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是想故意黑伞少女,也不是对大鱼海棠有什么不满。
我只是觉得这两个作品真的很像。
绝美的画面+屎一样的剧情。
前期宣传有多好,看完电影心情就有多糟糕。
电影电影,首先它得讲一个观众能看得懂的故事。
没有故事,光是在画面上面炫技,大家看完只会觉得味同嚼蜡。
当然,如果你还花了超过20元人民币以上,你就会觉得它不仅仅浪费了你的时间,更消耗了你的金钱和生命。
就好像一个包装的再像巧克力样子的屎,吃到嘴里,还是屎,并不会因为包装的像巧克力就真的变成巧克力。
话糙理不糙。
实际就是这样。
伞少女是昨天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的,还是我推荐她去看的电影。
非常抱歉,给她磕一个,毕竟我不是故意想带她去吃屎的,何况电影票还不便宜。
对比我今天自己去电影院看的点映的《落凡尘》,不吹不黑,人家故事是真的非常完整,人物塑造也是非片面化的。
当然,可能是因为先看完伞少女,所以再去看 《落凡尘》 真的觉得一个是下水道地沟油,一个是三星米其林了。
总而言之,谢谢伞少女给我的教训,我以后再也不会只看宣传画面美就去买票看电影了!!!
整部电影就是一整个舒服治愈,就是有点平,剧情比较简单,角色略微有点单一。
但是画风很好看,整个的一些小设计,文物的一些展示,还蛮不错的,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宣传。
啊,那些小东西太可爱了,把她们做成盲盒不香吗?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创,既科普又可爱!!
看看多可爱!!!
内心OS:让姨姨亲亲感觉就是画面这方面技术已经挺成熟了,打磨打磨剧情就更好了!
加油!
中国动画电影雄起!
【物灵与人,休戚与共】你相信万物有灵吗?
你相信灵会化身为人形与你对话吗?
你相信即便目不能见耳不能听,也依然会有物灵想要传递他/她的情感吗?
《伞少女》就是这样一部在点滴清雅的国风之中不断卷涌开来的渲染式的动画电影。
所谓念物阁,我以为便是【念念有词·物有生命】,所有的独特的物件存放在这一空间之中,他们在自己的主人生命、经历、情感结束之后,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当伞成为少女】作为拟人动画的一种,为器物赋予拟人的特性其实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因为器物的本体是存在于现世之中的,器物本身有自己的专有名称,而当它成为人形之后,也会拥有独特的命名,因为这个名字是被人所唤醒的,同时也是验证着他所拥有的可移动的生命体验,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器物放置在那里,跟随着人的经历而不断行走。
就像青黛和青罗伞一样,就像忘归和墨玉剑一样。
那作为物体而存在的器具和那作为人类而存在的物灵,也是需要不断的去在这两种不同身份之中来回转还因为前者意味着他们需要延续主人未曾完成的遗憾、心愿、使命等等,而后者则是要活出他们自己。
活出自己何其难矣,人类都很难做到,对这些物件来说在被锻造出来的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是被赋予了更多的非自己的心绪。
所以我们就会看见这些物灵的性情,一方面受到自己主人所经历一切反馈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自己作为这个物体的使命的影响。
青黛是因为时代变迁,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应该去往何方,她的主人早已不再是皇室的公主,所以她的职能似乎也在岁月之中变得模糊。
尤其是作为一把象征而不是实用的伞,青黛在整个电影的进程之中,都是在不断寻找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如何相处的过程。
忘归则是非常执着的恪守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作为剑的使命。
不管是传说还是现实,上古宝剑一出鞘,必定会引来杀戮。
而引来杀戮这件事情本身虽不是剑自己所想的,却是她所现世而成的。
所以随着日复一日的递增,她便把这一切都当做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事业。
一个是过于迷茫,另一个则是过于执着。
殊不知物体虽没有支离破碎,其心灵却已是亟待修复,所以便引出了墨阳的故事。
【当伞修复少女】墨阳和青黛一同上路,他们所做的其实并不仅仅是找到忘归,并且把她带回来,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阻止忘归。
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需要被帮助的人变成了助人者。
90分钟的电影,中间便给出了他们帮助三位物灵完成心愿的故事:一个是作为离开念物阁的引子,帮助春桃送出他主人的信件,从念物阁来到人世间,其实时移事异早已不同,那个需要送出信件的人也早已魂归故土。
但是那又如何?
