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德尼罗、肖恩·潘、布鲁斯·威利斯,冲着这三个名字看的,结果除了罗伯特·德尼罗是绝对主角,另两个只是配角,而且还是演自己的配角。
不过片子还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叙述上偏平淡了点,看到当中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候一定要耐心看下去,因为越到后面就越有看头。
片中人的一些对话听似嚼蜡,过后却颇有玩味,一些细节也很好的为电影所要表达的提供了注解。
比如,Ben一直都做瑜伽,但听到主动要求潜规则的女学生说她是老人杀手时,Ben突然染起头发来,可见他不想被人说老,也因为前妻的新欢是他认为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开始怀疑自己已经失去了魅力。
又比如,《猛烈》为什么去参赛的是戛纳电影节,而不是其他两大电影节,我想除了名气响之外,戛纳偏向艺术、深刻、独特的口味或许也是考虑的一方面,这与那个导演在放电影前说的那段讽刺的话不谋而合,有意思的是,此片(《即时发生》)正是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的闭幕影片。
说到那个导演,我认为他是整部片子里最大的亮点,这个忠于自我、坚定执着、对电影艺术充满无比热爱、激情和追求的导演虽然装扮另类,行事特立独行,骨子里却是个性情中人,但我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在电影之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骗局,骗了包括制片人、投资人在内的所有人,也骗了看电影的我,比起那部只看了结尾的电影,这出剧才是真正的出人意表、惊心动魄,真正的配得上“猛烈”二字。
我不禁为导演的精心策划鼓掌叫好,也为他的一意孤行感到由衷的钦佩,他是个真正纯粹的艺术家。
而焦点争论的结尾,比起看似温情却平淡仓促的改版,显然保守争议和诟病的原版也就是最终版更现实、更合逻辑也更震撼人心。
当然,导演早就料到了会让很多人因接受不了而抨击谩骂,so what,艺术从来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却自有识货者懂得欣赏和钟爱,如带头起立击掌赞叹的那位仁兄,又如不屑问卷调查、在投资人面前为导演说好话争取、最后即使发现被戏弄了也毫不生气反而更加赞赏的Ben。
这不禁令人想起当年冯小刚讽刺张艺谋关于游走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想法时所说的话:“想左右逢源太过理想主义了,可能会两边不讨好,全世界的军队里也没有‘海军航空陆战队’这么一兵种,不如铁了心商业,要么就铁了心艺术。
”可惜,冯小刚只会说别人,却不反思自己,凭着一股子优越感就向《老男孩》开大炮,自己欣赏不来,觉得“特别变态,特脏”,让他“本能拒绝”,就继而质疑、否定戛纳评委的艺术观。
影片说的是老生常谈的中年危机,事业江河日下,家庭四分五裂,身边的人总有找不完的麻烦,最亲近的人总有令他忧心却不为他所知的秘密,但因为Ben好莱坞制片人的职业身份,使得影片同时又透过Ben的状况百出展现了好莱坞圈内的众生相。
比起幕前的花团锦簇星光闪耀,幕后的故事更加精彩纷呈,这位表面风光、内心苍凉的制片人终日在演员、导演、投资人、经纪人之间焦头烂额的斡旋着,连心平气和处理私人问题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如此承受重压疲于奔命狼狈不堪说到底还不是为了生计,Ben何尝不知既然在这个圈子就要遵守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自杀者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啊。
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只是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威利斯那纠缠几天的胡子终于啼笑皆非的剃了一半,但至少电影得以开拍;《猛烈》因为导演的妥协而得以上映戛纳,却因为导演的欺骗而被报复晾在了机场,只能游览戛纳美丽的风光聊以自慰。
名气响人气旺的时候有的是人贴上来巴结讨好,想怎么耍个性耍大牌都行,一旦失势,人气滑落,就没好脸色看,其实想通了也就这么回事,甭怪他人势利眼,个个都现实的毫无人情味,谁叫你选择了这个圈子呢,不落井下石已是庆幸,雪中送炭更是妄想,这就是名利场的人情世故。
就好像喜欢的大床上睡了别的男人,喜欢的沙发变成了厌恶的大红色,觉得恶心难受吧,可认清了彼此间已离婚的事实也就释然了,该放下的就该及早放下,再自寻烦恼也只是误人误己而已。
btw,“Keep up the good work.”被译成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够有才的。
看点一:Robert De Niro + Sean Penn + Bruce Willis 组合结论:Robert De Niro一人的独角戏,另外两人充其量是友情客串。
受喜剧题材的限制,表演上都只属于小打小闹。
看点二:behind-the-scenes,如果你对好莱坞电影幕后推手——制作人的工作内容,以及投资片方与导演、明星之间的角力合作关系感兴趣的话,这部片子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乐趣。
结论:并没有真正的大爆料,影片所反映的早已是观众所熟知的“公开的秘密”,加上只是点到为止的吐槽打趣,并没有深度地挖掘,使得影片的现实意义和批判力度都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喜剧难拍。
一向擅长讽刺喜剧的导演Barry Levinson还是没能交出一份上乘的成绩单。
先来一个“好”。
拍手!!
