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声也有泪水的片子,反省下我们每天要说多少谎话来掩饰一些秘密,但对你爱的人千万不要这样,坦诚才是最好的沟通方法。
City Island很美,有大海,有阳光,有漂亮的房子,躲在城市中的宁静港湾,犹如每个心灵亦需要这样一片静怡之处。
Quite place of city,peace place of heart.演Tony的Steven Strait好帅,虽然不喜欢他的卷发和胡子的造型,但那个身材太嗲了,关注下:)
独立电影,按我们通俗化的理解就是低成本、小制作,各种技术简化、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的电影。
因为独立电影在投资、拍摄方面受到外界影响较小,所以导演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按自己的意愿拍摄。
其实,这有利也有弊,由于导演拍摄自由的最大化,往往使独立电影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在一部分艺术含量高、个性鲜明的影片上市的同时,粗制滥造的影片也不乏其中。
前者曲高和寡,后者无人问津,也就形成了独立电影只拥有少数受众群的奇特现象。
前者因其对艺术执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与热爱,这种曲高和寡的寂寞反而会变成一种自我玩味的欣赏和肯定。
对于能且甘愿固守寂寞的艺术追求者,不管是否喜欢其作品,我都愿意献上最真诚的理解和尊重。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求新求变,独立电影也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寻求平衡,这就出现了一批向美国主流文化靠拢的影片,2006年出品的《阳光小美女》和今年的这部《城市岛屿》都是这种平衡、融合意识下的产物。
显然,《城市岛屿》和《阳光小美女》一样,都以家庭伦理为主题,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讲述故事,对主题展开探讨,当观众对影片的内涵欲有所思时,却又在一片和谐的笑声中戛然而止。
《城市岛屿》中各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文斯虽鬓角霜染却仍怀揣演员梦想,因老婆经常取笑他无大学文凭而心生自卑,经常在厕所里吸着烟看有关表演的书籍,并常借打牌为由去城里上表演课。
后来私生子的出现,又让他本来单一的秘密变成了双份,这种双重的心理负担长期积压在心头,使他动辄火冒三丈,连平日里轻松愉快的餐桌上都充满了火药味。
老婆常背着家人吸烟,女儿在酒吧做起了脱衣舞女,儿子则对邻居的胖女人和她的美食倍加关注。
就是这样一个各自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的家庭,由开始的相互中伤,到中间的相互误解,再到最后的冰释前嫌。
整个故事矛盾冲突明显,典型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尽管情节上有些突兀,结尾也颇牵强,但总体来说,画面和台词各有所长,在内涵上有所延伸,迎合了现代美国主流观众的口味,应该算是一部不失水准但也无惊喜的独立影片。
自始至终,影片一直围绕秘密展开,是坦诚相见还是善意的隐瞒,在影片中,结果已不言自明了。
其实,“秘密”这一略带暧昧意味的字眼,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在东、西方的电影里都有所阐释。
在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一一》中,秘密是心灵自由呼吸的一种具象的表现,无需刻意关注,时间会让一切回归本来面目。
而在韩国大师金基德的《空房间》中,秘密的保守则是特定条件下,两全其美的必须手段。
显然,每部影片的主题阐释都是以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为依附对象的,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含蓄内敛和如今日渐荒漠化的人际关系是影片《一一》的时代背景;韩国人女性地位的卑微及脸面的维护在《空房间》中也有所体现;《阳光小美女》和《城市岛屿》在家庭意识上的回归,应该也是契合了现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一种现象吧。
从反映美国60年代社会浮躁现状的影片《末路狂花》,到反映美国上世纪末家庭及社会问题的《美国丽人》,再到近期的《阳光小美女》和《城市岛屿》,可以看出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及价值观的形成是经历了怎样的乱象和迷茫才有了现在的回归。
就这点来说,《城市岛屿》迎合了美国大众的口味,是一部标准的符合现代美国主流文化的轻喜剧。
平常心......这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么?
这种便宜老爹可能人人都愿意做吧,其他人都比较正常,我最不鸟小儿子,他的喜好我接受不了,其实都无所谓,都那么大了谁管得了,女儿也一样,舞女这个职业有前途嘛,何必火大呢,大家都有问题只是没机会摆上台面,私生子为大家带来的改变不少。
但是话说回来,我在想,如果他们真的做了呢(son and mom).......................
