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我们的,又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能左右,让它开满鲜花,常常我们不得不坠入各种困境中。
主人公罗丝的困境是:单亲妈妈的身份,如仆人般替人打扫房间的工作,收入微薄,没有家庭爱人做着别人的情人,年幼的儿子不合主流教育的要求,被逐出校门,妹妹罗拉又失业了。
生活如一团乱麻。
片子往励志片的方向发展,罗丝洗澡时、睡觉时、哭泣时一直在给自己打气。
虽然高唱着人定胜天是唯心的,但希望是人赖以抵抗艰难生活的支柱。
王小波写过文革时选择了自杀的人,大多是觉得活不到有希望的年代了。
我们需要希望。
编剧将罗丝的阳光、希望、罗丝的生活转机全部放入了一个特殊的清洗行业-死亡现场清洗。
现实其实远没有这样容易、简单。
否则生活中很多人要争着从事这个行业了。
人们害怕死亡,它意味着悲伤、痛哭、血腥、腐烂、冰冷、幻灭、遗忘……人们同样害怕、回避与死亡相关的行业、物件。
03年考虑买房时,金峰堡就因为在老东华医院隔壁,让我联想到太平间而被从购买名单中剔除。
片中没有罗丝进入这个行业的挣扎,所遭受的白眼,虽有同行说有新人抢生意,也没有在这方面遇到阻碍。
这里处理的单薄了些。
同样从事这个行业给罗丝带来的心理体验展现的也有些弱,她因为赚了高额的服务费兴高采烈,当罗拉为孤独死去的老妇人难受,想通知她的亲人时,罗丝认为这不关她们的事,让罗拉扔了老妇人的遗物。
看了这个片子的人大多会想到《入殓师》,《入》在这二点上都表现得更细腻丰富。
不久前看过的《巴别塔之犬》中,女主人公面具师从事替死去的人做面具的工作,虽然作者用的笔墨不多,但是也同样很好的表现了工作的特殊性及人物的体验。
编剧无疑是聪明的,一个多小时的片子,涵盖了太多内容场景,成功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除了前面提到的易于产生戏剧张力的行业,罗丝姐妹童年时母亲自杀、婚外情、罗丝羞辱的眼泪、好奇充满探索欲的孩子、不现实而充满生机不停挑战尝试的父亲、心理带着空洞创伤的罗拉。
很有冲击力的一段:罗拉带着老妇人的女儿去趴铁轨,当火车呼啸着从罗拉头顶驰过她笑着流泪,是否这一种强烈的刺激能掩盖她心中的隐痛--她年幼丧母的惊恐疼痛,和对母亲的思念。
当姐妹俩在洗手间里谈起母亲葬礼上的感受,及有机会在电视上重睹母亲的风采,这些是否能让罗拉的伤痛减轻并和自已和解?
我以为不能,伤痛也许将永远如影随行,编剧让她驾车驰向未知的未来。
当缺了一只胳膊的Winston出现,他看着罗丝的眼神,和罗丝回应的笑容,让我做起了编剧-最后他给了她爱、保护、家庭,又在心里轻视自己这个编剧,不要这样俗套呀。
还好,编剧没有安排这样一个流俗的结局,但让罗丝离开了并不爱她的情人,又蕴含了无限种可能。
片中最后一个冲突设置的是罗拉失手将客户的房烧了,又让罗丝重陷困境绝望,但困境的解决又太过轻松迅速,父亲把房买了,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不足一分钟就将罗丝从惨云笼罩中解放,并快速的将影片带到结尾结束。
好吧,这时该用上童话故事中最后常用的一句:从此XXXX过着幸福的生活。
其实生活永远充满着未知,我们该有的只有不放弃,让生活还充满阳光和希望。
哪里有不一样的阳光?
(《阳光清洗》综述幕后,杂志不用的稿子)哪里有不一样的阳光?
