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标题所言头一次看洪尚秀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意识流的,简介说是韩国第一作家导演先前也没有了解过作家电影这个门类,但是总的看下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这种说教类的电影。
简单来讲,导演把他的价值观观念通过两组对话,两则平行进行的小故事讲述给了我们,"真实"是很重要的概念,在他的观念当中,真实貌似是能够发现 面对真实的自己,单单是发现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能够做到抛开身外的事物,把外层剥开找到内心的自己。
看过《心灵捕手》之后电影中那个问题"你想要的是什么"与洪在电影中表达的真实观或许有些类似?
如果能找到真实的自我或许就能回答这个问题,电影中女主相元的专注度 对自我的探索 能够和花对话 wuli和她更亲近,或许是因为相元更接近真实的自我,她更懂得所谓的"对身边的小事心存感激"对事物 自然 表现得包容,她或许更有"容纳"这一能力,这让她更加纯粹。
原来纯粹是那么难得的事情,想要变得纯粹,绝不是想出来的。
另外一则故事中诗人同男演员讲了很多,"生活 真理 爱 烟 酒 炸鸡"这些事物。
这一段当中导演的说教内容大概是:生活是没有具体所指的,问题如"生活是什么?
"是绝无答案的。
年轻的演员想要直接获得答案,被诗人说成是一种懦弱 胆小鬼,面对未知的生活 恐惧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就想知道答案,当然是胆小鬼。
(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一定是这样的胆小鬼)"书中的真理并不存在"生活没有标准答案,"真理"不过是谎言,拥抱着"普世的智慧"的智者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胆小鬼,不敢面对未知,不敢寻找真实的自我。
如相元一般不断寻找真实,大概是导演所认同的勇敢。
最后诗人说:"人的一生实在太短,我们要做的只是想想在这段时间里要做什么。
"可是即使这一生再短,我们找不到要做的事情还是会觉得漫长吧。
ps:关于上面迷迷糊糊写的"感言"不过是对于导演那些说教台词的咬文嚼字罢了。
对于生活中的未知迟迟无法找到定论,在迷宫里兜圈子无头苍蝇一般想找个出口,倒也不尽然如此,起码苍蝇会到处颠三倒四的撞,我则是窝在屋里对天叹气。
虽然知道导演会把一切主观思考放进电影,电影跟生活中所发生的是两码事,但还是会把这些说教奉为圭臬,是想要抓住这个若有似无的风筝。
我们的一天 (2023)7.12023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奇周峯 金敏喜
《我们的一天》短评 4.5星。
洪常秀的日记体电影之一,富有生活趣味,肉眼可见的随意感和松弛感,说明它诞生在晚期。
它不象《在溪边》、《旅行者的需求》和《克莱尔的相机》那样灵气逼人,它充满琐屑但是生动的日常景观,后辈对前辈的经验访谈,时间简简单单地过去,就象喝完一杯清水,不甜不咸,可以解渴。
金敏喜的状态很好,很悠闲,她告诉智秀好的表演就是本色出演。
老诗人因为身体原因生活在对烟酒近乎坦塔罗斯般的渴望当中,他告诉后辈不必寻找生命的意义,只要感激小事。
而小事的感激是随处可见的,比如3人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但给老诗人留下完整的一盒炸鸡,让他快乐地独享。
一个动用脑力创作了一生的老人,他如今不再关心世界了。
***********下面是个人速写的电影内容解析,属于超级剧透,慎入慎入!!!
************************下面是个人速写的电影内容解析,属于超级剧透,慎入慎入!!!
************* ***********下面是个人速写的电影内容解析,属于超级剧透,慎入慎入!!!
************* 1、正洙边工作边喝酒,尚媛睡了很久才起床,抱怨在那边很少睡,又很厌烦,正洙说自己睡太久会腰疼,尚媛发现桌上有咖啡,起身去拿杯子。
2、尚媛拿杯子回来,刚好白猫小友出来活动,正洙让尚媛拿了零食来喂猫。
两人都在担心猫太胖。
猫吃饱了就去桌子下面趴着,正洙一直说这只猫对尚媛有特别的喜欢。
3、尚媛去到一张简单的铺着灰色床单的床上睡觉。
1、智秀爬上台阶,尚媛来开门,智秀摘下口罩给尚媛看,问尚媛还认识不认识自己,又夸尚媛变漂亮了。
2、桌子上,二人对着智秀带来的礼物盒,智秀介绍了巴西的天然肥皂,尚媛拿起一罐洗手液似的瓶子,智秀说是天然液体肥皂。
还有一盒蜂胶,智秀说滴一两滴在水里喝就行,之后又消炎、抗氧化地说了一遍。
刚好正洙送水果过来,随口附和她也在吃。
尚媛又拿了玫瑰果油看,尚媛当即试验了一回,给正洙闻,都说很香。
又有巴西的马黛茶,国民饮料,减肥,增强免疫力。
3、看完礼物,3人互相客气了一回,智秀主要对尚媛愿意让她上门拜访致谢。
尚媛看了智秀,说她跟小时候一个样,都没变过。
然后又去逗猫。
正洙和智秀聊起了朋友有个温顺的小黄狗也叫小友。
尚媛逗猫回来,聊起小狗的主人,和智秀有上过床。
气氛一时有点尴尬,尚媛拿了几件保健品的礼物,让智秀带回肥皂。
正洙倒是喜欢,就留下了,反正尚媛是住在正洙家里。
之后有些冷场,尚媛拿了烟,带着智秀去外面抽烟,顺便讲讲怎么表演的事。
正洙不抽烟,所以伸手去拿酒瓶。
但是尚媛的门拉不开,正洙教了她一回,2人开门出去了。
尚媛一直问智秀为什么要当演员。
诗人洪义周1、洪坐在沙发上,面前放了很小的桌子在吃一碗泡面。
对面的金淇珠很担心他吃得不健康,洪说自己吃得很好,吃泡面是因为好吃,配烧酒一杯就更完美。
他让金帮自己拿来辣椒酱,加了一勺说好吃。
金拿出摄像机要帮他拍录像。
洪吃完面,问金这样拍可以吗,有帮助吗,金说说话和日常生活都很有帮助,她希望能拍到次日。
2、洪又抱怨不能喝酒,医生说他这样太危险,心脏不好。
他一周前才做过检查,医生的说法,貌似是心血管支架?