思念、情感,不会因为身体的消失而消散。
虽说春桃的模样并没有任何变化,但它却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完成主人的使命而逐渐变得透明——这是一层缺失。
第二个是修复梨花簪的故事。
修复与还原其实正是见证着时间、情感,母女分别放下芥蒂的种种具象化的体验。
还原到何处?
如何还原?
修复者在其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意,这边需要墨阳与清黛。
站在人类工匠和物灵的角度不断串联。
梨花簪初始的模样便是早已被扭曲之后的样子,那是失去了自己原本如同鹅黄和洁白一般的色彩——这是二层缺失。
第三个则是修复鹰笛的故事。
鹰笛的故事又引出了寻找忘归的主线,如同串珠式的散文结构在第三个故事中又被重新连缀起来。
其实鹰笛原本不想被修复,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上有主人的血迹,想留住这一痕迹,可是物理上的留住与真正将情感、将音乐的留住是两种不同的路径——这是三层缺失。
漫画《伞少女梦谈 》将整个故事延长的更长,青黛以自己的眼,走遍这人间尘世,帮助每一个被遗忘的物件,找到自己的记忆、找回自己的故事、找到主人的使命和情感。
【当伞撑起少女】无论是迷失还是执着,其实都是一种自我的迷踪。
所以古镜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古镜便是这样一个没有办法生成物灵的存在,因为他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形象。
这倒是让人想起这部动画其实是一个二维风格,尤其是非常具有水墨感的作品。
中国画在青绿山水之间,不是如同西方那样,必须要经过极其强烈的透视感来塑造一种立体的空间,而是在渲染泼墨之中,将一幅画卷的所有时空都腾挪回缓于此。
在这二维空间之上,竟然也能够将重峦叠嶂层层尽数。
最后动画选择“古镜”,用于表达那些在漫长的人生沉浮波折中消散的物件的怨念,其实并无不妥,被镜像化的人生和境遇不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还有可能会扭曲物的情感,但他们也并非完全虚假,那是由信念、由执念、由所念所铸成的。
所以古镜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逐渐修复的。
墨阳进入古镜之内不是为了将它一一击碎,而是通过自己的针线缝补,把它重新变回原状。
沈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这部电影其实是《伞少女梦谈》的前传故事,是那位不断在世间寻觅物件心愿的青黛姑娘的前世。
【因愿未达,物而化形,所求不得,无以善终】。
可是真的是因为心愿未有,才变成人形守护这份情感吗?
物本身的心意,它的主体或许也可因为所见这千般百事而生发心念。
只是物才寄托了人之思念吗?
我看未必,在《伞少女》中柳老板所跳之舞便是<月中仙>,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李云霄老师的越歌一曲,现世里的舞蹈在动画中被一点一笔勾勒生花,虽没有物之实体,却有情之灵动万般。
六月真可谓是百家争鸣,上映了好几部各种类型的动画电影。
转眼来到了七月初,我期待已久的国产2D动画电影《伞少女》终于上映了,好久都没看过这种物拟人类型的动画了,这部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在还没上映时就已经有很高的讨论度了。
影片围绕着“万物有灵,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为物灵”这一核心展开,讲述了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奇幻故事。
首先,物灵这一概念出自《北邙》,故事里的青黛与忘归作为物灵,他们这种物灵是与主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灵之所以存在依靠的是主人的意念,而人们总是因为物灵的存在而有活下去的动力与希望。
而影片还描绘了另一些物灵,即使主人做不好的事,他们也无奈的只能听从主人的命令,看到这一段我不禁反思,难道物灵就因为依靠物主存在就必须顺从他们吗?
