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遇到一部正经发生在南极的影片,而且冲着Kate Beckinsale,也要看一看的。
看完总体评价,前面平淡,中间一般,收尾很烂。
南极大陆,多么神秘的土地,惊悚题材的好基地,拍出这样质量的片有些不应该。
说真的,整个故事构架,如果放在平地上也能拍的出来;尽管有暴风雪、冰尸,仍然没感觉出来有好好利用到南极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稍加修改就能换个地方拍。
再来说说剧情,无非就是围绕钻石展开的命案,人一旦贪婪就会加害到别人,继而搭上性命。
过于老套,缺乏亮点,谁是坏人、谁是隐藏的BOSS太过明显,悬念全无。
莫名其妙出现的联合国探员,以为能有相当戏份、甚至产生点火花,改变剧情发展,结果一一落空。
看到后面,都没明白女警官之前的痛苦回忆和后面剧情有什么联系,甚至设想过这位联合国探员会上演一出和回忆相似的段落。
至于那位隐藏BOSS,拜托,起码利用自己的身份拼一拼吧,医生要动点手脚太容易了;潇洒的打开门、冲进暴风雪,算什么?!
作为影片看点的Kate Beckinsale,人漂亮、身材好,地球人都知道,可放在这包裹成粽子一般的南极,能体现出啥?
真正的玩演技?
没看出来,觉得还是很一般,仍然没改变靠脸蛋吃饭的形象。
想想这片子也留下了点什么,那就是南极真的很美。
《黑夜传说》中与狼人搏斗的美女还记得吗?
凯特·贝金赛尔在消失了有一段时间之后,又突然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演了这部还算不错的电影。
这位大美女在《黑夜传说》之后,就突然蒸发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当时我还就诧异这么一位身材、样貌兼具的冷酷美人,怎么就能消失了呢?
果不其然几年之后她复出了,在这部低成本电影中宣告回归,之后又出演了《黑夜传说》续集和《全面回忆》,那飒爽的英姿和寒气逼人的冷酷面容再次出现在了荧幕上。
不得不说跟这两部电影相比,本片的投入真的只能算是小芝麻,几乎没有任何特效和外景,所有的故事都在仅有的几个房间中展开,可以说是一部完全在摄影棚中完成的电影。
但就算这样也不影响本片扣人心弦的程度。
整部电影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在一片极地考察站所处的那种极度寒冷的冰天雪地当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漫天暴雪之中,一条条的人命逐个消逝,两位主角在一路惊魂中逐渐发现那个满手血腥的人,而当最后的凶手出现的时候,我不禁惊呼——居然是这个人啊!!!
很不错的悬疑故事,最后关头抖出来的包袱,让人大跌眼镜。
之前看过女主演的范海辛和黑夜传说,都挺好的。
在电影频道看了N多遍预告后,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天电视里终于放了,看了以后,我彻底失望了。
先说特技,我到不是很注重爆炸之类的片段,但尸体,老娘啊,这做得还没有美剧csi的逼真。
布景一看就很假,ps痕迹啊啊啊啊。
在来说剧情,这剧情真的老套,第一眼我看到那老头就认定他是主谋,说实话推理剧看多了凶手就容易认了。
但我还以为会有什么能让我意外的剧情,比如说什么其实那黑人和男主是一伙的,也另有企图之类的剧情。
但看到最后也等到什么特别的剧情,真心失望。
剧情平淡无奇,没什么内容,真的如果你失眠,这部剧是最佳的选择。。。