没错,我是被它的题目吸引才去看的,我以为这部电影是讲人们与人们之间的冷漠,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
好吧,每个人都有秘密,各种各样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不一样的人,说这不一样的话,我承认我也是,而且游刃有余,但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只是随大流的去做而已。
人们都很喜欢我,都说这孩子真懂事,其实你们的潜台词我一下就能听出来,但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就像电影中描写到的,秘密有时很有趣,它会让你包围在一种神秘感中,一种说不出的吸引,不只是对别人,包括你自己,欲言又止,欲盖弥彰,有什么不好,反正我能左右逢源,有什么不好,反正我能自得其乐,有什么不好呢?
BIG,CITY,大到了有的地方你一辈子也没去过,SMALL,CITY,小到了有的人一辈子没走出过自己的花园,就像《迷失东京》一样,偌大的都市却没有自己的栖身之处。
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断章取义,使得男主角很无奈,他只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他只是想试试自己是否可以成为一名演员,于是他只是说我去打扑克,而不是上表演课,女儿只是说我去上学,而不是去表演钢管舞,儿子也不会隐藏自己的癖好,至于私生子的事还是缓缓再说吧,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
城市·岛屿,我们最能体现文明的标志却是一个岛屿,一个与世隔绝不能相互了解的孤岛,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没有人在乎你的痛苦,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我相信这句话。
也许爆发一下未尝不可,私生子和妻子偷情,穿着睡衣的女儿被逮个正着,还有儿子的嗜好……好像就在一天晚上,生活大爆发了,所有的矛盾据于一体。
我喜欢这样的戏剧冲突,这样才过瘾,这样才能把一个小人物的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才能反观一下自己,自己有什么秘密吗,当然有,但我傻了一次,以后不会了,我决定装下去,我决定和颜悦色的聊下去,我决定不放弃,我决定还是保持原状吧,循序渐进。
城市是个岛屿,我们在孤独的寻找彼此,SMART LESTENS TO THE HEAD,STUPID LISTENS TO THE HEART.
纽约附近城岛的监狱看守文斯(安迪·加西亚 Andy Garcia 饰)瞒着老婆乔伊斯(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 Julianna Margulies 饰)到城里上表演课,梦想成为一名演员。
乔伊斯瞒着文斯抽烟,女儿和儿子也都有自己的大小秘密,一家人各自为政。
有一天文斯发现新转来的犯人汤尼(史蒂文·斯崔特 Steven Strait 饰)竟是自己遗弃二十多年的儿子。
文斯把汤尼带回了家,向所有人隐瞒了事实,希望能利用假释好好照顾这个儿子,让他重返正途。
与此同时,在表演课同学莫莉(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饰)的鼓励下,文斯参加了一次重要的电影角色面试,没想到这却引起了乔伊斯的误会,造成了家庭危机大爆发……本片获纽约曼哈顿特里贝卡(Tribeca)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豆瓣
一家四口人 各自有各自的秘密 本来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事 但却选择隐藏 然后当有天秘密都暴露了 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么糟 妻子原谅了丈夫年轻时的过错 儿女接受了哥哥 哥哥终于有了爸爸 女儿原来并没有那么优秀但也不个坏孩子 小儿子纯属个人选择。
其实有时候做人轻松点 把事情不要看得太糟糕 摊开来说明白 别人的态度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夸张。
任何事物,都没有你看到的那么简单,反之,许多事物看似复杂,但若不是冷眼的旁观者,那就一定会有误解和质疑。
