来,却立马正襟危坐、锱铢必较,打戏自然成为历代武侠片里吐槽的重灾地。
说英雄里,没有那些脱离地心引力的上天入地,以及远程打击气功炮等超自然的技能。
而是以实战为主,讲求真实感,更多是近身肉搏,刀刀见血。
印象深刻的“开背虾”动作,虽略显血腥,但真实过瘾。
小成本网剧,能用如此大的精力去磨“性价比”极低(费钱费时间,收视数据还不好)的打戏,已实属少见。
但却仍引来所谓的“武侠爱好者”以及专业黑户们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攻击。
最受不了的一点就是,每出一部武侠剧,就会有一票人,把八九十年代的经典拎出来PUA新剧。
在物质不那么富足的年代,没有网络大数据的冲击,没有视频平台的睥睨,每户电视上就那么几个频道。
凭良心讲,一部电视剧刷十遍八遍,真的是出于对制作的敬畏和对作品的热爱吗?
不全是吧,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利用,不循环播放、反复赏析,恐怕只能看新闻和广告打发时间。
在技术升级没那么快的年代,动作没那么复杂,后期也没那么花哨,更多的是冒烟、爆炸的玄学武打场面。
那时候不见观众们义愤填膺的出来吐槽粗制滥造,怎么现在面对制作精良、推陈出新的各路武侠片,反而吹毛求疵了起来。
人们的认知往往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化的。
就像当年的仙儿版小龙女,刚播出的时候,一面倒、铺天盖地的恶评,一方面与旧版小龙女对比,一方面吐槽打戏跳脱。
可现在呢?
十几年后,却被奉上神坛。
是观众变了吗?
还是时代变了…
【碎碎念】作为一个对武侠没那么多情怀的女生来讲,可能会被抓着“不了解”这个小辫子,被武侠迷来抨击没有话语权。
但我也恰恰代表了一些小众群体,正因为对武侠没有执念或是偏见,才能更中立的去看待作品。
鸽导用他的用心和情怀,为我们呈现出了他心中的江湖,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江湖,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别样的武侠。
多了不叨叨,就抱拳儿了。
轻松愉快 干净舒服 侠气聪敏 友智并行气氛 色彩 气场 哪哪都那么的舒服清爽。
最最打动我的永远都是那种大事处理完了以后主角之间安静的对话。
每每至此,胸腔总有一股子暖流惬意。
总是那么暖暖的清凉的舒畅。
真不错!
曾舜晞真的好适合少年义英的情种,没有矫情粘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的想继续看下去。
超越妹妹不用说了,让我惊喜不是第一次了。
从他第一次演古装剧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就是吃这碗饭的。
就像是拼图模板磨刻的模子,正好可以契合对的上去。
根本就看不出来不是科班新手。
这两位演员的以后每部剧我都会关注,祝好.
首先,我是原著党,槽点太多了,魔改太严重。
雷纯在被qj后才出来执掌六分半堂,现在开局直接出来帮家里做事了。
王小石兵器隔空相思刀凌空销魂剑改成相思刀挽留剑(我不能忍)薛西神本来在苏梦枕雷损大决战的时候才暴露吧,而且你拿了匣子为啥不直接去交易,非要去游行表演?
王小石你站游行队伍中间打扰人家表演,其他人都是睁眼瞎?
编剧没个十年脑血栓想不出这剧情吧。
王小石坐船来细柳镇,您船上就你一个人,您能自己开船?
到了地方船直接扔了,您是二代不假,但不是富二代,你师父就是这么教你的?
许笑一明明知道多指头陀不是好人都要接受他的救济,你就这么铺张浪费?
还有打工人北漂笑死我了。
你王小石是谁?
自在门第三代传人,你师父是老四大名捕许笑一,你三师叔是皇上身边红人诸葛神侯,你四师叔是宰相蔡京手下头号打手元十三限,你师兄是四大名捕和六合青龙,名头一报多少人来跪舔你,您用得着北漂???
求求了,放过打工人!
温柔倒是个傻白甜,杨超越算是本色出演了。
四大名捕和说英雄系列为什么好看?
因为充满了悬疑,破局,反转,苏梦枕和雷损的后手一个接着一个,双方斗智斗勇,互相兑子,不需要喂糖,不需要刻意煽情,你能把这剧情演出来就不会差,现在这是个啥啊,不说演技了,还没到后面剧情高潮的时候,开局自圆其说都做不到?
放过武侠剧吧,真的越看越失望,什么演技服化道都可以先抛一边,先把剧情搞明白,不是不能改剧情,魔改也有成功案例,至少剧情别有硬伤好吗?
编剧能不能上点心啊?
温瑞安写的是武侠,不是言情!
这不应该是光靠刷脸嗑CP的流量剧!
但就连戏里的主演自己都抱着一种“古装剧不需要演技”“想看打戏去看霍元甲、叶问”的态度来看待这作品,那还能让观众有什么期待?
到底是观众不想看优秀制作、精湛演技、热血武打还是你们压根就给不了,应付一下就把钱赚了?!