作者:禾言阳光清洗Sunshine Cleaning 导演:克里斯汀·杰夫斯Christine Jeffs 主演:艾米·亚当斯Amy Adams、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斯蒂夫·赞恩Steve Zahn、艾伦·阿金Alan Arkin、玛丽·琳·拉杰斯库布Mary Lynn Rajskub、埃里克·克里斯汀·奥尔森Eric Christian Olsen 类型:喜剧、剧情出品:Overture影业首映:2008年3月13日故事:一对生活失败的姐妹花,姐姐罗丝上学时很风光,既是拉拉队长,又和橄榄球明星恋爱。
十年过去了,罗丝沦落成单身妈妈,情路坎坷,和一个警察做着不靠谱的周末情人,每日为让儿子奥斯卡上个好学校做清洁工。
妹妹诺拉是个不着调的家伙,至今还住在父母家,终日无所事事。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警察情人介绍姐妹做专职的犯罪或自杀现场清理工作,尽管这不什么高级活儿,相反非常恶心,但报酬还是大大不菲。
姐妹二人开办“阳光清洗公司”,在生活渐渐好转的时候,姐妹间的亲情和各自的爱情也在经受着微妙的考验。
自从2008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面世以来,《阳光清洗》一直也没有摆脱“《阳光小美女》第二”的阴影,除了小美女变成了大美女,片名、角色、主题、影像风格、幕后人员等等或许相似的地方都成为了话题,对于特例独行的独立电影来说,跟风或模仿的说法绝对是负面的,原本被预言为今年奥斯卡的一匹黑马,年末的强手如林和映期的反复拖延最终使影片错过了大好机会。
硬要谈到二部《阳光》电影的近似之处,只有一点是无法反驳的,两部《阳光》出自同一家制片公司“大滩”影业(Big Beach Films),五位制片人中只有一位不曾参与过《阳光小美女》的制片。
制片人之一杰伯·布罗迪对此并不在意:“如果从大的类型来看,这两部电影当然属于同一类,尤其在清新的小品风格和怪异的幽默感上。
在我内心深处,也确实愿意将它们当作姊妹篇。
”圣丹斯的影评人对本片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称《阳光清洗》在某些方面更出色,“这种比较没什么不好,反倒是相比较电影中不断复制的漫画英雄或连环杀手,我更希望多几部这样类型的影片。
而且只要你看过电影,你会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寻找阳光的好剧本《阳光清洗》背后的故事和影片中的情节一样不太靠谱,一连串的巧合和微妙的人生际遇造就了这部优秀电影的产生,生活可能没有电影美丽,但绝对和它一样奇妙。
本片的编剧摩根·霍莉曾执导过一部毫无反响的电影,从没亲自写过剧本。
第一次创作萌发灵感十分偶然,2005年她无意中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新兴产业的情况——代理清扫犯罪现场的生意,令霍莉展开了“如果我家中自杀了,会是什么样的人来清理我的房间……”这种胡思乱想。
新奇的真实事件通常都是良好的故事背景,霍莉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写两个小时,拖拖拉拉写了两个月剧本终于完成。
为了不让辛苦白费,她把剧本投到了维吉尼亚大学举办的剧本大赛中,没想到得到了优胜,赢了一笔奖金。
知名制片人基恩·威廉姆森是维吉尼亚大学的毕业生,受邀为母校的剧本大赛做评委,他就是《阳光清洗》的五位制片人中唯一没有参与《阳光小美女》的那一位(威廉姆森参与制作的代表作是《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也是“阳光”派的)。
当时那些陆续而来参赛剧本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快一年,维吉尼亚大学打电话催促他尽快作出评价。
面对一大摞厚厚剧本,威廉姆森偷懒将评委工作推给了自己的助手,助手读到第一篇就打电话告知他“这个很棒”,威廉姆森将信将疑地读完之后,立刻决定动身去维吉尼亚的夏洛特斯镇,他想见见这个叫摩根·霍莉的女人。
2004年在纽约成立的“大滩”影业是一个经营制作独立电影的小公司,创立者马克·托特图和彼得·萨拉将公司的品位定位为制作“聪明、敏感、愉悦、意味深长”的电影,之前制作的《真相大白》、《雪莉宝贝》、《阳光小美女》等片都因风格独特、质量上乘,赢得业内广泛认可。
威廉姆森在和摩根·霍莉见面之后,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他希望制作霍莉的电影,而且只有大滩影业最适合这个剧本的风格,威廉姆森说:“摩根有着严肃的、慢半拍的幽默感……这一点,和我、还有大滩的家伙们很像。
”“大滩”影业的老板彼得·萨拉一直是个出色的制片人,除了《阳光小美女》,早年还制作过奥斯卡影片《养蜂人家》和《改编剧本》。
一天他在听新闻广播时,被一则清扫犯罪现场的商业报道吸引住了,萨拉回忆说:“我立刻意识到这个点子可以创作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可是我他妈可写不出来什么。
”之后,当威廉姆森把《阳光清洗》的剧本放在他面前时,萨拉吓了一跳,“在我的想象里,清洁犯罪现场的故事应该是一个有点阴森的惊悚片。
但相比较摩根的剧本,我的思路太愚蠢了。
”接下来要谈谈与“《阳光》相似”的问题了,萨拉有两个孩子,女儿叫奥利弗(和《阳光小美女》中的主角小美女的名字一样),儿子叫奥斯卡,当萨拉的合伙人马克·托特图看完剧本后,兴冲冲地打电话给他:“怎么也想不到,我们制作了两部叫‘阳光’的电影,而且你孩子的名字都在其中!
