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是在讲一个故事而已。
我知道它在煽情啊,但她煽得让我感动了,我就说它好。
之所以写这篇一点都不像样子的评论,只是不想让自己忘掉影片里提及的那个非洲部落里古老的处理有罪之人的方法:绑住扔进水里,如果受害人家属决定让他死,就没有人去救他,这一家人得到了正义,但丧亲之痛会永远伴随着他们;如果他们选择放过罪犯,还他生命,就证明他们承认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的确不公平,但同时,丧失亲人的伤痛也将永远离他们而去。
Nicole Kidman在影片里的表现很不错,把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变现的淋漓尽致,Sean Penn的话一般,表演的有些像在拍文艺片。
全片以非洲的一个国家的人权问题作为背景,通过联合国翻译员的身世,亲人等把影片串联起来,环环相扣,逐步的深入主题,揭示疑惑,节奏虽然比较慢,但把握的很好,使观众一直保持着一种轻微的紧张感,而且本片更着重描写人物,代入感强,不像其他的政治片让人犯困。
时间比较长,请在精神状态不错的时候观看,推荐。
The Interpreter 基本上归于剧情、惊悚这个类别,不过在不断插入的回忆和沉重的家仇国恨、身世之感之间行进,将稍嫌缺乏想象力的阴谋抽丝剥茧的过程不免流于拖沓,加之华丽的动作场面缺席,初识sean penn的惊艳也只够支持我耐着性子看完整部片子而已。
到最后才惊觉分明是电视里狗血的武侠言情剧的套路和设定。
女猪被一连打上灭门血案、理想幻灭、爱人离弃以及挣扎半世才发现支持自己的东西几乎从未存在的整套标签后等待走内敛硬朗专情路线的男猪用亲身经历教育她并把她拉回健康阳光如释重负的人生中来。
翻译风波,一部美国电影. 妮可·基德曼,西恩·潘主演,强大的男女主角,都是奥斯卡得主,西恩潘还得过两次,虽然我最记得的是他是麦当娜的前前夫. 本来是一部可以拍得很"好莱坞"的商业大片. 出名的男女主角,有关外交事件的题材,可以英雄救美,可以美女为了世界和平力挽狂澜,反正抢占床戏一个不落,大概赚个几亿是没问题. 但恰恰,这部电影并不如此,也确实不该如此,不然,就不该找西恩潘来演. 电影节奏很慢,很迂回,导演并不想用太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 男主角打电话回自己家,一遍又一遍地听留言的声音. 女主角整理着笔记. 我只知道男主角很悲伤,我只知道女主角很担心. 后来,我才知道男主角很悲伤,因为老婆跟第三者走了,车祸,死了,她本来答应回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女主角很担心,因为弟弟在非洲失踪了,尽管已经断绝了关系. 主线的剧情仿佛成了陪衬. 男主角认定女主角说谎,而女主角,似乎藏了太多的东西. 节奏很慢,慢得我不知道该怎样说下去. 我却很喜欢如此慢节奏的电影,慢慢地告诉我,放弃仇恨.
为什么我会把尼可看成隔世情缘里的玫格瑞恩,因为她突然裹的跟粽子一样,并且上演柏拉图式的暧昧。
画外音,其实我对非洲还是很怀念的。
为什么非洲会成为人权的悖论之地引无数红十字会和联合国弄潮儿竟折腰,白人与非洲的不解原罪和白人世界先进的人权理念撕逼的不可开交,抛开这一切,非洲是个充满了活力的美丽世界,尽管热的要死,依然比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更让人有存在感,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时也想再去,妮可高兴的说我回家了这样的情景让我一点都不感觉陌生。
但是非洲本土的人民、政治和经济、战乱和疾病是永远无法避开的。
不知道豆瓣的评分为什么这么低 看很多人说都是看的cctv6的中配版 可能失了感觉 其中的英语法语 非洲语翻译回来肯定没有原版的效果。
因为自己也是语言学相关专业 一开始只是对片名感兴趣 后来我发现这部片子的内容更让我有感触 直到如今 种族主义仍旧带来许多杀害 昨天巴黎的卢浮宫还遭到了恐怖袭击 很多无辜的生命因此逝去 没有人天生就该遭受苦难 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正被不公平地对待着 他们无助 怨愤 有些人选择放过凶手 免于自己余生在哀悼中度过 可是 当一次又一次痛失亲人 无助的他们却只能用直接粗暴的形式宣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怨愤 他们没有错 错的是这个世界 是人性的贪婪和自私
有几个细节问题就是想不通啊一,最后为什么妮克能进那么戒备森严的房间进行暗杀报复?
我知道她有那张哪里都能去的通行证,可是为什么她能拿到这种通行证呢?
二,妮可在做测谎前见到那个警察(后来知道是坏蛋),为什么让她那么不安?
而且那个警察怎么知道妮柯有个弟弟?