内娱观众是最不值得尊重的韭菜,只配“看颜值,嗑CP”?
不!
内娱观众是最可怜的Pua受害者,长期在粉丝各种开脱洗白的言论中默认了“将就”,于是渐渐沦为流量废料堆填区,忍受着一堆“我不行,但我就要上!
”的荼毒!
作为观众自怜的同时也替那些潜修专业努力去塑造角色的好演员们不值,明明有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却要被既得利益者拉着共沉沦!
好演员是不分片种不论戏份,只会去想怎样把角色演好!
流量艺人演戏时或许会觉得自己只是“不需要演技的古装剧”里一个“人设不够别人好的配角”,但周星驰演宋兵甲时一定不会去想:这只是区区一个死跑龙套…练好台词原声出演是本份!
没有“带着老师进组”是因为本来就有长期系统的专业学习!
内娱多的是努力勤奋有追求的好演员,他们只是缺少炒作与吹嘘,他们都应该被看见!
观众要看品质过硬精益求精的好作品,不是光“立人设嗑CP”就够了!
我有购买平台年会!
李连杰《霍元甲》,甄子丹4部《叶问》我也都有真金白银进场贡献票房!
这应该有发言权的吧???
作为消费者,我只愿意为坚持努力的优秀从业者买单!
拒绝一切pua!!!
本来非常期待这部剧,因为导演很会拍景和美人,看了第一集感觉宣传真的是吹过头了。
曾舜晞的王小石非常木,干脆改名王一博算了,脸上一点微表情都没有,刘宇宁的白愁飞驼背抻脖歪头,伴随时不时的邪魅一笑,说话还吞字,看的人火气上涌,恨不得给他一巴掌让他把嘴里嚼的东西吐出来,一集看下来出现的主演里温柔是最让人不出戏的,但这很可能是因为她不露脸,而配音特别有演技……至于前期宣传的武侠,可算了吧,打戏镜头切的稀烂,看的人头晕,唯一一个能看的打戏是薛西神领便当,长镜头,一点都不晕了,定睛一看修庆修表哥啊,怪不得。
看来导演不是不能拍,而是演员不能拍。
仔细想想修庆都多大年纪了还能打,现在的小年轻……算了不提了。
画面倒是真的挺不错,剧情还算过得去,一开场的说书人唱词让我想起来大学看温瑞安,苏梦枕,雷损,狄飞惊,杨无邪,元十三限,方应看,但后面的展开……唉,武侠终归还是一去不复返了。
完全是因为这个B站up主剪辑了一下剧里的诗句,觉得很有意思!
速速去三连了!
这年头,不懂点诗词,都不好意思行走江湖!
丨说英雄谁是英雄说英雄的原文作者温瑞安就是以文笔和角色塑造见长,剧的编剧让我惊喜的是文笔也非常好,台词既可诙谐幽默又诗句信手拈来恰当好处,我不是原作粉,原作粉感兴趣可以对比一下哪些是温本人引用哪些是编剧添加的,从up主的视频里截取几个有意思的片段来浅谈一下剧情和人物相关下面是白愁飞带温柔和王小石来祭拜父母,揭露了白愁飞年幼与父母离散,后来父母亲人以为他已经去世,所以这个墓是白的亲人给白父母和白立的三人墓,想起这个情节我才意识到,这个地方可能算是一个伏笔,因为之前有人吐槽王小石片头带着骨灰盒“青山越千里,万山寻骨地。
”没有找到给白下zang的地方,明明第一集白愁飞就带他去拜祭了父母为什么不能埋在那里,可能是因为这里已经有一个“白飞”了吧?
为什么是白飞,而不是“白愁飞”呢?
这起源于第一集温柔问白愁飞“我们都要一起上京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于是白愁飞带他们二人来到墓地,墓地上的名字则是“白飞”白愁飞拿出飞刀在白飞中间刻下了“愁”,白飞给自己起名“白愁飞”。
王小石因这个愁有感而发“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念完这句后说“能愁是做大事之人,愁在高楼之上,但仍要振翅飞翔,这个名字好”这一刻王小石是懂白愁飞的人,这也是白愁飞与他交心的原因,我截图真的太差,但是马上想到了预告里白愁飞登高楼面对天下向往的表情,以及他的标志语录“想飞之心不si”这是个刻画的非常用心的人物。
既然说到白愁飞了就一起全说完,白愁飞的诗句处处透露他的想飞之心。
然后就是雷纯鉴赏白愁飞的画作
雷纯“这鹰飞长天,更是笔下藏锋,是副好画。
”白愁飞这个角色真是处处埋笔,想化作鹰,飞九天之上,可惜雷纯买下将它送给了苏梦枕,因为她知道苏梦枕也是有睥睨天下野心的人,雷纯懂这两个人,但是爱又不同,唏嘘。
说到雷纯,很简单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江湖里的刀光剑影,也断不了我的如梦初心。
”这是雷纯对苏梦枕的表白,但是如果真的断不了,又怎会来求佛?
