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之后还是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人生第一篇影评。
关于影片的脉络和整体评价已经有不少大大发表的专业看法。
我只想说说Furiosa这个角色。
影片中的Furiosa,果敢,刚毅,坚持。
身为Immortan Joe手下唯一一员女将imperator,可以开着War rig 帮老Joe抢油,可见非常受器重。
可是我们讨论的不是现在这样平等的社会,是一个女人严重物化,以生育为目的的末日废土中。
Furiosa是如何达到这样的地位的,其实是个非常细思恐极的过程。
我们知道她从小就跟妈妈被从绿地偷走,妈妈第三天就死了,恐怕是被折磨虐待致死。
Furiosa可能因为年纪尚小留下一命(为了留到生育年纪?
)直到Max到来之前,她只能挣扎的活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失去的左手恐怕只是她付出的最小的代价了。
身为一个女人,还是个颇有姿色的女人,没有沦为老Joe的生育机器,恐怕她早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中间的过程,不说大家也能想象的出来有多少苦难。
想必这也是为什么她要付出所有也要拯救几个女孩的原因。
在少有的几段感情戏里,Max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Furiosa回答为了redemption。
没错,经历的这些年杀与被杀,折磨与被折磨的轮回,她双手被迫沾满了鲜血,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爬到权力的顶点才有回家的可能。
Max第一次制服Furiosa时只是开枪绕头打了几下示警,并没有选择杀死她。
因为Max还有选择。
而Furiosa恐怕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 ,每天被迫做着违背准则的事情,杀杀杀,戴上冷血的面具才能生存。
做坏人不难,难的是明明是好人却要装一辈子坏人。
最后的决战,Furiosa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悲愤的对老Joe喊:Remember me!
这才是她对7000多天来痛苦与折磨的总宣泄,这才是真正的战神Furiosa!!
后启示录时代,当残酷的末日带着不可逆转的强大力量,以突袭之姿骤然降临,显现狰狞面目,放眼望去,漫天黄沙,燃烧着复仇和救赎的愤怒火焰,进退都无路,进退皆失据。
现实就如同黑夜一样笼罩在这片大地,漫长而没有边际,在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所有的资源都是稀缺的,而生命就像成了无边牢狱苦海,永无出头之日。
每个人都像是被丢上了没有安全措施的永不停歇的过山车,处处存在危险但同时也惊心动魄,你甚至可以目睹整个世界在高速运转下的异位如同地狱画卷一般在你的脚下在你的头顶展开,但你却也无法阻止这辆车的轰然前行,如果你选择跳下,你就必定会被碾得粉碎。
一部充满西部风情和末世情怀的电影,金属质感宗教狂热与机械蒸汽朋克摇滚,轰鸣的马达伴随着齿轮碰撞摩擦的刺耳噪音,宏大的场景橘黄色和灰色的冷暖色调,构成了这样一个清晰的粗线条的弱肉强食而又棱角分明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有这么一群人,不屑与妖邪为伍,固执的守护自己心中的执念,并为之燃烧至死。
如果你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的电影,无所谓;如果你是任何一部或者所有的前三部电影的痴迷粉丝,也确实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它也介绍说明了麦克斯作为一个主角你所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一切了。
My name is Max。
同时,他也不是孤胆英雄和本片唯一的主角,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饰演的女主角弗瑞奥萨Furiosa,一个同样奉行行动大于言语信条的女人,像一个握紧的拳头很多时候甚至会爆发出比主角更令人敬畏的力量。
影片绝大部分的篇幅集中在主角一行人的漫漫征途,速度与追逐,爆炸与愤怒,节奏紧凑稍有喘息就会在电光火石之间进入到下一个动作场景中,不像《速7》以在城市国家之间的场景转换作为分割,这里就一个场景就一条路就一场追逐却也不会觉得乏味。
影片末世狂沙的基调,那些暗沉单调却又栩栩如生的生动色调,令人炫目目不暇接的镜头衔接使得每个观众得以沉浸在一场视觉饕餮盛宴中,把所有荒芜残忍,燃烧怒火,金属爆炸,和无尽追逐,从单纯的技术画面组合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与反杀。
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一个离开真人电影长达17年的导演兼编剧,他的电影一向比较独特,很难归类,即便跻身以特立独行著称的一众cult film导演中,他的电影工艺镜头感和他在纯粹视觉艺术上的才能造诣也能迅速将他从人群中分开。
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投资这一部如此导演个人风格化严重的电影的。
总之感谢他的劳动和脑洞。
由于某部反派弱爆了超级英雄电影霸占了IMAX屏,但是依旧燃爆了嗨爆了!
操!
滚你妈的复仇者联盟!
滚你妈的娘娘腔超级英雄!
滚你妈的CG绿幕拍摄!
强力推荐。
配乐满分!
在微博上开的玩笑是:引进Mad Max的好处是,看复联没听懂台词后说难看的装逼犯,可以在听不懂这部之后装逼说赞爆了。
事实上我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很多台词都没有听懂,100%的Immortan Joe的话在我听来都是嗡嗡嗡的鼓风机,Nux的神经质的狂躁和胆怯也不容易听清。
但是我不觉得我需要反复刷片来理解并且享受这部电影。
就像很多人说的,视觉美音效棒动作编排新颖精彩,足够推荐给所有喜欢动作片的朋友。
但是我不同意这部电影没有剧情或者剧情弱,我认为这部电影有很多很多背景和剧情,只不过掩盖在了漫天黄沙和脸上套着人皮的吉他手的riff下了。
以下当然包括剧透!
以下当然包括剧透!
以下当然包括剧透!
============================================================================================================================================================-Immortan Joe为什么是大反派?
我们一直没有看到Immortan Joe真正的脸,从他裸露的背后看,他就好像所有在wasteland的人,他也在辐射和污染的环境下长了很多囊肿,而且能看出来他年龄很大了。
他是一个独裁者,通过控制水源统治wasteland Citadel,收集年轻人(还是他的孩子,我不知道)涂白做自己的战士/奴隶,抢夺少女做妻子(奶妈们曾经也是妻子吗?
)并且给她们上了贞操夹。
Citadel的山顶上有绿色植被,他自己也有温室,但是他不分享给其他人。
这样的时候,被他统治的人很多都当他是神(Nux如同追星族见到欧巴的反应)并且愿意为他送命,是很大的讽刺。
之后在追车的过程中,Bullet Farmer和People Eater这样视觉和名字都很可怕的人都是他的同盟,足以看出他是多么强大的反派,即使他自己除了带着可怕的面罩并且开了全篇的车之外没干什么。
Immortan Joe是这样一个暴君,但是他也有很复杂的情绪。
首先,为了追回他的五个妻子,他可以调动所有的战士。
而当他为了保护恨他到死但是是他最喜欢的bride宁愿翻了自己的车,当这个临产的妻子死掉的时候,他极端的愤怒和悲伤发自于私人的感情,而不单单是“他是个大坏蛋因为他坏”的设定,让我更加担心在Furiosa的车上的人的安危。
而对于Furiosa,Immortan Joe跟她没有血缘关系(或者其他关系我猜),他可以信任Furiosa去送一大车mother's milk,并且在他的走狗面前夸赞Furiosa,当他知道他被背叛的时候,受到的震惊和气愤让人觉得很真实。
-Imperator Furiosa是真正的主角吗?