看过此片,除了极光以外,好象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星星是给漂亮的女主角和漂亮的极光的只是对为什么苏联走私钻石的飞机会出现在南极感兴趣百度一下后知道以下一些信息:A、南美洲是胜产钻石的地方,苏联钻石走私者是这么想的,向北是美国,向东是太平洋,向西是非洲,经过欧洲才能到苏联,而值钱的东西由军机保护会太显眼,所以他们向南走南极B、苏联当时的军用飞机蓄航能力大约是6000KM,速度是700KM/小时左右,电影中6个半小时的飞行就是4500KM左右,这个距离大约是南极到澳大利亚的距离C、电影中的杀人者是澳大利亚人,他知道钻石途径家乡的秘密,以及50年前掉下来一架D、电影中的时间是1957年,而苏联在1957年在南极建立了东方站,军用飞机蓄航距离有限,必须加油,那时候还没有空中加油。
也就是沃斯托克站,电影中有提到E、苏联人50年里不找飞机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货特太多了,少一份也不要紧,或者认为飞机是掉到海里了,因为所有人都死了F、澳大利亚人知道钻石很难正常带走,所以考虑到用尸体带回,不过还得找个大夫合法的做手术放到体内G、考虑到美国人可能插手此事,编出核物质来蒙骗条子最后你一定明白了吧,苏联人一直在通过南极走私钻石,其实是我自己从电影中认为的哈哈,其实人家的飞机是路过南极内讧掉下来的,导演忘记了那时候的飞机是不可能穿越南极的,所以就算是内容可能,起因也是瞎编的
这部里面感觉都是Kate在撑着,那个男探员基本上是个花瓶。
情节也比较平,可看性不大。
唯一情节让我有感触的是Kate的手指被截断,之后她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后面她对那个俄罗斯人说的Let's see how cute you're with a few parts missing.对于一个如此美丽的creature来说-她的脸太美了,秀美,清澈的眼神中透着坚定-这是揪心之痛。
剧情无可观处,美女倒是大有可观。
我想当初导演拍这部片子的亮点,应该在南极这个特殊的场景吧。
所有的悬疑电影,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封闭的“孤岛”场景,而像南极这种纯自然形成,不是编剧臆想出来的“孤岛”实属难得。
不过雪盲虽然有先天优势,无奈后天不足,导演没有把握住影片的节奏,除了几具难看的尸首外,再难见到什么“惊”点。
其实这部片子完全有两个路数可走,要么是一惊一乍的惊悚片,一个女主角突破心魔的剧情片,可惜导演却走了个中间路线,不温不火,味如嚼蜡。
不知道这部片子是不是畅销书改编的作品,不过从THE END后字幕中硕大的原著作者来看,应该是改编作品吧。
这样一部片子,浪费了贝金赛尔,也浪费了原著作品。
导演真是暴殄天物啊。
其实选一个平庸点的女主角,或许能感觉好点,这样主角与剧情之前的巨大差异,只好给两颗星了。
很显然,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
美丽而忧伤的凯特,美丽而残酷的南极构成了影片的两大亮点。
唯二的亮点。
凯特的魅力在于她的气质与人气。
她的美,从不显得青春洋溢却优雅含蓄。
她个性内敛,很少笑,有如冰山般不可接近。
但当她笑的时候却有阳光普照,春回大地之感。
南极的美在于她的纯净、广袤与不经人工雕琢的纯粹发乎自然之力的精致与粗犷。
温柔的南极,和风徐徐,光线明媚。
暴躁的南极,狂风怒号,摧枯拉朽。
正如美人的两面,沉静时宛若处子,动跃时仿佛雷霆,不依不饶,不死不休。
罪者为恶,只因贪婪。
苍茫的南极大陆并没消减人类的欲望,却使得怨气愈积愈深。
其实,电影所表述的话题还是蛮沉重的。
南极的冰冷可以代表命运的无常,人力的渺小。
而恶者受罚,却也表达了希望。
可惜的是:作为一部带有推理性质的片子,它的整个侦破过程并不精彩,说的难听点,简直是有些拿观众开涮的感觉。
影片中段,突兀的出现一位来自联合国的调查员,本以为是反派,没成想却是个大好人。
仅仅从地上的一滩血迹和丢掉的两个锁头就断定那个倒霉鬼是自己倒霉。