苏纯的悲剧在于他们的立场的身不由己。
然后是我们可爱的温柔,碰到说书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温柔说“我相信我两个朋友,总有一天会上先生的英雄榜的。
”这里又不禁想到第一集片头十年后,江湖人老去,这两位英雄枭雄的确上了英雄榜“一剑挽公道,一刀留相思,风雨人依旧,天涯何时还。
”而不是相识初温柔留下的“惊天动地鬼见愁,盖世无双王小石。
”唏嘘。
然后是预告里振聋发聩的“莫道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
”
这句话最早出现居然是狄飞惊说出口,是故意也是讽刺,因为之后整个京城都“无人不识君”,导致王小石和白愁飞落到在京城无下脚之地。
当然后来王白二人凭实力又让这句话重回正轨,这就是后话了。
最后来个好玩的,王小石书法不错,药店掌柜让王小石写“宣传词”
我们高材生王小石自信满满念出“单传扁鹊卢医术,不用杨高廓玉针。
”但是被掌柜的否了!
写诗的药店太多没有新意!
于是掌柜让王小石写了……
嗯写的不错,在哪卖,我要买!
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题材,如果它只专注讲述少年人的故事,一定会有人觉得它是年龄歧视——如果说还能有一个题材是例外的话,那就只能是武侠。
在武侠世界里,我们总会默认主人公是年轻人,或者至少主角团中的一部分是年轻人,这样才能有踏遍天涯、改变世界的热血和希望。
当我们看到几个年轻人闯荡江湖,不管我们自己是什么年纪,我们都不会感觉到自己被排斥在外,反倒觉得自己跟主人公一起回到了少年时。
中二和热血,是武侠故事里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看武侠故事并不是为了看四十多岁自恋老男人到处嫖娼的(我个人很讨厌某位武侠名家,在这里就不直接点名了)。
扯远了。
温瑞安,作为“金梁古温”的“温”,在我的武侠宇宙探索史上有着特殊意义。
他是比金庸更早的一站。
当年我十八岁在大学图书馆借的第三本书,就是温瑞安的《惊艳一枪》,也就是他“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的第三部。
曾有人让我总结温瑞安的武侠小说是什么风格,我当场向对方举出一个例句—— “某某出刀了!
只见: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刀……” 对的,这就是我印象中的温瑞安。
他的小说文笔好,节奏快,构思精巧,但他经常想一出是一出,还时不时以一种诡异的后现代风格,在传统的纸书出版条件下实现“文字可视化”。
所以当听说“说英雄”系列要拍成电视剧,我已经在胸前给导演编剧画十字了。
这也太难了!
打开电视剧第一集看了一半,我已经把李木戈导演放进了我的白日梦wishlist:以后我的武侠小说能交给他来拍就好了!
这个节奏控制,这个画面调度,这个色彩和氛围感……的确是我心目中的江湖。
当然腾讯有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看到这个服化道场景灯光BGM,就知道腾讯这回不仅花了钱,而且还用了心。
剧版“说英雄”的总编剧霜城既是TVB编剧,同时也是小说作者,著有武侠小说《浪客行》——大约也是因此,在剧本节奏和台词把控上,我感受到了难得一见的精良,也感受到了对原著风骨的尊重。
平心而论,我很久都没在内地电视剧里听到这么舒服妥帖的台词了。
温瑞安可以说是“金梁古温”里写作风格最接近于网文的,也是因此,他有个男频网文作者都容易有的问题:格局大、设定复杂、悬念迭起,但是经常只挖坑不填坑。
他的小说通常缺乏一个令人恍然大悟或者荡气回肠的结尾,最出彩之处在于丰满的人设。
“说英雄”系列的第一男主角,当属心性单纯的少年侠客王小石(曾舜晞扮演)。
和所有闯荡江湖的少年人一样,他带着任务下山,刚踏足江湖就遇到了危机。
在危机中,他结识了野心勃勃的白衣侠士白愁飞(刘宇宁扮演)和单纯刁蛮的女侠温柔(杨超越扮演)。
三个人组队挑战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在武林中规模最大的帮派“六分半堂”的围剿之下,将藏有绝密的白玉匣子交到与之敌对的“金风细雨楼”少楼主苏梦枕(陈楚河扮演)手中。
这个任务不仅难在“六分半堂”不择手段、陷阱频出,更难在整个江湖中的各方势力都在觊觎这个匣子,人人都想通过杀人夺匣来在这江湖中扬名立万。
白愁飞原本是来夺匣的其中一人,王小石却劝他说:跟他人一样夺匣多没意思啊,如果你站到我这边,替我拦下六分半堂的马车,岂不是更容易扬名立万?