金一面安慰他,他又说想抽烟,金也一时无话,两人去看窗外的树木。
3、金推荐电子烟,但洪说抽不惯,而且有好几支。
又聊拍的录像,金说已经剪辑差不多,再拍些日常生活就好。
洪让金喝水,金去冰箱拿冰水,洪喝了一杯。
金又对允许拍录像表示感谢。
洪去床上躺着睡觉了,很舒服。
4、宋在元来敲门,金开门让进,自己说要出去买点东西。
宋带了酒跟烟的礼物来,洪说自己不喝酒也不抽烟了,宋有点尴尬。
洪让他拿回去,宋说留下吧,不用可以转送。
洪又问他为啥没有两人一起来,宋说那人有事。
洪问他为啥想见自己,宋说因为他是最重要的韩国诗人,自己想蹭蹭气息。
洪说自己只有酒味和生鱼片味吧。
5、宋称赞洪的诗直率,真实,洪问他来访是想了解什么,宋正要回答,金买东西回来,是无酒精的啤酒,洪喝了之后大加称赞。
因为座位不够,洪打算到天台上去聊,金带了摄像机上去。
1、尚媛向表妹智秀说完过去的经历后,并不觉得痛快,反而更迷茫。
她俩在阳台上,尚媛端着咖啡杯,问智秀要吃什么,她可以叫外卖。
智秀说随便叫点什么,尚媛推让一番决定还是自己点,但话题马上又转到她要不要重新开始演戏的事情上,尚媛说自己应该不演了,又问智秀为啥想演,智秀说小时候就想演,不能演吗?
尚媛说小姨事先打来电话说智秀有重要的事要跟她说,是什么事。
智秀说没有这事。
尚媛又问那她是有事情要问?
2、智秀想要请教演技或者演戏该有的心态,尚媛告诉她演戏最重要的是诚实,在人类的真我之上会有许多假面,把它们移开,就是诚实的自我。
智秀复述了一下尚媛的内容。
尚媛又解释了什么是假面,包括习惯,偏见,人设,恐惧之类,去掉这些,人就可以在任何年龄表现出那个年龄真实的样子。
智秀问尚媛有做到?
尚媛说没有,因为没有电影需要她做到这一点,因为都被他人规定好了(模式)。
”诚实“和”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不可能同时做到。
对于”人设“,她会预先准备好几个,让导演选,之后就把选中的演出来即可。
所以尚媛在片场一直都盼着快点结束。
智秀问你是因为这个不演戏的?
智秀说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我还遇见了一个给我很大刺激的人,但是具体不方便说。
智秀问那是什么刺激,尚媛说她去了他工作的地方,感到那个人是真正在工作的人,而演员掩藏自己的光芒,去背别人写的台词,感觉好空虚。
所以尚媛现在学建筑美学,为此辛苦准备了一年半,但是语言成问题,难字听不懂。
说到这里,尚媛发现智秀在哭,是因为觉得尚媛很辛苦。
尚媛自己也觉得有点伤心,蹲下来看阳台上的一列盆栽,说自己很饿了。
智秀也过来蹲下,陪尚媛聊她喜欢的事,小时候也喜欢花花草草,觉得安心,去公园的时候也觉得那些植物好像在跟她说话。
说着智秀又哭了。
3、室内,正洙准备了一锅泡面。
智秀和尚媛都夸泡面好吃,尚媛又要来辣椒酱拌面。
智秀也要了辣酱放在泡面里,但似乎加太多,面条都是红色的,所以鼻涕眼泪都出来了,喝了点凉水。
尚媛知道一个人也喜欢这么吃,就是洪常秀了。
智秀又吃了两口,实在太辣,起身去洗手间洗脸去了。
正洙在笑,觉得尚媛的吃法实在不可思议。
1、阳台上,老诗人洪坐在塑料扶手椅里喝无酒精的啤酒。
宋和金聊天,问了金的拍摄和学生身份。
金告诉宋她是大四,在拍毕业作品。
洪开玩笑称金是他的养女,因为很合得来,金也配合默契,觉得养女这个词很亲切。
洪有女儿,说自己的女儿很漂亮,并不会嫉妒金这个养女,因为女儿很优秀,不是会羡慕别人的那种人,但离婚后随母亲了,她可以自由生活他不会干涉。
2、洪终于开始问宋想问些什么。
金开始拍摄2人的交谈。
问题1,诗在这个年代是必要的吗?