在正片上映之前,烂番茄上的唯一差评的评论的主题是:这是个女权主义的宣传片大家不要看。
论据之一是Tom Hardy的光芒完全被Charlize Theron掩盖。
我不大清楚写这个评论的是不是梅尔吉普森本人,不过从好处看,其他99%的评论都不同意这个观点。
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英雄是Furiosa,她不光是整个追车的原因,她也承载着这部电影的主题——传承。
她是被Immortan Joe绑架离开自己的族群,即使左臂残疾,她也是最骁勇的战士:和Max那场精彩的徒手搏斗,她最后把Max打翻在地,而在沼泽里和Bullet Farmer对峙的时候,Max认清了自己的准星比不上Furiosa,甘当她的支架,然后Furiosa一枪命中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在这个不给人喘气的电影里抽空微笑了一下。
的确,开场3分钟Max就被擒(两次),并且在之后的三四十分钟被绑在车头上继续给Nux输血,除了增加视觉震撼之外无所作为(我真的觉得他们进入沙风暴圈的时候Max命不久矣)。
但是这部电影设计的巧妙之处有一个是,除了最后的一场动作戏,主要人物总是在三角关系中,不管是Furiosa-Nux-Spiky car,Max-Furiosa-Joe,Max-Furiosa-Nux或者是Furiosa/Max-Joe-People Eater,都不是正义对抗邪恶的简单斗争。
就在我差点要嘲笑几个超模穿着薄纱冲凉的完全为那个性向的人服务的场景之后,Furiosa跳出来暴揍Max和Nux,并且那几位超模在旁边帮忙而不是尖叫发抖分散主角注意力的时候,我的嘲笑立刻变成惊喜的微笑。
据说导演在策划这部电影的时候同时构思的剧本还有Furiosa的背景故事,我觉得这里点到了一些。
如果Citadel的所有人,不管是Immortan Joe,他的所有War boys,和在山下满身尘土的村民,都被辐射或者污染或者各种原因有肢体残疾(Nux的两个肿瘤有笑脸和名字),很有可能Furiosa和那五个Joe的妻子都是被掳的,甚至都有可能是和骑着摩托车的双枪老太婆们是一个部落的。
另外在于Max幻景下的那个小女孩从来都是叫他Max而且前作中Max死掉的孩子是个男孩,难道是Furiosa曾经的样子?
或者当Furiosa成为Citadel新的领导之后,她会变成如Tina Turner在第三部中的独裁者(这个大概不是主创们会走的路)?
关于这部作品中对女权的表达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不需要过度赞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老奶奶们的动作戏大部分都是她们亲自完成的,在高潮的部分非常精彩。
(一个周末内看了Mad Max4和Pitch Perfect2,作为喜欢电影的女生我非常快乐)-在Furiosa如此强大的时候,这部剧还需要Max吗?
简单的理由是,如果这部片不叫Mad Max的话,导演George Miller估计很难拿到一亿五千万美元的投资,花将近十年拍摄,补拍,制作,重新制作。
如果只是叫做Fury Road,这很可能会成为一部业内口碑佳而没人看的动画片。
不过我一定会看,每一部Happy Feet我都超级喜欢。
如果从剧情的角度来看,Mad Max像是一个游侠,在世界末日的沙漠里,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生存。
除了一条命,他什么赌注都没有。
所以他可以毫不犹豫吃掉一只双头蜥蜴,拿着一杆空枪去抢水,在意识到没法开Furiosa的车之后,他只想让会开车的Furiosa和他同行,管那些超模有多辣,他都可以抛在脑后。
共同逃亡的时候他花了很长时间用枪指着Furiosa,同时搜出各处藏着的各种武器(哦妈呀,在那时候我不知道该紧张还是该笑),在看到全身赤裸的女人站在电线杆上求救的时候,他的首先意识是,这是个陷阱。
看起来他一点都不疯狂(mad),也不愤怒(mad),似乎是一个清醒的想要逃离wasteland的人。
但是他有很多幻觉,这部片里并没有太解释这些幻觉是什么,除了那位小女孩反复出现,很多出现在他开头的幻觉中的人,也许只是回顾了一下前面的三部曲(我不认为有任何角色真正在幻觉中回归),这大概就是他的疯狂之处。
另外,Mad Max一直延续的主题是,当这个世界疯了,没有疯的人就会被当做是疯子。
Max是被动地陷入这个混乱的世界,当他有机会的时候,他不顾一切想要逃跑,但是就好像赌了自己的命去抓那个钩子,他也赌了自己的命回去劝Furiosa回到有可能孕育新生命的地方,全篇唯一看到绿色的Citadel。
当他认为有希望的时候,他还是没法放弃人性,也许电影不是完全围绕着Max,观众的视角是从Max出发的,我觉得足以让他成为主角。
况且如果没有Max输血Furiosa根本活不到最后,我猜这也是加分。
===================================================聊这部电影的角度太多了,据说George Miller带入剪辑室的影像资料有超过700个小时,关于这部片的小故事小背景足以填满到年底的谈资。
-难以忘记的场景片段:红衣吉他手(所有人看完都不会不提),Furiosa走入黄昏的沙漠跪倒嘶吼,沙风暴席卷,Max在镜头外(黑暗中)暴揍Bullet Farmer的人抢来各种枪支弹药,Immortan Joe开着大轮车翻过乱石堆,怀抱种子的奶奶坚持到最后一口气后微笑离开,Nux的救赎之死,绑在车头的Max,奶妈(从那时候我算是真正明白这部电影要干嘛了),杆子上翻来翻去的人,白纱超模洗澡(of course),Immortan Joe面具被撕烂而死,黑夜沼泽里Max试图扶住一棵树(好吧),酷炫摩托车群开来车手摘下头盔是一群阿姨/奶奶,等等等等……-这才是Tom Hardy立业的系列,他还有三部Mad Max系列。
我很想听听他在出片前和出片后都说些什么。
-George Miller,继Redford之后的最美不过夕阳红。
说实话,当初看完MADMAX三部曲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会有第四部的。
原因就是第三部已经把整个MADMAX的世界做了一个交代。
不料前几年居然发现第四部正在拍,而且发出来的各种车辆设计比起当年三部曲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对现在的续集电影已经不抱有任何的信心,但是MADMAX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就算是屎也会去电影院看的系列。
为了自我证明不是假喜欢MADMAX这个系列。
终于赶在MERS风波过后,香港还有一间影院播的情况下赶了过去看,查了下排片应该是倒数第二场了。
作为系列作FANS,虽然无法如数家珍那样把前面几部各种梗以及周边,但是这种明明已经在门口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虽然不知到为什么一个来回白痴的用了三张车票.....但终究还是顺利的完成了MADMAX4的朝拜之行。
话说回来,前面很多影友说的各种动作场面精彩部分我就不在多叙述,反正前面在塞隆开始被追击到大风沙那一段剧情我几乎情不自禁牙关咬紧在看。
整体故事看完后觉得作为略带B级电影味道的剧本,实际上来说还是做得挺丰满的。
而且这种类型片的感情宣泄基本是靠前面的压抑来达成对比(例如新版的德州电锯杀人狂以及隔山有眼第一部),MADMAX4可以说做到了。
在塞隆绝望的撤掉机械义肢,跪在滚滚黄沙中,伴随着背景乐的响起我隐约能感受到她内心的不甘。
整体故事就是女主为了达到一个传说中的绿洲,进行逃亡。
遇上NPC超强移动电源MAX,逃亡成功,进而绝望,继而杀个回马枪回去成为领主。
对于一部类型片来说这样的剧情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却有点反转,也算恰到好处。
而它丰满的地方在于,通过几个角色的性格描写让故事在几乎一个半小时都在车上追逐却让观众不易产生疲倦感。
例如说:全片对剧情有着牵线作用的不死WARBOY,除了有两个超可爱的肿瘤在左肩外,还有一种只要在车上滚下来就不会死的附加技能。
从一开始完全就是被不死老乔(我想吐槽这个BOSS的名字是导演故意起来恶搞自己的吗?
