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选择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在视频号刷到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robert和mike说的那句“人这辈子不可能一直都那么潇洒的,当你有一天发现你拿得起放不下的时候,就只好认命喽”。
我可能也算是很潇洒的类型了吧,我也在探索和寻找那个让我认命的人,或许现在那个人已经出现了,但是我还没有到认命的阶段,我还在疯狂试探中...毕竟电影里也是这样演的。
这部电影我觉得蛮写实的呀,是谁在这部电影解说下面说这片是恋爱脑的?如果你的认知就到这里,那我只能说你这辈子可能也没找到所谓的真爱吧,你可能就是随波逐流的一份子而已。
话说,四大天王的黎明,怼脸拍细看,感觉也就那样哈哈哈哈 果然好看的皮囊,看久了也不会觉得帅了😂看来感情这东西,先是看脸,后面还是要看感觉的。
其实他们两个第一次相遇,在车里第一次,一直到最后,ellen说,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就上床,第二次见面还是上床...第三次....一开始就奠定了他们两个对彼此的感觉不一般。
“三十多岁的女人有什么好玩?”我觉得这句话也算是很经典的一句了吧哈哈哈哈 甚至两个人都睡了三次,还不知道彼此的年龄!
有意思!
姐弟恋就是蛮甜的,没谈过的确实感受不到😂还有就是那个三八,果然有一手,睡了mike,后面又吃了他的公司,打了一手好牌啊!
太贱了真的,一瞬间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件事了...也不知道该说mike是小白了点还是没控制住自己,还是社会太黑暗了。
害,职场不分男女,社会不分男女,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人鱼肉,就看你想要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吧。
如果不是分开,可能也不知道谁才是最重要的,反正我是一个需要在不断试错的人,就像我现在的样子是一样的。
我总觉得没有谁离不开谁,分开了不联系了,时间久了就会忘了。
所以现在老天爷要给我上这一课了,我也希望我能通过这项课题。
人生好有趣呀,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不枉这一生嘿嘿 让我在后面继续不断探索,看看真爱到底是什么🙃
-你为什么离婚?
-因为结了婚。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大概因为粤语是我的第一语言,对于港产片有着偏执的喜爱,港产爱情片的平淡和亲切的台词,一直深得我心。
无论是彭浩翔的《春娇与志明》系列,杜琪峰的《瘦身男女》系列,还是叶念琛的《独家试爱》系列,那种一句台词暗戳戳桶一刀的感觉,十分美妙。
即便大部分港产片已经沦为大陆合资,今年新春档的电影里面,《人潮汹涌》也是我心中首位。
回到今天看的《一见钟情》,算是弥补了《甜蜜蜜》黎明和张曼玉荧幕上给观众的遗憾吧!
两部影片放今天都是会被“总菊”封杀的三观不正电影,而这种90年代的香港爱情电影,已经大放异彩。
的士司机是可以用背对着客户的职业觉得这部影片是《甜蜜蜜》的延续,是因为张曼玉的角色都是草根得超A的不完美女人。
一个是香港新移民的精明恶棍,一个是三藩市华人单亲的女司机,从妆容到滚床单情节都如此相似,像是平行宇宙中的另一对。
那个你在忙我只想为你洗手作羹汤,和看到你出轨随手收拾行李离开,一个平淡如水可怜女人的故事,张曼玉演出了独立女性的不卑不亢,在人堆玫瑰求原谅的压力下,选择带上墨镜转身离开,回到家中又后悔的真实,可以说A得可爱了。
不得不说黎明真的很适合演木讷的角色,哪怕是美国科技花花才子,也都是呆呆地说着情话。
为了拯救公司,被女资本家女上男下,这种以女性为渣的电影,香港20年前就!
拍!
了!
《一见钟情》没有达到《甜蜜蜜》的高度,在我看来是因为三观还不够碎一地,但老港片就是有一种娓娓道来,演的就像是你的故事,那中英夹杂的对话,是不是像极了今天,你身边的外企或留学回来的朋友?
一部童话式片名,内容却现实得可怕,你是否有个朋友会在深夜醉酒后,对着后街涂鸦墙撒泡尿?
吵架的时候是否也来一句“怎么跟你说你都不明白”?