因为很多人都不读诗了。
答:你不是喜欢读吗?
那就行了。
问题2,洪是怎么开始写诗的?
宋给了些选项,比如小时候的梦想之类的。
答:实在是不清楚为啥开始写。
问题3,那洪总有一个写诗的契机吧?
答:貌似没啥“理由/契机”,人生跟这些东西没关系。
问题4,那洪是没啥理由就写起诗来的吗?
答:洪反问宋对啥有兴趣,宋说每天思考,诚实生活,以真理为基础。
洪赞他了不起。
问题5,有诗人说,诗是年轻时会写,老来就无用了,洪怎么看?
答:那是向世俗妥协的说法,他们接受了世俗,却放弃了自己明亮的眼睛,然后到处抱怨说维持一双明亮的眼睛难于上青天。
你可能要献出生命才能维持它的明亮。
洪反复问宋听懂他的意思没有,说人生很短,毋需太担心,很快就会死,只需要操心用什么充实它。
1、猫咪走失,正洙开始思考“什么是不能失去的东西。
”发现小友不见了,正洙很焦急,担心它是不是跳下阳台了,尚媛陪着她出门去。
智秀要跟着,尚媛让她在屋里关好门,因为猫也有可能在家里。
智秀关上门,留神看了一下鞋架上正洙设计的鞋子,就叫着猫的名字进屋了。
2、门开,正洙进门就倒在地上。
尚媛穿了条黑色长牛仔裙,叫着智秀进门,发现桌上的纸条。
她看完纸条没说话,回到门口安慰正洙,让她打印张贴寻猫启事。
正洙说别人说了贴了没用,又说累了没力气。
尚媛劝她起来,正洙说要是没猫活不下去,很快又哭又喊,猫是我的宝贝,为啥要跳下去。
尚媛安慰她怎么会跳下去,应该是突然想出去吧。
正洙一边说贴启事的寻回概率很低,一边想着要提高悬赏金,给10万?
20万?
社区小孩应该会帮忙。
尚媛坐在旁边陪她聊。
正洙开始诉说给猫的爱,对尚媛都没那么爱。
尚媛应着先起身走开,正洙又几歪了一会很利索地站起来做启事去了。
1、一位女士找到了猫,给送了回来,原来才2楼?
正洙惊喜,问怎么找到的,女士说猫在面包店前,好像知道她要送它回家。
猫回家就找个收纳箱上的隐蔽空间睡觉了。
2、3个人在阳台上喝酒庆祝,尚媛称赞今晚的月亮非常漂亮。
正洙和女士觉得东西很好吃,尚媛进屋拿了吉他来弹。
众人议论了一会吉他,觉得它很小很可爱,尚媛说是生日礼物,也不能丢,放着放着就开始弹了,她也不会弹和弦。
1、诗人洪很感激金琪珠,所以把自己不用的吉他送给了她。
3人回到屋里,一人一瓶啤酒。
因为没有凳子,宋和金都坐到地上。
金用手机点了炸鸡的外送,但要等40分钟。
金和洪聊起角落里的大吉他,洪说他不常弹,钢弦手很痛。
有一把很喜欢的古典吉他被朋友坐坏了,所以买了大吉他赔他,但钢弦手指痛,所以最近连歌也不唱了。
2人表示想听洪唱歌。
2、洪把大吉他送给了金,说这吉他很贵,金很高兴,问宋会弹不,宋说自己只会弹几个和弦伴奏,金说自己该学吉他了,洪想喝一杯,金不让,让他喝无酒精的好了。
洪喝了一口,貌似感觉不够劲,金又给他开了一罐,这时宋起身去买酒,打算买烧酒,让老诗人满足一会酒瘾可能比一味限制滋生的压力感要好。
又商量买几瓶,洪想买两瓶,让两个年轻人也喝。
宋出门去,金让洪只喝一点。
而洪喝了无酒精的没说话,金笑说看来这个真的不行。
3、一眨眼桌上空了2瓶烧酒,还有两瓶满的,两盒炸鸡也送到了。
洪和宋推杯换盏,金在一边拍摄。
宋问洪是有经验的人,人生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
洪说你想问的是答案吗,书里都有,但都是错的,所以我们才活得这么笨拙、尴尬和不完美。
其实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但活着就永远都不会知道。
宋又问爱情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爱情吗,洪说我敢保证你在谈恋爱的时候是不会问“爱情是什么”的。
宋又问真理是什么,洪说你还真是一直都在问一样的东西,真理也是个错误的答案,我们一直在里面打转,找是找不到的,找不到的话,就代表它不存在。
宋问那当下这些是什么,这些东西都没意义吗?
