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一开始确实抱着很大期望,但是看完有点失望。
导演是忠犬八公的导演,而且说是最会拍狗狗电影的导演,但是真心没有感觉很煽情。
评论里那些说哭晕在影院的同学,真的有点不能理解。
可能我跟女朋友的泪点比较高和比较特别吧。
简单说说:1、剧情上有点尴尬,硬煽情较多。
狗狗活了四世,每一世都没啥关联,而且感情线都是有点草草了事,还没有触达情感就结束了。
然后从第一个主人,到最后回到第一个主人身边,确实有点感动,但是实在有点浅。
好像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催泪。
2、电影想表达活在当下,或者善待,或者爱情。
但是从一部狗狗片来说,太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了。
虽然正片中有很多温情小细节,但是串起来一整部电影真的没有那么催泪。
豆瓣的评分确实有点高。
我个人打分:6.5分。
“我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个具有哲学性问题开始了一场狗生之旅。
贝利一只初出茅庐的小狗,没见过大世面,遇上了叫伊森的小男孩。
他俩一见钟情,都决定要饲养对方,就这样开启了第一世之旅。
对于不懂事的小贝利来说,给这个新家庭带来麻烦是肯定的,但是这一家子还是能包容他的。
他最爱爷爷奶奶,因为他们懂他,会给这个贪吃鬼送吃的。
这一世是他过得最开心的一世,因为不仅有伊森,还有汉娜,快乐的三人行。
第二世投胎成了警察的好伙伴警犬,他为主人获得了很多荣誉,是一只功勋犬。
除了荣誉之外,他也给主人送去了温暖,让他不那么寂寞。
第三世是短腿小柯基蒂诺,遇到了跟他一样是吃货的女主玛雅。
一段宠物情缘,两人两狗,就这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这一世,不仅遇上了好主人,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虽然有些单相思啦。
第四世是有些大逆转的,前半段可谓是惨绝人寰呀,差点就结束了狗生。
但他凭借着对上上上世的记忆,那个过鼻不忘的味道,找回了他最爱的主人,还做起了红娘,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整场电影有笑有泪,养过狗的人一定会深有体会,狗狗特有的嗅觉能感知不同人散发出的荷尔蒙,虽然有些神化,但我相信这是真的。
Be here now !
活在当下!
一定要快乐哦,这是狗狗带给我们的。
推荐喜欢狗的人一定要看,不喜欢狗的也可以看一下,希望你们可以改变对他们的态度,至少不要虐杀伤害他们。
小学家里也养过狗,从小学一直陪伴到高三,一起长大,突然有一天狗狗死掉,那种感觉看到电影里的主角狗死掉的时候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很难受,真的,然后哭成傻逼。
一包纸巾都拯救不了我崩溃的眼泪。
看到结局最初的主人叫主角狗的名字的时候,迫切的希望自己曾经的狗狗也可以回来,但又希望它可以有很好的新主人,可以陪伴它走完不长的一生。
个人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我们陪伴狗走完一生,而狗也用一生来陪伴我们。
那些喷导演,说导演不懂忠犬八公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是什么的,你们知不知道这两部电影都是一个导演?
是不是挺打脸的?
嗯?
套路电影怎么了?
非得每一步电影都得烧脑到不行?
安安心心的被感动不行?
套路有好有坏,别一说套路就把评分往中国青春电影那里拉好吗?
影评人就只看套路二字?
我真的是不知道有多少评论的人真的看了这部电影,估计看了波剧情介绍就来草草评论打低分了吧?
一条狗的使命,你们是不是还指望这条狗能够像福尔摩斯那样破个案子最好再像狼叔一样逆转个未来?
犬道宗铭-人狗社 评论 一条狗的使命时过八年后,这部《一条狗的使命》会让我遇到什么?
本来是带着批判去看的,但看完以后......我对导演真心佩服的五体投地!