”《阳光清洗》有着独到的作者风格和大滩出品的鲜明烙印,少见的原创精神,并存的真诚与狡黠,交织着心碎与感动,沁人肺腑又充满趣味,制片人们对剧本最初的评价与其后圣丹斯影评人的口吻完全一致,托特图说:“我没法对这样剧本说‘不’,这就是我们选择它的全部原因。
”最美的,还是最优秀的?
无论鲜花还是野草,都拥有在太阳下生长的权利,《阳光清洗》中的姐妹罗丝与诺拉是全片的中心,也是剧本的“双核”,一对在不寻常的领域寻找希望与自我的姑娘。
对于导演来讲,同时寻找两位年龄相当、外貌演技出众、且能够产生真正化学反应的年轻女演员,这无疑是选角中最困难的部分。
最终,当艾米·亚当斯和艾米莉·布朗特走到一起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发出惊叹,这几乎是目前可以想象的最完美的组合。
制片人杰伯·布罗迪说:“同时选中她们两个,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当她们签约后,我知道,这部电影不会失败了。
”托特图将在片场拍摄的两位女星形容为“未来最伟大的两位女性演技派一次碰撞”,“我对她俩说,以后,你们会像德尼罗与帕西诺怀念《盗火线》一样怀念这次合作的。
”编剧霍莉表示这两个人的表演超出了她在剧本中的想象,“当我在自己的房间写剧本时,我从没想过会有人为我的角色带来这样的复杂感。
”除了人生不够美满这一点之外,罗丝与诺拉姐妹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罗丝善良富有同情心、偶尔略带一丝狡狯;诺拉大大咧咧,率性自在。
先进组的艾米·亚当斯是制片人们的第一人选,从亚当斯以往的作品可以看出,无论是《魔法传奇》的甜美,或是《虐童疑云》中的深度都驾轻就熟,罗丝这个角色正好给了亚当斯一个将二者融合为一的机会。
为亚当斯选择一个恰当的对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亚当斯得知艾米莉·布朗特将饰演她的诺拉时,表演通常好的赞誉的她立刻感觉到了压力,“艾米莉是我最欣赏的同辈女演员之一,能有这次合作很让人兴奋,但我知道这次真的要好好的提高自己了。
”艾米莉·布朗特也承认,能和亚当斯一起演戏是她参与影片的第一理由,但看过剧本后,诺拉真诚散漫的个性立刻吸引了她,“我很有饰演诺拉的冲动,这是个很少见的角色,既讨人厌又令人愉快,性格鲜明,但在细节处还有着模糊和迷茫,作为演员来说,不会拒绝这样迷人的角色。
”制片人萨拉回忆起第一次看布朗特的电影是在5年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夏日之恋》,其后当他看《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时大吃一惊,“很难想象那是同一个演员,一个柔美热情,一个让你笑破肚皮。
”亚当斯与布朗特在拍摄时迅速找到了彼此的节奏,戏外也很快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友,亚当斯说:“一段时间后,很自然把艾米莉当作了亲姐妹,我想我们有着天生的默契。
”两个人同样都是片中父亲饰演者——老戏骨艾伦·阿金的粉丝,两个人第一次见到阿金时,都很紧张,生怕说错了话,只是睁着大眼睛作微笑状,“当时真是有点糗,当时以为艾伦一定会厌烦的溜走了,还好,他挺过来了,一直对我们很和善。
”相反阿金老爷子则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他参演本片的首要诱惑就是可以和两个大美女合作,其次才是回到《阳光小美女》老班底的舒服自在。
===================================真正有趣的喜剧是有内涵的——导演克里斯汀·杰夫斯访谈:如果说《阳光清洗》是一部女性电影没人会怀疑,至少,两个主演、编剧、以及导演都是女性。
女导演克里斯汀·杰夫斯上一部作品《西尔维娅》也是典型的女性电影,但那个女诗人的故事反响平平,之后杰夫斯沉寂了五年。
此次《阳光清洗》高质量的剧本再一次将她吸引回导演椅上。
艾米·亚当斯称杰夫斯才是这部“姐妹电影”中真正的大姐,她笑着说:“在和克里斯汀熟悉之后,我们就只有跟着她身后转的份了,因为她每一步都想到了所有人的前面,最后我们选择了俯首帖耳。
”问:是什么吸引你执导这部影片的?
这是部喜剧,还有一丝黑色的韵味,为什么要在喜剧中做这种转变?