洪说没意义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感激这些小事就好,尽你所能去喜欢你眼前的事物,去感激他们,就好,不要寻找意义,只会让你胆怯。
宋说原来这叫胆怯。
洪说不是吗,你就跳进水里,不要等有把握了再去跳。
洪要金关闭摄影机,说累不拍了。
金马上放下摄像机。
洪说酒好像喝少了,让金也喝一点,又要玩十句剪刀石头布。
4、游戏里面金老输,宋帮她喝了酒。
后来金要求吃下酒菜,一看就是不能继续喝了。
拍摄任务完成,金整理器材要告辞去妈妈家住,同时也把吉他带走。
宋去洗手间回来,也要走,说有东西要拿给别人。
洪问是什么东西,宋搪塞了一下,要求跟金一起走。
金说明天来时会跟洪联系,然后两人一起走。
洪招呼宋说能把香烟留给我吗?
宋把烟和打火机一起留下。
5、金和宋一起走出大楼,宋帮金拿吉他。
镜头掠过屋脊,各种不同的颜色,老式的4、5层的小楼。
洪坐到露台上,把宋的礼品包打开,一瓶貌似威士忌,一个小塑料杯子,一盒未开封的炸鸡,又从兜里摸出烟和打火机,喝酒抽烟,无限舒心的样子。
差不多,平铺直叙。
大量的对话。
情节几乎没有波澜。
直接看睡着了。
哄睡神剧。
完全没找到亮点。
😂大概就像一个人的朋友圈,无聊的记了个流水账。
似乎导演的影迷也没从中找出什么哲理吧。
是不是导演不想努力了?
票房数据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曲不高和寡。
竟然要凑140字。
竟然要凑140字。
竟然要凑140字。
#ICA 影片呈现了两个时空,它们像是两场梦境,诗人享受无人打搅的清闲偏偏梦里又被人拜访,女演员想着独立,梦露依然借住在朋友家妹妹还来看望她。
二人的梦境在像是在自己的时空发散,但又像是彼此嵌套的戏中戏,诗人时空可以是演员时空的梦境,演员时空可以是诗人时空中导演的电影,辣酱面和吉他可以作为串联起两个时空的纽带。
解酒戒烟的桥段让我想起了最近刚看的贾木许的《咖啡与香烟》,那平凡的一天,琐碎的对话。
另一种奇妙的感受,这个In Our Day如果作为二人的梦境,那种感觉非常像如果二人没有走到一起会是什么样子的,洪如果是诗人,他会梦到他们遇到的那一天,他送了她吉他,并且演示了辣椒面,而她则是会有对于演员这个行业产生怀疑,吃面时偶有想起,弹着那收到了很久却没有动过的吉他。
我感觉我看了部电影,成为了他们play的一环………窥探他们脑中的另一种图景。
视觉上,依旧是洪尚秀一贯的极简风格,二人躺下之后的剪辑非常明显的带有时空跳跃感,第一场戏的左横摇右横摇也出现在他不少作品的开场中,那种时空的交错也很微妙。
很喜欢诗人时空中拍摄女导演拍摄二人的戏,有种镜面镜头的感觉,光影仍然是大量过爆。
能以一种全然没有目的性的姿态,恣意地传递出有趣的东西的导演,大概也就是洪常秀了。
《我们的一天》中的两组人,日常、行事对话,互无关系却又遥相呼应。
两组人中都有一个追寻演员梦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体悟的先辈。
于是理所当然地,年轻人向前辈索要经验的分享。
但是,经验真的能分享吗?
恐怕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心智和情感赋予的境遇之中。
我们可以询问“薛定谔的猫”的概念是什么,但在面对“薛定谔的猫”的情形时需要作何反应,却不是一个可以通过询问就能应对的问题。
所以,电影里只确定了一件事,对自己真诚。
而对自己真诚的首要条件,就是停止去问过于抽象的问题,比如生活是什么?
爱是什么?
真理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正如老诗人说的,都是胆小鬼才会想问的,在进行之前就想知道全部,而不是深入进具体的事情中。
我很喜欢洪常秀的电影,没有明确的剧本,有的只是场景;没有用于推进故事的台词,有的只是对话。
我很喜欢镜头记录下人员被抛入陌生环境时,在人的复数性的趋势下,从尴尬到放松的过程,这是一个对自身隐藏的自我揭示过程,在一来一去的对话中其实接近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文 / Annihilator全文约2400字 阅读需要6分钟*本片中文字幕请点击此处获取。
字幕卡。
音乐。
窗外透入过曝的清冷蓝色,女人坐在桌前把玩着鞋模;她抿了一口酒,起身走向画面左侧,镜头随之摇动,我们看见昏暗的玄关两边放着鞋架,其上整齐得排列着一双双款式时髦的女鞋。
女人蹲下身换上其中一双,以各种角度比划、观察。
音乐在这时停下了,画外传来一句慵懒的女声:“为什么不叫醒我呢?
