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有够烂的!
当观众全是低智商还是垃圾回收站啊…想拍古代搞笑片学学《万万没想到》也是OK,这种硬凹笑点又低俗真是醉了…这太子府就在大街上,不是主角进不去,李茂大内高手耶一下子就见到太子,我寻思这么厉害也不至于混这么惨吧,有的高质量片过审这么难,这种低俗又无趣的剧情就这么容易过审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
某著名脱口秀演员曾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他最讨厌的脱口秀段子,就是谐音梗。
他认为谐音梗属于低级笑料,创作简单直接,没有养分,不具备任何回味价值。
其实对于这个观点,我在今年元旦之前一直是保持中立态度。
谐音梗低级吗?
低级。
但我认为只要能让人笑出声来,谐音梗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但当我在元旦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举双手双脚赞成他的观点——谐音梗,请麻溜滚。
我想,大家应该猜到今天我要吐槽的电影了,那就是开心麻花的跨年片——《李茂扮太子》
元旦那天,在电影院看完《李茂扮太子》后。
我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心中对开心麻花团队最后的那一丝幻想,也终于覆灭。
前几天,我刚刚吐槽2021年最后一天,我居然在院线看了一部史诗级大烂片。
但没想到,仅过了一天,我就要向《穿过寒冬拥抱你》表示诚挚的歉意——如果你都算烂片,那《李茂扮太子》算什么?
跟李茂比起来,寒冬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的可爱。
说真的,不开玩笑,各位随便找一家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小品,也一定比这部电影精彩万分。
豆瓣4.7的评分,我甚至觉得还有点偏高。
所以我这边给还没看过的朋友一个忠告——珍惜生命,远离李茂。
(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如果想要以身犯险,后果自负)电影背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古代都城,小捕快李茂(常远 饰)是一个性格懦弱的软饭男,自从和富家女杨家珍(马丽 饰)成婚后,岳父岳母一直没有正眼瞧过他。
所以,李茂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加官进爵,让岳父岳母刮目相看。
因为一次意外,他发现自己竟和当朝太子长得一模一样。
当朝太子因为是皇上年迈得来的独子,皇上望子成龙,所以一直强迫他用心读书,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一个想要加官进爵,一个想要体验生活,李茂和太子一拍即合,两人互换身份。
对于一部喜剧电影,我一直要求不高——你可以没有逻辑,毕竟星爷的无厘头也大部分不需要逻辑。
你可以服道化不精致,毕竟喜剧大多不是大制作,而且服道化对剧情本身可能也影响不大。
甚至,你还可以没有主题,就纯粹洒狗血、硬搞笑。
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我只有一个要求——让我看电影的时候,发自肺腑的笑两声就成。
但即使如此,这部《李茂扮天子》在满足没有逻辑,没有服道化,没有主题的条件下,仍然没有满足我最后一个要求——笑。
这100分钟,如同坐牢。
我全程在手机和银幕间无缝切换,因为我怕要是我不看会儿手机平复心情,我的尴尬癌会让我当场去世。
先说说逻辑吧。
其实,对于喜剧来说,要求有逻辑有时候确实比较过分,因为大多数喜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一个天方夜谭的设定之上。
比如《夏洛特烦恼》的穿越,《赌圣》里的异能等等。
但优秀的喜剧电影,它会在自己的世界观下,自洽逻辑,形成一个整体的逻辑链条。
就像夏洛虽然穿越了,但所有的行为都符合常识,穿越只是一个设定。
而《李茂扮太子》呢?
可以这么说,它从头到尾都是设定,没有逻辑。
为什么能文能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富家女杨家珍,却会看上一个一无所有的小捕快?
这是设定。
为什么重兵把守的太子府,李茂却可以来去自如,不被人发现?
这也是设定。
为什么太子听戏,还要上街去戏园子,不把戏班子叫回府上?
这还是设定。
逻辑不够,设定来凑,看这部电影时,我仿佛能看到编剧在用戏谑的眼神嘲讽着我——想不通吧?
看不懂吧?
这就对了!
除了剧情狗屁不通外,这部电影的服道化,可能还比不上我家小区的绿化。
不管是场景布置,还是服装、道具的设计,可以说是简陋到发指的地步。
我就搞不懂了,这太子府就没层高要求?