爱情,其实不需要人堆玫瑰的道歉,或许只需要呆萌地说“我放了好多内衣裤在这里,要不你也放点进来?
”
为生活奔波的旧金山女司机ela,作为一个单亲母亲每周末都要照顾孩子,某个周六因为死党失恋被迫去了酒吧。
第一次见面,女先动情ela刚到酒吧坐上,被玩世不恭的风流mike拉到一旁和鬼佬玩起了小游戏,游戏结束ela刚举起手准备和mike击掌,mike转身投入女鬼佬的怀抱,ela悬在半空的手略显一丝尴尬。
饮酒结束,ela开的士准备回家,路上遇到在涂鸦墙小便的Mike,mike问墙上的涂鸦画的是什么?
ela说自己画的是苏西利岛,很像香港的西贡,这个小细节展现了ela人物特征:爱怀旧,死心眼,憧憬未来。
ela对靠近自己富二代Mike毫无抵抗力,两个“不方便回家”的人在车上过了一夜。
后来,年仅十岁的Scott知道妈妈一夜未归,懂事主动提出下周六去朋友家住,暗示妈妈多花点时间在自己感情上。
第二次见面,从头开始周六Scott不在家,ela打电话给死党,想找个理由去酒吧,死党生病了ela急忙结束对话,出门没几分钟又回家,照镜子确认一遍妆容,于是去酒店碰碰运气。
刚到酒吧,ela在吧台遇到了上次玩游戏的男鬼佬,于是瞟了一眼鬼佬身后的沙发区,上一秒ela还在窃喜看到了Mike,后一秒mike和别的女人调情让ela心情沉入谷底,于是答应了面前的男鬼佬邀请去开房。
趁着男鬼佬洗澡,ela还是偷偷的溜了回去,到了“苏格里岛”涂鸦墙,发现Mike在自己的出租车旁已等候多时,两个人互相一番暗讽后,Mike道歉提出重头开始。
从不带女人回家的Mike,第一次带ela去了自己的工作室过夜,mike还谎称是自己家,本来不信的ela,在mike编故事的本事下信以为真。
第二天起早给mike置换家用,mike并不开心还十分抵触,ela感觉自己真心被戏弄,两个人不欢而散。
第三次见面,双方惋惜mike走到两次见面的涂鸦墙,看到“苏格里岛”的小狗心生欢喜,ela故意在富人区拉客,都是双方放不下的细节,于是ela在富人区接到了mike,mike顺势道歉带她见“家长”。
“是啊,30+的女人有什么好玩的?
”“是啊,你都不知道一个男人面对30+的女人也有压力,万一不行女人都没有退路了”双方的坦诚相待,33岁的mike带35岁的单亲妈妈ela回家,在两人以为感情尘埃落定时,好景不长,同居没多久后,mike因为自己公司的债务危机,开始逃避ela并传递负面情绪,由此两个人关系破裂。
平日里感情不是电影,到这里大部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结局也该到此为止了,而这里是电影,mike成为了成功人士与ela最终和好如初……
可能真的要到了张曼玉饰演的Eileen这个年龄,才会真正明白这部电影吧。
其实每个年龄的女人都有她的特点,熟女的特点是真正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感情,因为经历的足够多,所以必选项已经少之又少。
只会选择有品质的。
张曼玉在剧中的衣服都好好看,美国人的那种随意自然,其实也是她饰演的角色的心理状态,不去强求任何事,恋人黎明还像一个大男孩一样,玩心很重,其实说白了,是他没有遇到一个品质优良的女人,一个可以为了救他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不顾一切往上冲的女人,他才刚刚遇到,他还习惯各种嬉笑怒骂游戏人生,可是张曼玉却是事事认真的,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当真,我想是因为真的在乎他吧。
在他最低谷的时候也不逼他,被冷落了那么久,有点小情绪,可是一个拥抱,一句都是我做的不够多做的不够好的道歉,就完全释怀和原谅了他,这是多么厚重的爱,才可以做到的。
所以张曼玉这个年龄的女人,给出的爱,有深度,有厚度,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像是酿了很久的茅台酒,只要尝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再也不愿将就着喝其它的酒了。
品酒如此,品人亦如此。
重情重义的人,才会拥有永远春暖花开的人生吧,像是结局的,黎明事业有成,也知道想着帮张曼玉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圣托里尼岛安了家,多好希望我也能拥有这样有深度的爱情
片子是2000年的,那个时候的港片放在今天看也没有半分过时。
张曼玉的美从骨子里散发出来,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足以牵扯着我所有的关注。
黎明呆萌中的帅气,着实逼人,就算他蹦出几句渣得不能再渣的台词,后一秒也会在他深情眸子的凝视下轻易放弃讨伐。
镜头非常干净,从服饰、街景到室内的酒吧、住所,配色都非常清透,让人觉得旧金山的人与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配乐除了黎明反复吟唱的那首,都很贴切,许是故事发生地在旧金山的缘故,角色粤语中文英文交替,黎明台词中的英文还算正常,可歌里的总有股子生硬感,好几次都让我想叫他别唱了。