”镜头随着女人转回了方才客厅的桌子,我们看到桌对面幽灵般冒出了另一个女人,她盘坐在椅子上,将垂落在一肩的头发盘起。
没关系,我们并不是必须知道她是谁(虽然有些人已在心里暗暗欢呼),因为在二人浅谈片刻后,电影真正的主角在桌下悄悄起身溜出画外,将镜头牵至了右侧,带着我们看向客厅更宽阔的前部,在这里,一面镜子将左侧的玄关映入空间的纵深之中。
猫咪安静地在地毯上走动,走到镜头中间,又钻回桌下,尾巴扫着锃亮的木地板;从女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得知它的名字是“我们(wuli)”。
嗯,这是“我们”的一天的清晨。
在《我们的一天》这个美妙的开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如此毫无保留地简单、直接甚至粗拙的影像,充满传统意义上的失真和失误(错误的取光、卡顿犹豫的摇镜),但反过来被把握为一种无拘束的轻盈——自疫情期间洪常秀在其作品中身兼六职(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影、剪辑、音乐)开始,我们已逐渐熟悉了他所迈向的这条独属于当代数字电影的激进影像路线。
但与其作品内部所构建的电影哲学完全相同的是,洪常秀的电影在表面上的重复中总在生成新的差异,因此实际上,每部新作在影像上的尝试方向都有所不同:《引见》模糊的白,《在你面前》过浓的绿,《塔楼上》坚实的灰,《在水中》虚化的蓝……《我们的一天》有着近作中最为低调和浑浊的色彩和质地,但这并不影响洪常秀在朴素的生活场景中提炼出令人着迷的视觉;一点奇异的抽象性也许只需要一个绿色酒瓶的小小点缀。
当然,比起单纯摄影层面的美学实验,更值得注意的是洪常秀进行场面调度的方式:一个长达六分钟的定机位镜头,通过简单的摇镜将一个完整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角落,不疾不徐地连接起它们——不过,称这种策略为“连接”空间的不同局部,显然是从结构的高度俯瞰的观察;如果我们采取历时性的视角,更好的说法是:空间在影像的变化中不断更新着自身。
在最开始,我们只看到一张桌子和透光的窗帘,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发现了一座鞋架,等再回到桌子时,一个新的人物已经出现;而当猫猫带着我们走到镜头的另一边时,刚才的玄关重新出现在了镜子的深处。
我们对这个空间的概念和知觉随着镜头的依次揭示而逐步得到更新——不只是单调递增,而是螺旋向上,不断返回到原点并发现差异的产生。
我们不妨回想,一个经典的洪常秀式情境(在其五到十年前的代表作中可以频繁找到)是如何得以构建的?
对话与情节并不是在结构层面进行组合,而是在一个历时性的观看过程中不断被添加至情境之中;并且,新的信息并不是被垒在旧地基之上的新砖石,而是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水一般,与此前构建的一切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更新了整个情境。
短小精悍的《引见》以近乎游戏性的强度展现了洪常秀的这一特质,以至于每一个新段落的出现都在勉力撬动观众此前对电影形成的认识。
然而,《引见》之后,洪常秀对文本的兴趣明显不断减弱,到了《我们这一天》,除了几个大的情节节点之外,情节与人物关系几乎完全静止、没有任何发展,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只是徘徊于敬语与客套之间;与此同时,洪常秀的注意力越发移向了在此前作品中仅作为情境的背景板的空间(《草叶集》咖啡馆里的抽象舞台),我们不再能辨识出一个独立于空间的预设性的文本,如今,空间与它内部的情境、人物和故事浑然一体地在电影中生成。
于是,我们发现《塔楼上》的三层塔楼与《在水中》的济州岛的海与天空成为了电影实质上的主角;但如果说这两部电影是以某个宏观、总体且固定的概念——建筑结构、虚焦——来统御影像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天》则延续了洪常秀电影以变化与更新为核心的影像建构机制,只是对象从文本-情境变成了空间-情境。
在《你自己与你所有》中被用于展现人物的主观幻想的摇镜(在《偶然与想象》中被滨口偷去),现在被用于在反差中揭示出人物在空间中的轨迹;变焦拉镜头与景别的扩增也不再被用于将叙事意义上的“环境”纳入情境,而是让金敏喜得以走向前景,蹲下观察风中颤动的绿叶。
人物们从谈话的桌上起身,打开客厅与阳台的推拉门,在原本闭合的空间中打开一条狭窄的、过曝的缝隙,猫咪也正是从此处逃向了空间之外。
然而,以上只是《我们的一天》一半的故事;在金敏喜与猫咪的一天之间,还穿插着另一天——年老的诗人与他的后辈们度过的一天,由拉面、无酒精啤酒、炸鸡、猜拳、元电影以及喋喋不休的说教组成的一天。