)洗脑的战争狂人到后来被高魅力值红发妹说得,进而成为MAX一伙。
虽然笔墨不算多,但却十分生猛。
还有就是最典型的老乔后宫的几个发色各异的大长腿模特,每个人物的性格均有鲜活的描写代表着一个团队在危难中会出现的各类型人。
可以说那些美女的情节几乎没有一幕是多余的。
而MAX这个废土中的死烂仔有别于大部分英雄电影中高大上形象,冷漠自私,只为生存(继承了2和3的设定)。
反而高大上,机智坚韧这些特质却给了塞隆的角色。
这样的搭配对比,既有新意又不会太过于让主角群远离主流价值观。
关于故事方面我还想到一个或者说略有关系的电影《未来水世界》。
时间上来说水世界是在MADMAX的后面拍的。
除了很有创意的把废土拍成废海这个设定外,水世界或许是不经意的,借鉴了MAX系列关于世界观构建的某些技巧(最典型的就是水上载具的战斗,这里我就不吐槽号称某贼王几乎没有什么海战的描写了)。
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MADMAX的精神续作。
然而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这次的MADMAX4的剧情居然和水世界几乎同出一辙。
当然MADMAX最后的结尾反转,以及丰满的人物塑造不得不说比水世界超了几个马位。
或许这类末日题材都逃脱不了寻找乐土的主题吧。
MADMAX除了以超越前作的精彩车战外,还非常完美的继承了系列作有创意且值得咀嚼的人物设计。
对比起现在的各种扭捏网游CG设定风,可谓之一点都不娘炮。
MAX还是老样子,夹克加牛仔裤。
不过这次顺应潮流,多了一根USB充电线,为剧情后面的关键情节做了铺垫。
不过那个口罩嘛是带上瘾了吧每部片都要来一发。
而塞隆的短发烟熏机械臂设定,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延续了MAX在第二部中装了个腿部金属支架的设定(因为第一部的结尾处MAX被人射中了腿)。
除了某层面上接过第三部(第三部也是城内两股势力对抗)巴特镇女王的地位外塞隆的设定更加极端,直接就是短发烟熏妆断臂加义肢。
不得不说老乔你狠!
而那个一路带戏的双肿瘤WARBOY。
这个白化新人类类似设定在第三部中的飞行部落里面也出现过。
最重要的是,不死WARBOY在沙暴后面的一场戏中,非常明显的复刻了第一部结尾处需要锯手的情节,不过这里用的是枪。
当然这里不得不说很多人记忆非常深刻的红色喷火吉他手。
其实,这个怪鸡乐手的设定很明显也是延续了第三部中怪鸡乐手糖糖的设计。
最恶搞的就是他连乐手是盲人的设定的都延续了。
只不过这次红色结他手的戏份更多形象设计更加极端更加酷炫。
此外,大BOSS不死老乔虽说没继承了前面几部哪一个角色的血统(其实也不是非得要继承点什么)。
不过就角色本身形象而言,他是十分成功的.一出场就各种小兵帮忙涂抹爽身粉(为了掩盖身上各种烂疮),前后两片略带半透明和各种潮牌贴纸的护甲也让身体层次显得丰富。
最厉害的还算是他那个超屌的面罩,突出的牙齿加上鼓风机一般的后帽。
让人有一丝丝感觉到黑武士出场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MAX的扮演者汤哈迪正好在蝙蝠3中也是一个面罩角色。
在MAX风暴过后醒来看到梦幻般的HIPHOP MV场景才能看到的美女湿身情节中,老乔的后宫佳丽非常明显的就利用了肤色和发色区别那一班妞。
便于在后期剧情中更好分配属性让人不至于脸盲。
不死老乔你真会玩,华洋黑白男女老少一个不落。
还有就是老乔那那两个盟友,一个没鼻子西装肿脚怪,最后肿脚成为有效的卡位道具。
风镜双枪坦克王,因为太嚣张结果被塞隆一枪爆了射灯(不愧是女儿国的感知值超高),眼睛被碎片弄瞎了,绑了眼罩后反而更加疯狂,双枪扫射沼泽地。
老乔的儿子除了废土作品中典型的兄贵型角色外,背部的两个气阀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不过在最后决斗中,又那么巧的被在蝙蝠侠中被拉断气阀的汤哈迪MAX拉断了被KO.这个算是汤哈迪在恶搞自己的角色吗?
最后还有母亲部落,其实玩过辐射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些就是一些感知度超高的游民的角色,反正就是一班使用狙击枪的家伙了。
不过在遇到母亲部落的中途那片沼泽出现的两个撑着竹竿的东西是人是鬼就不得而知。
最后差点忘记了,不死老乔其中一个畸形人儿子的出现,让人想起第三部地下BOSS的那个little man。
可以说该有的有了,系列作FANS应该单看到人物出场已经能感觉到诚意满满(回头发现原来写漏了奶妈工厂的设定)。
此外这一集中,对世界观的描写主力集中在其文化宗教上。
对于不死老乔这一个末日邪教教主情节算然还算到位。
最后,不可免俗的我还是说说这一集里面的一些车战。
毕竟这一次MADMAX真真正正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部公路追逐片,那些开车一路约炮找妞玩狗的所谓寻求自我的娘炮公路片闪一边吧。
有点可惜的是4没有继承了2和3的飞行道具的设定,其实哪怕是打个酱油也可以。
这次的主角车变成了3里面那种改装大卡车,反而MAX的V8变成了彻彻底底的酱油。
开场几分钟就被人轰番了。
堡垒势力的车辆战斗配置也加强了描写一个驾驶+一个枪兵的模式,车头那些想可乐罐的东西原来是炸弹,这也是为什么MAX会变成移动电源被带到战场成为塞隆的强力NPC原因,对了,你应该没看过男主角几乎前面二十分钟不是开车而是被人绑在车头套着面罩的车片吧。
对了,大部队出阵的那辆LIVE SHOW 大卡车和红衣喷火结他手可不是闹着玩的(没错这一段的原声就叫做BLOOD BAG 即大家喜闻乐见的移动尿袋)。
刺猬车的各种冲撞几乎也是车战的必备主菜,接着一个WARBOY被射穿左眼,自己用喷漆喷嘴准备牺牲,跳起来双矛插车我又HIGH了!