本来应该垂死挣扎的医生,却选择的潇洒的畏罪自杀。
影片的剧情缺乏张力起伏,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
最叫人无奈的是,每个观众都能猜到故事的反派,每个观众都能猜到凯特曾经经历的一切。
导演却偏偏要故弄玄虚,来个分段式的铺陈,有卖弄之嫌。
南极、美女、凶杀、推理、神秘等等元素在导演的锅里没有变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只有两味浓重,整体上失去了重心。
却也不是不可赌,简单的电影应该用简单的心态来读。
也算是可看吧。
《雪盲》。
7分。
多米尼克·塞纳导演,凯特·贝金赛尔、盖布瑞·马赫特主演作品。
基本是46岁的凯特·贝金赛尔的个人秀,绝对女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出生入死。
凯特饰演的南极站美国考察队的唯一女警察凯莉,在暴风雪来临前准备撤离闭站,没想到却在无人区发现男尸,检查完确认这是谋杀。
还没来得及细究,第二起谋杀发生,凯莉受伤手指截肢。
FBI介入。
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两起谋杀和一起坠机事件有关,但机上的贵重物品遗失。
按照好莱坞惯例,这事儿一定和俄罗斯有关。
故事漏洞不少,核实毫无意义。
虽然是2009年的片子,但套路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套路。
很容易猜得出来,内鬼一定和医生有关。
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开篇一定要拍凯特·贝金赛尔洗澡的桥段?
要问这部悬疑惊悚片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笔者很三俗的说一句,最大的看点还是女主角凯特·贝金赛尔。
从《珍珠港》开始展露身段,再到《黑夜传说》里紧身皮衣完爆眼球。
这个有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英伦大美女以不加挑逗的姿态成功俘获的众多猎奇者。
所以笔者大言不惭的说《雪盲》就是打着女明星作为票房卖点的电影,而其本身那个“南极洲第一起凶杀案”的噱头恐怕被放在了从属地位。
如果看过《雪盲》预告片的话,你是否为电影里飞机爆炸、风暴漫天的大场面和女主角婀娜沐浴的香艳镜头而蠢蠢欲动?
如果有的话恭喜你上当了,因为以上部分只出现在了本片前15分钟。
这是一部悬疑电影,但非要以动作片的形式来包装,为了不破坏电影中的悬疑气氛,电影在开场的几分钟一场中等规模飞机撞山动作场面之后便陷入了之后长达90分钟的沉寂。
而至于我们身材超辣的女主角凯特·贝金赛尔也是在开场不久之后便以全裸出浴的高调出镜,大赚眼球。
女主角的前作《黑夜传说》在不怎样,起码后者还有黑色紧身衣凸显她前凸后翘腿子长的养眼特点。
但不要忘了本片发生在鸟不生蛋的南极大陆,在冰天雪地的地方你就别指望她紧身衣伺候了。
电影80%的时间姐们被裹得跟个粽子一样掩饰,别说身材,有时候还给你带上墨镜和口罩玩玩深沉。
不可否认电影是在恶略气候下,剧中人物只能这身打扮,但是电影还非要开场来一段鲜艳场面吊人胃口,凯特·贝金赛尔演这种片子真是浪费资源。
被预告片欺骗和被开场火爆了一把观众一直没有意识到电影走的是悬疑路线,以至于直到电影结束之前大伙仍然在兴趣盎然的等待着“大事件”的发生。
可是等到电影结束之后才发现导演给我们上了一堂“瞌睡”课。
平淡的剧情,老套的情节。
这个发生在南极洲的第一起凶杀案充其量就是一个某人见钱眼开的阴谋论,属于在《法制进行时》常见的那种,女主角破案过程相当简便,就连结尾出女主角一番义正言辞的说教也可以被当做纪实教材来使用。
也许这个故事连俗套都算不上。