起初,老人与年轻人们之间的奇怪张力是有趣的,但不过多久我们就失望地发现,洪常秀似乎不打算为这组关系添加任何新的东西,一成不变的空间中不断同义反复的谈话令人迅速从熟悉走向厌倦。
更糟糕的是,这一半电影,尤其是在最初两幕中,似乎力图成为与前一半严格对仗的倒影(尽管我们无从猜测二者事实上的拍摄时序):同样的睡觉,同样的上楼与开门,谈话的场景同样从室内走向室外,甚至同样有一把吉他。
但是,通向屋顶的楼梯远没有阳台与客厅的推拉门那么具有空间层面的流动性,而重新抽烟喝酒的快乐也比不上猫咪的失而复得带来的温暖;这种低浅的摹本没能在重复中获得差异的生命力,反而使得其原型也一并被捆绑入了一个完全不必要的二元结构,连同作为结构联结点的、对人物心理做出事先评注的字幕卡一道,将电影推向单义的一极。
《我们的一天》的矛盾之处正在于此:一方面,第一个故事聚焦于空间的自我更新和事物的变化,在作品序列里是全新的气象;另一方面,借助第二个故事,这部电影又回归了最保守的、甚至可以追溯至其最早几部作品的工整结构策略。
对洪常秀这部新作的最恰当形容或许是:半部“猫咪电影”(不断逃逸与变幻)与半部“老人电影”(静止、封闭)的奇怪结合体。
评分表
往期推荐长评 | 视觉比喻的佐证异见者字幕翻译计划 - 20 | 寺木帮长评 | 纵度作为一种结构实在
“先生,既然您经历了这么多,请告诉我,生活是什么,活着又是什么。
”“你这么问是想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吗,有那么多正确答案,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你自己也知道几个不是吗,但它们都错了,所以我们才这么笨拙、不成熟、不完整。
但是,当我们沉浸在生活中时,我们无法察觉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因为我们生活在其中。
”“那爱是什么呢,我们真的需要爱吗?
”“如果你现在真的在爱的话,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绝不会问我,什么是爱。
”“那真理呢,什么是真理?
”“你一直在问同样的问题,我们没有能力找到真理,如果我们找不到它,那就意味着,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那么,这一切都是什么呢,难道一切都只是存在着,而没有意义吗”“难道不能只是存在着吗,我们应该做的,是对小事心存感激,尽我们所能,欣赏我们面前的事物。
不要去寻找意义,那是一种懦弱。
直接跳进水里就好了,不要像一个胆小鬼一样,在跳进去之前就想知道一切。
”“诗人的起点是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带您走向了诗歌?
”“起点,我也不知道,我可以给你各种回答,但事实是我也不知道。
我们是出于需要才编造了这些原因,生活在继续着,似乎与这些原因没有任何联系。
”“你对什么感兴趣?
”“我每一天,努力思考,我想过一种真实的生活。
”“有一位诗人曾说过,诗是年轻的时候写的,而不是老了之后写的,您对此怎么看?
”“只有那些遵从世俗智慧的人会信这个,他们拥抱世俗智慧,代价是放弃清晰的视野,他们抛弃了它,然后走来走去,大声说“无所不知”。
保持清晰的视野可能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你必须对此奉献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保持它。
生命是如此短暂,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死了,很快就会结束了,所以只要想一想,你要用什么来填满这段时间。
”“正秀在猫猫wuli走丢之后,想着‘那些一定不能丢失的东西’”“当诗人洪宇珠回答年轻演员的问题时,他想抽烟喝酒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
影片由两个看似无关又相关的两个平行故事组成。
故事发生在一天内,退圈的演员相元在前辈家暂住,表妹智秀前来拜访向她请教关于表演的经验;诗人洪宇珠晚年时在年轻人中流行,女生为他拍摄纪录片,一位年轻人前来拜访他。
洪导的作品给人越来越平和宁静的感觉。
酒精、香烟、猫咪、拉面、辣酱、音乐,还去追问什么生活的意义呢?
正如鱼在水中不会问水是什么,人在爱中不会问爱是什么。
我们追问生活的意义,活着的意义,想让别人来告诉我们,想要寻求一个确切的答案。
就像影片中诗人对年轻人说的“这是懦弱的表现,跳进水里就好了,不要在跳进去之前就像知道一切”。
“那么这一切都是什么呢?
难道一切都只是存在没有意义吗?
” “难道它就不能只是存在着吗?
” 多好的答案!
为什么非得有个意义呢?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个意义而不是直接的投入这个生命呢?