一路狂奔之下,末日沙尘暴的一个横幅全景在戏院中可谓魄力十足。
随着沙尘暴中那辆车灯缓缓暗下来,前面二十分钟的左右的高潮戏迎来了一个小休息,让醒过来的MAX(观众)享受一下HIPHOP MV中浮夸的超模湿身SHOW。
故事来到栈道的守护人情节,这里除了表现了摩托空投手雷外最有趣的是,在主角车头着火的一段剧情中,放下的那个车前铲告诉了大家,除了用来铲丧尸之外,这个道具原来是可以用来灭火的。
次奥,设定做得真细!
而在栈道的桥段后,让飙车戏从刚在群P的情节转换成一对一的追逐。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MAX最后终于忍不住要微笑赞一下老乔的大房时情节却又一转,结束了这一段单挑。
接着车子进入了沼泽路况,带出了后来被塞隆射爆了双眼的傻X老大的坦克车。
外部的不佩服老乔在节奏控制的精妙之处。
为什么这样说?前面已经飙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所以在MAX搞定这班废材拿装备的时候干脆就一带而过,因为再飙的话确实会有点腻了。
别问怎么打的,反正剧本是这样写。
后面的结果就是塞隆脱臂跪地痛哭,幸好塞隆的魅力值高,触发了MAX协助反攻的分支剧情不然她们一伙女儿国一定会变成万里盐原上众多咸鱼的其中几条。
在MAX不多的对白中出现了几句令人深刻的:怀抱希望是不对的,然后我们可以一起...... 之类的。
最后的高潮大战前半部分是带着几个狙击手组队,可惜狙击手血量太低,不耐打。
而且,用撑杆跳摇来摇去的情节还是很萌的。
而在车顶的时候MAX接住了一箭不知道会不会和卡朋特那部《妖怪大闹唐人街》中后来在《洛杉矶大逃亡》演斯奈克原型那个哥们说的:手快不如眼快,眼快不如心快有联系。
到了车子进入栈道后,几本就进入了基本车人体蜈蚣形态的车上格斗,颇有90年代香港警匪片车斗追逐的味道。
作为全片高潮,这里交足功课,红衣结他手也帮观众们翻译了一下TMD的什么叫MAD。
大boss不死老乔最后还是脱下了面具,可惜的是你无法看清他的脸。
为什么说娘炮的CG禁锢不了老乔的想象力呢?
没错,老乔让现在喜欢搞各种特效裆裆裆的小年轻导演见识到什么叫想象力和硬核。
片子大部分车战都是特技驾驶非CG拍出来,除了道具用心桥段设计也用心。
效果绝非现在的娘炮同质化CG可以比美。
听说老乔还打算在蓝光时发布黄色调的单色版本,大伙拭目以待。
据说汤哈迪叔叔已经签了后面两部的剧情。
当时在3结束后我就想过如果拍4,很可能就是变成碎片式的故事那样成为第3部故事之前MAX的一些经历。
所以只要剧本够硬,车子和人继续硬,5和6绝对会是两部精彩的片子。
狂怒下的隐忍与救赎对于女性观众来说,近年来的《饥饿游戏》《分歧者》系列,无不开启了大荧幕上的女强人旅程,女性主角的电影,除了强健的体魄,还有坚强的内心,少不了与噩梦的纠缠和艰辛的情路。
当然我不是要在这里类比这几部影片,因为《疯狂麦克斯4: 狂暴之路》完全是不同的类型片。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也同为女性观众,请不要被男性荷尔蒙喷张的预告片误导,而错过这部影片。
从电影前期宣传海报上就能看出,这部电影女性角色Furiosa的分量之重,不但身居麦克斯之前,麦克斯还被逮着“口罩”,简直让人替男主角麦克斯的扮演者:Tom Hardy的不露脸捉急。
当然导演也指出,这不是他刻意为之,而是剧情使然。
那么,没有看过麦克斯前三部的我跟很多人一样,丝毫没有心理准备的,被电影一次又一次的颠覆了视觉感官,内心底线和末世情怀。
电影放映过程中,没记错的话,有三次黑屏,一段故事结束,真的彻底让观众眼前一抹黑,一共三次。
我理解为导演善意的停歇,给每个人以缓冲,视觉上的,内心上的。
不夸张地说,每次黑屏,我都觉得如果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也值了。
以下我想对电影三个层面的超前突破,谈谈个人感受,不可避免的涉及了剧透,所以,私心里想着,大家如果想保留初次观影的震撼感,大可忽略以下内容,让我先去墙角心塞一会儿。
突破之一,关于混沌的末世刻画。
以末世为主题和背景的电影相信已经数不过来了,而这部影片依旧能在最直观的感官刺激上超越标准线,成为新巅峰,其中两部分的设计极为的出跳。
一是,自然环境的荒芜:烈日与狂风,沙漠与沼泽。
电影画面运用了高饱和度的鲜亮色彩,荒废的图景和浓郁的色彩交织,彰显的是其中人们渴求生存的强烈欲望。
黑白分明的战争男孩儿,涂白的身体其实是脆弱的表现,涂黑的双眼暗示着空洞的重生价值观。
他们被“不死老乔”教育为战争机器,他们只会开车,修车和拼命打仗。
他们活着只为战死,从而能进入英灵殿重生。
他们连树都没有见过,更不知道有树这个字。
而战争中从未停歇的鲜红色重金属乐手,简直是精神的毒品,金色的骄阳下,炙热的环境里,人们焦躁和狂热的情绪已经爆表,只求疯狂杀人的快感和自杀式的自我解脱,再无其他追求。
影片开篇用这样极端的背景与设定,作为一道末世命题,逼每个人去思考。
思考如何存生下去,无论是掌权者,被奴隶者,还是逃亡者。
二是,人造物质崛起:权利与象征,暴力与武器。
电影给出了末世命题下的一个可能性,人类借助最后的水源,制造出天险的城池,养育无数战争男孩,守卫城池的同时,侵略其他地盘,而聚拢人心靠的是一个独裁的霸权和一个虚幻的重生信仰。
无数无知的战争男孩被洗脑,制造出极端的战车与武器。
这样的暴力设计理念,让无数的战车闪瞎人眼,并且远不止于此,战争男孩们还用身体充当投石器,燃烧自己,燃尽敌人。
在这样的混沌中,影片的前15分钟,让你在地狱中游走,精神和灵魂已经分离,在狂暴的第一战过后,一息尚存的主角麦克斯,从沙土中爬起,睁开眼看到的是风沙过后,前方逐渐清晰的画面——“超模沐浴图”。
(对,你没看错,还是穿着希腊式布条儿的美女们在沙漠里洗澡。
)此时,不但麦克斯内心骂街,这一刻简直令所有人瞠目结舌,导演你在玩我吗?