我看电影就生怕常远蹦起来撞到头,还有堂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他住的地方为什么是三室一厅带个院子?
这一国之主穿的龙袍,怎么还没横店30一次的戏服精致?
其实,对于一部喜剧,只要你让我笑了,我是能忍受一切缺点的。
但这部电影居然敢玩尬,那就休怪我嘴上无情。
毕竟你让我忍受了100分钟的精神折磨,那我过过嘴瘾,应该也不算过分吧?
我就搞不懂了,都2022年了,为什么屎尿屁这些老港式的喜剧元素还可以出现在电影里好几回?
还有偏丑角设定的角色色诱「老公」生孩子这种老掉牙的段子,居然还敢拿出来拍?
你拿出老黄历翻一翻,现在是几几年了?
不是2002年啊,大哥!
整部电影不仅剧情老套,在人物塑造上,依旧沿用着刻板且烂俗的性别印象,甚至所有的笑点本身其实都与剧情没有强关联,压根就是段子的拼凑和老梗的滥用。
就这本子,就算把常远换成沈腾,也一样扑街。
在100分钟里,唯一让我离开手机,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观看的桥段,就是克拉拉饰演的巫女,打着色情擦边球的驱魔环节。
也只有这里,让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有那么一点点可取之处。
最后,我还是要澄清一下——严格意义上来讲,《李茂扮太子》并不是开心麻花的作品。
因为这部电影的出品方中,并没有开心麻花,还有之前《日不落酒店》、《温暖的抱抱》这两大烂片,开心麻花其实也没有参与出品。
所以有些麻花粉觉得,把烂片的锅都甩到开心麻花的身上,是不合理的。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却觉得极为合理——因为对于观众而言,他们为什么买票进电影院?
不就是因为在演员表里看到了马丽、常远等开心麻花的演员吗?
不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开心麻花这块招牌吗?
对于大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而言,他们认的就是演员,认的就是那几张熟悉的脸,谁还管出品方是谁?
我一直觉得,不管是演员还是团队,只有你珍惜自己的羽毛,观众才会给予你相应的尊重。
钱可以赚,但要看怎么赚。
从2018年4.6分的《李茶的姑妈》,到2020年5.3分的《温暖的抱抱》,再到今年4.7分的《李茂扮太子》,开心麻花团队一直在消耗观众对他们的信赖感与好感。
今年的春节档,还有两部开心麻花的作品即将上映——一部是沈腾作配,不知含腾量几何的《超能一家人》,另一部是继谐音梗之后,硬蹭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于我而言,在评分和口碑出炉之前,我已经不可能再为开心麻花任何作品买单了。
因为容忍,从来都是有底线的。
作者:十四十四公众号:十四十四
关于开心麻花 开心麻花以舞台剧起家,目前在全国都常驻的有话剧表演,可以说是国内喜剧话剧的一家独大。
最近几年开心麻花也开始涉猎电影行业,《夏洛特烦恼》、《驴得水》、《西虹市首富》也让他们在喜剧电影方面小有成就。
但是最近开心麻花的风评一直不太好,常远的《温暖的抱抱》、黄才伦的《日不落酒店》、艾伦的《遇见喵星人》,都让观众冠以烂片的称号,所以看到《李茂扮太子》的阵容的时候,我心里也会担心是个大烂片。
沈腾自从春晚小品《扶不扶》饰演了郝建之后就火起来了,在喜剧方面风评一直不错,甚至现在还有一个新名词叫“含腾量”,即电影里面沈腾戏份的含量,如果电影请了沈腾又只是小客串,大伙都会十分不满。
而这部《李茂扮太子》的含腾量=0,更让人担忧。
《李茂扮太子》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这里我是以一种宽泛的分类把这类电影统称为“开心麻花味的电影”,或者说这一批剧组的人的电影,所以才顺带谈谈开心麻花。
对于《李茂扮太子》的主观感受 事先声明,这不是专业评写,只是我的个人观感。
了解一部电影的第一步就是片名,这又是一个玩谐音梗的电影,《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 。
再后来被改变成了多种戏剧。
为什么这些电影要玩谐音梗呢?
第一就是给不了解的观众一种自己好像听说过的错觉,人走进电影院感觉这个听着好像挺亲近的,就有可能会看这场电影;第二可能是偷懒,取名其实是非常难的学问,甚至可能比电影本身难做,电影人为了偷懒就用了谐音梗,或许他们自己还觉得挺巧妙的,谁知道呢?