导演用狗狗的五世之命,揭露了狗在不同家庭、不同生存环境下的命运,同时也揭露了现代社会下的人,常常因为没有“活在当下”而有着无穷尽的焦虑的真谛。
第一世:没有看清品种的幼犬出生就夭折的“惨命”剧情刚开始时,主角贝利一生下来没有多久就夭折,甚至很多观众都还没有看清它是一只什么品种的狗生命就结束了。
这个桥段事实上揭露了,很多新养狗人在对狗没有任何健康常识的条件下,只因自己想养一只狗,或者只因看到别人养了狗就去买狗养,而买回来后,没有养活几天就夭折的现象。
在中国的新城市养狗人群体中,几乎每个养狗人刚开始都在家养死过一两只幼犬。
很多时候大家都一味地怪卖狗的人卖病狗,也许真的有这样的卖狗人,但不可能全部都是这样的卖狗人的。
第二世:新斯科舍猎鸭寻回猎犬既满足了人类文明,又释放了自我天性的“福命”有人陪伴,有人喂养,有健康免疫,有正式登记管理,白天有大院子大草地自由奔跑,有人陪着互动,晚上有温室安睡,能活到终老死去。
对于狗来说,真正的幸福是一半为适应人而活着,一半为释放它自己的天性而活着,最重要的是,能正常的活到老死。
这才是真正人、狗、社会平衡共处的生活最佳状态。
三者都保证了自己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完成了最佳的相互合作。
这是普通人养狗的普世终极追求。
第三世:德国牧羊犬为大自然的共同利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殒命”站在人类社会需要更高进步的高度去看,我们认为这是狗的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类为了维护整个社会能更普世安详的持续发展,在努力付出自身的价值以外,还给狗赋予了超越它们生命本能的生命价值。
从大自然整体平衡发展的意义上去讲,社会职能性工作犬生命意义的高度远远要高于个人家庭养犬。
对于它们的生存方式我们无可厚非,我们也没有资格纯粹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职能部门对它们的特有生存方式,因为这些狗用生命换来的社会价值享有者本身有我们一份。
我们能去做的只有让我们自己更好地去遵守社会公序,人人做到守法守序,需要狗付出生命代价的社会职能岗位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如果有些人专门借用狗的社会职能崇高价值而让狗承受这些生活磨难只为得到自己的一己私利,那这种人根本不配谈对狗的爱和尊重。
第四世:威尔士柯基犬被捧为宠物而实则忧郁一生的“幽命”真正让我对导演敬佩的就是这个桥段,贝利转世为一只威尔士柯基犬,一生看似被主人奉为爱物过得一生安平,但实质上,导演在最后的镜头中让它孤独地坐在镜头前瞬间跨越到老态,最后再幽幽闭眼死去,如果我没有前面十五年的从业经历,我永远也看不到我今天看到的忧伤。
这只柯基一生的生存状态是目前所有把狗当成一种私人物品来拥有的最普遍现状,人们往往只是从人的情感感受去理解狗,认为给狗好吃的,向狗投射人的爱慰情感需求,就是在爱狗,没有人会俯身站在狗的视角去看自己,没有人会站在狗的天性去了解狗。
这只狗一生当中没有几次能在大自然自由释放,纵使有了一个同类在陪伴,但也是两个相同命运的叠加,没有人能看懂它最后死去的眼神,它的主人最终并不懂得它的内心。
这是目前所有城市圈养狗的宿命,一生都在期待,一生都在忧郁。
它唯一比其它狗好一点的就是最终还是活到了老,没有被转送,没有被遗弃,没有夭折,没有被流浪而已。
但,它的主人却因它而找到了一生的陪伴和心理归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不公平。
第五世:圣伯纳犬重回人狗共处终极福命的期待不得不佩服导演拐了一个如此大的弯,在批判了人类常常面对动物时,只顾自我情感表达,而不顾对方天性存在必要性的普遍谬爱伦理。
最后在主人翁几十年单身再次与所爱之人终成眷属的剧情结尾,也折射了人类之间的爱就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为伴的陪伴过程。
爱不是一方的占有,也不是纯粹的放手。
养狗亦如此,狗不是用来宠的玩物,也不是纯粹用来工作的工具,更不是你可以随意抛弃的旧物,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一个社会共存成员,是一个生活伴侣,是一个心灵相互独立又相惜的事实存在。
活在当下——影片最后一句看起来生硬强塞的台词最后这句台词在我看来完全不突兀,而是这个影片导演想用它,点出之前所有镜头画面中隐藏着的,要解开现代人现实生活中,常常因失去自我而产生种种消极焦虑的良药。
男主人翁年轻时的同学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当下与男主之间的能力差异,而最后因嫉妒焦虑导致纵火犯罪;男主人翁在获得成功时受到致命伤害,因不敢面对当下的挫折而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的爱人、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追求、放弃了他喜欢的狗;他的父亲也一样,因为贝利的淘气导致了升职失败而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沦为一个街头酒鬼浪人;第五世刚开始养它的贫穷青年情侣,因为不敢面对当下的贫困,而一生都在那个贫困屋子里贫困了一辈子。
这些剧情都是为了要推出最后这一句“活在当下”精髓。
尤其是贝利的第五世,当那对贫穷的青年男女用个链条拴着它,在那个院角日晒雨淋这么多年,它从来没有放弃,从来没有埋怨,从来没有悲观,不管条件多恶劣,它都认真的吃着,认真的活着;尤其是面对男青年开车把它抛弃在公路上的人性冰冷时,它却乐观地把人性冰冷逆转成了新的生机。
这就是狗,永远活在当下的狗,永远最务实的狗。
我常常在我开办的训犬师培训班中给学生讲,我从一个农村的最贫穷的家庭,没有学历,没有人脉背景,没有经济支持,我只身一人走到今天,一点一点让自己成长蜕变,让自己脱离无知,脱离胆怯,脱离贫困,一步一步让父母脸上多点笑容,一步一步让自己家庭每天多点幸福。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十几年天天与各种各样的狗相处,都是我在教各种各样的狗的过程中,从狗这个物种身上学来的——活在当下,面对现实,承认现实的不足,接受现实的冰冷,我才能像狗一样,将冰冷逆转成生机。
看完电影,回到当下.....当年让人满满收获感动的《忠犬八公》,在电影掀起对狗的爱与感动之下,有如此之多的狗用生命的悲惨去承受人们的自我心理冲动余热的现象还会发生么。
可是,如果爱和感动脱离了充足的现实条件和客观能力,一旦这种爱被盲目地释放成买只狗回来宠的行为后,对于狗来说,结果会如何?