少年人总是容易想当然——王小石劝服了白愁飞与他组队,便真心拿白愁飞当兄弟对待。
但白愁飞打从一开始的目的就与他不同。
两人虽走的是同一条路,但心性却背道而驰。
王小石想要游历江湖、锄强扶弱,白愁飞却信奉弱肉强食,心中想的是出人头地、登上武林之巅。
这样的差异,注定了他们在未来某一日将会分道扬镳。
但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少年人就是有底气凭着本能去作出选择,轻易付出一腔真心去相信一个刚认识的人,去憧憬,去期待,去携手撞南墙。
想到十年后的王小石,孤身一人听着十年前听过的歌,想着永远找不回来的故人,我就已经有点为他感到难过了。
故事的开头,这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护着一个多伤多病的少楼主,以少敌多,在重重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赶回“金风细雨楼”见垂危的老楼主最后一面,接任楼主之位…… 光说到这里,已经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澎湃之感了。
这里面最带感的人设,我觉得还要属陈楚河扮演的苏梦枕。
天生一身的伤病,却又武功极高,一袭耀眼的红衣配上“梦枕红袖第一刀”,心中有大义,经常做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出人意表之事,口头禅是:“一件事若有六分把握,便值得去做。
” 他的感情线也是最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配置:他曾经有婚约、如今仍旧两情相悦的恋人雷纯(孟子义扮演),是他的死对头“六分半堂”总堂主的女儿。
两个门派如今在江湖中水火不容,他与雷纯的婚约也因此告吹。
尽管取消了婚约,但两人仍然经常悄悄约会,只是约好谁也不提门派之事。
他们的默契是:“人生下来就有死的那一天,难不成要坐着等死?
” 明知矛盾无法调和,明知将来有可能玉石俱焚,却仍是走一步看一步,爱一日赚一日。
浪漫得要命。
苏梦枕在接任楼主之位的一路上,承蒙王小石和白愁飞相救,因钦佩二人的武功人品而承诺招揽他们进“金风细雨楼”担任要职,却因朝中奸佞的百般阻挠而不可得。
在王白二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离城之际,他策马追赶,与二人结义,终于无所顾忌地将他们带进“金风细雨楼”。
大哥苏梦枕、二哥白愁飞、三弟王小石——这三人指天盟誓的一幕,让我不禁想到《天龙八部》的少林寺大战,也想到刘关张的桃园。
年轻人之间毫无保留的信任与默契,让人忍不住跟着心情激荡起来。
想到后面会出现的兄弟阋墙、恋人反目,我竟然又心痛又期盼——最狗血的剧情恰恰也是最精彩的剧情,那便是将美好的事物摔得粉碎。
小说中的苏梦枕有一句名言,叫做:“我活过,大多数人只是生存!
” 一夜盛雪独吐艳,惊风疾雨红袖刀。
这拖着一副残躯快意恩仇的红袖刀苏梦枕,无论是人设还是感情线,都简直是小说世界里的苏感顶配了。
在目前已经播出的十二集当中,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片段。
王小石和白愁飞都被诬蔑抓进大牢时,温柔想营救却束手无策。
她索性当街炸了奸臣傅宗书的轿子,只为激怒他把自己也抓进刑部大牢,去陪伴那两位可怜的朋友。
但是傅宗书顾念她是洛阳王温晚的女儿,偏不称她的心愿,将她扔在街上便打道回府了。
于是,温柔带着一束烟花来到刑部大牢外,对着牢房的窗口徐徐燃放。
当时牢房里的王小石和白愁飞,都已经饿了好几天,狼狈得险些吃下狱卒送来的生血和人肉。
在这般折磨下,他们初出茅庐闯荡京城的锐气消磨得七七八八,都开始愤世嫉俗,怀疑自身坚持的意义。
便是在此时,他们抬头看到了牢房外的烟花。
随着缤纷色彩照亮漆黑的牢房,王小石忍不住说:“又有多少人能在牢里看到烟花啊?
人生在世,重在游历,咱们这也算是个特别的经历了。
” 于是两人重新振奋起来,捡起小石子,在牢房的墙壁上刻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 这一段我看得简直想哭。
几位偶像派演员的演技都比我想象的要好——原本我对杨超越的印象还停留在“唱跳俱废的花瓶偶像”,没想到温柔这个角色出乎意料的适合她。
她在牢房外举着烟花筒、眼角含泪、神情倔强的那一幕,让人又怜爱又感动。
两位男主角因为一场烟花的激励,而重燃斗志,在简陋的牢房中立下鸿鹄之志——这一段是实实在在的少年心气,动人得不得了。
是少年才能这么轻易地重新站起来,是少年才能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绚烂。
成年人过尽千帆之后,再在九死一生的颓丧中站起来,便有一番不忍细思的沉重。
就像是,许多人都觉得苏轼最豪迈的句子应当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而我却私心觉得是另一句。
那是在苏轼被流放海南历尽煎熬、险些丧命之后,写下的这一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最艰险的地方,才有最绝美的风景。
他这样九死一生的疏豪,需要何其的豁达胸襟才能具备?