用谐音梗取片名的电影到底是好还是差还是得看具体情况,反正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不自信的行为。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预料中的非常平淡,听着一些烂俗的梗也笑不出来,还是看到了半小时左右才开始渐入佳境,只要get得到,还是有很多好笑的地方的,由于看之前的预期太低,看完之后我反而是觉得比想象中还好。
这是一部笑点非常密集的电影,点映现场频频笑出鹅叫,最后也有比较感人的地方。
我朋友问我这部电影的剧情怎么样,这部电影剧情确实平平无奇,我给他的评价就是,反正确实是挺好笑的。
所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像这样确实逗笑了很多观众的喜剧电影,能否及格呢?
除了搞笑,里面还有对于男女主感情的描绘(感动部分)以及太子和李茂各自的烦恼(升华)部分,来的不生硬,但是也没必要,可能也是出于商业考虑所以加入了这些元素。
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用心的,细节发现的越多,其实就越能发现他们的用心,如果是一味的喷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不过有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小品味道非常重,要从专业的电影角度来想其实也是对的,这部电影是他们独特的风格,不管是作为小品还是电影。
这部电影都体现出了他们作为喜剧演员的功底。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我们花钱进电影院看喜剧片的,能够经常笑起来,我们的目的就已经打到了,片方的用心也达到了,也是就这样快快乐乐的迎来了新的一年。
但是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或许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只是一个电影院的商品,我们是消费者片方是生产者。
电影史上留不下它的姓名,他也对其他电影没什么影响。
浅谈“喜剧” 电影鉴赏课上,老师放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给我心里带来的激动的心情,默剧也一样可以很好笑,黑白电影也一样可以很搞笑,卓别林完全是用自己的滑稽的动作和行为来让人发笑,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喜剧大师,什么叫匠人。
同一时代的还有基顿,基顿虽然作品不多但是他跟卓别林两人是不同的风格,基顿去拍过很多很疯狂的镜头,他们是不同风格的喜剧大师。
然后就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喜剧风格——黑色幽默,《驴得水》除了表面的喜剧使人看到人性的丑恶,贪婪、自私、懦弱以及虚荣;《寄生虫》体现了有钱人和穷人的差距,《荒诞故事》里面用暴力展现了野蛮复仇 ,《大佛普拉斯》描写出了社会里的一些底层人的图景。
黑色幽默电影里面荒诞的场景,让人觉得夸张但难忘,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类型。
罗温·艾金森主演的《憨豆先生》也是几乎没有台词,但是全世界都能看懂,《憨豆先生》让我明白了喜剧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许多笨拙的事也可以成为笑料。
像《李茂扮太子》这样的,就是现代的商业院线片催生出的一个产物,它存在即合理,现在院线电影里面的作者电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套路。
要守住现在的商业喜剧片最后的底线,你一定要足够搞笑。
之前一直不喜欢看开心麻花的系列电影,觉得搞笑有点勉强了,强行讲段子,让整个剧很尴尬,而且之前看过的如西虹市shou富给人的感觉就是整部片子很浮夸,带给人的整体的寓意很肤浅,很没内涵。
但这部李茂扮太子,一改我对开心麻花的刻板印象。
最开始是在抖音上刷到的,一直想去电影院看,但是吧一直没时间也没来得及约上小伙伴。
看完之后觉得有笑点也戳泪点。
马丽的演技也是杠杠的。
男主的话就还是有那么点点帅的。
其中太子说的,你不管到了什么官位其实都是蝼蚁,大概类似的句子挺有深意的,折射到现实的生活中,引人深思。
冲着马丽来看的,一上映就满怀着期待来看了,结果😅谁是喜剧可是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啊!
完全不能戳中我的笑点,台词真的写得很无趣,以至于看完之后我甚至想不起来笑点在哪里😓演员的演技也不太行,不是看服装的话,我根本分不清李茂和太子这两个人谁是谁。
常远完全没有演出这两个人的区别来啊 🤦♀️还有马丽这个角色,我真的很不理解,她的设定很不符合常理。
如果你的夫君不上进且三番两次的不靠谱,你为什么还要死心塌地的守着他呢,这合理吗?