会不会又成为忠犬八公的续写呢?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本是想带着批判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而去看电影院的,因为当年我在上海从事为普通家庭养犬训练工作期间,他的着名动物电影《忠犬八公》热映后,让我看到了另外一面.....曾经一部《忠犬八公》,导致中国各地开了好多柴犬、秋田犬的繁殖场卖狗店,大量从日本买过来的所谓血统狗都被关在犬舍里,或者笼子里长年不出来被沦为生狗工具。
在很多人在看完《忠犬八公》后,在对秋田、柴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完全不考虑自己是否有条件把狗养到终老的情况下,在完全没有喂养训练管教知识能力的情况下,仅仅凭被电影感动而去盲目地买狗。
然而,不到半年时间,那些因为看电影被感动而买回去的秋田、柴犬和其他品种的狗,有半数以上不见了踪影,它们去哪了?
1、因为太爱了,一部分三个月都不到的幼犬仔被玩死夭折了小的时候因为不懂狗的健康常识买回来几天就被持续玩死的,因为太爱这只狗了,因为电影里把这只狗描述的太忠诚了,我一定要好好对待它,所以,这个人可以连续七八天都让一只一两个月的小毛狗无法睡觉,因为这个人要爱它,所以,它必须回应他(她)的宠爱,所以,它没有机会好好睡一觉,刚出生半年的婴儿,你让他(她)连续一周没法好好睡觉试试看看。
2、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狗乱叫被送走或者被转卖掉一部分3、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狗出门后跑丢了一部分4、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抓不住绳子狗冲到马路上被撞死了一部分5、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被人投诉后被政府收掉了一部分6、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被半夜恶意丢在了大街上流浪了一部分7、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搞失联恶意塞给宠物店、训狗基地一部分还有是因为管不住想自己亲手弄死一部分。
还有什么去处,我也无法想象......so真正的爱狗是要思考自己是否有客观条件养它到终老真正要养狗是要思考自己是否有喂养和训练管教它的能力真正的对狗好是让狗健康安全地适应城市规则,为它在城市寻找更多自由空间。
电影虽感动,但养狗莫冲动——犬道的训犬师们向各位观影者诚恳提醒!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理性养狗、科学养狗、文明养狗,大家共同一起去推动人、狗、社会平衡共处文化,为狗在城市环境中争取更多的自由空间,为能让狗在自己身边活到终老而提供能力保证。
题图来源:《一条狗的使命》剧照01赶在下档前,终于看了这部电影。
我情愿翻译为《五世五生》:一条狗五世轮回,经历不同的主人和生活,却一直保有记忆,终于与最初的主人重逢。
作为一名中年大叔,没有什么比花钱买哭更尴尬的事了。
还好,这种尴尬掩盖在周围不时响起的抽泣声中,竟变得如此和谐。
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是有没有大牌明星出镜,或者有没有令人炫目的特技,如果不能讲好一个故事,这些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部以狗为主角的电影不光讲好了故事,更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生命、陪伴和爱,有了更为辽阔深邃的感受。
02人有人生,狗也有狗生。
平凡琐碎的生活,以狗的视角展开,在熟悉中多了一些陌生感,这些陌生感恰是人们习以为常而忽略的,本已拥有却不自知的,在狗的眼睛和独白里,我们得以倾听和思考。
我们总说,世事难料。
人的一生充满着各种不确定,虽然我们都想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面对现实选择时,却不知道当下的选择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似乎,个人的命运在时代浪潮中,真如一只孤单小船,随着潮水起落飘摇。