其次,就什么样的国产动画才算我眼中的好动画,我有以下两个观点:第一,我觉得作为一部好的国产动画电影,首先是要讲好故事,如果故事不够吸引人就很难让人在电影院坐下来完整看完。
合理的利用了文化结合我觉得是本片的一大特点,无论是从片中出现过的巧夺天工的鬼工球和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油纸伞等等,这部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思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的结合起来,沈杰导演让这些非遗技艺在影片里的各个场景之中得以展现,使这些非遗技艺不仅仅存在于文字记录中,数字化的呈现可以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来了解文化发扬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活起来。
第二,该选用什么样的画风才能使这个故事得以更好的展现,作为电影改编的原漫画伞少女梦谈的忠实粉丝,我是很喜欢这个画风的,因为国产动画里的人物立绘并不需要复杂的线条勾勒以及鲜艳夺目的色彩填充,尤其是本片的女主青黛,作为伞灵,应该像她的本体油纸伞一样具有江南素雅风格的穿着。
在传统水墨画画风场景到现代动画画风场景的切换时比较唯美顺滑,色彩调的都比较柔和,十分养眼,在现在3d动画满天飞的时代能有2d动画能做到这种程度真的很不易了,我认为这就是东方美学的体现。
暑期临近,可以带着孩子去影院感受这段东方文化故事所带来的一场视听盛宴,不仅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些许的共鸣。
《伞少女》是一部让人看了会精分的国动,上一秒还在沉醉在画风与配乐中,下一秒就被突来的无脑叙事与恶心的自我感动猛扇一耳光,唉,遇上无能的编导,再牛的画师也无济于事。
《伞少女》所描绘的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这个视角其实蛮好,既有异世界探险的新奇壳子——公路片,也有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以物灵视角观照人类。
起初,一切还很正常,黑玉剑物灵忘归出逃,青罗伞物灵青黛遵照物主(前朝公主)心愿找回忘归,与少年工匠墨阳携行的一路,满满公路片的影子,迟到的情书、弥合的发钗、顿悟的骨笛,囊括爱情、亲情、友情,青黛在观望到一幕幕人间情景后,心生领悟,万物有灵的“灵”,渐渐有了灵魂的味道。
到后来,忘归刺杀节度使失败,青黛放走忘归的那一刻,她基本具有了脱离物主独立思考的灵魂,原本按着这路子往下走,影片在内核上出不了问题,但,编导偏偏“灵机一现”,设计出墨阳救青黛这一场戏,让原本具有独立灵魂的青黛,因墨阳为自己献出生命,为背负墨阳的愿望活下去,相当于,青黛再次成为一个普通的归属感十足的物灵,这次她的物主还是一个死人,兜了一圈又回来了,内核坍塌。
上文提到编导的“灵机一现”,说白了就是无力推进下的旱地拔葱,在影片未提及、未暗示、未铺垫的情况下,一面能量巨大却充满嫉妒的古镜就这么凭空出现,成为最大boss,一并摧毁了前期所有的叙事,以及画师们的努力。
其实,《伞少女》不难拍好,咱自己不行、搞不定,不能去看看隔壁宫崎骏老爷子怎么拍万物有灵的故事吗?
想简单纯透有《龙猫》想上点高度有《幽灵公主》,就是不学习,一个劲的按照自己的脑回路硬上价值,白瞎了画师们的努力,要我说,这些画师都该报工伤,领赔偿。
画风绝美!
为了画风溺爱一下。
物的存在是死者的纪念,是生者的安慰。
看完整个故事,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那么大一个墨阳就水灵灵地没了?
墨阳代表的是无数个默默守护传统工艺,守护文物的普通工匠人。
他的牺牲,应该也映射着普通工匠们为传承而做的牺牲。
踏上旅途的几段经历,更像单元剧。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并非伞少女青黛,剧情推进靠的是青黛的路上见闻。
剧情间虽不连贯,但都是有点关联的。
起初,主人的执念化作了小梳子的执念,后来说,其实主人的心愿并非都是正确的。
再后来,青黛意识到,如果遵守主人的愿望守护忘归,就会让忘归做不了她自己想做的。
主人的心愿跟忘归的“心愿”是矛盾的。
她陷入了纠结。
最后,青黛开始为自己选珠子,有了自己的考虑。
万物有灵,也许一开始都起于人的执念。
缺点:节奏快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得有铺垫。
每个人的行动都得有充分的理由支撑,很多东西都是后面补充说明,补充的也不细。
青黛和忘归的冲突始终支撑不起来,让青黛的行动点,只有主人对她的寄予,陪伴好忘归。
可能多少有点单薄。
虽然国漫的故事讲得稀烂,但是独属于东方美学的唯美画风和精致画面实在是太过迷人。
3D技术的革新让动漫制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我却一直不怎么感冒,总感觉它让国产动漫缺失了独特的韵味,尤其是依赖于古画的古风作品。
《伞少女》是大银幕久违的二维古风少女漫,古风爱好者、国漫爱好者必然不可错过。
我满怀期待地买了“惊喜场”的票,不仅有些周边赠送,影厅还用纸伞装扮,不得不说片方真的有在努力打造观影氛围。
弱弱吐槽,我那场有人片尾录像、屏摄开闪光灯,太影响观影体验了💔上述都是废话,以下才是正文,作为少女漫怎么能少得了磕cp呢?!