而那关在牢里的两个少年人,只因为看了一场烟花,便可以轻而易举地重新站起来。
只因为年轻。
无所畏惧的年轻,无所畏惧的中二,便是多少权力与财富也换不来。
读过原著的人,大致都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明知道彩云易散琉璃脆,却还是忍不住为前期的热血知交和情意缱绻而心折。
王小石和白愁飞从监牢里走出来时,毅然决然拒绝了六分半堂招揽他们的酒。
王小石是遵从本心,而白愁飞则是在赌另一条路会有更好的前途。
在落魄之时,他们到处受到排挤、无法维持生计,后来一个去药铺当伙计,一个去街边摆摊卖字画,晚上睡觉都担心有人来索命。
架空的江湖世界,大部分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关系不大,而更多是现实世界的映射。
这是很多年轻人都面临过的人生抉择:在一无所有之际,每个选择都会消耗巨大的成本,而往往作出了一个选择就很难再有回头路。
其实做出选择并不难,难的是在那之后的日复一日,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个负责的过程,便是少年人磨砺成长的过程。
在我刚写完的武侠小说里,我的主人公便是个初出茅庐的十六岁女侠,闯荡江湖,打怪升级,行侠仗义,追求爱情……理直气壮地行一切理所当然之事。
少年人的心目中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想到什么便去做,相信什么便相信到底。
武侠故事之所以好看,就是在于少年人那不灭的心气,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中二情怀。
所以武侠故事的主人公必得是少年。
少年人探索世界无所畏惧,少年人结交挚友生死相托,少年人看到心仪对象便跌跌撞撞地追上去,少年人摔倒了千百次还能再站起来,少年人不在乎错失与辜负、总相信有从头来过的机会…… 因为是少年。
幸好是少年。
在《说英雄谁是英雄》里,我看到了纷纭的江湖,看到了磊落的少年,也看到了独属于武侠世界的熊熊热血。
如果有一天,能有这样水准的制作团队来拍我的武侠小说,我大概做梦也能笑醒。
桐花万里路,少年心,莫相负。
微信原文链接
一.说大致观感画面浓郁,音乐触情,人物塑造鲜活精彩。
唯一的问题是,情节单薄和割裂。
这应该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故事应该很精彩,因为它不是一个只有主角的故事,它是所有江湖人的故事。
它展现了一个世界,观众可以以任何一个角度去看整个故事。
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事实依然不如人意,这就是江湖的真实。
但很多情节设定有些简单了,人物行事缺乏深刻的动机,或者是单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或变化而设置情节,显得有些简单粗暴、浮于表面。
此外,它的叙述有些地方是片段的,某些情节之间有明显的衔接点,显得不连贯。
这使这个江湖世界有了盲点。
当然,偌大的江湖故事,确实很难讲得又深刻又明白。
只是这么多精彩丰富的人物,没有酣畅淋漓地呈现每一个人物的故事点,人物没有挖透,还是略感遗憾呐。
此外,这部剧的音乐有几个细节很戳我。
白愁飞海畔接纱巾一段必须提一提。
雷纯的纱巾飞去,越飞越远,音乐渐渐淡去,但当远处的白愁飞接到纱巾的一瞬,音乐骤然响起,心动情动却又预示着一切皆是一场空,他只是短暂地触摸了一下他的爱情。
感觉这部剧的战斗戏输出不太稳定,时好时坏,但战斗时有几段非常民族乐器的音乐非常带感。
《凌云寂》,我确实希望《三十三宫阙叹歌吟》能在剧中唱响,但白愁飞真的唱了,我却依然惊喜。
这首歌与白愁飞这个人物相辅相成,不能脱离人物。
二.说几个我感兴趣的人物故事情节虽然有浮于表面、牵强不合逻辑等的问题,但也看得出这个故事想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单说人物,我觉得这部剧中真的塑造了许多有意思的角色。
下面我想说的是我理解的整个故事中的人物,而非只是剧中展现。
1.王小石王小石是个典型的少年侠客,心中坚守自己的理想主义的江湖。
他有热,有爱,有担当,最要紧的是,他不糊涂,不是“我正义我有理”。
但他是最没资格怪罪白愁飞的人。
他和白愁飞最大的不同是,他是江湖中的幸运儿,他能践行自己道义,最重要的是,他还被清楚明确地爱着。
所以,按照故事里的性格,在得知白愁飞背叛细雨楼后,作为兄弟,王小石应该与白愁飞一起承担和面对、去弥补,陪他走过这段艰难的路,就算不可避免一战那也是为了劝兄弟回头,而不是对白愁飞不问不闻地直接站到了对立面,甚至冲在指责他的第一线。
但从最后的挽留来看,王小石确实也是这么做了,但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王小石是正义,但不是只有正义,所以他是个有温度的英雄。
2.白愁飞“他们有相似的起点、相似的经历、相似的目标,但他们的心是不一样的,所以走了不同的路,所以一定是不同的结果,现实也一定会更好。
”这是去年时,我第一次把刘宇宁和白愁飞建立起联系时想到的。