我们不免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中,心念如瀑。
正如小狗贝利一直在电影中思考,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失败、挫折、打击时,人们普遍会回想过去,美化过去,甚至懊悔当初作出的决定。
如果当初我不那样,今天我就不会这样。
——这样的念头,想必不止一次在你我心头升起。
然而真相却是,一切不可假设,一切无法预测。
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并不在于面对无数选择时,先知般巧妙辗转腾挪,每次都选中最优解,而是在选择换种面目出现时,依然遵从内心的忠实。
03在贝利的第二世主人伊森身上,我们可以窥见无数的「如果」。
如果伊森的父亲不酗酒,婚姻就不会破裂。
如果父亲不去看他比赛,同学陶德就不会嘲笑他。
如果伊森不打他一拳,陶德就不会往伊森家塞点燃的烟花。
如果房子没起火,伊森就不用跳窗。
如果伊森没受伤,他就能以橄榄球赛全额奖学金去读大学,也不会和初恋女友汉娜分手。
可是这些如果都没有发生,伊森的命运还是一点一点走向下坡,落下残疾,去读农学,独身一人,操持母亲留下的农场。
贝利的第五世,它历经波折跑回农场,见到老年伊森,伊森却不认识它,把它送进流浪动物收容所。
这时候,「如果」又出现了。
如果伊森没动恻隐之心,他就不会再去收容所领贝利回家。
如果贝利没有遇到汉娜的女儿,伊森一生很难再见到心中所爱。
如果伊森当年随便找个人凑合过日子,他也就无法在等待多年后重新牵起汉娜的手。
这些如果过后,老年伊森依旧获得了美满的爱情。
所有的转折在发生之时都引向无数可能,到最后却殊途同归,在看似迟暮的生命尽头扬起风帆。
04贝利的五世轮回,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
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最后的铅华洗净,在这之中,经历事业情感,经受分别重逢,找寻意义,诠释意义。
与其说,贝利是一条狗,不如说,它是我们真实的内心,在时代的焦虑和浮躁中提醒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充满爱意,友善待人,不沉迷于过去,不彷徨于未来,活在当下。
未来不可期,善待眼前的每一天,我们就一步一步走进了未来。
从狗狗第一视角所配的台词很赞,整部电影看下来我觉得泪点不够,没有和狗狗产生过感情的人我都不认为会感动。
可能是美国电影风格的问题,如果给日本导演拍,可能会出现影院哭晕的情况。
在电影中看到贝利四季如一日地被绑在小院子里,并说出那几句“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从来没有出去玩过”的话,我的心像是被扎了一针。
我的家里从小就养狗,而且狗狗伴随着我的成长代代繁育,小白就是在我小学五年级出生的。
小白是一只毛色纯白的普通田园犬,每天在我家很大的院子里奔跑成长着(家在老城区所以有大院子)。
我每天放学回来都会陪它在院子里玩,并定时给他喂食,小白也在和我的相处下变得很乖巧很亲近人,一直以来身边的人都很认为这条狗特别乖,特别懂事。
我举几个实际例子吧:1、经常在我或家人在小白面前发脾气的时候,小白会主动慢步走到跟前,迷蒙着眼睛慢慢趴下,然后一直使劲地摇着尾巴,但是如果我已经生气到了极点大吼大叫时它就会迅速跑开,过一段时间再回来。
这一点和电影中描述的狗狗会根据主人身上味道判断主人的心理状态一样。
2、在念初中时,母亲和姐姐出车祸住院治病几个月,我被送到家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住,所以家里只剩下父亲和小白了。
在家人痊愈回家后,父亲和我们说,他每天下午从外面回来时都能看到小白趴在院子的围栏上看着远处,并且一站就站很久。
小白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我最想分享的事是和昨晚看完电影后在微博上看到一张“狗狗丢失七年后在街上重新相认”的照片有关。
在这里我强调一点,一切奇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你不相信只是因为还没有经历过而已。
记得是高二也就是11年的春节,一觉醒来发现小白已经不见了,结合最近频发偷盗猫狗的情况,我们一家在附件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接受了失去小白的事实。