《伞少女》在我等ky鸡面前就是cp大乱炖,随地大小磕,不带一点夸张😜1.青黛x忘归她们是同一黑玉打造的不同器物,青黛为伞护天下太平,忘归为剑斩各方宵小。
双生姐妹花一个温柔单纯一个酷飒独立,青黛眼里的忘归全身是刺,叛逆啊!
但有什么办法呢我青黛的使命就是守护忘归,除了宠还能咋地呢!
离家出走?
没关系让我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找到你!
忘归眼里的青黛则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趴菜,每天内心os就是干嘛老缠着我,咱俩不是一路人!
嘿,小样,我还不懂你?
嘴硬心软的傲娇大小姐!
平时嫌弃得不行,青黛有危险最着急的不是你?!
完美诠释了我的老婆只能被我欺负!
嘤嘤嘤,磕死我了😍
2.节度使x乐师虽然他俩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寥寥几笔好磕程度不亚于“黛归”。
是什么让赫赫有名、战功凛凛的节度使头痛欲裂,不得安生?
原来是那早逝故人的鹰笛在替主人默默守护你。
我那“心意相通”的故人(laopo)为了我只身潜入敌方营寨刺探军情,通风报信之时不慎被发现,我晚了一步,没想到却是天人相隔,抱憾终身。
我守着他的遗物日日垂泪,熟悉的笛声总在耳边响起,他定是在怪我背信弃义😭幸好,在主角的帮助下终于把误会解开,但是你一身才情断不能在我手中葬送,我只好忍痛将鹰笛转赠给他人,必要让你一生谱过的曲得以代代相传!
你付出性命挣来的太平盛世我也定要为你好好守护!
赠笛时那两只蝴蝶缠缠绵绵,哎哟,这不就是明摆着让我磕吗?!
好磕的cp太多,青黛x墨阳、忘归x将军、小剪子x小称子……根本写不完,有空再码!
伞少女,还凑合,立意和画风特别棒,我真的超爱这个国风画风,立意是万物有灵,这种在哑舍啊物华弥新啊啥的都差不多,那种历史感与东方美学,再加上点或婉约或荡气的故事,多好的设计啊,主题也是一个灵魂的自主觉醒之路,都很棒。
但就这个剧情太拉胯了,这个剧情属于是前半段看着还挺好,属于几个支线小故事还不错,突然主线就是从镜子出来以后剧情发展就跟没编剧了一样,都什么玩意,豆瓣看了一个影评特别搞笑,数位板有物灵不得狠狠砸死编剧导演。
这种感觉就是本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结果下家捏了四个东风还是打七小对,憋屈啊看的,可惜了这么好的制作了。
镜子哪来的啊?
为啥帮剑啊?
剑怎么突然醒悟啊?
都在干嘛啊?