1996年,张曼玉与黎明合作了《甜蜜蜜》,四年之后的《一见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弥补曾经的意难平。
俩人坐在夜里的街头对话时,我才意识到这片子早些年应该看过。
两个寂寞空虚冷的人,在旧金山一个寻常的夜晚,相拥了取暖,导演的镜头拉得很近,近得没法忽视他们眼中的茫然,以及按捺不住对温暖的渴望,由此营造出全片的底蕴。
很多港片喜欢在旧金山拍摄,不知道是因为马克.吐温的那句“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还是27岁的李宗盛在这里写出了“你是我生命中的精灵”。
女主说:“旧金山没有感情线,没有生命线,也没有事业线,所以它一事无成,是一座死城。
”男主说:“那都有它可爱的地方。
譬如明天大地震,我们拥有的东西刹那间都没了。
那怎么办?
现在我们俩在一起,为什么不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呢?
”女主说:“我开始有点喜欢它了。
”
我一直认为这段对话是故事真正开始的节点。
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通常都是由这座城市里的人来启蒙的,没有人能逃开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隐秘笑容,也没有人能淡忘因为一个人恨上一座城的刻骨疼痛。
女主开着出租车日夜在城市里游荡,对城市的熟悉得如左手握右手,她不喜欢旧金山,因为这里是她独自带着儿子打拼挣扎着生存的地方,上坡下坡都饱含了艰难。
被她反复提及的苏西里岛,与市区隔海相望,像极了西贡的苏西里岛,于她口中、画笔下都充斥着与幸福相关的元素,无怪乎男主会问她为什么离婚。
在她努力强大干脆利落的表相之下,始终隐藏着企望“不要变化”的软弱,所以才会对初婚时的西贡岁月那么恋恋不忘。
故事蛮老套的,情节设定上也漏洞百出,但胜在请了张曼玉演女主,还是在她最黄金的时段。
她像是一位活在电影里的人,于别人的故事中完成了自己的若干世轮回,与角色的契合高到合二为一的程度。
整个观影过程,几乎是跟着她走,真正见到一位生活在旧金山的单身母亲。
积极乐观,果断洒脱,清醒自我,不放过追求情感的机会,也不痴缠于无以为继。
黎明饰演的男主并不见得认识到了她全部的美好,以至于最后的复合虽是女主的期盼,但还是让我生出了男主不配的想法。
男主,更像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需要女主接手过去继续照顾似的。
关于年龄的对白,很有爱,张曼玉确实比黎明年长两岁,片中角色的年纪也是各自真实的年纪。
那才属于港片的时代。
片名叫“一见钟情”,故事也是围绕着个设定进行的,但张曼玉并不是那种容易让人一见钟情的女子,她得用“隽永”二字。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遇见里,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沦陷,从此不作移转。
前几天看到她出来打碟的图片,特别单纯,透澈。
她从未放弃过对喜好的追求,也从来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是一个传奇女子。
就这点而言,与旧金山这座城市的匹配度倒是极高的。
2022.6.27. 于福州
真的很沉迷于香港电影 带着对那个时代的向往 点开了一部又一部 在这部电影中脱身后又在那部电影中沉沦 张曼玉好像怎么样都很美 很随性 即使在这部电影中看上去有了些岁月的痕迹却没有觉得她老了 而是觉得她更有味道了 那种对于年龄的不在乎使她更加迷人了 黎明依旧看起来呆呆的 就算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是个浪子(其实没有很浪 只是不懂感情而已)依然看起来有些木纳的老实 不做过多的批判 电影拍得很美 故事很玛丽苏虽然知道有些俗套但还是很吸引我 台词和镜头都很打动我 整部电影没有说很完美 可我依旧看得嘴角上扬 剧情和人物的设计也没有完全俗套 女主拒绝的场面看得我直呼帅 最后地震的设计看起来有点突兀倒也不让人反感 配乐也很棒 电影结束后才发现自己的嘴巴一直笑着 总之是一部让人感到开心的电影
张曼玉太美了演技也很好,但是黎明的人设无法令人信服,看了半天觉得这个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是割裂的,为什么突然从花花公子又变成居家好男人。
爱情的发生没有站得住脚的论据,莫名其妙就上床,上了床就爱上。
爱情发展也只是在不到几分钟的闪回,让人无法相信他们的爱情基础。
Ellen这么好,为什么会迷恋Mike这样的男人?