但是在约3个月后的一个周末里,小白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我开门后它发疯似的在院子里四处乱窜,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时候的它,浑身都是脏东西,眼神涣散,瘦骨嶙峋,尾巴还掉了一点毛。
我不敢想象这段时间里他都经历了什么,越过了多少马路吃了多少垃圾以及凭借多么强大的嗅觉才能走上回家的路,我也无法让它给我分享这段传奇,但是它能平安回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最后小白在我高三的时候去世了,得到消息的我实在是难以置信。
原因是这样的:我高中时住校只会偶尔才在周末时回家,在小白去世前一周的一个工作日里家人打电话告诉我小白看起来已经不行了,在院子里基本不动弹。
(我忘记那是个周二还是周三,但我能确定的就是得知小白要不行了到我周六晚赶回家已经过了好几天)于是那个周末我回家准备见小白最后一面,但奇怪的是当我走到家门口,看到的依然是趴在围栏上用吼叫表示欢迎的小白,并在我进门后像往常一样得到了它热情的接待,小白看到我还是乖巧地坐在我面前递爪子,并在随后四脚朝天地躺下向我征求摸肚子的奖赏。
看到这些我根本无法把此刻的小白和家人口中描绘的将死之狗相提并论,家人也表示可能是看到我回来它突然身体就好了。
于是在周日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收拾东西走到门口,习惯性地给小白奖赏,并摸摸它的脑袋后离开了,在这里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小白突然开口说话或者流泪的神迹,甚至它连偶尔爬到围栏上做送别的动作都没有,而小白也像以往一样正常。
但所有的一切都在周一上午的一通电话给粉碎了,家人通知我一大早在院子里发现已经断气了的小白,并且总结这个周末发生的事情为小白为了见我而出现了回光返照。
我无法描述失去小白那几天的感受,但是我告诉我自己要深深记得小白所展现给我的奇迹。
那么为什么我的心像扎了针?
我很惭愧地说,我从来没有带着小白出去玩过,从来没有!
在看完电影我回想起来每次小白想要冲出门口都被我无情地拦住,它当时的心声肯定也是“主人从来没有带我出去玩过,我就一直待在这个院子里”,越是回想我越是自责,小白陪伴我的八年里我一次都没有带它出去看看距离不远的海边,看看浪漫的情侣路,如果说这部电影有泪点,对我来说那就是黄灯打到贝利身上时的场景了。
小白死后我们家也尝试过继续养狗,但是都放弃了,因为在和我们的小白相处以后,根本找不到下一个那么乖巧,那么懂事的狗了,而且它所带给我们的奇迹,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会收养流浪狗,我会经常带着它们出去玩,经常给他们挠肚皮。
我不会相信发生在伊森身上的奇迹,直到它发生在我身上。
我记得它很害怕洗澡,很害怕烟花,我也记得它很喜欢递爪子、很喜欢被摸肚皮。
我还希望,它还能记得我。
2017年看的。
影片以汪星人的视角展现了狗狗和人类的微妙情感,在经历了多次生命的轮回之后,最终回到最初的主人身边的故事。
每次看到狗狗死的时候我都哭,不过总是还没有缓过神来它就欢乐地投胎了。
所以看这个片子不会像当年看忠犬八公那样一直很悲伤,这部电影是大团圆结局,挺好的。
不过我心里还是最爱八公,毕竟它太可怜了。
相比这里的贝利可就幸福多了。
影片结尾老伊森终于认出贝利的时候很感人,很开心……狗狗说:“要开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
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
只要 活在当下。
”说得真心好。
我的女儿也很喜欢狗狗,以前经常问我为什么不能养一只狗狗,我告诉她,因为首先我接受不了它的死亡,狗狗的寿命大约就短短15年。
我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去陪伴狗狗,但我有打算等我50岁以后就去养,负责任地去养,那时候就可以和它一起到老,不管谁先离开也不至于太难过。
其次我无法和它分开,我真的会让它每天和我形影不离的,我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现在养,我们是无法做到对它负责,你要上学还有很多作业,没有时间陪伴它玩,它多可怜呀。
在影片中小伊森去上学,贝利的眼神看着就让我心疼,让我不想辜负它对主人的爱、依赖和忠诚,因为在狗狗眼里,主人就是它的全世界!
