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检查员遇害调查、贩卖荷尔蒙黑帮、主人公童年阴影以及其悲剧人生被四分叙述。
略显凌乱的犯罪人物、过分割裂的叙事、无关辅助情节过多过长,这使得影片重点不集中、联系不够紧、节奏压抑拖沓。
大段暗景中自然光的拍摄,一直阴霾的天气营造出的氛围,主人公的命运遭遇因为马提亚斯·修奈尔 Matthias Schoenaerts的表演,还是给人很强烈的神经冲击。
去年让人印象深刻的片子,不是非英美导演拍的,就是非英语片。
(一时能想到的例外是《生命之树》)其实这部在奥斯卡提名出来之前就已冥冥之中下好了720p,酝酿了一个多月刚看。
故事复杂,气氛阴郁,兼具这两者的片子往往没有疏导情绪的缺口,会惹很多人敬而远之,就算看,也不过局外旁观,然后冷静地提出一些质疑。
可怜我一念疏忽陷了进去,自认为抗银幕抑郁能力很强,却还是看得肝肠寸断,辗转难眠。
其实就那一扇门,进去了,电影里就天时地利人和,进不去,再认真也还是有疑惑。
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评分6到7的片子就很可能是特定一些人的经典。
这部电影力量的基石是一个饱含议程设置的故事。
其实大小事件无非是围绕男主角Jacky工作(养牛)和生活(友情、爱情)这两条线展开的,而妙就妙在,牛的动物性和人的情感尊严在Jacky身上所激起的对立碰撞。
在片子里,这种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在Jacky因吃激素维持性征而壮硕的身躯和他内心的记忆、渴望和对周遭世界的洞悉上。
看的时候想到博尔赫斯的一句话:遗忘是唯一的复仇,而遗忘也意味着原谅。
The only possible revenge is forgetfulness, oblivion。
Oblivion makes for forgiving。
觉得中文里没有很好的词可以道出oblivion这个词的神韵。
其实它不该只是世俗意义上的遗忘,而更是一种遗忘并被遗忘的虚空,limbo。
因为需要最终被原谅的事物,基本上都是无法用道德和常理来解构的,只能寻求一种合约式的架空状态。
在这个电影里,Jacky童年的悲惨遭遇是完全随机的,他无法为影响自己终生的后果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他努力压抑那段记忆,在小村的牛棚里搭建起这么一片虚空。
悲剧是,当事人没有遗忘,旁观者也没有遗忘。
这单方面的和解在十几年后见到目击者的一瞬间决堤,那段痛苦的记忆随之翻滚回溯进两方的脑海,互相暗示,并进而蔓延至更多人,与他们的私念再次碰撞,成为一种无可挽回的恶性循环。
故事本身很精彩,拍得也有味,节奏掌控得好,镜头语言有种无为的犀利。
印象很深的场景是Jacky在老镇的小酒馆再次见到幼年目睹一切却选择全身而退的发小Diederik。
他刚刚将说错话的同伙打晕在桌子上,气冲冲地走到Diederik面前,却只是用头轻轻顶了他脑门两下。
在人的层面上,脑门儿的触碰是一种充满暧昧的情感传达;在牛的世界里,如此顶撞却是唯一的攻击方式。
Jacky满腔的愤怒在隐忍中依然清晰可见,但他控制住了发泄的力度,并在那一瞬间让观者领略他身上的人兽两面的博弈。
在此前后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主角一次次挣扎并做出抉择。
这些抉择,有常人意义上正确的,比如他在有机会为童年所遭受的恶行复仇时还是选择放过了肇事者,比如他对肇事者的妹妹单纯地爱慕和追求。
也许他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这一步走错,那前面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
大至生老病死,小到闲言碎语,一切经历在身体上、记忆中刻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埋了,再被风吹开,再被雨浇朽,牵动到我们的身躯,成了时间长河里一串串情感爆发的涟漪,偶尔倒灌进鼻腔,那种窒息近乎永恒。
即使变得像动物一样简单,还是丧失不了对创伤近乎迷醉般的敏感,试图将这种痛苦在伤害他人中得到转嫁也是徒劳。
Jacky肯定像开头威逼卖牛人那样欺凌过不少人,也一定给他的奶牛喂过很多违禁添加剂。
可是伤害这东西,不能多退少补。
这是人性的光辉,也是兽性的借口。
如果他从不曾涉足这个违法行当,也不至于背着黑社会的名声到处暴力相向,更不会做贼心虚地逃走,这是他罪有应得。
可是另一方面,有可能了解真相并给他理解的人,最终还是服从了自己动物性的本能,为了自己活得坦然,一步又一步将他推进深渊。
到最后,Jacky像周围很多受害者或我们自己一样,除了同情,不愿也无法得到更多。
这部片子像历来所喜欢的环境温度偏低的作品一样,没有劝慰和说教,而是白纸黑字正楷写下一个又一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自相矛盾的一个结,与人性同生死共存亡。
——这是一部闷片,我就是一路快进之后才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找个时间慢慢地再仔细看一遍的。
——男猪脚蛋碎的少年人生使其产生出对睾丸素之类药物的依赖。
他的人生岂非和他所养的牛一样充满了动物性和宿命性?