而本片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一个糊弄事的剧情搬到了南极,在特殊环境下完成一个片警都能搞定案件,让本片看起来不那么糊弄事。
据说电影改编自格雷·卢卡的同名漫画,笔者没有看过原著也不知道这部漫画销量如何。
假如电影忠于原著的话,那么我们的原著还不如《名侦探柯南》的一个小故事强。
本片导演多米尼克·塞纳个人比较喜欢,其代表作《极速60秒》和《剑鱼行动》一直是广大动作片爱好者津津乐道之作。
没想到哥们沉寂了多年之后却整出一部《法制进行时》级别的电影复出,实在让喜爱他的影迷大失所望,也不禁为今年他和尼古拉斯凯奇合作的《女巫季节》捏一把汗了。
照应开头,这部《雪盲》在大美女凯特·贝金赛尔被屏蔽之后实在没什么亮点,也让很多花痴fans和那些正统需要一部佳作来提神的观众昏昏欲睡。
在此忠告,花痴同学免看此片,你大可温习《珍珠港》和《缘分天注定》,实在不行就去找找那部95年的《步步杀机》,姐们在里面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露点。
想要提神的朋友本片只能起到反作用,《阿凡达》全球票房已经10亿多,那边风景独好,就别在守着这碗豆腐脑了。
虽然是改编自Frank Miller的漫画,却完全没有漫画味道,而是一部用极地包装的SLASHER电影。
但这可不是十三号星期五、月光光心慌慌、尖声尖叫之类的防寒服版,而是扎扎实实地拍出了极地的特色,暴风雪里防止迷路的铁链、冻伤、履带式雪地车、片头的航拍南极、片尾的极光秀……反正让俺看起来觉得很新鲜。
这片子好到让我觉得已经超出了小本恐怖片的层次,上升到近年最佳惊悚片之一。
回来一翻豆瓣,导演是《旗鱼行动》的那个家伙,诡异地六七年没拍戏,重出江湖,功夫还在,特别是卖弄性感的本领。
影片开头把大美女贝金赛从防寒服状态一路剥到只剩小裤裤,哎呀呀,你说她三十几岁人身材怎么能保持得那么好(而且还让她回头看镜头证明不是替身哦)这一个镜头立刻就让俺觉得十块大洋没有白花,剩下的全部都是赠品。
更正下哈,我弄错了,漫画不是Frank MIller的,是 Greg Rucka(写) 和Steve Lieber(画)
女主氣場依然強大啊。。。中意佢電影入邊個將近素顏嘅look,不過的內心戲就有點偏差。。。故事個懸念都做得可以,要一層一層剝下去。。。
纯冲着贝金赛尔!还可,传统侦破
期望值过高。包括线索而言,凶手也太明显了。不过,女主不错!!极光也很漂亮!!
没觉得很难看,还挺紧张刺激的~ 男女主角太美型了!3
烂片!
不错的动作电影啊。
挺喜欢女主角和极光
典型的美国式烂剧本。。
还不错啊,各种推进节奏还可以,分镜剪辑都中规中矩,四星,多的那星给女主颜
除了美女那一展风姿,什么都没记住。
此片最大的看点还是女主角凯特·贝金赛尔。从《珍珠港》开始展露身段,再到《黑夜传说》里紧身皮衣完爆眼球。这个有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英伦大美女以不加挑逗的姿态成功俘获的众多猎奇者。
女猪脚喜欢 男二号喜欢 故事我也喜欢
Alex的发型好丑。。。
裏面的反派,真是笨到可以投胎去了。还有就是在那么低的温度下,凯特•贝金赛尔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才能让她的肌肤一直保持得那么水嫩?
看个头已经觉得是医生,看到缝线的腿已经感觉里面有东西,看到装东西的瓶子已经猜是钻石…………我有罪真的真的太老套了,不断闪回的不堪回忆也好腻歪人啊
剧情一般,场景还是不错的。
Kate实在太漂亮了,看到她被切手指的时候,我好难过
哈利大叔不是混蛋,哈哈,凯特很酷啊,这片就是靠演员撑起的啊。。剧情弱得一逼。。
我就是冲着贝金赛尔来的 看完我发现是我雪盲了。。。
劇情就跟南極暴風雪一樣,很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