难道他们以前认识?
三,公交车爆炸那段,明显施暴者发现妮柯在公交车上楞了一下,为什么?
后来是妮柯打算下车了,那个施暴者才也打算下车的,感觉他不想炸死妮柯。
四,如果说一切只是阴谋,主角原本就是想制造一场不成功的自我暗杀提高声望的话,那妮柯偷听到的话其实是帮助了这个阴谋的开展,至于妮柯没有必要一定要置于她死地呀。
为什么坏人一直要追杀她呢?
希望有人帮忙解答(^^)不然看了后郁闷。
看完电影,觉得不错,想要力荐。
过来写评,一看批评声多,有些纳闷。
仔细看看,也有道理,确实没多大深度。
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剧情不错,从头至尾都很紧凑,铺垫、展开、呼应,很吸引人。
序幕里的屠杀是怎么回事?
谁是真正的独裁者?
谁是幕后真凶?
一个又一个问号,会随着剧情发展跳出来。
女主角的复杂,也不是开头就来个大告白,而是根据剧情发展需要一点点透露出来的。
真实生活中,总是直白的诉说最难以置信,不是吗?
而真相究竟如何,带着疑问自己发掘吧。
不要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兜兜转转它还会找上你,而且或许还会带来新的痛苦,更深刻的痛苦。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不是圣者,也不是恶魔。
我们只是迷失,只是自以为是,便有执念注入我们的脑中。
这是人类所有罪恶的原因。
面对,人生的启蒙课,有的人一生都做不到。
放下,人生里最艰深的一门学问,太多人一世都学不会。
我想,若nicole不是金发碧眼,可否这样轻易地赚得全世界的认同。
我不擅长看严肃题材的片子,只是这个片子的情节实在紧凑,一直带了某种宿命的紧迫感,惹人追着看下去。
屠戮,暗杀,爆炸,密谋,种族,信仰。
最具张力的瞬间便是nicole拿了手枪指着由拯救者者走向刽子手的博士,让他自己念出自己曾经写下的话,关于和平和人性与战争的对峙。
是的,最残忍不是掠夺,而是给予之后再拿回。
对于那片深爱着的土地,爱之深,因此也责之痛。
世界在大,依旧也魂牵在那里。
总有一天,是要回家的,即使亲人已逝,那也依旧是他们魂魄安歇的地方。
如中国人说,落叶归根。
妮可真好看,这个深度还是蛮有的。即,以德报怨
完全是冲着Nicole去的,但是还是非常失望但我喜欢电影中的色彩,尤其是Nicole Kidman的金发,还有衬衣
佳片有约看的 内女的永远神经兮兮的烦死我了
妮可的剧情并不出彩,剧情主要还是集中在西恩藩身上。总体来说算是合格的商业大片。另外,妮可的美貌太影响我体验剧情了,总是忍不住暂停截图。哈哈,我算是了解电影奖的那些评委为什么讨厌美人了,太漂亮的女人确实会让人出戏。
“我是不是没有和你提到过我是多么的想念非洲?”,好喜欢这句话。
我还是不习惯看这么紧张的片…… 谢谢小宝,我爱Jade。
小时候看的啦。。。当时哪里见过世面呢唔。。。。。所以觉得好棒呀~~嘻嘻
说实话,看的不太懂!~
口译课给放的 我的印象是大伙为什么都觉得nicole好看?!
联合国的无知与无能
西恩潘果然是影帝,妮可基德曼超级漂亮。做一名翻译或者口译是我的梦啊,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能常常发梦的,要把梦想和幻想变为现实!
剧情有点乱,但还不错,尤其是在电影院看的……而且Nicole在这里的扮相还算正常不狰狞至少。少一颗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男女主角不搭吧……尤其在身高方面……
Haven't watched Hollywood films oozing with such straight whiteness and imperialist nostalgia for so long and this one just reminded me of how insufferable they are. Turns out I've seen it 8 yrs ago yet it left absolutely no trace in my memory. 这里翻译的形象及她被对待的方式也太典型了,为数不多展示口译员工作的场景超外行:基德曼完全不记笔记的吗,讲者坐着译者站那么老远听得见吗,语速和停顿也完全没在点上,太好笑了。
小语种的重要性
电影制片厂译的这电影真是毁啊啊啊啊
故事看似动人,其实是在西方“呼吁人权”的理论框架下的主观意淫。第三世界国家的苦难远非仅仅来自本地权利的争夺。这个语境下,语言不是沟通的桥梁,而是征服的桥梁。
故事还是太弱啊,妮可在这部里很漂亮啊
果真是烂片!!
当时宣传搞得很大,我也充分相信了妮可和西恩,不知道是剧本还是导演的问题吧,感觉很一般
卡司相当强大 依稀记得剧情相当莫名其妙 而且要不是今天在电驴上看到下载我死活想不起来这片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