——这是人生最大悲剧,即一个男人看起来十分强壮,但是他没有蛋蛋,他的蛋碎了,他永远也无法真正成为一个男人,无论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悲剧使人共鸣,男淫们啊,看了这部电影,我相信你也会得ED恐惧症的!
下载了一个月后才抽空看完。
故事有些复杂,不过还好,交代得很清楚,主角幼年被疯子打伤,为了掩饰,从小注射激素,成年后在农场里非法注射激素催长牛肉,甚至把那些牛用激素用在自己身上,最后被警方查获,想要逃跑却因为一味迷恋女角而死,很悲凉的故事。
幼年的遭遇留下巨大心理创伤,加上众人的嘲笑,从此沉默寡言,虽已成年,却依然保留了儿童的单纯,正如主角的所说:我这一生.,除了野兽,什么都不懂;我常觉得,我就是头公牛。
几十年后,重新面对目击自己受害过程却又保持缄默的发小,即便是被人揭了伤疤陷入狂怒,也并未把他当做出气筒,只是轻轻用头撞几下,像极了个孩子,与好友闹别扭,不再生气却又不肯主动和好;面对心仪的女孩儿,鼓起一百分的勇气,才能借着购物的机会,与她小心翼翼的搭讪几句。
他对于女主的那种爱,或者更准确的说,近乎病态的迷恋,小心翼翼,想要讨好却无从下手,同样有些幼稚。
她是他的初恋,这是一部分原因,也因为他个人的自卑以及单纯。
自从幼年的惨案发生,性格大变,更加沉默,加上他的职业以及强壮到病态的外表,也很难找到一个欣赏他的女孩。
他很痴情,也很无奈。
他说:我从不知道该怎么保护一个人,小牛犊,牛群,又好比老婆,孩子。
电影里他第一次鼓起勇气去见女孩儿,最终只能买了一瓶古龙水。
晚上跟踪到酒吧,却又被路人甲第三者插足(姑且算是吧),暴怒之下,只能守在路上把那家伙暴打一顿(不过从后来的结局来看,这是他爱情受挫的重要原因:女孩儿原本已经决定去看望他,却接到好友通知,路人甲被打成植物人,女孩儿立刻被他的暴力吓跑)。
最后的逃亡路上,他执意去跟女孩儿告别,冲上去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只能一味解释对路人甲的误会,多么卑微可怜的姿态,却只换来女主的惊恐与出卖。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下他的那位发小。
与警察玩暧昧,应该是个同志。
最后与男主的拥抱,有些暧昧。
那么他突然的良心发现,就不那么单纯了,暗恋男主么?
结局时,面对毫不领情的女主,心如死灰,故意在电梯里反抗,最后被警察击毙,一心求死而已。
仍是孩子气的表现,少年时期总以为爱情大过天,没有爱,毋宁死。
假如没有幼年的遭遇,他完全可以长成一个正常的男子汉,性格虽然有些鲁莽单纯,不过依然可以度过初恋,也许会有泪水,但总会遇见自己的那个她,可惜没有如果,他是个性无能,只能躲在角落里,为自己注定无果的爱情暗自饮泣。
最后吐槽下字幕翻译,有些晦涩,让人弄不大明白。
小语种的翻译,任重道远啊。
似乎是为了配合天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影片所讲述的比利时也有不法商贩对肉牛注射激素,且也有一套完整的利益链条。
是否可推测,平时我们说追求绿色食品的欧洲,现实中也有诸如影片展现的不法商贩。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不分国籍,利润至上,总有一少部分人会昧了良心。
只不过比天朝,情况会相对轻些,最关键的是人家质检部门把关严格。
少年杰克跑得还是不够快,否则也会逃过一劫。
买须后水,杰克报完名字后,据后面剧情(女主对妈妈讲了医院看望哥哥的遭遇和怀疑,那毫无罪恶感的妈妈竟说是“意外”),女角似乎没记起来。
可当时在店里听完名字后又有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影片没讲当年施虐的凶手是怎样中风的?