有生之年,善待狗狗 ,善待善良的动物。
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好伙伴们。
狗狗刚出生,这是他第一世刚开始,他们认为生活无非就是吃东西和玩耍。
直到被流浪狗收容所抓走。
第二世:他,出生在一家宠物店中,他是一只红毛猎犬,因为前来买狗的人的疏忽,他的门未关上,他就此趁机逃了出去,在路上被两个男人捡走。
然而,那两个人下车时,忘记了他还在车内,再加上当时的太阳光十分强烈,导致他十分的渴。
男主伊森与妈妈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经过车旁,听到了车内传来了声响。
伊森到车旁,看到了车内奄奄一息的他。
在妈妈的帮助下,打碎了玻璃,救出了他并将他带回了家。
伊森很想养狗狗,这个狗狗也决定养这个小男孩。
在伊森的努力下,爸爸同意了伊森养狗狗并为他取名为“贝利”在这之后,伊森教他打滚、坐下、不要乱吃东西、转身、提爪子,但贝利听不懂伊森在说什么,于是贝利就开始咬尾巴。
他们在夜幕降临之后,躲在被窝里看漫画。
伊森一家带着贝利,去了外公外婆家里去度假,外公外婆非常喜欢贝利,在吃饭时会偷偷的塞给贝利食物。
之后伊森开始坐校车去上学,家里只剩下了贝利。
贝利开始教导家里的猫如何去当一条狗,结果导致家里一团糟。
甚至引起了伊森爸爸的反感。
(在这时贝利有了另一外号:狗老大)在整理完东西后,伊森的父亲拿出了一套纪念币,这套纪念币是要送给即将到来的领导的。
结果伊森不小心弄掉了一个,贝利把他吃了下去。
晚饭时,爸爸提出纪念币的事情时,伊森带贝利出去,希望贝利可以将纪念币排泄出。
贝利没有辜负伊森的期望,伊森在贝利的便便中找到了纪念币。
伊森借口有老鼠出现,趁着贝利搅乱时候将纪念币还了回去。
这件事弄得来访的领导很狼狈,爸爸也很生气,将贝利关了起来。
但是贝利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跑了出去。
随着伊森和贝利在院里玩耍的镜头一转,伊森长大了,成为了球队里的主将。
但是队里有个队员“托德”嫉妒伊森,经常讥讽伊森,结果被贝利绊倒。
伊森在集市上对一名女孩一见钟情,贝利从“味道中”明白了,伊森对眼前这个女孩有不一样的想法。
贝利上前帮助伊森搭讪。
在贝利的帮助下,伊森认识了这名女孩“汉娜”。
在之后,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出去玩,两人的感情急速升温,随后伊森和汉娜确定了恋人关系。
伊森晚上回到家,看到了父母在吵架,父亲粗暴的推开母亲,伊森忍受不了父亲这样对待母亲,与父亲动起手,并让爸爸永远离开这个家。
爸爸离开家之后,家里的猫咪去世了。
伊森和妈妈将它埋在了院子里,贝利认为猫咪是在躲着他,将猫咪叼了回家,妈妈看到后吓坏了。
晚上,伊森的球队赢得了胜利,伊森得到了密歇根州大学的四年全额奖学金。
在卖东西时碰到了父亲,虽然有过不愉快,但是父亲去看了伊森的比赛,甚至夸奖了伊森。
出门碰到了托德,托德对伊森依旧冷嘲热讽,伊森动手打了托德。
当晚深夜,托德为报复伊森,往伊森家里扔了一个烟花,不料,贝利发现了他,将他驱逐走,但是还是引发了火灾。
贝利见火势愈大,冲进屋内叫醒妈妈和伊森,但还是晚了。
在二楼窗户,伊森利用床单将妈妈和贝利放到地上,楼上只剩下伊森一人,楼下的人们叫伊森跳下去,伊森只能硬着头皮跳了下去,虽然着地,但还是摔断了腿。
伊森被救护车送往了医院,贝利发现了躲在树后的托德,冲上去咬他。
警察发现了这场火灾的引发着是托德。
事后,伊森出院,回到了外公外婆家休养。
伊森再也不像以前一样的阳光,也不再和贝利玩球了。
期间汉娜去找伊森,希望可以帮助伊森,但是伊森却和汉娜提出了分手,汉娜带着悲伤离去。
不久之后,伊森离开了,但是这次他并没有把贝利带在身边,而是把它留在了外公外婆家。
贝利不知道伊森为什么没有带他。
伊森开车走了,贝利叼着球追了上去,在贝利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离别的伤感,他只是单纯的以为伊森很久没和他玩球了,这一次换一种方式玩球而已。
对于贝利来说,他只是很想和伊森再玩一次球仅此而已。
过了一段时间,贝利老了,跑不动了,也不怎么吃东西了。
外婆外公将他送去医生那里检查,情况不容乐观。
外公借用医生的电话通知了伊森。
伊森赶了回来,见了贝利最后一面,然后贝利被执行了安乐。
第三世:贝利带着记忆再一次的“转生”了。
但是这一次,贝利变成了母的。
这一次她叫“艾莉”,属于芝加哥警察局,她这一次的身份是警犬。
她的主人是一名很严肃的警察。