对万物充满感激,尽可能欣赏眼前的存在之物,只是存在着。
能说出来的意义像漂浮在河流上的树叶,是包裹着我们的形相,都不是真正的我。
“我们认为是自己的自我被太多面纱包裹,习惯、偏见、印象、恐惧...”只有对自己真诚,接纳自己,将一层层包裹着自我的形相拨开,“人的真正品质显现,即使时间流逝,你能自然流露出岁月赋予你的品质”。
你知道我会和花儿说话,它说:“一切都很好,不管我被怎样吹,我相信。
”
万默一转,就这么一转,就来到围子紫荆墙。
离开那座通天树很短,也就不到两小时,她就见到了真树,谁也不薄,你也别厚,万默爱着那棵有如灯塔的假树。
那棵静树盛开时,万默听到了全世界,虽说很静,电影散场的时间,到最后都要留下的,就是万默,她喜欢放映员这个工作。
才开始没有想到,到地方会有这么高的玩意,自个盛开到这一个月中,也巧,她这天轮到的电影,是个粘土动画片,帕波泊,这就老早了。
到这天之前,上头领导说,你看就是这些,可选选,万默一看,全都是主旋律,没意思,旁边一个同事小孩还没上学,从一堆大圆转子里勾出来部小孩片,就是这个帕波泊。
现在就是些较偏地方,还保留有放映员这工种,再说万默也喜欢乡下,她一进乡下,就能懈些事,完了放下,就能看到些怪,树,花,桥,就能继续保守着再爱上这世界。
抽出那个帕波泊是个星期天,这使万默忽然想起帕波泊,这就是横亘万默童年梦魇,但好,那时候,每天她一人,在整夏天,守电视,8:30开,外头太阳上演,里头帕波泊。
才来这地方,万默没想到有小范围繁华,一些更高楼,永远在更远处,她问过乡镇干部那是不是就是种菜人的,就那种分配楼他摇头也笑,万默就不问,来那天天黑也快,上云也快,映出高楼子,远地标子,就是一片更远小矮趴趴房子,万默心旷神怡,接着看到地面还有网球网。
刚拉上的,乡镇干部添了句,那片刚才的肉乎乎吹云,就到万默眼前,还乌,张开来撒开去,万默嘴迎头笑,那云不管,张开来扯开去,万默想不等上幕放电影,这云就会从通天树后头过。
说是乡下放映员,也就类似那种消夏晚会,其实现在都不大看电视,到哪扎人堆,这最兴盛,不用叫,天一擦黑,都来,乡也不乡,现在基本算不穷,都不大爱运动,拉上网光网风,倒是喜欢看电影,现在也不议论,大家都个人看个人。
万默问干部这是什么,干部看不用看笑说这就是通讯塔,万默剩下一个人,哦就至多加了层。
所有的铁栅齐向四周发,形成个极漂亮,极其怀念的东西,嗯对!
就是那种童年游乐场,还在电视上见的,美国的,老场子。
万默只在一部剧中,印象极为深刻,就是成长的烦恼。
有一集,妹妹卡罗,她突然自信了,到最后闪她一人,张开大臂,什么也没有,其他大型玩具通天亮,光火通天,万默看出泪,闪她和卡罗俩人,一走在孤黑小乐场,一就在开灯小电视头,俩头想掉泪憋住。
从前,卡罗十分,十分不自信,卡罗在旧的,小过时乐场里头,看见个人,男小伙子儿,高大挺直,心无坏心,心智纯净,告诉她你很美,卡罗从此非常相信,嗷嗷地叫,嗷嗷喊,冲天黑色小乐场,天上光辉,地上漆黑,卡罗一身亮色,嗷嗷叫啊,喊啊我很漂亮,我很漂亮,我很,漂,亮。
万默那天晚上很成功。
一晃这么多年了。
再要看到个通天塔,满天灯光,还要等上一时半载。
在剧中,那是冬天,现在是夏天,有时万默就想我怎么现在这么黑,她胳膊黑,上身凡露出的肉,都变了,有次真有个卖菜的,说她一看心脏就不好她问怎么呢,她说你脸黑,和人家不一样,黄。
她是完全黑了以后放开的,申请来到了乡村,摸上了大盘子,第一部电影不就是帕波泊么?
对了,差点忘了,跟大家简介简介这部,在帕波泊中,起先,帕波泊没有东西,什么都没有,后来他开始推大车,这种就是运货的地板子车,是由那个开始,小帕波泊的小奶奶车换的。
起先,帕波泊从家里推出辆,奶奶车,小型地板子车,万默这都好叫地排子车,排念三声,那时那个画面和最后,都黄,要是现在真叫万默看,你叫她一帧帧看,她还真不带看。
那时万默小啊,小啰好啊,么都信,那就看,帕波泊由家里正拥出辆奶奶车,他奶奶在个外头,告诉他早点回来,他和昨天没俩样,闷头头走出去了。
一路没风,太阳晒倒不少,逛啊逛,到最后,一车子埋人,帕波泊压着地线回来,给他奶奶惊呼帕波你这是个么!?
全都是大宗货物,宝着呢,一开始帕波泊小车,一路这换那,那换那个,倒腾出来。
万默走在这围子紫荆墙。
放这部电影到今天,小二十年了,万默听见自己头儿,说到自个胸腔,全看不起声口,掉下来不少凋落,她看花。
现在万默有时在家坐小地板起都不好起,她就想是自己个真老了,还就是真老了?!
有次她看见电视上,有个人,也坐在地板上,结果要起来,俩手都没大撑,那腰就逼起来,身子直勾,人早站起来。
她得,得这样,先用右手,撑到底,人还没起来可,人一整个先累死,她胳膊马上要酸断,那左鞋子帮万默想别再断,脚背都弯,后腰认完这一怪,起来还是没起来可,万默记子整个身子还存一下,嗯了声,腰才向前。
万默一十二年,一十五年,就算一十六年前可,再看见这些花,其实一户,可那年轻,她说花。
现在又看见这些花了。
漫天紫荆,争争向上,她倒不知道怎么走,万默这天也没人找,找她,她找花,她穿着简单的吊带,简单的大裤头,简单的大背袋子,简单的鱼呼饼子鞋,鞋肉色,全身白,她根本记不住,真是她来前可,放自个左胳膊上个褂子?