如果不是男主亲自报了当年之仇,我都为男主的遭遇感到不值。
被男主打成有可能成为植物人的那位,有点活该。
你就是礼貌地问一下男主可否请女角跳个舞也好啊。
我不满意的是,壮实的男主竟然采取了偷袭的方式。
精彩处仅仅在于电梯那两分钟。
一人对三人,要我说,注射完激素后,力大无比,尤其是在电梯这狭小空间,秒杀三名警察绝对有可能,至少是把警察撞晕不省人事。
再安排男主刚要逃出电梯门,被迎面射来的子弹射杀,以突出更大的悲剧性:看吧,你是逃不掉的。
幕后故事虽然影片的故事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是导演却否认这是一部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黑帮片。
1995年兽医检查员卡尔·范·诺鹏遭到暗杀。
卡尔·范·诺鹏是兽医检查员,他在当地被称为是“贩卖荷尔蒙的黑帮的克星”。
在他被除掉之后,黑帮从贩卖非法荷尔蒙中获利颇丰。
案件发生后,警方比利时警方展开了调查,涉案的黑帮人员被悉数抓捕。
在案件侦破7年后,比利时政府立法规定,用荷尔蒙激素“催肥”牲畜违法。
但是面对着电影,导演罗斯卡姆却说:“这部电影和真实事件没有什么关联,它与贩卖荷尔蒙的黑帮之间的联系,就好像是《哈姆雷特》和丹麦皇室之间的关系一样。
”关于影片的主题,罗斯卡姆说:“影片讲述了人们被逼到绝境之后的反应,他们的极端行为和决定。
当人们的生活因为意外事件而改变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的生命,所以要么变成一个圣人,要么变成一个恶棍。
无论多小的事情,只要发生在生活和生命中,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随后一系列的连锁事件,会最终把人推倒命运之类的字眼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命运也是定数的一种。
”
看欧盟影展的顽固份子,首先不是很明白这个电影的名字,特别查了一下英文名字,也译为顽固份子。
还有根据这部电影内相关的内容翻译成公牛,影射主人公。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部悲剧,一本反映比利时生活的电影,主人公在小时候遭遇了不兴,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更因为永久的伤害需要服药。
这种伤害更造成了家人和朋友的远离。
长大后虽然身材魁梧,但这都是需要长期服药甚至是对身体造成危险,而生活上的孤独加剧了身体上的创伤。
违法经营养殖场,牵扯到黑帮利益,在这之中又遇到儿时的好友,儿时喜欢的女孩,好像不兴的遭遇一幕幕重演,对生活的绝望,对未来的迷茫,得不到理解。
最后只能选择结束自己悲惨的人生。
其实一开始,因为瑞典话听不懂,纯看字幕看的我好生疲惫。
后来因为人物名称无甚鲜明特点,剧情看的一塌糊涂。
直到后来听到了男主的独白,豁然开朗作为农场主儿子的男主和作为农场主财产的牛 惊人的相似。
牲畜会被阉割牛以换取栏圈的平静。
而男主却被兽性的剥夺睾丸只因一个男孩的羞耻心作祟。
因此决定了男主的路程——和牛一样,作为农场的一份子,用农场上最熟悉的方式,依靠外来的激素刺激内在的增长,却又因此变得庞大,一如真正的栏中之牛。
作为每个人的需要之上的存在。
又因此产生夜店里女人间的悄悄话。
最后的男主吞进远大于他平常水平的药品,突然又应了开篇时的威吓。
这头“牛”最终死于枪口,一如他出售的牛肉被人查出问题后,被狠狠地抛入垃圾桶。
一个悲催的小男孩杰克,偶然看到黑帮家族的傻儿子在自慰,结果被抓住砸掉小鸡鸡。
以养牛为生的父亲,由于长期从黑帮老大那进货催肥激素,被人手握把柄不敢得罪。
杰克偷偷把激素注射到自己体内,成年后变身成肌肉男,却过着生不如死的另类人生。
一次为黑帮作案的汽车销赃,引来警察对杰克家的监视。