克里斯汀·杰夫斯:1995我带着自己的短片参加了戛纳和圣丹斯,那是一部完全的视觉喜剧,没有台词。
所以当时我就决定以后要拍一部真正有趣的喜剧,但要有内涵。
我喜欢这种风格,包括演员和剧本,还有大家相处的关系。
我喜欢姑娘们在一起开心的状态。
问:与艾米莉和艾米合作的感觉怎么样?
克里斯汀·杰夫斯:太美好了,她们两个真的才华横溢,而且十分专注。
一切都让人满足,我不得不拍得很快,但是她们始终乐在其中。
问:片中有些场景很让人着迷,我不是导演,很难贴切地说我对那些画面的感受,那些精彩的特写镜头,比如一个嘴唇的近景,或快速的剪切,整个摄影都非常棒……克里斯汀·杰夫斯:对我来说,那些都是本能的事,我们没用一张故事板。
当你思考某个特定的情绪时候,或幽默的瞬间,那些画面自然会浮现出来。
就像快递自然会到达,我只是看着脑海里的画面,对摄影师说着“推、拉”之类的话就可以。
问:艾伦·阿金在片中表现得非常棒,我喜欢你没把他仅仅描绘成一个爱装蛋的傻瓜,而展示了他诚恳的一面。
克里斯汀·杰夫斯:没错,他的角色绝对值得自豪。
尽管会说“老子就这德行”之类的大话,但他确实不是在装蒜,而是心直口快的可爱家伙,不撞南墙不回头。
事实上这点非常可爱。
问:清洁生意在片中本身已经成为背景,是情节的催化剂,不是表现的重点。
但依然很真实可感,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这部电影的,关于清洁生意这种现实存在是否做到精确地还原了?
克里斯汀·杰夫斯:精确地表现是毋庸置疑的重点,我们曾和现实中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交流过,他名叫安利奎,就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
我们的艺术部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基本用到了我们资金允许下的全部条件。
这是非常重要的。
做拉拉队领队,和四分卫约会,这是每个校园女孩的梦想。
也是18岁之前,你九阳神功能修炼到的最高境界。
然而就像小时天资聪颖、慧根极佳、一身横练的筋骨,是修炼如来神掌的奇才,不代表你长大之后不会没钱理发一样。
这一切的一切都和你成人后的生活,一毛钱关系没有。
是什么能让你还一直和背叛你和别人结婚的男人一直保持情人关系,因为这是我这操蛋生活中唯一聊以自慰的事情了。
母亲自杀,男友另娶,未婚生子,偷情,同学的奚落,以及不体面的工作,Rose是在家庭、感情、事业上全方面的失败者。
而且认为能争回男友,却发现他老婆再度怀孕;事业刚刚好转,妹妹付之一炬。
希望燃起被扑灭,再燃起又被扑灭,试问你是否还有再一次的勇气。
痛苦的人和幸福的人的区别不是是否有伤心的事,而是面对它的态度。
Rose的母亲选择自杀是因为痛苦在她心中占据了太多的地方。
而最后Rose通过车载电台说出了她的心声,当你因为生活的痛苦而选择离开的时候,你同时也将错过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影片最后父亲卖掉了房子,Rose背上4万美元的债务,他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差了,但生活状态呢,你觉得呢。
罗斯和诺拉姐妹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团糟。
姐姐罗斯在高中时是炙手可热的拉拉队长,跟橄榄球队的四分卫麦克谈着受人瞩目的恋爱,可是如今,她只能做着清洁工的工作,做麦克的地下情人,并养育着麦克的私生子奥斯卡。
妹妹诺拉是个问题女孩,没有工作,总需要姐姐照顾。
不能说姐妹俩的糟糕现状是因为母亲在她们年幼时的自杀,可是那件事确实在她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为了支付奥斯卡上学的费用,罗斯在麦克的建议下开始做死人的善后清理工作,并找来诺拉帮忙。
这份工作很脏很臭,可她们渐渐摸到了门道,成立了“阳光清洗”公司,做出了一些名堂。
并且这份工作使她们有机会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介入别人的生活,提供帮助,这对于抚慰她们自己的心灵也有好处。
就在公司越做越像样子的时候,诺拉的疏忽酿成了一场火灾,烧掉了客户的房子。
公司干不下去了,罗斯又回到了清洁工的工作,并且还要多做兼职来还债。
生活似乎陷入了更加糟糕的局面。
故事平淡,没有大开大合,没有大悲大喜,可就是能打动我们的心。
其实越是这样平平淡淡的故事,编剧的难度越高,因为没有了峰回路转,没有了一唱三叹,只能靠扎扎实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诺拉爬铁轨和罗斯用电台跟母亲对话,都是非常棒的细节,足够煽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姐妹二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母亲对话,表现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当然,平淡之余,仍然要有冲突,在出了事故、公司倒闭、生活跌入低谷之后,姐妹俩打起了冷战,继而发生了争吵,这是全剧的高潮。
恰恰是这场争吵,使得她们可以相互理解,坦诚相对,可以帮助彼此走出阴影。
影片的最后,父亲卖了房子帮罗斯重开一家公司,诺拉开始开车游历,去找回自己。
有点儿拨云见日的意思,也许阳光真的能清洗掉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其实,生活中本来就不缺少阳光,我们能否借此清洗掉自己心中的阴霾,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向日葵还是绿萝。
p.s.电影的音乐很棒,可是没找到相关的下载,很遗憾。
——在我出生之前我是谁呢?