艾莉每天的任务就是按照所给物品的味道去寻找出人或者物。
在警察的家中,艾莉闻到了其他人的味道,也明白了这里曾经也住着其他人。
艾莉从警察的身上感受到了她从没有感受到的——孤独。
在夜里,艾莉从狗窝中跑到卧室里,想谁在警察的身边,陪伴着他。
但是换来的却是:“回到狗窝去。
”艾莉也明白,他也不想让自己回去,于是便把头搭在床边可怜的看着他。
经过两次之后,警察终于同意了可以上床,艾莉高兴地跳了上去,陪在了主人身边。
在一次营救人质的任务中,劫匪带着人质到了水库。
警察和劫匪对峙时候,女孩挣脱了劫匪,但也不幸的落入湍急的水流之中,艾莉紧跟着跳了下去,将女孩成功的带到了岸边,便立刻前去帮助自己的主人。
这边警察继续追捕逃跑的劫匪,追到了水库上,却不料劫匪绕后袭击,就在劫匪即将开枪的关键时刻,艾莉跳了出来,飞扑咬住劫匪的手臂,警察随后将劫匪逮捕。
但是,艾莉在搏斗中中了一枪,在医护人员到之前便离开了。
警察含着泪水对艾莉说:“你很棒”。
随后,第四世开始了。
第四世:在一个路边摊,再一次转世的“贝利”被一位味道像阳光和椒盐饼的黑人女孩“玛雅”买走了,并为他取名“蒂诺”。
玛雅是一位大学生,在充满情侣的校园内,玛雅有点不开心,蒂诺为了让玛雅开心,便在原地转圈圈。
伴随着转圈圈,镜头一转,蒂诺长大了。
玛雅在学校里依旧自己一人与蒂诺为伴。
渐渐地,蒂诺能够想到玛雅想到的食物。
也正因为宅在家太久了,带蒂诺去打针时,医生建议带蒂诺去减肥。
蒂诺被玛雅带去公园减肥。
在公园里,蒂诺对一条狗(罗克西)一见钟情,碰巧的是,这条狗的主人正是上次邀请玛雅进入学习小组被拒绝的那个人。
两个人的关系逐渐亲密,但在蒂诺看来,只是和罗克西接触的机会多了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蒂诺的主人玛雅结婚了,并且拥有了三个孩子。
但是这对于蒂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孩子们会寻找蒂诺,帮他打扮,就和过家家一样。
但是在蒂诺看来,他帮助罗克西免于受到“灾难”。
时间一天天过去,有一天,罗克西被带去看了兽医,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蒂诺也越来越老了,在最后离开前,玛雅问蒂诺,自己想的是什么,蒂诺想到是披萨。
玛雅又问,蒂诺你自己想的是什么,蒂诺自己想的是:我想我准备好了,这辈子我过的很幸福。
第五世:这一世,他在一个超市门口,被一名女子买走,并为他取了新的名字“华夫“,但是男主人并不喜欢被带回来的华夫,觉得是累赘。
华夫被买回去后就被铁链拴在院子里,四季交替,哪都没去过,也没玩过。
直到有一天,警察上门之后,男女主人吵了几句,男主人跑出来,将华夫带上车。
把华夫带到很远的地方,将他抛弃之后转身就驱车离开。
但是,华夫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并不像回那个家,对那个家也没有依恋。
华夫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他到了一个公园,有个女人关心了它,他从这个女人的身上闻到了很久以前一个熟悉的味道。
华夫走啊走,他到了一片麦田。
他闻到了一个它很熟悉的味道,随着味道,他找到了他身为”贝利“时,外公外婆的家。
尽管外公外婆不在了,但他见到了伊森。
但是伊森并没有认出”贝利“,将它送去了动物收容所,希望它的主人能够将他带回家。
第二天,伊森还是将”贝利“带回了家,把它洗干净后,带它去打造了新的项圈,并命名为"巴迪"当晚,巴迪认为伊森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他一个人睡。
第二天,巴迪跑到了那个有熟悉味道人出现的公园,随着那个人到了家附近,见到了伊森当年的女友,汉娜。
巴迪和当年“撮合”伊森和汉娜时一样,上前让对方注意自己,汉娜看到了巴迪脖子上的名牌,看到了巴迪的主人的名字为伊森。
让汉娜想到了当初的事情。
汉娜带着巴迪,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农场,见到了伊森。
伊森向汉娜为当年的事情道歉,取得了汉娜的原谅。
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和经历,两人重归于好。
第二天,巴迪在伊森面前转圈,汉娜说当年的贝利也这样,但是伊森却说狗都这样。
巴迪为了证明自己是贝利,跑到了储藏室,找到了当年伊森和贝利一起玩时的橄榄球。
当巴迪将橄榄球咬到伊森面前时,伊森很开心,问巴迪想玩吗?