一连串的黑帮与警察的背后较力,把祸事栽赃到杰克家之后,当警察就要行动缉拿无辜杰克时,之前本要杀他的黑帮杀手又是儿时玩伴,冒着风险跑来通风报信。
杰克紧急撤离家人,和黑帮杀手驱车来到黑帮老大女儿家,结果老大女儿报警,杰克当场被抓。
浑身注满激素的杰克在电梯中把一生的愤怒爆发,接连击倒周围警察,自己也倒在枪口之下。
影片灵感来源于比利时1995年兽医暗杀事件,但导演极力否认根据真实的黑帮事件改编。
男主由《锈与骨》中的落魄拳击男马提亚斯·修奈尔饰演,一身的肌肉块子,威猛无比。
无论剧情是否与现实有所雷同,这都是一贯的欧式关注人文情怀的电影,友情与背叛,童真与施暴。
尽管桥段有点凌乱,人物复杂多变,时代相互穿梭,只要跟着进度走,还是能看出个所以然的,不乏温情细腻,别样独特。
只是,很替杰克悲催,怎么就那么倒霉,小时候被黑帮儿子砸鸡鸡,一家人忍气吞声无可奈何,长大了不能过正常生活,还被黑帮陷害,本想跟黑帮女儿倾诉一下人生的苦楚,却又被报警当场抓捕。
而这所有的悲愤和苦楚,都得到了最后的挣扎和发泄。
当杰克在电梯中暴力袭警,最终倒在血泊中那一幕,很有点港式黑帮片的味道,英雄落幕,悲悯凄惨。
也许,这只是巨大命运之手对弱小生灵的一次戏耍而已。
(芷宁写于2012年6月12日)对一些观众而言,比利时影片《顽固份子(Rundskop)》的调子趋于沉闷散漫,是一部很难在第一时间就产生代入感的电影,有人很可能因其伊始凌乱的叙事,稍显多余的人物,脉络分散的线索等表象,就给该片一个不佳的评价,继而放弃观影。
事实上,如果能平心静气地看下去,便会发觉这是部特别的影片,阐述无常、暴力、友情、爱情、罪恶、公害、背叛以及人性的角度如此犀利又如此沉稳,情境如此疏离又如此清晰,手法如此克制又如此悲情,力道更是恰到好处。
随着剧情的推进,当童年的惨痛记忆被无情打开后,之前那三条看似各自游离的叙事线——农夫、黑帮和警察,便扭结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根命运的绳索,渐渐勒紧在主人公的脖颈上。
命运这个主题,似乎可以理解为这部影片的脉门,而对现实中发生事件的取材利用、黑帮分子的不时出镜以及警察的煞有介事等等,都不过是用来表述这个主题的。
从中观众可以意识到一种叫做宿命的东西,一旦被触及,便直指终结,一如导演罗斯卡姆强调地:“无论多小的事情,只要发生在生活和生命中,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随后一系列的连锁事件,会最终把人推到命运之类的字眼上。
”何况主人公的童年遭遇如梦魇般漆黑绝望。
很多事情的发生仿佛巧合一般,虽然片中女警用粗暴的态度否定了巧合的客观存在性,然而,主人公Jacky的人生就是那么的凑巧,童年时他凑巧被一个“疯子”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致残,成年后的他又凑巧卷入到激素稽查员被杀的事件中,他的初恋凑巧是“疯子”的妹妹,而这个成年后的姑娘依旧是他刻骨铭心的结与劫,他家传的职业凑巧是养牛,且采用的是用激素催肥的饲养法,而他自青春期始,就不得不持续服用睾丸激素以维持性征,于是,他和他的牛一样,有着大块头和纠结突出的肌肉,但那只是对先天不足所采取的虚假而脆弱的找补。
在灵魂上,丧失了男性尊严且整日与牲畜为伍的Jacky越来越孤独自闭、虚弱异化,人也越来越暴力,已成为出离人群的存在。
茨维塔耶娃说过:“凑巧从结局开始,而在开始前就已结束。
”Jacky的人生从童年的暴力事件开始,就注定着悲剧的结局,而他的童年伙伴Diederik自那件事后,就注定此生都要背负着旁观者的愧疚过活。
成年后做了线人的Diederik选择在关键时刻帮助老友Jacky,这看似是该片对陈年友情给予的一丝曙光,但最后Diederik听到的是可怕而混沌的枪击声。
