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我很不明白,那个入室抢劫的匪首怎么敢回来报复?
难道他不知道他惹的是当年单枪匹马干翻整队的恐怖分子、整队的特工杀手、整队的雇佣军,家里藏着个军火库,赤手空拳都能炸飞机的布鲁斯·威利斯吗?
如果我是他,早就天涯海角都逃遍,换号整容清空微博了!
他却送上了门,难道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吗?
难道是要争做罪有应得界的业界良心吗?
当然,也许这就是我的成见作怪,我总觉得这个一笑嘴就歪、一脸痞气、说话带着大舌头北京腔调的家伙,是一定会搞事情的,最好不要惹,不小心惹到了,要马上跪下叫“爸爸”,所以这个家伙和这部电影故事的气场真的很合,复仇就是要这样的狠角色来实施才算过瘾。
导演能找来他演这个电影,故事的完成度至少已经有50%了。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位要为家人复仇的父亲追查真凶的故事,算是一部没啥动作戏的枪战片,其实说是枪战我觉得也有点勉强,因为故事的男主人公在动作和枪战上没啥突出的造诣,复仇基本上靠的都是怒火攻心后的敢拼命和大力出奇迹的好运气!
想想威利斯先生已经年过60了,在我们这里都可以使用老年卡乘坐公交了,在动作戏上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向这位老硬汉致敬!
所以,本片那种一杆清台的爽快感不在于动作和枪战,而是来自于复仇,这种在人们受到伤害后最直接的安抚人心的方式,当然前提是需要你找对复仇的对象。
所以,男主人公的运气真的很不错,专业警方都一筹莫展的案子,线索却接二连三地找上他,而最后那个主谋竟然还会提前通知、主动送上门,简直可以算是罪有应得界的业界良心。
主人公对于这样送上门的货色自然都是照单全收了,甚至还捎带手地扮演了几回正义使者,除暴安良锄强扶弱。
搞得毫无作为的警方一头雾水,搞得吃瓜围观的群众群情激奋,是不是有点意思?
之前也看过老布演过的另一部关于替天行道的电影——《不死劫》,那部就要压抑得多,因为片中讨论了太久法治社会中替天行道的道德困境与强者的自省。
而本片自然没有这些顾虑,也根本没打算加入这些讨论,就是杀人偿命式的复仇,一干到底没有啰嗦。
其他的争论还是留在其他地方再说吧。
本片只想做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让大家就着吃点爆米花。
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虎胆追凶》是由新晋导演指导的一部翻拍电影,翻拍自1974年的同名系列电影,又翻译成《猛龙怪客》。
也是一部值得探讨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威叔扮演的男主是一名温文儒雅的外科医生,收入稳定,家庭幸福美满。
有个美丽的妻子和刚刚考上大学的女儿。
一天晚上男主因外出加班,在家里的妻子和女儿却遭到了歹徒的袭击,之后妻子的去世和重伤昏迷的女儿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让男主备受打击。
本以为报警可以解决问题,没想到经过漫长的等待案情依然停滞不前。
后来在得到自己老丈人的启发后,开启了复仇之路。
为了防止类似意外的发生,男主捡来一把枪,通过网上教程开始自学组装,射击。
之后晚上便穿上连帽衫去比较乱的街区对那些臭名昭著的罪犯给予致命打击,随后因为偷拍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网上的人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评论说他是惩恶扬善的英雄,也有人说他是滥用私刑的恶魔。
这里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老丈人对男主说的话:警察只在事情发生后才出现,需要保护家人必须靠自己。
一个是男主对毒贩说最后一句话:我是你最后一位顾客。
话音刚落毒贩就被威叔把枪射杀了,就那么一瞬间,让人猝不及防。
看完小编只想说:社会我威叔,人狠话不多。
白天是拿着手术刀救死扶伤的天使,晚上是拿着手枪惩治罪恶的死神。
影片虽然动作戏不多,多以叙事为主。
不过看到了昆汀式暴力美学的影子。
电影的主题是复仇,实则更多的探讨社会问题,当自身收到侵害时,自己拿起武器,以暴制暴,是否合理?
小编个人觉得影片本身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答案就是老丈人对男主说的话。
就像前段时间上映的超人总动员2一样,面对危险时,应该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对那些恶势力给予反击!