刘宇宁有一种真实感,让我觉得白愁飞真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
在三十集及以前,我认为剧和书中的白愁飞并不是同一个人。
但剧里其他人口中的又是书里的白愁飞,这与观众看到的不一样,所以产生了些微的割裂感,有时让观众觉得白愁飞好冤。
剧里的白愁飞把名利挂在嘴上,仁义放在心里。
他更是权钱势力勾结斗争的牺牲品,是草根出身亡于名利场的悲剧。
直到第三十一集,白愁飞出狱回到茶花小院,从他的内心独白我才看得出,白愁飞原本就是无情无义,在腥风血雨的江湖摸爬滚打却一直郁郁不得志,是遇到小石头,他才肯拿出内心的光明的一面,想试着用这一面来成为自己。
可伴随着王小石的死,白愁飞的尝试宣布失败,所以他掉头回到了一开始的路,并放逐自己似的越走越偏。
剧把他好的一面铺得很多,还有即便他做了选择还是要回到小院告别和自罚,让我忍不住想,他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人,只是这么多年的不得志和锉磨,让他变了模样,而王小石的出现,是短暂地唤醒了他最初的样子。
大概白愁飞的两把刀就是象征吧,原本一黑一白,说明他本来就是在黑白之间徘徊的,后来两把都成了黑色,也就意味着他做出了选择。
可在白愁飞做出选择后,他明明已经决定不回头了,他碰到过的那点光却还总是咬噬着他内心的深处。
总觉得他做恶事也有一半是自己逼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在逞强。
白杀苏这一段太精彩了,也不得不说刘宇宁得诠释太精彩了。
白愁飞的怨恨、委屈、嫉妒、不甘、挣扎、不忍、遗憾从眼中流露出来,他的杀手有停顿,说明即使到了这一步他还是有犹豫,但很快白愁飞迈过了心里最后的一关,他再没给自己留一点退路,他发疯地笑,笑着哭,他的眼睛亮亮的,看到这里,我依然无法厌恶白愁飞,我只是觉得很遗憾,很悲哀。
英雄成就伟业变成光,就必然会有影,白愁飞替细雨楼顶罪便是影,可当影不愿做影子了,他就一定是罪无可恕吗?
白愁飞有才华有梦想,却拘于出身、困于时运,这样的设定不知戳中了多少漂泊人的心。
他心比天高,可贵的是,他有与野心相匹配的实力和义无反顾的心。
我羡慕白愁飞敢于放手一搏、爱恨随心恩怨必报的勇气,他能面对和接纳自己的欲望,即便他堕入深渊,他也竭力飞过,这是他不容被抹杀的经历。
这样的人,何尝不是英雄。
只有他是只靠自己的,只靠一己之力便走了这么远的路,世人凭什么阻拦他、耻笑他?
他在狱中天真又绝望的坚持,又算什么?
所以我更希望白愁飞能飞上云霄。
他若没有疯魔,且真的飞上了天,才是真正改变了江湖,这份意义,甚至能超越王小石。
隐约记得原著的白愁飞接近苏石便是怀有目的,最后更是死不足惜,可剧里的白愁飞只让我惋惜。
若说白愁飞除去出身,到底差在哪里?
他不坚定吗?
不重情义吗?
缺乏谋略吗?
缺乏大局意识吗?
他似乎样样具备,但心里又多了一层阴暗面,这层阴暗如滋生的鬼魅,将他一点点吞噬殆尽,他飞上云霄的阶梯才在不知不觉中歪裂以至于坍塌。
最后,白愁飞收刀,王小石挽留,白愁飞一刀还了他的债孽,飞身一跃。
白愁飞终于醒了,可一切都已经无法弥补,他偏知道了这些,又是多么残忍。
所以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白愁飞最好的结局。
在故事的结尾回头看,也许最初在苦水铺,苏梦枕要把白愁飞当兄弟,就不该让他进金风细雨楼,而是该放他自由,让他去找一片能属于自己的天。
我真的好希望白愁飞能拥有一个圆满。
但我们这些看客心中的圆满,于白愁飞未必是。
这个问题无解。
最后想说一下刘宇宁,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演得太精彩了,原声也很好啊,我想白愁飞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很多小表情处理得十分得当和抓人,比如刚入京时三合楼前“成人了?
”、黑化后在茶花小院的自白、刺杀苏梦枕时随着刺入的泪光,这样的小细节很多很多,甚至大多都是一瞬,但角色就是这样活过来的。
果然演员和角色是互相成就的。
此外还有一个萌点很戳我,白愁飞好像一跟人吵架打架就哭唧唧,而且理直气壮地委委屈屈。
要是有人这么跟我吵架,我再有理也肯定会先反思自己。
3.苏梦枕真英雄。
原本被陈楚河的黑瞎子伤到了,但只看了一集便滤镜打碎,随即想起了他曾出现在当年看过的《大灌篮》。
苏梦枕治好了被重启瞎伤害的心,陈楚河江湖大哥气场太强了,这个角色太适合他了。
剧中的小演员也太合适了,飞扬的眼角眉梢,让我相信少年苏梦枕就是这个样子。
苏梦枕是真英雄,是这个江湖的守护者,是腥风血雨污浊人世中一盏不算刺目但温和长明的红色灯塔,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苏梦枕作朋友或者作领导吧。
说这部剧是个英雄的故事,那么苏梦枕就是这些英雄中的英雄,完美的英雄。
至于故事苏白的结局,我想苏梦枕一定是有责任的,可我也想不出,他到底是哪一步错了。
4.狄飞惊智慧与胆识其备。
说他是雷损的刀鞘,他也不止是刀鞘,刀鞘也可出击,精准出击更要命。
他是最好的家人,是狂风暴雨江湖之中永不会翻沉的小舟,是名利场中冷静却温暖的灯火。
狄飞惊是个极为稳妥的人,不出格不放纵,我甚至认为他是说英雄宇宙中最值得信赖和依赖的人。
但剧中狄飞惊的结局我不能接受!