但是,这就是导演对混沌末世背景交代的收尾。
突破之二,关于内心的底线超越。
生存即逃亡:逃亡自然,逃亡强权,逃亡一切。
代表人物:不留名的麦克斯。
影片一开始麦克斯交代了之前的逃亡幸存经历后,又很快被抓,开始了新的一轮逃亡,而期间关于坚持逃跑还是放弃逃跑这道选择题,一直在麦克斯脑海里纠缠,不过生存的本能让他不断地逃亡,不断的求生。
麦克斯必然是孤独的,末世的幸存者,不会是救世主,只能是个独单的负罪者,背负着所有已故人的怨恨,孤单的活着。
所以麦克斯不再对任何人说出自己的名字,他不会再和任何人建立联系,那样也只会在多失去一个友人。
他在苍茫中逃离死亡的环境,逃离霸权的奴役,逃离所有的一切,可以说他是某种意义上的逃亡主义者,在生死的威胁下,他优先选择为生而逃,这样的选择没有任何底线,杀戮,抢劫,计谋都是他千锤百炼,信手拈来的技艺,逃生无底线。
如果几位希腊式美女沐浴同时向麦克斯开枪,麦克斯也不会手软,只不过影片中的美女妻子们也只是肉搏战,麦克斯最后一枪扫过孕妇的小腿,已经是对女人们最大程度的怜香惜玉。
生存亦相信:相信自己,相信敌人,相信希望。
代表人物:寻求自我救赎的Furiosa。
影片没有过多的交代Furiosa的前后故事,只是用不死老乔最信任的断臂女指挥官,曾是被不死老乔抢来的婴儿的背景,让观众自己脑补Furiosa经历的坎坷与隐忍。
浴火重生一般的历练,让她具有周密的计划,无双的作战技术,还有坚定的回到自己出生地的信念。
于是她带着不死老乔的妻子们,开着不死老乔的油罐车,毅然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她相信自己可以带着妻子们找到儿时的“绿洲”,为此她选择相信半路劫杀出来的麦克斯,她也相信妻子们的希望和祈祷,她深信可以成功,因为除此之外,她别无可信。
麦克斯和Furiosa这两条平行线,一个执的寻求逃跑,一个执的寻求救赎,在Furiosa毅然的托孤与视死如归前,麦克斯逐渐放下了自己的戒心,义无反顾的与其默契合作,两人逐渐有了共同的追求与交集,拧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片中二人的信任,二人的笃定,二人的无间,从第一次不分胜负的交手,第二次油门解锁方式的告知,第三次单枪匹马的断后,到最后一次拼死一战的折返。
麦克斯不再逃亡和躲避,而是莫名的充当了先锋,提出了唯一的生存方案。
影片中,麦克斯独自追上准备继续向东骑行的Furiosa车队,告诉她希望不在未知的前方,而在我们的身后时,感觉一切的一切都是必然,多么疯狂又合理的折返,这才是看得见的未来,而不是虚幻的希望。
内心中的底线,究竟有多深,才可以完成这份从肉体到心灵的救赎,救赎他人,从而也救赎自己。
突破之三,关于末世的情怀升华。
末世中的求生,靠的是意念的力量,可以是对死亡的惧怕,也可以对生存的希望。
影片中战争男孩纳克斯,最初怀着对“不死老乔”神明般的崇拜和对重生的希望,奋力追杀Furiosa车队,而最终在失败中认识了自己的渺小和信仰的虚幻。
他的肉体被病痛折磨,心灵没有归属的家园,只有疯狂的战斗,希望自己燃尽生命的一瞬间,可以被人见证,正如他的遗言“Witness me”。
不过还好,他没有在不死老乔的宗教信仰里死去,而是真实伟大的帮助了Furiosa众人断后而牺牲,死得其所,那一刻没有恐惧和不甘,他眼神里看到是希望,是红发Capable离去的希望,也是他亲手创造的希望。
片中几位不死老乔的妻子们更是希望的代名词,从身怀六甲的Splendid,到坚强的Toast,她们每个人都发誓再也不会回去,不做不死老乔的造人机器,她们不是财产,她们坚定的跟着Furiosa寻找绿洲,尽己所能的战斗,毫不逊色。
而Furiosa自己说,她寻找的不是希望,而是救赎。
她拼死的救赎每一个人,也是在救赎她自己,而她没有想过,希望的两面性。
当得知儿时的绿洲早已变成沼泽,她跪地长哀,她是绝望的。
但是,没到最后一刻,她并不打算放弃希望,她们要一向东,直到找到绿洲。
而麦克斯的折返建议,让她冷静,让她思索,她知道麦克斯是对的,希望有时候会让人绝望,抱着虚无的希望,不如靠双手抢夺未来,创造自己的绿洲家园。
这样的末世情怀太大,大到一时令人难以平复内心。
摆脱虚无的信仰,抱着希望而生,到最后放弃寻求希望,再一次投身残酷的战斗,抢夺生存的权利。
这样的转变,在一系列的剧情推动中,一次又一次的颠覆观者的内心。
全片在无感情线,无笑料的情况下,紧张的线索,让观众一点点跟着剧情中人物的希望走向尽头,再带着人物的绝望折返归路。
这样的剧情大转折,上一次感受到,还是在《Cube》中,当所有人历尽生死走到指定的逃生房间时,才发现出口正是大家的起点房间。
戏剧性的折返,对现实的认知,这才是电影要讲述的真正意义的上自我救赎。
而最后Furiosa独自刺杀不死老乔,身负重伤,完成了救赎。
而麦克斯只能用不断的告知自己的名字来深表敬意,并拆下那根曾经他最痛恨的输血带,直接插入Furiosa的手臂。
两次走过同样的路程,两次截然不同的输血,影片剧情的这两处惊人的重复,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人物角色不断的在生死边线上游走,每一次的受困和得救,不是反复的爆破和混战,而是不同的硬仗,混战,单挑,计谋,死磕,而每一次的战斗都有不同的成员加入:麦克斯,纳克斯,妻子们,母亲们,无不展现了人们无所不用其极的生存方式。
暴力的压制和统治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在这之下,绝地的逃亡和反抗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这里没有对错,没有善恶,资源决定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判断只有强弱,而强弱取决于你手中的资源:武器,战车,石油和饮用水。
最后,关于女人与后代。
一个人有了强权,极强的外表下, 一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是自然定律,也是命运的使然。
不死老乔的弱点就是健康的后代,一个人自己生存下来了,有了权势,就会开始自私的为后代铺路,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这一点也让不死老乔走向极端,最终导致自我毁灭。
影片最后Furiosa一行人带着不死老乔的尸体,顺利进入城池,回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
而麦克斯则默默的走进人群,消失了。
他在转身前,与Furiosa相互对视,彼此进行了简单短暂的告别。
而影片也在这里跟观众告别,一路带领观众在愤怒的公路上狂奔,在绝地的希望中求生,最终因人物的自我救赎而感到安慰。
这部《疯狂的麦克斯4: 狂暴之路》,一定会在每个观众的观影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2015年5月28日 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今天投影仪看了1080高清版,非常爽。
很遗憾在国内看,没有电影院和IMAX。
Mad Max系列是废土流电影的名门正宗,拼的是世界观和风格。
这个类型好比辛辣食物,喜欢吃的就特别痴迷,越辣越开心,不喜欢的就WTF。