电影剧情抱满,偏叙事。
想看动作片的可能不怎么喜欢。
第一次看威叔主演的电影,60多岁的高龄动作依旧淋漓。
电影评分7.4,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其实相比很多美国影片,这部片子所反映的警民关系还是不错的。
警察不黑,也没有推诿,只是在超高犯罪率的局面下,心有余而不足。
于是,原本温文儒雅的医生男主保罗,在经历苦闷彷徨无助后,依然选择亲自去复仇,当他化身守护天使的时候,自身也获得了满足感。
所幸的是,保罗并不是一个推崇沉迷于暴力的人,当女儿终于在昏迷中醒来,而最后一个凶手依旧逍遥法外,甚至挑衅的时候,他相当的聪明将计就计,让凶手落入正当防卫的陷阱中。
警察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然而既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更乐于让这一切就此过去,生活依旧恢复平静,保罗还将依旧是那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首发wx工号 破电影虎胆追凶,猛龙怪客(这俩翻译都不怎么样),1972年的同名小说,1974年同名电影的重拍版
布鲁斯威利斯这个顽固分子已经很久不做男主角了,基本上现在他以客串为主,例如前不久臭名昭著的《大轰炸》。
而这部电影,布鲁斯回归了主角,虽然是新片,但在拍摄手法上还是和老板一样中规中矩而没有太大新鲜感,仍然是一出以暴制暴,老实人逼上梁山的复仇故事套路,但是电影在节奏,动作,惊悚和故事圆满度上倒是流畅合理,布鲁斯在情感戏份上也颇为出色,足以见得,动作明星的演技也是能够久经考验。
电影故事讲述老布身为一枚出色的急救医生,日常救人是他的光荣本职工作;对于枪击案频发的美国,每天救治枪伤患者是他的见惯不怪。
而在合法拥有枪支的美国,老布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无枪家庭。
但在他生日那一天,由于他出诊在外,女儿妻子遭到入室抢劫,妻子为保护女儿,不幸在争斗中被杀害,而刚考上大学的女儿,被蒙面的歹途侵犯,并被施暴,以致昏迷不醒。
可叹警方对于破案一筹莫展,于是老布在看过一部武器店的电视广告后,决定拿起武器自己干,发扬DIY精神,以拿惯手术刀的灵巧双手老骥伏枥地苦练枪械射击,走向街头对犯罪分子开火,最终对杀妻害女的犯罪分子实行了自己的私刑教育。
从意识取向上,这部电影主要肯定了自卫和NRA(全国步枪协会)政策。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又译美国来福枪协会,(英语: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性民权组织,也被认为是典型的利益团体。
NRA支持美国人权法案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并且认为持有枪支用作自我防卫是每个美国公民应该享受的公民权利。
根据1999年美国财星 (杂志)的一个调查,大多数美国国会议员和工作人员认为,NRA是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游说集团。
NRA所开展的一切政治活动是以《宪法第二修正案》为理论依据,并积极投身于各项有关维护公民持枪权利的政治运动。
美国步枪协会主要致力于主办火器安全训练课程,组织各种射击活动、运动、比赛以及开展一些青少年射击运动与妇女射击项目。
在政治上,它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Chris W. Cox 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首席说客和主要的政治战略家,他从2002年就担任着该职位。
别小觑这个民间组织,在美国史上,有八位美国总统都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会员。
同时,作为一支不可忽略的政治力量,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在选举、政治运动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影实际上试图表达这样的意思;当你在你的财产或任何其他遭到暴徒流氓的攻击时,警察是必要的,但警察会在盗贼犯罪之后到达,到了那时,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帮助已经太晚了。
这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
又一次,好莱坞从这部电影来输出其价值观,即高度的公民自主和反官僚主义的倾向。
在技术方面,电影符合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审美逻辑,其中主角露西·凯西扮演妻子位于厨房温暖而轻盈的色调,而隐藏在墙后的流氓则是冷色调和深色调。
影片是由摄影总监Rogier Stoffers完成的令人难忘的电影摄影。
电影中的几出动作戏也很明快干脆,基本上做到了和《私刑教育》同等程度的过瘾。
出色的枪战动作场面并没有把电影变成一场射击游戏,而是好好讲了一个故事,并且表达了对美国枪支问题的鲜明观点。
电影的结尾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如果老布没有在家准备好枪战弹药,歹徒破门而入,他又如何保护自己?