ε=(´ο`*)))唉,一个只会完成使命的角色有了自我的认知和理想进而活出自我,这主题本可以拍的更好的。
不过有几个语句堆砌的挺妙的,“被爱包围的人,就算迷路,也像是一场旅行”。
希望国漫变好吧。
画面非常精美,有一种在电影院看原画集的美感。
故事怎么说呢,我完全不了解原作,有一种把单元剧的体量压缩成一部电影的仓促感,起承转合都很突然,最终BOSS甚至有一种从哪儿冒出来的突兀,因为没有铺垫动机目的全凭嘴炮,但也没办法,要完成叙事这种最高效。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伞和剑决裂那段雨戏,突然响起的OST和激烈的面部表情尬得我手脚蜷缩。
而且两位主要角色的外型设置是不是有点刻板印象了,剑是御姐,伞是萌妹,还是光脚萌妹,衣服那么齐整,为啥就不穿鞋呢,不理解。
不过吐槽归吐槽,全程我看得蛮投入,最后还哭了一下。
片中的越剧桥段是我看过的国动里,最优美好看不突兀尴尬的,比那谁......记不住追光还是谁的动画里看似精美实则难听的戏曲段落好的多的多。
而且,爱磕西皮的有福了,感觉里面各种类型西皮大乱炖。
最后,基于我个人的动漫观看经历,不时一些奇妙的既视感:小剪子我总想到《人形电脑天使心》;最后大决战时想到《美少女战士》老版动画第一部的结局,还有《龙珠》的元气弹;剑御姐让我想到林莹的漫画《铳月》,至今我都觉觉得这部只有一本的漫画里,剑灵和狄青真是配一脸啊;总之,有点喜欢,推荐。
之所以去看这部电影,还是因为之前b站一直在直播画稿,有时候闲的没事儿会去看看。
客观来说画风是我很喜欢的类型,几个主角配角人物塑造都各有特色,青黛的设定让我幻视哑舍。
再加上阿b大力宣传,就顺便去看一眼,还好心里这么多年对国漫还是有预期的,当个精美ppt来看总不至于太失望。
电影的质量真的挺一言难尽的。
豆瓣有个短评形容的好:“我像是在看大学生的毕业作品”。
不过我得指正一下,这电影的故事水平很可能还比不上真正好看的导演系毕业作品,像《识途》之类相似题材的作品都是要甩这个“小小姐”故事几条街的。
至于“橘势大好”这样的问题,我个人倒是觉得没有太大可以指摘的地方,这部电影在女女方面的描写之所以会受到批评单纯就是因为写的太烂。
随便举几个例子,芳文社的《恋爱小行星》、入间人间的《终将成为你》、京阿尼的《利兹与青鸟》甚至是《玉子爱情故事》里的小绿,别人的情感为什么能写的感人至深,我想这应该不是取向的问题。
而电影的本身给我的感觉用八个字形容会很贴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一部95分钟的电影,塞进了包括主线在内的四个故事,每个故事平均分摊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
时间的不足也同时意味着背景的缺失、人物塑造的不足以及感情线的莫名其妙,具体在电影中的体现就是主角和配角都常常在“发癫”,每个人的行为逻辑都是爆发式的。
女老板一念之下就迷倒男主“谋财害命”;铜镜仅仅因为别人照镜子就心生嫉妒;男主在不知道青黛出铜镜会变成人的前提下就莽撞的送死……
电影里很多逻辑都经不起推敲,而电影却一味的吹捧自己“画面好看”来遮羞,确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2016年,在看《大鱼海棠》的时候尚可以说追求画面没有过错,但《大鱼海棠》除了人设在现在看来逆天了,故事还是完整的。
这8年过去,怎么能在剧本方面还有退步的情况出现?
而即使仅仅就画面而言,在我看来《伞少女》的审美也和《大鱼海棠》差距明显。
先不讨论眼睛的画法和瞳孔为什么要做成日漫风,单就女主青黛的整体造型,设计师敢说和《药屋少女的呢喃》一点关系没有?
当然了,和“旋律相似不达到八个乐节就不算抄袭”一样,这都是死无对证的事情。
只能说,《伞少女》是一部把宣发玩明白的电影,这可能也是近期国漫的缩影。
想仿照《大鱼海棠》、《大圣归来》,但人家的优秀很大程度上是“时势造英雄”,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多少有点没眼力见了。
想学新海诚玩壁纸狂魔,且不说新海诚从《天气之子》开始自己都玩不明白电影了,哪怕是他的前中期作品,在精美的前提下都有着足够改编小说的剧本。
《言叶之庭》49分钟的故事比《伞少女》95分钟还丰富,那剩下的也不好再由我多说什么了。
只能说今年的国漫电影真就一个能到合格线的都没有,虚伪繁荣的动画市场表象下,掩藏着国产编剧的缺失、文化底蕴的浅薄和刻板印象的底色悲凉。
什么宅男画风?看了不到半小时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感觉自己很贱。