2022年第一天上映的开年喜剧《李茂扮太子》,让人不仅无法笑起来,而且还觉得尴尬无比。
在苦熬了100多分钟之后,终于可以吐口气了!作为一部自称“爆笑”的喜剧电影,应该让观众在座位上笑得合不拢嘴,要不谁愿意又花钱又花时间在影院“遭罪”。
《李茂扮太子》整部影片笑点尴尬毫无新意,包袱输出全靠谐音梗。
剧情拉跨牵强,无法自圆其说,脱离故事的背景设定,显得很莫名其妙。
人物塑造立不住脚,全员智商掉线。
最后强行反转,走走过场,虎头蛇尾。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观众走出影院大呼“烂片”的票房,上映首日竟然破亿。
难道大家都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看电影如买白菜,不在乎这几十块钱吗?
当然不是!
观众无非是冲着演员常远和马丽——这些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去的。
看过后很多人开始吐槽开心麻花真是越拍越烂,一把好牌打的屎烂!
这真的是开心麻花的锅吗?
其实谜底一直都在谜面上,《李茂扮太子》片名早就预言了这一场“狸猫换太子”的闹剧:电影中小捕快假扮太子,电影外用麻花系演员塑造高仿麻花式喜剧,达到热度和票房双丰收的效果。
而真相是这部电影的出品方竟然跟开心麻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为什么会造成近几年开心麻花口碑崩坏呢?
因为这几年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演了很多烂片,像《温暖的抱抱》《日不落酒店》《一念天堂》《人间喜剧》《阳光劫匪》《测谎人》这些,评价惨不忍睹,评分集中的史无前例的低!
然而普通观众并不会关心什么出品方,只认演员。
演员演烂片,就是开心麻花不行,大家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这锅得背着。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开心麻花现在因为几部烂片碰瓷承受着骂名,是因为他们出品的电影一度在喜剧界是搞笑品质的担当。
《夏洛特烦恼》堪称经典,当年最佳喜剧。
剧情设定吸引人,节奏明快。
演员表演一举一动,即使现在也印象深刻,沈腾和老大爷的对话更是搞笑名场面。
《驴得水》用喜剧的方式讲悲剧,主题深刻,有笑有泪。
《李茶的姑妈》确实遭遇了滑铁卢,至少在影片的完成度还是在水准之上。
再之后《半个喜剧》打了个翻身仗,又再次推出了高分喜剧。
电影视听语言可圈可点,人物关系和精心设计的人物对白,笑点密集贴近真实生活,让人着迷。
观众因为这些真正“爆笑”的影片,认可了演员,认可了开心麻花,对演员的期待也变成了对出品方的期待!
一旦这些喜剧演员表演令人失望,恶评朝向演员,一顶顶五颜六色的帽子也会扣在开心麻花头上!
《李茂扮太子》是今年第一顶这样的帽子,但绝不会是最后一顶帽子!
一部打着开心麻花艺人的“黄金阵容”旗号,骗钱骗感情浪费时间的毫无诚意之作。
说实话,因为经过这些跟“开心麻花”相关字眼的当噱头的宣传轰炸,我都有些疲惫了,想必大家也是这样。
贺岁档的《超能一家人》和待定档上映的《独行月球》,都是开心麻花的官印出品,希望能真正的延续之前的水准和口碑,要求不多,期待一下,让我觉得对得起手中的票价和100多分钟的时间。
元旦上映的《李茂扮太子》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可是演员都是麻花的演员,看完影片大家也都默认这是一部开心麻花式的电影。
何为“开心麻花式电影”?