她这时已放完电影,这都是大家自由时间,村里相聊欢,他们自有他们话,多生孩子不种树,年节记得放炮仗,多朝代了?
万默不喜拉听,就朝这走。
起先可,她外着,外着外着,她心思可别太荒,现在都么年代,小农村也处处园儿,眼不措见地,被她看见这逼子紫荆。
地上铺上花砖。
天,是,天。
天忽然又晴开,刚才不是快擦黑了?
万默吓得一转身,那个通天塔,可通天的塔子,前头块白幕布,正在……正还在放!?
万默一慌,急急忙忙快速跑步,她得赶紧的,向回,向回。
一切向回。
这时有人抢了她位置,无故添事,回去要认罚,今天又白干,万默跑啊跑,跑啊跑,她得跑,最终跑,要跑才能回去,再不能像从前,慢腾腾,一步步走。
就快要到幕布,一座孤塔很漂亮,一个白布孤伶伶,刚才天上八月十六月儿圆,有段白豁豁云头,反到幕布,害了她一跳,没有人注意她。
她可好好看看这塔。
她好像再次喜欢上她的工作,乡下放映。
她拍下它来。
以后还有段时间,万默都在看塔。
这种时间不多,也不在乡间,那就应该在通勤路,的一座桥,或就段路,她发现怎么都是阴天,也难怪,本来就醒在夜么!
天分了几种颜色,万默不想复述,到后来万默又改变,这时壁纸就是那个男演员。
万默压根从开始就不一样,看塔是塔,看人是人,从不瞎联系,您也就别联系了。
像是哲人送给观众的一首诗;又像是一杯浓浓的烧酒浇上观众的心田;更像是对于观众,对于平常人来说,平淡生活一天的真实记录。
导演洪常秀通过两条人物故事线,采用平行式交替的叙事手法,平铺直叙展开故事情节,看似两条故事线毫无关联,却擦出了多种火花,趣味十足。
两条人物故事线,一条是两姐妹静秀和尚媛与来访者智秀间的对话,另一条则是诗人洪义柱、养女基珠,以及来访者男演员间的对话,两条线给人的感受虽说是寡淡无味、寡淡如水,但从它的叙事节奏以及整体故事的呈现可以看出来,非常生活化,非常具有烟火气息,同时能让观者从中引发各种思考,发人深省,其中暗藏许多隐喻,细品下来,会发现不一样的价值观以及一种特有的认同感。
两条线,小编更喜欢诗人洪义柱、养女基珠,以及来访者男演员间的对话这条线,诗人洪义柱从配合养女基珠拍摄毕业作品,并接受采访,医生劝阻他不要喝酒和抽烟,加上身体的原因,开始是吃即食面(方便面)配辣酱,但是因男演员的到访,诗人不断放纵自我,逆向而行,喝起烧酒,吃起炸鸡,抽起香烟,此时,感受到他和自己达成了一份和解,男演员从对诗人的尴尬提问到慢慢放下包袱,相互之间成为朋友,三人玩起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游戏“剪刀石头布”,输了喝烧酒,这一环节基珠多次输掉游戏,不停接受“惩罚”,看得人是乐不可支,笑的合不拢嘴。
结尾当基珠和男演员离开,只剩下了诗人洪义柱一人,突如其来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上天台后又开始放纵自我,喝起烧酒,吃起炸鸡,抽起香烟,平凡的一天就这样在平淡中度过,别有一番韵味。
在诗人洪义柱这条线,有个亮点,小编非常喜欢,敬佩导演的才华,三次拉近镜头,一次拉远镜头,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真实记录平凡一天的生活,每个演员都融入角色当中,自然且和谐。
其实另外一条线,小编并不是不喜欢,是有它的优点和特色的,但太过于寡淡无味、寡淡如水,优点是开头尚媛不停地在投喂肥猫“我们”,已经那么胖了,还在继续投喂,“我们”喜欢依偎在尚媛旁,看得我心都“化”掉了,还有后边“我们”走丢,静秀误认为“我们”跳楼,悬赏1000万韩元张贴寻猫启事,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其找到,让人相信他们就是“一家人”。
另外,导演洪常秀在两姐妹这里还拉近了一次镜头,真实记录再次完整体现。
缺点就是来访者智秀与演员尚媛的对话,尚媛向智秀讲述着过往作为一名演员途中的艰辛,期间太过于平淡,有些索然无味,结尾部分一直期待着有点故事发生,但是最终没能呈现,没看到完结,这一点很失望。
综上,作品是一部好作品,一些情节能引起共鸣、引发思考,正如前面小编所说的,太过于寡淡无味、寡淡如水,加上两姐妹静秀和尚媛的故事,给我的感受是没有讲完,所以我会给电影7.5分,送大家8个字:多次细品,留有余味!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