好不容易有一部不讲神话故事的古风国漫,结果故事讲得如此割裂,还不如整成单元剧放b站播,在电影院里真是想按个倍速键
低配版虫师,编剧给美术磕个头吧,槽点太多给我看笑了,还以为在看古偶
故事稀稀拉拉哪个都没讲太明白,改的偏幼稚,还把男主一刀切了,色彩加颗星吧。青萝伞原本是古老的,这里到成新来的了。
那个修复簪花梨的故事非常的感动,修复和还原其实正是见证着时间情感的过程,母女分别放下芥蒂的种种具象化的体验
画风唯美,情感清新,剧情稍弱,守护BE…
说实话一开始根本没看懂,看到最后觉得好像教育宣传片啊,但现在还有人费老大劲做动画电影只为文物保护宣传目的吗?不理解,直到点开友邻短评区赫然看到一句“主创是不是想表达皇权像一把伞保护苍生”……那一刻,真的好恨自己花了时间看完啊。
对这类电影我给满分,童真多好,美好多好
故事和画风都非常唯美治愈。物灵的故事设定也很有意思,物灵们更是萌出边际。结局很凄美,值得回味。最惊喜的是在动画里植入中国文物的科普知识,让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部教育题材动画。背景音乐可能是最大的瑕疵,虽然好听但意境不对,过于现代的旋律与古风故事格格不入,多次让我出戏。
女性向
今天参加的汉服国风专场,观影氛围太好啦!映后还有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油纸伞特别受喜爱,还搞了大抽奖,简直满载而归。再说回电影,以物灵视角为核心,通过青黛与忘归心怀不同愿景的旅途,穿插了一个个小故事,讲述很多传统工艺和无处不在赞扬工匠精神,匠人会用生命来守护传统技艺。画面也很唯美,整体画风娟丽,自带烟雨蒙蒙的温婉江南气息,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隽永古风感,和今天国风专场好契合呀!
像堆砌了很多辞藻的所谓的网络古风歌,只有设定,没有人物,只有画面,没有剧情。坐立难安的同时,常常被尬住。以及,建议国产动画尝试一下让小孩子配小孩子,成年人夹得我脑门子疼,千篇一律的套路式儿童笑声,可怕!
画风好看给五颗星但是故事讲得一般甚至后面有点崩减掉一颗,墨阳太可惜了,结局我不喜欢。
万物有灵,附心寄情。画风精致美丽,不借神话传说IP,又有保护传承工艺物品的立意,剧本能再多加雕琢就更好。
弱在剧情,可是对比《夏目友人帐》的剧场版,却也能够给人以感动。我想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太多背景故事支撑,第一次看的观众没有代入感,削弱了角色与剧情的力量。画风很好,有的地方有些《药屋少女的呢喃》既视感。本身是舒缓的剧情,以古代非遗文化以及文物作为卖点,写一个长长的、以墨阳为主角修补师的故事也未尝不可。更何况,作为人的情感、思绪、故事的载体,文物能够挖掘更多的故事,一定也能成为很好的文物科普作品,就像最早我们看过的《海尔兄弟》那样,具体世界与抽象世界以一个点释出,这个点就能链接很多以生死为遗憾的故事。人总是害怕遗憾,又渴望触碰不可得之物。
顶级美术配三流编剧。
物品寄托主人的愿望,本来是挺好的一个展开吧,但是这剧情怎么搞成这样…你们还理得清自己到底拍了啥吗?徒有还不错的画风现眼,美工可以把编剧打一顿了。国漫电影明明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怎么又掉过头来回去玩致敬《大鱼海棠》这一套了?
一星给作画,一星给设定,剧情和动画都太小儿科了。
巨型二游宣传页,别花钱。青黛设计看不出丝毫和青萝伞的关系,衣服素得像丫鬟,墨阳发型像小画家oc元素堆砌,又是刘海又是麻花辫又是半扎发。我不想看男的装逼,爱南溢出来了。剧本无聊得像汉语言大一入学作业,没有技巧没有钩子就是单元故事,感觉编剧像第一次写网文嫌弃大热文剧情无聊立志写出惊世骇俗之作结果浦穿天际。虽然左小翎的故事也挺无聊但尚有画风撑着,电影画风我吃不来一点,看大家夸好看还因为我眼瞎?很素很廉价太简化了。国漫好爱吹家庭爱,前有大圣归来后有青蛇现在是伞少女,这种所有人一齐努力为了动漫不死的故事我是真的从小学看到大学,作品却越来越烂,还不如一五年天神的爱,大家都吹每帧壁纸但目前也只有大鱼能行。我居然还愿意二星,美术生或曾经的美术生真是被你们中国动漫PUA太深。
美术很用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非遗工艺,很美。但叙事就是一坨…剧情烂的不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