我们死了会怎么样呢?
——如果你已经住在天堂里了,你死后会去哪儿呢?
萝斯单身一人带着儿子奥斯卡,奥斯卡聪明懂事而且充满好奇心,但他的行为总是不被老师和学校认可。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认可形式否定事实。
很多人都是随波逐流的,例如萝斯的高中同学,在萝斯面前趾高气昂,以为有份体面的工作,到合适的年纪顺利结婚生子就是最佳的生活状态,就可以在同学聚会时侃侃而谈并且引以为傲。
但也有些人宁愿被人看不起,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不被学校和社会强加灌输的知识和现实所影响。
幸好奥斯卡拥有相信他的家人,外公乔知道他又被踢出学校后的反应是:“那些人有什么毛病?
他是个多有想象力的孩子!
”萝斯为了想让奥斯卡去私立学校,开始从事回报高昂的案发现场清洗工作。
脏乱、血迹、恶臭,室内的气味让人呕吐,腐烂的食物爬满驱虫,肮脏不堪的环境。
她和妹妹诺拉一起,从最开始的抗拒、无法接受,到后来的适应,并且对萝斯来说,是热爱。
人生存的意义是找到他的价值。
萝斯和诺拉每一次清理一间房子,都像是进入了一个本来毫无关联的家庭,每个家里都有故事,她们走进故事里,感知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
她们接到的客户当然都是因为亲人死去了才需要清理房子,而她们也因别人的故事想起自己的遭遇。
萝斯和诺拉的母亲也是在她们小的时候在家中自杀,姐妹俩目睹了那场血腥。
正因为她们体会过失去的痛苦,才懂得给予失落的人安慰。
她们洗干净创伤后的房子,让它焕然一新,就像是给经受灾难受伤的人清理伤口,让疼痛减轻,也一遍遍地擦去自己的哀伤。
其中有一段,她们接到的案子是自杀,但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坐在房子外面的是个老太太。
她出去打桥牌,回来时他的丈夫在家中自杀。
电影放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则新闻,一对八旬老夫妻在家中点火自杀,发现他们的时候两个人手拉手躺在床上。
看完这则新闻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没办法平静。
满脸皱纹步履蹒跚的老人本就让人心疼,对于老人自杀这件事情更加让我揪心。
电影里的老太太一个人害怕无措,坐在门外孤零零的样子实在叫人于心不忍。
直到她说:“我女婿要来,带我去豪生酒店吃午饭,他们的面包卷太美味了”,她笑了笑,难过但也释怀。
人生漫长,但无论遭遇多少荒凉绝境,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萝斯陪着老太太坐在门外,萝斯握住她的手,她又把另一只手叠上去。
她们的人生都有过残缺,但阳光和手掌的温度都填补着她们的内心。
孤独时陌生的人也传递爱,人性本就温暖。
诺拉想要开着货车独自去旅行。
奥斯卡在自己的纯真天地里奇思妙想,因快餐店给他送上生日蛋糕为他唱生日歌而惊喜。
外公乔放弃了向糖果店和餐厅推销,决定给萝拉打下手,支持她喜欢做的事。
Sunshine Cleaning关掉后,乔为萝斯又成立了一家名叫LORKOWSKI Family的清洁公司。
幸福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幸福也是遭遇困境时相互关心扶持。
心存念想,爱就不会消亡。
同样的,心中充满阳光,所到之处都会灿烂温暖。
好的喜剧片是,用轻快愉悦的方式唤醒和净化观众,多少有点神不知鬼不觉的意思。
而低俗喜剧通常只为迎合观众,诱发所谓的共鸣,多用些时下热门或肤浅无知的笑点让观众捧腹。
《阳光清洗》就是前者,就如它的片名,不但享受了一场心灵洗礼,还让阳光晒干潮湿,温情又治愈。
以面对生死来摆脱往日的生死带来的痛苦,其实人生不过是“面对”两个字。
通过犯罪现场清洁的方式制造生死接触和冲突很新鲜。
相对轻松的家庭生活题材片,本身定位没那么严肃,所以尽管探讨没那么深,仍然很触动人,是好片子。
圣丹斯的出品质量永远有保障。
房门边相互的抚手安慰,墙壁上自杀前留下的字条,都在面对生死和生活的痛苦间给人一丝温暖。
In a some small way, they help. And in the same way, they are helped.全片的最佳镜头:Norah在铁轨四溅而下的火星中仰天呼喊。
像是看到了生命。
眼泪不受控。
"It's like this big pissed off God and he is right up in your face and he is screaming at you, and he is so close. You can smell the metal from his breath. "Emily Blunt演得真好。