作为导演的银幕处女作,该片有不少亮点,故事讲得较为精彩,后部分的节奏掌控不俗,运镜也颇具特色,即便影片呈现了许多自然光穿越阴暗处的画面,但丝毫不能消弭其浓厚的阴抑纠结的气息,再者,片中有关童年的回忆,虽有短暂的明亮色彩,但那阳光下的罪恶很快便将阴霾扩散,顷刻便蓄积如一堵密不透风的暗墙,那无望的爱情更是伴随着经年的疼痛而来,最终让结局来得悲情激烈。
饰演Jacky的马提亚斯·修奈尔表演出色,内心戏值得揣摩,片中有好几场戏呈现Jacky吃补充药片、做皮下注射,那壮硕的身躯在黑暗中的挥拳,仿佛诠释着一个身心被摧残的人对重塑自我的偏执。
而成年后和Diederik的再次见面,让Jacky饱受折磨,修奈尔表现出了那种敏感、阴鸷、脆弱以及暴戾。
最后两场戏,修奈尔的演出仿佛一气呵成,在紧迫的情形下,Jacky快速将所有药片吃掉、药剂注射掉,继而在电梯里和警察发生激烈对抗,Jacky最后疯狂的亡命举动,仿佛他对宿命的一种拷问。
凑巧从结局开始,而在开始前就已结束。
有时候,就像北野武说过的,“暴力来自于无常”。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6786116_h.html
不得不的《顽固份子》男孩子,因为各类原因,没了蛋蛋。
韩国人就搞出一部凶杀、暴力、惊悚的影片;而比利时导演迈克尔·r·罗斯卡姆(michael r. roskam)将其处理为外表强悍、内心孱弱的人物。
不过为了将强悍套用在可以解释的层面上,就用社会事件做衬垫:黑社会+非法兽用激素+1995年的对兽医检查员卡尔·范·诺鹏的暗杀事件。
最终外表强悍、内心孱弱者,因为男性器物的损失,得不到正常化的渲泄,导致过于冲动化,被湮灭在社会正常的滚滚车流中!
因此,失去什么的,就不得不成为《顽固份子》!
主演:影片的主演是比利时著名男演员马提亚斯·修奈尔,他是第一位被好莱坞知名经纪公司签约的比利时男演员。
在剧中,他目睹了家庭惨剧之后,就对注射睾丸激素上了瘾,渐渐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肌肉男”。
为了演好这个肌肉男杰克,他忍受了2年了身体训练,增重27公斤,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肌肉男。
除此之外,他和其他演员还学习了弗兰德斯当地的方言。
男主角鼻子歪都那么帅
看过后情绪很复杂的片子,色调阴暗。
拖长了点
那悲催的童年
无法挣脱
蛋碎者的绝望救赎
很好的欧洲电影。
拍的很沉重
制作能凑合,这剧情这节奏就算了,真心很难看下去;重点是这片子光看基调会错以为很高端,其人设和故事内核却充满了类似于中二的YY
3.5.还是有那么一点能引人入胜的。
叙事模糊(枝蔓情节有点多),逻辑牵强(童年创作二十年后才爆发才想到报复?),情绪支离破碎。最佳外语片不用跟《纳德与西敏》争了。
看完电影发现好像每个镜头都是把人摆在正中⋯⋯
那两块石头,打在我的心里
好看。爱与恨,忏悔与不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愫,多少辛酸的往事隐藏在情之中,法之外,最后也只能悲壮的落幕,Matthias Schoenaerts乃真男神也。
去年挑我观感最强的片子之一,无论得奖与否,会记住它。
复仇的欲望像顽固的皮癣,理智的压抑只是延长了周期。只是这个主题在沉闷的影像安排中显得十分零乱,又缺乏情节起伏和高潮。
蛋疼的经历,让壮硕的身躯内藏着一颗自卑的心灵。
故事很好。男主角幼年被坏人砸碎了蛋蛋,差点无法发育,但他老爸是养牛场老板。他就靠注射给肉牛的睾丸酮变成了一个暴力的肌肉男,长大后为恶霸提供非法牛肉。如果我来处理,我会尝试通过此人物表现人类的兽性。但电影只表现他对女人的渴望。导演想说明什么?因为爱情,所以我很丑但很温柔?
没看懂,只知道男主小时候被打惨了
男主幼时被毁掉男性器官,成人后即使体壮如牛也不能抬头做人,几个打拳的镜头真的让人心酸。其实挺有力量的一部片子,浓缩到1个半小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