影结语:
在美国的枪击暴力的环境下,每时每刻都有人因枪击案而死去,然而本剧选择了一家三口的幸福家庭展开,男主人保罗·科西是以为外科医生,负责抢救那些被枪击的人,女儿即将步入大学的生活,但在庆祝科西的生日的决定时,被汽车修理工得知消息后,产生了入室抢劫案的策划,当天晚上原计划的生日 party被急诊室的电话叫走了,而妻子和女儿准备给丈夫做一个蛋糕,妻子让女儿去楼上拿iPad,然而抢劫犯已经盯上母女两人,当妻子察觉到地上的脚印时,其中一劫犯已经挟持了女儿,另外两名劫犯要挟妻子打开保险柜,劫犯拿走了妻子送给丈夫的两块手表,在此时,女儿趁两名劫犯争吵时,拿起桌上的刀划向其中一名劫犯的脸,而妻子此时看见就拿刚刚烧开的水泼向劫犯,妻子极力的想保护好女儿,但是劫犯也不是吃素的,立刻拿枪射向母女二人,而此时正在急诊室的柯西,得知噩耗,随后警方介入调查,但在警方的消息未更,柯西按耐不住了,决定自己去购买枪支去调查此事,先是化身“死神”被人们议论纷纷,两起案件后,更多的人注意到了他,在此时他发现了其中一个戴着自己表的死劫犯,从中得到了凶手的消息,展开了复仇的道路…
布鲁斯·威利斯老了,还光头了,但还是觉得他很帅啊。
不从法律的角度,不从以暴制暴的角度,甚至不从对与不对的角度来看,从一个男人、一个爸爸的角度来看,给妻子报了仇,给女儿的安全铺了路,影片里的他简直更帅了。
在开始,为了妻子和女儿,他可以忍,忍受一个无赖的无理挑衅;在后来,为了妻子和女儿,他无法忍,他要找出那个剥夺了妻子生命、女儿意识的抢劫者。
喜欢他那种一直波澜不惊的语调,沉稳理性的行动,给人一种感觉:面对它,一定会解决它。
沉着、冷静、坚忍,在遭遇如此家庭变故之后,没有沉沦消极,顾影自怜,而是细心、机智的发现线索,利用线索,最终,坏人不能再坏,好人可以再好,看完之后,整个人都心情舒畅了。
医生,影片里的角色审定,应该含有双重意义。
不但医治病人,也医治坏人。
用手术刀逼迫坏人说出同伙的那一幕发现,专业知识不但要好好学习,还要好好利用。
老布演的医生,不慌不乱、稳重、有序,确实是一个专家级的医生。
两个警察的角色,也挺招人喜欢。
有些好人,应该被放过,有些坏人,应该被惩罚。
没有什么法律至上的空大口号,因为人类的法律,永远不会达到完美的完善。
故事的主线是正义得不到伸张,好人不得已走上以暴制暴的道路。
但影片的精髓在男主几次暴力除奸后媒体和社会代表的正反辩论:当权益受到侵害又得不到援助时,到底是严守纪律法律界限还是打破法律对好人的束缚。
男主是幸运的,选择了后者并终报私仇,影片中还有一人和他做了同样的选择却被犯罪份子击毙。
生活不是电影,有几个人能终身享有主角光环?
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最近好像看了好几个为女儿复仇的电影,而且都是影坛大咖演的,而且个个感人。
成龙的《英伦对决》,一个单亲爸爸带着女儿去购物,结果女儿遭遇了炸弹袭击,然后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头去英国和布鲁斯南对决。
史泰龙的《第一滴血5》,女儿不听家长的话,独自去墨西哥寻找生父,结果被拐,然后父亲只身寻找狂徒,然后一番地道大战。
加上这部,也是据门家中坐,祸从天降,媳妇死了女儿瘫了,一个外科医生,从此走上了追凶路。
比较这三部片子,感觉男人的世界真的不容,独身男人真的很苦,年过半百,还需要拼杀江湖。
但愿今后的世界多些太平,所有的家人都平平安安。
second times.喜欢影片的结尾。
看了评论区一些问题和解答。
1. 确实,如果女孩不反抗,也许会避免悲剧,但这有悖于前面“学习格斗、热爱运动、刚成年要上大学”的人设。
2. 在医生和死神的角色中转换,看心理医生,晚上失眠,杀人时的痛快等等,仅仅是为了复仇,还是已经人格分裂?
当杀死最后一个罪犯后,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开开心心送女儿去上学,路遇小孩盗窃,习惯性用手指比出开枪动作,不知道要相信他正常了呢还是不正常?