所以豆瓣上的影评虽然评分高,但也两极分化。
放到整个系列的大背景下打打分:MM1:故事6分,世界观6+1(+1在原创性),风格7分,动作6分。
综合6.5MM2:故事9分,世界观8分,风格8分,动作7分。
综合8分。
MM3:故事4分,世界观6分,风格9分,动作6分。
综合6分。
MM4:故事6分,世界观7分,风格10分,动作9分。
综合8+1分。
这+1分是看在演员阵容和表演的份上,因为前三部都是近似B级(MM1就是货真价实的B级片),除了自留地业主Mel Gibson之外没有什么演员实力,在这一点上斗不过大片化的MM4。
可以看见,整个MM系列的走向是从前期靠故事和和世界观这些脑洞因素来冲击,走到后期靠风格和动作(艺术+技术)吸引眼球。
尤其是风格稳步上涨,cult因素越积累越醇厚,细节也更多和更夸张。
这也是废土流电影真正的卖点。
**************************会员分割线*************************这篇影评以上部分是generic,但以下部分是写给废土流粉丝以及生肉/英语爱好者的。
不喜欢废土流和只看中文字幕的可以跳过。
MM4尽管好评如潮,但对于故事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简单粗暴”。
撇开feminism等等争议不谈,我在故事上给它6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对白虽然很少,但并不简单,在语言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几乎是创造了一种变异的“废土英语”。
我们看穿越,看奇幻,看科幻,看废土,看XX朋克,其实大部分快感都来自于艺术对“异世界”的构造,细节越多越好,而且并不是胡编乱造,应该有它自己的道理。
根据剧本环境对于语言的“再创造”,是现代电影(我说的“电影”也包括电视)的一个新趋势。
传统上中规中矩的电影不管描写什么世界,以前的惯例是使用标准现代语言,这就算打平,不加分也不减分。
2B电影,比如马桶台的很多历史剧,里面新新人类语言和网络语言满天飞让人听而生厌,这种只能得负分,剧本作者毫无构筑异世界的能力。
而现代的美国电影与电视剧,得益于英语强大的可塑性,现在越来越多都致力于语言的adaption,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历史剧成功的例子有权力的游戏,里面古式英语的运用恰到好处。
失败的例子有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电视剧),大段的“古式”对白都是力不从心,矫揉造作。
未来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失败例子是云图(这部其实也算废土流),它创造的未来英语不但不直观,而且没道理。
而MM4的创造,在我看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下面是一个几乎穷尽的语言分析。
1. 汽车亚文化语言。
Joe治下那帮人显然有一个以汽车为中心的cult文化。
因此围绕这个中心的一系列新词汇和新用法是顺理成章的。
shine(shiny) 和 chrome: 原意是闪亮和铬,在废土英语中成了一对万用形容词。
可以表示光辉,荣耀,漂亮,酷,几乎所有的褒义。
chrome在电影中甚至有物化的表现:war boys冲锋陷阵的仪式之一就是在嘴上喷铬喷剂(其实就是简易汽车遮瑕霜)。
例子:You will ride eternal, shiny and chrome. (Joe的演讲)Look at them, so shiny, so chrome! (Nux称赞老婆们漂亮)I never thought I’d do something as shine as that! (Nux把车开出泥坑之后自吹)hi-octane本意是“高辛烷”,关于车辆燃料的术语,指能量值高,劲大。
在废土英语中通指任何高能优质的东西。
Max背上的烙印是“血包说明书”,包括“通用供血者”(因为他是O-Negative血型),而且注明hi-octane.后面多处也用这个词指劲爆的意思,包括形容战斗。
organic mechanic字面意思是“有机修理工”,其实就是医生。
这里是以汽车为本位,人反而是引申位置了。
开肚子取小孩的那个人就是organic mechanic,简称organic.V-8在电影中等同于God,他们的神灵. War Boys向V-8祈祷,称颂V-8之名。
V-8在汽车术语中其实是一款有名的曲杆八缸发动机,以马力大著称。
throttle名词本意是油路节流阀。
片中Nux把峡谷的隘口叫throttle.2. 民族文化杂拌废土流设定的世界一般是大灾难之后,大量文化中断,幸存者流离失所,只能胡乱继承一些文化碎片,而且会相互交叉。
imperator古罗马的大将军尊号。
后来的皇帝一词就来源于此。
片中被Joe的帮派乱用,Furiosa的职位就是imperator,即指挥官。
Vahalla古北欧神话中的英灵殿,战士们灵魂的去处。
传说中他们会在英灵殿和奥丁一起大吃大喝,由女武神侍奉。
在片中成了cult的天堂。
Kamikaze日本神风敢死队。
开场War Boys 的战争口号中就有We are Kamikaze War Boys!smeg英国很潮也很小众的骂人话,字面意思是“包皮垢”。
老婆当中的Dag(高个浅发色那个)很泼辣,骂Max : He's a crazy smeg who eats schlanger.schlanger上面一个例子中还有澳洲土话schlanger,就是J8的意思,也是骂人话。
3. 书本语言残片英语中,很多词是严格的书面语言,通常不会在口语中出现,你如果在口语中说,别人会觉得你装B或者缺心眼。
废土世界中由于社会毁灭,文化和教育断裂,幸存者只能从遗留的书本中学到一些知识和说法,于是一些不伦不类的书面词汇和说法在口语中出现,反而很有道理。
mediocre这个词在片中就是说人不行的意思,相当于lame, suck。
但这个词其实是严格的书面语,意思是“平庸”例子:Nux自告奋勇登车,结果被脖子上的链子卡住掉下来。
旁边追击的Joe郁闷地说:mediocre…furious vexation字面意思是“狂暴的烦恼”,其中vexation也是严格书面语,指让人烦恼,不安的事情。
片中美女们洗澡打架的时候,一个老婆看见追击车队在远方出现,对另一个说:is it just the wind or furious vexation? 简直把我笑喷,你是在写诗吗。
其实她要说的就是big trouble。
manifest destiny 字面意思是“天命”,现代英语中这个组合经常出现,通常是在政治和文化的书面语境中,指一个民族或者团体的天命。
希特勒如果对德国人民演说,说征服世界是德国人民的manifest destiny,用法就很恰当。
但红发老婆对Nux说送死不是你的manifest destiny,就让人无语了。
medulla纯医学术语,指脊髓或者延髓(脑干与脊髓相连的部分),不是医生的人基本不会知道这个词,更别说口语中使用。
拿种子包的老太婆吹嘘自己杀人如麻,就说I shot them in the medulla,大概是曾经捡了一本《人体解剖学》消磨时间吧。