他有资格在遥远的北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恬静安适地活着!
5.朱小腰落落大方的娇媚动人。
多亏有苏梦枕,成全她的忠诚,也成全她的自由。
朱小腰终于有了一个不需要仰视与听命的朋友。
在被白愁飞背叛伤害后,她完全没有怨恨,这份胸怀坦荡与强大信念让我觉得,朱小腰是说英雄里最好的奇女子。
6.雷损不算光明磊落,但也站得英雄之名的一席之地。
英雄隐藏一片柔情,又有时憨憨萌萌莫名可爱。
终于以英雄联盟方式落幕,亦不失为一种圆满。
7.老头子们匆匆一瞥,只言片语,便构成了一代人的江湖,残影映着的都是旧年的波澜壮阔。
薛西神是普通英雄受制于人、落于时代的结局。
苏遮幕是上一代英雄之魂。
花无错是忠诚与归属。
沃夫子、茶花是爱情与担当,成全与两难。
他们匆匆来匆匆去的残影,勾勒起的就是江湖。
8.任劳任怨他们当然不是英雄,但这两个人很有趣,他们是江湖与庙堂权钱交易衍生出来的畸形产物。
更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居然能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把江湖看得如此明白。
从任劳任怨到毕恭毕敬,他们能在这江湖中夹缝中求生存,也不失是一种本事。
不过,到最后我也没分清谁是任劳、谁是任怨。
奔着温瑞安的原著去看了《说英雄谁是英雄》,没有会员,只看了前两集,看完之后觉得五味杂陈,有点悲哀。
按理来说,顶级的原著,口碑导演,演员也是一群少年演员,应该能演出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但事实是,真的没演出来,也没体现出小说原著的江湖风月。
这前两集出现的问题太多了,多到我已经不知道该去怪谁,去找谁负责,这是行业的问题,行业链的问题,不是单独某个人的问题。
首先来说一下导演,李木戈导演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画面精美,构图和谐,色彩运用也较为优质。
但不足也很明显,首先是镜头叙事这个问题,拍电视剧不是摄影,电视剧要求镜头会诉说故事,要向观众传达信息,但前两集里面,所有的叙事都太平了,看起来就是一本流水账,平铺直叙的讲这群少年的故事,让人看了感觉就是节奏快,但是又没具体讲个什么信息点。
第二就是打戏,武侠武侠,没有武功,哪里来的侠?
这剧真的请了武术指导吗?
打戏基本是慢动作加定点摆姿势,真的有点敷衍,武侠剧就是要打的干脆利落才能叫武侠剧,如果连武功都没了,那还谈什么江湖?
现在来说演员,目前来看,曾舜曦刘宇宁杨超越这三人演技真的还有待加强,不足之处太多了,离合格演员还有很久。
客观来看,曾舜曦是这三人中演技最好的,但他外形给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眼睛太大,整个人气质实在是太软乎了,和杨超越站在一起,两人气质都软,撑不起这部剧的男女主。
之前演的张无忌也有这个问题,气质太软,哪怕女主众多,也很难让人相信用无辜眼睛看着你的这个人是张无忌。
看过盗墓笔记,因为是三人行的剧,有其他男性角色和曾舜曦搭配起来,就刚刚好,所以看起来是最自然的。
这种气质让人想起了檀健次,也是气质软乎,所以男女言情剧就老是不火,最后跟金世佳双男主火了。
刘宇宁,看他的直播才被安利这部剧,看了两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感觉太紧绷,在镜头底下身体状态没有曾舜曦舒展自然,给人一种很明显的“演”的成分,这可能是戏演太少经验不足导致。
第二就是身体仪态问题,刘宇宁身高190左右,腿长身材比例好,但是在镜头里有点含胸驼背,拉全景的时候,明显看起来身体重心往下走,整个人有点垮,希望以后接古装剧好好练一下仪态吧,毕竟“站如松,坐如钟”是古人永远的仪态标准。
杨超越,超越妹妹也有问题,而且是很让人不解的问题。
超越在现实生活中是较为外向活泼的人,为什么在镜头底下就有点“木”?