电影从一个制片人主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光听名字——好莱坞制片,瓦!
好大的职称,而且电影开始就是主人公在给《名利场》杂志拍封面。
本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一大堆烦人的事情,第一任妻子,第二任妻子,他的大女儿和沾花惹草的同样是制片人的杰克好上,新片的试映不好,导演和老板纠缠不清,影星威利斯不愿踢掉胡子,想和妻子和好,妻子却和别的男子过夜……反正他没有闲下来过,整天有一堆的事情等他办,最后吃力不讨好,还没老板甩在了戛纳。
别看本在妻子面前好像和你有主动,妻子却暗暗和别的男人xx,别看他在实习生面前大喊“怎么有人擅自跑进我办公室”“定一个毯子要提前3个月?
”他同样要看老板的脸色;导演不停的告诉他剧情不能改,后来改了以为可以松气了,最后首映改的更让老板气氛;明星也不好惹,他们为了胡子对本大发脾气,对和前妻睡觉的男人,他不能说些什么……其实人就是这样的,看似风光的表面,总有被人牵住的绳索。
你的头上总归会有人压着你,我们一般人更加如此了,起码本还开着卡宴不是。
导演用客观的镜头讲着忙碌的人们。
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制片人是处理这种狗屎问题的西恩.潘就演着西恩.潘,布鲁斯.威利斯就演着布鲁斯.威利斯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可怜的小制片人在电影里努力想控制个性强烈导演、控制得罪不起的投资商、控制臭脾气的大牌明星、控制已经分居的妻子、控制表面很听话的女儿、控制杂志拍合影的位置结果到头来一切都不尽如人意先是在戛纳首映被导演耍、投资商的航班没等他就起飞、又被布鲁斯.威利斯的大胡子涮了一把、自己想要复合的分居妻子忙着寻找新的情人、乖女儿竟然和“把自己脑袋打穿了"的经纪人关系亲密、连原来说好的合影的中心位置也被甩在了照片左上角看着罗伯特.德尼罗那无奈的表情挺有意思还有一群人在那眼巴巴的盼着布鲁斯.威利斯剪掉大胡子也挺搞的
有罗伯特·德尼罗、布鲁斯·威利斯还有新鲜出炉的影帝西恩·潘,你一定以为这部电影坏不到哪去,你错了,我也错了。
这是一部小众电影,拍给好莱坞的制片人看的,他们的焦头烂额的生活在我们看来还是天堂。
再中年危机,开的是卡宴,住的是豪宅,还有美女让你潜规则,这样的生活让我们怎么同情你?
最近发现金融危机不仅仅大投行倒了,大明星也倒了,真是找不到好本子还是大明星们已经不想拍那种大众片了,这样烂的剧本犯得着扎堆演吗?
觉得这部片子烂的人,就是片中觉得片子烂的人最后片中的片子还是按他的意思放了出来,而且还故意让结尾更夸张.再从海报上来看,片里片外都是想让闲人闭嘴,并且教人随大流.不随或没随成,就是BEN的下场.面对没变的结局,在红地毯时亮相的狗会想说什么?我喜欢这风格的电影,BRAVO5星鼓掌!