4. 语法弱化语言本身就是进化的,而且英语进化的趋势本身就是语法弱化。
在MM4的废土英语中中,很多语法都是故意乱用,或者老词进化出了新用法,新意思。
immortan显然这个词是不死,永生的意思。
但正确形式应该是immortal,形容词和名词。
片中immortan作名词用,是Joe的尊号。
thunder up大致是开战,加油,打起精神的意思,war boys经常以此互相鼓励。
意思一看就懂,但现代英语中没有此用法。
fang本身是獠牙的意思,名词。
在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攻击,伤害。
比如Furiosa让随行的war boys对刺猬车开战,就说 Fang it!traitor这个词本意是叛徒,单纯名词。
而且明明有个同根动词:betray 背叛。
但片中需要用到动词“背叛”的时候,全部都把traitor当动词用。
显然betray这个动词形式在废土英语中已经丢失了。
例子:Nux的搭档对Nux: You traitored him!show这个词的名词本来是表演的意思,某些电视节目也可以叫show。
废土英语中不会说TV,就把TV叫做show。
例子:看星星的时候,一个老婆说:Everyone in the old world had a show.5. 当代元素影射aqua cola 片中就是水。
显然是影射Coca-Cola。
mcfeastingfeast作动词本来是宴饮,大吃大喝的意思。
在片中,Nux居然给这个词加了个前缀mc-,显然是影射McDonald(麦当劳), 估计传说中的麦当劳对废土人来说就是满汉全席。
例子: I should be mcfeasting with heroes of all time. 让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吐血的画面:Nux死后和奥丁,索尔,北欧海盗们,坐在英灵殿里,吃全家桶喝可口可乐…Brother Koch这是全片最狠的一个影射。
先看例子:I am the scales of justice, conductor of the choir of death, Sing, Brother Koch! 子弹镇的老大在被Furiosa打瞎了眼之后,提着两杆枪狂扫,一边出口成章。
前两句是史诗一样的气魄和优美:“我是正义的天平,死亡唱诗班的指挥”最后一句字面是“怒吼吧,Koch兄弟!
” Koch兄弟显然是他对自己两杆枪的爱称。
那么Koch兄弟到底是谁呢?
他们是当代美国两个亿万富翁,以积极参与政治、保守、鹰派著称,是共和党的狂热支持者。
眼下的共和党竞选,Koch兄弟声称捐资5亿,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能左右共和党的候选人提名。
他们也被美国左派认为是战争狂人,他们支持的政策会导致世界核大战。
下面这段内容发在【理工女】的群讨论中,其实当初刚看完这部电影就想说来着,只是看到许多人力赞片中的女性立场,所以有些担心自己的苛刻。
但还是觉得这算不上足够好的女性主义电影,简单的几句评论会显得过激,是我不希望的,所以解释几句吧。
先说一下应该赞赏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部动作电影,如此努力的颠覆传统的角色设定。
尤其是两位主角Furiosa和Max,他们更多的是战友,是互相认同鼓励的伙伴,虽然没发展成爱情,感情却同样真挚深切。
而且女性与女性之间,也是在为共同的理想并肩作战,并没有人等待被保护,战斗的路上,每个角色都不断变得越来越独立。
所以虽然她们的女性气质很明显,但跟着情节的发展,观众眼中的姑娘们也会变成越来立体的人,而非最初那群“美丽的生育机器”。
我很感谢导演拍出这部电影,可是觉得如果深究,片中对性别与个体觉醒程度的预设,是需要反思的。
虽然片中每一位女性性格特质不同,但从一开始就都是以专制暴力的受害者和反抗者形象出现,没有疯狂也没有被洗脑,也就是说,片中所有女性角色(除了几乎作为背景的乳母)对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是清醒的,即使途中有动摇,她们的人性也是完整健全的。
可身处其中的男性角色却都有迷失,只是Max与男孩在与她们相处的过程中,因为被女性们触动,才唤醒了人性,成为了片中男性群体里的异类。
此外,女孩们是向着一片“母亲们的绿洲”逃亡的,虽然抵达后发现那里也变成了荒漠,但母亲们仍然小心守护着绿色植物与种子,这一守护者的群体又一次全部是女性。
Max与男孩会受到影响加入她们,但绿洲的守护者中为什么没有男性?
同样的,回头去看这个虚构的废土社会,为什么首先发力还击暴力专制的是一群女性?
作为观众,反感废土社会的野蛮是与性别无关的,可片中只有女性从一开始就具备这样的意识,这一点是否用力过猛?
传统文化中,女性一直被默认比男性更具“人性”,结果“更人性”也成了对女性的隐性要求。
《Mad Max》尤其着力于“女性比男性更具人性”这一刻板印象,并大力赞赏。
可真正的平等,是对性别、族群、性取向这些标签的淡化,是承认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身份标签无关。
如果男性无法在一个疯狂的社会中幸免迷失,女性可能因为性别就更具备保持清醒的条件吗?
当然,这只是一部幻想电影,拿现实去苛求是无趣的事。
而且要摆脱偏见,起初用力过猛是难免的,看得出来导演的真诚,也看得出来我们这个时代对平等与尊重的渴望。
其实即使身为女性,我也曾经有过一个阶段,觉得女性应当被尊重,是因为人性中有些美好的特质似乎更多的体现在女性群体中。
但逐渐反观自身,却发现这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如果接受这个观点,也会有一些我不那么渴望的特质被默认应当具备,它变成了另一种束缚。
所以最好的平等,是不做预设——我不愿因性别而被认为更脆弱,也同样不愿因它被认为更高尚。
电影很好,但如果片中的绿洲不止有母亲们,也有一群同样渴望自由,渴望还击残酷统治的男性角色,然后他们一同战斗直到返回那片废土,这会是一部更完整的电影吧?
我想这是比种子、水和油更重要的东西,是真正的希望。
视觉系末世之战题材的呼吁和平和环保的一部电影,影片从故事情节、场景道具、配乐、色调等各个角度将标新立异展露无疑,并且强烈冲击了观众的感官和思想层面。
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天真孩子、带着时代的烙印和病态,被错误的引导激发出本不该有的疯狂与激烈的行事作风,人命的意义变得如此轻贱,残酷而被动的面对命运,挑战宿命。
当年Skin里的尼子长大了,戏路这么野,让人不断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另提醒大家节约用水、低碳出行、不要超速、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遍观看时发现Max从疯狂到找回本心的几个细节。
1. Furiosa告诉Max车上有kill switch, 没有她走不了。
Max不鸟,说只带她一个。
Furiosa又说Max伤了Immortan Joe最喜欢的breeder,不走就完了。
Max不鸟。
直到Furiosa最后问Max,想除掉脸上的面具吗?