要我说,Mike应该在决定和Virginia上床就跟Ellen说分手,不然算什么东西,就算别人强吻那他也可以拒绝,裤子还不是自己脱的,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公司前途比Ellen重要。
你可以觉得重要,但你不要伤害Ellen,更不要觉得自己委屈。
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被原谅。
编剧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拍摄手法也是宛如ppt一样,返场、出现、突兀的英文bgm切入,毫无必要的ppt特效。
很烂。
论内容论三观论拍摄都很烂,毫无说服力。
上个床就爱上了??
离谱
以美国旧金山为背景的生活,更加自由更加漂泊,从而也有一种浪漫感。
在香港娱乐圈神仙打架的年代,虽然名为四大天王,但是影视音三栖一样都不少,黎明很适合这种角色,外表帅气有才华,但也不是出生就是富二代,那种大男孩的气质很舒服。
张曼玉演起小人物来也拿捏的很好,出租车司机、单亲妈妈、画画艺术家,隐忍生活的同时也在渴求温暖。
男女主两人坐在夜晚的街头看着旁边的红绿灯,太美了。
后面的戏份还是很真实的,虽然邂逅浪漫,但是两人已到了不年轻的年纪,各种事情堆积时,两个人无法携手共进退。
和张曼玉最配的那个人不是梁朝伟而是演戏有点憨傻的黎明。
《一见钟情》这部电影看起来貌不惊人,却那样值得回味。
不论黎再怎么演绎不羁还是看起来那么呆傻,张的角色不管怎么看浑身依旧散发着一点孤绝的味道,大概每个清冷的人其实都有一颗认真而火热的心。
就像在电影里她说“我和你不一样,我会认真的”。
是不是一见钟情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一生钟情。
如果电影停在张曼玉拒绝复合,然后在花丛中戴着墨镜转身离开的镜头会更好。
一个潇洒独立,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会更加饱满。
另外我觉得Mike这种男人不值得被原谅。
一个狂妄自大,无能狂怒的自私胆小鬼。
他很幸运,身边有很多爱他,能够包容他的人,但是这也改变不了他软弱无能的本性。
因为他的狂妄自大导致事业跌入低谷,却只会对着兄弟,对着老婆大喊大叫。
遇到事情只会一味地逃避,逃避公司的问题,败光了兄弟的心血;逃避和老婆的感情,站在家门口却没有进去的勇气。
没有勇气说对不起,还以此为荣,故作深情。
鲁迅先生说过:“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所以最后即使他功成名就,我依旧觉得,他不配。
挺有意思的迪家ip项目联动特辑,歌也好听,喜欢Kermit和Piggy的互换万圣节装扮哈哈哈
布偶…………
我的片源为什么只有00:49:50?
歌曲很好听,很适合万圣节
我是真的很爱了,啃了个连英文字幕都没有的布偶秀,但我真的超爱啊…
很喜欢木偶的形式,但是感觉受众很尴尬,感觉定位是家庭片但是故事还是蛮幼稚蛮简单的,多一星给可爱的布偶和台配
还可以,音乐喜剧。不过我还是睡着了。现在看美国电影,不会点西班牙语还不行了。
作為一個在萬聖節看的爆米花電影真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