老话说,人到中年万事休。
当然,也有人说,男人四十一朵花。
其实,这是个怎么说都有道理的事情,而且不乏正反两个方面的实例,关键要看你身处怎样的处境,还要看你怎么看待你的人生或者生活本身。
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儿,——顶天立地轰轰烈烈的,未必就如外人看上去那么威风八面;而普普通通的升斗小民,也未必就像看上去那样蝇营狗苟。
生活就是这么回事儿,怎么活,其实是自己的事儿,就像“幸福”这东西,本没有什么可以量化的概念,无非就是个“我觉得”。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到中年是要面临一些人生的大问题的,否则,也不会有“中年危机”这样的说法和无数的事例。
本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狼狈不堪的中年人的案例。
在《即时发生What just happened?
》这部电影里,好莱坞制片人本就经历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狼狈不堪的两周,——本的制片生涯江河日下,刚刚制作完成的新片不如人意,导演、大腕儿、投资人、经纪人一股脑儿地找他的麻烦,而他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团乱麻。
他试图靠一部新片拯救自己,然而,状况仍然不停地发生,仿佛永远也没有个完。
说实话,这电影看得让人心累,你看着本在那样一个由众多的trouble构成的big trouble里苦苦挣扎,不由得不感叹,活着这样辛苦,不如死了算了。
这话听上去未免有点儿冷血有点儿残酷,但其实这话里还是说出了一些生活的真相的。
而生活,对于一个走背字儿的人来说,无疑是冷酷无情的,所以,俗话才会说喝凉水都塞牙。
本的故事,是有所本的。
本的原型,是好莱坞著名制片人阿特·林森Art Linson,而这个故事,改编自阿特·林森的自传小说《即时发生:好莱坞内幕最前线What Just Happened?
Bitter Hollywood Tales From the Front Line》。
小说搬上银幕的时候,阿特·林森亲自操刀编剧,做了一些手脚,——这当然可以理解,毕竟这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毕竟大家都是在好莱坞混的,内幕可以掀开一角让你窥豹,但底牌却是万万不能揭开的,规则与潜规则还是需要遵守的,所以,只能让本这个典型的个人狼狈不堪了。
有些电影有些小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有些时候,需要一些阅历和个人经验的支持。
《即时发生》就是这样,如果给一些无忧无虑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轻人看,可能索然寡味,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中年人,又经过一些生活的起起落落,这部电影应该唤起你的一些共鸣。
在《最近比较烦》那首歌里,李宗盛唱道“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我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在追赶,哎哟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是越来越难”,而影片中本在事业和生活中的狼狈不堪、疲于奔命,则恰好是这几句歌词的好莱坞版注解。
这部由巴瑞·莱文森Barry Levinson执导的电影,应该算是一部既尖锐又尖刻的喜剧,然而,它又是一部关于中年人以及中年危机的严肃的现实剧。
本,是一个拥有多重社会角色的中年男人,他身边的人对他都抱有这样或那样的期待或渴望,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他们想要的本,但是,却偏偏没有人知道本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或者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白了,本的生活是“为他人”的生活,而恰恰是这种“为他人”的生活,让他的世界陷入了混乱。
活得如此辛苦的本,似乎并没有因此选择死,而是选择了好死不如赖活,而这恰恰是生活的常态,一切混乱以及试图理清这些混乱的努力,不过都是我们的生存本能,或者说,我们总以为生活是有希望的,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面所说的那样,“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而本之所以在一片混乱隐忍着那些狼狈不堪,无非是期待下一颗巧克力味道更好一些罢了。
我必须承认,本的饰演者罗伯特·德尼罗,不愧是我追捧了二十多年的老戏骨。
本在两个星期里经历了炼狱般的生活,狼狈不堪也疲惫不堪,然而,本却一直在寻找摆脱这一切麻烦的办法,试图从一团乱麻中理出清晰的头绪以使自己的生活恢复正常。