争吵者会觉得对方无理取闹,但是旁观者却能理智清晰地理出前因后果的逻辑。
可以把这部片子理解成家庭谎言形成的教科书,为了掩饰自卑的谎言,为了隐藏秘密的谎言,为了维护他人的谎言,为了爱而生的谎言……谎言太容易生成,但是对于家庭来说,谎言的产生远远要比家庭之外的那些来得纯洁,因为彼此都因有爱,于是繁衍出的也是良性因子,只需放下自我,便能有好的结果。
影片的结尾,文森放下了对自我的否定,妻子放下了表面的强悍,女儿放下了假装的优秀,在眼泪和爱的催化下,原本因为伪装脆弱面而建立起的谎言体系终于崩塌,一堆人在舒缓的钢琴声中相拥在一起。
总的来说,片子属于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喜剧,导演对台词和节奏的把握相当有范儿,几条线索的发展与交织有些科恩兄弟的风格,整部片子可圈可点,还是非常适合大家在炎热的夏季,一边吃西瓜一边观看的。
每一次,看到一个在你心中颇有固定表演模式的演员,突然来个“反常”表演总是有趣的事情。
比如安迪•加西亚,自从《教父3》起,他给我的印象总是扮演颇有风度和魅力的汉子形象,有魄力,敢担当,够迷人。
但是,在《城市岛屿》中,昔日风度男衰透了,作为一个监狱看守,与老婆吵吵闹闹,与孩子们代沟横生,心怀当演员的梦想又只能跟偷情似的偷偷摸摸,最糟糕的是,突然发现狱中来一个哥们儿是自己的儿子。
生活的乱子纷至沓来,最糟糕的是,本来解决他们不是那么的困难,但是种种微妙的犹豫、隐瞒和谎言,却造成了一个中年人越陷越深的中年危机。
主人公文斯的家庭状况,说白了就是一场各怀行事的死结,甚至你都不忍心说这些家庭成员间有啥谎言,也说不上他们有多大“秘密”,都是些说起来也无恶意和多严重的事儿。
文斯想当个演员,业余时间去读读表演函授,但是偏偏不肯跟家人讲,编造百般理由。
但是,看了他妻子乔伊斯,你似乎就理解了这一切,他妻子一副绝对强势的气场,常常大惊小怪的把小矛盾往大了闹,也一步步摧残着文斯在老婆面前的自信,乃至懒的再跟老婆多说什么,而他越这样,老婆也就越恼火。
如此恶性循环的死结可谓婚姻危机的典型特征,你甚至不好说哪一方有错,是文斯的隐瞒和对妻子缺乏主动沟通,还是妻子的强势让文斯的主动沟通无法生效甚至直接从动机上被掐灭,鸡生蛋和蛋生鸡的悖论就这样折磨着这对夫妇的神经,他们总是感觉自己更有理,固执的在自己的道路上猛冲,却也不太顾及双方的方向已经相反。
文斯的孩子们也是一团乱麻,女儿因为奖学金被剥夺,不敢让家人知道,只能自己跳钢管舞赚钱,想想她那强势的妈,我也可以理解的决定。
而儿子处于不着调的青春期,而且不是一般的不着调,他隐秘的爱好是喜欢胖胖的姑娘,特别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他网上的“重量级”梦中情人就是邻居时,一场隐秘的侦查与反侦查闹剧也开始了。
最令文斯烦恼的莫过于,突然出现的孩子汤尼,而孩子身上还带着他一段昔日情史的隐秘故事,他想帮帮儿子,但是又不愿想家人吐露事情,于是也就编个理由将儿子带回了家。
看这样的一个家庭的聚餐真是一种诡异的气氛,一个偷偷学表演的丈夫与时刻处于恼火状态的妻子,没有温情的目光相对,倒是时不时双目怒瞪,女儿支支吾吾的说着她的学业生活,儿子不着调的谈起姐姐的胸部,还惹得一家子男成员侧目偷看,汤尼作为外来者于其中的尴尬程度,就如我们这些观众的第三方视角一样,真为他们感到着急。
有秘密的不光是文斯,还有他在表演课遇上的莫莉,两人成为知己无话不谈,本该是最亲密的妻子扮演的鼓励者角色,此时却是莫莉扮演,所以两人越走越近,你也会感到没那么深的道德罪恶感。
而不知情的乔伊斯,其实心怀工作和生活的苦闷,本该是最亲密的丈夫为其解忧,此时却是跟汤尼聊的越来越动情,所以两人一度接近干柴烈火,你也会感到没那么生的“乱伦”罪恶感。
真正让人感到不适的还是,这出互相伤害的局面下的动因,他们本是一家人,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内政外交”关系,一种诡异的“家庭政治”倒是于其中涌现,乃至出现了后面各自秘密被相互发现时产生的相互制衡,这确实也是离奇的家庭景致。
把小事放大总是比让大事化小容易,本是需要家人鼓励的梦想,本是需要家庭安慰的苦闷,本是需要家人分担的挫折,却都成了各自的秘密,就怕说出一点儿,终于引来了最后的一场秘密大爆发。
这类关于家庭秘密的故事,都有个不断圆谎,谎言越来越大,以至于不可收拾爆发的场面,如何引爆这样的高潮也是此类故事的关键。
本片的好看之处就在于,虽然是出人生苦闷片,但是一直以轻喜剧的方式推进,充满了乐趣与讽刺,而最后,通过一两个阴差阳错的线索,导演又让几个有秘密的人相互交织于一个场面中,于是,一场家庭大混乱后,我们一睹这场“家庭政治”下的疲惫与代价。