这转变有点快。
3. 他为什么知道医生的手机电话,这点没看懂,有评论说是因为“悬赏信息”,可能我没留意到。
4. 女孩躲起来,听到父亲有危险,想出来帮忙,我看到这真恨,心里默默祈祷女孩可别出来更坏了事…因为打电话报警后的等待是最好的配合。
当然了,仔细想想,这个细节处理挺好的,与前面第一次遇歹徒时的反抗形成呼应。
在突出人设的同时,这次是反映失去了母亲的女孩无法承受再次失去父亲,既体现人物性格也突出珍惜和爱。
5. 影片中的警方是不靠谱的形象,但不得不说,喜欢不靠谱的警方因为证据不足而没有把医生抓到警局的处理;更喜欢结尾时,不靠谱警方在激战结束后才到,在审问中帮医生提前拟好的口供顺便吃了块披萨表示满意,嘴角的微笑是心照不宣👍。
昨天看的,电影看完很爽,很满足,当然还有一点反思,这就是一部好电影应该带给观众的。
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平的事,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因为受到限制不能拔刀相助。
正义得不到伸张,这无疑让人很憋屈,但在这部电影里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男主保罗奋勇反击,将侵害家人的仇人手刃,做到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不能做的事,帮我们圆了一个英雄梦,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爽点。
法治社会一切依靠法律,当然不允许百姓私自执法,可是这世间的事不全是法律能分辨清楚的,因为法律也是人定的,是人就会有失误,有漏洞。
片中保罗岳父说的很对,警察只有在事后才出现,普通人要像保护自己就只能靠自己。
我们当然要相信法律,相信警察,片中保罗在一开始也是这样的,可当这一切都无法解决问题,自己有冤难伸、有仇难报时,我们心中的正义就会挣脱出来,因为人人心里都有权衡是非对错的一杆秤。
我记得曾在书上读到过类似的话,今天找出来,是孔子和学生子夏的对话: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或许是我偏执,我觉得孔子也是这样想的,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另一方面,片中有这样的情节,有人模仿保罗仗义执法,却被歹徒反杀。
之后警察方面和媒体都有代表认为私自治法的危害,就是假如每个人都依照一己好恶去判断事物,那么社会就会乱了,届时反而没有安定可言。
这两种思想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寄希望于法律的健全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梦想,是托词,是借口。
唯一的办法是未雨绸缪,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保罗最后学到了这点,买了武器。
动作片文戏通常是薄弱点,这部电影的叙事我觉得也还行,前面情节的发展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让观众对保罗的家庭和性格都有了认识,不会看得一头雾水,或是跳跃性太大。
尽管有人可能会认为无聊,觉得最好是上来就“咔咔咔”一通干,但这些对于讲好一个故事都是必要的。
全片与我只有一个地方存有疑问,就是保罗因为枪支店内有监控而没买枪,后来在抢救受伤的犯罪分子时发现并藏匿了一把,这个是偶然事件,还是他故意安排的呢?
他当时已经决心报复,若是等待机会,用这种方法搞到枪未免太难了。
若是有意安排的,片中也没有表示,或许我看的是删节版有情节漏掉了。
有失罗斯一贯的水准,以暴制暴却暴力得像小鸡
一颗星给老布,一颗星给老白……的大舅
就是说主角光环瞬间把犯罪率下跌,呵呵
救死扶伤的医生在丧妻伤女之后变成了背负复仇使命+游离法律之外行使正义的独行侠杀手……布鲁斯·威利斯,挺久没看他主演的电影了。《绝命毒师》里的警探汉克「迪恩·诺里斯」,自从去年《生活大爆炸 第十季》偶遇后,难得再次见到你的身影……哎,如今没人像我曾经那么用心了,可能他们并不怎么在乎?所以没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得更好更完善了。
神经病选了个国语场!前四十分钟煎熬,主角光环照耀在觉醒~复仇~脱身的全程。当然,再见老布的样子心下还是很温暖,得州是美利坚最后的倔强,哈哈。在美国学医救不了人——布鲁斯威利斯^_^
比较简单粗暴无头无脑,东搬西抄也实在找不到什么新鲜感。
丰富了细节,也完善了行为动机,并且顺应时代发展:YouTube自学各项技能,死神降临meme世界。更符合常规好莱坞叙事,也少了几分戾气,一看到各种浪费时间的Establishing Shot就想快进;但通篇反左立场好评,麸质不耐探长最后不管不顾吃下普通披萨简直是个太有趣的象征。
下饭片
P.I. good for 婚外恋和失踪人口
加一颗星为了老布终于接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片子,警察其实不傻,就是受限制和不作为,也放过了老布。
以一部NRA广告片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拍得还算不难看……
嗯,逻辑性全无,看个热闹得了。
观影过程中右边坐了个黑人小哥哥跟我乐得都快high five了,左边一对荷兰小情侣各种尖叫捂眼。出了影院一丝冷风吹过,突然觉得这电影看着是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身在异国他乡细思恐极。还是我朝优秀,起码走大街上不用担忧生死。看the post想移民,看death wish想回国。
老美枪支协会赞助了多少米?行云流水的犯罪动作电影,没啥惊喜,但看得很舒服
无聊的典型美国片
短平快,狠准稳,解闷儿还是可以的,布鲁斯·威利斯还能挺住。
好久没有见到如此unapologetic conservative且无视PC的片了。除了贯穿全片对拥枪自卫的支持,女儿昏迷,同学在床前念Milton Friedman,老爹在床前念C.S.Lewis,西裔罪犯,非裔电台主持人打种族牌。得亏立项早,现在肯定拍不出来这种片了
其实故事很一般,不过至少符合逻辑,完整讲完了。
或许,面对暴力犯罪,以暴制暴,也是合适的。
布鲁斯威利斯和那些肌肉男不一样,他的气质在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