巴迪叫了两声。
玩了一次之后,伊森要巴迪自己玩,但巴迪冲伊森叫,伊森有些动容,可能是想到了以前的“贝利”,便问道:“那好吧,伙计,要来点刺激的吗?
”当巴迪和伊森完成当初和“贝利”一起玩丢球的动作时,伊森很诧异,当伊森一句狗老大说出时,巴迪回应了一声。
随着一声声的“狗老大”换回来巴迪的一声声回应,伊森相信了眼前的巴迪就是当初的“贝利”。
巴迪的项圈换回了当初的贝利,随着镜头的缓缓移动,随着贝利的自白,向我们道明了活在当下这个道理。
一开始在刚上映的时候就看了,主要原因是实在对这类影片非常感兴趣,没想到刚看还好,到后来那哭的稀里哗啦的,想止都止不住。
前几天又翻出来看了一遍,除了感动之外,感觉也好治愈,无论是这其中的哪一条狗,看着它们乐呵呵傻笑的样子,咬尾巴绕圈圈的样子,也让我开心的不行,真的是太太太可爱了。
其中当警犬那段我记忆太深刻了,狗狗怎么能这么乖这么可爱呢,最后它中枪死的时候好感动啊 哎 狗真的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好了 我也就不过多剧透了,总之 爱动物,爱狗狗的应该去看看这部影片,真的很不错。
霍尔斯道姆自《忠犬八公》之后,就再也不扎扎实实地好好讲故事了,剧本基本放弃所有支线的发展,支线剧情千疮百孔,不过浮躁的电影倒是很符合当下的快餐文化:浅显、快节奏、碎片化。观众愿意看、制片方能挣到钱,这样的电影就不会消失。
个人很喜欢这片子视角上的宽泛,在Bailey的五次生命里,有始终爱他且懂得驯养方法的主人,有最初不那么爱她但却很懂得驯养方法的主人,有始终爱他却不那么懂驯养方法的主人,也有既不爱他又不懂驯养方法的主人,这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整部片子很充实,所以最后Bailey有没有找到Ethan于我其实都不重要了
虽然有工业的懒惰与狡猾,但对爱狗的人来说,确实很赚泪水,当然,更多的是在那些生活点滴中寻到趣味与温暖,幸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恶意煽情。而对于爱狗却未开始养狗的人而言,更会明白相伴一生的责任。里面有句台词,大意是狗怎么也想不明白人类的一件事,那便是离别。想想也真是难过。三星半。
核心思想:作为一只狗,我生生世世轮回,只为全心全意为您服务。额,好的。
故事很有趣,尤其是动物题材的主角;然而觉得整个片子非常普通。
这条忠狗,缘定三生啊,还帮男主收获黄昏恋.....
哎哎哎!!!!哭死了!!!!歪头杀太萌了!!!
强行煽情。。。狗的独白真的尴尬的要死。。
故事讲得这样快,才让人觉察狗的一生真的好短暂
养狗的人看了会哭,养猫的人看了会沉默…
看预告片就够了
其实这个设定并没有很好地融汇到四段故事里去,但还是很可爱也很治愈,还有那么多好听的歌,看得很开心。
及格线以上的作品,用五生五世穿起了五个编剧的写的不同的故事,只是那个写第一世流浪狗立刻死掉的编剧,你戏份会不会太少了一些?看到贝利死的时候还是想到我家威利了,那真的是一段不敢回忆的离别,一想起来就想哭,希望我家威利也能有它精彩的狗生。
一部不滥情,不煽情的电影还能感动所有人,那一定是一部好电影。
养狗人士只想说假得不行,看到评论里很多养狗的人都打了低分我就放心了。
轮回转生硬煽情,俗套狗血感人心。拍得生动自然,弘扬真善美。白人黑人好人坏人各种品种的狗狗都展示一遍。但也有种从人类视角强行意淫的违和感与刻意感。两星半
狗狗,干了这碗孟婆汤。
简直是狗控的催泪弹,哦不,核弹。话说,这海报也太烂了,这里,狗狗的使命被简化成帮主人找对象。
编剧一定看过天朝狗血言情剧!
最吸引人的应该是狗的转世还是狗,带着前世的记忆吧。让原本觉得生命短暂的狗狗拉向电影最后……原来人也老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