Max的眼神活了。
象征性的自由对Max也如此重要。
这场戏之前Max能辨认的对白好像只有“Water!”“You.”和"No!"2. Max只身狙击Bullet Farm的履带车。
回来时用mother milk洗净身上的鲜血。
之前只在Citadel establish了mother milk。
这是第一次提到车上有mother milk。
完全是Max的洗礼。
3. Max对昏迷的Furiosa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My name is Max. Max, is my name.” 除了开头的画外音,这是Max唯一一次说出自己的名字。
而且完全是自我确认式的,他完全是在告诉自己他是谁。
至此,Max从一个几乎不说法的疯子到主角英雄的转变完成。
p.s. Immortan Joe翻阅碎石路障的一个shot比较模糊,好像用了backup shot.不知道是疏漏,还是original shot遗失了。
音乐和音效与影片的结合简直完美。
红黄蓝在不同act中充当主色。
实在太完美。
George Miller今年70,可要长寿啊。
新Mad Max三部曲太令人期待了。
影片背景是未来世界:缺水、缺能源,因不堪忍受独裁暴君Immortan Joe 不死老乔的压制,女主Furiosa弗瑞奥萨借着外出运送物资的机会,带领不死老乔的五名妻子出逃,意欲重返儿时绿洲未果,最后杀了个回马枪,最终夺回政权的故事。
整个片子节奏非常快,语言对话比较少,画面剪辑和色彩处理非常棒。
电影里的服装不符合一般人意识上的审美,为什么会得奖呢?
先一起来看看他们穿了什么。
女主弗瑞奥萨。
弗瑞奥萨和她的妈妈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绑架到了沙漠上的一个帮派,没多久妈妈去世。
不死老乔正好打败那个帮派,把佛瑞奥萨当做战利品带回了自己的地堡。
聪明、坚韧的弗瑞奥萨凭着自己的智慧和骁勇的作战风格,成为了地堡中首屈一指的指挥官。
漫画中的弗瑞奥萨是长头发,电影中是超短发,这是电影扮演者查理兹·塞隆特别要求的,因为这样更能模糊性别。
为了表现弗瑞奥萨的骁勇善战,破T恤上缠绕的皮带挂的可不是装饰,而是子弹、锁链、还有为了固定机械臂而特别制作的垫肩。
衣服特意做旧处理了。
男主麦克斯
在沙漠这种环境下,白天温度炽热,夜晚温度又降得很低。
因此为了随时保持体温,衣服需要穿脱方便。
麦克斯是一个寡言的硬汉,过去的警察经历让他内心还保存着柔软,所以他的着装上金属元素用得比较少,设计师特意用了皮夹克这种坚韧又柔软的材质,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
大反派不死老乔
不死老乔的造型可以说非常恐怖,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他脸上的马牙面具。
这个面具可不只是为了吓人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个空气过滤呼吸机:因为不死老乔的地位崇高,只有他才有资格去呼吸沙漠里过滤后的清新空气。
除此以外,披散的乱发、血红的眼睛透露出他内心的疯狂,胸背上透明盔甲别着的徽章、锁链在暗示他的自负和超强控制欲。
战争男孩纳克斯
纳克斯是片中唯一一个“倒戈”的角色,从一开始的不死老乔的狂热追随分子,到最后愿意为了战友牺牲。
生命最后一刻,他喊出的“见证我”这三个字让人动容。
纳克斯胸口的划痕是发动机,在末日环境下,幸存的人类有一种能源膜拜,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电影中,当需要救世主出现的时候,他们喊的不是上帝,而是“V8引擎”了。
吉他歌手Common-Doof Warrior
片中唯一的浓烈色彩,虽然镜头很少,但是让人印象深刻。
吉他歌手双目失明,他脸上戴着的面具是用他母亲的皮肤制成。
不死老乔培养他成为歌手,并且命令他在战斗中必须全程不停演奏音乐。
这浓烈的红表达了他内心的不甘、愤怒和压抑的咆哮。
其他
弗瑞奥萨家乡的老奶奶们,穿灰色粗麻长袍,搭配护目镜。
不死老乔的五个娇妻,是唯一在穿着白色衣物的。
白色象征自由的意志,平等的权利。
这些破衣烂衫见证了一群没有战斗能力的柔弱女人,从刚离开时的担心受怕想要投降,到最后勇敢与这个世界做抗争的内心变化。
它告诉我们:无论性别,不论你身处何种境地,你都可以遵从内心的意愿,去摆脱身上的枷锁,卸下心里的防备,成就自己的坚强。
这是她们的战衣。
看过影片,感觉这个服设能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也不算浪得虚名。
为毛那么火啊?膜拜啥啊?求解
?????一分给想象力,一分给带感的改装战车。没有剧情看的瞌睡死,摇滚爱好者自我感动其实对这个世界什么帮助都没有。
惊天动地的末路狂飙,狂野不羁的废土之旅——青空黄沙壮丽雄伟,人设道具邪魅诡异,两者交织化合,爆发出一场又一场令人窒息的暴力奇观。引人入胜的细节俯拾皆是,短短两个小时便勾勒出一个粗犷而细腻,危险又迷人的幻想世界。含蓄深沉的情感背后,每一个人物都光亮耀眼,动人如诗。
沙漠里光着屁股裸奔没晒成肉干真是奇迹,这世界观和剧情是刚吸了两吨毒品的编剧嗨出来的吧
这样的电影竟然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真是疯了。剧情太弱智了
末日废土片,动作场面不多说渣一样跳车飚车肉搏。剧情一条直线从头开到尾。特效撑死也就几个翻车喷火大爆炸。
心中全万只草泥马奔过 谁爱看谁看
什么鬼
情节?情节?老子的贝斯都可以喷火了!还要特么什么情节!
毫无意义的打打杀杀!满屏吼叫和厮杀,看得我尴尬症都范了
废土朋克奇观 但真就只前半小时仅能看 挺傻逼的不过喷的理由说是马马虎虎普通B级片的 先谷歌下B级片是啥 放在游戏里这个片属实3A了
都没啥好吐槽的,中立病犯了多给了一颗星。
游戏真人版,肾上腺影片
不懂为什么分这么高,感觉开始的三十分钟一直在嘟嘟嘟地开枪,然后我就点叉了2017.10.1 withひろあき 我万万没想到两年之后在国庆节这天和ひろあき一起看完了。而且居然觉得在动作片里面其实是很不错的orz
没觉得那么好看啊……
这居然还是一个系列,难怪看着眼熟。剧情完全没有,场面虽然是3d但是我一点没觉得震撼。设定诡异都无所谓,反正只是电影而已。人物还能再苍白点么!多一星给沙漠里的那个星空场景。
看似热血激昂,带着B级片色彩的片却包裹着一个重要的反鸡汤哲学:与其在沙漠寻找绿洲,还不如接受荒漠,立地为王。
明明毫无剧情却可以被说成文戏点到即止。片名改成《改装车沙漠大混战之女权觉醒》多好。btw,这明明是直男癌爱看的片子!
Not my cup of tea...
狂躁死亡金属,汤老师最后的深藏功与名,这才是极致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