---我也想用那个直达天堂的CB,问一问奶奶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好不好,给她讲讲她离开后的日子。
自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总是一个人为了寻求平静而把一群人推入了混乱。
对于不得不参与到后事中的陌生人来说,这种混乱是暂时的,容易克服的,甚至只是简单的打扫工作;对于深受打击的亲人来说,这种混乱是永恒的,无法逃遁的。
它包含着震惊、困惑、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愤恨、怀疑、悲痛、压抑和自责,注定会在每个人心中留下错综复杂的伤口,又怎么能轻易清理干净?
《阳光清洗》就像一本记录普通人在经历至亲自杀后的心灵成长的手册。
它用一份必需与死亡打交道的工作把主角和观众一并带到了死亡现场,在清洗现场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逼着我们直面死亡,寻求生存的理由,并最终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迎接新生。
影片一开始就让我们目睹了血淋淋的自杀场面,但它给片头笼罩的黑暗气氛却旋即融化在平淡质朴的情节和温暖轻快的配乐中,让人很快释怀。
更让我们关注的反倒是作为姐姐的女主感情和事业中的起起伏伏,这是电影情节发展的一条明线。
与此同时,女主母亲的自杀事件这条暗线也随着两位女主工作历程的展开渐渐明朗起来。
当Rose陪着失去老伴的婆婆坐在门廊上时,当Norah打开装着母亲遗物的盒子时,当Rose对着车中的对讲机和早已不在的母亲讲话时,当Norah对着火车飞驰而过的铁轨大笑、尖叫和仰面流泪时,我们都知道她们内心有一处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无论她们怎么努力地获得别人的爱或代替别人去爱,这个洞都是她们无法面对却又如影随形的伤痛。
对于至亲的自杀,任何人都不能在悲痛之余不带些愤恨、自责和追问。
恨自己没有拯救对方,恨对方不给自己做出任何补救的机会和对自己的抛弃,想要追问个为什么。
可以想象,Rose作为姐姐在母亲死后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她面对母亲的自杀相对来说更为冷静一些。
因为她要安抚妹妹,必须要做更坚强的那一个。
她必定从小到大时常逼迫自己要坚强起来,所以她对着镜子吼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自我鼓励。
她在高中同学面前不愿服输,要把清理死亡现场说的非常有技术含量。
她的温柔,她的甜蜜,她的脆弱只留给了一个不愿意同她结婚的男人,所以即使心有不满她也一度离不开他,甚至不敢拿话激他。
(从同学的讥讽中可以看出二者高中即是恋人,他也许是Rose在这世界上唯一敢依赖的人,所以Rose即使被背叛也不舍得放手)而Norah在母亲死时还懵懵懂懂,她一直拼命的回忆,却只记得那个和姐姐一起玩的那么开心的午后突然目睹到的悲伤和残酷。
但因为记不起,她永远不能明白为什么。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她除了怀念之外永远放不下。
她自豪地告诉别人母亲因为美丽和才华曾演过有台词的角色而母亲的那句台词早已烂熟在两个女儿心间。
当我们看到她们美如天仙的母亲在电视里用那句已成绝唱的台词掀起电影的高潮时,所有的怀念在一瞬间达到沸点,我们很难不和Norah一起泪流满面,也无法不为Rose在对讲机前温馨而又哀怨的独白黯然神伤。
然而幸运的是,与清洗公司的死而复生一致,姐妹俩也通过这个变故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在为别人清洗了生命遗留下的污毒腥臭的同时也迎来了自身的救赎,洗清了自己灵魂中的黑暗和阴霾。
当初下这部片只是因为Amy Adams在《博物馆3》里的翘臀和朝气实在让人过目不忘,而Emily Blunt总是有办法抢戏。
两人都非常适合片中的角色设定,她们受伤的眼神真的令人心折呀。
看片的过程中我不时想起另一部成功讲述姐妹情的《偷穿高跟鞋》,主角也是在妈妈自杀后遗症下长大的坚强而龟毛和姐姐和放纵而美貌的妹妹,二人也是在经历大的变故后扫清了心灵中的垃圾重归于好,也同样拥有无数温馨的细节。
在这里我把本片中自己喜欢的亮点陈列如下:1.断臂的Winston。
这个完美男人唯一的缺点却是他和女主角们最接近的地方。
他身体上的残障和女主角们心灵上的空洞构成了一种呼应,而他们也能通过找到彼此而完整自身。
他和Rose会走到一起从一开始就有了伏笔,这个细节不能不说是编剧的巧思。
这手臂断的的跟维纳斯一样,值得!