简单来说就是屌丝获得超能力的故事。
《夏洛特烦恼》里的穿越,《羞羞的铁拳》里的男女互换,《李茶的姑妈》里的身份错位,《西虹市首富》里的一夜暴富都是这种超能力,这曾是开心麻花的制胜法宝。
沈腾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2015年《夏洛特烦恼》大获成功,开心麻花的估值也从3亿暴涨到了50亿,这时麻花做了错误的估计,他们觉得电影的成功和沈腾的关系不大,完全是剧本的功劳,而开心麻花深耕话剧界多年,攒了一堆好本子,随便拿一个拍出来就是爆款。
沈腾没有拿到开心麻花的股份,之后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双方也渐行渐远,而麻花也开始扶持下一个沈腾。
《羞羞的铁拳》里是艾伦,《李茶的姑妈》里是黄才伦,《温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是常远,《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魏翔。
然而一次次的实验后大家才发现,沈腾把开心麻花带到了不该有的高度,只有他能接得住剧本里浮夸的设定,没了他这朵红花,其他黄金绿叶瞬间就失去了生命力。
《李茂扮太子》的拉胯也是在意料之中,这部电影票房虽然突破了2.3亿,但是口碑稀烂,豆瓣评分只有4.8分,堪称灾难了。
这部电影上映前就不被看好。
首先,本片原名叫《李茂换太子》,就是典型的谐音梗,《脱口秀大会》已经和我们科普过无数次了,谐音梗是最烂的一种喜剧创作方式,是创作者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开心麻花最擅长的就是用谐音梗编喜剧,这套玩法过去还成,现在已经骗不了观众了,于是上映前片方灰溜溜的把片名改成了《李茂扮太子》,这是一种露怯的表现。
接着,本片虽然是古装喜剧,其实故事内核还是套用开心麻花最常用的模板:屌丝生活不如意,偶然的机会获得了超能力,影片中的超能力就是和当朝太子互换身份。
按照这个模板,我们可以一下午编出一麻袋的喜剧故事,观众都快看吐了。
再看演员。
开心麻花里其实有很多黄金绿叶,他们和沈腾最大的差距在于,他们的表演只能放,收不回来,作为配角很出彩,但是演主角收放不自如,演不出角色弧光,人物看着就很虚假浮夸。
而沈腾是可以收的回来的,我们看第一季《欢乐喜剧人》就能看得出来,他的喜剧表演最打动人的,不是夸张的表演,而是不经意间收的那一下,一下子能抓住观众的心,高级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如《大地惊雷》《小偷在哪儿》。
在电影里,《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本子其实都很浮夸,但沈腾能用表演将角色沉淀下来,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是角色却很有真实感,观众是信服的。
《李茂扮太子》里,常远一人分饰两个浮夸的角色:捕快和太子,因为没有内敛的表演衬底,所以这两个人物都像纸片人一样虚假,观众根本不相信角色,进入不了故事。
这种不信服体现在:常远和马丽根本就没有CP感,夫妻之间那种真挚的东西看不到,最后的升华看着就很尴尬。
再有常远饰演的捕快是个底层蝼蚁,常远的表演还是配角式的单一演法,没有激发观众的共情,而沈腾在《夏洛特烦恼》中参加同学聚会被鄙视的表演,在《西虹市首富》中应聘守门员遭遇潜规则的表演,都是喜剧遮着的悲剧,有强大的共情力,这就是差距。
常远饰演的太子也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形象,和捕快没啥明显的区别,观影时只能通过发型打扮来进行区分,两个角色的反差感没有演出来。
包括马丽在内的其他配角都可以单一的表演喜剧,但是主角不行,他必须有泰山压顶的实力,显然常远目前的表演根本镇不住这个场子。
最后影片细节也很粗糙。
艾伦沾上胡子饰演老丈人,张子栋演笨贼,宋小宝演包工头,克拉拉演女巫。
这些配角都是即插即用式的,和主线没啥关系,还能看出很多梗是现想出来的,缺少打磨。
有些梗还反复使用(如敲诈钱财的梗)缺少诚意。
总的来看,《李茂扮太子》就是:故事老套,主演撑不住场子,配角削足适履,细节粗糙。
两个字概括就是一出闹剧。
这样的片子能在元旦档拿下2.3亿票房一个原因是同期上映的其他片子也不给力,一个原因是中国观众对垃圾喜剧还是太过宽容,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互换身份的题材大多,我记得儿时在电影频道看过的就有
王子与贫儿 (2001)7.62001 / 英国 / 家庭 / 贾尔斯·福斯特 / Jonathan Timmins Robert Timmins不同的,这部外国电影描写下的贫民窟凄惨样,黑黢黢的背景刻画,互换身份后的如履薄冰,对《王子与贫儿》的电影印象并不太好。