应当说,这样的一个人物是复杂的,而罗伯特·德尼罗以其高超的演技驾轻就熟,与本融为了一体,让你不得不信服这就是本。
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表演,把一个身处悬崖边缘的中年人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个角色一扫罗伯特·德尼罗近年来一些电影当中的“德尼罗style”,有那么一刻,我甚至忘了那是罗伯特·德尼罗,眼里只有本。
幕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部电影是在罗伯特·德尼罗主导下诞生的,是德尼罗不停地劝说阿特·林森把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而当林森真的开始改编的时候,德尼罗又说服林森把剧本交给巴瑞·莱文森执导,——1997年,德尼罗与莱文森曾经在《摇摆狗Wag the Dog》中合作过,而莱文森又是执导过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Rain Man》的金牌导演。
于是,这三个人的组合,就成了《即时发生》的质量保证;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貌似喜剧但却深刻地剖析人性的现实题材的电影,也得以窥见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一斑,看到了掀起的一角幕布后面那些我们平时无法得知的一点点秘密和一点点真相。
生存,真的是很难很难,尤其是你已经人到中年。
这个世界很荒谬很残酷,但同时也是可爱的,而这一点点可爱,或许就是支持着人们继续生存下去的一点点理由。
冲罗伯特德尼罗也得给四星啊本片讲述的是关于个过气的制片人的生活工作上的麻烦让他渐渐觉得无法操控面对投资方和电影导演之间的各执己见 互不相让让他在两方之间夹的透不过气来而矛盾的焦点竟然是片中的一条狗是否应该被打死还有明星的胡子这种胡子问题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对于剪还是不剪 对于制片人 这绝对是个问题而在生活方面德尼罗也是要面对几任妻子的纠结你说这人能不累吗而对于每一个你想要的生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即时发生》讲叙了好莱坞一众人等的各种嘴脸,就故事上有点像《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都是以一个男性视角来讲叙,男主人公也都同时在为家庭和事业所烦恼,而且两者也都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去,一个事监制,一个是导演,尤其是《即》中那段夫妻两寻求心理治疗的情节,几乎和《情》中寻求帮助是一模一样的设计。。。
《即》这片子台前幕后阵容太耀眼了,就连男主角女儿都是由当红青春偶像《暮光之城》的克里斯 汀·斯图尔特来饰演,但相比阵容而言,电影却显得太平淡。。。
一个制片人的故事,为了工作与生活而烦恼,两任前妻,三个子女,第二任前妻还和同事搞不清,大女儿被经纪人骗。
工作上为了小狗被射死,演员剃不剃胡子而奔走,一大堆芝麻绿豆的事搅在一起,弄的主角晕头转向,也许这就是生活,我们也会时不时问一句What Just Happened?
很好笑...
What just happened
everywhere! 哈哈哈
是谁告诉我这是喜剧的?除了Bruce willis 的刮掉一半的大胡子,就没有笑点啦。这还是出American Beauty式的中年戏。
不错的电影,反映了人际之间复杂的关系,值得好好回味。不过没时间再看第二次。
巴瑞·莱文森最近十年怎么总跟老罗老帕合作…阵容挺厉害的,但…还是挺无趣的。
什么黑色幽默 好莱坞制片人地狱的一周
老罗和潘大叔在干嘛???!!!真是个无聊的破片子。。。。。无奈了,浪费两个好男人
大胡子多性感.
movie producer为中心的衰版entourage。以前觉得是个四星才重看的,囧
在夹缝中求生存,至于发展一说,咳咳,别在给中年人画饼了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呀= =
A total underrated film ! Very humorous and ironic ! All my friends, u must watch this! Another amazing&meaningful documentary on film business. Each one of you may find someone you know in it.
每个人都很辛苦
看一半就离场了,虽然有搞笑的对白,但实在是无聊也不知道片子想干嘛...
原来美国佬也爱干潜规则这事。。
with Ran
有些不知所云。。。
真是意味深长啊 生活荒谬又残酷啊 中年时期更是该如何度过呢
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