2.当小姐妹俩从外面跑进屋子看到母亲的死状时,先冲进去的姐姐虽然一面受到惊吓却一面用手拦着妹妹不让她往里进。
这个细节特别真实也特别令人感动;3.儿子和爷爷这两个活宝真是太可爱了。
当小小的雀斑男孩用对讲机向天堂发问时,与之平行蒙太奇的是Norah将手从铁轨下伸上去。
她说感觉像“发怒的上帝在对你吼叫”,她想从中发泄的是自己长期压抑的气愤、悲伤;也许,也是为了接近母亲所在的天堂;受伤,治愈,受伤,治愈,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我们结满疤痕却又无比坚强。
所幸有那么多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人支持我们走出阴霾,让我们相信自己的人生,即使不能完美,也值得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活一遍。
《阳光清洗》是对黑暗事件的温暖处理,乌云上的金边和凡人的伟大既是这个时代诸多电影的主题,也是精神压抑、对人生充满怀疑的都市人最需要的一剂心灵慰藉。
很多时候一旦电影被打上了独立制作的标签,就像英式英语一样很受人们的待见。
我想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在圣丹斯电影节拿了一个最佳编剧的提名两位演员也都是好莱坞蒸蒸日上的红星,象征性的收了点报酬,女导演细腻但是不失大气的导演风格,形成了阳光清洁。
我想,片名还有预告片似乎都有一定的欺骗性。
就拿《阳光小美女》来说,预告片还有片名似乎都在导向型的告诉大家这部电影是一部轻喜剧,但是实际上电影本身用一种近乎调侃并且带有一些黑色幽默风格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很复杂甚至有些黑暗的家庭伦理以及梦想和自我实现的故事。
《阳光清洁》同样也是这样,当时的预告片出来的时候,似乎整体感觉是一部很好的励志电影,轻松,幽默,处处充满了温情。
但是实际上,电影应该被划分得到刺痛性电影那一部分。
电影的大致情节就是说一对童年失去了母亲,在不切实际但是心地善良的父亲的抚养下成长起来,姐姐是单身妈妈,并且还和一个已婚男士保持性关系,而妹妹则无所事事,整日处在丧母的阴影当中难以自拔。
最后通过打扫犯罪现场开始清洁服务的故事。
故事听起来也是积极向上的。
但是拍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先说说姐姐的感情问题,姐姐高中的时候就是cheerleader,应该是万人迷的形象,但是现在却是一个贫穷无助的单身妈妈,生活很是悲苦。
爱上了一个已婚男人,而只能每个周末才能和他在一起。
其实姐姐在这段感情当中一直都在欺骗自己,就是相信男人是爱自己的,但是实际上男人不过是把她当做生活得一种调味品,可有可无。
女人的存在不过是自己无聊的婚后生活的调剂。
但是男人却是姐姐生命的全部。
对于感情,人总是会失去理智,其实仔细的把问题掰开来看,很明显,你放不下男人,你在衰老,男人什么都有,和你玩玩他也爽,甩了你也是轻而易举。
这么残酷的现实摆在姐姐面前,但是她就是看不清楚。
当然,最后也算是开始清洁工作的道路的功劳,姐姐最后还是走出了这段没有终点的情感。
就在一切都顺利发展的时候,妹妹不小心把一家客户的房子点燃,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父亲变卖了家产,改了名字,让清洁工作得以继续。
电影的后半部分就和《入殓师》有点相似了,就是当两个姐妹在清扫现场的时候,还会很善良的给与死者家属以感情慰藉,然后导演也就借此蜻蜓点水般的讨论下生死观。
但是当然,这不是电影的讨论重点,因为这毕竟是一部美国电影,尽管独立制作。
amy adams 是我最近才刚刚比较喜欢的女演员之一,觉得她大器晚成,很有拼搏意识。
但是在表演上面,这次个人感觉应该是个败笔。
似乎一切也都算中规中矩,但是咋说呢,有点做作。
艾米丽勃朗特是个英国妞,长相很英国,我觉得个性很强,而且还那么年轻,比较看好她。
不过还是祝福amy,因为毕竟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不容易。
最近很少看到佳片,一直在翻看以前的旧片子。
朋友总说我喜欢看闷骚变态的电影......彻底无语,其实要说主流电影谁不喜欢,我当然也喜欢浅显易懂,清新明快的电影,但是我们不得不说那不是生活的全部,或许当我们大家都在high天天high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们,其实生活的另一面是这样的,安详的生活假象背后是那样的。
当你颓了,天天颓,我会告诉你,生活的全部当然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另一面是那样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推荐你看《恋爱假期》,也会让你感受《彩虹女神》的缘故。
我想用电影告诉你,其实爱不重要,失去爱也不重要,因为你能再次找到。
生活本没那么糟糕。
女主角的笑容感染了太多人。
无论多糟,总会有家人、爱人的陪伴。
所以,阳光总在
很温暖的电影。
这也算一种类型片吧?