要说看过最近一部的就是电视剧《潜龙戏凤》
丐世英豪 (2010)7.12010 / 中国台湾 / 喜剧 爱情 古装 / 郑少峰 / 邱心志 蔡君茹主打的同样是反差,题材喜剧更为相似。
由于剧情属于一猜就中,便只看抖包袱和笑点了。
通篇下来,观感还不错。
笑一笑的电影也别追究太多,赶着骂烂片的,毕竟成本就那么点。
也不是什么大制作或好几亿的特效电影。
几位主演并非大红大紫,演技比起同样院线的《大红包》认可度高得多。
穿插一些国人特有的教育问题,子嗣问题,笑点中很接地气。
只是可惜花钱进院线看的观众,图一乐吧。
《李茂扮太子》,一部没必要上纲上线地批评、没理由不管不顾地拒绝、没所谓大红大紫地成功的影片。
但是看一看,你就会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勇敢战胜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努力改变自己的勇气。
常远以精分式的演技诠释了一个平凡的捕快和一个特别的太子。
明明是同一张脸,却能展示出两个不同的人格。
这一次,常远给大家带来了足够的冲击。
马丽稳稳当当地塑造好了家珍这个角色,这个家珍,不是对她父母而言的,是对李茂而言的。
家中的珍宝,就是那个永远相信你的善良的人。
只看回忆,似乎很难看到家珍喜欢李茂的理由。
但是,李茂确实是一个值得家珍喜欢的人,他善良、敦厚,有原则、有智慧、有勇气、有觉悟。
他想要改变,但是他终究没有为了改变而放弃真实的自己。
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理解人生的辩证存在,是太子教会李茂的,也是李茂教会太子的。
人,或许真的只有经历别人的人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别人的感受。
换位思考看似很容易,实际上很难。
所谓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
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愿意为你设身处地地着想,那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
李茂明白了这一点,太子明白了这一点。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一点。
一直被豆瓣评分影响,觉得这片肯定不好看,所以上映时没去影院观看。
春节期间正好没事,抽空在南瓜上看了,说实话,真不算难看,还挺有意思的。
常远显然是只适合做配角,作为主角依然像配角,想想如果是沈腾演,会是啥样子呢。
片子虽然不精彩,但是搞笑,欢乐就可以了啊,要什么自行车,又没掏钱,是吧!
★★☆
这越到最后越是什么玩意儿……
小品段子集合
很合格的轻松无厘头喜剧片!常远和马丽的演技超好,给片子加了很多分,也只有他们演才会不尴尬。最惊喜的是常远,一人分饰2角还能演出很明显的区分度。各个喜剧大咖的串场也都非常搞笑,宋小宝和脸脸的两段最佳!最后的感情戏也看哭了~ 去之前以为是烂片呢…是我把人家看扁了… 轻松不动脑的喜剧片,可以看一乐呵~
比想象的好,再怎么说也比李茶的姑妈温暖的抱抱之流好吧,也可能是我期待值太低了。
进一步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退一步就是“夏洛特烦恼”,结果两头都没挨着
和家人一起看的,新年快乐
不要靠近片名用谐音梗的电影,否则会变得暴躁……
以前好歹还有些搞笑的,现在连好笑都做不到了
开心麻花:装疯卖傻的专业团队。但又圣母心的觉得这帮人不容易。有些包袱响了,所以就还行吧。
长脸李茂和他一样毫无气质的太子互换身份却没有被看起来怀孕足月的胖媳妇和一看就是庸君的皇帝看穿的愚蠢笑话。
虽然一人分饰两角,但没演出两个角色的区别性。
算及格的搞笑片,虽然和很多经典都有借鉴
因为豆瓣的蚊青,我选择了五星,中和一下
好看 常远现在好有光芒啊!!!
比起网大更像个网剧
还能看吧
麻花终于不出烂片了,虽然没有啥剧情,但是麻花就是麻花吗,搞笑就好了啊。真的笑了,包袱很密。
【李茂换太子】推荐,好久不见的贺岁片。也是好久没遇到能让人笑得这么开心的麻花电影了。平均一分钟能笑两次以上吧。全程观影过程很愉快轻松。当一部贺岁片足以了。电影的笑点设置主要依靠语言,而不是靠情节或者镜头。还有电影依然话剧感很足,电影质感缺乏。电影逻辑小bug,救人质那场为什么不带太子府的额来救驾,还有互交人质的时候李茂往回跑就行了。总之,是开心麻花系列里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剧本稍弱,演员功力满分💯,逻辑不自洽,但看喜剧那么较真干嘛,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