导演也通过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展现了一旦大家都放下负担,说出自己的秘密,或者如本片结局是迫不得已的“被说出”,也能达成相互谅解,享受真正的家庭的温暖时光,与观众来说,也更深了解了每个人的动机和过去,发现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善良,都很可爱。
《城市岛屿》是部很令人放松的影片,有趣的故事让你感受一个家庭的混乱,时不时感到好笑和荒唐,又在其中穿插令人温暖的希望调料。
很自然的,这可能给你一些启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他人,多一些倾听,对自己,多一些向朋友和家人说话的勇气,或许很多复杂的关系本就是可以轻轻一挑就开的活结,恰恰是我们总是自己往上不断拴上不必要的线,让它成了死结,避免生活的死结,从解开一个个轻微的活结,从对你的朋友和亲人说出一个个本没那么大不了的“秘密”开始。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bcfdb531ad35b2b85fdf0e5a.html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婚外情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不知什么时候私生子会和自己的老婆和女儿搞在一起。
电影里的狱警算是幸运了,私生子托尼在最后关头保存了正人君子风度,没搞上他老婆。
经过误会家庭多年的矛盾得到化解,自己也如愿当上演员,家庭变得和睦欢乐起来
ME TOO! 阿联酋航空里面的私生子哥哥很帅,小儿子很诡异.有点矫情的剧情, 不过还算有意思.
没错,我是被它的题目吸引才去看的,我以为这部电影是讲人们与人们之间的冷漠,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
好吧,每个人都有秘密,各种各样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不一样的人,说这不一样的话,我承认我也是,而且游刃有余,但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只是随大流的去做而已。
人们都很喜欢我,都说这孩子真懂事,其实你们的潜台词我一下就能听出来,但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就像电影中描写到的,秘密有时很有趣,它会让你包围在一种神秘感中,一种说不出的吸引,不只是对别人,包括你自己,欲言又止,欲盖弥彰,有什么不好,反正我能左右逢源,有什么不好,反正我能自得其乐,有什么不好呢?
BIG,CITY,大到了有的地方你一辈子也没去过,SMALL,CITY,小到了有的人一辈子没走出过自己的花园,就像《迷失东京》一样,偌大的都市却没有自己的栖身之处。
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断章取义,使得男主角很无奈,他只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他只是想试试自己是否可以成为一名演员,于是他只是说我去打扑克,而不是上表演课,女儿只是说我去上学,而不是去表演钢管舞,儿子也不会隐藏自己的癖好,至于私生子的事还是缓缓再说吧,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
城市·岛屿,我们最能体现文明的标志却是一个岛屿,一个与世隔绝不能相互了解的孤岛,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没有人在乎你的痛苦,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我相信这句话。
也许爆发一下未尝不可,私生子和妻子偷情,穿着睡衣的女儿被逮个正着,还有儿子的嗜好……好像就在一天晚上,生活大爆发了,所有的矛盾据于一体。
我喜欢这样的戏剧冲突,这样才过瘾,这样才能把一个小人物的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才能反观一下自己,自己有什么秘密吗,当然有,但我傻了一次,以后不会了,我决定装下去,我决定和颜悦色的聊下去,我决定不放弃,我决定还是保持原状吧,循序渐进。
城市是个岛屿,我们在孤独的寻找彼此,SMART LESTENS TO THE HEAD,STUPID LISTENS TO THE HEART.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