这感觉也是很多新人演员的通病,镜头里面长相古灵精怪的太多了,但性格古灵精怪的演员真的少。
超越妹妹一是有点“木”,二是跟其他演员对白的时候,感觉是各说各话,没有一些身体语言和眼神去体现和他人说话的互动感,观感上看起来就是在对台词,而不是真正的交谈。
怎么说呢?
前两集看下来就觉得,现代的年轻人们是打着游戏,看着动漫韩剧长大的,他们没有感受过温瑞安的武侠世界,没有这种文化背景熏陶,自然也演不出来真正的江湖。
李木戈导演虽然诚意满满,但慢镜头和一闪而过的打戏也堆叠不起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
总的来说,这群少年人,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导演也处于最激极进取的阶段,但在镜头中,他们站在一起,我不相信他们是江湖中人,也不相信这群少年郎会游历江湖,打怪升级。
只能说,武侠世界一去不复返,哪怕是顶级武侠原著,在现代也不适用了。
ps:六分真的是极限,如果再给点人情分,6.5左右。
希望后面低开高走吧,内娱真的太无聊,烂剧一堆,我已经无力吐槽了,连这个剧评都是看在刘宇宁曾舜曦终极笔记面子上才爬起来写的。
首先说演员演技,主角们演技太僵硬,感觉完全进入不了角色,陈楚河这些年演技也没什么进步,反正就是怎么看怎么别扭。其次是剧情,可能是想营造较为轻松的氛围,对原著改动较大,很多地方改得连逻辑都没有了,人物性格也差别巨大。总之,这几年的武侠剧没一部能看的。
李导这次玩的挺嗨啊~不过这小说故事也太土了吧
杨超越的演技减了一颗星,别人不论好坏至少还是在认真演戏,杨超越就是在玩过家家游戏。
武侠剧死的人就是多,一集好几个。女性角色被边缘化的太严重了吧,海报上的杨超越完全可以替换成陈楚河。主角团演技竟然只能靠曾舜晞了。疯狂魔改李木戈。
先看了2集,目前感觉国产武侠这个剧种基本废了,看开头就知道是套路,那个江湖门派都跟当年看的听雪楼差不多,打戏也还行吧,不知道为啥都在吹李木戈拍的好看,我目前没觉得画面有多出彩,顶多能说是有那么点电影质感吧。故事很套路,只能说耐着性子往下再看看,期待不高了。
温瑞安的作品埋坑极多,并且挖坑不填,写作随心所欲,甚至连主角都能写着写着不见了……这部剧算是一次很不错的作品改编, 很多人物的塑造比书中更胜,白愁飞在狱中精神分裂见到白高唐那段真神来之笔。不过方应看这书中的最大boss倒是削弱得很,很匆匆便让其下线了……看到雷纯被玷污的那场戏,回头翻看温瑞安的作品,才发现幼时无感的一些情节,现在看来对女性很不友好,温书里面好像极多女性被强暴的情节……
就硬尬黑。是动了多少人蛋糕啊,酸死得了。好剧无限循环,服道化演员音乐没一样掉线
为了一些美镜
难看,一颗星给配角们,一颗星给ycy😅看得我鬼火冒😇问题最大的就是编剧和导演,一个把人物改的像弱智,还搞什么权谋,明争暗斗,摆的明明白白的在面上把谁当傻子呢?一个搞的故弄玄虚很高级的样子实际上花里胡哨很奇怪,节奏很怪
杨超越演技进步了,见鬼!
狄飞惊和雷纯一人一颗🙃
好看 真的好看!!李木戈 不愧是你!!拍的既好看又好“看”~剧情还时不时的幽默一下 比如那个军师真有趣~刘宇宁原声台词真的一次比一次好了~所以我才说那些科班出来 演了一堆男主台词烂到还要配音的人 你们脸挂的住嘛?每个角色都很立体很有特点 让人记得住~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一部剧不是只有主角的 每个人都很重要~这剧除了剧情不错 拍摄不错之外 对外 演员们关系很好 一点都不撕番 也不说什么配角抢戏 就当群像剧来看~非常舒服!!昨天看到3点半 追平8集+预告 要是后期垮了我再改分 目前看下来值得5星!
第三集左右开始习惯设定以后,就还行(虽然选择性快进)。个人比较喜欢倒数十集左右那part,有点神仙打架那意思。台词金句其实挺多的,说江湖谁是江湖呢。
看到一条评论说杨超越演技还可以接受时,我意识到内娱完了的不仅是创作能力与业务能力,还有观众的底线。这样下去,再过十年演艺圈会是什么样呢。真的好可怜啊,唉。
我原以为杨超越演技进步了,结果没想到,她让我失望了
男主这张脸真的不适合演古装,太出戏了。
期待了一年多的剧!戈导没有让人失望!!选角、服饰、配乐、灯光、剧情都超出期待!
这名字。。。像个雷剧 看了后才知道不是雷剧 是超级大雷剧!!!!
不偏不倚啊,三个主演都不适合武侠剧,可以去拍拍古偶啥的,目前来说也就陈楚河那个还看的过去。
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