困顿的人生,因为一份全新的事业,曙光初现,却又忽遭变故,将人灵魂逼到角落,最后一刻,拾回自我,战胜挫折,明天更美好,isn't it right?
可是有的电影流于形式,最后拍成了“我的奋斗”,不好看。
这类电影如果我在我心里打五分,那么必须是一次温暖的回归,不,不是一定要催泪,应该快乐一点,像他们最终找到那部推荐山核桃派的电影,微笑着落泪,思念倾泻而出,几十年的包袱放下。
重拾人生的路,笑容和泪水并行。
画面色调挺好.其他没什么感觉
搞不懂这部好看在哪里 淡出水了 女猪总是接些这种不咸不淡的片子 whats the point of watching a bunch of losers 哎 还有 妹子居然就这么去road trip了!!!come on you are a grown up, you cant leave all the mess behind to your family, you have to solve it.
people break up and make up, this is what life is about.爱emily和amy
励志片,但不是很深刻
Prime。因为看封面看到了EB,一看cast还有aa。故事也还好,其实这种底层故事,有时候真的感觉sad,AA的rose,HS是啦啦队头,结果愿意去当mistress😓,还有为了参加小孩的什么洗浴party reunion,死要面子。eb的Norah倒是没什么,倒是rose的这个死小孩真的熊孩子,手是真贱,没人管教、看着就来气,又要想到🍎名言了😡,唉也就一看,倒是一点不治愈,但是也不多致郁
3.5和女招待又类似又差很多..
每个人生前都是在解决自己乱七八糟的事情。Clean up mess,一语双关唉。
美国人多愁善感,不适合这种电影
make people want me but not date me or marry me
演技没问题,故事一般吧
讨厌紧张兮兮状态的演技 没人时刻把刀架在你脖子上 难道那就是你理解的生活艰难所以该表现出来的状态吗 讨厌多管闲事 讨厌笨手笨脚 讨厌装得过的好的样子去证明什么一样 所以最后生活是突然间变得美好了吗 想要的突然就得到了吗 什么都没做凭什么开走车公路旅行啊操
i am fucking loser.
运动打卡的时候随便找来看的。情节也太做作了,特别是妹妹那段……生活已经够惨了,还是不要看这种卖惨仍然笑对的电影了
They just want me, but not date or marry me.
年幼直面至亲的自杀 而后又一次次面对死亡过后的满目疮痍 清洗现场更像是一种隐喻 清洗心灵 为桀骜不羁的妹妹填补心中如影随形的空洞 给姐姐抹去自卑 软弱 犹豫和依赖 母亲出现在电视上那样美丽的模样 将故事推向高潮 这一刻很难不为之动容 爱总是可以被找到 喜欢这样温情的风格
把打扫案发现场血迹等一团mess的工作称为阳光清洗,这真是一种迷人的乐观。影片很励志,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需要勤奋;若觉得生活一团糟,需要坚持;若遭到非议,需要自信;若遇见困难,需要阳光,当你把脸面向阳光,阳光就会温暖你。影片是一副流畅温暖真情地3D空间,美丽动人!
还行,蝴蝶效应,看完最大的感觉。其实有些俗套
靠…… 看之前我以为是爆笑喜剧来着
1)片尾段母亲在电视里出现的一段确实很正点~2)姐姐的坚毅和艰辛让我有在看蜗居的感觉~
要是觉得这个片子不是很好,看看吴震宇的纽扣人就会看出对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